《游历家乡》活动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历家乡》活动设计
【设计理念】
新课程不仅给学校、教师留下补充乡土教材的空间,而且鼓励开发、利用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还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而,本方案设计力求通过语言实践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活动目的】
1、了解家乡,介绍家乡,热爱家乡。
2、强化语文实践,培养综合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活动过程】
一、确定专题。
围绕“游历家乡”这一活动主题,让学生讨论,有哪些东西比较感兴趣,有哪些方面的内容想研究并可能得出研究成果,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商量,帮助学生将可研究的活动专题分类列出:
A、文化艺术类。如乡音(家乡语言)、乡戏(家乡戏曲)
B、风俗民情类。如民歌、民间故事、镇(村)名由来
C、物产特色类。如老友热干面、老转胡辣汤、吴房酒等。
D、人文历史类。如遂平的得名。吴房国的历史。
E、名胜古迹类。如龙天沟风景区。嵖岈山风景区、嵖岈山人民公社遗址等。
F、其它类。如乡趣锦集、今昔巨变、自然风光、地理环境……
2、组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已有知识经验,本着“志同道合”的原则,自由组合成“活动共同体”。
二、制定计划
活动专题确定以后,组员自主地设计活动计划。制定计划是开展活动的一个基本步骤,一般包括专题名称、专题活动方式、方法,活动的必要条件准备,活动的时间及人员分工等。活动专题——小组讨论,自主拟题。
活动方式——丰富多样,自由选择。
人员分工——各负其责,小组协调。
时间安排——根据情况,适时调整。
成果展示——不拘一格,自由表述。
三、实施活动
按照活动计划分步展开具体活动,包括调查、观察、文献检索和搜索、实验、资料或数据统计处理,以及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等方面。在这一动态复杂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组员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具体说来,可着重进行两个方面的指导。
1、指导搜集处理信息。
指导组员查阅资料、参观访问、调查研究,录音、录像等手段全方位、多渠道地获取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信息进行选择、分析、综合要点,得出结论。如指导“名胜古迹”小组开展活动,可引导他们运用拍照、摄像、采访等手段。
2、指导活动成果的撰写方法。
A、论文式:概括总述(活动的目的、意义)——详细论述(提出具体做法,阐明活动成果)——归纳总结。
B、报告式:活动专题——提出活动问题——交待活动方法——阐明活动结果——注明参考资料。
C、活动心得式:
四、展示成果
学生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提炼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活动成果的表达方式应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和“研究小论文”之外,还可以通过辨论会、搞展板、出墙报、编小报等方式加以表达。归纳起来,成果展示的形式有四类。
(1)“演”,即通过相声、小品、课本剧的形式展示活动成果。
(2)“讲”,即组织“活动成果汇报会”,让学生介绍活动计划,活动过程、方法、碰到的困难、解决问题的方法、活动结果。
(3)“展”,即展评优秀的研究报告、研究小论文、录音、录像照片、图片、自编小报。(4)“赛”,即组与组之间把活动成果充分展示出来,互相评比竞赛。
【自我反思】
本活动方案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凸现“主体”。在活动中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自主确定“专题”,自主开展活动,自主总结得出结论,自主交流展示成果。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2、强调“参与”。本次活动看重的主要不是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不是结果,而是学生学习、探索、实践的过程,是在一次次的活动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责任感等等。只要学生用心参与活动,允许他们失败,允许没有突出的成果,甚至允许他们什么也没研究出来的。
3、注重“合作”。合作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此活动提供了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活动任务的完成,一般都离不开活动小组内的合作,以及与组外人士(如教师、社会力量、研究对象)的沟通合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
4、力求“综合”。此活动不只局限于语文学科本身,鼓励学生尝试打开各门学科知识的通道,沟通学科间的联系,做到语文与思品,语文与自然,语文与艺术(音乐、美术),甚至是语文与其它各门功课的综合。当然,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综合中应以语文为重点,是语文与其它学科的综合。此活动还有利于软化学科边缘,激活各门学科的知识贮存、尝试相关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
5、体现“开放”。此项活动具有明显的开放性。活动的目标是开放的,分层要求,鼓励创新,对诸多问题的研究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答案;活动的内容是开放的,没有教学大纲,固定教材,而需要学生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专题,确定内容,因人而异,千变万化;活动的时空是开放的,研究时间有长有短,研究时还经常需要走出课堂,走进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