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偏瘫的康复效果
悬吊治疗技术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效果
悬吊治疗技术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效果
脑瘫是一种儿童常见的运动发育障碍疾病,其特点是肌张力异常、运动协调困难和姿势异常等。
脑瘫患儿常常伴随着肌肉痉挛、痉挛和智力障碍等症状,给他们的生活和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悬吊治疗技术是一种常用于脑瘫患儿的物理治疗方法,它通过悬挂患儿在特定的装置上,通过重力的作用,逐步恢复患儿的肌张力和运动协调能力,从而改善患儿的肌肉痉挛状况。
该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改变身体姿势和调整重力分布,减轻肌肉的负担,促进肌肉松弛,提高肌群的协调性和强度,从而缓解痉挛状况,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
具体来说,悬吊治疗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患儿的悬吊姿势:悬吊治疗通常需要使用装置将患儿悬挂起来,以减轻肌肉的负担并改善身体姿势。
悬吊装置通常由履带、悬挂绳索和支撑架等组成,患儿被细绳系在腰背部和下肢等部位,通过调整细绳的高度和张力,以及倾斜履带的角度,来调整患儿的姿势。
2. 运动训练:悬吊治疗中的运动训练是关键环节。
通过改变悬吊姿势,利用履带的运动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患儿可以进行蹬腿、站立、行走等动作。
这些动作可以刺激患儿的肌肉和神经系统,帮助他们增强肌群的协调性和强度,从而缓解痉挛状况。
3. 功能训练:除了运动训练外,悬吊治疗还可以进行功能训练,如手部功能、平衡感和步态等训练。
通过悬挂绳索和支撑架的调整,悬吊治疗可以模拟不同的身体姿势和重力分布,帮助患儿练习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功能,提高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
悬吊治疗技术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效果
悬吊治疗技术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效果
脑瘫是一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引起的运动障碍疾病,患儿常伴有肌肉痉挛、肌张力不
均等症状。
髂腰肌痉挛是脑瘫患儿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为了
缓解脑瘫患儿的髂腰肌痉挛症状,悬吊治疗技术被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
就悬吊治疗技术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效果进行探讨。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脑瘫患儿的疾病特点以及髂腰肌痉挛的临床表现。
脑瘫是一种在儿
童期发生的不可逆的神经发育疾病,患儿在运动和姿势控制方面存在障碍。
而髂腰肌痉挛
是指髂腰肌群在运动或静止状态下过度收缩,并伴有疼痛和肌肉僵硬的症状。
这种痉挛严
重影响了患儿的日常活动,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长发育。
如何有效缓解脑瘫患儿的髂
腰肌痉挛成为了临床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临床实践中,悬吊治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缓解脑瘫患儿的髂腰肌痉挛症状,并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
悬吊治疗技术可以通过悬挂患儿的身体来减轻肌肉的压力,释放肌肉紧张,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感。
悬吊治疗可以帮助患儿进行关节活动训练,促进关节的灵活性和
活动度。
悬吊治疗还可以通过调整患儿的姿势和重心,帮助患儿恢复肌肉平衡,提高肌肉
力量。
除了上述的效果之外,悬吊治疗技术在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方面还有其他的显著
效果。
悬吊治疗可以改善患儿的步态和姿势,帮助患儿维持良好的姿势控制和平衡能力。
悬吊治疗还可以促进患儿的神经肌肉协调能力和运动功能的提高,帮助患儿更好地适应日
常生活和学习环境。
浅析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偏瘫的康复有效性
t J , J L 痉 挛 型偏 瘫 发病 率 占小 儿 脑 瘫 发 病 率 的 3 4 %, 患 者 的 临 床症 状 为 患 侧 肌 肉 的 张力 增 加 ,肌 力 变 差 ,容 易 出现废 用 性 的 萎 缩 ,患者 在 运 动 时 的运 动 和 姿 势 不 协 调 ,行 走 时存 在 偏 瘫 的 步态 以及 患 侧 肢体 假 性 缩 短 等 , 极 大 的影 响 了患者 的 正常 生 活 。 1资 料 与 方法
弱 链 测试 结 果 的转 阴率 为 2 3 %, 乙组 患 者 的Be r g 评 分 是
4 6 分 ,悬 吊弱 链 测 试 结 果 的转 阴率 为 6 2 %, 乙组 患 者 的
B e r g 评 分 以及 悬 吊弱链 测 试 结 果 皆优 于 甲组 患者 ,数 据
1 . 2 治疗 方法 : 甲组 患 者主 要使 用 常规 的 治疗 方法 , 而 乙 组 患 者 在 常 规 治 疗 下对 患 者 进 行 悬 吊 运 动 训 练 。 即 : ①侧 屈肌 群 的训 练 。令 患者 采 取 侧 卧 位 ,手 臂 抱 在 胸 前 ,然 后将 患者 的患 侧 腿 膝 关节 使 用 绳 子将 其 悬 吊 , 令 患 者 伸 髋 、伸 膝 以及 抬 臀 ,并尽 量 保 持 骨 盆 的直 立 , 激 发 患者 的腰 方 肌 和腹 横 肌 …。 ②腹 肌 力 量 的训 练 。令 患 者 采 取 俯 卧位 ,并用 前 臂 支 撑 身体 ,在 膝 关节 的下 方 放 置 悬 吊带 ,令 患者 伸 髋 和 伸 膝 ,保 持 身 体 的 平直 ,尽 量 保 持 一 直 线 ,激 发 患者 的 外 斜 肌 和 腹 内肌 。 ③骨 盘 的旋 转 训 练 。令 患者 采 取 仰 卧 位 ,在 一 侧 的 膝 关节 的下 方 安 置 悬 吊带 ,然后 在 患 者 的 腰部 设 置 支 持 带 ,令患 者 伸 膝 、抬 臀 和伸 髋 ,在 双 腿 分 开后 ,进 行 旋 转骨 盆 。悬 吊运 动训 练一 次至少 3 0 分 钟 ,一 周 6 次 , 以8 周为限。 1 . 3 疗效 评 定标 准 : 经 过 治疗 后 ,对 比两 组患 者 的治 疗 效 果 。其 中Be r g 平 衡 量 表主 要 是 观 察患 者 在 各 种功 能 活 动 中的 重 心转 移 能力 , 以作 出评 价 ,表 中一共 有 1 4 个
悬吊训练在小儿痉挛型偏瘫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悬吊训练在小儿痉挛型偏瘫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作者:唐玉文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9年第20期【摘要】目的探究悬吊训练在小儿痉挛型偏瘫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80例小儿痉挛型偏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增设悬吊训练,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评分、悬吊弱链测试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Berg平衡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Berg平衡量表评分为(44.58±3.5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68±2.0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转阴率为7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悬吊训练应用于小儿痉挛型偏瘫患儿中,病情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痉挛型偏瘫;悬吊训练;Berg平衡量表评分;悬吊弱链测试DOI:10.14163/ki.11-5547/r.2019.20.100Analysis of application effect of suspension training in pediatric spastic hemiplegia; ;TANG Yu-wen. Department of Child Rehabilitation, Donggu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Dongguan 523002,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uspension training in pediatric spastic hemiplegia. Methods; ;A total of 80 children with spastic hemipleg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received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lso received suspension training.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Berg balance scale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suspension weak chain test in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erg balance scale score (P>0.05). After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higher Berg balance scale score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Berg balance scale score as (44.58±3.57) points than (40.68±2.07)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negative-conversion rate as 77.5% than 37.5%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Suspension training shows remarkable improvement effect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hemiplegia,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Pediatric spastic hemiplegia; Suspension training; Berg balance scale score; Suspension weak chain test小兒痉挛型偏瘫约占小儿脑瘫的30%,属于常见型小儿脑瘫,患儿发病后,患部肌力下降,肌张力较高,患侧较易产生废用性萎缩,临床可见明显姿势、运动不对称,患儿行走过程中,呈现偏瘫步态,部分患侧躯干可见假性缩短[1]。
悬吊治疗技术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效果
悬吊治疗技术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效果脑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疾病,常常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姿势异常、肌张力异常等,其中髂腰肌痉挛是脑瘫患儿常见的一种症状。
悬吊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症状,并促进其运动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
悬吊治疗技术是一种利用支撑架和荷重系统对患者进行悬挂和调节身体姿势的治疗方法。
通过悬挂的方式,可以将患儿的身体部位部分或者全部支撑起来,缓解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同时可以调整荷重的大小和方向来对患儿的运动能力进行训练。
在悬挂的过程中,患儿可以在床上进行各种运动、活动和日常生活自理训练,从而增强其肌肉力量和运动协调能力,改善姿势控制和平衡能力。
对于脑瘫患儿特别是髂腰肌痉挛较为严重的患者,悬吊治疗可以发挥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缓解肌肉痉挛:髂腰肌是脑瘫患儿容易发生痉挛的部位之一,痉挛会导致患儿腰部不适、行走不稳等症状。
通过悬挂调整颈部、肩部或腿部的角度,可以降低髂腰肌的张力,缓解痉挛的发生。
2、促进肌肉力量的增强:悬吊治疗可以通过调整悬挂点和荷重的大小和方向,针对患儿的不同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来增强其肌肉力量和运动协调能力。
这对于各种运动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
3、改善运动协调和姿势控制能力:脑瘫患儿往往存在着运动不协调、姿势异常、平衡失调等问题,这也是影响患儿运动和日常生活自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悬挂体位的调整和荷重训练,可以促进患儿对自身姿势的控制和调整能力,改善运动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4、提高患儿生活自理能力:悬吊治疗可以让患儿在悬挂状态下进行各种活动和日常生活自理训练,从而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同时,悬挂过程中,医护人员和家长可以配合着对患儿进行各种功能培训和训练,短时间内可以看到一定的效果。
总之,悬吊治疗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症状,同时也可以促进其运动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
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偏瘫的康复有效性
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偏瘫的康复有效性【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偏瘫的康复有效性。
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痉挛型偏瘫患儿(共200例,病例选取时间2020年10月,截止时间为2022年10月)。
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为100例),一组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另一组为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悬吊运动训练方法)。
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痉挛型偏瘫患儿的悬吊弱链测试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评分。
结果:对比两组悬吊弱链测试转阴率,结果表明实验组比对照组更高(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肢体功能评分,结果表明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肢体功能评分更高(P<0.05)。
结论: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偏瘫的康复有效性高。
【关键词】悬吊运动训练;小儿痉挛型偏瘫;康复有效性。
临床实践研究表明,小儿脑瘫的常见类型为:小儿痉挛型偏瘫[1]。
痉挛型偏瘫患儿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其一,患侧肌肉张力增高且肌肉极易发生萎缩;其二,姿势和运动不对称。
目前来看,治疗痉挛型偏瘫患儿的方法比较多,如物理疗法、中药熏蒸疗法、针灸疗法和悬吊运动训练等。
本文将综合分析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偏瘫的康复有效性。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痉挛型偏瘫患儿(共200例,病例选取时间2020年10月,截止时间为2022年10月)。
对照组男患儿:70例;对照组女患儿:30例;对照组年龄:(8.28±1.72)岁。
实验组男患儿:68例;实验组女患儿:32例;实验组年龄:(8.31±1.64)岁。
两组痉挛型偏瘫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其一,采取促使神经发育的运动训练方法,让痉挛型偏瘫患儿能够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与此同时适当进行按摩,放松患儿的肌张力;其二,使用手工作业或日常生活动作训练等方式训练痉挛型偏瘫患儿的自理能力;其三,采用经络导平治疗方法,有机结合针灸和推拿治疗方法,尽量恢复机体阴阳平衡。
悬吊治疗技术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效果
悬吊治疗技术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效果悬吊治疗技术是一种物理治疗手段,通过悬挂患者的身体,使其肢体得到适当的支撑和牵引,进而改善肌力、平衡感和运动控制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这种治疗技术在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中被广泛应用,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髂腰肌痉挛是脑瘫儿童常见的运动障碍之一,表现为肌肉持续收缩和痉挛,导致腰背部僵硬、弯曲或拱起,影响日常活动。
悬吊治疗技术可通过肢体牵引、肌肉放松等手段,改善髂腰肌痉挛的症状,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具体来说,悬吊治疗技术对于脑瘫儿童髂腰肌痉挛的治疗作用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改善肌肉张力。
悬吊治疗时,悬挂绳可以适当牵拉患者的身体,让患者的肌肉得到适当的拉伸和放松,有效缓解髂腰肌的痉挛状况。
此外,悬挂器材的调节能力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第二,促进平衡感和协调性。
悬挂的过程中,患者需要调整身体的姿势和重心,从而促使身体对平衡和协调的感觉和控制能力有所提高。
适应悬挂的过程还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肌肉协调性和动作控制能力。
第三,增强肌群强度。
悬吊治疗时,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肌肉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
该训练有时会加入一些肌肉反馈器械,帮助患者自主控制肌肉力量和肌肉张力,进一步加强肌群的强度和控制能力。
第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悬吊治疗不仅可以改善髂腰肌痉挛的症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通过对患者康复训练的指导和辅助,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熟练自如地运用肢体,提高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总的来说,悬吊治疗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对于脑瘫儿童髂腰肌痉挛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通过悬挂器材的调整和肌肉训练的实施,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不适,提高其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为脑瘫患儿实现全面康复奠定基础。
悬吊治疗技术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效果
悬吊治疗技术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效果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它会造成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给患儿的生活和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脑瘫患儿常常伴随着肌肉痉挛,特别是髂腰肌痉挛,让他们的生活更加艰难。
悬吊治疗技术却为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将探讨悬吊治疗技术对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效果。
悬吊治疗技术是一种通过悬挂患儿的身体,利用重力和外部力量来进行治疗和训练的方法。
这种治疗技术一般需要在专业的康复中心或者医院进行,并由经验丰富的医疗人员进行指导和操作。
悬吊治疗技术可以帮助患儿进行肌肉训练、关节活动和平衡训练,对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方面,悬吊治疗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
悬吊可以减轻患儿的体重压力,使其能够进行更自如的运动训练。
脑瘫患儿常常由于肌肉痉挛而无法进行正常的活动,而悬吊可以在减轻体重的情况下进行运动训练,从而缓解肌肉痉挛。
悬吊可以调整患儿的姿势和身体重心,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肌肉训练和关节活动。
脑瘫患儿常常因为姿势异常而导致肌肉痉挛,而悬吊可以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姿势,从而减轻髂腰肌的痉挛情况。
悬吊可以提高患儿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从而进一步缓解髂腰肌痉挛对患儿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困扰。
除了上述优势,悬吊治疗技术还可以通过持续的训练和治疗,帮助脑瘫患儿逐渐改善运动功能,减轻肌肉痉挛的情况。
通过悬吊治疗技术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促进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和肌肉功能的恢复,从而达到缓解髂腰肌痉挛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悬吊治疗技术需要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不能盲目进行。
对于脑瘫患儿来说,他们的身体状况复杂多变,悬吊治疗技术需要根据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和操作,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并且,在进行悬吊治疗技术时,需要注意保护患儿的肌肉和关节,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和疼痛。
悬吊治疗技术对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有效的治疗效果。
悬吊治疗技术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效果
悬吊治疗技术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效果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表现出肌肉紧张、姿势不稳、步态异常等症状。
髂腰肌痉挛是脑瘫患儿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了患儿的日常生活和行动能力。
针对髂腰肌痉挛,悬吊治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悬吊治疗技术在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方面的效果。
一、悬吊治疗技术的作用原理悬吊治疗技术是一种运用悬吊装置将患儿身体部分或全部悬挂在空中,通过调整悬挂点和悬挂方式,控制患儿身体的姿势和肌肉紧张度,达到治疗和改善脑瘫患儿肌肉痉挛的效果。
主要包括常规悬挂、倒吊悬挂、关节牵引等多种方式,通过适当的调整悬挂位置和悬挂时间,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患儿的运动和康复。
1. 改善髂腰肌的紧张状态悬吊治疗技术可以通过调整患儿的悬挂姿势和角度,减少脑瘫患儿髂腰肌的紧张状态,使肌肉得到放松和舒展。
在悬挂的状态下,患儿的身体重量得到支撑,不需要自己承受站立和行走的重力,从而减轻了髂腰肌的负担,有利于舒缓肌肉痉挛。
2. 促进髂腰肌的血液循环悬吊治疗技术可以改善患儿的身体姿势,促进髂腰肌的血液循环。
在悬挂的状态下,患儿的身体得到支撑,可以更好地保持合适的姿势,避免了长时间固定造成的血液循环不畅,有助于改善髂腰肌的供血情况,减少肌肉痉挛。
3. 提高髂腰肌的活动能力悬吊治疗技术可以通过调整悬挂点和悬挂方式,逐渐增加患儿的重力负荷,提高髂腰肌的活动能力。
在悬挂的状态下,患儿可以进行相对轻松的运动训练,适当地增加肌肉负荷,有助于改善髂腰肌的力量和灵活性,减少肌肉痉挛的发生。
悬吊治疗技术可以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配合康复训练和功能训练,促进髂腰肌的康复。
在悬挂的状态下,患儿可以进行各种功能性训练,如站立、行走、蹲起等,有助于提高髂腰肌的功能和协调能力,缓解肌肉痉挛的症状。
1. 选择合适的悬挂装置悬吊治疗技术需要选择合适的悬挂装置,患儿的体重、身高、肌肉紧张度等因素都需要考虑在内,确保患儿在悬挂状态下安全可靠。
悬吊治疗技术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效果
悬吊治疗技术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效果【摘要】脑瘫是一种影响儿童运动和姿势控制的运动障碍疾病,常伴有髂腰肌痉挛。
本文研究旨在探讨悬吊治疗技术对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效果。
通过对脑瘫及其影响、髂腰肌痉挛对脑瘫患儿的影响、悬吊治疗技术的原理等进行分析,发现悬吊治疗技术可以通过减轻重力负荷和促进肌肉放松来有效缓解髂腰肌痉挛。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悬吊治疗技术在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中具有显著效果。
结论指出悬吊治疗技术对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具有积极作用,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这些发现将为改善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提供重要的理论与临床指导。
【关键词】脑瘫,髂腰肌痉挛,悬吊治疗技术,缓解,效果,临床研究,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肌肉姿势和运动控制方面的障碍。
脑瘫患儿常伴有髂腰肌痉挛,这是由于神经系统受损导致肌肉过度紧张的结果。
髂腰肌痉挛会使患儿的运动能力受到限制,影响其日常生活和自理能力。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悬吊治疗技术在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中的应用,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为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悬吊治疗技术对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效果,通过分析悬吊治疗技术在脑瘫患儿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方案。
具体目的包括:1. 探讨脑瘫对患儿生活和发育的影响;2. 分析髂腰肌痉挛在脑瘫患儿中的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3. 阐述悬吊治疗技术的原理和作用机制;4. 讨论悬吊治疗技术在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中的应用效果;5. 总结临床研究结果,评估悬吊治疗技术的疗效;6. 探讨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为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旨在为脑瘫患儿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提升其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2. 正文2.1 脑瘫及其影响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控制和运动协调的障碍,会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
悬吊运动训练对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及平衡功能的效果观察
悬吊运动训练对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及平衡功能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悬吊运动训练(SET)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试验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给予SET。
对比两组患儿干预前以及干预后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
结果:训练前两组D区、E区评分对比(P>0.05);训练后试验组D区、E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训练前Berg平衡量表评分无差异;训练后试验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明显升高(P<0.05)。
结论:运用SET可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及平衡功能。
【关键词】悬吊运动训练;痉挛型脑瘫;运动功能;平衡功能痉挛型脑瘫在脑性瘫痪中最为常见,损害部位主要位于大脑皮层运动区和锥体束。
伸张反射亢进是本型的特征,患儿无法准确地完成来自大脑的运动指令,进一步可能引发姿势以及运动功能等障碍。
相关数据[1]显示,在脑瘫疾病中高达60%~70%的患儿均为痉挛型脑瘫,患儿发病早期多变现为肌肉痉挛、语言异常、运动功能障碍等,随着疾病进展和患儿体重增加,可导致其肢体活动障碍加剧,部分患儿甚至可出现残疾。
目前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虽然可提高肢体运动、平衡以及协调功能,但该种训练方式存训练主动性差、依从性低等不足,因而干预后不同患儿的临床疗效存在一定差异性,且整体康复效果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SET训练方式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改善神经肌肉反馈的重建方法,该种方式可调动患儿的自主训练理念,通过神经肌肉激活手法改善机体“失活”或“休眠”的组织肌肉,继而帮助其恢复机体功能。
基于此,本研究将SET用于痉挛型脑瘫患儿中,观察粗大运动和平衡功能恢复状况。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2月~2022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试验组(n=50)。
悬吊疗法在儿童康复中的应用
所谓S-E-T悬吊技术
• 所谓S-E-T悬吊技术,就是将患儿身体的一 部分悬吊在固定的绳索上,通过主动干预 技术早期激发神经网络建立正确控制功能 区,恢复平衡功能,协调能力、控制能力、 支配能力,来渐进地解决大脑控制失常所 产生的不正常用力和异常姿势。通过悬吊 的无重和不稳定的锻炼机制来降低肌张力, 缓解全身痉挛状态,改善关节活动度,增 强肌力,达到中枢神经系统的通路重建功 能。简而言之,就是它可以提供感觉运动 控制能力、增强稳定性、锻炼肌力。
4儿童康复治疗特点
• 儿童依从性差、自动运动和维持(重复)能力差,平衡控 制、协调能力差,对给与的帮助难以理解与掌握。小儿脑 瘫是一种出生前到出生后一年以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的脑 损伤,其常见症状为姿势异常和运动困难,姿势异常和运 动发育障碍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肢体的神经出现 了问题(或损伤)而导致的神经性肢体障碍,中枢性运动 障碍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患儿运动能力低于同年龄正常 儿童。障碍轻的只是手和脚动作稍显得不灵活或笨拙。严 重的则双手不会抓握东西、竖头困难、不会翻身、不会坐 起、不会爬、不会站立、不会行走、不会正常地咀嚼和吞 咽;自主运动困难,动作僵硬、不协调、不对称,出现异 常的运动模式或联合反应和不自主动作等。如果脑瘫儿和 发育期脑损伤的孩子在这个时候能及早地进行听觉、视觉、 触觉、前庭觉、压觉等多感官刺激,就能促进患儿功能恢 复。
• 6.8活动肌的动力训练 要采用相对较大的负 荷,运动一般分3-4组进行,每组重复训练 5-6次,每组结束后要休息一段时间。
• 6.9渐进式阶梯运动的分级 根据S-E-T的概念,运 动训练应遵循一个渐进式的开链运动及闭链运动 阶梯系统。当处于最低水平时,患儿一般在吊带 的帮助下(减少重力影响)降低运动等级;当处 于渐进式阶梯系统中最高水平时,通常由高力矩 的闭链运动完成训练。悬吊训练的难度分级有4级, 每级训练难度可以按照运动者的水平进行调整, 调整的因素包括运动
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偏瘫的康复效果
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偏瘫的康复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痉挛型偏瘫采取悬吊运动训练的康复效果。
方法:选取80例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痉挛型偏瘫患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疗法,n=40)和对照组(传统疗法+悬吊运动训练,n=40),观察两组疗效。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提高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同时悬吊弱链测试转阴率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
结论对痉挛型偏瘫患儿进行悬吊运动训练可取得满意的康复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康复效果;小儿痉挛型偏瘫;悬吊运动训练【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372-02小儿痉挛型偏瘫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占小儿脑瘫全体的34%,患儿主要以患侧肌张力增高,具有明显的运动与姿势非对称性,行走时患侧躯干的假性缩短及偏瘫步态。
临床治疗主要物理电治疗、水疗、针灸、作业疗法等。
近年来,我院对部分小儿痉挛型偏瘫患者采取悬吊运动训练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作以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80例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痉挛型偏瘫患儿,纳入标准:(1)确诊为小儿痉挛型偏瘫;(2)患儿能独立行走;(3)患儿认知能力正常,依从性较好;(4)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将入选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和对照组(n=40)。
实验组中,女15例,男25例,年龄4~12岁,平均(8.20±0.56)岁,对照组中,女13例,男27例,年龄3~12岁,平均(8.22±0.53)岁。
两组痉挛型偏瘫患儿在年龄、性别等资料上大体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方法,实验组另实施悬吊运动训练的方法。
主要有以下动作:(1)伸髋肌群训练:患儿双臂抱于胸前,处于仰卧位,将钢性悬吊带置于双膝关节下方,嘱患儿作伸膝、伸髋、提臀动作。
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偏瘫的康复效果探讨
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偏瘫的康复效果探讨目的探讨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偏瘫的康复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痉挛性偏瘫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等比例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组应用传统康复治疗;后组应用悬吊运动训练。
通过Berg平衡量表评估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
结果康复训练前,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的Berg评分为(34.98±2.43)分与(35.04±2.1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分别为(51.23±2.58)分与(40.16±2.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小儿痉挛性偏瘫的康复治疗中,建议应用悬吊运动训练。
标签:小儿痉挛性偏瘫;悬吊运动训练;康复效果数据显示:在脑性瘫痪患儿中,痉挛性偏瘫的发病率高达34%[1]。
这是一种以肌肉张力提高、肌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而且很容易发生废用性萎缩。
患儿运动过程中,姿势极不协调,行走时的步态具有偏瘫特点,患肢伴有假性缩短,严重损害患儿的生活质量。
针对痉挛性偏瘫患儿,临床常用的康复治疗手段有熏蒸、作业疗法、电治疗、水疗、运动训练以及针灸等。
我院将悬吊运动训练引入此类患儿的康复治疗中,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痉挛性偏瘫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被确诊为小儿痉挛性偏瘫,具备行走能力和正常的认知能力,能够配合完成训练。
排除合并原发性疾病、因感染和外伤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混合型小儿脑性瘫痪以及因遗传代谢等因素造成的运动障碍。
遵循等比例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
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3~11岁,平均年龄(7.36±0.42)岁;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7.41±0.38)岁。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悬吊治疗技术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效果
悬吊治疗技术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效果悬吊治疗技术是一种通过悬吊设备将患儿的身体部分悬挂起来,利用重力和各种理疗手段来进行治疗的方法。
对于脑瘫患儿而言,髂腰肌痉挛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那么,悬吊治疗技术是否能够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呢?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
我们需要了解髂腰肌痉挛与脑瘫的关系。
脑瘫是一种由于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的大脑损伤导致的永久性运动障碍。
患儿的肌肉控制和协调能力受到影响,容易出现痉挛、紧张和姿势异常等症状。
髂腰肌是人体重要的核心肌群,负责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对行走、站立、坐姿等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脑瘫患儿发生髂腰肌痉挛时,不仅会影响到患儿的日常生活,还有可能引发髋关节、臀部和腰椎等部位的骨骼和关节问题,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
悬吊治疗技术可以有效缓解患儿肌肉痉挛。
通过悬挂患儿的身体部分,特别是下肢部位,可以减少肌肉的压力和紧张,让肌肉得到放松和休息。
结合物理疗法和按摩疗法等手段,可以进一步促进肌肉的放松和舒展,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感,改善患儿的肌肉功能和活动能力。
悬吊治疗技术可以改善患儿的姿势和步态。
脑瘫患儿常常伴随着姿势异常和步态异常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与髂腰肌痉挛密切相关。
通过悬挂和调整患儿的身体姿势,配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姿势和步态,提高其行走和站立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减少跌倒和受伤的风险。
悬吊治疗技术可以促进患儿的肌肉力量和功能恢复。
脑瘫患儿由于肌肉痉挛等问题,常常伴随着肌肉力量的减弱和功能障碍。
通过悬挂和康复训练,可以逐步恢复患儿的肌肉力量和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悬吊治疗技术还可以促进骨骼和关节的发育和健康,减少骨骼畸形和关节疾病的发生。
悬吊治疗技术可以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脑瘫患儿常常因为肌肉痉挛和功能障碍而受到身体和心理上的困扰,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和社交能力。
通过悬吊治疗技术,可以缓解患儿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增强其自信心和幸福感,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悬吊训练结合肌内效贴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步行和平衡能力的影响
悬吊训练结合肌内效贴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步行和平衡能力的影响摘要:脑瘫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痉挛型脑瘫患儿常常伴随着步行和平衡能力的障碍。
本研究旨在探讨悬吊训练结合肌内效贴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步行和平衡能力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选取了30名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12周的干预训练,结果表明,悬吊训练结合肌内效贴能显著改善患儿的步行和平衡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痉挛型脑瘫;悬吊训练;肌内效贴;步行能力;平衡能力引言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姿势和运动障碍,导致儿童发育和活动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痉挛型脑瘫是脑瘫的一种常见类型,其特点是肌张力增高、姿势异常,常伴有步行和平衡能力的障碍。
传统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法、言语疗法、作业治疗等,然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寻求更为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非常重要。
悬吊训练是一种通过悬吊装置,将患儿的身体部分或整个身体悬挂在空中,以减轻肌肉负担、改善姿势控制的训练方法。
肌内效贴是一种贴在患儿肌肉表面的贴片,通过向肌肉组织释放有益物质,改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的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讨悬吊训练结合肌内效贴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步行和平衡能力的影响,为寻求更为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受试对象选取了30名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女各15名,年龄范围为5-10岁,病程均大于1年。
患儿均经过临床诊断和评定,均被确诊为痉挛型脑瘫,且具有步行和平衡能力的障碍。
受试对象及其家长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干预措施受试对象在研究开始前进行基线评定,包括步行和平衡能力的评定。
随后进行为期12周的干预训练,具体包括悬吊训练和肌内效贴的应用。
悬吊训练采用定期悬挂患儿的身体部分或整个身体,通过调整悬吊高度和时间进行训练。
肌内效贴通过向患儿肌肉组织释放有益物质,改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干预期间每周进行3次训练,每次30分钟,对患儿进行24小时监测。
悬吊运动锻炼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康复效果的影响
悬吊运动锻炼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康复效果的影响杨悦(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0)摘要目的探讨悬吊运动锻炼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1月一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痉挛型脑性偏瘫患儿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悬吊运动锻炼。
对两组患儿D区、E区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GMFM-88)评分,腓肠肌、内收肌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RMS)及躯干功能量表(Trunk impairment scale, TIS)、B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D区、E区运动敏感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腓肠肌、内收肌表面肌电RMS显著低于对照组(+<005) %观察组TIS、BB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悬吊运动锻炼较常规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运动能力及平衡能力,还能改善患儿腓肠肌、内收肌等部位肌肉的张力,增加患儿足部稳定性$关键词悬吊运动锻炼;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康复%护理Keywords Suspensionexercise%Spasticcerebralpalsy%Childpatients%Lowerlimbrehabilitation% Nursing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 DOI:10.16821/ki hsjx.2019.16.018我国痉挛型脑性瘫痪占脑瘫发病率2/3以上,临床表现为剪刀步态、尖足、髓关节屈曲等畸形姿势,最突出的临床特点是机体肌张力增加,患儿长期处于痉挛下会导致关节挛缩及肌肉僵硬,从而阻碍患儿的正常体格发展,严重影响患儿的运动姿势及正常发育)12*$临床上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方法包括推拿、针刺、神经生理疗法等,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儿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及运动能力,但不能充分调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治疗积极性和主动性旧,导致疗效欠佳$悬吊运动锻炼是一种神经肌肉反馈重建的训练方法,研究⑷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本研究探讨了悬吊运动锻炼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一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痉挛型脑性偏瘫患儿98例$纳入标准:(1)年龄3〜9岁$(2)符合《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1015年版相关诊断标准[5]$(3)韦氏智力测验结果智商%60者$(4)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骨关节或神经肌肉疾病$(2)严重肝肾功能性损伤$(3)6个月内接受过矫形手术或注射过肉毒素者。
悬吊治疗技术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效果
悬吊治疗技术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效果脑瘫是一种影响儿童运动和姿势的神经发育障碍,这可能导致姿势和运动障碍。
其中,髂腰肌痉挛是脑瘫患儿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目前,悬吊治疗技术已被证明能够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症状,在提高其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悬吊治疗技术基于重力的概念,是一种利用发力和重力来训练儿童姿势和运动的治疗方法。
它通过支持儿童在悬挂的状态下进行运动和活动,在改善姿势、改善肌肉力量和促进运动控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悬吊技术需要配备特殊的悬浮平台或装置,以确保儿童能够安全和稳定地悬挂在空中。
对于脑瘫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是髂腰肌痉挛,这可以导致髋部和脊柱的锁定,从而使运动更加困难。
悬吊治疗和其他常规物理疗法(如物理疗法和康复性运动)一起使用,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情况。
研究表明,悬吊治疗可改善肌张力、平衡、协调和运动控制能力,从而改善儿童的基本生活技能。
研究还表明,通过使用悬挂治疗,可以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表现和运动表现评估的结果。
这个额外的优势可能是因为这种治疗方式引入了新颖、有趣的强化方式,增加了儿童在治疗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动力。
毫无疑问,悬挂治疗对于缓解脑瘫患儿髂腰肌痉挛的症状非常有效。
它可以增加肌肉伸展,使肌肉松弛,从而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同时,它还可以刺激髋部和脊柱的伸展,有助于改善坐姿和站立姿势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悬挂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物理治疗方式,可以缓解脑瘫患儿的髂腰肌痉挛。
通过减轻不适症状和改善肌肉活动,这种治疗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基本生活技能。
未来应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悬挂治疗在脑瘫治疗中的作用,并加强临床应用,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偏瘫的康复效果
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偏瘫的康复效果
郑宏磊;梁岗岗
【期刊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1(26)4
【摘要】@@ 小儿痉挛型偏瘫是小儿脑瘫中很常见的一种类型,它占小儿脑瘫全体的34%,此类患儿主要表现为:患侧肌肉张力增高,肌力较差,患侧肌肉容易发生废用
性萎缩,具有明显的姿势与运动的非对称性,行走时呈偏瘫步态或(和)患侧躯干的假
性缩短.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手段主要有传统的运动训练、作业疗法、针灸、水疗、熏蒸、物理电治疗等方法.
【总页数】3页(P371-373)
【作者】郑宏磊;梁岗岗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市儿童脑瘫康复中心,山西临汾市尧都区尧庙镇尧庙村内,041000;山西省临汾市儿童脑瘫康复中心,山西临汾市尧都区尧庙镇尧庙村
内,0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析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偏瘫的康复有效性
2.浅析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偏瘫的康复有效性
3.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偏瘫康复的效果分析
4.悬吊
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5.悬吊运动训练对痉挛型脑
瘫患儿的康复效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偏瘫的康复效果
小儿痉挛型偏瘫是一种相对较常见的儿童瘫痪性疾病,这种疾病可以导致小儿的一侧肌肉发生瘫痪,严重影响小儿日常生活和学习。
针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有很多种,其中悬吊运动训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康复方案,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偏瘫的康复效果。
悬吊运动训练是利用特殊装置可以将小儿悬挂在空中,通过一系列的运动练习来促进小儿的肌肉协调和运动能力的提高。
这种训练方式可以有效刺激小儿的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从而促进小儿的神经和肌肉的协同作用。
在小儿痉挛型偏瘫的治疗中,悬吊运动训练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小儿的康复,并且可以减少小儿痉挛型偏瘫的后遗症。
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偏瘫的康复效果非常好,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小儿的肌肉发展和运动能力的提高。
通过一系列的悬吊训练,小儿可以很快地恢复到正常运动的状态,从而提高小儿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能力。
同时,悬吊运动训练还可以帮助小儿减少痉挛型偏瘫的症状,让小儿的身体更加健康。
悬吊运动训练除了可以对小儿痉挛型偏瘫进行康复治疗外,还可以对其他类型的小儿瘫痪疾病进行康复治疗。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小儿康复治疗领域,并且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悬吊运动训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小儿痉挛型偏瘫康复方案。
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帮助小儿恢复正常运动状态,提高小儿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能力,减少小儿痉挛型偏瘫的后遗症。
因此,如果您的孩子患有小儿痉挛型偏瘫,请选择悬吊运动训练进行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