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自主练习人民必修2讲解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学案 人民版必修2(202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学案人民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学案人民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学案人民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 2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学习目标: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学习重点:1.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在纺织、冶金和制瓷等部门的发展的成就。
2.了解古代手工业多种经营模式,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3.欣赏精美的手工业品,体会工匠的创造性智慧,感受古代中国领先世界的自豪,懂得爱护文物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学习难点:官营手工业;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学法指导:根据导学案梳理知识,勾画课本并熟记基础知识,回答学习思考问题。
一、前置自学(一)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1。
中国传统社会是建立在以_______为主的高度分散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
这种经济的特点是,在一个小的社会单元内部,可以基本做到_________。
中国古代,长期依附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经济形式。
就是这样的社会单元.(二)“工官"和“匠户"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古代中国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三)古代纺织业的发展概况新石器时期已经萌芽,最初的原料是,后来又出现了。
汉代时纺织产品品种达20余种,技术很高,并远销到。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8)明清时期 ①生产方式: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在一 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缓慢。 ②明清时期的纺织业和制瓷业 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 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
1.原始社会末期:以物易物的原始商业产生。 2.商朝: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3.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工商业被官府垄断。 4.春秋战国时期: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黄金、白银开始成为货币;都会兴起;官 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5.秦汉时期:秦代统一货币;汉代专供贸易的“市”出现,开通丝绸之路。 6.魏晋南北朝:北方商业一度遭到严重破坏,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南北朝 时期,草市形成。 7.隋唐:商业贸易蓬勃发展,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繁荣;长安、洛阳等成为闻名中 外的大都会;出现柜坊及飞钱;唐代夜市繁荣,草市素
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 工业产生了冲击。 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 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1.基本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用途
劳动力
官营手工业
政府经营
官府、皇室专用;不流通
无偿征调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市场流通
个体工匠
家庭手工业 家庭农户自主经营 家庭消费、交纳赋税;部分流通 农民自身
2.发展历程 (1)夏商周时期:我国的“青铜时代”,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开始出现,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3)汉代:开始用煤作为冶铁燃料;西汉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东汉杜诗发明了水排,用于鼓风冶铁。 (4)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 (5)隋唐: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系。 (6)宋朝: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五大名窑。 (7)元朝:进入彩瓷时代;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2064人民版PPT课件
2、高超的冶金技术
❖ ①冶铜业 ❖ ②冶铁业:
❖ 西周晚期:已有铁器。 ❖ 春秋:开始使用铁农具,冶炼生铁,能制造钢剑。 ❖ 战国,铁器大量出土。 ❖ 西汉:汉武帝推行盐铁官营制度,开始用煤炭作燃料。 ❖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 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 北宋: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 ❖ 南宋:开始用焦炭冶铁 ❖ 明朝:普遍用焦炭冶铁
3、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 新石器时代:开始烧制陶器,代表是彩陶和黑陶
❖ 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
❖ 东汉:瓷器生产技术成熟,先青后白
❖ 唐代:陶器唐三彩、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开始销往国外
❖ 宋代:制瓷技术大放异彩,出现五大名窑
❖
(官、哥、汝、定、钧)(河北定窑、河南钧窑、
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
❖ 管理方式: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 产品用途:供民间消费
❖ 流通方式:在市场流通
❖ 社会地位:明代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
某些部门在明中期以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但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缓慢。
❖ 3、家庭手工业
❖ 管理方式:农户的副业
❖ 产品用途: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
❖ 流通方式:剩余部分出售
❖ 元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烧制出青花瓷器
❖ 明代:宣德年间的青花瓷最佳,景德镇成为“瓷都”,中 后期烧制出五彩瓷
❖ 清代:发明粉彩、珐琅彩
考点补充: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 ①历史悠久,远销海外 ❖ ②技术领先,分工细致 ❖ ③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
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
❖
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知识导航素材 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知识导航素材人民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知识导航素材人民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知识导航素材人民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知识梳理一、中国古代的田庄手工业1.中国传统社会是建立在以小农为经营主体的高度分散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
田庄农户以农业为主,兼营副业,是一个相当完备的微型社会.这种生产模式严重限制了手工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和经营形式。
2.崔寔的《四民月令》反映了汉代田庄里的生产、生活方式。
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等。
二、“工官"制度的演变1.从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行业都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
由中央许多机构所属各“工官”主办的皇家工场,专门负责制造官家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
“工官”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顶峰。
2。
“工官”制度使得技术水准较高的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3.在一定历史时期,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称为“匠户”.其子孙世代承袭,不得脱籍改业.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受到限制.三、手工业技术的发展1。
纺织业(1)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现了陶纺轮和骨梭、骨针等器物。
这说明早期纺织技术在当时已经萌芽。
纺织原料最初用的是麻和葛.(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通过考古发现了距今四五千年的蚕茧和丝织品残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854人民版PPT课件
陆 上 丝 绸 之 路
海 上 丝 绸 之 路
方 西 东 马匹、皮毛、瓜果蔬菜、香料、药 材、珠宝、音乐、舞蹈、宗教------
友谊之道
方
丝绸、瓷器、漆器、铁器、冶 铁技术、蚕种和养蚕技术------
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赛里丝”
据史书记载,古罗马人 十分喜爱中国的丝织品, 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 国执政官恺撒,身穿丝袍 出现在剧场曾轰动一时。 那时期,身穿中国丝织品 衣服,成为罗马社会上层 的风尚。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古代手工业
• 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 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
一、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家庭、田庄手工业
• 1、什么是自然经济? • 2、从经营方式、产品流向、发展情况等方
面说明家庭(田庄)手工业的基本特点? • 经营方式:和小农经济结合,属个体农业
的副业活动。 • 产品流向:主要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
二、古代手工业主要生产部门 (三)陶瓷业
古人类所用的陶制烹饪器具,其中一为陶锅, 另一为放置在锅上用来蒸东西的笼屉(即为 史书中记载的“甑”)
半坡人面网纹盆
彩陶
定窑 汝窑
官窑
钧窑 景德镇
哥窑
官窑
定窑
汝窑
哥窑
钧窑
青
粉
花
彩
瓷
瓷
颜 色 釉 瓷
陶瓷业的发展历程
新石器时代 开始烧制陶器 从商朝到东汉 由陶向瓷过渡
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 4、唐代: 私营作坊出现;官营规模大
5、宋代:棉纺织业开始发展 (棉花种植及棉纺织 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2208人民版PPT课件
工更细 宋朝 棉纺织业发展 明朝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工场
(二)冶铸业
冶铜业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青铜器 商周青铜铸造大发展,主要是礼器
春秋末期:最早人工冶铁
战国时期:生铁;炼钢淬火技术 冶铁业 汉:燃料煤炭;技术水排(东汉南
阳太守杜诗)水力鼓风冶铁装置
司母戊大方鼎:目前世界上 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重 832.84千克。
半坡陶盆
龙山黑陶
唐三彩
唐代瓷器:南青北白
原始青瓷
越窑青瓷
邢窑白瓷
唐代釉下彩绘瓷水盂
清代粉彩瓷
河北定窑,以优质白瓷著称世。不仅是 宫廷贡品,还由丝绸之路传至中亚、东 欧各国。
河南钧窑,皇室用瓷。钧瓷两 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 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 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 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 霞。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 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 术效果。钧瓷釉层厚,在烧制 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 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 动线条,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 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 蚓走泥纹”。钧窑瓷主要是供 北宋末年“花石刚”之需,以 花盆最为出色。
江西景德镇窑,以青白瓷(又叫“影青瓷”) 著称宋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派 人到景德镇为皇家制造御用瓷器,底书“景德 年制”,称“景德镇瓷器”,景德镇遂由此而 得名,成为千古“瓷都”。
青花瓷
颜色釉瓷
浙江龙泉窑瓷,主要特点是釉面布满龟裂的 纹片,通常称之为“开片”。片纹,大小有 别、颜色深浅不一,有“鱼子纹”“百圾 碎”“金丝铁线”等特殊艺术效果。本属于 烧造工艺上的一种缺陷,但就如画家变败笔 为神奇一样,哥窑瓷器因其自然开裂现象而 增添了生机,反而博得人们的喜爱,给人以 一种崭新的艺术享受。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时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人民版必修
【易错防范】 古代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的演变及地位 从经营的方式看,私营手工业经历了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手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的 转变;至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 导地位,但私营手工业不断发展,到明朝中后期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易错防范】 民间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 (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 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 (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 (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
——许涤新、吴承明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注:“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体现的是一种雇佣关系。 思考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手工业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变化: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超过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雇佣关系出现, 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
[史论形成] 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发展的特征 (1)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 (2)官营、民营和家庭(田庄)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3)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4)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世界。 (5)生产规模扩大,在明清时期出现手工工场。 (6)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呈现相应的变化。
2.棉纺织业的兴盛 史料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 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王应奎《柳南续笔》 注:“御寒”“生暖”“无不赖之”主要反映了棉布的功能及地位。 思考 史料中的棉之功“过于蚕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棉布实用价廉,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885人民版PPT课件
唐代·邢窑白瓷罐
四、陶瓷业的成就
宋代——五大名窑 找一找:找出宋代五大名窑所在地龙
泉 窑 耀葫 州芦 窑瓶
凸 河北定窑白釉莲纹大碗花
莱 河南钧窑玫瑰紫大菔尊花盆 江西景德镇青白釉注子、温碗
五大官窑(汝、哥、官、定、钧)、八大民窑
主要成就 彩陶、黑陶
陶向瓷过渡
独立部门、南青北白;唐三彩;釉下彩绘 五大名窑 青花瓷 粉彩瓷器;珐琅彩
五.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
自给自足,多种经营形式并存(家庭;官营;私营) 历史悠久,世界领先(丝国和瓷国); 部门多、分工细、规模大 手工业、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受农业生产制约
思考
中国发明陶瓷的历史要比欧洲早1700多 年。在十八世纪,欧洲人仍在苦苦寻觅瓷 器制造的秘密,英国人简·迪维斯在《欧洲 瓷器史》一书中写道“几乎整个十八世纪, 真正瓷器制作工序仍然是一个严守着的秘 密”,而中国,早在东汉时期便已破译了 这个秘密。
——摘自中国科普博览网
历史悠久,享誉世界
骨瓷,因在其黏土中 加入牛、羊等食草动物 骨灰(以牛骨粉为佳) 而“得目名前,中是国环瓷保器的在绿世色界排名第六、七位上徘徊,世 消界费各品地。大饭店根本不用中国瓷器,很多器物只能在
国外地摊上卖:无论是工艺、原料都落后了。现在 国外17用94动年物由骨英头国做人原发料,配上瓷土,既白又轻,图 明案的新。颖长,期细以腻来精是美英,国好的一只盆子值我们一桌青花 皇瓷家的和钱贵。族的专用瓷, 是目前唯一世界上公认 的高档瓷种,兼有使用 和艺术的双重价值,是 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号 称瓷器之王。
继承与发扬 创新与发展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给当今的中国设计一张 最出彩、最有影响力的商品名片)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814人民版PPT课件
二、发达的的官营手工业
1、发展过程 2、特点 3、评价
二、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电影《十二生肖》中的兽首铜像是在乾隆帝时期由 宫廷工匠们精心制作的,铸工精整,清晰逼真,展现出 极高的工艺水准。这说明当时( )
A.官营手工业仍代表手工业的较高技术水平 B.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冶铜业一直由官府垄断
材料二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礼记·典礼》
材料三 (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 --《管子·小匡》
材料四 (豪强)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 人。
--《盐铁论·复古》 材料五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明末达到二三百座 ,窑身比官窑大三四倍。清代御窑仅6座......而民窑的规模和产量都远胜官窑。
A. 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 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 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 生产不计成本,自给自足
一、艰难的民间手工业
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 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朝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主要反映的是当时( )
A.依据性别的分工方式 B.耕织结合的田园生活 C.世代相承的学艺传统 D.安居乐业的社会状态
思路:发展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常胜不衰的法宝。只有做到与时俱进, 善于学习先进技术,敢于创新和突破才能会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始终处于时代前列。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二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手工业:指依靠手工劳动, 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
生产。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习总结 人民版必修2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习总结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农作物种类的丰富水利灌溉的发展原始农业石刀、石斧刀耕火种水稻、粟商周耒耜和石锄、石犁(少量青铜农具)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粟、稻、黍、稷、麦、桑、麻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垄作法都江堰两汉耦犁,出现犁壁代田法、一年一熟漕渠、白渠、龙首渠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翻车隋唐曲辕犁筒车宋朝高转筒车明清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风力水车一、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或基本模式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或基本模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即小农经济或自耕农经济。
1.基本特征: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其性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形成条件和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逐步推广;私有土地的出现。
3.局限性:一是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二是封闭性,相互间缺少交往和合作;三是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心理状态。
4.历史作用: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它基本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促进了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小农经济的弱点: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成为阻碍社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及其反映的时代特征1.发展规律(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2)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
(3)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4)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2.时代特征(1)战国时期的城市一般都是诸侯国的政治中心(都城),这些都城一般都商业兴盛,交换的商品大多数是供贵族地主使用的奢侈品。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928人民版PPT课件
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合作探究2: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材料五:中国青铜工艺精湛,冶铁和炼钢技术长期保 持世界领先,青花瓷、珐琅彩精妙绝伦,令世人赞叹, 古代西方一直把中国称为“塞里丝”,就是“丝国” 的意思。
高三一轮复习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古代中国的工商业
镇馆之宝—秦 虎符
镇馆之宝—金怪兽
镇馆之宝—舞马衔杯纹银壶
镇馆之宝—鸳鸯莲瓣纹金碗
镇馆之宝—倒流壶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陶瓷业
原始社会晚期 彩陶
商周
陶--瓷的过渡
春秋
汉朝
东汉:青瓷
南北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清
北朝:白瓷 唐三彩,秘色瓷, 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 2. 周朝:“工商食官”
周朝商业由官府垄断
▪ 3.卫国大商人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 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
▪ 春秋战国时出现了许多大商人, ——《战国策》
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了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
探究3:”市”的发展
材桥料税一海:商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汴。路-草--即市-事迎》江唐货,王津建
官营 手工业
民营 手工业
政府直接 经营
官府、贵族 不在市场流通 明朝中期
消费
之前占主
导
民间私人 经营
民间消费
市场流通
明朝中后期 开始占主导
家庭 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供家庭消费、剩余部分在 交纳赋税的 市场流通
小农经济 的补充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840人民版PPT课件
3
◆古代中国纺织业发展主要特点
▪从原料看: 麻、葛纺织业---丝织业---棉纺织业 ▪从经营形态看:官营、地主官员私营、农民家庭 ▪从发展程度看:分布广、分工细、品种多、技艺高 ▪从发展趋势看:是中国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行业
4
三、攻金之工---冶炼业发展历程
7
孟鼎及青其四青铭铜羊司铜文方兵母人(尊器戊头西鼎像周)
半坡人面网纹盆彩陶
山东龙山文化黑陶
东定 汉窑 白孩 瓷儿
枕
唐唐
三
朝 白
彩瓷
青瓷极品
--秘唐朝青瓷色明宣德青瓷
花 瓷
明洪武景德镇窑
器 唐代釉下彩绘瓷水盂
粉
清
彩
代
牡
珐
丹
琅
盘
瓷
口
瓶
(
清 雍 正
)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二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
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自主阅东 汉读)
1、田庄手工业(地主官员私营) 自给自足,
大 地
2、农民家庭手工业(副业)
剩余产品出售 主 田
庄
3、国家官营手工业(官府垄断重要行业)
-----主要满足官家和皇家的需要
“工官”制度(含义及特点、积极作用、消极影响)
2
二、织女的劳绩---纺织业发展历程
1、新石器时代:纺织业起源 (原料:麻、葛、丝) 2、商周时期:丝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地位重要 (“妇工”) 2、汉代: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绒锦)
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 3、唐代:私营作坊出现;官营规模大 4、宋代:棉纺织业开始发展 5、明代:①棉纺织业普及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822人民版PPT课件
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材料: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
城之东皆习机业”。……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
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
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曹大为《明清农耕
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名称? 水排
年代? 东汉 发明人? 杜诗
功能? 水力鼓 风装置
1.唐代名句“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 ) A、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 B、唐代越窑青瓷的美丽色彩 C、丝织业的一种绿色丝绸产品 D、著名的“唐三彩”
2.我国制瓷工艺首创创釉下彩绘和粉彩瓷器工艺
是分别在( )
A.唐代、宋代
B.唐代、清代
C.宋代、明代
D.宋代、清代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 在诸葛亮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 )
A.丝
B.棉
C.毛
D.麻
4.有考古专家表示,在汕头海域发现的“南澳Ⅰ 号”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唯一一艘明代晚期的 商贸船,船上装载的瓷器主要出自福建漳州平和 窑。下列对“平和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属于家庭手工业 B.属于私营手工业 C.属于官营手工业 D.不可能采用雇佣劳动
二、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大门类
1.新石器时代: 纺织业起源 (原料:麻、葛;工具:骨梭、骨针)
2.商周时期: 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地位重要 (“妇功”、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776人民版PPT课件
间集市;也受到政府商业机构的管理;定期、定点举行。
意义:是对官办贸易的有益补充;有力推动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一:(汉)当市楼有令署,以察商贾货财买卖贸易之事, 三辅都尉掌之。
—《三辅黄图》卷二《长安九市》
材料二:(宋太祖赵匡胤说) “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
清代
商业都会
出现了“市井”的商业区
长安、五都 长安、洛阳、扬州、杭州、湖州
汴京(河南开封)
苏州、盛泽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
镇、朱仙镇
明清时期城镇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因?
思考:明清时期城
镇经济发展的特点?
原因?
四、我国古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特点
1、起源早,历史悠久 2、商业运输和交通发达: 3、商业市场形式多样: 4、商业城市兴起发展: 5、商品交换的媒质多样: 6、商人群体活跃 : 7、商业地位低下:
朝代 秦 汉
南北朝 唐
宋
“市”的发展 明码标价,钱入容钱陶器 设楼亭、建门墙和专门管理机构。 草市形成,设草市尉管理。
出现夜市;草市发展成地方商业中心
突破时空限制,形成商业街;城郊出现“市”;官 吏不直接监管;草市有完备饮食服务设施
明清 商业区繁华;市镇发展,城乡市场
(2)商业都会的崛起
朝代 战国 新(王莽) 唐代 宋代
达到1000多间。到第二代乔致庸,
开始了金融业的活动,把商行、银号从包头开到
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现存的乔家大院,是乔
氏家族经数次扩建而成的。
日升昌,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分号遍布全国
30余个城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 于世。日升昌票号创立后,结束了我国镖局押送现银的落后 金融局面,极大地加速了商业运转和货币流通.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744人民版PPT课件
点拨 古代纺织主要原料的演变
材料一 “(齐国)太公……乃劝以女工之业……织作冰琦 秀……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汉书·地理志》 材料二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 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1)材料一中的“衣履天下”的纺织原料是什么?材料二发生 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分析变化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长期占据古代手工业主导地位从明朝中 叶开始为什么会被民营手工业超越?
①官营手工业自身的弊端 ②明清时期生产力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原料;市场扩大;经营方式变化) ③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提供劳动力
二、手工业的主要成就(1)纺织业
考点解读
时期
成就
新石器时代 纺织技术已经萌芽,原料最初用的是 麻和葛 。
材料三:(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
知。
—— 《管子·小匡》
材料四: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
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弱下去。
材料五:长期以来官营作坊的工匠主要来自官奴婢、刑徒和征调 来无偿服役的民间工匠。在强制劳动、囚徒式管理下,工匠常常怠 工、逃亡和起义。
材料一中的纺织原料是丝。 材料二中的纺织原料是棉。 原因是由于棉花的广泛种植和棉纺织技术的成熟。 棉布与丝织品相比,柔软保暖结实耐用,物美价廉, 适合各个阶层。
点拨 古代纺织主要原料的演变
材料三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
矣。”
——《孟子·尽心上》
材料四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图片与对应的文字说明 正确的是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2165人民版PPT课件
⑴原始青瓷——商代(一种釉陶) ⑵成熟青瓷器——东汉末期
2、唐代: 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青邢白、 唐代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
3、唐宋: 名窑众多:如? 4、清代: 发明粉彩瓷器工艺。 5、瓷路? 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
的重要商品,这条对外贸易路线也因此被称为“瓷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⑴ ⑵ ⑶ ⑷……是自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⑸ ⑹技术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还远销海外、 享誉世界,广受欢迎。 ……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产品为什么能在海外 广受欢迎和赞赏?
①日用品与艺术品的结合。
②海陆丝绸之路为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向海外 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评价: ⑴田庄是一个相当完备的微型社会。田庄里的劳 动者为依附农民。
⑵田庄手工业主要是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 主要不是为了交换,田庄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 经济形态。 ⑶田庄中的手工业生产也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 重要内容。
二、主要的手工业部门
(一)纺织业的发展:
1、新石器时代:最初原料:麻和葛;工具:骨梭、骨针等 中国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拓展2:文物的保护
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新石器晚期 玉面人兽脸 明朝宣德年间瓷器
珊清 瑚朝 红雍 地正 珐年 琅间 彩的 花 鸟 纹 瓶
据统计,在海外的中国文物超过1000万件。但这1000多万件不应都认为是流失文物。 准确地讲,应称为海外藏中国文物。流失文物应该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后至1949年新中 国成立前,因战争,如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日本侵华战争中被劫 掠的文物,以及因为盗掘、盗凿、不正当贸易等非法的和不道德的方式流散国外的文物。 这1000多万件“海外藏文物”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文物种类,包括书法、绘画、瓷器、陶 器、雕塑、铜像等各类珍品,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以及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 仅在大英博物馆就馆藏中国文物达三万多件,其中不乏国宝级的珍品和绝品,如东晋顾 恺之《女史箴图》和双羊尊、康侯簋等商周青铜器。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例题与探究素材 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例题与探究素材人民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例题与探究素材人民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例题与探究素材人民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典题精讲例1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皇家工场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A.官府统一经营管理B.主要生产军用品等C.产品不得卖给平民D。
市场竞争力比较强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官营手工业的特点.官营手工业的原料由官府提供,生产不计成本,产品由官府无偿调拨,不进入市场,缺乏竞争力。
答案:D绿色通道:解答此类分析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特点的题目,需要从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的背景、过程、内容、结果、影响以及评价等方面考虑。
变式训练1 从考古和文献资料推断,我国历史上开始设置负责指导蚕商生产的专职官员是在( )A。
夏朝B。
商朝 C.西汉D。
唐朝思路解析:据甲骨文记载,商代设有负责指导蚕商生产的专职官员。
答案:B变式训练2中国私营纺织作坊的出现是在( )A。
汉朝 B.六朝C.唐朝中期D。
宋朝思路解析: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唐代兴起了私营纺织作坊.答案:C例2 丝绸、茶叶、瓷器被誉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三大拳头产品,给国家带来了大量的外汇。
今天,瓷器成为收藏的热门,许多瓷器如五代的秘色瓷器、北宋官窑的瓷器等都是无价之宝。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古代制瓷技术是怎样不断推陈出新的?(2)我国古代陶瓷品种不断创新的原因是什么?思路解析:第(1)问应按照时间顺序,理出中国古代陶瓷业的发展状况;第(2)问可以从科学技术、市场需求、劳动人民、统治者等因素入手分析。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学案 人民版必修2(1)(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学案人民版必修2(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学案人民版必修2(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学案人民版必修2(1)的全部内容。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2006年12月9日,我国政府斥资从一位收藏家手中购回的“子龙鼎"入藏北京国家博物馆.它重达230千克,通高1.03米,是现已发现商代青铜圆鼎中形体最大的一件,也是带有“龙”字铭文最早的青铜器。
该鼎铸造工艺精良,纹饰精细优美,保存品相完美,是商周铜器中的极品。
它与著名的国宝司母戊方鼎一方一圆,合称商代重器双璧。
国宝——子龙鼎想一想:我国古代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哪一时期?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有哪些主要特点?提示:(1)最早出现的时期: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2)特点:分布相当广泛,生产规模较大;既有生活用具,又有生产工具;铸造工艺水平很高,且与政治权力相关。
课标要求: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一、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1.家庭手工业(1)手工业长期附属于_______,形成了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________”的经济形式。
(2)广大农户生产自己消费的大部分________,所用原料大都自己种植和采集。
(3)在________发展的年代,家庭手工业的产品有时也进入________。
2.田庄手工业(1)种类:酿造加工、________、农具和兵器修造、冶铸锻造________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 古代中国的手
工业经济自主练习人民版必修2
我夯基我达标
1.西汉政府垄断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行业开始于()
A.汉武帝
B.汉成帝
C.汉哀帝
D.汉高祖
思路解析:汉武帝时,规定煮盐、冶铁、铸钱、炼铜这些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归官办,由政府垄断。
答案:A
2.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
A.青瓷
B.蛋壳黑陶
C.白瓷
D.粉色彩陶
思路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越窑”二字,越窑生产青瓷,邢窑生产白瓷。
答案:A
3.我国古代青铜器铸造的工艺水平达到历史的高峰是在()
A.新石器时代
B.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思路解析:早期铜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青铜铸造达到高峰是在商周时期。
答案:B
4.下列有关春秋时期冶铁技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湖北大冶铜绿山铁矿开始采冶
B.冶铁采用石质工具和铜质工具
C.有已知的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器
D.创造出了借用水力作为动力的鼓风装置
思路解析:A、B、C三项均为春秋时期的技术,借用水力作为动力的鼓风装置是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
答案:D
5.粉彩瓷器烧制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是在()
A.商代中期
B.东汉末期
C.雍正时期
D.康熙年间
思路解析:唐代晚期首创釉下彩绘,清代康熙年间粉彩瓷器工艺进一步提高,到雍正时期,粉彩瓷器烧制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答案:C
我综合我发展
6.中国古代“工官”工场的特点有()
①官府统一经营管理②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③代表着古代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④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思路解析:官营手工业在明代以前占据着主导地位,明代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等原因,民营手工业日益占据了主导地位,所以④被排除。
答案:A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发明植桑养蚕织丝绸的国家。
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村,户户房前屋后种有桑麻,有的富户拥有上千亩的桑麻。
那时候,桑麻种植开始向南发展到湖北、湖南和四川,向北发展到今天的内蒙古地区。
汉朝的丝织品,以临淄和襄邑(在今河南)所产最为有名。
那里的丝织品,种类多,产量大,有名贵的锦、绢、纱等……丝织业经过唐末五代及北宋一个长时期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唐中叶(中期)以前的面貌。
北宋时,丝织业的产地逐渐形成两浙和四川两个中心……整个沿海地带都比较发达。
——《简明宋史》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唐朝(752年)南宋(1210年)
32.3 53.2
江淮地区15.2 23.4 45.6
西南地区 3.9 7.1 9.2 材料三:渭水上游的陇山山脉,秦汉时期一片葱茏。
秦岭及其北麓在汉代被称为“陆海”。
然而,关中作为许多帝王的京畿重地,建筑宫室,营筑坟墓,所耗树木无法计算,其中主要是就近砍伐。
唐代以后,渭水的流量已经明显减少,航运也就不见记载。
秦岭北麓的森林至今早就无影无踪了。
——《沧海神州·中国历史地理谈丛》请完成:
(1)秦汉至北宋时期我国古代丝绸生产格局有哪些变化?请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
(2)秦汉至北宋时期丝绸生产格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思路解析:本题以图文材料作为考查的载体,旨在培养阅读理解史料、正确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掌握“图史相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第(1)问的解题关键是依据材料一,找出正确的时期分界线,即以秦汉、唐中期为界;第(2)问的解题关键是高度概括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参考答案:(1)秦汉时期,我国丝绸生产的产地主要位于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秦汉以后,丝织技术逐渐由北向南传播;唐代中期以后,南方的丝绸生产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
(2)黄河中下游人口密度过大导致的过度垦殖和历代帝王营建坟墓、宫殿导致乱砍滥伐,使黄河中下游的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从而造成气候和土壤的变化,植桑养蚕的自然生产条件被严重破坏。
8.阅读下列材料:
清代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指出:“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
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桑蚕也。
”
请完成:
(1)我国古代的衣料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棉布后来居上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思路解析:衣料经历的发展趋势可依据不同时期的不同衣料进行归纳;棉布盛行的原因可以从棉布的性能、价格等方面入手分析。
参考答案:(1)由麻和葛到丝绸再到棉布。
(2)棉布衣服的御寒保暖性能好;棉花种植广泛,原料充足;棉布的价格便宜,未超
出普通百姓的消费能力。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始制造各类日用陶器。
自从火发明后,烧制出各种汲水器、炊煮器和储藏器,并设计出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各式不同器皿造型,还创造了绳纹、划纹、蓖纹、压印纹、指甲纹、锥刺纹以及堆贴、彩绘、镂空等装饰手法,使陶器在器皿的基础上,发展为原始社会灿烂的艺术之花。
黄河流域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较密集的地区,已发现的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
材料二:夏、周、商三代,灰陶占制陶工艺的主流。
商代原始陶器的出现,为发展到瓷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此,陶和瓷形成了各自发展的两个支流。
采用纯白的高岭土造器皿,是我们祖先的一大发明……东汉晚期创造性地烧成了青瓷,对人类的物质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国时期,越窑的青瓷造型质朴,纹饰单纯。
材料三:隋、唐、宋时期,正处于中国陶瓷发展中的重要阶段。
在继承的基础上,唐代的青瓷、白瓷都进入成熟阶段,釉下装饰开始出现,斑驳绚烂的三彩陶开始大量生产。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高峰期,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各有特色的陶瓷制品名扬天下。
材料四:元、明、清是中国陶瓷美术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元代的青花瓷器在中国制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我国制瓷工艺发展到明代,已进入到以彩瓷为主的灿烂的黄金时期。
景德镇瓷窑已成为“天下窑器所聚”。
——《中国陶瓷发展史》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中国陶器产生的时间和区域。
(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从汉至明各朝对我国制瓷生产所作的突出贡献。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制瓷业具有怎样的世界地位?
思路解析:第(1)问可通过提取材料中的“新石器时代产生陶器”“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密集”等有效信息进行解答;第(2)问依据材料进行高度概括即可;第(3)问需结合所学知识从时间、技术、影响、地位等角度分析中国制瓷业的世界地位。
参考答案:(1)时间:商代。
区域:黄河流域。
(2)东汉的制瓷技术达到成熟阶段;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代是我国制瓷业的高峰时期;元代青花瓷在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代中后期,烧制出多彩瓷,把我国的制瓷业进一步推向高峰。
(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中国的制瓷技术高超,享誉世界;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世界各国也开始生产瓷器;中国的瓷器在世界上具有无可替代的独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