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走进孩子的心灵
让爱走进孩子的心灵(改)
让爱走进孩子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育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就是一种乐趣;乐于跟孩子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
时刻不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孩子。
”这段话让我懂得了教育要从爱开始。
调入三原。
新接到二年级的一个班,我时时提醒着自己。
为了尽快地适应新学校的生活,开学前我就做了很多准备工作,然而开学第一天,还是让做了十几年班主任的我始料不及。
走进教室,教室里乱作一团。
我大声的说:“大家安静下来!”结果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很多的孩子只是用眼睛瞟了一眼我,话继续说,玩继续玩。
为了给他们下马威,我吼道:“马上安静下来!”教室里似乎是安静下来了。
但我也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了不屑……晚上回到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是什么让孩子对我有这么大抵触情绪,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们喜欢我?后来,我终于了解到,孩子们以前的班主任非常的细心,对他们的关怀无微不至。
深深的依赖让他们对新来的班主任心存排斥。
找到原因。
接下来,我走上了融入孩子心灵的历程:课间,和他们一起跳皮筋;体育课,给他们送去一杯温热的开水;放学路上,我牵着他们的小手;天气变化,我提醒他们增减衣物;他们高兴时,我尽情分享着他们的快乐;他们烦恼时,我耐心的给予疏导和帮助……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细心和耐心得到了回报。
抵触的眼神变成了微笑,生疏的举动变得亲密。
一个男孩子竟主动的前来给我道歉:“岳老师,以前我调皮捣蛋就是不想让你教我们,我们想何老师……以后……以后…….我再也不会了。
”瞬时,感动在我心里蔓延!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为师者,应该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一个孩子的心门。
“教育其实就是寻找这样的“心门”的过程,直至有一天,你和学生真正心心相通,我想教育就接近成功了。
那打开心门的钥匙是什么呢?那就是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
当你用细致无微的关心与体贴感化温暖他的内心时,自然就寻找到了打开他心门的钥匙。
用爱照亮孩子的心灵
用爱照亮孩子的心灵爱是最美好的感情,它可以让人们充满希望、快乐和温暖。
对于孩子而言,爱更是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开心、健康地成长,同时培养出一颗善良、有爱心的心灵。
而爱就是照亮孩子心灵的最有效方式。
首先,给孩子充满爱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
孩子从小就需要父母的呵护和爱,只有在温馨的家庭环境里,才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
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多关注孩子,和孩子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建立起信任和互动。
提供合适的安全环境,让孩子无忧无虑地玩耍。
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学习、成长过程中会有许多不顺利的事情,让孩子学会勇敢面对困难,体会小小的成功。
其次,给孩子爱的教育,更是培养孩子成长的关键。
爱是一种情感,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学会如何表达、感受、接受和给予爱。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通过语言、行动和榜样,教育孩子学会爱。
例如,在孩子成绩不好时,父母不要只是单纯地批评责备,而是要以关切、理解和鼓励的态度,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指导。
父母要积极地赞扬好的行为和表现,让孩子感受到肯定和认可的力量;同时,也要给予孩子正确的责任感,让孩子懂得关心、支持和帮助他人,体验给予爱的愉悦。
另外,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力量,也需要用心灵去感知孩子的需求和情感。
孩子往往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情况,例如失落、沮丧、害怕等。
父母需要用心去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用温暖和关怀来照顾他们。
当孩子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时,提供行动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安慰,鼓励孩子积极、乐观地面对问题。
设立合适的规矩和惩罚,让孩子学会自控、尊重和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最后,孩子的成长需要爱的支持和照顾。
爱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面的人生态度、培养自信和勇气、激发潜力和收获成功的喜悦。
爱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加温柔、敏感和关心他人;同时也能够提高孩子的幸福感和生命质量。
爱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
在照亮孩子心灵的过程中,爱是最灿烂的光芒。
让爱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让爱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了解孩子的心理,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保证。
做孩子贴心老师,是我们幼儿教师对孩子最好的爱。
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发现孩子的心理异常,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引导孩子走出心理误区,为孩子的成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最好的心理保健师。
关爱每个孩子,就要从呵护他们的心灵开始,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了解孩子的发展状态,解决孩子的内心需求,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这样的我们才能真正的让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让孩子学会包容他人宽容是获得信任与支持的前提,是合作的基础,是成功者身上具有的一种美德。
学会宽容,最主要的就是善于从他人的立场看待问题,要从小教育孩子去更多地了解别人,从他人的观点来看事。
别人也许是完全错误的,但他自己也许根本就认识不清楚,因此,不要只去责备他,要试着去了解认识他,并帮助他。
这样就可能获得对方的友谊,赢得他的合作。
别以为偏见和歧视只存在于成人世界,其实,在孩子小小的头脑中早就有了这些观念,如果我们不加以积极引导,孩子会将这种观念发展为敌意的反应。
因此包容教育是需要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的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案例:争抢在幼儿园,争抢事件在开学初是层出不穷,看豪豪与飞飞又为了玩具而争抢起来。
“这是我先抢到的。
”豪豪抢着玩具大声地说道。
“这是我先玩的。
”飞飞也不逊色的大声嚷道。
就这样两个孩子为了一个玩具争抢得是面红耳赤。
接着来告状的孩子也一个接着一个。
分析:小班孩子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霸道”成了他们专有的权利了,在进行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时,“霸道”也随之而来。
此时如果我们不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那么孩子们这样争抢现象会越来越多,也会在他们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争抢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这时的孩子,对于自己的行为还不知道对错,我们首先立即上前制止,告诉孩子,老师不能容忍这种行为,并会严肃地对待这件事,其次帮助孩子分析事情的经过,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让爱走进学生的心灵
让爱走进学生的心灵一、爱心是教育永远的希望。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能改变一切。
在拒城河小学支教时,我班有一个叫栾晓军的孤儿,现在依靠年迈的外公外婆生活。
家庭的变故,不幸的童年,坎坷的经历让他成为了一个寡言少语,内心自卑,性格孤僻的孩子。
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本应该享受着父母的疼爱和关怀,无忧无虑地成长,而他每天却提心吊胆:害怕别人欺负他,整天唯唯诺诺:害怕别人瞧不起他,甚至同学们笑笑,他都认为是在嘲笑他,然后趴在桌子上哭个不停,有时把书、本子撕成碎片。
他是一个内心非常自卑、学习缺乏自信的孩子。
面对这个缺少爱的孩子,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助他。
我坚信他会自信起来的。
于是,我一有机会就了解他,注意他,亲近他,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着他。
下雨天,他不小心摔了一跤,弄得浑身上下都是泥水。
我知道后马上让我的同学给他弄来一套干净的衣服,然后我又亲自给他打来热水热饭。
因为是班主任,中午吃饭前,我都会到教室里看看学生是否打好了水,打好了饭。
教室里每个孩子前面,都放着一杯水,我注意到他却没有。
第二天,我便悄悄地给他带来一个水杯,并告诉他:“吃饭前一定要先喝水,会有益身体健康的。
”他反而说从不喝水。
有一个孩子悄悄地告诉我他吃饭从不喝水,也不敢喝水的原因是怕上厕所,因为以前有人在厕所里欺负他。
为了消除他的顾虑,我立即召开了班会,动员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帮助他,保护他。
我发现他一直在看着我,我知道,这是他对我的信任,也是他一直期待的事情。
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他为什么第一天、第二天就站在我们宿舍外面的原因。
他期待老师对他的呵护,他相信老师就是他的保护人。
冬天到了,在上学放学路上,孩子们骑着自行车,都会戴上暖暖的手套,他却把手缩在袖口里,弯着腰,顶着寒风,慢慢地向前爬行着。
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第二天我又悄悄地把一副暖手套塞给他。
学生生活是艰苦的,每天看到他只打一个馒头,买一包咸菜,心里总是酸酸的,为此我们同宿舍的李爱荣主任、高红霞老师经常让我把他叫来和我们一同吃饭。
用爱走进孩子心灵
四、细心让孩子需要你
做事细心,才能认真周密地考虑各种问题;有细心就能及时发现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然后才能帮助我们全面分析、正确处理问题,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我班的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弱,动手能力也很差,更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多观察、多注意,做个细心的老师。在生活方面,我细心观察孩子、注意孩子:“炎炎运动后容易出汗”,“欣欣不爱吃肉”,“佳佳今天衣服穿得太多了”,“扬扬最近午睡退步了”,“洁洁饭吃得少了”……要做到心中有数地照顾孩子。
三、爱心让孩子喜欢你
陶行知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的确,“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也只有一个富有爱心的老师才能让孩子喜欢。教师的爱要承受一切、接纳一切,“一切”包括孩子的优点和暂时的缺点。我常用亲一亲、抱一抱、抚一抚的方法来让孩子感受到我对他的爱,从而让每一个孩子愿意与我亲近。亮亮晨检时拿了黄片片,因为他的手指甲又脏又长,我一面笑骂他是小脏猴,一面拉起他的手代替他繁忙的父母剪指甲。这个很皮的孩子回家告诉妈妈说:我以后要一直和我的老师在一起。燕燕在户外活动时被别的孩子撞得摔了一跤,抹着眼泪在我跟前委屈地哭,期待我能为她做主。源源总在做错事时蹭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希望我能给他改正的机会……这些小细节都源于孩子对我的喜欢,因为孩子知道作为他们老师的我一定会帮助他、会包容他。
用“爱”浇开孩子的心灵蓓蕾
用“爱”浇开孩子的心灵蓓蕾孩子是神所赐予人间最珍贵的礼物。
作为家长,我们义不容辞地负起了爱抚、教育和照顾孩子的重任。
而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们应该用“爱”去浇开孩子的心灵蓓蕾,让他们在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茁壮成长。
爱的力量爱是最有力量的东西,它源源不断地涌流,在孩子的内心深处留下浓浓的印记。
爱可以启迪孩子的心灵,唤醒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拥有一个“根”和“底”。
爱的方式爱的方式有很多种。
孩子的世界是纯真而美好的,他们需要我们的陪伴和鼓励。
首先,我们需要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挖掘出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
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采用针对性的方式,让孩子通过游戏学习,发掘他们自己的潜能和兴趣。
其次,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关心,让他们在安全和温馨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在生活中我们要多表扬孩子、多鼓励,爱护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多么的重要和可爱。
最后,我们要与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做他们的朋友和伙伴,共同分享快乐和痛苦,让孩子在我们的爱和关心中得到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爱的重要性在家庭教育中,爱是最重要的。
用爱去浇灌孩子的心灵蓓蕾,他们会变得温柔、坚强,会更有责任心和爱心,他们会懂得感恩,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思想健康、品德高尚的人。
因此,让孩子心里充满着爱,是我们不可推卸的使命。
结语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在他们心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一些温暖的安慰和鼓励,让他们从小就拥有强大的内心和闪耀的人格。
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我们用爱去创造美好的家庭,让孩子在父母和家人的关爱下茁壮成长。
让“爱”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让“爱”走进孩子们的心灵石亭村校——王聪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文化的传承者,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
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无形中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这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更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然而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看似平凡的小事,却在无意中破坏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又给学生的心灵带来无形的创伤。
这就希望我们的老师用那执著的爱去善待每一位学生,去影响每一位学生。
比如当你误解学生时……一天,有一位教师在办公室批改数学作业时,发现其中两位学生的作业中有一道题错的完全一样,又想起他们是同桌,便认为他们是照抄作业。
于是把这两位学生叫到办公室,愤怒地指责到:“你们…你们看看今天的作业……我经常强调作业要独立完成,而你们今天是谁照抄谁的?”这时两位学生已被老师的怒气给压住了,嘴里吞吞吐吐道:“我…我们…没有照抄作业。
”老师这时的火气更大了,说:“没有,怎么错的完全一样呢?别说了快去改正……”两位学生只好含着眼泪拿着作业走出办公室。
其实这两位学生的作业并非照抄,只是在计算时犯了同样的错误:忘了个位满十向前进一,才造成错误相同。
从这以后这两位学生遇见老师总是回避,学习也不如从前了。
老师们想想自己平时的教学,面对孩子的淘气,面对孩子的违纪。
我们有的老师不是嘲讽、挖苦、呵斥、体罚,就是咄咄逼人的说教。
在一阵愤怒的说教之后,造成部分孩子在学生中抬不起头来,产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心里,有的甚至与老师产生对立的局面。
这难道不是在无形中伤害了学生的心灵,给孩子的心里留下可怕的阴影吗?你不就成了无形的“杀手”吗?你要知道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一旦受到创伤是难以愈合的。
假如我们的老师怀着一颗爱心去面对,用足够的宽容与耐心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让学生把错误的原因讲清楚,然后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难道这样做很难吗?我想这样不但使学生改正了错误,又领悟到了老师对他的关心又如:学生向你问好或敬礼后……在一次班队活动中,老师在班上大讲讲文明、讲礼貌的重要性,并要求每一位学生做到五讲四美。
让爱走进孩子心灵
声喊叫 , 孩 子 们 先是 一 愣 , 继而 哈哈 大笑 起 来 。我 循
声一看 , 是 小晨 , 他 正 在 笑 眯 眯地 看 着 我 , 他 的表 现 真
小手 或 给他 一 个 拥抱 作 为 鼓励 。 『 大 1 此 孩 子们 渐渐 喜 欢
意他们的言行举止, 生怕他们把其他孩子也带“ 坏” 。
班 里有 个 叫小晨 的小 朋 友 ,他 就是 让 人 头疼 的孩
子之 一 。记 得在 一 次美 术活 动 中 , 孩 子 们都 在认 真地 进 行 自由画创作 , 教 室里 静悄 悄 的 。“ 呀呆 !” 突如 其来 的
一
他们 在 一 起 进 行 沟 通 、 交流 , 活 动 中和 孩 子 互 动 , 在 玩 中学 , 在 学 中玩 ; 活动 结 束 和 孩 子 们 一 起 做 游 戏 , 摸 摸
子, 关 心 孩 子 的 兴趣 、 爱好 。 与此 同 时 , 孩 子 也 会 回报
是一阵哄堂大笑 , 我急忙转过身 , 只见小晨正看着我 , 手搭凉棚 , 龇牙咧嘴摇着小脑袋做鬼脸呢 ! 这下我真的
忍无 可 忍 了 , 就 严厉 地说 : “ 小晨 , 你 想 干 什么 ? 孙悟 空 的本领 特 别 大 , 有 七 十二 般 变 化 , 他 学 本 领 时可 不像 你 这样 !” 他 看 我真 发火 了 , 也 就规 规矩 矩 地坐 好 了 。 班 级里 像 这 样 的事 情 屡 见不 鲜 , 弄 得我 焦 头烂 额 , 怎 么办 ?靠 单纯 的说 教 只能解 决 眼前 的问题 , 怎样 才能
药。
这些 ‘ 笑 脸 智 慧 星 ’ 积 攒 起来 , 谁得的最多, 老 师 就选 他 当桌 长 , 期末评他为 ‘ 好孩子 ’ 。” 这 时小 晨 高 声 说 : “ 老师 我要 当桌长 !” 这 次我 没有 指 责他 , 而是用 手 摸着 他 的头 语 重 心 长 地 说 : “ 老 师 知 道你 是 一个 好 孩 子 , 每 次 调皮 都不 是 故意 惹老 师生 气 的 , 对 吗? ” 他 点点 头 。 我 接着 说 : “ 老 师相 信你 一 定能 慢慢 改掉 身上 的毛病 。” 他 不 好意 思 地 低下 头 说 : “ 老 师 ,我 不是 一 个 听 话的 好孩 子, 总惹 你生 气 。 对 不起 ! ' , “ 谁 说你 不 是好 孩子 啦 , 只要 你 努力 , 一 定 会成 为 一 个 乖孩 子 。” 我 用 手抚 摸 着 他 的
2024年让爱渗透幼儿心灵演讲稿范文
2024年让爱渗透幼儿心灵演讲稿范文今天,我站在这里,想要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如何让爱渗透幼儿的心灵。
当我们谈论爱的时候,我们在谈论的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力量,一种能够塑造生命、影响未来的力量。
那么,我们如何运用这种力量,让它在幼儿的心灵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呢?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需求,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
它如同阳光和雨露,滋润着幼儿的心灵,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然而,爱的传递并非自然而然就能实现,它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培养、去传递。
要让爱渗透幼儿的心灵,我们首先需要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环境。
这个环境不仅仅是指物质上的丰裕,更重要的是情感上的富足。
我们要用温暖的语言、和蔼的态度、无私的奉献,去感染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感受到爱是无处不在的,是他们成长道路上最坚实的支撑。
同时,我们还要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表达爱、去体验爱。
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比如拥抱、亲吻、赞美和鼓励,让孩子们明白爱是需要付出和分享的。
我们还要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他人的感受,学会同情和理解,这样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爱的力量。
在爱的传递过程中,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
我们要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要鼓励他们勇敢地做自己,追求自己的梦想,这样他们才能在爱的滋润下茁壮成长,成为自信、独立、有爱心的人。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爱的传递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去努力。
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变化,及时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我们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便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需求,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爱的传递,更要关注爱的质量。
我们要确保传递给孩子们的爱是健康、积极、向上的,是能够激发他们内在潜力的。
我们要避免过度溺爱或严厉惩罚,以免对孩子们造成不良影响。
最后,我想引用一句名言来总结我的演讲:“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用爱走进孩子的心灵
用爱走进孩子的心灵——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感有幸学习了张明红教授讲解的《3-6岁儿童学习于发展指南》,感触颇深。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
”谁走进孩子的心灵,谁就会赢得孩子的心,取得教育的主动权。
为师者,更要多一份童心,用孩子的眼光去了解、理解、宽容、欣赏自己的学生。
《指南》充分的体现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了儿童学习、生活的独特价值,充分地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反思我们的教育,教育的功利化思想,是教师越来越远离童心,教师习惯于站在成人的思维视角上审视学生,教育学生。
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铸造一个个合乎学校定制的规范的“标准化产品”。
在我们老师眼里,我们关注的往往是孩子们的缺点,总喜欢用成人的道德教条评判学生、教化学生。
其实每个孩子都贪玩,对什么都好奇,想试一试、做一做,这一切在我们眼中成了“不听话”。
但是当我们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拍烟纸、弹球、打弹弓,都曾使我们迷恋过;打仗、过家家、藏猫猫,也曾使我们激动过。
每个人都有美妙的童年,可当人们渐渐长大时,往往就把自己的童年给忘了,一味以成人的眼光来要求孩子。
爱孩子的老师,最知道孩子需要什么。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曾是个孩子的人才能做个好老师。
如果我们做老师的能经常回忆自己的童年,将心比心,遇到问题替孩子设身处地想想,就容易理解孩子的心情,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自然就会改变。
“孩子的心灵比任何物质都更重要。
”“教育要从儿童出发,要有儿童意识。
”教师拥有一颗童心,这正是现代教育所倡扬和追求的一种人文精神。
践行这一精神,教师才能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多一种眼光评价学生。
怀着童心做老师吧,用爱走进孩子的心灵,回归教育的本性。
于海芹。
让“爱”走进孩子的心灵
让“爱”走进孩子的心灵作者:何平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年第31期情感可以缩短教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情感可以让教师和学生相互用心灵去对话,情感可以让孩子从此不再自卑、不再落后。
在教育工作和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核心是“爱”,爱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每个儿童都渴望得到师长的爱、朋友的爱、同学的爱。
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儿童才能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思想落实于行动,让爱走入了儿童的心灵。
一、快乐活动,真情默化儿童玩是孩子的第一天性。
教师要多方面灌注玩的方法,让孩子们在玩中长知识,在玩中受到思想启迪。
在“母亲节”来临时,让孩子送给妈妈一份礼物,给妈妈一个惊喜;开展“为爸妈洗脚”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爸妈的辛苦。
从而使那些“小皇帝”或歧视父母的儿童尊敬父母,孝敬长辈。
曾遇到一位嫌母痴呆的儿童,,他脾气暴躁,曾多次动手打母亲,父亲难以治他。
一次作文“我的母亲”,他死活不写,还大声哭叫“我母亲死了”。
针对此事,在班上开展了“你是我的好伙伴”活动,在活动中,我和同学们时时关心他,经常有意的接近他。
活动后,他感受到了集体的爱,教师的关怀,开始有了向集体靠拢的强烈愿望。
然后又开展了“家庭小记者”的活动,给每个孩子采访自己长辈的机会。
在班队汇报中,当孩子们神情严肃地谈起自己长辈的经历时,他哭了,因为他从祖辈中才得知了自己母亲的悲惨命运!是真情感化了他的心灵。
在长期的一系列活动中,很多孩子冰冷的内心世界被融化,扭曲的思想得到了矫正。
二、评价有度,维护儿童尊严作为教师,难免有急躁之时,出言难听。
在你火暴之后,自己的怨气是消了,却极大地伤害了孩子,他们敢恨而不敢言。
陶行知说过:“我们要把自己摆在儿童的队伍里,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
”他曾对犯错的孩子递给四个糖,让孩子自悟。
那我们的教育者就应该改变自己的评价态度,不要让将来的“发明家”、“演说家”淹没在你们的唾液中。
让“爱”走进孩子的心灵
让“爱”走进孩子的心灵“爱是相互的,只有你爱他人的同时你才能得到别人的爱。
”也就是说爱是情感的基础,爱是沟通师生感情的纽带,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因此做为一名教师只有把你真诚的爱献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亲其师,信其道”,才能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
我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的就是与学生相互交流,特别是小学生进入五年级后,课程项目的增多,我所担任的教学科目的时间减少,与学生的接触、交流的机会也相对越来越少。
怎样才能与学生及时的交流沟通呢?我便采用在家庭作业本上与学生交流的方式谈心。
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了解各任课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反应,及时地在每天的作业本上给予鼓励、沟通,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也希望被人尊重,尤其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认可。
如我班的王红蕾同学活泼好动,但学习不太好,纪律也不遵守,而且脾气也比较犟,对老师的批评和教育形成了逆反心理。
暗暗观察,我注意到他和同学一起活动时,一些主意多数是他出的,而且讲义气。
我便在他的作业后面针对某一方面写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样连续几次,我发现他有进步,并且愿意接近老师。
有一次的交流至今记忆犹新,我是这样写得:“王红蕾,老师通过和你交流,发现你善解人意,性格虽然活泼但比较刚毅,对一些问题总有一些独特的见解,老师很喜欢你!可为什么在学习上、纪律方面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你是一个有血性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会战胜自己的弱点。
不要让老师失望好吗?”结果第二天他的作业后面出现了这样一段话,并且非常认真。
“老师,不知说什么才能表达我对您的感激,谢谢您对我所费的苦心。
我原认为没有一个老师会喜欢我,而您那些发自内心的真诚话语,给了我战胜自己弱点的勇气……”果真,它的缺点逐渐减少,闪光之处越来越多,不但克服了自己的弱点,而且能主动为班级做好事,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
后来,在一次改选班位委之前,我在他的又一次作业后面这样写到:“王红蕾,老师现在惊喜的发现你的各方面都在进步,你的组织能力强,对体育又是那样爱好,愿意当老师的助手为同学服务吗?记住:男儿当自强,爱拼才能嬴!”第二天一大早,我刚到校门口,王红蕾就拦住了我,不好意思地交给了我一个纸条,红着脸跑了。
用爱走进孩子的心灵
用爱走进孩子的心灵九三管理局局直小学周鑫蕾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管理的组织和引导者,对学生的思德修养、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工作头绪多,事情杂,做好班主任工作如果没有爱心、信心和耐心是绝对不行的。
因此,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要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学会期待。
用爱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灯。
一、用爱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
教师对学生的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报酬;只讲产出,不求回报的充满奉献的爱。
陶行知先生是一个具有彻底的奉献精神的典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是他对老师奉献精神最生动的写照。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生的热爱、理解、期待、尊重。
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
公正,是学生信赖老师的基础,而博爱,是教师做到公正的心理基础。
我们班的吴昊男同学是一个好动、散漫、脾气倔强的男生,这位看似貌不惊人的学生,却是我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大难题。
该生学生成绩较差,由于基础欠缺,所以不管什么课他都不肯学、不愿学,上课时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对学习没有丝毫的兴趣;下课和同学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课后不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使做了,也是胡弄一下......几乎每天都有学生向我告状。
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此时,我觉得无法逃避,只有正视现实,解决好这个问题!于是,我找他多次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做一个遵守校纪校规,认真学习的好学生。
每次谈话,他表态很好,但在行动上却没有一点儿进步,我几乎对他失去了信心。
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真是“不可雕的朽木”。
但我又觉得作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把他管好还会影响整个班集体。
我心想:非把你转化过来不可。
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爱触动孩子的心灵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爱触动孩子的心灵邵武市洪墩中心小学饶华萍【内容提要】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爱学生。
教师要用真心与诚心,关爱学生,求同存异,宽容学生,“已理服人”,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制定和谐的班级制度【关键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孩子教师、学生、爱、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是啊,作为一名教师,做为一位班主任,我们的言行对学生来说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那就用我们的爱走进孩子的心灵,用我们的爱构建和谐的师生情。
回想去年带的六年级(3)班,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作为班主任压力非常大,不紧承受繁重的教学压力,并且面对学生的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变化。
我们的学生,同样的花样年华,同样的稚气童真,却有不同的心灵色彩。
经过一年的努力,他们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时,回想自己走过的一年,他们含着泪花,依依不舍得毕业了。
学生毕业了,但我并不失落。
与他们相处的一年,我收获了太多的心灵财富。
我懂得了做一名最好的班主任,需要的不仅仅是技巧和方法,更重要的是真诚地走进心灵和给予。
那么,在德育工作中,如何在师爱中快乐地学习,和谐的共处?我总结有以下几点:一、用真心与诚心,关爱学生对于教育来说,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是成功的原动力。
我热爱教育我更挚爱我的学生。
1、用真心换取真情当学生有病时,我问寒问暖,还主动替他们保管药品,亲自看着他们把药服:当孩子学习有困难时,我利用空余时间给他们补课,使其能跟上其他同学;当学生成绩下降时,我主动帮忙找出原因,取得家长的配合,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把学习跟上。
例如:我们班的学习委员余文君,她学习成绩好,品德高尚。
进取心强。
可是在课堂上,她去不喜欢积极主动地举手,而且胆子很小。
因此我总会给她一些机会回答问题,我用我真诚的眼神看着她。
让“爱”走进学生心灵
让“爱”走进学生心灵摘要:爱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的教育境界。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挚友,去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
关健词:爱;心灵;挚友我曾经听别人说“对孩子,要有好心,但不能有好脸”,因而我常以严师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
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虽然课堂纪律不错,但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声音也很小,对我似乎是敬而远之。
使我意识到,对学生只有好心,没有好脸是不行的。
儿童初涉人世,如同刚刚出土的一棵幼小嫩弱的幼芽,他们需要的是循循善诱,耐心教导。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这种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存在于教师对学生爱的表达和传递之中,用“爱”来教育学生,就是要让爱产生力量,让爱震撼心灵。
教师应通过自己爱的行为,将爱注入学生的心田,触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有些留守学生缺少父母的呵护,缺少与父母的感情交流,导致他们性格孤僻,感情缺失,心理失衡。
作为教师,就应该给他们送去温暖,带领他们,冲过急流险滩,指明他们前进的方向。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 , 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不仅是直接接受德育影响的心理基础,也是少年儿童成为良好公民所不可缺少的素质。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个性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智力才能正常发挥,情绪才能表现为稳定愉快,思想明晰,行为协调,才能表现出很强的社会适应性。
因此,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良好的品质,就是要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进行心理上的自我调节。
热爱生活,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养成有规律的学习和生活。
“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她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
”班主任工作就是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通过与学生谈话,沟通情感,灌输正确的政治观点和高尚的道德思想,通过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3)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4)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一定的学习制度,教育学生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等学习生活制度。
让爱流入孩子的心灵之渠
让爱流入孩子的心灵之渠爱是唤醒学生的心灵力量,是净化孩子的心灵妙药。
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做到心与心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犯了错的时候更容易接受你的教育,并及时改正。
我用“爱心”这把钥匙开启学生“心灵”的锁,改变了一大批学困生。
案例去年九月,我刚接了一个班。
班上有个看上去很沉默的男孩,平时几乎不与同学交流,我多次找他谈话,也没什么效果。
有一次上课,我请他回答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书上写得很明确,但无论我怎样启发,他始终一声不吭!我非常生气,以为他在故意和我作对。
下课以后,我和他单独交谈,发现他性格非常孤僻,不喜欢上课回答问题,也不喜欢别人提起他的名字。
我对他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如果你以后也是这样,别人怎么能了解你呢?只有先在小课堂上锻炼自己,将来才能在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充分展示自己……”教学中还发现许多类似的案例。
这类学生喜欢独处,总是担心与人交往会露出缺点而被人笑话,没有自信心,自卑,怀疑自己的能力,自我封闭,会猜疑。
看到同学耳语,便怀疑是在说自己的坏话,上课老师提问自己,便会想“为什么提问我呢”。
他们整天闷闷不乐,导致心理障碍。
成因1.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结构是否完整,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家长素质高低如何,以及抚养、教育方式等,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都有重要影响。
通过家访,我发现一些父母教育方法简单,惩罚较多,较少表现出关心和鼓励,使孩子在早期发展中缺少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导致孤僻性格的形成。
2.对教学不适应。
低年级课程内容少,学生能当堂消化,自习时间老师还要辅导,做补充题,加以复习。
中年级时间少,学习任务重,稍微疏忽就会掉队。
学习上的挫折往往使原来就有点自卑的孩子变得更加孤僻。
对策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有他自己的形式,必须按他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他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
”我们应该先找到使孩子形成某种性格的原因,再采取措施。
让爱住进孩子的心
让爱住走进孩子的心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认识你自己”。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对孩子的行为有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
而作为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暗示作用,将往往会对孩子的以后甚至孩子的一生发生作用。
所以,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走进孩子的心灵,用生命的激情去创造一个个美好的生命。
首先,要走进孩子的心灵,就要学会欣赏孩子,树立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是有两面性的,乖巧的时候让你得意忘形,不听话的时候,就会让你头疼无比,这时,老师就更应该冷静,善待孩子的过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小孩子?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不应该随意地责骂和讽刺,否则会打击孩子尝试和创造的勇气,特别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对它们的自信更是重大打击,因此,孩子的过失,是对我们耐心的一个考验,我们要正确认识,保持良好的心态来对待,努力找准机会多给孩子鼓励和及时的引导,并相信他们,给予他们一定的期望,这样,你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记得那次学生运动会,小虎,一个在老师心中屡教不改连续降了三次级的后进生,(可以想象他内心深处所受的伤害)长得高大、健壮,理所当然成为了一名全能运动员,在前几项的比赛中,他都表现突出,一个本该读六年级的孩子,现在读三年级,运动场上当然能轻松应对。
但在袋袋跳这个项目中,这个孩子的表现让我大吃一惊:极不协调的动作让他多次差点摔倒,眼看别的同学赶上并超过他,他着急,我们更着急,生怕他放弃。
于是,我就使劲鼓掌,并大声喊:“小虎,加油,小虎,加油…”在我的感召下,其他同学也跟着大声叫起来,这时,只见小虎把牙一咬,用尽所有的力气,使劲地向前艰难地跳去,一步,两步,每一步的迈出都是那么的吃力,都差一点摔倒,但他坚持下来了,近了,更近了,终于赶上了别的同学,眼看只有两步就决定胜负了,只见他身子一厥,一纵,一跃,两步并做一步就迈过了终点,“哇,胜利了,我班又取得了一个第一。
“谢谢你,小虎,你又为班级争了荣誉。
”听了我的话,小虎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我知道,此时,他的内心一定是自豪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爱走进孩子的心灵
作者:蒋菁菁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17期
作者简介:蒋菁菁,女,籍贯:湖南省常德市 2004年毕业于湖南文理学院,专业:初等教育,现供职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街道桂花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方面
摘要: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为加强班级德育工作,本学期我班德育工作认真按计划进行。
开学初,利用班会,队会对学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认真贯彻《小学生德育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礼仪常规》及“一小学生十不准”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法制,思想品德,环境文明礼貌等教育,使学生从开学起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关键词:爱的教育融入生活自我反思自我教育
放假前,学校发了三本书,其中就有一本《爱的教育》读到开头的几篇时,我不以为意,甚至为记住书中的人名而感到有些烦躁,语言似乎也那么平淡,没觉得有什么感人或者吸引人之处。
开始读书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想知道,这本书适合不适合对我的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尽管我早已经知道,许许多多的老师都把本书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必备教材;尽管世界名著的光环早已经戴在它的头上,但我始终没有走进书里去。
带着“名著”的头衔和学校的任务驱使着我一路读下去,让我沉浸在这爱的世界里,无比感动!使我最受感动的是一篇每月故事——《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一个关于亲子之爱的故事:朱里奥,一个12岁的孩子。
为了帮助有病的父亲减轻家庭负担,连续三个月深夜起来帮父亲抄签条。
以致自己身体状况下降,成绩下滑。
父亲原本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希望,看到孩子精神不振,成绩也下降,逐渐对儿子失去了信心。
继而看到爸爸病得厉害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关爱孩子了。
朱里奥看到父亲的冷落,心如刀割。
但为了帮助父亲,还是保住了深夜起来抄签条的秘密。
直到有一天深夜朱里奥正在灯下抄签条时,父亲悄悄地站在了儿子的身后,父亲用颤抖的手抱着儿子啜泣起来…… 每次读到此章,都会悄然落泪。
当奈利的母亲在校长办公室里激动地抱着卡罗纳的双肩,“摸索”着要找礼物送给卡罗纳的时候,泪水又濡湿了我的双眼。
我理解这位母亲的心情,我能够体会得到一个母亲对自己那驼背、瘦小的儿子在学校生活的担心忧虑,和对保护儿子的卡罗纳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
我流的是作为母亲的泪。
读《爱的教育》,有泪有笑,但一直在心底涌动着的是融融的爱意,暖暖的感动!所有爱的内容都不空洞,都是生动丰富的,都是融入了生活的,是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这样的爱的教育,才能够真正地被学生所接受。
结论:这是一本学校生活的书,书中的某些闪光的人物,一定会成为许多学生心中的偶像,他们应该会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
本学期期待我的班级能够出现一个“卡罗内”似的学生,这对一个班集体,对一个班主任是非常重要的!期待着爱的教育,会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小学班主任工作状况和专业发展需求的调查与分析饶玲 2008 教育学术月刊
[2]黄济著:《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张庆著:《我的小学语文观》,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