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典藏(精)
九九如意——故宫博物院典藏精品如意
赏鉴APPRECIATION如意最初是挠背搔痒的爪杖,《裨史类编》中载“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用竹木,削作人手指爪,柄长可三尺许,或背脊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意”,后来如意逐渐演变成为高雅之物。
明清时期,被赋予了吉祥驱邪的涵义,同时更为帝王将相所青睐,成为承载美好愿望的贵重礼品。
在清代宫廷中,如意备受推崇,天下最华美的如意纷纷被贡入皇宫。
于是宫禁之内无论是书房案头还是宫室坐榻到处都有如意的形影。
这些如意,贵比金玉,穷极工巧。
清宫中的如意已经不仅是一种象征吉祥的工艺品,更是权位和财富的象征。
今年恰逢南越王墓发现30周年、南越王博物馆建馆25周年,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合作举办了这次清代如意展览,旨在通过这些精美的如意传播中国源远流长的吉祥文化。
该展览分“吉祥如意”、“天保九如”和“古韵新风”三部分,分别侧重介绍:如意作为传统吉祥物的吉祥纹饰所表达的人们祈祷祥瑞的美好愿望;如意由于清代皇家的喜爱和需求,成为清宫诸多正式礼仪、犒赏、陈设等必备的祥瑞用器,其中尤以“九”作为最大阳数,大臣敬献如意每每以九柄为一组,取最为吉利之意,祝愿帝王长寿齐天;如意由于清代帝王对中原传统文化的爱慕,效行明代文儒雅士把玩如意的风尚,发展达到空前的鼎盛,成为书斋文房清玩雅赏之物,还频频出现在帝王后妃肖像画中。
在这种风潮的推动下,如意的材质不仅仅是使用贵重的金玉宝石,还利用天然的竹木加以巧妙地制作,既有对前朝的承继发扬,又推陈出新,可谓古韵与新风交相辉映。
此次展出的精品如意按材质、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文:叶丹洋 图: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九九如意—故宫博物院典藏精品如意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金属如意这类如意所使用的金属材质,包括金、银、铜、铁以及各种合金、镀金镶嵌、金属胎珐琅等。
其中铁制如意时代较早,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说:“如意,古人以铁为之,防不测也,时或用以指画向往,后有雕竹为之。
明朝的故宫博物院文物的宝库
明朝的故宫博物院文物的宝库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而繁荣的时期,其中明朝的故宫博物院更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库。
故宫博物院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见证了明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繁荣,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明朝的故宫博物院文物的宝库。
一、政治宝库明朝的故宫博物院内收藏了众多政治文物,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明朝的玉玺。
玉玺是明朝皇帝的象征之一,也是皇权的象征。
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明代玉玺有多种,包括明成祖朱棣时期的玉玺和明世宗朱厚照时期的玉玺等。
这些玉玺记录了明朝帝王的权力与威仪,是明朝政治制度的实物证明。
此外,故宫博物院还收藏了大量明朝的古代文书和官方记录,这些文书和记录为我们了解明朝政治、制度和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例如,故宫博物院中的明朝册封文书便反映了明朝帝王的封爵制度、外交政策等重要信息。
通过研究这些文物,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明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和历史演变。
二、经济宝库明朝时期,中国经济繁荣,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中也反映出了明朝的经济实力和风貌。
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明朝的财政文物,如珍贵的宝石、名贵的器物和古代钱币等。
这些文物记录了明朝时期的经济交流、财政政策和商品流通等方面的情况。
在故宫博物院的财政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朝时期独特的官方货币和商业交易工具。
例如,明朝时期广泛流通的“宝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文物,它不仅反映了明朝时期的货币政策和财政制度,还反映了明朝时期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变迁。
此外,在故宫博物院还可以看到明朝商道的繁荣景象。
明代的商业繁荣带动了许多手工业的兴盛,各种名贵的器物和艺术品如瓷器、玉器、铜器等成为了明代独特的文化符号。
这些文物见证了明朝经济的繁荣,也体现了明朝时期的工艺技巧和审美水平。
三、文化宝库明朝是中国文化繁荣的时期,故宫博物院中的文物也展示了明朝的文化宝库。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明朝的书画文物。
明代书画艺术水平极高,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名家书画作品如文徵明、唐寅、仇英等的作品无疑是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故宫文化遗产介绍资料,作文字数300
故宫文化遗产介绍资料,作文字数300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故宫文化遗产介绍资料,作文字数300 篇1故宫博物院拥有中华文化丰富的典藏精品,包括书画、陶瓷、缂丝刺绣、图书、文献、铜器、玉器、珍玩等,总计数量超过七十万余件,种类数类之多,保存品质精良,是进入研究古中华文化最佳的途径,名列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
走入故宫只感觉雄伟、壮观。
“太和殿”金色的龙椅不偏不歪的落在大殿正中心,上面镶满碧绿的翡翠、晶莹剔透的宝石,金、蓝、红…的宝石闪烁着高贵的光。
鹤、龟,这两仙兽自古以来表示着长寿、福禄,鹤,昂着头,龟,伸着头活灵活现可想而知当时的工匠是多么的细心,把鹤的羽毛雕刻的那么精细,把龟壳上的凹凸感一一刻画出来,真可谓是巧夺天工啊。
游览到正殿后,一只只白石雕的龙头口中含着圆珠,圆珠里有个不大的'洞眼,可别小看这洞眼,下雨时为了防止水淹到大殿中,把木漆门腐蚀,便想出用龙口中的洞眼排出雨水,它不是一条条水沟,而是做得让人想不出、悟不到的排水口。
把水沟变换成美观的龙头,水从龙口流出,又为故宫添加一点儿美景,不仅这样,宫内还收藏着唐、宋、晋三代著名书法家的真迹,有孙过庭真迹2幅、颜真卿2幅、徐浩1幅……有唐、晋、五代十国的丹青,周昉4幅、张萱1幅……“养心殿”优雅的环境、高大的殿宇,花园的芳草欣欣向荣,好不让人羡慕历代皇帝的养身之所。
步入养心殿,高大的匾额立在高处,一条金龙蜿蜒盘旋在顶,口中含着圆润的珍珠,眼睛炯炯有神。
“御花园”芳草青青,花姿各异特别是大门处的两棵百年大树,互相缠绕在一起真是大地造物,无奇不有啊!一处凉亭建立在陡石假山之上,据说这是一位历代皇帝在此上吊自刎的地方。
整个故宫有72万平方米,来旅游就一定要有选择的观赏。
我就游览到这,如果你有好奇心不妨亲自去游览一番。
故宫文化遗产介绍资料,作文字数300 篇2【故宫的神奇历史】你们知道什么是故宫吗?故宫就是中国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是一座壮观宏伟的宫殿群。
宫廷典藏慈禧照片
慈禧一生追求权欲和享受,她在生活上奢侈糜费, 挥霍无度。凡世间享乐之事,诸如美食华服、纸牌戏剧、 游山逗狗,她无所不好,在其晚年,又对照相产生了浓 厚的兴趣。 慈禧晚年喜欢为自己画肖像,曾以厚金聘外国画师 进宫供役。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俄国沙皇尼古拉二 世和皇后将一幅八英寸着色全家照,命驻华公使赠送给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当她看到摄影比画像快而方便, 并且神情酷肖,效果更为真实时,跃跃欲试的心情便日 益强烈,对照相产生浓厚兴趣,想亲身领略一下其奥妙 了。 摄影在当时主要还是采用玻璃版底片或干片,它的 成像程序复杂,全部照相材料均须进口,成本昂贵。
慈 禧 着 色 照
左起:瑾妃、德龄、慈禧、容龄、容龄之母、光绪皇后
左起:德龄、四格格(庆亲王奕劻的四女)、慈禧、 元大奶奶(慈禧内姪媳)、容龄
左慈 二禧 为扮 四观 格音 格。 右 一 为 李 莲 英 、
慈禧等人在中海乘平底船
慈禧与光绪皇后、瑾妃德龄、德龄之母、元大奶奶、 奕劻的三女儿、四女儿及李莲英等在中海乘平底船
一九零三年,慈禧太后和各国大使夫人的合影,老太太披的 “渔网”,据说都是珍珠织成,但表情就明显土了些,看来照 相对老佛爷来说也是个稀罕事。
慈禧在颐和园乐寿堂与外国公使夫人合影
慈禧在颐和园仁寿殿前乘舆照。前为总管太监李莲英(右)、崔玉贵(左)
慈禧在颐和园乐寿堂前与后妃、太监等合影,地上伏着她的爱犬.
清后宫妃子 相册
珍 妃
故宫典藏 慈禧照片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原满族镶蓝旗人,生于清 道光十五年(1835年),清咸丰帝奕詝登基后,于咸丰 元年(1851年)二月第一次挑选八旗秀女,叶赫那拉氏 中选,时年16岁,次年五月进宫,事咸丰帝,为兰贵人, 住储秀宫,咸丰四年(1854年)封懿嫔;六年三月生载 淳,晋懿妃;翌年春又晋封懿贵妃。咸丰帝死后,载淳 继位,懿贵妃被尊为皇太后,诏旨称圣母皇太后,旗籍 亦抬入上三旗的镶黄旗。同治元年四月上徽号曰慈禧皇 太后,以后又累上徽号,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 光绪帝死后,慈禧决定立溥仪为嗣皇帝,她自己被尊为 太皇太后,次日即死于中海仪鸾殿,终年74岁。 在清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中,慈禧经咸丰、同治、光 绪三朝,统治中国几达半个世纪之久,成为中国近代史 上显赫一时、影响至深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
故宫的宝贝--两岸故宫文化创意衍生品比较
《媒介批评《第七辑MEDIA CRITICISM故宫的宝贝两岸故宫文化创意衍生品比较周卓博物馆发展创意设计衍生商品是世界性的趋势,这方面以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最为有名,其在2013年的博物馆衍生品销售额超过了一亿美元。
放眼中国博物馆衍生品市场近年来的发展,以两岸故宫博物院为其代表,各自开发出了一批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贴近消费者心理的创意产品。
在2013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销售额达到6亿元人民币,而此年故宫全年的门票收入则为7亿元人民币;同一年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销售额为10亿新台币,而门票收入近5亿新台币。
到了2015年,北京故宫文创产品销售额达到了10亿元人民币,超过当年的门票收入近2亿元人民币。
可见,两岸故宫博物院的门票收入已不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
本文将通过对两岸故宫在文创产品开发中各类要素的比较,分析和总结较早对博物馆文物进行创意商品开发、已成文化产业规模的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发展经验和思路,以期为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代表的大陆博物馆集群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参考路径模式。
〔第七辑)108一、两岸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衍生品开发现状比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商品”定义为:由个人或群体的创意所得来的结果,并可以传达意义、符号与生活方式的消费品。
包括出版物、音乐、艺术成品、影像与照片、广播、电视与游戏产品。
而博物馆文化商品可理解为基于博物馆藏品、展览、建筑等资源的精神内容,经由创意开发出的精神或准精神产品,其具有多种物质形式,除了产品本身的实用功能外,提供给消费者的更多是其包含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
相对于具有收藏保值价值而昂贵稀有的艺术品和文物,艺术衍生品则作为具有符号消费意义的“日常艺术品”进入普通大众视野。
艺术衍生品的消费并未带有过多的目的性以期达到升值,而是审美的喜好和对艺术品文化价值的认可。
在这个意义上,两岸故宫开发的艺术衍生品,具备了多种形式和消费意义,大致可将其分为三类,即典藏复制品、出版品、创意设计品。
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
创作背景
乾隆皇帝曾经命令大臣编纂了一部《石渠宝笈》,后嘉庆皇帝曾经续编,《石渠宝笈》收录了清廷内府所藏 历代书画藏品。由此,凡是《石渠宝笈》著录过的作品,都成为当下市场上的热点,屡屡创下天价并刷新纪录。 作为中国书画著录史上集大成的旷古巨著,《石渠宝笈》在古代书画鉴定方面有着毋庸置疑的权威地位,具有很 高的史料价值和实用价值,被称为中国古代书画收藏、鉴定、研究圣典。《石渠宝笈》初编、续编、三编,清乾 隆八年(1743年)开始编辑,至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始告完成,前后历时70余年,记录了自晋至清乾嘉时期 历代书法、绘画等作品,卷帙浩繁,蔚为壮观。全书共54函235册。其中,初编5函39册,续编22函88册,三编27 函108册。全书以精整馆阁体缮写成朱丝栏抄本,朱栏玉楮,纸墨莹洁,馆阁体精抄,装潢精致,实为内府本之 经典。目前,《石渠宝笈》原抄本完整存世的仅有两套,分别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世人难 睹原貌。
亮点
《石渠宝笈》虽经多次影印出版,但诸多版本均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为底本,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相比, 内容多有不同,且均为单色缩印之本,原书之精美风貌世人难见。此次紫禁城出版社和三希堂藏书联合推出《故 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线装影印本),首次以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清内府朱阁精抄本为底本,按原大仿真影印 出版,材料质地,无一不追溯原物。全书依其旧制,分装54函235册,特制手工宣纸,双色印刷,线装典藏,七 色织锦函套,完整再现皇家秘本原貌,为海内外中国古代书画收藏与研究提供了最为完整、最具权威性的底本资 料,更为海内外艺术机构和收藏家提供了一个弥足珍贵的善本典藏。
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
2010年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图书简介
03 亮点
目录
02 创作背景
故宫博物院文化珍品解读
故宫博物院文化珍品解读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最为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大量的文化珍品。
这些珍品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更是历史的见证。
本文将对故宫博物院的一些文化珍品进行解读,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首先,我们来看一件非常有代表性的文化珍品——明代的《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下令编撰的一部巨型图书,它完整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状况、科学知识、艺术作品等等。
这部巨著共有二万四千二百卷,几乎收录了当时中国的所有知识。
这不仅是一部百科全书,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通过对《永乐大典》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还可以了解到许多之后消亡的知识和艺术作品。
其次,我们看一下故宫博物院中的一些历代玉器。
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材料,其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故宫博物院的玉器收藏丰富多样,包括器皿、饰品、玉璋、玉瑗等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乾隆皇帝的玉器收藏。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玉器收藏家,他非常注重玉石的材质和工艺。
据说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共收藏了约五万余件玉器。
这些玉器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匠人的创作才华,还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特点。
再来看一下故宫博物院中保存的一些明清时期的书画作品。
这些书画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书画作品涵盖了不同的类型,包括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明代画家唐寅的作品。
唐寅被誉为“文人画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作品以意境深远、笔墨简练而著称。
唐寅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审美观念。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下故宫博物院中保存的一些明清时期的古籍文献。
这些古籍文献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窗口。
故宫博物院的古籍收藏涵盖了历史学、哲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其中最著名的是明代的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文集,收录了中国古代的数千部文献。
致敬中国经典 细数宋代汝窑青瓷之一: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1件典藏
致敬中国经典细数宋代汝窑青瓷之一: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1件典藏▏细数宋代汝窑青瓷之一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宋代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汝瓷文化又是宋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汝瓷是陶瓷的最高境界。
它以工艺精湛,造型秀美,釉面蕴润,高雅素净的丰韵而独具风采。
又,因其绝妙的色泽、独特艺术价值和自然简单的美学特点,有“宋瓷之冠”的美誉。
汝窑烧制时间短,制作工艺在北宋灭亡后失传,存世器物非常珍稀。
以下21件汝窑青瓷为台北故宫博物馆馆藏,本人已在台北故宫博物馆资料库中一一核实,并摘录繁体简介供各位欣赏。
以后将相续罗列各大博物馆和私人藏家的宋代汝窑青瓷,看看现在世界上已被公认的汝窑青瓷到底有几件。
分类如下:碟6件,盘4件,水仙盆4件,瓶3件,圆洗2件,小洗1件,花碗1件。
1北宋汝窯奉華碟高2.3公分口徑12.7公分底徑10.1公分編號:故-瓷-018048敞口淺碟,平底,口緣嵌銅釦,底存三個細小支釘痕。
全器滿施天青釉色,有淺淡的細網狀開片。
支釘處露灰黃如粉的所謂「香灰胎」。
外底中心有窯成器後琢刻的「奉華」二字,並填紅。
2北宋汝窯青瓷碟高3.3公分口徑13公分底徑9公分編號:故-瓷-009827侈圓口,週壁稍深,平底,圈足微外捲。
胎體薄而滿施天青色釉,釉薄處隱現淺粉色光澤。
內周壁積釉處,可看到冰裂紋。
底周留有三枚支燒痕,從支痕中可見土色胎。
但是,依據孫新民所長的說法,窯址出土瓷片重新打碎之後,絕大多數露出淺灰或灰白色胎。
底刻乾隆皇帝〈詠汝窯盤子〉御製詩:趙宋青窯建汝州,傳聞瑪瑙末為油而今景德無斯法,亦自出藍寶色浮詩末署「乾隆丙申春御題」紀年銘,並落「朗潤」一枚鈐印。
因乾隆皇帝在詩注中,對「景德」一詞,有「鎮名,陶瓷皆於此,有官窯、民窯之分」的解釋,遂反映出他當時以為再也燒不出像汝窯一樣瓷器的窯口,是同時指官窯和民窯而言。
相對於近代學界自一九三〇年代方開始探討汝窯的窯口、釉色與產燒背景,乾隆皇帝對汝窯的識別,無疑超前將近一百五十年之久。
故宫中的文物介绍
故宫中的文物介绍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现已成为博物馆。
故宫馆藏了大量文物,其中包括绘画、书法、陶瓷、玉器、金银器、珠宝、漆器、乐器等。
以下是一些故宫中的珍贵文物介绍:
1. 《洛神赋图》:这是一幅东晋时期的顾恺之画作,描绘了曹植《洛神赋》中的故事。
画面中心是洛神,她身着红衣,回首后望,形态和气质都符合曹植的描述。
画卷上部是六龙驾车,下部是水禽飞翔和鲸鲵踊动,充满了仙气。
2. 《清明上河图》:这是一幅北宋时期的张择端画作,描绘了北宋时期东京汴京 (今河南省开封市) 的市井景象和社会生活场景。
画面中心是汴京的市坊和街道,有各种商铺、酒楼和行人。
画卷下部是河流和船只,展现了北宋时期的航运和水利设施。
3. 玉翁仲:这是一件清朝时期的玉器,是一件神祇雕像。
翁仲是秦朝时期的将军,后人将其神化,视为避邪驱魔的神灵。
玉翁仲出土于清朝宫廷,保存完好,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珍品。
4. 金花鸳鸯壶:这是一件清朝时期的瓷器,是一件茶具。
壶身装饰着金色的鸳鸯图案,鸳鸯翅膀和尾巴上镶嵌着珠宝,显得极为华丽。
5. 十二美人图:这是一幅清朝时期的郎世宁画作,描绘了古代宫廷中的十二位美女。
画面中心是十二位美女,她们姿态优美,穿着华丽,面部表情安详宁静。
画卷上部是宫廷建筑和树木,下部是水面和小船,展现了古代宫廷生活的优美和奢华。
台北故宫藏宋元名家墨迹选辑
台北故宫藏宋元名家墨迹选辑法书翰墨为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重要文物之一,如同其它院藏文物,主要源自历代宫廷收藏外,亦含近数十年之捐赠与购藏。
因此台北故宫博物院已成为中国历代经典法书的收藏重地之一。
《故宫法书》自七十年代出版,经多次再版复印,图版已渐失真;再者,学术研究推陈出新,原书内容说明需另增补。
缘于此,台北故宫博物院重新出版,命名为《故宫法书新编》以原书选件及分辑为基础,全书图版由黑白改为彩色精印,内容方面则新增近人研究论述,辑录历代书家、名贤名作,自2010年始,逐年编印出版。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书法墨迹之精华,大抵尽萃于此,为书法艺术喜好者提供鉴赏范本。
以下为部份收录作品高清图,供大家欣赏!徐铉书尺牍册页(之一)李建中书谘册页(之一)李宗谔书送士能诗册页林逋手札二帖册页(之一)杜衍书尺牍册页(之一)范仲淹致师鲁舍人尺牍册页(之一)宋庠致宫使少卿尺牍册页(之一)吕公绰致邃卿学士尺牍册页(之一)富弼书尺牍册页(之一)文彦博书尺牍册页(之一)欧阳修集古录跋卷(之一)欧阳修致端明侍读留台执事尺牍册页(之一)叶清臣致资政大谏天休十兄尺牍册页(之一)吕公弼书尺牍册页王素书尺牍册页(之一)张方平书尺牍册页(之一)赵抃致知郡公明大夫尺牍册页(之一)苏洵致提举监丞尺牍册页(之一)韩绛寄冲师长老诗册页(之一)韩绎致留守司徒侍中尺牍册页(之一)陈襄书尺牍册页(之一)司马光书跋语册页(之一)韩缜书尺牍册页(之一)王安石致通判比部尺牍册页(之一)吕嘉问书尺牍册页(之一)钱公辅致公默秘校尺牍册页(之一)唐垧致彦远尊兄尺牍册页(之一)沈迈书尺牍册页(之一)王觌书尺牍册页(之一)孙甫致子温运判屯田同年侍史尺牍册页(之一)吕大防致尚书右丞尺牍册页(之一)范纯仁致伯康君实尺牍册页(之一)范纯粹书尺牍册页(之一)沈辽致颖叔制置大夫尺牍册页(之一)裴煜致致政太保太初兄尺牍册页(之一)林希致刘君秘书尺牍册页(之一)钱勰致知郡工部尺牍册页(之一)曾布致质夫学士尺牍册页(之一)苏辙致定国承议使君尺牍册页(之一)曾肇书尺牍册页(之一)李之仪书尺牍册页(之一)蒋之奇致彦和河州司户尺牍册页(之一)章惇书尺牍册页(之一)蔡京致节夫亲契尺牍册页(之一)蔡卞致四兄相公尺牍册页(之一)秦观书摩诘辋川图跋册页(之一)赵令畴致仲仪兵曹尺牍册页(之一)陈师锡致方迥监郡宣德执事尺牍册页(之一)苏迈致主管学士尺牍册页(之一)王巩书尺牍册页(之一)。
故宫《石渠宝笈》特展一览
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特展》网络版
石渠宝笈特展 开始:2015-09-08 结束:2015-11-08 地点:故宫博物院武英殿
E-mail文化传播网
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卷
宋 赵 昌 写 生 蛱 蝶 图 卷
宋 赵 佶 雪 江 归 棹 图 卷
隋 展 子 虔 游 春 图 卷
元 商 琦 春 山 图 卷
王珣《伯远帖》
清 佚名 鸽谱图册
清 佚名 鸽谱图册
清 佚名 鸽谱图册
清 王致诚 十骏马图册
清 王致诚 十骏马图册
清 王致诚 十骏马图册
文 化 传 播 网
《石渠宝笈》,全称为《秘殿珠林石渠宝笈》, 是距今最近的官藏大型著录文献,成书于清乾隆、嘉 庆年间,历时70余年。《秘殿珠林》主要载录释道书 画,而《石渠宝笈》则著录一般书画,按照“千字文” 字头编号来编写,收录作品7757件,成为中国书画收 藏史上的集大成之作。 “石渠宝笈特展”是故宫博物院为纪念建院90周 年而举办的系列大展中的重量级展览,分为“典藏篇” 和“编纂篇”两个部分,旨在体现《石渠宝笈》编纂 及其著录书画的特点,让观众了解清宫典藏书画的聚 散和特质。展览分两期,自9月8日至10月11日为第一 期,10月12日更换部分展品,自10月13日至11月8日为 第二期。 “石渠宝笈特展——典藏篇”在武英殿展出,以 《石渠宝笈》著录书画为主轴,注重揭示书画收藏、 流传、辨伪的历史。本展区展出82件(套)书画藏品, 大多为历代书画中的经典之作。据介绍,此次展出的 文物规格之高,一级品之多,在故宫博物院乃至博物 馆界都难得一见。其中,东晋顾恺之的《列女图》 (宋摹本)和传为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反映了我 国最早名家人物画和山水画的风格。东晋王珣《伯远 帖》为王氏家族唯一传世真迹。长528厘米的北宋张择 端《清明上河图》,这次全卷铺开陈列。10年来, 《清明上河图》仅在香港和日本展出过两次,但都未 曾全展开。 “石渠宝笈特展——编纂篇”在延禧宫展出,以 《石渠宝笈》著录的书画来源、编纂人员、编纂体例、 贮藏地点及其版本与玺印五个部分逐次解析《石渠宝 笈》诸编的内容与特征,展出故宫博物院藏、《石渠 宝笈》诸编著录的典型作品72件(套),其中图书善 本12册,《石渠宝笈》所用宝玺15件,直观诠释这一 书画著录巨作。本部分展出的晋顾恺之《洛神图卷》, 画卷中乾隆及内府大臣的题识再述了《石渠宝笈》这 一书画著录巨著的编纂体例与其严谨的考据特点,并 生动地勾勒出乾隆的艺术趣味。
故宫博物院展品详细介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故宫博物院展品详细介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故宫博物院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博物馆之一,它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建筑群内,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
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故宫博物院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之冠”,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故宫博物院展品众多,包含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其中包括了陶瓷、绘画、玉器、铜器等各类艺术品,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历史沿革。
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展示了中国古代造物主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每一件展品都有其独特之处,让人们能够深刻地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壮丽。
比如,故宫博物院的陶瓷馆收藏了大量精美的瓷器,其中以明代的景德镇青花瓷和清代的粉彩瓷最为出名。
这些瓷器不仅造型精美,釉色绚丽,而且瓷质洁净细腻,堪称工艺美术的杰作。
此外,故宫博物院的书画馆也是一大亮点。
这里陈列着大量名家书画作品,其中包括了中国古代名家的墨迹、绘画和书法等珍品。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卓越的创作成就,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展品的详细介绍,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每一件展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更能感受到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
故宫博物院作为一座世界级博物馆,其展品无疑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些展品的研究和展览,人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将其价值传播给更多的人们。
同时,故宫博物院的展品也为世界各国的游客提供了亲身体验中国文化的机会,对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这一部分旨在介绍文章的布局和组织,以便读者可以清晰地理解文章的框架和内容安排。
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1. 引言部分将提供对故宫博物院的背景和重要性进行概述。
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渊源和地位,向读者展示这座博物院的独特魅力。
同时,还会突出文章的目的,即介绍和详细展示故宫博物院的展品。
国立故宫博物院清代文献数位化现况及展望
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文獻數位化現況及展望李天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一、前言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收藏大量清代檔案以及善本舊籍,為求更完善的加以保存以及擴大學術服務對象和範圍,本處自民國85年起編列預算,開始進行清代檔案數位化,首先製作「軍機處檔摺件」。
90年起又加入國家數位典藏五年計畫,繼續製作「軍機處檔摺件」,並與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明清內閣大庫檔案數位計畫合作,制定標準化的清代檔案目錄檔著錄格式,以及共同製作人名權威檔。
92年起再加入國家數位博物館五年計畫,陸續製作「宮中檔奏摺」、圖畫類文獻、「傳包傳稿」等文獻。
善本舊籍方面,92年起也加入國家數位典藏計畫,進行數位化。
二、軍機處檔摺件的數位化(一)前期的數位化本處所藏清代檔案中,「軍機處檔摺件」的紙質最為脆弱,而讀者借閱量又最大。
所以,本處自民國85年7月起即編列預算,委託廠商前來本院圖書館使用數位照相機拍攝,將「軍機處檔摺件」原件製成影像檔,錄製光碟保存。
後來發現使用數位照相機拍攝,不如掃描器所掃描的影像檔來得清晰,因此逐漸改為使用掃描器掃描。
自民國85年起至90年期間,「軍機處檔摺件」的影像檔,無論是用數位照相機拍攝,或用掃描器掃描,都是採取長條式處理;即每件摺件在用三摺拍攝或掃描後,再用接圖方式加以連接,以便保持摺件的原貌。
在電腦上閱讀時可以看到摺件全貌,又可以放大,以及左右上下拖動。
因此,在列印上又設計出一種自動分頁列印格式。
長條式影像檔列印時只要設定好頁數,便可將影像檔自動切割成若干頁列印出來。
但由於數位規格的限制,影像檔一頁的長度不得超過15摺,超過15摺的摺件便必須另外製作第二頁。
因此,在15摺以下的摺件可以接成一頁,超過的便分成兩三頁,以至十餘頁。
此外,使用數位照相機拍攝時,影像只使用黑白處理。
改用掃描器掃描後,才使用全彩處理。
而本期間所製作的影像檔,解晰度只有低階格式,而且都未放置尺規、色卡。
配合影像檔,又製作目錄檔。
「軍機處檔摺件」的目錄檔,具備文獻編號、具奏人姓名、具奏人官職、具奏日期、事由、硃批、硃批日期等基本欄位,皆可供檢索之用。
国宝中的国宝
国宝中的国宝国宝是指一个国家的特有文化标志和珍贵遗产,是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的象征。
而在国宝之中,还有一些被誉为“国宝中的国宝”的特别珍贵的文物,它们是国宝中的佼佼者,代表着古代文明的顶峰成就和国家的历史沿革。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寻一下这些“国宝中的国宝”吧。
我们要提到中国的故宫。
故宫,即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中国古代皇家宫殿建筑之精华,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
故宫保存着极其丰富的文物,包括绘画、书法、玉器、瓷器、铜器、织绣、金银器、雕刻等文物,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木质结构古建筑。
而在故宫之中,有一件被誉为“国宝中的国宝”的文物,那就是清代的乾隆御笔书《福禄寿喜图》。
《福禄寿喜图》是一幅巨幅的绢本著作,长12.7米,宽3.4米,整体为横幅形式,它是由乾隆帝在其生平之中十分喜爱的四幅寿字图的基础上,通过师徒联手绘制而成。
画面之上的由封神榜上的封神大将组成的龙凤祥云图案,为整幅作品增添了豪华而尊贵的气息。
《福禄寿喜图》以荷花为绮绣图饰形式,这种图片同以往福、禄、寿、喜四个字并列时的寓意不同,其值得品味的隽义旨在抒发皇帝孝悌之心,期盼皇亲国戚后代安康富贵。
《福禄寿喜图》画面的寓意是兴家增丁、恢宏气象,所绘制的色调结构、块面和光影处理既信达而又生动自然。
而其雍容华贵、气宇轩昂之气势,在画面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幅巨幅的绢本宫廷御笔巨作,不仅在画面上力求大气恢宏,而且在笔墨的恰到好处,表现了润而不染、浑然天成的读书水准和艺术功力。
虽然清代有很多相当杰出的书法家,但乾隆帝的书法字迹端庄方正,笔法刚劲,缄默骤逝,其为名刹的书法,素有“皇上四体”之称。
乾隆帝的草书更以自创的圆直书闻名,加上色彩的运用,使乾隆御笔《福禄寿喜图》更显得生动活泼。
此幅《福禄寿喜图》在流传过程中曾数次被盗、兵火焚毁、变卖贱价等不幸之事接踵发生,但它始终坚持神韵,迄今仍保存完好,并于1956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宫》解说词 第六集 故宫藏瓷
《故宫》解说词第六集故宫藏瓷《故宫》解说词第六集故宫藏瓷2010-11-21 22:26这里是故宫博物院东南角的南三所。
它曾经是紫禁城里皇子居住读书的地方。
故宫博物院的古器物部就在这里办公。
这位叫耿宝昌的老人,已经84岁了。
他已经在故宫工作了将近50年。
在这50年里,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瓷器、鉴定瓷器、抚摸这些瓷器。
瓷器,是我们这个善于创造,并深赋美感的民族曾经所独有的。
它有火的刚烈、水的优雅、土的敦厚。
中国人把那个看似普通的泥土,在水与火的灵动下,在中国人心灵与精神的升华中,成就出这种美丽的器皿。
它曾经是武则天供奉佛指舍利的至尊之器;是宋徽宗宫廷院落中雅致的摆设;是元世祖进行东西方贸易的贵重商品;是永乐皇帝赐予外国使臣的珍贵礼物;是雍正皇帝亲自参与创作和设计的艺术品;也是中国每一个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更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中无处不见的珍宝。
它跨越千年的时空,成为今天紫禁城里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如今在这座博物馆里所收藏的150万件文物中,约35万件是瓷器。
据耿宝昌先生自己介绍说,这些瓷器他都曾亲自鉴定过。
而在这其中,和他最有缘分的,是一对高不过两寸的小瓷杯。
它是明成化斗彩三秋杯,是故宫博物院里最珍贵的藏品之一。
70年前,当耿宝昌先生在琉璃厂的古玩店作学徒时,就曾和它有过一面之交。
这对瓷杯最初的主人,是统治大明帝国的成化皇帝。
据传说,明成化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481年。
主持日常朝政的大臣们,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他们的皇帝了。
此时的皇帝朱见深,经常和自己最宠爱的万贵妃,在后宫里寻欢作乐。
为了讨这个比自己大17岁的女人的欢心,成化皇帝命令景德镇的工匠,特制出一种小巧玲珑的酒杯给她把玩。
这种绘有子母鸡图案的,叫成化斗彩鸡缸杯,目前世界上仅存十几只。
而绘有蝴蝶、兰花和小草图案的成化斗彩三秋杯则更为珍贵。
世界上保存完好的仅有一对儿,现在珍藏在故宫博物院。
这些小小的杯子一出世不久,就被当时的文人,称赞为天下酒器中的极品,其鲜嫩而淡雅的风格旷绝古今。
北京故宫十大镇宫之宝
北京故宫十大镇宫之宝1、故宫藏宝---书画之宝《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
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
全图分为三个段落。
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
宋徽宗时为宫廷画家。
少年时到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游学,后习绘画,尤喜画舟车、市桥、郭径,自成一家。
《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的代表作,曾经为北宋宣和内府所收藏。
绢本、淡设色,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2、故宫藏宝---法帖之宝西晋陆机的《平复帖》---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是故宫法帖的代表作品,也是目前存世最早的名人墨迹,内容为陆机向朋友问候疾病的书札。
《平复帖》本为清宫旧藏,嘉庆帝将其当作珍玩稀品赏给亲王,遂流出内府。
民国期间,为恭亲王后人珍藏。
1937年,为了给母亲治病筹措费用,恭亲王后人意欲出卖,几经转手落入英国。
张伯驹以4万大洋购入,并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平复堂”。
不料日寇大举侵华,张伯驹携家人避祸到陕西,随身将《平复帖》缝入随身衣被,从而使文物得以保全。
3、故宫藏宝---织绣之宝沈子蕃缂丝《梅鹊图》---沈子蕃缂丝《梅鹊图》轴为故宫织绣的代表作品。
图轴纵104cm,宽36cm。
中国古代缂丝被认为是丝织工艺中最为高贵的品种,古人以“一寸缂丝一寸金”言缂丝作品之珍贵。
缂丝之高贵,首先因其耗费工时巨大,以万缕千丝成其工巧,“如妇人一衣,终岁方成”。
其次,缂技易学难精,虽摹缂书画,但并非简单地照葫芦画瓢,而需要纯熟的工艺技巧和相当的书画艺术修养。
许多缂丝书画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故宫明青花阿拉伯文无挡尊赏析
故宫明青花阿拉伯文无挡尊赏析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明青花阿拉伯文无挡尊,是我国瓷器艺术中一件颇具特色的佳作。
这件作品以其独特的造型、精美的纹饰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观众的目光。
本文将对这件无挡尊进行赏析,带您领略其艺术魅力。
一、造型特点明青花阿拉伯文无挡尊,高约30厘米,口径约20厘米,底径约15厘米。
尊呈侈口、短颈、丰肩、鼓腹、圈足。
尊的整体造型线条流畅,饱满圆润,充分体现了明代瓷器的稳重与典雅。
二、纹饰特点无挡尊的纹饰以青花为主,辅以阿拉伯文。
颈部饰以蕉叶纹,肩部饰以缠枝花卉纹,腹部为主题纹饰,绘有阿拉伯文,足部饰以卷草纹。
纹饰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体现了明代瓷器纹饰的精细与丰富。
阿拉伯文在瓷器上的运用,是明代瓷器的一大特点。
这些阿拉伯文既有装饰作用,又具有宗教意义,为瓷器增添了神秘色彩。
三、工艺特点明青花阿拉伯文无挡尊采用青花瓷工艺制作。
青花瓷是釉下彩瓷器的一种,其特点是在瓷坯上以氧化钴为着色剂,描绘出各种纹饰,然后施以透明釉,经高温烧制而成。
这种工艺使得青花瓷具有胎薄、釉润、色浓、彩艳的特点。
四、文化内涵明青花阿拉伯文无挡尊不仅是一件瓷器佳作,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阿拉伯文的运用,反映了明代我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密切联系。
同时,无挡尊作为瓷器的一种,也体现了我国瓷器工艺的繁荣与发展。
五、赏析明青花阿拉伯文无挡尊以其独特的造型、精美的纹饰、深邃的文化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
观赏这件作品,既能领略到明代瓷器的艺术魅力,又能感受到中外文化交流的碰撞与融合。
总结:故宫明青花阿拉伯文无挡尊,是我国瓷器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
故宫里的文物详细介绍
故宫里的文物详细介绍北京故宫,这座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不仅是明清两代皇家宫殿的所在地,更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瑰宝的重要收藏地——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内珍藏有超过186万件(套)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以其丰富的历史内涵、精湛的艺术造诣和无可比拟的文化价值,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宫的文物涵盖极为广泛,按照类别可分为25大类、69小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要部分:陶瓷类: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各个时期的瓷器均有收藏,如三国至唐五代陶瓷器、元青花瓷、明永乐甜白瓷以及清三代御窑精品等,其中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为故宫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玉器类:故宫所藏玉器举世闻名,从礼仪用玉到生活实用品,形态各异,精美绝伦,如青玉云龙纹炉即故宫玉器中的代表性国宝。
书画类:绘画藏品中不乏稀世珍品,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隋展子虔的《游春图》、唐阎立本的《步辇图》,以及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书法作品则有王献之的《中秋帖》、陆机的《平复帖》等传世名作。
书法碑帖类:汇集了众多古代书法家的真迹,涵盖了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展示了中华书法艺术的魅力。
青铜器类:亚方樽等商周时期青铜礼器反映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的高度和文化内涵。
珐琅器与金属工艺类:如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体现了明清时期宫廷珐琅工艺的巅峰水平。
织绣与缂丝类:沈子蕃缂丝《梅鹊图》以细腻的技艺展现了古代缂丝艺术的高超成就。
家具与木器类:故宫所藏明清家具数量巨大且工艺精良,是研究中国古代家具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钟表仪器类: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则是中国古代宫廷钟表制作技术与西方机械技艺结合的典型代表。
宗教文物类:包括佛教、道教及宫廷祭祀相关的各类器物、画像和经卷等。
此外,故宫还收藏有大量的金银珠宝、文房四宝、古籍善本、帝后玺册、武备仪仗以及其他反映皇家生活的各类文物,它们共同构建了一部立体的历史画卷,生动再现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生活面貌、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等多个层面的发展演变。
故宫珍宝简介
故宫珍宝简介
故宫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精华,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整个建筑群以故宫前朝三大殿为中心,东西宽350米,南北长850米,总面积达72万平方米。
故宫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明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
这座宫殿群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其中前三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祭祀和典礼的地方,后三殿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地方。
这三座大殿都有前朝和后宫之分,前朝是政事活动的中心。
后三宫为后宫居住之所,它们分别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乾清门后为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为中心。
东西两侧的长华门和延和门分别为东西两翼。
太和殿又称金銮殿,是故宫里最大的建筑物,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殿高35米,面积2377平方米。
它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盛典的地方。
—— 1 —1 —。
台北故宫博物院十大珍宝
清 明 上 河 图
5 掐丝珐琅天鸡尊
为18世纪后期文物,铜胎,仿古铜器天 鸡尊形制,高25.8厘米,宽9.0厘米,最 长处21.0厘米,重约3535克。铜胎, 仿古铜器天鸡尊形制,凤首与背部“T”形 脊镀金,馀施浅绿及蓝地满饰各式羽纹, 腹饰兽面纹,喇叭式口饰缠枝花及拐子龙 等变饰,双足蹲在车轴上,以内卷的尾羽 和镂制的车轮为座,器形庄重,釉色鲜明 丽,是上好的陈设器。根据粉红、紫红等 釉色,应属十八世纪後期的文物。
掐 丝 珐 琅 天 鸡 尊
6 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王羲之书。行书四 行,字体流利秀美。元赵孟頫曾 称此帖为“天下第一法书”。 《石渠宝笈》收晋人三帖,号称 “三希”,此帖列于首位。其为 人所重视,由此可见。
快 雪 时 晴 帖
7 清高宗夏朝冠
这是乾隆皇帝的夏朝冠,又称为凉帽。冠高 14厘米,直径28厘米,冠顶高12.4厘米。 帽体以一种出产于东北的“玉草”编织而成, 凉爽舒适。夏朝冠帽顶需系上「冠顶」、正 面饰上「金佛」、并於背面缀上「舍林」, 现以故宫院藏的冠顶、金佛、舍林等配饰搭 配,大致还原为当年的样貌。这些帽饰均嵌 有东北出产的名贵珍珠 「东珠」。在清朝 的制度中,只有皇帝王才能享有在「冠顶」 与「金佛」上嵌入十五颗东珠的特权。
北 宋 李 唐 万 壑 松 风 图
7.晋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纸本 纵:23 公分 横:14.8 公分 释文:羲之顿 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 羲之顿首。山阴张侯。《快雪时晴帖》原本只是王 羲之致朋友的尺牍(短信)。在一场大雪之後,天 晴的时刻,想起了远方的朋友,遂提笔写信问候。 中国历史上着名的“书圣”王羲之,以优雅闲逸着 称,此帖则是传世作品中笔划最为圆钝的,更富有 质 内敛的气质。其笔法与结字,几近无懈可击, 行气舒缓连贯,给人悠 从容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舊名「子荷貝祖丁鼎」,這 是故宮現存最重最大的鼎, 高85.5公分,口徑59.4公分, 重94.65公斤。器形典重雄 偉,立雕獸面紋,氣勢磅 礡。銘文首字 「倗」表作 器者的家族徽號,受祭者 為其祖父「丁」(以祭日 為名)。(撰稿:游國慶)
資料來源:故宮博物院
故宮典藏
四年庚班 姓名:劉書齊 座號:12
清 翠玉白菜
清 翠玉白菜 長18.7公分,寬9.1公分,厚5.07公分 這件與真實白菜相似 度幾乎百分百的作品,是由翠玉所琢碾而成,親切的題材、 潔白的菜身與翠綠的葉子,都讓人感覺十分熟悉而親近, 別忘了看看菜葉上停留的兩隻昆蟲,它們可是寓意多子多 孫的螽斯和蝗蟲。此件作品原置於紫禁城的永和宮,永和 宮為光緒皇帝妃子瑾妃的寢宮,因此有人推測此器為瑾妃 的嫁妝象徵其清白,並企求多子多孫。雖說翠玉這個材質 與白菜造型始風行於清中晚期,白菜與草蟲的題材在元到 明初的職業草蟲畫中,屢見不鮮,一直是受民間歡迎的吉 祥題材。除此之外,包心葉類的蔬菜也曾被唐代的詩人杜 甫用來作為政治環境惡劣、懷才不遇的隱喻,在文人畫的 傳統中,亦被引用來作為繪畫的主題,以表述類似的心情, 暗諫為政者的昏庸。在乾隆四十年(1775)的一首名為< 題和闐玉鏤霜松花插>的御製詩中,作為帝王的清高宗, 從以包心葉菜為造型的花插,聯想到以杜甫詩中園吏不識 嘉蔬之隱喻為藝諫的傳統,而有所警惕;詩云:「和闐產 玉來既夥,吳匠相材製器妥。仿古熟乃出新奇,風氣增華 若何可,菜葉離披菜根卷,心其中空口其侈。插花雅合是 菜花,緋桃雪梨羞婀娜,民無此色庶云佳,藝諫或斯默喻 我」。不過相信無論是此位宮廷作坊中的工匠,或是製作 翠玉白菜的玉匠,都只是發揮創意、巧藝,為順應贊助者 喜好而創作,但是由於並未留下相關的資料記載,也留給倗祖丁鼎
玉版玉質的摩氏硬度為6.5,光澤溫潤,顏色則赭 紅帶黃綠,並有大大小小的斑點,有如天際星雲 銀河。其外形非正方,而是呈梯形,上下緣均塗 有深褐色顏料以掩飾新切口的痕跡,厚度則由中 段向左右兩側緩降,推測此玉版原為新石器時代 大形玉刀的半成品,流傳至清乾隆時,經宮廷作 坊重新修整、配座而成屏風。編號為「呂」字號, 表示曾陳設於養心殿。
玉版原為光素,清高宗時加琢御製詩二首。由詩 看來,高宗認為此玉版「嶷嶷逾尺」、「閱幾滄 桑」、「色得元黃之正」、「質具圭璋之素」, 其堂皇、長遠、正統、禮制的特質,完全符合帝 王彰顯皇權所需的象徵意義。一度自信如乾隆皇 帝者,面對這件稀珍瑰寶也曾「自審臨池腕力 醜」,因「虞壞其質」而未將十一年春所寫的詩 刻於器表,僅是囑咐學士張若靄代為書鐫於紫檀 木架上,可見對此收藏的萬般寶愛。不過八年後, 即乾隆十九年(1754),高宗又為之作詩詠贊, 且乘興親自書寫前後二詩交予玉匠鐫刻,玉版遂 不復素淨的原貌。(撰稿:張麗端)
瓶作扁圓形,為凸顯別出新裁的造型,兩 隻扁圓瓶以前後錯開但腹部相連的形制出 現。口作唇邊向內斂收,短頸、長方形矮 足,胎骨厚重,瓶面滿飾藍、紫錦地圖案, 錦地之上再彩畫各式纏枝花卉。雙連瓶腹 部中心兩面開光,分畫梅花、喜鵲及水仙、 鵪鶉,由於兩器相連,故前後兩面的開光, 皆因交錯之故而各出現圓形與半圓形的作 法,此變化亦與藍、紫兩色釉彩的交叉出 現共同形成有趣的對應與變化。器內及底 皆施湖綠色釉,底以青花書「大清乾隆年 製」六字篆款。雙連瓶的形制,已見於乾 隆之前的官窯和民窯。乾隆官窯為表現其 卓越的承造能力,故於前人的基礎上無不 儘力燒造「雙管瓶」、「三級瓶」、「四 喜瓶」、「五岳瓶」、「六孔瓶」和「七 孔花插」等,同時足以展現技術與想像的 瓶式。(撰稿:余佩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