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灰含碳量高原因分析
锅炉飞灰含碳量偏高的原因及处理

锅炉飞灰含碳量偏高的原因及处理火力发电关键词: 锅炉飞灰含碳量粉煤灰1、前言吕四港电厂#1、2、3、4炉是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制造,由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提供技术支持的超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直流锅炉。
锅炉是单炉膛、结构,炉膛尺寸(宽,深,高)19.268/19.230/19.453。
设计煤种神府东胜煤,燃烧器采用摆动式上下浓淡分离直流燃烧器,分六层布置,四墙切圆燃烧。
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正压直吹式。
2、飞灰含碳量主要影响因素根据燃烧理论和实际运行经验得出,引起飞灰含碳量偏高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燃烧时炉内氧量不足;煤粉细度不合适;配风方式不合理;燃煤品质;燃烧时间。
这几个因素相互影响互相制约。
为了找出一个合适的工况来指导运行,我们对这几个因素一一加以分析。
2.1烟气氧量煤粉随着热一次风进入炉膛后,一方面由于卷吸高温烟气的对流加热作用以及高温火焰和炉壁的辐射作用,使煤粉很快着火燃烧,初始时由于氧气充足,燃烧速度由化学反应控制,到燃烧后期,由于氧气不充足,燃烧速度由氧气的混合速度控制。
在缺氧状态下,碳粒发生不完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造成碳粒不完全燃烧,加大了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因此,保证一定的过量空气系数是必需的。
根据经验,此系数应在1.15~1.3之间,折算成烟气氧量是2.6~5。
吕四港电厂#1、2、3、4炉设计烟气氧量为3~5,但由于实际燃用煤种和设计煤种有差别,因此为了保证安全,氧量一般被取下限。
为了摸清具体情况,不同工况下我们作了变氧量试验,试验结果如下:不同负荷不同氧量下的飞灰指标通过试验,我们找出了每台炉的最佳氧量。
并在实际运行中按照负荷曲线进行调整。
2.2煤粉细度在锅炉煤粉燃烧中,对流热交换强度和氧气向粉粒表面的扩散强工与颗粒直径大小成反比,所以尽管细煤粉颗粒使紊流交换强度降低,可是,分子扩散交换及对流交换强度增强,煤粉单位重量的表面积大大增加,有利于煤粉的着火、混合与燃烬。
有试验表明,煤粉燃烬时间与颗粒初始直径的1~2次方成正比。
飞灰含碳量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飞灰含碳量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飞灰含碳量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降低飞灰含碳量,不但对控制锅炉煤粉气流的燃烧非常必要,而且可大大提高锅炉机组的经济性,从而降低锅炉烟尘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
一:飞灰含碳量偏高的原因分析当煤粉气流在炉膛内的燃烧和燃尽过程不充分时,势必造成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增大,表现为飞灰含碳量升高。
影响飞灰含碳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有:煤粉细度、煤种特性、燃烧器的结构特性、热风温度、炉内空气动力场和锅炉负荷等。
(1)煤粉细度的影响煤粉细度对其煤粉的燃烧和燃尽性能有较大影响。
煤粉细度越大,即煤粉颗粒粒径越大,其燃尽性能较小粒径颗粒越差,势必造成煤粉燃尽时间延长,不完全燃烧损失增大,飞灰含碳量升高,从而降低锅炉效率。
细煤粉虽然容易着火和燃烧,但煤粉颗粒过细将会增加制粉系统的耗电量和加大磨煤机的磨损量。
因此,在锅炉设备运行中,应综合考虑不完全燃烧损失和制粉能耗的要求,使之达到最小,即寻找煤粉经济细度或最佳细度,以保证较高的锅炉效率和较低的飞灰含碳量。
煤粉经济细度与燃料性质和煤粉颗粒的均匀程度有关。
对于高挥发分的煤,因其容易燃烧可允许磨得粗些;对于低挥发分和可磨性指数较低的煤,因较难燃烧而应尽量磨得细些。
如果煤粉颗粒比较均匀,造成不完全燃烧损失的大颗粒则相对较少,可允许煤粉粗些,这与磨煤机和分离器的形式以及运行工况有关。
降低煤粉细度是控制飞灰含碳量升高的有效措施。
电厂的运行实践也表明:煤粉颗粒比较均匀时,飞灰含碳量也有所下降。
(2) 煤种特性的影响目前,国内大多数电厂存在锅炉燃烧实际煤种与设计煤种不符的情况,这是因为电厂用煤来源比较复杂,大矿煤与小窑煤混用的情况非常普遍,造成煤质成分如挥发分、水分、灰分和发热量等主要指标不稳定,从而对煤粉的完全燃烧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飞灰含碳量发生显著变化。
煤粉燃烧过程是在挥发成份燃烧完之后才开始焦炭的燃烧。
因此,燃料性质中挥发分的含量对煤粉燃烧的影响最为重要。
对于高挥发分燃煤,挥发分燃烧释放出大量热量,形成炉内高温氛围,有利于焦炭的迅速着火和燃尽,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减小,飞灰含碳量较低;相反,对于低挥发分燃煤,则容易引起飞灰含碳量的升高。
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含碳量高的原因以及措施

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含碳量高的原因以及措施咱们都知道,锅炉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大力士”,无论是工厂里的蒸汽机还是家里的暖气,都离不开它。
但是,这台“大力士”有时候也会闹点小脾气,比如飞灰含碳量高。
那么,为什么循环流化床锅炉会这么干呢?别急,让我来给你娓娓道来。
咱们得说说这“大力士”的心脏——燃烧室。
想象一下,如果心脏里充满了血液,那它就能有力地跳动。
但要是心脏里全是灰烬和煤渣,那它还怎么跳呢?这就是飞灰含碳量高的第一个原因。
就像心脏里长了草,怎么能保持活力呢?再来说说这“大力士”的胃——炉膛。
想象一下,胃里有太多食物,消化起来可就费劲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炉膛里塞满了灰烬和煤渣,那燃料怎么能充分燃烧呢?这就导致了飞灰含碳量的增加。
就像胃里全是石头,怎么可能吃得下东西呢?接下来,咱们得聊聊这“大力士”的脚——分离器。
想象一下,如果脚上穿着一双破拖鞋,走路都不稳当。
而分离器如果处理不当,那飞灰中的碳颗粒就会像脱线的玩具一样四处乱飞。
这就是为什么飞灰含碳量高的第二个原因。
就像脚上穿着一双不合适的鞋,怎么能走得稳当呢?那么,面对这些问题,咱们该如何解决呢?别急,让我来给你支几招。
咱们可以加强燃烧室的维护,定期清理燃烧室,确保燃烧室内没有过多的灰烬和煤渣。
这样,“大力士”的心脏就能保持健康,跳动有力。
咱们可以在炉膛中安装一个高效的旋风分离器,将飞灰中的碳颗粒及时分离出去。
这样,“大力士”的胃就不会太难受,燃料也能更好地燃烧。
咱们还可以加强对分离器的监控和维护,确保它能够正常运行。
这样,飞灰中的碳颗粒就不会到处乱飞,“大力士”就能更稳定地工作。
当然啦,除了这些措施,咱们还需要注意日常的保养和清洁工作。
比如定期检查锅炉的运行状态,及时清理积灰;注意燃料的质量和稳定性,避免使用劣质燃料;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力士”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含碳量高的问题虽然令人头疼,但只要我们用心去解决,相信“大力士”一定能发挥出更强的力量。
造成锅炉飞灰含碳量高的原因分析

造成锅炉飞灰含碳量高的原因分析飞灰含碳量是反映燃煤锅炉机组燃烧效率的主要运行经济指标和重要技术指标。
合理控制锅炉飞灰含碳量,对安全生产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中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锅炉飞灰含碳量高的因数进行分析,为锅炉高效经济运行提供参考。
标签:锅炉飞灰含碳量燃烧工况从锅炉效率考虑,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和排烟损失是其中两个主要的热损失。
排烟损失的降低是受到限制的,降低过多会造成尾部受热面的低温腐蚀。
所以降低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是节能降耗的突破口,而降低飞灰含碳是其中重要的方面。
锅炉飞灰含碳量每下降1%,锅炉效率上升0.519%,供电煤耗约降低1.019g/kwh。
1 现状调查我公司锅炉型号为WGZ1112/17.5-3,系武汉锅炉厂生产的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汽包炉。
锅炉采用冷一次风正压中速磨直吹系统,双通道轴向旋流喷燃器,前后墙对冲布置,布置方式前墙三排燃烧器,后墙二排燃烧器。
尾部双烟道,平衡通风,尾部烟道布置两台三分仓容克式空预器,每台炉配置两台轴流式动叶可调送风机,两台轴流式静叶可调引风机,两台离心式一次风机。
炉底设有一台刮板式捞渣机连续固态排渣。
我公司节能质检中心要求锅炉飞灰含碳量指标降至2%以下。
2 飞灰含碳量高的影响①会使锅炉效率有明显的下降,直接影响机组运行经济性。
②会造成飞灰变粗,增大尾部受热面的磨损,降低其使用寿命。
③炉内飞灰的熔点降低,易引发受热面结焦。
④会使电除尘效率降低,造成环境污染。
⑤造成锅炉气温、壁温越限频发,运行调整难度增大,甚至会导致尾部受热面再燃烧,引发机组安全事故。
3 飞灰含碳量高的因数分析3.1 一次风的影响一次风压过低,影响磨组干燥出力,甚至造成一次风管堵塞,着火点过于靠前,还可能烧坏喷燃气。
一次风压过高,造成一次风速过高,降低煤粉气流的加热程度,使着火点推迟,大颗粒的煤可能不能完全燃烧,造成飞灰含碳量增大。
判断:r=0.235<ra=0.349,则一次风压在8.7-9.76区间和飞灰含碳量不相关。
锅炉飞灰含碳量升高的分析和调整

中图分类号:tk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323-02 引言火力发电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电站锅炉作为火力电站的三大主机设备之一,伴随着我国火电行业的发展而发展。
近年来,环保节能成为中国电力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火电行业在“上大压小”的政策导向下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闭大批能效低、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国内火电设备的更新换代。
中国的电站锅炉产业,它既不是“朝阳产业”,也不是“夕阳产业”,而是与人类共存的永恒产业。
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工业锅炉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其突出成效是:行业标准日益规范,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产品品种不断增加,经济规模显著扩大。
下面就造成锅炉飞灰含碳量升高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两个问题分别进行论述。
一、造成锅炉飞灰含碳量高的原因1.入炉煤种原因1.1 上层制粉系统若是燃煤品质较差,会造成燃烧不充分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未完全燃烧的煤渣落入捞渣机内部,从而导致锅炉灰渣的含碳量升高。
1.2 下层制粉系统若是燃煤的品质较差,则会出现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低、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低的情况,从而造成燃煤燃烧不完全的现象。
1.3 挥发分如果出现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小于设计煤种挥发分或者是挥发分小于等于百分之二十六的情况时,就会直接影响其燃烧的稳定性。
导致风粉气流着火的温度增高,挥发分着火所需的热量也增高,挥发分溢出所需的温度也增高。
1.4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小于设计煤种,或者是发热量小于等于3600kcal/kg,也表明燃煤燃烧稳定性差,燃烧灰分大,燃煤燃烧不完全,造成很高的热能损失。
1.5 其他原因对燃煤的种类不进行区分,将多种煤种进行混合,会导致燃煤各项性质不统一,就会出现燃烧不完全的情况,造成出灰含碳量高的问题,通常这种情况下,对磨煤机的风量和出口温度也没有做出准确及时的调整,这点也是导致锅炉出灰含碳量高的原因之一。
燃煤机组飞灰含碳量上升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燃煤机组飞灰含碳量上升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摘要:某发电厂采用中储式制粉系统,中速球磨机,炉内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
在运行过程中,发现锅炉飞灰含碳量出现升高趋势,为了查明飞灰含碳量升高的原因,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对入炉煤种、煤粉细度、一次风速及一二次风温等因素进行分析排查,并采取相关改进措施降低飞灰含碳量。
关键词:燃煤;机组;飞灰含碳量;上升;原因分析;改进措施飞灰含碳量高不仅会造成锅炉热损失增加,降低锅炉效率,致使机组经济效益下降,而且会增加环境污染,对企业社会效益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降低锅炉飞灰含碳量具有经济及社会双重效益[1]。
根据统计数据(见图1),发现某发电厂#5、6炉飞灰含碳量有升高的趋势,尤其是#6炉,3、4月份飞灰含碳量明显升高。
另外,#6炉的飞灰含碳量明显比#5炉高。
图1 某电厂#5、6炉飞灰含碳量变化趋势图一、原因分析当煤粉气流在炉膛内的燃烧和燃尽过程不充分时,势必造成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增大,表现为飞灰含碳量升高。
分析认为影响飞灰含碳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如下:1、煤种特性的影响燃烧理论认为,挥发份含量对煤粉燃烧的影响最为重要。
当燃用挥发份较多的煤种时,容易着火,燃烧也易于完全,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减小,飞灰含碳量降低。
燃煤中灰分含量也会对燃烧产生影响,燃煤中的灰分不但不能燃烧,而且会降低燃煤的发热量,并妨碍可燃质与氧的接触,使燃料着火和燃尽困难,还会使炉膛温度下降,燃烧不稳定,造成飞灰含碳量增加[2-3]。
该厂2月份以来各个月的入炉煤煤种统计见表1。
可见,2月份有将近半个月的时间燃用“石炭#1”煤,有8天的时间燃用“神混”煤。
其中“石炭#1”煤具有高挥发份、低灰分的特点,“神混”煤的灰分也较低,所以2月份#5、6炉飞灰含碳量均比较低;3、4月份大部分时间燃用的煤种挥发份较低、灰分高,故3、4月份#5、6炉飞灰含碳量上升,尤其是#6炉,上升更明显;5月份下半个月燃用煤种的灰分降至15%以下,所以5月份飞灰含碳量对比3、4月份有所下降。
飞灰含碳量过高的原因分析及降低方法

飞灰含碳量高原因及调整

飞灰含碳量高原因及调整1. 煤质特性参数的影响(1) 燃煤挥发分的影响.当挥发分增大时,煤粉着火温度降低,着火迅速,燃烧完全,使飞灰含碳量低;反之挥发分降低, 造成飞灰含碳量高升高.(2)燃煤水分的影响.燃煤水分增大时,着火热会随之增大,煤粉着火推迟,火焰中心上栘,使得炉膛整体温度水平下降,煤粉的燃尽程度降低, 造成飞灰含碳量高.(3)燃煤灰分的影响.当燃煤灰分增加时,由于加热灰分的热量增加和灰分会影响碳和氧的接触,造成火焰温度随之下降,煤粉的燃尽程度降低, 造成飞灰含碳量高.(4)煤粉细度的影响.煤粉细度直接影响飞灰可燃物的变化,煤粉越细,越均匀,则与空气接触的单位质量的煤粉面积与体积增大,燃烧就越充分,能充分燃尽,可以使飞灰含碳量降低.2. 运行方面的影响(1)过量空气系数.当炉膛过量空气系数减少时,煤粉颗粒接触到的氧减少,碳的氧化速度减慢,煤粉燃尽程度降低,煤粉发生不完全燃烧,造成飞灰含碳量高.(2)机组负荷的影响.当锅炉负荷增加时,由于气流扰动加强,风煤混合更加均匀,燃烧更充分,但当锅炉在75%~80%额定负荷以上时,增加负荷会使炉膛的容积热负荷增加,缩短煤粉在炉内停留时间,使燃烧不充分.(3)风煤配比的影响.一次风过高时将使煤粉着火推迟,影响锅炉燃烧的稳定性且使经济性降低;一次风量过低,不仅易造成制粉系统出力不足,氧量不足,还使煤粉挥发分燃烧不充分,导致飞灰含碳量高,此外,还有造成粉管堵的危险.(4)磨出口各一次煤粉管压力,速度及煤粉浓度不均匀性的影响.若同一台磨出口一次煤粉管静压、速度及煤粉浓度不同,将造成炉内火焰充满程度不好,火焰中心不集中,火焰可能会发生偏斜、贴壁等情况,造成炉内温度场分布不均匀,理论燃烧温度降低,炉内火焰充满度不好,局部燃烧不完全,使飞灰含碳量增加。
若一次风速过高将导致煤粉着火推迟,火焰中心上移,燃烧不充分,使飞灰含碳量增加。
同样二次风分配不匀也将造成燃烧的不流通分,使飞灰含碳量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虽然锅炉飞灰、制粉单耗均已达较好水平,对飞灰、制粉单耗、煤粉细度也始终进行着跟踪调整,并已下达运行操作卡片。
然而飞灰偏大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飞灰含碳量有所好转,但仍不能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以内。
我厂为节约用水而采用的干除灰系统即将全面投运,综合利用灰渣的粉煤灰砖厂即将投产,也面临无原料的问题。
为此我们重新组织在#5炉进行了燃烧调整试验,以期找出影响大渣含碳量大的主要因素及最佳运行方式,并相应进行了分析。
一、燃烧调整试验:
1. 利用配风装置按设计风速(一次风速30m/s)调平一次风。
2. 提高下排一次风速(一次风速35m/s)。
3. 调整风量,提高二次总风压,增加氧量。
改变二次风配比,采取上小,下大配风方式,增加下二次风刚性,增加下二次风的托粉能力。
4. 采取两头大,中间小配风方式。
5.
降低下排给粉机转速:在能够保持燃烧工况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减少下排给粉机给粉量,下排给粉机转速控制在500—550rpm,降低下一次风煤粉浓度,以进一步相对提高下二次风的托粉能力。
6. 在各个工况下,测量炉膛温度,取灰样、煤样,化验其大、小灰百分数,及煤粉细度,记录各运行参数。
7. 改变煤粉细度。
通过运行调整,飞灰含碳量由原来的18.5%下降到13.8%。
在本次燃烧调整中发现#2、#3、#4角一层二次风风速偏低,无法托住下排一次风,联系锅炉分场进行了处理。
处理后,#2角一层二次风风速由原来的27m/s提高到37m/s,#2、#4角一层二次风风速也有所提高。
并在4月份利用停机机会进行了彻底处理。
目前#5炉的飞灰含碳量一般控制在10%以下。
二、分析:
通过燃烧调整可以降低飞灰含碳量,但其手段是有限的。
提高一次风速及降低下排给粉机转速均受到机组负荷的限制,负荷降低采用这种措施将影响燃烧的稳定性。
在低负荷时受总风压的限制提高一层二次风的幅度是有限的,并且提高一层二次风影响燃烧的稳定性。
降低煤粉细度将导致制粉单耗的增加,影响厂用电率。
而提高二次风压将导致风机单耗增加,同时增加了预热器漏风。
目前我厂#5、#6炉在高负荷时引风量不足,漏风率的增加将进一步加剧高负荷时缺风的问题。
但所有这些手段只能降低飞灰的含碳量,而不能根本解决飞灰含碳量不合格的问题。
导致飞灰含碳量高的根本原因是下排燃烧器的问题。
我厂锅炉设计的一次风射流为直流射流水平射出。
但我厂目前下排一次风所采用的富集型或开缝式钝体燃烧器射出的一次风气流并不是水平射流。
一次风经过富集器或开缝式钝体后,气流分成三股。
中间一部分气流为水平射流,上下两部分气流分别为斜上方、斜下方,然后经出口水平段定向后变为近似水平方向。
由于水平段较短,射出的气流仍不是水平的。
开缝式钝体燃烧器较富集型燃烧器的水平段更短,气流的下冲及上冲现象更为严重。
一层二次风无法完全下冲的气流,导致煤粉不能完全燃烧就落入冷灰斗。
同时,气流自这两种燃烧器喷出后,迅速扩容,流速下降,一次风的携带能力下降,导致风粉分离,部分煤粉几乎未经燃烧就落入冷灰斗。
这些原因导致飞灰含碳量明显增加,而采用开缝式钝体燃烧器的锅炉飞灰含碳量更高。
因此若使飞灰含碳量在整个负荷段均控制在合格范围内,必须进行燃烧器改造。
三、对策:
导致飞灰含碳量不合格的根本原因是下排燃烧器,因此必须进行燃烧器改造。
目前低负荷稳燃型燃烧器主要有船体燃烧器、钝体燃烧器、大速差燃烧器、偏置射流燃烧器、富集型燃烧器、开缝式钝体燃烧器、浓淡型燃烧器、浓稀相燃烧器、多重富集燃烧器等。
前面几种燃烧器由于稳燃能力较差,已逐渐被淘汰。
目前富集型燃烧器、开缝式钝体燃烧器、浓淡型燃烧器、浓稀相燃烧器、多
重富集燃烧器一般不投油负荷在50%。
清华大学设计的多重富集燃烧器是其为解决富集型燃烧器飞灰大问题而设计的燃烧器。
其原理根本上仍是浓淡型燃烧器,出口射流为水平射流。
目前应用在田家庵电厂。
由于该燃烧器装在中排,与我厂安装位置不一样,虽然飞灰含碳量不高,也不具有可比性。
在其他电厂还没有得到推广。
浓淡型燃烧器与浓稀相燃烧器根本原理相同。
主要就是利用一些特殊结构将一次风射流分为浓稀不同的两股射流。
由于浓股射流煤粉的着火热低而首先着火,然后引燃整个煤粉气流。
以前浓淡型燃烧器由于浓淡比例不合理,在高负荷时浓侧的一次风管容易堵塞而影响其推广,目前这个问题已经解决。
同时为提高浓淡型燃烧器对负荷及机组的适应性,目前已出现了煤粉浓度可连续调节双稳燃浓淡型燃烧器。
在高负荷时降低浓股气流的浓度防止堵管,低负荷时提高浓股气流的浓度以提高稳燃能力。
目前浓淡燃烧技术已十分成熟,该型燃烧器已全面推广,大部分电厂均采用浓淡型燃烧器。
目前有许多厂家生产浓淡型燃烧器。
徐州电厂采用的是清华大学的产品。
据徐州电厂介绍,其飞灰一般在2%左右,即使接近大修周期时也能控制在8%以内。
广州恒运电厂采用的是浙江大学技术,现场观察飞灰含碳量不超过4%,该厂飞灰、飞灰均全部外售。
西安普华燃烧工程公司生产的煤粉直接点火燃烧器主要功能是启动节油,稳燃能力有限。
综上所述,建议本次燃烧器改造中采用浓淡型燃烧器。
同时影响飞灰含碳量的另一个原因是二次风。
目前各角的二次风采用高位布置,由于沿途气流分流气压下降,到最下层时气压已经很低。
即使一层二次风门全开,也难以保证风速达到设计值,无法托住一层二次风。
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各角二次风箱向下延伸至一层二次风处,采用由下向上逐步分流,以保证一层二次风在设计值。
炉渣含碳量的影响因素
1)在保证制粉出力的情况下尽量降低煤粉细度。
2)适当降低一次风压尽可能提高一次风温。
3)保证足够的二次风量。
在保持燃烧稳定的情况下适当开大中间二次风挡板开度使风粉充分混合。
4)在保证汽温、汽压及负荷的情况下适当降低上层给粉机转速,加大下层给粉机转速。
5)适当提高粉仓煤粉温度。
6)尽可能避免制粉系统堵煤及断煤情况发生,保证制粉系统运行的稳定,维持合理的通风量,减少三次风量。
7)不能一味追求再热气温而将上层磨煤机加的太多,火焰中心上移,导致煤粉在炉膛停留时间减少,不能燃尽;
8)合理控制炉膛氧量在4~6℃,使燃烧在炉膛充分燃烧;
9)降低煤粉细度,最好控制在煤粉经济细度,一般控制煤粉细度<10%
10)合理控制二次风小风门的开度;保证合适的二次风压;
11)合理控制给煤机转速,即煤粉浓度
12)尽量减少给煤机断煤的次数,断煤后要及时组织人员处理,使来煤正常;
13)一个班中,启、停磨煤机的次数太多,也会使飞灰可燃物升高;
14)定期吹灰,保持锅炉在良好运行状态。
灰大、炉渣含碳量高的本质原因是煤粉在炉膛内没有充分的燃烧,原因有以下几点:1、风量不足:多数人只盯着氧量,而氧量计的可靠性是有局限的(新的一般在1~2年内比较准确);2、风量虽足够但风粉没有充分混合,这与喷燃器的结构、二次风的搭配有关;3、燃烧时间不够:a、煤粉粗;b、煤种严重偏离设计,烧烟煤的炉子用来烧无烟煤就会出现这种情况;c、烟速过快,风烟系统的流通截面是固定的,大风量就需要大流速,所以风量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飞灰大;d、炉底风太小,炉底风的作用相当于家用煤炉的“炉条”,为
保证燃烧稳定,一般底层喷燃器的出力较大,炉底风太小就起不到“炉条”,会造成炉渣含碳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