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操作并发症液体渗漏的预防及处理

合集下载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静脉留置针罕有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1. 穿刺部位沾染在进行静脉穿刺时,操纵技巧不闇练.未严厉遵照无菌操纵技巧.病人机体抵抗力极端低下.留置时光过长等原因,轻易引起穿刺部位沾染.是以护理人员应闇练控制静脉留置针的操纵技巧,在进行穿刺时,严厉遵照无菌操纵技巧,严厉按护理通例进行护理.2 .皮下血肿预备进行穿刺的血管选择不当.穿刺及置管操纵不闇练.技能控制不好.步步为营.动作不稳等,往往轻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是以,护理人员在进行操纵前,应卖力选择弹性好.走向直.清楚的血管,防止在关节部位和静脉窦的部位进行操纵,应闇练控制穿刺技巧,穿刺时动作应轻盈.稳.准.根据不合的血管情形,掌控好进针角度,进步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用防止或削减皮下血肿的产生.3. 液体渗漏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渡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衣管未完整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轻者消失局部肿胀.痛苦悲伤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逝世.为防止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增强根本功练习外,应妥当固定导管,嘱患者防止留置针肢体过度运动,须要时可恰当束缚肢体,同时留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并增强对穿刺部位的不雅察及护理,对能下床运动的患者,应防止鄙人肢进行穿刺.4 .导管堵塞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庞杂,平日与静脉养分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完整,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平常等有关.是以,在静脉高养分输液后应完整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准确封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形,选择适合的封管液及用量,并留意推注速度不成过快.输液进程中增强巡查,留意呵护有留置针的肢体,尽量防止肢体下垂,以防导管堵塞.5. 静脉炎静脉炎按原因不合分为化学性和沾染性两种,其罕有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子般硬.滚.滑.无弹性,轻微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排泄物,并可伴随发烧等全身症状.护理人员严厉遵照无菌操纵原则;长期输液病人,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端,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运用,点滴速度应慢,前后运用心理盐水冲管,以削减静脉炎的产生;同时要有筹划地改换输液部位,以呵护血管.6. 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多见血流迟缓的静脉内.据报导,久病卧床患者产生鄙人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静脉血栓多3倍.别的,重复多次在统一部位运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导致血管壁毁伤,也是血栓形成的促发身分.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留意呵护血管,防止在统一部位重复穿刺.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尽量防止鄙人肢远端运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光不克不及过长.。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及处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及处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及处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实用】医疗技术资料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及处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

核心的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柔软的导管或套管,以及不锈钢的穿刺引导针芯。

留置针分为开放式和密闭式,开放式分为普通型和安全型(防针刺伤型),密闭式分为普通型和安全型(防针刺伤型)。

适用于间歇性、连续性或每日静脉输液治疗,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够保护患者血管,减少患者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

【并发症】静脉炎【发生原因】1.无菌操作不严格。

2.留置针型号与静脉直径不适合,留置时间过长。

3.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

4.输液速度过快,输入液体微粒,长时间同部位输液或同一根血管反复多次穿刺。

5.血管弹性差、脆性大,长期输液患者。

【临床表现】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局部肿胀,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预防及处理】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静脉留置针必须一次性使用。

2.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位置便于牢固,躲开枢纽、静脉瓣等部位。

3.提高穿刺成功率,进针速度与角度要适当,避免损伤静脉内膜。

4.标准输液操作进程,削减微粒净化液体所致的静脉炎。

5.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前后应用心理盐水冲管,削减对血管的刺激。

6.严格控制留置工夫,成人一般为72~96h更换。

7.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者应加强营养,增强血管的修复能力和抗炎能力。

8.留置针留置期间,指导患者不宜过度活动穿刺侧肢体。

9.立即拔出留置针,嘱患者举高患肢,增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10.局部应用硫酸镁湿敷、胶原液体赛肤润、喜疗妥软膏涂抹,胶原敷料安普贴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实用】医疗技术资料外用。

【并发症】液体渗漏【发生原因】1.与药物酸碱度、渗透压、浓度、毒性及Ⅰ型反常反应有关。

2.药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液体输入量、温度、速度、工夫、压力与静脉管径及舒缩状况是否符合,留置针对血管的刺激,拔针对血管壁的损伤。

住院患儿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原因及预防

住院患儿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原因及预防

上大多并不遵循此原则,!次"#的药物只管上午使用$次,下午使用$次。

如医嘱规定头孢哌酮!次"#静脉滴注,如果护士%:&&输注第一次,$’:&&输注第二次,极可能导致下午时药物的血药浓度很高,更易发生毒副作用,而深夜时药物已大部分被代谢,从而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起不到应有的疗效,会给医生传达一种“此药无效”的错误信息。

目前临床用药量一般都比较大,药物种类也很多,要求现用现配,但在患者多,输液任务大时,不能完全做到现用现配,导致药物因配制时间过长可能效价降低或发生某些反应而影响疗效。

还有某些药物未按正确方法使用,如该避光的药物,滴注时未采取避光措施。

$()*对患者的知识宣教不到位,未按要求控制输液滴速*静脉输液速度过快,可使循环血量突然增加,加重患者心脏负担,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特别是小儿、老年体弱心肺功能不全患者更易发生。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护士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和药理知识宣教不到位,有些患者及家属依从性又比较差,为尽快结束输液,自行随意调快输液滴速,引起不良反应,如内科一男性患者,在夜间输注单硝酸异山梨酯时,护士按医嘱滴速调至$&滴"+,-,患者急于尽快输完,自行将滴速调至.&滴"+,-,出现了脉率增快、头晕等症状,幸好被护士及时发现才未引起严重不良后果。

另外个别护士也不注意输液滴速的调控,临床上发现滴速过慢、过快,未按药物性质调节滴速的现象比较普遍。

$(’*机械执行医嘱,药物的配制溶液选择不合适*目前,临床使用的新药越来越多,抗生素换代较快,某些医师对新药知识掌握不全面,甚至对用哪种溶液稀释不清楚,而护士也不知道某些药物的具体用法,导致药物配制出现问题。

如氟罗沙星注射液说明书中写明应用时稀释于’/葡萄糖注射液中,忌与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合用,而医师医嘱稀释液却为氯化钠注射液,护士按医嘱机械执行,致使药物出现混浊报废。

留置针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留置针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留置针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1、皮下血肿
原因:操作技术不熟练、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或针管固定不牢等因素而导致留置针穿破血管壁形成皮下血肿。

护理对策:护理人员要有过硬的技术操作能力,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规程及技巧,穿刺时动作要轻稳、准确,合理选择穿刺部位及留置针,提高穿刺成功率,才能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2、输液体外渗和渗出
原因:进针角度、病人配合度及固定效果等因素均与液体渗透形成有关。

病人情绪焦躁不安易动、静脉留置针套管未进入血管管腔内、套管与管壁接触面积过多均可引发液体外渗和渗出。

护理对策:合理安排输液,先输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

在输完之后用生理盐水冲管,并缩短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3d。

发现液体渗漏时,立即停止输液,更换部位和留置针重新穿刺。

同时,嘱咐患者抬高患肢并制动,以减轻水肿。

根据渗漏的范围、程度、药物种类,选择不同处理方法,临床常用冷敷、热敷、药物外敷、局部封闭及物理治疗等方法。

3、静脉炎
原因:年龄大、反复穿刺、合并糖尿病、穿刺部位下肢、使用时间过长,病人并发静脉炎几率显著增加。

药物输液速度及pH值对静脉炎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护理对策:自高浓度向低浓度、强刺激性向弱刺激性输入药物,且输入高浓度药物时适当减慢输液速度,连续输入2种或2种以上药物时换药间隔可采
用输注生理盐水,以预防或降低静脉炎的形成。

选取适当的静脉留置针穿刺血管,血管选取以韧性好、血管粗直、血液循环良好且无静脉瓣为宜,尽量避免选取邻近关节部位作为穿刺点,以便更好地进行静脉留置针固定。

穿刺及固定操作时动作要轻柔、熟练,避免反复穿刺操作,尽量避免下肢静脉留置。

浅静脉留置针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浅静脉留置针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浅静脉留置针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导管堵塞
处理流程:发现导管堵塞→查找堵塞原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可用注射器回抽,严禁将凝固的血块推进血管内,如上述处理后通畅继续输液;如不通畅拔除重注)→安抚患者及家属。

(二)皮下血肿
处理流程:出现皮下血肿→立即拔针→用静脉贴覆盖穿刺口,拇指按压,增加按压面积→安抚患者→若血肿过大→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24小时内局部冷敷,24小时后50%硫酸镁湿热敷)→更换注射部位→做好床旁交接班。

(三)液体渗漏
处理流程:出现药液外渗→立即停止输液→局部按压→安抚患者→更换注射部位→另选血管重新穿刺(如系化疗药物、血管收缩药等特殊药物应报告医生、护士长)→根据渗出药液的性质,遵医嘱处理→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四)静脉炎
处理流程;出现静脉炎症状→立即拔除患处留置针→更换输液部位→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如患肢抬高20~30°,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2%利多卡因湿敷;芒硝或马铃薯片外敷;如全身感染症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五)穿刺部位皮肤感染
处理流程:穿刺部位出现感染症状→立即拔除患处留置针→安抚患者及家属→更换注射部位→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局部涂消炎药或药膏)→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

甘露醇静脉输液渗漏的处理方法及预防交接班制度

甘露醇静脉输液渗漏的处理方法及预防交接班制度

甘露醇静脉输液渗漏的处理方法及预防交接班制度首先,我将介绍甘露醇静脉输液渗漏的处理方法。

1.停止输液并确认渗漏一旦注意到输液渗漏,首先要停止输液,确保渗漏不会继续发生。

然后,仔细观察渗漏情况。

确认渗漏的位置和程度,以便做出进一步的处理。

2.保持渗漏部位清洁在处理渗漏的同时,要保持渗漏部位清洁。

使用温盐水或消毒纱布擦拭渗漏部位,确保不会引起感染。

3.更换导管或换输液方式如果输液渗漏严重,可能需要更换导管或者换一种输液方式。

可以尝试重新插入导管,或者选择其他途径进行输液,如外周静脉输入。

4.观察是否发生并发症输液渗漏可能引发各种并发症,如局部组织损伤、感染、深部组织坏死等。

因此,在处理渗漏的同时,要密切观察是否有相关的并发症发生。

如有必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接下来,我将介绍预防输液渗漏的交接班制度。

1.资源共享在交接班时,要确保充足的输液设备和材料供应。

检查院内的输液设备是否完整并且处于良好状态,同时确保常用输液材料的充足储备。

2.完整交接信息交接班时,要详细记录输液的相关信息。

包括患者的姓名、病历号、输液的药物、用量、输液速度等。

同时,要详细描述输液导管的插入部位和方式,以及输液的时间、监测情况等。

3.定期巡视在交班之后,护士应该定期巡视患者的输液情况。

观察输液导管的畅通性和位置是否正确,监测输液速度是否正常,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

4.管路固定为了避免输液渗漏,输液导管的固定十分重要。

应该使用透明敷料或其他固定装置,将导管固定在患者身上,以确保导管的稳定性。

5.培训教育针对新入职的护士或临床实习生,需要进行相关的培训教育。

包括正确的导管插入技巧、输液的速度控制和渗漏处理等内容,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质量。

总之,对于甘露醇静脉输液渗漏的处理,要及时停止输液并确认渗漏,保持渗漏部位清洁,可能需要更换导管或换一种输液方式,观察是否发生并发症。

在预防输液渗漏的交接班制度中,要确保充足的输液设备和材料供应,完整交接信息,定期巡视,正确固定导管,进行培训教育。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封管液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封管液, 如肝素盐水、生理盐水等
正确封管
封管时间: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液 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时间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封管方法: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 行封管,如先抽回血,再注入封管 液
封管后观察:封管后要密切观察患 者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观察记录
观察患者静脉 留置针部位皮 肤颜色、温度、
导管堵塞的处理
确认堵塞原因: 如血液凝固、
药物结晶等
采取措施:如 使用肝素盐水 冲洗、更换导
管等
观察效果:如 血流速度、颜
色等
记录处理过程: 如时间、方法、
效果等
液体外渗的处理
立即停止输液,保持 针头在血管内
观察皮肤颜色、温度、 肿胀程度等变化
局部冷敷,减轻肿胀 和疼痛
必要时使用抗炎药物, 如氢化可的松等
操作前洗手,戴无菌手套
严格无菌操作
操作过程中避免接触皮肤、黏膜等 部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使用无菌物品,如无菌注射器、无 菌纱布等
操作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保持环 境清洁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血管
穿刺部位:选择易于固定、不易受压的部位,如手背、前臂等 血管选择:选择粗大、血流丰富的血管,如肱动脉、桡动脉等 穿刺角度:根据血管走向和血流方向,选择合适的穿刺角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症状:局部肿胀、疼痛、皮肤发红、 发热等
护理方法:及时处理,如冷敷、局 部压迫、使用抗炎药物等
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留置针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包括血流缓慢、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 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皮肤发红等 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包括保持适当的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使用抗凝药物等

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液体外渗: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白、发凉、皮肤紧绷、水肿。

1.应选择粗直、血流丰富、无静脉瓣的血管。

2.用无菌透明敷料妥善固定导管。

3.嘱患者避免留置针侧肢体过度活动,勿使肢体受压,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

4.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经常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主诉。

5.采用正确的按针、按压方法。

二.导管阻塞表现为输液不滴或滴速过慢,冲管有阻力或无法冲管,不能抽吸回血。

1.注意观察静脉输液滴速,滴速减慢或不滴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如通气管反折、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输液侧肢体受压等。

2.静脉输入胃肠外营养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多种药物输注时,两种药物之间一定要用生理盐水充分冲管。

3.采用正压封管的手法,并且夹闭延长管,确保正压效果。

4.正确使用封管液的浓度及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有条件者可使用无针密闭输液接头。

5.注意输液时尽量避免肢体下垂姿势,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阻塞穿刺管。

三.静脉炎:表现为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局部肿胀,沿穿刺静脉走向出现红、热、痛、水肿或条索状改变,有明显的束缚感。

分为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和血栓性静脉炎。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穿刺前严格检查静脉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如有破损及过期禁用,静脉留置针必须一次性使用。

2.合理选择血管,选用粗直、富有弹性的静脉,穿刺时尽可能从血管远端开始,避开关节、静脉瓣等部位。

3.规范输液操作过程,选用精密过滤输液器,以减少输液微粒污染物液体所致的静脉炎。

4.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

进针速度与角度要适当,避开损伤静脉内膜。

5.穿刺后有效固定导管和输液器,必要时可使用臂板。

6.根据药物的性质合理调节输液速度。

7.输入刺激性、高分子液体后,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管。

8.皮肤消毒范围应符合要求,如导管脱出,勿将脱出部分再送入血管内。

9.严格控制导管留置时间,成人一般为72~96h更换,儿童留置时间可视情况稍长。

静脉注射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规范

静脉注射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规范

静脉注射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规范(一)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规范1.根据治疗方案、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选择正确的输液通道和器材,如留置针、CVC、PICC 等,减少头皮钢针的使用。

2.注射时加强巡视和观察,尽早发现输液外渗,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杜绝坏死性损伤的发生。

3.推注药液不宜过快,一旦发现注射阻力增加,应抽回血并检查穿刺局部有无肿胀。

4.如有发生药液外渗,应终止注射,拔针后局部按压,另选血管穿刺。

并评估药物外渗的症状和体征,及时上报科护长。

5.化疗药或对局部有刺激的药物,宜进行局部封闭治疗,适时热敷、理疗、防止皮下组织坏死及静脉炎发生。

6.血管收缩药外渗采用肾上腺素能拮抗剂酚妥拉明 5~10mg 溶于 20ml 生理盐水中作局部浸润,以扩张血管;更换输液部位。

7.高渗药液外渗,应立即停止注射,并可用以下方法之一处理:(1)2%利多卡因 5~20ml 溶解透明质酸酶 50~250u,注射于外渗液局部周围,因透明质酸酶有促进药物扩散、稀释和吸收作用。

(2)2%利多卡因 5~20ml 加地塞米松 5mg 于外渗局部周围封闭。

(3)75%酒精与云南白药混合成糊状涂在外渗局部皮肤。

(我院儿科使用效果明显)8.如上述处理无效,组织已发生坏死,则应该将坏死组织广泛切除,以免增加感染机会。

(二)静脉穿刺失败预防及处理规范1.准确评估静脉血管条件,根据治疗方案、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选择正确的穿刺器材。

避免反复穿刺。

2.熟悉静脉的解剖位置,提高穿刺技术。

3.认真检查止血带的弹性、粗细、长短是否适当。

4.避免盲目进针,进针前在注射部位上方扎止血带,使血管充盈后再进针,减少血管滑动,提高穿刺成功率。

5.轮换穿刺静脉,有计划保护血管。

延长血管使用寿命。

6.穿刺见回血后要平行缓慢顺血管的方向进针约 0.1~0.2cm,如有阻力,不要强行推送。

7.对四肢末梢循环不良造成的静脉穿刺困难,可通过局部热敷等保暖措施促使血管扩张。

静脉留置针操作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静脉留置针操作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静脉留置针操作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留置针穿刺部位局部血管损伤,留置针固定不牢。

2.输液速度过快或输液压力过高。

3.留置针套管损伤或连接处松动。

二)临床表现液体从穿刺部位渗出,局部皮肤湿润,可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

三)预防和处理1.留置针固定要牢固,避免移位。

2.输液速度要适中,避免输液压力过高。

3.注意留置针套管的损伤和连接处的松动,避免渗漏。

4.对于已经发生液体渗漏的情况,及时更换留置针,进行局部处理和护理。

四、留置时间过长一)原因1.医生未及时更换留置针。

2.病人病情复杂,需要长时间留置针。

3.病人自身条件限制,无法更换留置针。

二)临床表现留置针周围皮肤炎症反应,病人出现局部疼痛、红肿、渗液等症状。

三)预防和处理1.医生应根据病人情况及时更换留置针。

2.对于需要长期留置针的病人,应定期更换留置针,避免留置时间过长。

3.病人应注意留置针周围皮肤的清洁和护理,避免感染和炎症反应的发生。

4.对于留置时间过长的病人,应及时拔除留置针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1.液体外渗是指在穿刺或输液过程中,由于针头刺破血管或针头滑出血管外,导致液体进入穿刺部位的血管外组织而引起。

此时,局部组织会出现肿胀、苍白、疼痛,输液也会受到影响。

如果药物有刺激性或毒性,还可能引起严重的组织坏死。

为了预防液体外渗,我们需要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经常检查输液管是否通畅。

同时,我们应该牢固固定针头,避免移动,嘱病人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

如果发生液体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

抬高肢体以减轻水肿,局部热敷可促进静脉回流和渗出液的吸收,减轻疼痛和水肿。

2.皮下血肿是指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的一种并发症。

此时,局部皮肤会出现淤血、肿胀等症状。

为了预防皮下血肿的发生,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

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静脉留置针发生液体渗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静脉留置针发生液体渗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静脉留置针发生液体渗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静脉留置针因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保护血管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液体渗漏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本文从护士因素、患者因素、疾病因素等方面做了原因分析,以及针对其原因可采取的预防措施进行了综述,目的是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损失,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液体渗漏;原因;预防【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263-01静脉留置针也叫套管针,它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可在静脉中较长时间的留置,不但能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也在危重患者护理和静脉营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使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液体渗漏就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症状包括穿刺局部肿胀、有触痛、皮肤紧绷、穿刺点渗液等。

了解其发生原因,可在工作中有效预防。

1.护士因素1.1 血管选择不当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应选择选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血管,避开关节、静脉瓣、疤痕、以及有损伤的部位。

如果穿刺技术不熟练,穿刺时操之过急,没有选择合适的血管,增加了发生液体渗漏的机会。

1.2 导管选择不当应根据输入液体的性质,在满足治疗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细、较短的导管,这样导管与血管之间有一定量的血液边流,可减少导管与血管内壁接触的机会,使血管壁能得到充分的营养供给。

穿刺前评估不充分,血管较细而导管相对较粗,导管紧贴血管壁,易发生液体渗漏。

1.3 穿刺时损伤血管后壁穿刺时应使针头于皮肤呈30~50°角快速从血管正中刺入皮肤后,再呈15~20°角沿血管方向穿刺。

如果穿刺时角度过大,或对穿刺血管的深度估计不足,损伤了血管后壁,导致输液过程中发生液体渗漏。

1.4 固定方法不规范穿刺成功后,应先单手无张力持膜,将穿刺点置于贴膜的中心位置,保证贴膜将整个导管末端完全盖住,再用手挤捏导管末端的贴膜,塑形,然后用手指抚压整片贴膜,边撕边框边按压贴膜的边缘,用记录胶带辅助固定,最后U型固定延长管。

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一)静脉炎预防: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位置便于固定,力争一次穿刺成功。

3、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4、留置针留置期间,指导患者不宜过度活动穿刺肢体。

5、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局部抗炎能力。

处理:1、立即给予拔管,嘱患者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2、在肿胀部位用50%硫酸镁或土豆片等湿敷20min/次,4次/天。

(二)液体渗漏预防:1、妥善固定导管。

2、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

3、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

4、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处理:1、对液体外渗者,予50%硫酸镁、土豆片等湿敷。

(三)皮下血肿预防:1、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

2、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处理:1、可行冷敷或热敷,每日1-2次。

(四)导管堵塞预防:1、在静脉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

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封管液的浓度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

3、采取正压封管,即边推注封管液边夹紧留置针塑料管上的夹子,夹子尽量应夹在塑料管的近心端。

处理:1、发生堵管的时候,切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液,正确的方法是回抽,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导致血栓栓塞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五)静脉血栓形成预防:1、再次输液时,用0.5%碘伏消毒肝素帽处,接上输液器,如果液体滴入不畅,勿用力挤压输液管,否则可将小凝血块挤入血液循环而发生栓塞,应先调整肢体位置,检查静脉留置针有无脱出,然后用5ml针管抽取0.1%肝素盐水2ml,连接输液针头回抽凝血块,通畅后再换接输液管输液。

2、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且留置时间不可过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留置针操作并发症液体渗漏的预防及处理
(一)原因
1.由于穿刺时刺破血管或输液过程中针头滑出血管外,使液体进入穿刺部位的血管外组织而引起。

2.固定不牢、病人躁动不安。

3.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

(二)临床表现
局部组织肿胀、苍白、疼痛、输液不畅,如药物有刺激性或毒性,可引起严重的组织坏死。

(三)预防及处理
1.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经常检查输液管是否通畅。

2.牢固固定针头,避免移动。

嘱病人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

3.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

4.发生液体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

5.抬高肢体以减轻水肿,局部热敷可促进静脉回流和渗出液的吸收,减轻疼痛和水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