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启示
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启示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各种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危机、恐怖袭击等频繁发生,给各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建立健全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已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对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总结其经验启示,以期为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一、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一)美国应急管理体系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的国家之一,其应急管理体系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完善。
美国的应急管理体系采用“全危险”管理理念,强调对所有可能的灾害和危险进行综合管理。
在组织架构上,美国设立了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负责协调和整合联邦政府各部门的应急资源和行动。
同时,各州和地方政府也设立了相应的应急管理机构,形成了自上而下、分工明确的应急管理体系。
此外,美国还注重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斯塔福德法案》等,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日本应急管理体系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因此其应急管理体系非常发达。
日本的应急管理体系强调“预防为主、综合减灾”的理念,注重灾害的预防和准备工作。
在组织架构上,日本设立了中央防灾会议,负责制定国家的防灾政策和计划。
同时,地方政府也设立了相应的防灾机构,形成了中央与地方协同的应急管理体系。
此外,日本还非常重视公众的防灾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德国应急管理体系德国的应急管理体系注重“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的原则。
在联邦层面,设立了联邦内政部下属的联邦民众保护与灾害救助局,负责协调全国的应急管理工作。
在州和地方层面,各州和地方政府都有自己的应急管理机构,负责本地区的应急管理工作。
德国还建立了完善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包括消防队、警察局、医疗救援队伍等,各队伍之间分工明确、协同配合,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二、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经验启示(一)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经验表明,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各类灾害和紧急事件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加,对应急管理机构的要求也愈加严格。
应急管理机构在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灾害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国内应急管理机构发展现状我国应急管理机构的发展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当时在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下成立了国家缺乏应急管理法规和政策的问题,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先后出台了《国家安全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一系列法规和政策,为应急管理机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应急管理理念的逐步深化,我国应急管理机构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我国应急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国家应急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应急管理部门等多个层级和部门。
国家应急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国应急管理工作,地方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则负责具体的地方应急管理工作,企事业单位应急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企业内部的应急管理工作。
这些部门在应急管理方面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
二、国外应急管理机构发展现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自然灾害频发,各国应急管理机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不同国家的应急管理机构的发展现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各国应急管理机构在组织结构、法规政策、技术手段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美国是全球应急管理领域发展最为先进的国家之一,其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是一个极具权威和实力的应急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全美国的灾害应急管理工作。
FEMA在预警系统、灾害应对、紧急救援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技术手段,为全球应急管理机构树立了榜样。
英国的应急管理机构也是全球知名的,其应急管理总部(EMHQ)拥有一支专业的队伍,具备高超的应急管理能力。
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危机等方面,英国的应急管理机构表现优异,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认可。
三、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发展的趋势1. 多元化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灾害形势的复杂化,应急管理工作也日益多元化。
国外应急管理体系发展现状
国外应急管理体系发展现状国外应急管理体系发展现状引言应急管理是指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安全恐怖事件等突发情况下,进行预防和准备、应急救援、恢复和重建的一种综合性管理工作。
随着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速和各种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国外各个国家对应急管理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重点介绍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基本概述国外应急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预防与准备、应急救援、恢复与重建。
预防与准备主要包括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制定、资源准备等工作;应急救援主要包括组织指挥、救援行动、信息发布等工作;恢复与重建主要包括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修复和社会经济恢复等工作。
二、国外应急管理法律体系的建立国外各个国家对应急管理重视程度不同,相应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也有所不同。
美国是应急管理领域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国土安全法》和《国家灾害管理法》等法规为应急管理提供了法律支持。
英国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主要由《公共卫生法》和《流行病法》等构成。
而在法国,应急管理的法律体系主要由《公共安全法》和《国土安全法》等构成。
这些国家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在强化预防与准备、优化应急救援、加强恢复与重建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国外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建立国外各个国家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基本上都是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级组成。
例如,美国的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是美国联邦政府负责处理国内灾难应对和恢复的重要机构,而各个州也会有相应的地方应急管理机构。
英国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由中央应急预防和反应机构(COBRA)以及各个地方应急委员会构成。
法国则设有国家安全厅和地方安全厅等机构。
这些应急管理机构通过管理和协调各个层级的应急资源,保障了应急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四、国外应急管理的技术支持在国外应急管理的实践中,各种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应急管理工作中。
例如,美国的应急管理领域借助了现代化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无人机技术,快速获取灾情信息,并为应急救援提供实时的地理数据支持。
国外危机应急管理制度
国外危机应急管理制度一、国外危机应急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危机应急管理制度起源于美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就已经开始对突发事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各国纷纷建立了相应的危机应急管理制度。
例如,英国成立了内政部紧急事务部门,德国设置联邦危机管理局,法国建立了危机应对中心等。
二、国外危机应急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危机预警和信息采集能力国外危机应急管理制度注重对危机的及时预警和信息采集能力。
各国政府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网络,及时获取有关危机事件的信息,从而能够做出正确的应对决策。
2.专业化的应急团队各国政府在危机应急管理中,都设立了专门的应急团队,包括了专业的危机管理人员、救援人员、医疗人员等。
这些团队经过专业培训,能够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迅速做出反应,并实施相应的救援和抢救工作。
3.多方参与,整体协作国外危机应急管理制度注重多方参与,整体协作的特点。
政府、企业、民众等各方都参与到危机应急管理中,共同协作、共同应对,提高了应急的效率和效果。
4.科学化决策和处理在危机应急管理中,各国政府都注重科学化决策和处理。
他们会通过科学研究和专家咨询,做出最为合理和有效的决策,尽可能减少危机事件可能造成的破坏和损失。
5.后续评估和改进国外危机应急管理制度还注重对危机事件的后续评估和改进。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危机应急管理制度,使其更加完善和有效。
三、国外危机应急管理制度的应用案例1.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911恐怖袭击事件。
在这起事件中,美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全面投入到救援和恢复工作中。
各级政府和民众团结一致,共同应对这场严重的危机事件,最终取得了胜利。
2.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2011年3月,日本发生了福岛核泄漏事件,此次事件造成了大范围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
日本政府及时启动了危机应急管理制度,组织了大规模的救援和疏散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事故可能造成的影响。
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启示
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启示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各种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等,给各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建立健全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已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对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总结其经验启示,以期为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一、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一)美国美国的应急管理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和完善。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法规健全美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斯坦福法案》《国土安全法》等,为应急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规范。
2、组织架构清晰设立了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作为核心机构,负责协调和整合联邦政府各部门的应急资源,并与州和地方政府建立了紧密的合作机制。
3、风险评估与预防重视风险评估和预防工作,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测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4、应急响应迅速建立了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调配资源,开展救援和恢复工作。
(二)日本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因此在应急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灾害教育普及从小就对民众进行灾害教育,提高民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应急物资储备充足建立了完善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
3、建筑抗震标准高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严格执行抗震标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4、社区应急组织发挥重要作用社区成立了各种应急组织,如消防团、自卫队等,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开展救援工作。
(三)德国德国的应急管理体系注重预防和准备工作。
1、跨部门合作紧密各部门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协调和沟通机制,能够在应急管理中形成合力。
2、志愿者队伍强大拥有大量的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援工作,他们经过专业培训,具备较高的应急救援能力。
3、信息化建设水平高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了应急信息的快速收集、传递和共享。
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种紧急情况的频繁发生,应急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各国应急管理机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为了有效应对紧急情况,寻求更加全面、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手段。
本文将对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深入研究。
二、国内应急管理机构发展现状中国应急管理部门主要由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部门组成。
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全国范围的应急管理工作,地方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相应地区内的应急管理工作。
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协调处理重大突发事件,指导地方应急管理部门的工作,组织开展应急管理科学研究等。
地方应急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负责本地区内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开展本地区内的应急管理培训和演练等。
中国应急管理机构的发展目前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机构体系逐步完善,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全国范围内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的信息化系统不断升级,信息共享能力不断增强。
三是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的协同配合机制不断健全,国家与地方相互支持、相互协作,能够形成有力的联合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美国是应急管理工作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是负责全国范围内的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机构,其主要职责包括:协调处理各种灾难事件,制定应急管理政策,指导各州的应急管理工作等。
美国各州也设有相应的州级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本州内的应急管理工作。
美国应急管理机构的特点是高度专业化、信息共享能力强、资源整合能力强。
欧洲国家的应急管理机构也具有较高的水平。
欧盟设有欧盟应急协调中心,负责协调各成员国的灾难应对工作。
各成员国内部也设有相应的应急管理机构,负责本国内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欧洲国家的应急管理机构的特点是国际合作能力强,经验交流频繁,共同应对跨国界灾难能力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外应急管理体系发展现状
国外应急管理体系发展现状应急管理是指针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通过组织、协调和执行一系列工作,以减少灾害的危害、保障和恢复社会正常运转的一项活动。
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以下将介绍国外应急管理体系发展的现状。
其次,国外的应急管理体系注重全过程的管理。
这包括灾前预防、灾中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与重建等各个环节。
各国政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和制度,包括指挥体系、应急预案、资源调配机制等,确保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和衔接,提高应对灾害的效率和能力。
例如,日本的应急管理体系包括国家级、地方级和基层层级的指挥体系,各级政府根据不同灾害类型和程度,制定相应的预案和措施,实现从上至下的全过程应急管理。
另外,国外应急管理体系强调公众参与和社区防灾意识的培养。
各国政府鼓励并积极组织公众参与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公众的应对能力和自救自护意识。
社区防灾意识得到加强,公众通过参与防灾演习、宣传教育和提供反馈意见等方式,增强了对应急管理的理解和支持。
例如,新西兰的应急管理体系中,社区和居民被视为灾害管理的关键参与者,政府通过开展社区防灾培训、建立社区应急资源库等措施,培养了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
最后,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向多部门协同合作和跨国合作。
各国政府意识到突发事件和灾害的复杂性和跨国性,需要各部门协同合作和跨国合作来有效应对。
国际组织和跨国合作机制的建立,为各国提供了合作平台和资源支持,加强了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
例如,欧洲联盟的应急管理体系通过成立应对危机与自然灾害功能性公司(ERCC)等机构,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提高了欧洲地区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呈现出多部门协同合作、全过程管理、公众参与和跨国合作等特点。
这些经验和实践对于我们完善国内应急管理体系具有借鉴意义,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高我国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摘要】应急管理机构是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组织。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研究,分析了各国机构的组建和发展情况。
在国内方面,我国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完善,部门间合作日益密切;而在国外方面,一些国家已建立起较为成熟的应急管理机构,具有较强的应急处置能力。
本文对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应急管理机构需加强跨国合作,借助新技术提升应急处理效率。
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国际合作机制不够完善、新技术应用面临挑战等。
未来,应急管理机构可致力于提升国际合作水平,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实现更高效的应急管理。
【关键词】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发展现状、趋势研究、跨国合作、新技术、问题、未来发展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恐怖袭击、公共卫生危机等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应急管理机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国内外各国纷纷建立起了相应的应急管理机构,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带来的挑战。
应急管理机构的发展水平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应急响应能力,也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跨国合作的频率不断增加,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密切。
应急管理机构如何在国际化的背景下有效合作,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议题之一。
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应急管理机构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将为应急管理机构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和工具,同时也需要应急管理机构不断跟进并应用这些新技术,以提高自身的应急管理水平。
深入研究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应急管理水平,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探索新技术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趋势,探讨新技术对应急管理机构发展的影响,以及探讨应急管理机构跨国合作的案例。
浅谈国外应急管理体制
浅谈国外应急管理体制应急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战略和行动,旨在在灾难和紧急情况下保护和救助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各国都有不同的应急管理体系,但基本原则相同。
本文将对国外的应急管理体系进行简要介绍。
美国的国家应急管理机构(FEMA)是一项联邦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在紧急情况下的协调工作。
FEMA与其它联邦机构、州、地方政府、私营机构和民间组织密切合作,制定和实施预防、减轻、应对和恢复工作。
FEMA的核心职责是确保公共安全和帮助灾区居民恢复生活。
加拿大的紧急管理机构(EM)是一个联邦机构,与各省和地区政府合作,制定和实施国家应急计划,并与国际组织合作,以响应全球危机。
EM负责从预防灾难到应对灾难的所有方面,确保健康、安全和经济的稳定性。
欧洲联盟的紧急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紧急计划,以应对所有类型的自然和人为灾害。
紧急情况下,欧盟成员国协同合作,共同应对紧急情况,并通过各种方式支持紧急情况下的受灾国家。
欧洲联盟还在全球范围内活跃,与国际组织合作应对全球危机。
中国的应急管理体制分为两个层次:中央和地方。
中央政府负责制定国家应急计划和政策,并提供支持。
地方政府则负责实施和执行。
应急管理局则具有协调和指导地方应急管理工作的职责。
总的来说,国外的应急管理体制都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 协调合作。
各级政府部门、民间组织和私营机构通力合作,协调应急管理工作。
2. 多方参与。
政府部门、企业、社区以及民间组织共同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格局。
3. 统一指挥。
各级政府部门统一指挥应急管理工作,确保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响应和救助。
4. 创新应用。
国外应急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应用新技术和新理念,以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总之,国外应急管理体制在应对自然和人为灾害方面具有相应特点和优势。
应急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和创新,是确保公共安全、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
美、日发达国家应急管理
美、日世界发达国家应急管理中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尤其是针对综合性灾害的应急管理体系来说,更是如此。
这就需要参考海外比较成熟、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都已经建立起一套有针对性的应急管理体系和具体做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应急体制与机制。
其中,日本作为一个地震灾害频仍的国家,自然在地震应急方面就比较成熟,其理论和具体做法值得我们借鉴[5]。
美国应急管理体系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得比较完备的国家之一,不断完善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使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越来越强。
美国在应急管理方面的具体做法包括以下方面。
一、不断在灾害中完善组织结构1979年前,美国的应急管理也和其他国家一样,属于各个部分和地区各自为战的状态,直到1979年,当时的卡特总统发布12127号行政命令,将原来分散的紧急事态管理机构集中起来,成立了联邦应急管理局(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FEMA),专门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的机构协调工作,其局长直接对总统负责。
我们认为,联邦应急管理局的成立标志着美国现代应急管理机制正式建立,同时也是世界现代应急管理的一个标志。
2001年发生在纽约的9·11事件引起了美国各界对国家公共安全体制的深刻反思,它同时诱发了多个问题,政府饱受各方指责:多头管理带来的管理不力,情报工作失误,反恐技术和手段落后……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布什政府于2003年3月1日组建了国土安全部,将22个联邦部门并入,FEMA成为紧急事态准备与应对司下属的第三级机构。
两年后,美国南部墨西哥湾沿岸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由于组织协调不力,致使受灾最严重的新奥尔良市沦为“人间地狱”,死亡数千人,直到今天在新奥尔良生活的人口还没有达到灾前的一半。
在这个事件后,国土安全部汲取教训,进行了应急功能的重新设计,机构在2007年10月加利福尼亚州发生的森林大火中获得重生,高效地解决了加州50多万人的疏散问题。
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随着全球范围内灾害频发和安全风险日益增加,应急管理机构的发展和建设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的重要议题。
应急管理机构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应对灾害事件和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力量,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对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我国的应急管理机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国家应急管理部是我国的最高应急管理机构,承担着对国内各类灾害事件的预防、抢险救援和重建工作。
各省、市、县级地方政府也分别设立了应急管理局,负责地方各级应急管理工作。
一些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集团也设立了自己的应急管理机构,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
国家应急管理部在制定和实施《国家突发事件应对预案》、《国家安全风险预警和应急预案》等文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各地开展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在应急救援方面,国家应急管理部组建了救援队伍,配备了一批应急救援装备,提高了应急救援能力。
在防灾减灾方面,国家应急管理部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在灾后重建方面,国家应急管理部在救灾和抗震救灾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制定了相关政策,推动了灾后重建工作。
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地方应急管理机构的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地方的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较大的漏洞和不足。
应急管理机构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和能力建设。
二、国外应急管理机构发展现状相比我国,国外的应急管理机构发展历史更为悠久,机构设置更加完善。
各国都设有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统一协调国内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美国的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日本的内阁官房危机管理中心、英国的内政部应急预案局等都是国外著名的应急管理机构。
这些机构在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和安全风险事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在技术装备和救援人员培训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完整版)国外应急管理现状和对的启示
国外应急管理现状和对中国的启示导读: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迅速采取行动,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紧急事件响应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关键字:突发公共事件美国的应急机制振灾机构专业救援队伍特点和趋势为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美国、加拿大和意大利等国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应急机制,这些国家的应急管理模式在国际社会都处于领先地位,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他们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对中国有许多重要启示:建立协调一致、有序高效的指挥系统,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重要基础;快速救援的机制建设,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关键环节;促使全社会高度关注、共同参与,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根本保证。
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虽然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就某些国家和局部区域而言,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和平与安全的挑战。
SARS、禽流感的袭击、恐怖活动、印度洋海啸和飓风等灾难,给人类和平与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联合国与世界各国一道,为全球安全减灾和应对各类紧急突发公共事件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国际减灾十年(1990—2000)”大规模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球已有140多个国家成立了国家减灾委员会,继续推进“国际减灾战略”行动,以减轻自然、人为和技术灾害。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迅速采取行动,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紧急事件响应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一、美国的应急机制美国的应急管理以渗入生活所有领域中的新经济和新技术、遍布全球的恐怖主义威胁和特大灾害为三大主题。
因此,美国的应急机制的内容,也以这三大主题为主。
(一)成立了由总统直接领导的振灾机构美国在1979年3月发生了举世震惊的“三里岛事件以后,美国政府针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成立了由总统直接领导的专门管理灾难的机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FEMA的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总署设署长办公室、总顾问办公室、国家紧急准备办公室、国家安全协调办公室、公民使团办公室、平等权利办公室和监察长办公室。
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启示
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启示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各种突发事件和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损失。
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成为各国政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
了解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优化和提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一)美国美国拥有较为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其特点包括:1、法律体系健全:美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如《斯塔福德法案》等,为应急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指导。
2、机构设置合理:设立了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负责统筹协调全国的应急管理工作,同时各州和地方也有相应的应急管理机构,形成了层级分明、职责清晰的组织架构。
3、预警监测系统先进: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卫星遥感、气象监测等,实现对各类灾害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4、社会参与广泛: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应对灾害的良好氛围。
(二)日本日本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对应急管理高度重视,主要表现为:1、防灾教育普及:从小就对国民进行防灾减灾教育,提高民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2、建筑抗震标准高: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严格执行抗震标准,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3、应急物资储备充足:建立了完善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调配和供应物资。
4、应急指挥高效: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指挥系统,实现各部门的协同作战。
(三)德国德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风险评估科学: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估,为制定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2、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化:拥有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应急救援队伍,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3、区域合作紧密:在欧盟框架内与周边国家开展紧密的应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应对。
二、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经验启示(一)完善的法律法规国外成功的应急管理体系都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
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自然灾害频发以及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各国应急管理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在国内,我国应急管理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和管理机制,但在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应急管理形势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国外各国应急管理机构也各有特点,但不同国家之间在应急管理理念、技术手段、组织架构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的发展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繁杂或无关信息,部分内容如下:本文旨在对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探讨应急管理机构在处理突发事件和灾害中的角色和作用,为改进和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分析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和协作机制,深入了解其运行模式和管理体制。
2. 比较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的发展现状,探讨其在机构建设、资源配置和技术支持方面的差异和互补性。
3. 探讨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的发展趋势,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势和重点方向。
4. 调研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情况,探讨其合作机制和经验交流平台,推动国际间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合作和交流。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国内外应急管理机构的发展状况,为应急管理领域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国内应急管理机构发展现状分析国内应急管理机构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出台和应急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国内应急管理机构主要由国家、省、市、县四级机构组成,分别负责协调应急救援、预防减灾、信息发布等工作。
浅谈国外应急管理体制
浅谈国外应急管理体制国外应急管理体制多样且灵活,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科学、高效和成熟的应急管理体制之一。
国外的应急管理体制在组织结构、制度体系以及工作机制等方面均有着优秀的经验和做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外应急管理体制进行浅谈。
国外应急管理体制注重扁平化组织结构。
相较于传统的追求层级分明的组织结构,国外应急管理机构更倾向于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提高决策效率和应急能力。
这种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能够加快信息流转和决策速度,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并且能够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提高信息的公开透明度。
国外应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
在国外,应急管理相关工作由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负责,这些机构拥有专业的应急管理人员和先进的应急管理技术。
这些专业机构在制定应急预案、实施应急演练、指导救援工作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他们不仅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够快速响应,迅速进行组织协调,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国外应急管理体制注重监管和法律法规的完善。
国外的应急管理体制有着严格的监管机制和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应急管理机构通过对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他们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应急准备工作。
国外应急管理体制还注重对一些关键领域的监管和特殊行业的规范,以提高应急管理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国外应急管理体制注重国际合作。
面对灾害和突发事件,国外应急管理机构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以及其他国家的相关部门保持密切合作和信息交流,共同应对挑战。
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国外应急管理机构能够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提高自身的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能力,而且还能够提供相关的援助和支持,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应急救援行动。
国外应急管理体制在组织结构、制度体系以及工作机制等方面都具备多样性和灵活性。
在实践中,国外应急管理机构通过扁平化组织结构、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监管和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国际合作等方式,建立起科学、高效和成熟的应急管理体制,为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浅谈国外应急管理体制
浅谈国外应急管理体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外应急管理体制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体制。
应急管理是指在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动乱等突发事件时,国家、地方和社会组织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减少灾害损失,保障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活动。
国外应急管理体制具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本文将就国外应急管理体制进行浅谈。
国外应急管理体制具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
在美国,美国国土安全部有关于灾害应对、反恐怖主义、边境安全、移民等多个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全国各级政府和组织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这些法律法规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规范了各方的行为,为灾害应对提供了有力支持。
美国还建立了相关的应急管理机构,例如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负责统筹和协调全国的应急管理工作,确保国家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做出及时和有效的反应。
国外应急管理体制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
灾害和突发事件往往不受国界的限制,需要各国共同应对。
国外应急管理体制注重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交流,分享应急管理的经验和技术,共同提升国际灾害应对能力。
欧盟成员国之间就建立了应急援助机制,相互协助应对灾害,提高了各国的灾害应对能力。
联合国也通过其下属机构,如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OCHA)等,促进各国在灾害救援和重建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为全球范围内的灾害救援提供了重要支持。
国外应急管理体制强调社会参与和信息公开。
在灾害应对过程中,社会力量的参与至关重要,可以提供更多资源和支持。
国外各国重视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鼓励他们参与灾害救援和重建工作,形成了政府、市民和组织之间相互协作的灾害应对格局。
国外的应急管理体制还非常注重信息公开和舆情引导,及时公布灾害信息、救援进展和应对措施,增加社会的透明度和信任度,减少恐慌和谣言的传播,有利于组织和协调各方资源,提高整体的应急管理效率。
国外应急管理体制强调技术创新和科学应用。
国外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1]
国外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应急管理体制纳入政府管理职责,职能在常态和非常态间灵活转换;适时提升和强化该应急管理体制机构的地位和权力;及时调整该机构的模式和职能。
由于原有的防灾行政体系已不适应新型危机的各种挑战,为提高应急综合管理能力,各国政府纷纷进行资源整合和机构改革,其中体制建设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各国体制虽然各不相同,却有共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最高层政府机构作为应急管理体制的决策核心;统一指挥、加强协同是体制建设中的重点;自上而下地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级机构;应急管理体制纳入政府管理职责,职能在常态和非常态间灵活转换;适时提升和强化该机构的地位和权力;及时调整该机构的模式和职能。
全球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危害性显着增加,并对国际社会产生了严重影响。
越是发达的国家,政府应急管理体制的建设抓得越早,系统更加完善。
"9·11"事件后,许多国家认识到,原有的防灾行政体系已不适应新型危机的各种挑战。
为此,各国政府纷纷采取行动,着手提高应急管理体制的能力。
近年来,各国应急管理体制发展总体态势有以下几个特点:由单项应急向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由单纯应急向危机全过程管理转变;由应急处置向加强预防转变。
同时,政府、企业、社团组织和个人在危机全过程管理中都有明确的责任。
在进行新的资源整合和体制整合中,最关键的是完善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虽然各国应急管理体制大不相同,但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最高层政府机构作为应急管理体制的决策核心当前,公民的安全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政府的公共安全保障和应急管理体制的目标,不再局限于保护公民的生命和财产,更涉及到维护政府的执政能力、运行功能和公信力等。
在1994年日本东京地铁沙林恐怖事件,2005年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等突发事件中,由于政府处理乏力,引起公民强烈不满,导致发生"政府威信危机"。
国外应急预案管理特点包括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类突发事件频发,对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各国纷纷建立了应急预案管理体系。
国外应急预案管理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国外应急预案管理强调法律法规的支撑作用,通过立法明确各级政府、企业和公民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责任和义务。
例如,美国制定了《国家紧急状态法》、《紧急事件计划法》等,英国有《紧急情况计划法》、《灾害应对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为应急预案的制定、实施和评估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应急预案体系多层次国外应急预案体系分为国家、地方、部门和企业等多个层次。
国家层面的应急预案主要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如战争、恐怖袭击、自然灾害等;地方和部门层面的应急预案则针对本地区、本部门的特定风险;企业层面的应急预案则针对企业自身的风险。
这种多层次、分级的应急预案体系有利于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应急预案内容全面国外应急预案内容涵盖了突发事件应对的各个方面,包括预警、应急响应、救援、恢复、重建等环节。
在预警方面,通过建立风险评估、监测、预警系统,对潜在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在应急响应方面,明确各级政府和企业的职责,确保应急资源的高效调配;在救援方面,制定救援队伍、物资、装备等保障措施;在恢复和重建方面,关注受灾地区和群众的心理、生活、就业等问题。
四、应急预案动态调整国外应急预案管理强调动态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和突发事件应对经验,不断优化应急预案。
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吸收最新科研成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案内容,提高应急预案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五、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国外应急预案管理注重培训与演练,通过培训提高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应急管理人员、救援队伍和公民的应急意识和技能。
同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
六、国际合作与交流国外应急预案管理强调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与其他国家分享经验、开展联合演练等方式,提高全球应对突发事件的协同能力。
国外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国外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应急管理体制纳入政府管理职责,职能在常态和非常态间灵活转换;适时提升和强化该应急管理体制机构的地位和权力;及时调整该机构的模式和职能。
由于原有的防灾行政体系已不适应新型危机的各种挑战,为提高应急综合管理能力,各国政府纷纷进行资源整合和机构改革,其中体制建设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各国体制虽然各不相同,却有共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最高层政府机构作为应急管理体制的决策核心;统一指挥、加强协同是体制建设中的重点;自上而下地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级机构;应急管理体制纳入政府管理职责,职能在常态和非常态间灵活转换;适时提升和强化该机构的地位和权力;及时调整该机构的模式和职能。
全球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危害性显着增加,并对国际社会产生了严重影响。
越是发达的国家,政府应急管理体制的建设抓得越早,系统更加完善。
"9·11"事件后,许多国家认识到,原有的防灾行政体系已不适应新型危机的各种挑战。
为此,各国政府纷纷采取行动,着手提高应急管理体制的能力。
近年来,各国应急管理体制发展总体态势有以下几个特点:由单项应急向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由单纯应急向危机全过程管理转变;由应急处置向加强预防转变。
同时,政府、企业、社团组织和个人在危机全过程管理中都有明确的责任。
在进行新的资源整合和体制整合中,最关键的是完善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虽然各国应急管理体制大不相同,但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最高层政府机构作为应急管理体制的决策核心当前,公民的安全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政府的公共安全保障和应急管理体制的目标,不再局限于保护公民的生命和财产,更涉及到维护政府的执政能力、运行功能和公信力等。
在1994年日本东京地铁沙林恐怖事件,2005年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等突发事件中,由于政府处理乏力,引起公民强烈不满,导致发生"政府威信危机"。
国外安全应急预案制度
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各种安全风险和突发事件也层出不穷。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和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国纷纷建立了安全应急预案制度。
本文将从国外安全应急预案制度的特点、内容、实施和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国外安全应急预案制度的特点1. 领导重视,制度完善国外安全应急预案制度普遍得到政府高度重视,国家领导人亲自担任应急预案工作的领导小组组长,确保应急预案制度的顺利实施。
此外,各国还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涵盖了各类安全风险和突发事件。
2. 预案分类细致,针对性较强国外安全应急预案制度将预案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类别,针对不同类别风险和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预案。
这种分类细致、针对性强的预案体系,有助于提高应对各类安全风险的效率。
3. 横向协调,纵向联动国外安全应急预案制度强调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横向协调和纵向联动,形成合力应对安全风险和突发事件。
各部门、各地区在应急预案制定、实施和评估过程中,加强沟通与合作,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4. 公众参与,透明度高国外安全应急预案制度鼓励公众参与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提高预案的透明度。
通过公众参与,预案更加贴近实际需求,更有利于提高应急预案的应对能力。
三、国外安全应急预案制度的内容1. 组织机构国外安全应急预案制度明确规定了应急预案的组织机构,包括领导小组、指挥部、应急办公室等。
各级组织机构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实施和评估工作。
2. 预案体系国外安全应急预案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预案体系,包括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地方预案等。
各类预案相互衔接,形成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
3. 应急响应程序国外安全应急预案制度规定了应急响应程序,包括预警、应急启动、应急响应、应急结束等环节。
应急响应程序明确规定了各部门、各地区的职责和任务。
4. 应急物资保障国外安全应急预案制度明确了应急物资保障措施,包括应急物资储备、调配、供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由于原有的防灾行政体系已不适应新型危机的各种挑战,为提高应急综合管理能力,各国政府纷纷进行资源整合和机构改革,其中体制建设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各国体制虽然各不相同,却有共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最高层政府机构作为应急管理的决策核心;统一指挥、加强协同是体制建设中的重点;自上而下地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级机构;应急管理纳入政府管理职责,职能在常态和非常态间灵活转换;适时提升和强化该机构的地位和权力;及时调整该机构的模式和职能。
全球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危害性显著增加,并对国际社会产生了严重影响。
越是发达的国家,政府应急管理体制的建设抓得越早,系统更加完善。
“9·11”事件后,许多国家认识到,原有的防灾行政体系已不适应新型危机的各种挑战。
为此,各国政府纷纷采取行动,着手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
近年来,各国应急管理发展总体态势有以下几个特点:由单项应急向综合应急管理转变;由单纯应急向危机全过程管理转变;由应急处置向加强预防转变。
同时,政府、企业、社团组织和个人在危机全过程管理中都有明确的责任。
在进行新的资源整合和体制整合中,最关键的是完善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虽然各国应急管理体制大不相同,但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一、最高层政府机构作为应急管理的决策核心当前,公民的安全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政府的公共安全保障和应急管理的目标,不再局限于保护公民的生命和财产,更涉及到维护政府的执政能力、运行功能和公信力等。
在1994年日本东京地铁沙林恐怖事件,2005年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等突发事件中,由于政府处理乏力,引起公民强烈不满,导致发生“政府威信危机”。
由此,应急管理逐渐成为西方国家的重要政治议题,各国都把应急管理作为政府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内容,均由行政首长担任最高指挥官和最终决策者,以及一个高层政府机构作为应急管理的决策核心。
如美国危机管理体制是以总统为核心,以国家安全委员会为决策中枢,国会负责监督的综合性、动态组织体系。
俄罗斯、日本也都是由总统或内阁首相作为应急管理的最高指挥官。
二、统一指挥、加强协同成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中的重点尽管由于国情不同,各国采用的应急管理模式各有特色。
但建立统一指挥、协同有序的应急管理机制,是各国应急管理体制追求的共同目标。
关键是在一个核心枢纽机构的指挥协调下,各机构和部门纵向能对接,横向能联动。
也就是注重地方应急管理系统与中央应急管理系统的对接,本地、本部门应急管理系统与其他部门应急管理系统的联动。
以美国为例,在近一百年的发展中,美国在危机管理方面遵循的基本理念是:出现一种危机,出台一部法案政策,同时由一个主要的联邦机构负责管理。
随着新的危机的产生和新的情况的出现,各种法律及其监督或实施机构越来越多,在救助的过程中有多达上百个机构参与。
到了20世纪,美国政府先后公布100多个法律对飓风、地震、洪涝和其他自然灾害实施救助。
这种撞击式被动应急反应模式,以及应急管理职能的碎片化状态在现实执行中的弊病日显,严重影响了联邦政府对危机的集中管理,尤其是当危机涉及众多的政府处理部门时,大大增加了减灾工作的复杂性。
为此,1979年美国将处理危机和有救灾责任的联邦机构重新组合,成立了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建立了一个包含指挥、控制和预警功能的综合突发事件管理系统。
这是一个强化集中的过程,使分散的针对性立法和分散的突发事件管理转化成集中管理。
2002年11月,美国又合并了海岸警卫队、移民局及海关总署等22个联邦机构,成立了国土安全部,将反恐与救灾的力量进行了整合。
在协同有序和考虑各机构利益方面,英国的“金、银、铜”三级处置方式很有特点,三个层级的组成人员和职责分工各不相同,通过逐级下达命令的方式共同构成一个高效的应急处置工作系统。
事件发生后,“铜级”处置人员首先到达现场,指挥官需立即对情况进行评估,如果事件超出本部门处置能力,需要其他部门的协调时,他需立即向上级报告,按照预案立即启动银级处置机制;如果事件影响范围较大,需要启动金级处置机制,“金、银、铜”三级处置机制有效保证处置命令在战略、战术以及操作层面都能得到有效贯彻实施,形成分工明确、协调有序的工作局面。
三、自上而下地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机构从中央到地方,逐步建立不同级别的、专职专人的、具有综合性、协同性的管理职能的机构,是各国应急管理的一个发展趋势。
在中央政府机构体系中,一般设有专职的常设应急管理机构。
为了保障应急机构的综合协调能力、信息快速汇总以及权威性和执行力度,常设机构一般设立在内阁办公室内。
在隶属关系上,一般遵照效率原则。
应急管理常设机构直接对行政首长负责,有独立的编制、行政经费和专项预算。
如2001年7月,英政府在内阁办公室设立了国民紧急事务秘书处(CCS)。
该秘书处为办理应急管理事务的常设机构,目前有85名编制,下设“三部一院”,即评估部、行动部、政策部和紧急事务规划学院。
美国在联邦政府层面,由国土安全部来负责日常的危机管理工作。
在地方层面,各州一般都设立有应急管理中心。
然而地方政府的应急系统并不是都以一个组织实体存在,许多地方建立的仅仅是一个组织框架。
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地方政府没有财力去支持一个可能10年之内也不会启用的部门,但是这种组织框架可以确保一旦危机事件发生,应急系统可以马上运转,发挥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
俄罗斯除成立紧急状态部外,在纵向上,俄联邦、联邦主体(州、直辖市、共和国、边疆区等)、城市和基层村镇四级政府设置了垂直领导紧急状态机构。
同时,为强化应急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和中央的统一领导,在俄联邦和联邦主体之间设立了六个区域中心,每个区域中心管理下属的联邦主体紧急状态局,全国形成了五级应急管理机构逐级负责的垂直管理模式。
日本改变了传统上以防灾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为主的分立管理方式,以内阁府为中枢,采取了整个政府集中应对的一元化管理体制。
在纵向上,实行中央、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防救灾组织管理,建立了加强横向和纵向的协调,以及各省、厅分工合作的应急机制。
四、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政府管理职责,职能在常态和非常态间灵活转换目前,各国政府都将应急管理作为政府的重要公共职责。
在应急管理运行中,考虑运作模式的低成本高效率,注重常态与非常态的有机结合和灵活转换。
在常态下,应急管理机构的职能包括负责制定应急管理规划、进行应急物资及装备储备,加强对风险的监测和预防,组织应急管理人才培训、开展应急演习等;在危机状态下,职能主要是制定应对方案,协调各相关部门、机构的应急处置等。
以英国国民紧急事务秘书处(CCS)为例,该秘书处的宗旨是“通过协调政府内外各方,在危机的预见、预防、准备和解决方面提高英国应对突发挑战的能力”。
其职能是:一是负责应急管理体系规划和物资、装备、演习等应急准备工作;二是对风险和危机进行评估,分析危机发生的几率和发展趋势,确保预防和控制灾难的规划和措施发挥效应;三是在危机发生后,确定“领导政府部门”名单以及是否启动最高核心决策机制(COBR),制定应对方案,协调各相关部门、机构的应急处置;四是对应对工作进行评估,从战略层面提出改进意见,协调推动应急管理立法工作;五是负责组织应急管理人才培训。
五、提升和强化应急管理机构的地位和权力应急管理机构的重要职责之一是在应急状态下进行非程序化的决策和协调处置。
因此,为保证高效权威运作,机构具备的处置权和地位随着常态和非常态适时进行动态调整在危机状态下,应急机构的地位和权限将大大增强。
如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在“9·11”事件后虽被并入美国国土安全部作为该部的“突发事件准备局”,但是其在美国危机管理的制度体系内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在紧急状态下突发事件准备局可以提升为内阁级别,它的部门主要负责人可以与国土安全部长一起列席总统主持的国家安全会议。
为了加强内阁总理在危机管理中的指挥权,日本政府修改了“内阁法”,大大加强了发生危机时,总理能够迅速制定出应急对策、指挥全国应对危机的权限。
俄罗斯危机管理系统的最大特色在于俄罗斯的所有强力部门都直接由总统领导。
这些强力部门包括国防部、外交部、对外情报局、联邦安全局、联邦保卫局、紧急状态部等等。
普京执政之后,强力部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进行危机管理的权力进一步增强。
六、及时调整应急管理机构的模式和职能由于环境、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危机发生的形态难以预料。
各国的应急管理体制顺应形势发展的需求,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也在不断调整完善。
以美国为例,1979年,美国为了解决缺少全国统一的综合性应急政策,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效率等问题,成立了应急管理署(FEMA),其职能为双重:一是灾害救援、预防与减缓;二是应对当时可能来自前苏联的核打击。
“9·11”事件后,美国政府意识到,FEMA虽然具有丰富的应急管理经验,但缺乏应对恐怖主义、特别是核恐怖、生化恐怖等所必须的资源、技术与实力。
为了有效打击恐怖主义,2002年11月,美国总统布什签署《2002年国土安全法》法案,批准成立国土安全部,正式启动50多年来最大规模的政府改组计划,将FEMA整建制并入其中,转为该部的“突发事件准备局(EPR)”。
在职能方面,国土安全部把突发事件管理与国家安全保障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保障国土安全”列为首要工作重点,把传统的针对灾害管理的任务看成是国家安全保障工作的一部分,整合了反恐与救灾的力量,达到危机管理体制的统一。
同时,美国政府认识到:在应急管理的减缓、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中,减缓是四个阶段的核心,与其花费大量的资金在损失后进行救助,不如把它花在事前的预防上,应急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使风险消弭于无形之中。
为此,FEMA将工作重点调整为侧重灾前准备和减轻灾害造成的影响方面,为政府部门和公众进行经常性的突发事件预防服务也成了其日常的重要工作。
日本经历了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惨痛教训后,也加强了危机管理,强化政府纵向集权应急功能。
以《紧急事态法》作为法律基础,建立了完善的全国性应急管理体制。
日本在首相官邸建立了全国“危机管理中心”,指挥应对包括战争在内的所有危机。
内阁总理是危机管理的最高指挥官,内阁官房负责同各个政府部门进行整体协调和联络。
政府还在内阁官房设立了由首相任命的内阁危机管理总监,专门负责处理政府有关危机管理的事务;同时,增设两名负责安全保障、危机管理的官房长官助理,直接对首相、官房长官及危机管理总监负责。
近十几年来,英国曾多次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如1988年的北海油田大爆炸、2000年的洪水、2001年的疯牛病、口蹄疫等等。
英国政府认识到,由于英国的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国际贸易,大量的人口流动和国际交往增加了发生公共卫生和恐怖袭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