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山东省高考作文题

合集下载

2010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2010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2010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汇总省份2010年高考作文题目全国I卷2010年高考全国卷1作文:有鱼吃还捉老鼠?全国II卷2010年高考全国卷2作文:浅阅读行动北京市2010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上海市201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钓鱼天津市2010天津高考作文题:《我生活的世界》重庆市2010重庆高考作文题:“难题”江苏省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倡导绿色生活广东省2010年广东高考作文题:与你为邻浙江省201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角色转换之间山东省2010年山东高考作文题:人生的光影变化湖北省2010湖北高考作文:以幻想为主旨的开放式作文江西省2010江西高考作文题:命题作文《找回童年》辽宁省2010年高考辽宁卷作文题:“幸福是____”福建省2010高考福建作文题:《格林童话》诞生故事四川省2010四川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人生的几何体安徽省2010年高考安徽作文题:哲理联想海南省2010年高考海南作文题:参与湖南省2010年湖南卷作文题:“早”陕西省2010年陕西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自主命题宁夏2010年宁夏高考作文题:诚信善良2010年高考全国卷1作文:有鱼吃还捉老鼠?2010年06月07日 14:00 来源: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卷1作文题。

漫画作文。

餐桌,许多猫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别的猫说:“有鱼吃还捉老鼠?2010年高考全国卷2作文:浅阅读行动2010年06月07日 14:08 来源: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阅读下边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行动。

甲:什么是浅阅读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

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

2010年山东高考作文

2010年山东高考作文

2010年山东高考作文2010年的山东高考作文题目是《梦想与现实》,这个题目给考生们提出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

梦想与现实,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无论是学生还是社会人士,都会在不同的阶段面临这个问题。

那么,梦想与现实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首先,我们来谈谈梦想。

梦想是每个人心中的幻想,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梦想可以是一个人的职业目标,也可以是一个人的生活理想,它是人们前进的动力和信念。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无论大小,无论美好与否,梦想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梦想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然而,现实却往往是残酷的。

在现实面前,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有时候甚至会让我们对梦想产生怀疑和迷茫。

现实是现实,梦想是梦想,二者之间似乎总是存在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在现实的社会中,我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需要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和决定。

有时候,我们为了生计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有时候,我们为了追求梦想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

然而,梦想和现实并不是对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

梦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而现实是我们前进的道路。

没有梦想,我们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没有现实,我们就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梦想和现实之间并不是一种对立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我们需要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追求梦想的同时,也要面对现实的挑战,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面对梦想和现实的关系时,我们需要有一颗坚定的心和一种乐观的态度。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断地努力和奋斗。

同时,我们也要对现实保持一种理性的认识,不要盲目地追求梦想,也不要过分地沉浸在现实的困境中。

只有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我们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总之,梦想与现实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山东省高考历年高考作文题完整版

山东省高考历年高考作文题完整版

山东省高考历年高考作文题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2016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解析1】山东卷2016高考作文是以材料作文的面目呈现的,自2011年是命题作文“世界需要你”之后,12、13、14、15年考的都是材料作文。

可见,近五年来山东卷作文在出题形式上没有任何变化。

该种命题形式,对考生来讲,没有丝毫的陌生感,比较好驾驭。

【解析2】属材料作文,题目范围要求较广。

行囊随身带,有里面应有尽有,但有的有用,有的没用,有的也许会用,有的也许永远不用,但却不会丢掉,直到永远。

其实,事先谁也说不准那个有用,那个没用,一切皆有可能。

宁可带着不用,宁可带着不用,也不能用着没有。

这个题目会有争议的,但不大。

但写作角度还是有变化的。

最后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

立意分析:①做什么事都要有充分的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把将来可能发生的事考虑全面些,许多时候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旦踏上征程,很可能发现困难重重,充分的准备会使你从容应对,有备无患。

②适当的的减负。

总是带着沉重的行囊会加重负担,何况有的还是终生的负担呢。

有的时候可以就地取材,或放开思路想想办法,谁能事事提前就考虑周到呢,有时候再大的困难也会“柳暗花明又一村”,重新找到新的出路,使我们豁然开朗。

③保持好的心态,缺着不灰心,用着也不得意。

世界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路。

“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你敢走,很多时候“船到桥头自然直”。

如果仅仅把“行囊”理解为成功路上的知识储备或工具用品会显得很肤浅;边缘化的立意:扔掉多余的负担,轻装前进。

因为谁又能知道那个是多余的呢?2015年山东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完整版)

2010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完整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安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与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II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㈠㈡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钱别(jiàn)晦涩(huì)铁栅栏(zhà)浑身解数(xiâ)B.扒手(pá)吱声(zī)和稀泥(hã)步履蹒跚(pán)C.蓄养(xù)寒噤(jìn)露马脚(lîu)扪心自问(mân)D.顺遂(suí)什锦(shǐ)蒸馏水(liú)兵不血刃(xuâ)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依稀澎涨戈壁滩云蒸霞蔚B.涵盖阴霾捉谜藏烘云托月C.贻误函道交际舞寥若晨星D.吆喝绪论擦边球名门旺族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国庆节移至,一座“天安门模型”摆在广场上。

“天安门”前花团锦蔟,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行人纷纷驻足观看,争相与“天安门”合影留念。

B.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个人想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

2010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写作专题2

2010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写作专题2

2010 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写作专题(10 年山东卷)23.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10 年江苏卷)18. 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

绿色,与生命、生态密切相连。

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生活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答案】略。

【解析】作文《绿色生活》写作引导总体上说来,今年江苏高考作文相对于去年的“品味时尚”来说,相对容易些,不管城市还是乡村的考生都有话说,都有东西可写,学生不会在考场上看到题目出现顿时的思维休克,但真正要写好,也非容易。

这类题目是典型的易写难工,要写好必须在立意上高人一等。

一、关于此篇作文的立意,可以写环保,面对当今环境污染、气候变暖,我们要提倡过一种低碳的绿色生活。

但这是大部分考生在第一时间内的第一思维,如果仅从此角度而写,很容易人云亦云,造成撞车。

二、如果通过写乡村宁静自然静谧的田园生活, 化大为小,仔细刻画乡土人情,写出充满乡间气息的古朴的自然风光,激起人们对乡间绿色生活的回归的欲望,那将会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三、如果更妙趣一点,就抓住“吃”等日常生活来写,写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在“吃”上也越来越讲究了,越来越精了,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什么都吃,而身体疾病也越来越多,因而提倡一种绿色生活的良好习惯,这样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四、如果立意更深刻写,将“绿色”看作喻体,绿色生活”就是一种健康朴实平和的生活,“绿色生活”喻指一种淡泊的人生态度。

面对当今社会经济转型期,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人心浮躁,感到前途迷茫,自杀、他杀的事件层出不穷,如“富士康十二跳” 、前期校园恶性事件等,贪污、暴力、色情等丑恶现象屡禁不止,如重庆打黑中落马的文强、北京的“天上人间”的覆灭等。

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2020-2020)

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2020-2020)

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2020-2020)2008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完成一篇自命题作文,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800左右。

2009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

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

2、自定立意。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文体特征鲜明。

2010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阅读下列材料,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

2、自拟标题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文体特征鲜明。

2011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体特征鲜明。

2012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

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

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孙中山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013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位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

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文。

2010各省高考作文题

2010各省高考作文题

全国2卷阅读下边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行动。

甲:什么是浅阅读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

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

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

实际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所以这一天成为全球性图书日看来“名正言顺”。

2010年高考北京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写一个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2010新课标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把它放在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两三寸长。

但是把它在大水池中,两三个月就能长到一尺多长。

狼是一种对周边环境充满兴趣的动物,正是因为它不断探索、不断体验,使它能够躲避风险,觅得食物,得以生存下来。

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随意抽取了18名学生,并把名单交给了班任,并说,他们是很有潜力的学生。

由于班任对这18名学生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不久以后,他们的成绩都有提高。

这些材料启发我们,人的成才是有规律的。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立意,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2010广东高考作文《与你为邻》:你我为邻,相互依存。

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不少于800字。

2010浙江卷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

人们把此现象称为“反哺”。

人类社会也存在类似现象。

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

千百年来,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犹如潜流引而不现,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社会,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

2010年山东卷高考优秀作文

2010年山东卷高考优秀作文

2010年山东省高考优秀作文半江瑟瑟半江明行走在生命的长途中,光明在左,阴影在右;一边是鸟语花香春光无限,一边是枯树昏鸦清冷暗淡。

这才是生命的图画,穿枝拂叶的行人踏过荆棘而不觉痛苦,有泪可落而不是悲凉。

光明与阴影交错,繁华与清冷交错,生命的慷慨激昂与黯然神伤交错。

人生,需要光明与阴影的和谐交错。

光明与阴影交错出变化。

从窑洞的牛群到死神多次擦肩,史铁生的生命不就是光影交错而发生巨变的吗?在最狂妄的年龄,他瘫痪了,阴影密布,他的天空昏暗了。

可是,他学会了思索,最终发现了乌云之间透出的光明。

他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自我的使命与责任。

命运给了他失望,却没有挡上希望的门。

他的《我与地坛》激励了无数的人,光明来到了他的生活,甚至发散给了别人。

若没有阴影笼罩的岁月,何来明亮的人生?光明与阴影交错出魅力。

古往今来,但凡大家,都有一段悲与喜、爱与恨的人生经历。

当今天的我们凝视李叔同的手札“君子之高,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时,我们看到大师和蔼平静的画像,聆听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包含心血的声音,怎能不想到日寇犯我中华之时,爱国的李叔同生活在怎样的阴影中?然而,他还是从心灵中找到了一篇圣地,播撒了无尽的热情,他钻研音乐、佛学,获得了生命的光明,也为一个时代带来了光明。

魅力人生,固然需要光明,何尝也少了阴影?光明与阴影交错出美。

看那怒放的生命,正如梵高笔下的《向日葵》,明丽的色彩,如火的激情,表现出他对光明的渴望。

可是,美与阴影又是难舍难分。

梵高的一生不得志,人生的孤独,结局的无奈,哪一样不足以为向日葵蒙上一层阴影?可是,光与影,是艺术的追求;正是光明与阴影的交错,世界上才有了这么一位狂妄的却又悲苦的画家,才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撼天动地的图画,让我们感受到美。

半江瑟瑟半江明,才是绝美的西湖之景,给人以多彩的享受,深刻的启迪。

宇宙也罢,人生也罢,需要光明的指引,也需要阴影的遮蔽才能圆满,才是真实与美好的统一,才是人生真谛。

2010年山东省高考作文题

2010年山东省高考作文题

2010年山东省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题目提供的阅读材料是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一句话:“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要求考生根据阅读时的感悟和联想进行写作。

这句名言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出了深厚的人文内涵,深入浅出,将视角转向人的成长和对人生的审美体验,给考生留下了广阔的联想和思考空间,这与教育部颁发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0年语文考试大纲》以及今年的《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一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思想导向很好。

作文材料的选择,非常切合《课程标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对于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区分考生的能力水平,有利于实现分层级考核的目标。

在这里,材料既是对考生思路的提示,也是一种限制。

题目在为考生提供尽可能开放的发挥空间的同时,又设定了一定的限制,即围绕“人生”生发感想、展开联想,这样既避免了原先话题作文过于宽泛不着边际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某些命题作文限制过于严格的不足。

高考命题向来强调“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后来又添加了“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说法。

但我个人认为,社会对高考特别是对高考作文的关注,使高考作文不仅要做到以上“三个有利于”,不仅是“高考的指挥棒”,还应该要“有利于社会心理引导”。

当然,这方面的问题不是语文和作文所应该承载的,但又的确有其客观必要性。

当前,全国甚至全球自然灾害频发,人为的各种不和谐音符增多,整个社会都需要心理辅导,在这种背景下,今年山东的题目能引导人们有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说做得恰到好处。

山作文之2010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

山作文之2010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

2010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篇一:2010年山东高考优秀作文6篇】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优秀作文痛苦并快乐着黑白琴键上一双纤细的手弹奏出高高低低的音,有时直上云霄,无比高亢;有时又跌入低谷,极其黯然。

高亢的音调和低沉的音调交相奏响出一首绝唱。

跌跌宕宕,起起伏伏,这犹如人生。

只有低音与高音的糅合才得以谱写出震撼人心的乐曲;只有光明和阴影的辉映,才看得见最美丽的风景;只有悲苦和欢喜的交织,生命才会有更绚丽的色彩。

缺憾与完美的交织,造就别有风味的人生。

一个人若只是在安定中度过一生,诸事一帆风顺,平淡安然,那么这必定也是一个无趣的人生。

人生在世,我们应该活得精彩,活出韵味,活出境界。

弘一法师临终之际,道“悲欢交集”。

悲欢从来都是人生的两岸。

杨绛在“五七干校”时,被安排去打扫厕所,她将厕所中的每一跟拉水绳都擦得干干净净,不懈怠,亦不悲哀。

她在回忆这段日子时说:“我相信,乌云总会有金边的。

”杨绛九十高龄时,当钱钟书和钱瑗相继离她而去,她饱含着深情,回顾了三个人的家庭生活,作了《我们仨》,有欢喜,亦有悲酸,此书在台湾连续几个月名列畅销榜榜首。

“五七干校”的辛酸和“《我们仨》”的真挚,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完整的杨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痛苦和欢乐、顺境和逆境,造就了一个伟大卓越的杨绛,折射出杨绛的人生之美。

假如每天的生活都异常平静,如平静的湖面,如死水激不起一点波澜,那么生活会是怎样的黯然啊!人生的壮美就在波澜起伏中展现。

就如那蹦极,高高升起,既而又重重摔下,这是一种怎样的迂回啊!正是平淡之中孕育着躁动,寂然之中交织着奋起,平凡之中藏匿着神奇,这生活才是充满乐趣和活力的啊!“如果当时没有留下这些图画,我是否也将渐渐遗忘,那段不愿再回忆起的日子呢?看着这些作品,我回想起那段陷入绝望,又重燃希望的错乱生活??如今,惊恐消退了,悲伤不见了,而那段低潮的人生,只留下淡淡愁思,又寂寞又美好。

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51-2013年

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51-2013年

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2012年6月最新整理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51年: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52年:记一件新人新事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53年: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54年: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55年: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56年: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57年:我的母亲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58年: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59年: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60年: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61年: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62年:说不怕鬼;雨后(两选一)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63年:“五一”劳动节日记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64年: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65年: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1966--1976年):高考中断了11年。

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77年:“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78年:缩写年:“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79年:改写年:“陈依玲的故事”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80年:读后感年:《画蛋》(达·芬奇的故事)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81年:读后感年:《毁树容易种树难》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82年:命题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83年:看图作文年: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漫画《挖井》)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84年:一段报道,关于怎样写作文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85年:“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86年:“树木·森林·气候”(一段报道,副标题自拟)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87年:自拟题(关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的简讯)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88年:习惯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89年:“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90年:①动作表情;②肖像描写;③议论500字(素材为年:玫瑰园里的花与刺) 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91年:①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②命题——选择(“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92年:①记叙;②议论(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93年:广播稿年:关于补课报酬问题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94年:尝试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95年:①一段对话;②一篇评论(素材为诗歌《鸟的对话》)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96年: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两幅漫画比较,议论题为“我更喜欢”)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97年:自拟题(社会调查分析,素材两份,主线为“助人为乐”)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98年: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二选一)小作文年: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2000年:通过对四个图形符号的不同认识,谈你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2001年:诚信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2002年:心灵的选择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2003年:感情的亲疏远近对认知的正误深浅的影响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2004年: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山东省历年高考作文题目2005年:双赢的智慧材料:皇帝要建宫殿,召集百匠,木匠和石匠暗中竞争,木匠责备小徒弟,小徒弟心中不平,将木匠的尺子弄短了一截,用短的尺子量过的木柱就被做短了,可木柱等材料都是进贡的木材,非常珍贵,木匠和徒弟都面临杀头的局面。

2010山东高考作文原题回顾

2010山东高考作文原题回顾

阅读品味反思(一)高一语文原题回顾:2010山东高考作文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审题指导:这句名言的解读是确定立意的关键。

“光明”与“阴影”是一个物体的两个方面,是紧密相连的,在自然界是这样,在人生社会形态也是如此。

怎样正确对待“阴影”,就是怎样对待人生中的逆境、挫折、不利现象。

结合现今现实,尤其是种种自杀举动的背后原因,就是不能正确对待“阴影”,比如失去爱情、工作压力大、赋闲、身体残疾等,这只能算“阴影”。

此作文目的在于考查考生的感情、立场、价值观,引导考生理性认识阴影。

阴影也是五彩斑斓(或者魅力)人生中的一方面,人生中因为有了这些阴影才更精彩,正如“失败是成功之母”、“无穷风景在险峰”、“过程的艰苦才更能领略结果的幸福滋味”等。

我们可以确定以下几类立意:阴影价值类:缺少酸甜苦辣的人生是单调的;因为有了阴影,光明显得炫目。

辨证关系类:光明和阴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阴影的光明只是一团耀眼的白光,没有生机;光明与阴影就像一片树叶的两面,没有阴影,不会变幻出无穷无尽的色彩。

绝对的完美是不存在的,正如绝对的阴暗,所有的事情都是由正反两面构成;人生价值类:种种历练和磨砺就正好体现了人生的价值。

同样,只有懂得欣赏缺陷,才能够真正体会美好。

美好、缺憾构筑成完美人生。

探究实质类:追求光明的过程,也是不断冲破各种藩篱的过程。

一切美的东西,一切有魅力的人或事,无不是在走过了“阴影”之后才见到光明的,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

战胜阴影的过程,就是挑战人生、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名人追求类:为了达到心目中的光明,一些无私奉献者甘心沉寂于暂时的黑暗。

快乐人生类:遇到磨难和艰辛,不要灰心丧气,摆脱心灵上阴影, 勇敢寻找光明, 让人生拥有快乐和成功;在陶醉于光明的时候,要敢于正视阴影的存在;看到存在阴影的时候,更不能忽视光明的力量。

2010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word版-作文

2010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word版-作文

2010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word版)绝密★启用前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页。

满分分。

考试用时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安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卷必须用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与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㈠㈡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卷(共分)一、(分,每小题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钱别(à)晦涩(ì)铁栅栏(à)浑身解数(è)、扒手(á)吱声(ī)和稀泥(é)步履蹒跚(á)、蓄养(ù)寒噤(ì)露马脚(ò)扪心自问(è)、顺遂(í)什锦(ǐ)蒸馏水(ú)兵不血刃(è)、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依稀澎涨戈壁滩云蒸霞蔚、涵盖阴霾捉谜藏烘云托月、贻误函道交际舞寥若晨星、吆喝绪论擦边球名门旺族、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国庆节移至,一座天安门模型摆在广场上。

天安门前花团锦蔟,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行人纷纷驻足观看,争相与天安门合影留念。

、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个人想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

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

、朱熹岁那年,上书建议朝延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并亲自制订学规,提出:博学之,审间之,灌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

2010-2014年山东五年高考作文试题拆析

2010-2014年山东五年高考作文试题拆析

2010-2014年山东五年高考作文试题拆析山东郓城一中高三语文组李召峰【2010·山东】★作文题目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写作指导题目提供的阅读材料是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一句话:“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要求考生根据阅读时的感悟和联想进行写作。

这句名言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出了深厚的人文内涵,深入浅出,将视角转向人的成长和对人生的审美体验,给考生留下了广阔的联想和思考空间,这与教育部颁发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0年语文考试大纲》以及今年的《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一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思想导向很好。

作文材料的选择,非常切合《课程标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对于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区分考生的能力水平,有利于实现分层级考核的目标。

在这里,材料既是对考生思路的提示,也是一种限制。

题目在为考生提供尽可能开放的发挥空间的同时,又设定了一定的限制,即围绕“人生”生发感想、展开联想,这样既避免了原先话题作文过于宽泛不着边际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某些命题作文限制过于严格的不足。

★优秀作文背负青天下辈子我还要做你的孩子。

十八年如一日,你是我的依靠;剩下的五十年,七十年,或更长远,依旧能给我信念和力量。

我要为你撑起一片天空,做天之骄子。

爸,这不是苦难,是黎明前的黑暗。

我是一个爱哭鼻子的孩子,却从不在你面前流泪。

当年求学之路的选择是你“日夜掺白发,旱烟凝皱纹”,替我争取的。

贫困没有错,幸福却有家。

把苦咽下,芬芳的是你给我的天下。

你是那衣衫褴褛的摆渡翁,摇曳记忆的竹筏,穿越无数个没有光线的湖面。

2010年高考作文题目

2010年高考作文题目

2010年高考作文题目一、2010全国卷I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2010年全国卷II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讨论。

甲:什么是浅阅读?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嘛。

浅阅读很时髦的。

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

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

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

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三、2010年北京高考作文题请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四、201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

他们说:“让小雨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的许多方面。

五、2010年广东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你我为邻,相互依存。

“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六、2010年山东省高考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0山东高考满分作文痛苦并快乐着

2010山东高考满分作文痛苦并快乐着

2010山东高考满分作文痛苦并快乐着跌跌宕宕,起起伏伏,这犹如人一辈子。

只有低音与高音的糅合才得以谱写出震动人心的乐曲;只有光明和阴影的辉映,才看得见最漂亮的风景;只有悲苦和喜悦的交错,生命才会有更绚丽的色彩。

缺憾与完美的交错,造就不有风味的人一辈子。

一个人若只是在安定中度过一生,诸事一帆风顺,平淡安稳,那么这必定也是一个无趣的人一辈子。

人一辈子在世,我们应该活得杰出,活出韵味,活出境域。

弘一法师临终之际,道“悲欢交集”。

悲欢从来差不多上人一辈子的两岸。

杨绛在“五七干校”时,被安排去打扫厕所,她将厕所中的每一跟拉水绳都擦得干洁净净,不懈怠,亦不悲伤。

她在回忆这段生活时讲:“我相信,乌云总会有金边的。

”杨绛九十高龄时,当钞票钟书和钞票瑗相继离她而去,她饱含着深情,回忆了三个人的家庭生活,作了《我们仨》,有喜悦,亦有悲酸,此书在台湾连续几个月名列畅销榜榜首。

“五七干校”的辛酸和“《我们仨》”的真挚,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完整的杨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痛楚和欢乐、顺境和逆境,造就了一个伟大杰出的杨绛,折射出杨绛的人一辈子之美。

如果每天的生活都专门安静,如安静的湖面,如死水激不起一点波澜,那么生活会是如何样的黯然啊!人一辈子的壮美就在波澜起伏中展现。

就如那蹦极,高高升起,既而又重重摔下,这是一种如何样的迂回啊!正是平淡之中孕育着躁动,寂然之中交错着奋起,平凡之中藏匿着奇异,这生活才是充满乐趣和活力的啊!“如果当时没有留下这些图画,我是否也将慢慢遗忘,那段不愿再回忆起的生活呢?看着这些作品,我回想起那段陷入失望,又重燃期望的错乱生活……现在,惊恐消退了,悲伤不见了,而那段低潮的人一辈子,只留下淡淡愁思,又孤寂又美好。

”正如陈逸飞写的那样,如果不是因为多年前的一场病,他经历过一段充满惧怕的暗淡岁月,他又怎会对生命有如此深刻的感受?当暗流退去,越来越远,曾经的苦难、曾经的周折,都萦绕上了淡淡的美感。

“拣尽寒枝不肯栖,飘渺孤鸿影”中的苏轼不美吗?那是寂寥之美,那是空旷之美,此美一点也不弱于北宋王朝国君和太后对苏轼的夸赞形成的光环之美;“咨询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李煜不美吗,他得以流传千古,恰不是因为他的贵族血统,不是因为他的风流倜傥。

2010年高考作文山东卷

2010年高考作文山东卷

2010年高考作文山东卷
张亚莉
【期刊名称】《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年(卷),期】2010(000)012
【摘要】【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总页数】2页(P40-41)
【作者】张亚莉
【作者单位】山东枣庄八中北校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4
【相关文献】
1."鱼"意盎然,"鱼"味无穷!——2010年上海卷高考作文评析
2.拨开云雾见天日——解读2010年安徽卷高考作文试题
3.2010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比较分析——以广东卷、山东卷、海南卷、宁夏卷为例
4.引领航向,磨炼心智——2010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透视
5.星光大地笔势千里——2010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评析及备考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山东省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题目提供的阅读材料是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一句话:“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要求考生根据阅读时的感悟和联想进行写作。

这句名言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出了深厚的人文内涵,深入浅出,将视角转向人的成长和对人生的审美体验,给考生留下了广阔的联想和思考空间,这与教育部颁发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0年语文考试大纲》以及今年的《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一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思想导向很好。

作文材料的选择,非常切合《课程标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对于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区分考生的能力水平,有利于实现分层级考核的目标。

在这里,材料既是对考生思路的提示,也是一种限制。

题目在为考生提供尽可能开放的发挥空间的同时,又设定了一定的限制,即围绕“人生”生发感想、展开联想,这样既避免了原先话题作文过于宽泛不着边际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某些命题作文限制过于严格的不足。

高考命题向来强调“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后来又添加了“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说法。

但我个人认为,社会对高考特别是对高考作文的关注,使高考作文不仅要做到以上“三个有利于”,不仅是“高考的指挥棒”,还应该要“有利于社会心理引导”。

当然,这方面的问题不是语文和作文所应该承载的,但又的确有其客观必要性。

当前,全国甚至全球自然灾害频发,人为的各种不和谐音符增多,整个社会都需要心理辅导,在这种背景下,今年山东的题目能引导人们有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说做得恰到好处。

作文命制涉及人生、人生态度等重大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青年定位自己的人生走向,也符合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目标。

就这一点而言,今年的命题和2008年山东的“春来草自青”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当代社会青年的生活、经历、人格发展以及他们对未来的完善上来看,这类作文应该说是注重了引导青年人从感性走向理性,从年轻的冲动又走向轻松成熟的过程。

今年山东卷题目所要求写的也是每个人都有话可说的人生,但这篇作文的区分度是很大的。

从写作难度上看,一方面每个考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进行发挥,人人有话可说;另一方面,考生的写作水平却又因经历的不同和感悟的深浅而有所差别,造成一定的梯度差异。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试题依然对“文体特征”作了要求,强调“诗歌除外”,继续显示了对文体规范的重视。

从文体选择的角度看,考生可记叙可议论,或描写或抒情,也可以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这样既有利于展示考生的实际写作水平,也更充分地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有助于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文体写作的能力,对中学语文教学贯彻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三大类(文学类、论述类、实用类)的文体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在材料问题上,一些人就文字的翻译、出处等纠缠不清。

笔者认为,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类似这种源于课外的材料,完全可以不问出处,更没有必要在字词翻译上纠缠不清。

学生需要看的是材料本身,就材料论材料,从材料到作文。

我们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是文学常识,也不是文学评论。

当然,题目本身的不足之处是在材料后面直接写上了“列夫·托尔斯泰”,这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科学不严谨的,可以说是白璧微瑕。

这句话是小说中人物的对白,不一定代表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出处应该是“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较为妥切。

这也难怪很多学生作文中出现了“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等语句。

考生答题分析在审题方面,对考生来说,一个比较重要的节点是对“人生”一词的理解。

大多数考生把“人生”理解为人的一生,也即个体生命的全部过程,这是完全正确的,这里可以写自己的人生,也可以写别人的人生,关键是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真实的感情。

但也有一些考生将人生理解为人类社会、国家、民族等,或者将上述两者混为一谈,不予区分,这就使作文构思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另一个节点是对“光明”和“阴影”关系的理解。

光明一般指人性中善良、高尚等积极的方面,阴影则一般指人性中脆弱、阴暗的方面;当然,二者也可以指人的生存境遇,包括成功与失败,幸运与挫折,顺境与逆境,幸福与苦难,圆满与残缺等等。

二者的关系不是互不相干、截然对立,而是共生共存、内在关联的。

相当一部分考生对此能够正确理解,并且有程度不同的感悟和联想,但也有一部分考生对二者的关系认识有偏差,以为它们是不可调和的、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甚至有考生认为阴影就是黑暗,应该彻底消灭。

从写作的情况看,大多数考生能够在列举古今中外人物和事件作为对人生丰富联想的同时,对光明与阴影的辩证关系进行程度不同的论述,揭示其互相斗争、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多种关系,这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最优秀的考生还对人生光明和阴影交替转化的状况作了审美的描述和赞叹,这部分同学写作能力较强,思路清晰,然而在考生中占的比例比较小。

笔者在批阅中发现,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没有自己的观点,只是空谈人生的美和魅力,没有把写作重点放在积极面对人生的光明与黑暗上。

也有少部分考生将阴影理解为黑暗,并认为它是社会一切弊端的代表,主张要赶走黑暗,迎来光明。

这部分考生对光明和阴影的关系作了错误理解,离开了人生这个中心,偏离了题意。

文体方面,多数考生采用了论说文的体裁,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论述性散文,议论的同时夹杂着情感的倾述,语言生动、富有文采;但也有少数考生写得较为浮泛,事例间的联系不够严谨,还有少部分考生采用了记叙文的形式,记一件事或一个人,个别考生采用了书信体等,文体的运用整体上是符合要求的。

今年作文题目的实际难度为0.69,去年为0.71,难度有所增加;平均分为41.46分,比去年的42.36分降低了0.9分。

另外,今年作文的标准差为7,各分数段的分布比去年更为合理,改变了集中于中间段的现象,这从侧面反映了今年命题在适当增加命题难度后所体现的高考选拔性特征。

通过高考评卷和试卷调查分析我们能够认识到:《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的目标是一致的,评价标准是统一的,只要重视积累,具备了良好的作文素养,又能够自主、个性、得法地写作,高考作文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高考优秀作文的作者,大多是读书多、知识面广,平时在作文方面训练有素,又能在考场上对平时积累的知识运用自如的考生。

考场作文凸显出的教学问题及对今后语文教学的建议高考是中学乃至小学语文教学的“指挥棒”,高考试题的命制要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和新课改。

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分析高考考场作文凸现出的问题,对语文教学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今年高考作文中出现的比较典型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一是今年山东省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这应该是考生平时对议论文的写作强化训练的结果。

从考场调研数据分析,考生普遍选择议论文作为作文体裁,在所有考生中,选择议论文的占近90%,而选记叙文、散文等的不到10%;其他文体约0.1%.笔者认为,今后的课堂教学应该加强记叙文和散文等文体的训练,提高考生写作记叙文和散文的能力,以避免在绝大多数的议论文作文中陷于平庸,这也可能让学生在高考考场上获取高分的机会更大。

二是今年作文写作中,多数考生在材料的选择运用上与往年类似,并有趋同现象。

考生一方面罗列堆积司马迁、苏武、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文化历史名人等万能材料,另一方面堆积学过的或有意准备的古典诗词和名言名句,有的考生甚至生造中外名人的“名言名句”。

从考试角度来看,这类堆积类型的作文不可能出类拔萃。

我们在平时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使用鲜活材料和现实材料,用自己的话语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

三是一些考场作文文体特征不够鲜明。

最近几年来,山东省高考作文写作要求中一直把“文体特征鲜明”作为其中一条,就是因为多年来,在“淡化文体”提法的影响下,高考作文逐渐模糊了文体。

一些考生写出的文章夹叙夹议,分辨不清是议论文、散文还是记叙文。

特别是在议论文写作过程化中,逻辑性不强,不会分析说理等问题比比皆是,这需要在平时的写作实践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淡化文体”不是不要文体,考生应该为自己选定的文体“负责”,依照自己选定的文体规范地写作。

四是许多考生看问题深度不够,对“光明与阴影”的论述没有思辩能力,只停留在表层,不能层层深入,理性认识缺乏深度,这主要体现在对前面所述万能材料的无机罗列上。

五是所谓的文化散文、套作作文、虚情假意的作文、追求华丽辞藻浮夸文风的作文,和前些年相比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有不少考生还在作这样的文章。

从2004年至今,我们严格审视和关注两种不良倾向的文章:一是开头一段、结尾一段,中间三段,提出分论点,与话题拈连,然后举出一个历史文化名人来展示所谓的文采,用一两句与中心立意关联的句子,最后进行总结。

一两句所谓的议论来表明自己的看法,而这个历史文化名人又是所谓的万能材料;二是开头题记,排比句,结尾排比句,中间几个无机的历史文化人物故事。

题记有些甚至是“伪作”、“拟作”,所谓的“排比句”根本不能构成排比,为了题记和排比,以致句子不通,错别字连篇。

六是一些学生从所谓的往年高考优秀作文中去模仿、套用全文或其精彩语言片段。

殊不知,很多优秀作文选中的所谓考场优秀作文,都是书商们雇的“写手”写的,是“拟作”,是“伪优秀考场作文”。

即便是真正的考场优秀作文,我们读出的也只是优秀的共性的内容,其个性化的内容不是一朝一夕能学得来的,勉强套用、模仿的最佳效果也只能是“有其形而无其神”。

另外,所有印刷品都不是面向任何个人,它面向的是一个有共同利益目标的群体:有同场竞争性的考生,如果都去套作、模仿,这就造成了个体的作文“趋同于众”。

七是作文不是文学创作,应该“我手写我心”,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问题,表达见解。

高考作文不是选拔作家,应该在话语和思想上和高中生的思想阅历体现出一致性,有青少年的真情实感和自我思考,我们反对没有真情实感的无病呻吟,封杀追求词藻华丽、片面堆砌优美文辞的所谓“文化作文”。

作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回归作文的本源——到生活中去挖掘写作的内容,提倡考生即使语言朴素平实,也要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真情实感,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理例证,这样文章即使语言没有文采,只要立意切合题意,有自己的话语和声音,就是好作文。

八是今年和往年的考场作文中,都有一些这样的作文:作文的首段和尾段写得不错,但中间部分却是与立意毫无关系的材料,甚至是直接抄袭的现代文阅读部分的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