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法教学之我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语法教学之我见

【摘要】语法是语言的要素之一,它研究的是语言中词、词组(短语)、句子的组织规律,也就是如何把话讲对。为了让初中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规律,笔者认为必须重视语法知识的教学。本文就怎么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106-01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对语法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让他们学得认真,学得深入。可是,在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以为可以利用一些与语法有关的趣事来达到此目的。

二让学生明白语法知识涉及内容

现在的语文教材中,语法知识是以知识短文的形式分插在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下册中,内容包括词和词类、短语、句子三级语言单位,它们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顺序来编排的,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另外,有些知识在语文实践中常常碰到,可教材中没做具体介绍。比如:少数名词如“人、家、年、天、村”等带有量词的性质,重叠起来后有“每一”的意思;动词一般可以重叠,表示“动作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如“学习学习”、“考虑考虑”、“研究研

究”等;一部分双音节形容词可以重叠,一般表示程度加深,如“老老实实”、“清清楚楚”、“干干净净”、“大大方方”“明明白白”等。三教学中注意科学性和娱乐性的统一

众所周知,语法知识是比较抽象的,而且语言比较平实,枯燥无味,学生怕学而且难学。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时尽量做到科学性与娱乐性的统一,以便让学生乐学、想学。那么,怎样让科学性与娱乐性统一起来呢?记得在讲主谓短语时,笔者曾经引用学过的一首民谣:

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种田的,吃米糠;编凉席的,睡光床;当奶妈的,卖儿郎;挖煤哥哥家里像冰窖;淘金老汉一辈子穷得慌……

提问:这首民谣反映了什么问题,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学生们都认真地思考起来,纷纷回答说这首民谣反映了许多不公平的现象,而且每个句子都是由两部分组成,前面部分是陈述的对象,后面部分是对前面的描述。这时笔者再加以肯定并归纳。笔者还借此机会介绍了“的”字短语(如“种田的”、“编凉席的”、“当奶妈的”),因为“的”字短语在平时也常常遇到。经过老师的点拨,学生对主谓短语和“的”字短语就有了较深的印象。

四注意联系学生实际

初中阶段,学生容易犯的语法错误主要有:

第一,滥用词语。如:(1)他很智慧。(名词一般不能作谓语)(2)效率提高了一半,时间却缩短了一倍。(数量词滥用,减少不能用

倍数)(3)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只要”应改为“只有”)(4)因为怕要下雨,所以我还是带把伞走。(“因为”“所以”多余,应去掉)

第二,代词指代不明。如:小李和小王赛跑,他比他跑得快。

第三,成分残缺。如:通过这次考试,使他认清了自己的不足。(去掉“通过”或“使”,就有主语了)

第四,搭配不当。如:(1)“墨黑乌云和倾盆大雨顿时从天空中倾泻下来。”(“墨黑的乌云”怎么能“倾泻下来”呢?全句可改为“墨黑的乌云布满天空,倾盆大雨顿时倾泻下来。”)(2)“内容正确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必须在“内容”之后加上“是否”两字才能与后面的谓语搭配。主语从正反两面来说,谓语也应该这样;反之亦然)

第五,语序不合理。如:(1)“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2)“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随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例(1)必须把“新出土的”调到“两千多年前”之前,“两千多年前”之后还得再加一个助词“的”。例(2)必须改为“我们必须随时发现并认真改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常言道:“教学无法则难出高徒,学习无法则无所获。”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讲究方法。方法正确,就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事倍功半。笔者发现,初中生碍于自身的见识,学习语文不得法,往往学得吃力,效果又不佳。作为语文老师,不但要教给学

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方法。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理念,强调复习在巩固新知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更有力地证实了要巩固知识,防止遗忘,必须进行复习。笔者身在教学第一线,发现很多学生上课时基本掌握了老师所教的内容,作业也会做,可是由于没有及时复习,一段时间后,原来已经掌握的知识又全忘了。因此,指导学生定期复习已学的知识,是一种明智之举。

以上是笔者从教以来的一些认识,由于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责任编辑:王以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