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思维视角下肿瘤血管生成中医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浅谈象思维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浅谈象思维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环球中医药2016年6月第9卷第6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ne 2016,Vol.9,No.6753 ㊃争鸣㊃作者单位: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张娜(硕士研究生)㊁郭霞珍]作者简介:张娜(1988-),女,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㊂研究方向: 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文献与实验研究㊂E⁃mail:echosunshinezn@通讯作者:郭霞珍(1950-),女,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㊂研究方向: 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文献与实验研究㊂E⁃mail:guoxiazhen@浅谈象思维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张娜 郭霞珍【摘要】 象思维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也是中医学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一种重要思维模式㊂笔者认为中医学在形成自身基本理论体系时受象思维的影响很深,并将其运用于指导临床实践㊂本文从病因㊁病机㊁治则治法㊁方药四个方面举例探讨象思维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并试从阐述其思维机制过程㊂【关键词】 象思维; 病因; 病机; 治则治法; 方药【中图分类号】 R226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06.035 普朗克在‘科学自传“中写道: 我们的思维规律和我们从外部世界获得印象过程的规律性是完全一致的,所以人们就有可能通过纯思维去洞悉那些规律性㊂”[1]所谓象思维,它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是以客观事物自然整体显现于外的现象为依据,以物象或意象为工具,运用直觉㊁比喻㊁象征㊁联想㊁推类等方法,以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把握对象世界的普遍联系乃至本原之象的思维方式,是客观之象与心中之象的转化与互动过程,是将获取客观信息转化为 意象”而产生的关联性思维[2]㊂象思维在中医学中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通过其独特的思维模式形成中医理论的基础,创造出解释各种自然现象或者人体现象的模型,并用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㊂例如古代医家根据自然界风㊁寒㊁暑㊁湿㊁燥㊁火六淫邪气的特点,以及人体感受外邪后的症状表现,把相关疾病的病因归属于六淫范畴,这样就可以通过直观的病象来针对病因治疗疾病㊂临床治病的思维模式不外乎探究病因㊁病机,确定治则治法,再予以方药㊂因此本文也欲从病因㊁病机㊁治则治法㊁方药四个方面举例探讨象思维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㊂1摇象思维在中医病因学说中的运用张仲景在‘金匮要略㊃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明确指出: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同,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㊁金刃㊁虫兽所伤㊂”这与后世所说的 三因学说”并不完全相同,因为在此之前仲景还有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㊂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㊂客气邪风,中人多死”之论㊂由此可以看出张仲景宗‘内经“之旨,认为 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素问㊃风论“),在对疾病的认识中把风邪作为致病因素㊂而 风”这一致病因素的诸多特性:善动不居㊁善行数变㊁轻扬开泄等正是从自然界风之象总结而来㊂这里有一个问题:古人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得出的风邪为致病因素到底是经验的总结还是概念的建构?经验总结的过程是在不断经验事实积累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观点,借此来解释与此相关联的现象,其最终的深化结果是上升为理论㊂概念是抽象的㊁普遍的想法,从哲学角度来说它是思维的基本单位,而康德认为概念是对多个事物共同点的想象㊂建构是指在已有的文本上,建筑起一个分析㊁阅读系统,使人们可以运用一个解析的脉络,去拆解那些文本中背后的因由和意识形态㊂由此可以得知风邪为致病因素的提出,正是古人建构 风邪”概念的结果㊂根据自然界风变动之象类比人体发病,出现游走不定㊁变幻无常㊁发病迅速等具有 动”之特征表现的情况以及因风之变动具有向上㊁向外的特性,因此在阴阳属性上是属阳的,所以由开泄腠理而导致汗出㊁恶风以及头痛等病症表现的情况,古人称之为风邪致病㊂虽然在概念形成的阶段有经验的积累,但这一逻辑过程的形成是先于经验的,它是建立在人的认识活动的内在特征基础之上的㊂具有这一特征的就是象思维,象思维的特征要求中医对于病因的认识不只是凭借具体可见的现象,而是把现象与其在自身思维中建构起的某个概念相联系,由此来进一步认识疾病㊂认清病因是现代临床诊治疾病取得疗效的重要前提㊂运用象思维认识疾病的病因,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突破口㊂针对妇女寒热往来之证,张锡纯独辟蹊径,认为此因阳气郁闭所致㊂盖妇女多忧思,以致脏腑经络有郁结闭塞之处,阻遏阳气不能外达,又阳气蓄积愤发之力与抑遏之力相争,故出现寒热往来之象㊂此处张锡纯对病因之象754 环球中医药2016年6月第9卷第6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ne2016,Vol.9,No.6的认识就是根据阳气之象来理解的,所以用玉烛汤来治疗,取四时和气之义㊂另外现代有人通过对比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与人体之气的功能,取其相似的功能象,认为甲亢主要可能是人体之气发生病理变化而引起的疾病,并且按照其发生时期可以分为心肝火旺证㊁胃火炽盛证㊁肝肾阴虚证㊁气阴两虚证㊁气滞痰阻证㊁痰瘀互结证[3]㊂对于近几年流行的新型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认为此属 温热” 温疫”范畴,因为其发病后症状表现符合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特点,而且初期就可能出现感邪较重的表现,因此辨清病因后就可以根据具体的病理变化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4]㊂2 象思维在中医病机学说中的运用中医在对病因充分把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疾病的发生㊁发展㊁变化的机理,即病机㊂病机辨析是对疾病全过程把握的关键,在中医临床治疗中起到全局指导的作用,诚如‘素问㊃至真要大论“所言: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㊂”从‘黄帝内经“开始,至近现代医家著作,对于病机的论述可谓 群英峰起,百家争鸣”㊂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总结出的病机类别也是纷繁复杂㊂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究其根源还是由思维方式决定的㊂中医象思维的基础是对于 象”的认识,笔者认为象思维的机制也可以一个 象”字概括,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言 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此时象是名词;另外象在王力‘古汉语字典“中有模仿㊁效法之意,此时象是动词㊂通过以上解释可以这样理解象思维的机制,即抽象概括外在的物象,使之有一定内涵,再模仿效法之㊂赵继伦认为 象”表现着事物类的形象,建构了思维模拟的范式,并表征或象征某种意义㊂而形象分析就是要对观念形象的组成要素进行分解研究,通过内心感受㊁体验㊁选择,更深入地把握形象各方面特征的意义[5]㊂有医者认为厥阴与五行之风木对应,阴极生阳之时,阳气发动迅速,具有变动不居的特性,若风木生发不利,木气便上逆克伐胃土而产生呕吐㊂厥阴病变化多端的表现正如有蛔虫藏于腹内不安,或动㊁或静㊁或食㊁或呕㊁或热扰心胸㊂从 蛔虫”之象的角度认识厥阴病,抓住 风性善行而数变”的本质,以乌梅丸为主方治疗慢性胃炎㊁厥阴头痛㊁围绝经期综合征㊁高血压等疾病,效果良好[6]㊂ 象”的思维过程决定了不同医家对于 象”构建的差异㊂比如金元四大家,他们分别以寒凉㊁攻邪㊁补土㊁养阴派著称,但其主要理论观点却都与‘内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㊂刘完素的火热病机理论主要来自‘素问㊃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㊂在阐述火热为病的广泛性的同时,还从理论上进一步揭示了火热致病的病变机理,并提出 六气皆从火化”和 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著名论点㊂张子和攻邪之汗㊁吐㊁泻三法:天邪可汗而出之,人邪可涌而吐之,地邪可泻而出之,正是‘素问㊃阴阳应象大论“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其高者因而越之” 其下者引而竭之”的治疗原则的具体运用㊂李东垣重视中焦脾胃,根据‘素问㊃调经论“ 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以及 阴虚则内热” 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㊂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之论,认为脾胃伤而不能滋养元气,内伤之病乃发,从而提出 甘温除大热”法来治疗内伤气虚发热㊂朱丹溪取‘素问㊃太阴阳明论“ 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㊂故阳道实,阴道虚”之言说明其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倡 相火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7]㊂虽然都注重对于‘内经“的研究,但四位医家形成的理论思想却大相径庭㊂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可以用象思维的思维机制来解释㊂四位医家在取象时的选择不同(取象比类),对象的分析理解也不同(据象推演),因而最终形成的思想理论也不同(体象悟道)㊂英国科学哲学家哈雷认为,理论的建立本质上就是形成一个假说性机制即模型,通过模型形成一个关于事物内部如何作用的假想的机制,去模拟㊁类比和推测事物的结构和过程,从而达到对现象的解释[1]㊂可以理解为病机理论就是医家通过自己的象思维形成的模型,用以解释疾病的发生㊁发展过程㊂虽然主体运用象思维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但这并不是思维的无方向发散㊂因为中医象思维已经是成熟的范式,它涉及医家用以研究各种现象的一切要素,包括概念㊁理论㊁治则治法㊁方药,涉及医家治疗疾病的各个环节,包括望㊁闻㊁问㊁切㊂它决定医家如何看待疾病,如何解释疾病,如何选择相应治法等㊂它其实是中国古代医家共同集体的信念㊂诚如前文所讲金元四大家虽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但从中仍可以看出他们均重视对火热病机的探讨㊂刘完素着重探讨外感火热病证,张从正擅用下法清泄实火,李东垣提出 阴火”概念,朱丹溪致力于内伤火热证候㊂虽然采取的治法各异,但对 火象”的把握却是一致的,即 火为阳邪,易伤阴液”㊂3 象思维在中医治则治法理论中的运用在认清疾病的病机之后,就要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以及方法来指导治疗疾病,即为治则治法㊂治则一般来说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8],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治则也可以认为是在象思维的指导下提出的㊂无论是古籍记载还是在现代临床实践中都可以发现,针对相同疾病或症状不同的医家选择的治疗方法各异,因而治疗效果也有高下之别㊂原因在于各个医家对于中医不同之象的理解各有侧重,虽然基本象的概念已经达成共识,但是究竟如何选择针对疾病的象来指导治疗却是见仁见智的过程㊂王清任在‘医林改错㊃辨大便干燥非风火“中说: 患半身不遂,兼大便干燥,古人名曰风燥,言其病有风有火,有是理乎?余曰:若是风火,用散风清火润燥攻下药,大便一行,风散火清,自当不燥㊂尝见治此症者,误用下药,下后干燥更甚㊂总不思平素出大恭时,并非大恭顺谷道自流,乃用气力催大恭下行㊂既得半身不遂之后,无气力使手足动,无气力使舌言,如何有气力到下部催大恭下行㊂以此推之,非风火也,乃无气力催大恭下行㊂大恭在大肠,日久不行,自干燥也㊂”[9]王清任从环球中医药2016年6月第9卷第6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ne2016,Vol.9,No.6755气虚角度治疗半身不遂兼大便干燥,是因为他认为半身不遂的本源是元气亏损,立补气之法㊂而古人从风火立论采取下法,是只看到干燥之象,并没有思考病人的整体状态造成的㊂由此可以看出象思维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是需要医家根据象的特点形成自己的理论倾向,然后由此提出针对病情的治则治法㊂在现代临床治疗中,有医者运用 取类比象”的方法,认为临床上细菌生物膜耐药的机制与中医的 伏邪”理论的机制有异曲同工之妙,因而用宣散伏邪的方法治疗细菌耐药的疾病,并取得很好的疗效[10]㊂其他中医学特有的治法如 提壶揭盖法” 增水行舟法” 导龙入海法” 开鬼门,洁净府” 开上源以利下流”等[11],都是象思维方法的具体应用,根据实际病情选择相应的治法是治疗疾病的关键㊂4摇象思维在中医方药中的运用中医象思维在方剂上的最佳体现就是方名的取定㊂如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讲大青龙汤时说: 青龙东方甲乙木神也,应春而主肝㊂专发主之令,为敷荣之主㊂万物出甲,开甲则有两歧㊂肝有两叶,以应木叶㊂所以谓之青龙者,以发散荣卫两伤之邪,是应肝木之体耳㊂”[12]他对于大青龙汤方名的解释很好地体现了象思维在治疗疾病时的思维特点和过程㊂再如治疗阴虚胁痛的一贯煎,方中重用生地黄滋肾阴以养肝阴㊁肝血,中医称之为 滋水涵木”;北沙参养肺阴,麦冬益胃阴,寓意 佐金平木” 抑木培土”㊂另外如治疗 阳明温病,大便不通,若属津液枯竭,水不足以行舟而燥结不下者”的增液承气汤,滋阴增液而使大便通畅,是 增水行舟”的典型代表㊂现代运用本法可治疗肠燥便秘㊁习惯性便秘㊁干燥综合征㊁慢性咽炎等诸多疾病[13]㊂这些生动形象的中医概念都是古人根据各种象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创造出的,这是中医临床处方用药的极具特色的思维模式㊂古代医家对中药的认识不只是依靠经验的积累,更为重要的是运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在选择药物之前有预见性的判断药物的功效,将之运用到相关的疾病中㊂比如连翘一药,‘本草发挥“引 洁古云:连翘性凉微苦,气味俱薄,轻清而浮,升阳也㊂其用有三:泻心经客热一也,去上焦诸热二也,疮疡须用三也㊂”而在‘本草纲目“中对其描述为 连翘状似人心,两片合成,其中有仁甚香,乃少阴心㊁厥阴包络气分主药也㊂诸痛痒疮疡皆心火,故为十二经疮家圣药,而兼治手足少阳㊁手阳明三经气分之热也”[14]㊂洁古老人主要从其气味与阳之象同,再由此得出其功用;李时珍从其形状像心,味香,进而得出其功用㊂两位医家运用象思维认识药物的侧重有所不同,因而在其临床应用时也就会有不同选择㊂运用象思维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中药,进而可以加深对药物的理解㊂如结合药物颜色㊁外形㊁生长季节环境㊁其本身特性等,可以开拓思维,为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治疗思路[15]㊂综合上述四部分内容,可以看出象思维在中医临床治病的过程中既有对整体病机㊁治则治法思路确定的指导,也有对具体病因㊁方药确定的指导㊂虽然中医象思维与现代医学追求精准定位的理念有差异,但恰当运用象思维结合现代疾病认识诊治疾病,可以起到效如桴鼓的作用㊂象思维的思维机制可以理解为是在一个或多个象概念的基础上,根据其特性或相互关系而形成针对于临床各种病象的过程㊂象思维→的过程或可概括为观物取象→取象比类→据类推演体象悟道的过程[16]㊂在此过程中各医家对于象的关注点侧重不同,会造成治疗思路的不同,因此中医就会逐渐形成多种学术流派㊂参考文献[1] 胡志强,肖显静.科学理性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9,119.[2] 邢玉瑞.中医象思维模式研究[J].中医杂志,2014,55(17):1141.[3] 刘娇萍,曹继刚,邹小娟,等.浅议象思维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证候分型中的应用[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9):27⁃28.[4] 陈晓蓉,杨宗国,陆云飞,等.新型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辨证论治思路[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0):2828⁃2829.[5] 赵继伦.论 象”的思维机制[J].东北师大报,1996,(4):75.[6] 马新童,狄红,刘亚男,等.从‘伤寒论“中的 蛔”看中医的象思维[J].北京中医药,2012,31(1):36⁃37.[7] 段咏慧,夏海波.浅谈金元四大家学术观点与‘内经“的渊源[J].江苏中医,2001,22(10):11⁃12.[8] 印会河,张伯讷.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31.[9] 王清任.医林改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38.[10] 杨金亮,齐文升. 取类比象”思维方式在细菌感染方面的临床运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3):35⁃36. [11] 李军伟,宋咏梅.探骊 象”思维在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中的运用[J].四川中医,2011,29(9):23.[12] 成无己.伤寒明理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47.[13] 史业骞,初杰.从 象思维”谈药说方[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4):452.[14] 马子密,傅延龄.历代本草药性汇解[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9.[15] 史业骞,初杰.浅谈象思维在认识中药功效方面的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4):1164⁃1165.[16] 邢玉瑞.象思维过程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37(1):7.(收稿日期:2015⁃12⁃18)(本文编辑:董历华)。

抗肿瘤血管生成中药的研究进展

抗肿瘤血管生成中药的研究进展

迁移 : 血 管 内皮 细胞 生 长 因 子 受 体 表 达升 高 , 进 内皮 细 胞 ④ 促 的外 形 重 塑 并 形 成 管 腔 样 结 构 : 在 相 关 基 因 的 作 用 下 , ⑤ 通
过 促 进 和 松 弛 内皮 细 胞 与 周 围 支 持 细胞 f 平 滑肌 细胞 、 纤 如 成 维 细 胞 ) 的相 互 作 用 而 完 成 血 管 的 形成 。其 特点 是局 部 血 等 管 舒 张 、血 管通 透性 升高 和 内皮 细 胞 的增 殖 , 体 内启 动 出 在 芽 式 血 管 生 成 是个 较 为迟 缓 的过 程 。与 之 相 反 , 入 式 血 管 套 生 成是 通 过 在 已 有 的血 管 管 腔 内形 成 大 量 的跨 血 管 组织 微 柱
点 ,开发 血 管 生 成 抑 制 剂 在 抗 肿瘤 研 究 中成 为 一 个 新 的 十 分 活 跃 的研 究 领 域 。传 统 中医 药 在肿 瘤 治 疗领 域 中发 挥 着 重要 的 作 用, 着 肿瘤 新 生 血 管 形成 机 制 的深 入研 究, 现 一 些 中 随 发
药 的有 效 成 分 及 复 方 能 抑制 新 生 血 管 生 成 ,从 而 发挥 其 抗 肿 瘤作 用 。本研 究 就 近 几 年来 中药 抗 血 管生 成 的研 究报 道 综 述 如下 。 1 肿 瘤 血 管 生成 机 制 血 管 生 成 在 肿 瘤从 良性 向恶 性 的 转 变 、 细 胞 进 入 血 液 癌 循 环 、转 移灶 的发 展 和 破 裂 中都 起 着 重 要 作 用 , 及 肿 瘤 从 涉 形成 到 转 移 全过 程 [ 3 1 今为 止 , 。迄 已经 发现 并 报 道 的肿 瘤 血 管 生 成 方 式 有 内皮 依 赖 性 血 管 、血 管 生 成 拟 态 (ac l e i v suo n g c

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三大类中药研究现状和思考

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三大类中药研究现状和思考

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三大类中药研究现状和思考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是肿瘤生长、复发和转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物过程,因此,抗肿瘤血管生成是目前治疗肿瘤的重要方式。

随着对中医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诸多中药在抗肿瘤血管生成方面有显著作用。

本文就目前研究较多的活血药、清热药、攻毒药等三类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中药作分析和思考。

标签:肿瘤;抗血管生成;中药在肿瘤的生长、复发及转移过程中,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其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病理过程。

自1971年美国Folkman[1]提出“肿瘤血管依赖性假说”以来,人们对肿瘤血管生成的认识也逐渐加深,肿瘤生长需要丰富的血液供应,这就要求有新的血管生成和增加,一旦血管长入肿瘤,肿瘤的血液供应由弥散获取变为灌注,肿瘤生长的体积将难以控制。

同时,在肿瘤转移方面也同样依赖血管生成,因此,阻止新生肿瘤血管的生成和破坏已有的肿瘤血管,从而切断肿瘤的营养供给,起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已成为治疗肿瘤的研究热点。

1 中医学对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的认识肿瘤属中医“瘸积”“岩”的范畴。

祖国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肿瘤系正气不足、外邪侵袭致体内痰饮、血瘀等多种病理产物搏结而成。

肿瘤血管生成属于中医学“络病”范畴。

中医“络”的概念在形态和功能上与现代医学的微血管与微循环概念相似。

祖国医学认为,络脉是经络系统的分支,犹如网络,纵横交错,遍及全身,内络五脏,外连肢节,具有贯通表里上下、环流气血津液及渗灌脏腑组织等生理功能。

正如《灵枢·经脉》所言:“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肿瘤的微血管生成过程,即中医“久病入络”而形成络脉病变的过程。

络脉的损伤既是其病机演变过程的主要病理产物,又是其病变渐次深入、变生诸病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的途径和必要条件。

因此,针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应着力恢复与畅达络脉至生理状态。

对于肿瘤治疗用药,即可在攻毒扶正之味的基础上佐以治疗络病之药。

中医重要研究方法之象思维

中医重要研究方法之象思维

中医重要研究方法之象思维取象比类不可取代中医学擅长于象思维,与西方逻辑思维习惯不同,是形成中医特色的重要原因。

然而,自西医以“破象”的解剖学研究方法,探索人体内部器官结构,被崇为“时代新秀”之后,中医学的象思维则被认为“陈腐玄虚”。

有人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提出取消中医的议案,也有人提出“中医是伪科学”的论调。

这是造成中医在近现代逐渐衰落的重要原因。

取象比类的思维,是人类最早的思维方式,也是最根本的思维方式。

不仅人类需要象思维,蜜蜂建巢、动物觅食也需要运用象思维。

所谓“象”,不仅有整体的形象,而且还有属性的象;有可见的自然之象,也有人心(脑)里抽提出来、整合起来的“意象”。

中医的藏象学说,是通过四诊把握外在的象,推测人体的整体状态是否正常。

假如判定其属于不正常状态(病象),则进一步推测是属于何种原因,如何调控(即治疗),进而使其转为正常。

中医这个诊治疾病的过程,也就是人体的“象变化”、“象转化”的过程。

当然,人体是一个自组织整体,其调控过程比控制卫星飞行还要复杂得多。

钱学森先生把人体称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认为人体不仅向环境开放,而且是精神力量统摄的高级智慧生命。

一句“股票暴跌”的话,不管载体与传播媒介是什么,都有可能击垮一个人的生命。

当然,一句激励的话语,也可以塑造一个英雄。

一个信息引起人体生命系统的“巨涨落”,足以说明中医“形神一体”观念的巨大价值,不能只靠身体内部结构是否正常来判定人的健康状态。

古人通过“立竿测影”,还进一步总结出阴阳学说,建立起一整套日影、月历、岁润的学问。

当然,这些研究太阳月亮的人,也是前赴后继、世代相传的,从黄帝到两汉,他们的“职称”就换了好几次,有的叫羲和,有的称重黎,也有的叫司空、天官、望气。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很多东西不能从解剖脏器来获得,比如人的感觉、情绪、色泽,我们打开人体之后,这些信息就不见了。

它们是整体所有,而局部所没有的东西,必须使用取象比类的研究方法。

当然,说明整体的研究方法,也不是绝对排斥解剖和分析的方法。

象思维在中医上的应用

象思维在中医上的应用

象思维在中医上的应用象思维在中医上的应用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源远流长,其中“象”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象思维是中医学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的观察和分析,从中提取出规律和本质,进而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象思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辨证论治中医学的辨证论治是一种综合分析病情、辨明病因、病机、病位、病势、病证的方法,而象思维则是辨证论治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

中医学认为,人体与自然界万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人体的生理状况与自然界的变化密切相关。

因此,在辨证论治中,医生需要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和分析,结合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从中发现病因、病机、病位、病势、病证等信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二、药物应用中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药的应用也是基于象思维的。

中药的药性、功效、适应症等都是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的观察和分析得出的。

例如,中药材中的“石斛”在中医学中被用于滋阴补肾、清热解毒等方面,这是因为它的形态与人体肾脏相似,因此被认为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

三、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而针灸的应用也是基于象思维的。

针灸的穴位选择、针刺方法、针刺深度等都是基于对人体经络系统的观察和分析得出的。

例如,针灸中的“三阴交”穴位位于脚背内侧,正好对应着人体的三个阴经,因此被认为具有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

总之,象思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它不仅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学临床实践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

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的观察和分析,中医学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状况和疾病发生的原因,从而制定更加科学、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象思维在中医上的应用

象思维在中医上的应用

应用背景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象征思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医上,象征思维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疾病预防的研究中。

中医通过观察自然界万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运用象征思维的方法对人体的变化和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达到疾病的治愈和健康的保障的目的。

应用过程1. 系统观察与整体把握中医强调整体观察和系统观察,它是象征思维的基础。

中医师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外在表象,以及听取患者的主观感受和描述,从而整体把握患者的身体状况。

中医师将患者的脉搏、舌象、面相等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系统整合和归纳,形成个体化的综合分析。

2. 形象象征与隐喻比拟中医运用象征思维的方法,将人体器官与自然界的事物进行形象象征和隐喻比拟。

例如,中医将人体的五脏六腑与天地五行相对应,将人体的内脏功能与自然界的四季相类比。

通过这种形象象征和隐喻比拟的方法,中医能够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从而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 五行学说的应用五行学说是中医的核心思想之一,它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

中医师通过对五行的运动变化的观察,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

具体应用中,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脉搏、舌象等信息,判断患者体内的气机运行情况,从而判断五行的变化和相互关系,并进一步指导疾病的治疗。

4. 阴阳平衡的调理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阴阳的平衡和调理。

中医师通过观察患者的习惯、面色、舌苔等信息,来判断患者阴阳失衡的情况。

具体应用中,中医师会通过中药、针灸等方法,调理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从而恢复患者的健康。

应用效果中医通过应用象征思维的方法,能够全面、深入地观察和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从而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具体来说,中医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疾病的早期预防中医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外在表象,以及听取患者的主观感受和描述,从而提前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象思维在中医临床用药组方中的运用

象思维在中医临床用药组方中的运用

日本的医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惠及了众多后人。

外国医者来到日本习医,耳濡目染,必然会习得一部 分医药鉴别知识。

③药材的种类和药材使用方面。

无论是鉴真东渡时携带的药材、航海旅途中所见之 药材、在日新种植的药材,还是在日期间委托他人带 至日本的药材,都大大增加了日本药材的种类和数 量,使日本开始使用从前没有或者不曾使用的药材。

欧美学生来日学医,将这些药材的相关知识和药材 带回本国,对中药在世界上的使用和传播有十分深 远的意义。

“有德国学者曾对中医典籍《千金方》等 书中有关消除雀斑、防止皮肤皲裂、滋润皮肤等处方 中的中草药用仪器进行分析,发现川芎、白芷、当归 等中草药的使用频率最高,并发现一定程度的上述 中药能抑制酪氨酸酶,从而减少黑色素以达到美容 养颜的效果。

”[11]④种类繁多的方剂。

搜集验方为 鉴真的另一大特长,此对日本医学界有过不小影响;另外,《医心方》之类书籍中所出现的“治心痛方”“脚气人心方”“鉴真服钟乳随年齿方”等同《医心 方》一并被输人到了欧美国家,丰富了欧美传统医 学界 用的方 。

4小结鉴真身为一名僧人,在传戒的同时又将博大精 深的中医文化带去日本,对日本医学界做出了卓越 贡献,造福于日本人民;同时被传往其他国家,对其 他国家的医学理论体系、药材鉴别手段、药材数量、方剂使用都有一定影响。

在“一带一路”倡导下,中西方文化交流将会日益增多,中医药文化将再次走 向世界。

在此美好的愿望下,我们重新回过头来研 究我国历史上鉴真东渡对中医外传的影响无疑是十 分有意义的。

本文偏重于鉴真在日本医学界的影 响,而在中医药文化西传方面,依然有很大的研究价。

5参考文献[1]许凤仪.唐代扬州的繁华对鉴真东渡文化传播的深远影响[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22(2):23 -26.[2] 王勇.鉴真东渡与书籍之路[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5):107 - 111.[3] 耿鉴庭,耿引循.从鉴真塑像回国探亲谈起[J].中医杂志,1980,21( 1):65 -66 + 81.[4] 何永华.鉴真对日本医学的贡献刍议[J].日本研究,1988,3(2) :42 -45.[5] 郝润华.鉴真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227 -228.[6] 张慰丰.鉴真与中日医药交流[J].江苏医药(中医分册),1979,24(3):33 -35.[7] 沈澍农.医心方校释[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5,513,612,1235 - 1236.[8] 真人元开.世界著名游记丛书:鉴真和尚东征传[M].梁明院,校注.北京:商务印书馆,中国旅游出版社,2016: 21-23.[9] 余大庆.鉴真传法东渡记[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149.[10] 马继兴.针灸学通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854 -865.[11] 蔡捷恩.中医药学及传统医学在德国[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3,17(5):60 -65,74.[12] 李经玮.中外医学交流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62.[13] 孙蔚民.鉴真和尚东渡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79 - 80.[14] 余日昌.鉴真[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209 -210.通信作者:张龔真,助教,河南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学科,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金水东路156号,450046, pinioncandy@!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课题(201610471064);河南中医药大学科研苗圃项目课题(MP2016 -35)收稿日期:2017 -09 - 15;修回日期:2018 -02 -01(编辑陶珠)文章编号$1001 -6910(2018)04 -0005 -03 •学术探讨•象思维在中医临床用药组方中的运用!马建栋,朱壮彦,郭智江(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中医系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山西大同037009)摘要象思维作为中医理论及临床中的核心思维方法之一,难杂症治疗中具有的独特临床疗效受到历代医学大家的重由于其具有直观、快捷、灵活、创新等优点,尤其是在一些疑视。

中医象思维的相关理论探讨

中医象思维的相关理论探讨

从 中 国传 统 文化 角度 来认 识 象 的 含 义 , “ 象” 原 本 是一 个 象 形 文 字 , 《 周 易 ・系 辞 》 界 定为 “ 见 乃 谓 之 象” , 而 其本 义是 指 哺 乳 动 物 大 象 。《中华 大 字典 》 对 “ 象” 做 了如 下解 释 : “ 象 为像 本 字 。段玉 裁 云 , 古 书 多
2 0 1 4年 8月 第 4 2卷 第 4期
Vo 1 . 42, No . 4, Aug . 2 01 4





Ac t a Ch i n e s e Me di c i ne a n d Ph a r ma c o l o g y
中 医象 思 维 的 相 关 理 论 探 讨

要: 在探 讨 中医象思 维的 内涵与挖掘 的过程 中, 疏理 象思 维的 中 医原 创 思 维 的基 础 上 , 对 象思 维概
念 进行 中 医哲 学的诠 释 和解读 , 抽提 象思 维的表 述 方式和 中 医象思维 范式 的特 点 , 以 中 医原创 思 维理念
为指导 , 依据 “ 以 象为素 , 以素 为候 , 以候 为证 , 据 证 言病 , 病证 结合 , 法依 证 出, 方证 相 应 ” 的 中 医诊 疗模
假象 为像 。像 者 似 也 ”, “ 古 有 象 而无 像 , 然 像 字 未 制
整体 健康 医学 , 这 种理 念落 实 到可操 作 的技术 层 面 , 就 是要 构建 中医诊 疗 模 式 , 即王永炎院士首倡 的“ 以象
为素 , 以素为候 , 以候 为 证 , 据 证 言病 , 病证结合 , 法依 证出, 方 证相 应 ”的模 式 , 该模式具有普 适价值 、 稳 定 结构 和永 续 的动 力 的 特 点 。“ 以象 为 素 ” 即是 从 “ 象”

从中医象思维认识肿瘤血管生成

从中医象思维认识肿瘤血管生成

从中医象思维认识肿瘤血管生成刘娇萍; 袁昌劲; 曹继刚; 邹小娟; 卢威; 刘礼【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25)007【总页数】3页(P937-938,943)【关键词】象思维; 中医; 肿瘤血管生成【作者】刘娇萍; 袁昌劲; 曹继刚; 邹小娟; 卢威; 刘礼【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武汉430014; 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武汉 430065; 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武汉 4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61 肿瘤血管生成的中西医认识肿瘤血管生成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的年轻医师Folkman[1]提出,他认为肿瘤的生长与转移依赖于肿瘤血管生成,阻断肿瘤血管生成可能成为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

目前,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是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领域[2]。

中医学没有肿瘤血管生成的概念,有学者将其归属于络病和血瘀证等范畴[3-4]。

2 象思维的含义“象”的概念起源于《周易》,“象思维”的概念最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王树人先生[5]提出。

王永炎院士对象思维亦进行了深刻的阐述,认为象思维首要在于“察象”,此“象”可有象有形,有象有形者,取自然之形;也可无象无形,无象无形者,取自然之理[6]。

“察象”即观物取象,此“象”可分为物象和意象。

物象即事物的具体形象,意象即事物的功能和特性[7]。

“象”思维方法与“象”思维模型密不可分,“象”模型是中医思维所采用的理论模型[8]。

如《黄帝内经》的阴阳、五行等象模型,《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象模型,以及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三焦象模型等[7]。

而取象比类不仅可以将不同的象进行归类,还可以通过已知之象认识未知之象[9]。

运用象思维,不仅可以很好地领悟中医经典,还可以实现中西医之间的对比解读。

3 象思维在肿瘤血管生成中医认识中的应用3.1 癌毒致病血管生成可分为生理性生成与病理性生成。

意象思维在中医认识疾病及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意象思维在中医认识疾病及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具, 它们 起 的是起 桥梁 作 用 , 思 维 的真正 目的在
‘ 得意 ” ’ 【 。 因此 , 意 象思 维 的最终 目的是把 握
可见 , 意象 思维 通过取 象 的方式 , 在 思维 过
程 中对 被研 究 对 象 与 已知 对 象 在 某 些 方 面 相 通、 相 似或 相 近 的属 性 、 规律 、 特 质 等 进行 关 联 类 比, 找 出其共 同 的特征 。在 这一认 知过 程 中 , 象 是认 识万 事万 物 的 中介 , 王弼在《 周易略例 》 中日: “ 故触 类可 为其 象 , 合 义 可为其 征” 。意 象 思 维 以“ 象” 为模 板进 行归 类 、 引申, 常可 达到模
“ 象” 既 包括 了具体 可见 外 在 感 知 之 象 , 也包 括
觉 思维 、 抽象 思维 、 形 象思 维 、 辩 证思 维等 等 , 其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0 4 — 1 5 : 修 稿 日期 : 2 0 1 5 - 0 5 — 2 3
基金项 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1 2 AZ D0 1 5 )
张挺 , 李 其 忠 ( 上海中医 药大学基础医 学院, 上海 2 0 1 2 0 3 )
摘要 : 从 意 象思 维 的 内 涵入 手 , 分 析 了意 象思 维 的命 名 依 据 和理 论 源 头 , 认 为辨 证 求 因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借 用 了意 象思 维 的类 比 方 法 , 以 象测 藏 的诊 断 方 法 有赖 于 意 象 思 维 的 指 导 。分 析 了意 象 思 维在 中 医 选 方 用 药 上 的指 导 价 值 , 阐 释 了意 象 思 维 指 导 下 的 中 医治 则 治 法 , 指 出意 象思 维 是 中 医 药创 新 发 展 的理 论 源泉 。 关键词 : 意 象思 维 ; 中 医理 论 ; 中 医诊 疗 中 图号 : B 2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3 2 2 2 ( 2 0 1 5 ) 0 3 —0 1 4 1 — 0 5

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模型及研究进展

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模型及研究进展

158生物技术世界 BIOTECHWORLD我国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物种资源,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己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方位和多学科研究的特点。

我国中医药治疗与血管生成相关病症有悠久的历史。

在临床实践中也发现中医中药在肿瘤治疗这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些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对肿瘤血管生成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血管生成是肿瘤快速增殖的关键[1],是肿瘤侵袭转移的物质基础。

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使中医药对肿瘤的影响从免疫功能调节研究逐渐发展到新的治疗靶点—抗肿瘤血管生成。

与传统的肿瘤治疗相比,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其受肿瘤耐药性影响小,药物易于到达血管靶细胞,对肿瘤转移有抑制作用,且作用较强,不良反应较小等。

本文就近几年对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方法1.1 体内模型目前中药对血管生成的体内模型以鸡胚绒毛尿囊膜 (chick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 model, CAM) 模型和角膜血管生成模型(corneal angiogenesis model)最为常用。

CAM模型是研究血管生成较早应用较广的实验模型。

该模型是将受精后的鸡蛋除去部分外壳及壳膜,暴露出鸡胚绒毛尿囊膜,将药物载体置于绒毛尿囊膜上,继续孵化一段时间后观察对血管生成的影响。

郭玉东等[2]以CAM为模型,发现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去氧鬼臼毒素、苦鬼臼毒酮、苦鬼臼毒素具有明显抑制CAM血管生成作用。

角膜血管生成模型是利用啮齿动物兔、鼠的角膜本身无血管的优点,可避免原有血管的干扰。

将肿瘤细胞或包埋有中药干预因子的缓释载体,植入角膜微囊中,观察血管生长情况,通过计数新生毛细血管数和生长率,评价中药对血管生成的作用。

Cheng R等[3]通过建立大鼠角膜血管生成模型,在给予青蒿琥酯治疗后发现能显著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生成。

但因角膜血管生成模型无法克服炎症反应所致的假阳性,且定量困难,在操作上有一定难度,费用昂贵,不适合大规模筛选。

象思维在中医学应用举凡

象思维在中医学应用举凡

t h i n k i n g . TC M i s s e e k i n g i t s l a w o f d e v e l o p me n t b y l e a ni r n g r f o m B o o k o f Ch a n g e s . A s e p i s t e mo l o g y a n d me t h o d o l o y, g t h e c o r e o f i ma i g n g t h i n k i n g i s t h a t 、 v i 出t he h e l p o f i ma in g g hi t n k i n g , p e o p l e c o u l d i n f e r a b s t r a c t e s s a c c o r in d g t o s p e c i i f c hi t n g s hr t o u g h he t mo d e l s o f y i n — y a n g , i f v e e l e me n t s , B a g u a a n d S O o n . T h e a u t h o r a t t e mp t s t O ma k e t e n t a t i v e y e t s y s t e m a t i c a n l a y s i s o f a p p l i c a i t o n o f i ma in g g t in h k i n g i n T r a d i t i o n l a Ch in e s e Me ic d i n e i n v o l v i n g v i s c e r l a
p i c t u r e he t o r y,d i a g n o s i s ,me r i d i a n s a n d c o l l a t e r ls a ,p a t ho g e n e s i s a n d me ho t d o f t r e a t me n t ,wi t h t h e q u o t a i t on o f c l a s s i c s i n c l u d i n g Th e Bo o k o f Ch a n g e s ,

基于“象思维”对中医针灸理论分析

基于“象思维”对中医针灸理论分析
J B o n e J o i n t s u r g A m, 2 0 1 6 , 9 8 ( 2 2 ) : 1 9 3 6 .
[ 5 ]F S r s t h P ,M i c h a e l s s o n K, S a n d 6 n B .Mo r e o n F u s i o n S u  ̄e y r f o r 椎管 狭窄 治疗 效果方 面有 显著疗 效 。 L u m b r a S p i n a l S t e n o s i s [ J ] .N E n s l J M e d ,2 0 1 6 ,3 7 5( 1 8 ) :1 8 0 6 综上所 述 , 通 脉松 筋易 骨推 拿 法 治疗 腰 椎 管狭 窄 疗效 显 著 , 可 以 1 8 O 7.
1 1 7
[ 4 ]H u S S .I n P a i t e n t s w i t h L u m b a r S p i n a l S t e n o s i s , A d d i n g F u s i o n S u r —
g e r y t o D e c o m p r e s s i o n S u r g e r y D i d N o t I m p r o v e O u t c o m e s a t 2 Y e a r s [ J ] .
分析 [ J ] .天 津 中医药 , 2 0 1 1 , 2 8 ( 3 ) : 2 0 4— 2 0 6 . [ 2 ]范青 , 吴颖 ,李华 南 , 等 .通脉 松 筋 易骨 推拿 法 治疗腰椎 管狭 窄 [ 8 ]谭涛 , 王金 贵 , 李华 南 .通脉 松 筋 易骨法 治疗肝 肾亏虚 型腰椎 问 症: 随机 对照 [ J ] .中 国组织 工程 研 究 , 2 O 1 5 , 1 9 ( 2 9 ) : 4 7 5 2— 4 7 5 6 . 盘 突出症疗效观 察 [ J ] .四 川 中医 , 2 0 1 3 , 3 1 ( 1 1 ) : 1 1 4—1 1 7 . [ 3 ]王拥 军 , 施杞 .腰椎 管狭 窄症 诊 断 疗效标 准 [ C ] . 中华 中医 药学 2 0 1 7年 6月 2 7 日收稿

基于血管生成的肿瘤成像与治疗研究

基于血管生成的肿瘤成像与治疗研究

基于血管生成的肿瘤成像与治疗研究近年来,基于血管生成的肿瘤成像与治疗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个领域的研究大多是基于肿瘤的血管生成机制,通过研究血管生成过程中的分子、细胞及信号转导通路等,来发掘新的成像和治疗策略。

一、背景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形成的关键过程之一,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病理过程,涉及多种细胞、信号分子和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

它是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并且能影响肿瘤对化疗、放疗等治疗的敏感性。

因此,对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肿瘤形成机制,同时也有利于开发针对血管生成的新治疗方案。

二、血管生成成像技术血管生成成像技术主要包括超声成像、CT、MRI以及光学成像等多种手段。

其中,MRI与光学成像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能有效地反映肿瘤血管生成的特征。

MRI可以通过注射对比剂,来研究肿瘤血管生成的情况,而光学成像技术则可以通过荧光探针,实现对肿瘤血管生成的监测。

同时,近年来,生物医学工程中的成像技术也开始应用于肿瘤血管生成成像的研究。

例如,微纳米CT技术可以通过8至512 μm的空间分辨率,精细地显示最小血管,从而实现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动态观察,进一步提高了对肿瘤形态学特征的理解。

三、基于血管生成的肿瘤治疗研究基于血管生成的肿瘤治疗主要是通过针对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的某些分子、细胞和信号通路等,来实现对肿瘤的治疗。

比如,通过靶向VEGF、FGF-2、PDGF以及血管细胞上CD44、CD146等分子,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

目前,有多种基于血管生成的肿瘤治疗策略,如VEGF抑制剂、血管闭塞剂、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已经进入到临床应用阶段。

除了直接针对血管生成分子进行靶向治疗,目前也有一些新的策略出现,如基于光热治疗和基于纳米技术的治疗等。

例如基于光热治疗的原理是,通过激活在肿瘤血管上的靶向光敏分子,来实现肿瘤的特异性治疗。

而基于纳米技术的治疗则是通过将药物或热敏剂与纳米粒子结合起来,并定向释放到肿瘤部位,实现治疗效果。

中医肿瘤科临床思维模式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中医肿瘤科临床思维模式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中医肿瘤科临床思维模式培养的实践与研究旋静;王晓枫;牛春风【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科中医临床思维模式培养的实践与研究的应用效果.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运用传统临床实践教学.实验组运用中医临床思维模式进行临床实践教学.以肿瘤科最常见的中医虚劳进行临床实践教学.1)望诊(4天):运用整体思维、辨证思维、象思维进行教学:观察患者神志、反应、双目、面色、表情、呼吸、发育、形体、舌象.2)闻诊(1天):运用象思维进行教学:观察患者语声、病室特殊气味.3)问诊(5天):运用整体思维、辨证思维、象思维进行教学: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详细的问诊.4)切诊(6天):运用整体思维、辨证思维、象思维进行教学:对患者的脉象进行讲解、分析.5)收集四诊资料(2天):运用整体思维、辨证思维、象思维进行教学:中医证型(4天):运用辨证思维、灵感思维;理法方药(4天):运用整体思维、辨证思维、灵感思维;指导临床:构建中医临床思维模式(4天):培养学生中医诊断思维、中医辨证思维、中医治疗思维,培养实习学生对患者独立诊治的能力.结果实验教学组成绩普遍比传统教学组的成绩高.【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7(015)014【总页数】3页(P31-33)【关键词】肿瘤科;中医临床思维模式;方法论【作者】旋静;王晓枫;牛春风【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血液科,吉林长春13002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血液科,吉林长春13002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血液科,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肿瘤学归属于内科学,是大内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肿瘤学在内科学的地位越来越高,分量也越来越重。

对于肿瘤科临床实习生的培养,带教老师多注重有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内容的探讨和研究,而忽视了对学生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培养,以致学生的临床思维模式难以得到真正的转变[2],从而严重阻碍了教学目标的完成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为保障肿瘤科实用型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就必须药建立起充分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新型肿瘤科教学评价体系,这不仅是中医临床人才培养的内在动力也是其必然要求。

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王娟;李培训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2(28)4
【摘要】@@ 自1971年Folkman[1]首次提出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具有血管依赖性之后,肿瘤血管生长的调节机制和抗血管生成在肿瘤治疗中的意义受到广泛关注.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物过程,肿瘤的转移也是通过新生血管将肿瘤细胞运送到大循环中从而转移到靶器官.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复杂过程,其基本步骤为:①肿瘤血管生成因子与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失衡,血管生成表型形成;②血管内皮基底膜的降解;③内皮细胞向肿瘤组织迁移及在迁移中增殖;④内皮细胞管道化、分支化形成血管环;⑤形成新的基底膜[2].
【总页数】3页(P340-342)
【作者】王娟;李培训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605.2
【相关文献】
1.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模型及研究进展
2.中药活性成分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3.血管能抑素及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4.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5.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象”视阈下肿瘤“瘀毒互结”病机探微

“水象”视阈下肿瘤“瘀毒互结”病机探微

“水象”视阈下肿瘤“瘀毒互结”病机探微吴菲菲;姜涛;吴含章;杨楚琪;张光霁【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22(46)7【摘要】[目的]从“水象”视阈探讨肿瘤“瘀毒互结”病机,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为中医药治疗肿瘤提供具有中医原创特色的理论支撑。

[方法]通过象思维,从“水象”视阈,谈人体之血象于自然之水,人体经脉象于自然水系,探讨肿瘤“瘀毒”之“瘀”象于河道之“淤”,“瘀毒”之“毒”象于水体污染,并以河道淤泥堵塞及水体污染的治理方法归纳演绎出肿瘤“瘀毒互结”的治则治法。

[结果]以“水象”视阈观之,肿瘤“瘀毒互结”与河道淤堵、水体污染的发生发展过程,肿瘤治疗后机体正气的亏损与水系治理后生态环境的退化,均存在共同之“象”。

水系治理的方针法则亦可类比运用于肿瘤“瘀毒”的治疗:河道之“淤”需顺水清淤,肿瘤“瘀毒”之“瘀”需化瘀通脉;水系污染需清污澄源,“瘀毒”之“毒”在解毒寻根;水系治理需重培土,“瘀毒”同治必重扶正;治水当按需制宜,治“瘀毒”应分期论治。

[结论]“瘀毒互结”是肿瘤的一大核心病机,象思维是中医的原创思维,从“水象”视阈论证“瘀毒互结”病机,具有中医的原创特色。

【总页数】6页(P716-721)【作者】吴菲菲;姜涛;吴含章;杨楚琪;张光霁【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3【相关文献】1.周仲瑛肝病"湿热瘀毒互结"复合病机的立论基础探讨2.基于“痰瘀互结,毒损入络”之男性不育的病机探讨3.基于中医病机“瘀毒互结”致病理论的肿瘤“瘀毒同治”特色理论及抗肿瘤创新药物研究4.基于瘀毒互结病机理论探讨隐丹参酮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5.正气亏虚、毒瘀互结是老年性肺炎的基本病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象思维视角下肿瘤血管生成中医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象思维视角下肿瘤血管生成中医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近年来,肿瘤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医学难题。

肿瘤的形成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中医学认为,肿瘤是由于气血郁滞、痰湿内蕴等因素引起的。

研究发现,象思维是一种原始的认知模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与解释肿瘤血管生成的中医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细胞侵袭周围正常组织的过程。

从中医的角度看,肿瘤是由于体内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气滞血瘀,痰湿内蕴,阻碍经络运行,造成血管生成异常。

而肿瘤血管生成正是一种富于象征性的过程。

象思维通过比较与联想,将复杂的现象抽象化,从而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中医理论中,气血是人体运行的基本物质。

气血的运行决定了身体各部位的功能活动。

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气血的郁滞被视为重要的因素。

从象思维的角度看,气血郁滞就像是被卡住的河流,导致水流不畅。

同样,气血郁滞会阻碍血管生成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

因此,调理气血并改善气血的流动成为中医治疗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策略之一。

痰湿是中医理论中常见的病理因素之一,它包括体内湿气过重、代谢废物堆积等。

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痰湿内蕴会导致水分滞留,降低周围组织的营养供应和氧气输送。

象思维认为,痰湿就像困住鱼儿的水晶球,使鱼儿无法自由游动。

同样,痰湿内蕴会阻碍血管生成所需的细胞运动和组织再生。

因此,清痰利湿成为中医治疗肿瘤血管生成的关键手段之一。

中医治疗肿瘤血管生成的临床应用是基于以上理论基础的,其中包括针灸、草药等多种疗法。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
血运行,改善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的气滞血瘀。

草药则通过清理湿痰、促进水液代谢,减轻病人体内痰湿内蕴,从而改善肿瘤血管生成的环境。

这些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已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总的来说,象思维视角下对肿瘤血管生成中医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为我们理解与探索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比较、联想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肿瘤血管生成的内在规律,并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治疗方法来调节气血、清痰利湿,从而达到治疗肿瘤血管生成的目的。

然而,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来验证中医理论的可行性以及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为肿瘤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中医理论认为痰湿是肿瘤血管生成的病理因素之一,清痰利湿成为中医治疗肿瘤血管生成的关键手段之一。

针灸和草药是中医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法,能够通过调节气血运行和促进水液代谢来改善肿瘤血管生成的环境,取得一定的疗效。

在象思维的视角下,通过比较、联想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把握肿瘤血管生成的内在规律,并应用中医治疗方法来调节气血、清痰利湿,达到治疗肿瘤血管生成的目的。

然而,仍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来验证中医理论的可行性,并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为肿瘤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