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品低价策略终结的原因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产品低价策略终结的原因分析

严翠·110181A

(三江学院经济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在开展各项贸易活动中普遍采取低价出口策略,以期赢得一定的国际市场份额。在一定程度上,低价策略起打开了国际市场、扩大了出口、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原始的粗狂型增长方式,在更多时候反而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本文试从低价策略的弊端和改革对策分析其终结的原因。

关键字:低价策略、弊端、改革对策

【正文】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张“走出去”的发展策略,对外出口的规模不断上升,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也不断增加,常年保持稳定的贸易顺差。这一系列大规模的发展很大部分的原因归结于中国产品的低价竞争优势。然而,面对全球化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品低价出口不再适应当前的国际贸易发展形势,除了国外反倾销外,各种贸易摩擦及壁垒对我国商品低价出口的制约也日益突出,在此打算考研的上分析商品低价出口存在的弊端并提出改革对策。

二、商品低价出口的现状

(一)出口商品质量低、技术含量低、规模小

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技术含量低。在我国的出口企业中,大部分存在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自有技术和自主品牌的问题,使我国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核心竞争力,只能以低价赢得消费者市场。在我国的出口产品中,自主品牌所占比例不到10%,名牌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的出口产品都只是贴牌生产,专利品牌所占比例不大。国内许多所谓的高科技企业,实际上也只是没有拥有核心技术的加工组装企业,地位极为尴尬。由于很多中小企业自身缺乏产品研发能力,不能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产品技术含量又低,因此在拓展海外市场时,不得不以低价竞销。

(二)出口商品贸易秩序混乱

中国外贸出口秩序混乱表现在各个方面。从价格上看,主要是低价竞销出口;从低价竞销的表现形式看,既有正当竞争的低价出口,也有通过不正当竞争的手段出口;从出口产品来看,既有劳动密集型产品,也有高新技术产品;从行业来看,缺乏行业自律,企业间的恶性竞争,缺少研发、技术、设备的投入,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从出口企业来看,既有大型国有企业,也有中小民营企业;从汇率角度看,由于盲目发展,自相竞争,把价格搞乱了,因而也使汇率发生扭曲,影响汇率的正常运作,使外汇市场失常,进而使外贸出口混乱;从出口目的市场国家来看,既有发达国家市场,也有大量发

展中国家市场;另外,出国展销、招商过多、过滥、参展商品质量次,布展水平低,人员素质差,扰乱了中国外贸出口的正常秩序。

(三)出口商品营销手段单一

许多中国企业采取间接出口的方式,即通过中国国内出口中间商将产品出口到国外。主要因为:在中国投资设厂,将产品出口到国外,可以充分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将制成品或半成品出口到国外进行销售,可以免除企业在国外建造生产设施的高额成本,当欧盟目标市场的政治、经济状况恶化时,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终止业务。如果中国企业对国外市场的营销环境不太了解,采用出口方式尤其是间接出口方式可以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由于出口有利于增加国内就业、增加国家外汇收入、发挥本国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因此一直受到中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四、我国商品低价出口的原因

(一)对外贸易体制不健全

在外贸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外贸增长模式仍然以粗放型数量性扩张为主。长期以来形成的出口创汇要求,使得外贸部门往往片面强调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长远利益,一味追求规模和速度,极少考虑合理的出口商品结构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时,在实施外贸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缺乏统一的、全局性的协调,往往是外贸企业靠自身的努力,与生产企业、环保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合作关系。二是外贸结构极其不合理,严重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企业生产成本极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生产力大批地涌向沿海经济发展地区,而这些地区正为中国出口贸易最为发达的地区。在商品生产中,劳动成本低廉,生产成本很低。

(三)地方政府管理不到位

我国很多产品可以拿到国际市场上去进行低价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大部分普通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作为代价的。同时,很多地方官员为了工作政绩,以巨大的环境代价赢GDP数量上的点滴增长,因此对于企业的污染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态度,甚至采取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这自然而然就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企业以低价产品进军国际市场打下了基础。

(四)近期金融危机下,国际市场萎靡

尽管各国政府正采取积极行动来应对这场金融海啸,但是市场信心的恢复、体制和结构问题的解决预计将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即使最乐观地估计,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也将相当缓慢,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还难以确定,危机波及的国家已经出现失业人数不断增多,国内需求明显下滑,国民消费趋于保守谨慎。国际市场需求的萎缩将是我市外贸出口稳步增长面临的最大挑战。

五、我国商品低价出口的弊端

(一)对企业的发展不利

首先是有损企业的良好形象。在消费者的观念里,常常有“便宜无好货”的价值判断倾向。中国低价出口的商品,有时的低价甚至只是国外同类产品的几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使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商品产生不好的想法。其次是降低了企业的受益。很多企业对出口商品定低价的初衷是尽快打开市场,增加销量,占领市场,达到薄利多销的目的。但是现实往往相反,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通过低价来最终达到薄利多销这个目的的。

(二)易引起贸易摩擦

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屡次遭到反倾销调查投诉,成为国际反倾销的重点对象,且有逐步增长的苗头。当然,对我国的多数反倾销案都是对方国带有浓厚的保护主义色彩所致,但另一方面来讲,我国企业出口商品过分倚重低价策略也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当企业的产品被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或报复性关税后,会对这个企业的出口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甚至对这个企业所在行业的出口都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三)不利于建立中国商品的国际品牌形象和提高其长远的竞争力

国内部分出口企业低价出口商品,更没有品牌意识,甚至借助国外的某些知名品牌来达到自己产品出口的目的,淡化了产品的产权意识和品牌意识。虽然中国产品现在遍布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但国外市场上对中国商品的品牌仅仅停留在“Made in China”的整体印象上,没有长久的发展前景和竞争优势。

(四)低价商品在国内生产原材料耗费、环境污染严重等不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

许多发展观念依旧滞后,盲目追求产品生产量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利润最大化,这样的企业发展经济,不仅不利于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更破坏了环境,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幸福为代价,不利于国家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六、商品低价出口的解决对策

(一)国家应完善监管体系,并加强对出口企业的指导

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反倾销预警机制,主要是观察对外贸易发展动态,捕捉国际市场信息,研究国别尤其是敏感国家的市场变化特点,为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传递最新

最快的信息,从而使我国企业在外国提起反倾销投诉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就能做好相应的准备,及时调整出口策略,或者快速组织应诉。另一方面,设立重要出口商品价格监控体,目的是加大出口管理的力度,坚决打击企业竞相低价出口,杜绝恶性竞争,规范出口市场秩序根据对国际市场的情况,可预先对重要商品提供一个价格变动幅度,供相关企业参考对价格偏低极易引起反倾销的敏感出口商品,应加强产品出口价格和数量的监控,而对恶意搞低价竞销的企业提出警告,并报请有关部门促使其限期整改或实施处罚。

(二)企业应采用动态的联合定价策略,并采用多样的营销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