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流动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范文

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问题的研究文献综述班级:09经济一班学生:张梦学号:********一、选题背景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何有效的配置劳动力资源,引导剩余劳动力有效迁移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二元经济是我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我国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面临的一个基本任务是要把为数众多的农业剩余人口转变为非农人口、城市人口。

这个转变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乡城劳动力迁移。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事关中国现代化发展大局,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好农民问题,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努力缩小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逐步消除二元经济制度进程中,其重点就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有序、平稳和持续的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建国以来尤其是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农业就业比重仍然较高,城市化水平较滞后,农村劳动力迁移了之后也并未都得到妥善安置,迁移问题层出不穷。

2010年初,我国出现大规模民工回流现象,以浙江、广东等地为代表,我国大部分省市都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

一方面,农村剩余人口在城市未得到满意的就业,另一方面,企业对人才求而不得,陷入“用工荒”的窘境,这样的矛盾再次警醒了我们关注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问题。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制度政策,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有效迁移,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资源优化配置和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一向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其中国外研究较早,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时期,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国内研究最早始于上个世纪40年代,但真正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现状_一个文献综述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现状_一个文献综述

[收稿日期]2006-12-04[作者简介]程名望(1975 ̄),男,汉族,山东省东明县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农村劳动力转移、企业管理。

史清华(1964-),男,汉族,山西省襄垣县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农户行为与农村经济政策。

赵永柯(1974-),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河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农村经济政策。

[资金项目]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173016)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3BJY061)的资助。

一、问题的提出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AdamSmith,1776)在《国富论》开篇中就说:“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社会的富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根本目标”。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社会财富不断积累的过程。

图1①描绘了二千多年来世界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总趋势。

从该图看出,从公元0年到公元1820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现状:一个文献综述□程名望1史清华1赵永柯2(1.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52;2.河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摘要]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参考国内已有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既遵循经济规律、又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力转移政策,是我国政府的必然选择。

文章回顾了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的现状,并对众多零散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分析和评述。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框架[中图分类号]F2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806(2007)01-0001-06StudyontheRuralLaborEmigrationinChina:ALiteratureReviewCHENGMing-wang1SHIQing-hua1ZHAOYong-ke2(1.AetnaSchoolofEconomyandManagementof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052China;2.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He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Zhengzhou450002China)Abstract:Farmerlaboremigrationisanimportantquestionwehavetodealwithinourindustrialization.Itisalsoabasicwaytosolvethreequestionsconcernagriculture,ruralareaandfarmerinChina.CombiningexistedstudyharvestsandcharactersofrurallaboremigrationinChina,itisessentialforthegovernmenttoconstitutepolicieswhichnotonlyfolloweconomyrulesbutalsoadapttofactsofChina.ThearticlereviewsthestudyactualityofrurallaboremigrationinChina.Atthesametime,thearticlesumsupmanyscatteredstudiesandevaluatesit.Keywords:RuralLaborEmigration;Study;Frame.国民经济管理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Vol.19No.1Jan.2007学报年的一千多年里,世界经济增长几近停滞,社会财富积累乏力;而1820年以来,世界经济飞速增长,社会财富加速积累。

关于企业员工流动成因的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员工流动成因的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员工流动成因的文献综述摘要:二十一世纪,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员工流动现象越来越普遍,过高的员工流动率使得企业的发展面临困境。

本文就此对国内外学者对员工流动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地概括与总结。

关键词:员工流动影响因素一、员工流动的概念安·德维尔和马宏(Ann Denvir&Frank Mc Mahon,1992)认为,员工流动是指人们被一个组织雇用或者离开这个组织的行为.皮扎姆和宋伯格(Abraham Pizam and Steven W.Thornburg,2000)指出,员工流动包括自愿流动和非自愿流动,其中非自愿流动的原因大多是被企业解雇或被迫辞职,而自愿流动则是出自员工个人的原因。

二、员工流动的基本理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勒温(Lewin)认为,个人能力与个人条件与其所处的环境直接影响个人的工作绩效.一个人所能创造的绩效,不仅与他的能力素质有关,而且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如果一个人处于一个不利的环境之中(如: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恶劣、心情不舒畅、工资资待遇不公平、领导作风专断、不尊重知识和人才),则很难发挥其聪明才智,也很难取得应有的成绩。

一般而言,个人对环境往往无能为力,改变的方法是离开这个环境,转到一个更适宜的环境工作,这就形成了员工流动。

卡兹(Katz)从保持企业活力的角度提出了组织寿命学说。

他通过大量调查统计出了一条组织寿命曲线,即卡兹曲线。

曲线表明,在一起工作的员工,在一年半至五年的这个期间内,信息沟通水平最高,获得成果也最多。

而在不到一年半或超过五年的时间段,成员沟通信息水平不高,获得成果也不多。

卡兹曲线表明,组织和人一样,也有成长、成熟、衰退的过程,组织的最佳年龄区为1.5年至5年。

超过三年,就会出现沟通减少、反应迟钝,即组织老化,解决的办法是对通过员工流动对组织进行改组。

卡兹的组织寿命学说从组织活力角度证明了员工流动的必要性,同时也指出员工流动也不宜过快。

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与双重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与双重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Ju n l f E T S ca S i c s d in A g2 1 ,o.2 . o ra o U S C(o il c n e io ) u . 0V 1 , 4 e E t 0 1 No
物质 资本和 人力 资本对 当地 的发展起 了重要 作用I 。 J 引 并 且认 为 我 国 目前 的 农村 劳 动 力 转 移 已经 超 过 了 “ 农业 剩余 劳动 力 ”的边 界 。Al e ru , t l a d a w e. 的 n B a
Jun l f S C(oil cecs dt n Au .0 V 1 , . o ra o T S c ine io ) g2 ,o. No4 UE aS E i 1 0 1 2
农村 劳 动 力双 动 与双 重 影 响 : 向流

个 文献综 述
口 张藕 香 [ 安徽农业大学 合肥 203】 306 口童 地 轴 【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合肥 2 0 5] 303
农村 劳 动 力 的双 向流 动 到底 对 经济 产 生 了怎 样 的影 响 ?如 何 弱 化其 负面 效 应 、最 大 限度 地发 挥 它 的积 极 作用 ?未来 这 种双 向流 动 的趋 势如 何 ?本 文
在综 述 这方 面 代表 性 成果 的 同时 ,对 这些 问题 作 出
了回答 。

农 村 劳 动 力 外 流 的 双 重 影 响
( )正 面 影 响 一
再度 受 到 关 注 。本 文 将农 村 劳动 力 的外 流 与 回流 称
之 为 “ 向”流 动 。 双
在我 国经 济 改革 的初 期 阶 段 ,农 村劳 动力 转 移
的正 面 效应 得 到 了极 大 的发 挥 。1 9 年 “中国农 村 96

第二章劳动力转移文献综述

第二章劳动力转移文献综述

第二章劳动力转移文献综述0 引言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中国融入世界和重新崛起的必然选择,而“三农”问题却一直是困扰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三农”问题的原因之一是贫困问题,而“在传统产业,贫困的根源在于较多的人口拥有较少的资源禀赋……过多的农业人口和有限的土地资源是中国农民贫困的历史根源”(程名望,2006)。

国内外学者也一致认为,如何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将是决定未来中国改革成败的关键。

本文将对国外国内学者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进行综述。

其中,对国外学者的研究以介绍其理论模型为主,对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介绍他们在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机理及其障碍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1 国外研究现状与评述劳动力迁移和流动的理论解释具有相当长的历史,可以一直上溯到19世纪80年代英国统计学家拉文斯坦提出的著名的“迁移法则”(Racenstein,1885)。

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流动行为。

人口学者和社会学者首先关注的是差别迁移,即迁移者不是均匀地分布在人群中,不同的动机和个体特征对应着不同的迁移群体;地理学者则强调人口的空间分布,将迁移视为一系列结构参数的函数,如距离、迁移方向、迁出地和迁入地的人口规模等,其典型的模型就是重力模型(model of gravity)及其扩展。

经济学家同样也对人口迁移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其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时期。

威廉·配第(W.Petty,1690)在《政治算术》中提出,收入的比较利益促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流动。

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C.Clark,1940)根据配第的理论进一步分析,指出了一国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至第二产业,然后再从第二产业转移至第三产业的变化趋势,此即“配第—克拉克定理”。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从城乡间不断强化的商业联系和劳动分工的角度研究劳动力转移,视之为市场扩展的自然结果。

关于员工流动的文献综述标准版文档

关于员工流动的文献综述标准版文档
汉姆和格雷夫斯(Ham and Griffeth)认为与流动率密切相关的 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家庭负担、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对工作 的期望、物质补偿、业绩和提升机会、工作的复杂程度、企业的 激励措施等;
同样地,希托普(Jean一Marie Hiltrop)也指出,影响员工流动 的因素包括工作报酬、工作的挑战性、培训和提升机会、社会经 济状况、工作时间安排、工作责任(zérèn)、工作自主权、工作保 障和职业发展机会等。
Job Sculpting: The Art of Retaining Your Best People [J].
其中非自愿流动的原因大多是被企业解雇或被迫辞职,而自 Deery)则发现,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的交流也是影响员工流动的重要原因。
一般地,国内外将影响员工流动的因素归结为三大方面,即宏观社会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体因素。
Job Sculpting: The Art of Retaining Your Best People [J]. 企业的管理水平、运行机制越先进,对员工的吸引就越大,员工的离职率相对就会越低;组织文化也一样,如果员工的个人价值取向、个人目标 与组织文化、组织目标以及管理运行机制相一致,员工比较喜欢企业的管理风格,其继续留任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王忠民,陈继祥,续洁丽.
第七页,共15页。
2.2 组织(zǔzhī)因素分析
第三页,共15页。
2. 影响员工(yuángōng)流动 的因素
在员工流动动因研究中,早期是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 主要考察失业率、工资等对员工离职的影响。随后,心理学家、 工业管理学家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分析影响员工流动的若干因 素,如机遇、个人满意度、业绩、薪水满意度等。早期的研究多 数是从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学科衍生出来的,在理论 上只是从员工个体出发加以研究,没有考虑社会、组织等其他因 素。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400字】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400字】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1)农民工问题研究。

美国作家Carolyn A Martin(1993)将“Y一代”定义为80年代生人。

Tulgan 和Martin(2001)则在此基础上,针对Y一代各方面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Y一代最突出的特点即其受教育程度与老一代人相比,明显较高,并且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知识吸纳能力都相对更强[1]。

Suqiong Chen(2014)认为第一代农民工更喜欢选择县外和省内的流动类型;新生代农民工大多选择成为技术工人;与第一代农村劳动力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汇款量较少,工资大部分用于自己在城市的消费[2]。

Deng(2018)借鉴社会资本理论、社会交换视角和组织支持理论,提出利用“家庭性”提升员工的组织承诺。

认为家族企业可以通过将这种家族性嵌入其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来获得比较优势。

报告总结说,体面的工作条件、职业发展和将员工融入一个大社区的企业文化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3]。

Liang Zhuoxin(2013)期待通过加快改革开放进程,推进城镇化,从而道道转变经济发展的效果,而想要达到这一效果必然要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相关概念展开研究,并且,他认为,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激励对策是解决问题的首要保障[4]。

Yanling Cao(2018)对农民工职业教育现状进行调查。

发现他们的教育是有帮助的,主要是在就业,工作和方法的指导和进修组织的雇主。

揭示了培训时间短、培训自付费用高、培训理论性差、缺乏领导的支持等问题。

我们发现,职业发展受到政府、用人单位、培训机构和劳动者自身等因素的影响[5]。

Yeyun Liu,Meixuan Li(2013)认为应当将关注的重心放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层面[6]。

Qingxiu Peng,Chaojie Zhao(2013)认为加快新生代农民工的激励保障措施将能对农民工的心理满意度起到正面的影响作用[7]。

关于人口流动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人口流动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人口流动问题的文献综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钟琴2012616017摘要:文章主要回顾了有关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经典文献,即“推力-拉力”理论(博格,1984),投资与收益理论(史杰斯泰德,1962)及预期收入理论(托达罗,1969),介绍了不同学者的论证思路及理论特点,对其理论贡献作出了详细的评述,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关键词:人口流动;文献综述迄今为止,学术界没有关于人口流动的普遍接受的定义,特别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户籍制度,使得界定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在经济研究中十分困难(虽然在统计和语义上,两者的区分很明显)。

本文将在较为宽泛的意义上运用“人口流动”的概念。

一方面,它包括中国社会现实中的两种不同形式的人口流动:一是改变常住地形式、以户口迁移为特点的人口流动;二是不改变户籍登记地的人口流动,即“人户分离”,或者狭义的人口流动。

另一方面,它除了具有通常使用Migration时所指的人口在地理单元之间流动的基本含义之外,还往往包含了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人口在地理空间之间移动的同时,导致的社会经济结构诸多方面的变化,即具有社会流动的含义。

但是,鉴于统计资料的限制,有相当的数字是根据狭义上的人口流动给出的。

关于人口流动原因的分析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有大量的文献和研究资料,其中具有代表性并对本文有直接影响的理论包括:唐纳德•博格的“推力—拉力”理论,舒尔茨等人的投资与收益理论,托达罗的预期收入理论。

一、“推力-拉力”理论“推力-拉力”理论是唐纳德•博格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明确提出的,他从运动学的角度出发,将人口流动视为两种不同方向力的作用结果:一种是促进人口流动的力量,即有利于人口流动的正面因素,另一种是阻碍人口流动的力量,即不利于人口流动的消极因素。

在人口流出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推力”(包括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较低的经济收入等),把原居民推出其常居地。

在流出地的“推力”存在的同时,也存在“拉”人口的若干因素:家人团聚的快乐、社交网络等。

流动人口文献综述

流动人口文献综述

流动人口文献综述国外流动人口理论研究综述:国外关于人口流动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从社会学、人口学的角度研究人口流动本身所具有的规律、人口流动的模式、人口流动的特点、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等;另一类,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如莱文斯坦(E.G.Ravenstein)的人口迁移的规律,李的人口迁移理论,沃尔波特的人口迁移决策理论,马波昆杰的人口流动系统理论,泽林斯基的人口流动五阶段论,等等。

这些理论在人口流动研究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但放之于中国则不一定都有效,也不一定都正确。

例如莱文斯坦提出的人口迁移规律认为,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更“喜欢”流动。

其实这只是对表面现象的理解,没有通过现象看到事情的本质,即没有看到农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条件同城市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一社会现实,农村人口更“喜欢”流动是喜欢城市比较优越的条件,而不是喜欢“流动”本身。

“推-拉理论”认为,决定人口迁移的因素是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

推力因素包括失业、就业不足、耕地不足、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如学校、医院)、社会经济及政治关系的紧张和自然灾害(如水涝、干旱)等;拉力因素包括迁移目的地更好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发展前途、更高的工资、更好的教育和卫生设施、较好的居住环境等。

但是人口迁移或流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不同时期不同国度或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口流动和迁移,受到的影响因素大不相同,即使生活在同一地区、同一时期的人们,其流迁的动因也有很大的差别,推力和拉力理论很难将其解释得完美无缺。

特别是在我国,由于实行独特的户籍制度,人口流动受到来自制度的阻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推-拉理论对我国户籍人口流动是失效的。

但是,我们还须看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自由程度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农村人口几乎可以不受多大限制地在全国任意城乡间自由流动。

在人口自愿、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推—拉理论还是有效的,因为从大的方面看,构成推力和接力的主要因素大多是相同的。

关于流动人口的文献综述,2000字

关于流动人口的文献综述,2000字

关于流动人口的文献综述,2000字
流动人口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议题,本文将对关于流动人口的议题进行一个文献综述。

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出发,对流动人口的研究应从全理解的视角来看待,其中包含了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分析流动人口的定义以及影响因素,总结流动人口的研究及政策,并就流动人口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首先,本文对流动人口的定义做出解释。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定义,流动人口是指任何因为经济或非经济原因离开原居地而搬到暂时居住地的人。

有四种不同的流动人口类型:流动劳动力、国际移民、难民以及受害者流动人口。

此外,本文还将讨论流动人口所涉及的影响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经济发展程度、社会福利水平、司法制度以及文化遗产都对流动人口有着重要影响。

接下来,本文将总结近几十年来对流动人口的研究和政策。

大多数学者都提出了许多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改善流动人口的生活。

传统上,政策多以支持流动人口自由流动并获得本土社会权利为目标。

此外,近些年来,政策也开始转向惩罚来源国或接收国的经济或非经济问题,以控制流动人口的数量。

最后,本文将进行流动人口的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首先,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流动人口的数量将显著增加。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将影响着流动人口,有可能增加其选择离开原居地并迁往安全地区的动机。

因此,对流动人口需要政策上的配套措施,包括移民政策、接纳政策、安置和集中式
政策、边界管理政策以及依托本地条件发展流动人口经济活动政策。

只有这样,流动人口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关于农民工流动的文献综述

关于农民工流动的文献综述

关于农民工流动的文献综述关于农民工流动中存在的社会问题的文献综述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前进的步伐,迎来了国家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和转型。

我国经济社会中一支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呈现出的诸如社会排斥下的就业、工资剪刀差等等社会融合的现实困境问题成为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和谐因素之一。

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有效地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有助于调整和处理人民的内部矛盾,实现社会公平,调动积极性,达到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农民工流动问题及策略研究》(谢可欣)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者认为农民工进城务工不但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城镇的发展与财富积累,促使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而且在务工中逐渐接受着城市文明,是从经济、社会、政治乃至文化等各个层面联结城乡的纽带。

但是在城镇,农民工的素质未能得到有效提升,属于地位地下者,常会受到社会用人单位歧视和各种不公平待遇,缺乏社会保障和维权机制。

为此主张,明确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建立加入约束非法企业的右力工会组织鼓励农民工参加以维护合法权益,并且开放城市教育培训体系,落实农民工的教育权利以提高自身素质,开设新的农民工绿色通道。

2、《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排斥与教育作为》(刘会贵龚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中作者引用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由英国政府“社会排斥部”所下的定义:社会排斥作为一个简洁的术语,指的是某些人或地区遭到诸如失业、技能缺乏、收入低下、住房困难罪案高发环境丧失健康以及家庭破裂等等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时所发生的现象。

总的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排斥主要有制度排斥、政治排斥、经济排斥、文化排斥和社会关系排斥五类,主要表现为“差别性待遇”。

这里的“待遇”作者定义为社会公众对待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认知度、认可量和价值判断等。

根据社会排斥的表现层次,主要是指在各类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意识待遇、态度待遇、行为待遇、权益待遇。

而社会排斥的一个核心就是“利益”问题,既需要从个体自身寻找动力,即如何主观争取利益的问题,又需要社会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改革,即客观保障维护合法利益的问题,以使新生代农民工获得及保障利益。

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距的文献综述

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距的文献综述
接 关 系? 不 同 于 以往 关 于 劳 动 力 流动 与地 区 间 收 入 差 距 关 系 经验 研 究 和 理 论 分 析
劳 动 力 流 动 与 地 区差 距 的 文 献 综 述
●薛 占栋 李 璇
的影响进行 了研究 ;众多学者研究 了收入差距对 劳动 力流动的 影响。本文更关 注后 者 , 所 以对于收入差距对劳动力流动的影 响 的综述部分 淆参考王秀芝 , 尹继东 ( 2 0 0 7 ) 。 那么 , 接下来我们需要思考 的问题 是 , 劳动力 流动 能缩小地 区收入差距吗 ?如果答 案是 肯定的 ,理论与现实 的相悖怎 么解 释?如果不能 , 又 当如何解决两者 同时扩大 的问题? 1 . 基 于新古典增 长理论 的研究 。2 O世纪 6 0年 中期 , S o l o w ( 1 9 5 6 )等人提 出了 以技术 进步论 为 中心 内容的新 古典 增长模 型, 该模型揭示 了各 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差距 。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 中, 由于资本边 际报酬递减 的性质 , 人均增长率倾 向于与人均产 出和收入 的初始水 平负相关 。尤其是 , 如果经济体在偏好和技术 方面是相 似的 , 那么较穷 的经济体 比较富的经济体增长更快 。 研 究发展中国家国内迁移的传统框架一Ha s — T o d a r o ( 1 9 7 0 ) 模型 , 描述了一个迁移过程使农 村地区劳动力报酬等于城市部 门预期 工资的均衡 机制。由于劳动力 的边 际报酬假设为递减 , 由农村地 区迁入城市 的劳动力提 高了农村地区工人的边际产 品。而 由于 制度 的原 因 , 城 市工资是 黏性的 , 或者 由于遵从效 率工资原 则 , 城市 工资是内生决 定的。总之 , 城市现代 部门的工资是不受迁移 影响的 , 而城市 非正规部 门的工资或者保持不变 , 或者降低 。在 任何一种情况下 ,这种迁 移模式解释了 区域 间可能有一个持久 稳固的工资差异 , 但 是它也指 出相对而言于没有迁移 时 , 迁移还 是有 助 于 趋 同 的 。 传统贸易理论也认 为要 素的地区间流动推动 了要素价格 的 均等化。 奥林 ( 2 0 0 1 ) 指 出, 地区间商品贸易的后果是生产要素价 格的均等化 , 而生产要素 的地 区间流动可以达到同样 的效果 。当 生产要素 由价格较低 的地 区流出价格较高地 区时 ,在价格较低 地区的生 产要素减少 了, 从而报酬增加 了, 而在价格较高地 区的 价格 下降 了。地 区间生要素 流动趋于使有关地区 的价格较为一 致。总之 , 要 素流动是商 品的替代物 , 两者都将推动地 区间价格 均衡 。实际上 , 这也是其要素边际报酬递减的新古典假设 。 2 . 基 于 内生 增 长 理 论 的研 究 。 以 R o m e r ( 1 9 8 6 ) 、 L u c a s ( 1 9 8 8 ) 的研 究为开端 的内生增长理论 ,是经济学家所提出的各种理论

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的关系:一个文献综述

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的关系:一个文献综述
劳 动力大 规模 在东 西部 地 区之 间 、 乡之 间 的流动 , 城 东西 部 的收入 差距 和城 乡 收入差 距不 仅没 有缩 小 , 而 且还 在扩 大 , 尽管 不 同学 者 的研 究方 法 和研究 结 果 可能 有所 不 同 , 是 对 于地 区差 距 和城 乡 差距 的 但
扩大趋势还是有共识的( 蔡畴, 万广华 , 0 ) 2 6。 0
1 盖尔 . 翰逊对 劳动力 流动有 助于缩小 收入 差距 的研究 . D. 约
约翰逊尽管并没有对新的经济理论 、 数理方法和统计工具做出重大拓展 , 但是他却致力于运用基 本理论 去思考 和理解 经济 运行 和实 际政策 问题 ( re e,04。他 用与政 策 紧密相 关 的关 键 事实 构 Habr r20 ) g 建分析 的框架 基础 , 侧重 于创造 性地 使用 最可靠 和 最相关 的数 据 , 且通 过多 :2 1 F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引 言
从 15 98年严格 户籍制 度实 施后 的 2 多 年里 , 0 尽管 中 国农 村居 民可 以通过 三种途 径 向城市 迁 移 , 但 实际上 典型农 村居 民实现 进城 的希望 仍然 十分渺 茫 ( a ahi20 )城 乡之 间甚至农 村 内部 、 ZhoY o u,0 1 , 城镇 内部 的劳动 力 和人 口流动 程度 都 降到 了历史 最低 点 ( 李实 , 魏众 ,99 。但是 , 19 ) 随着农 村生 产 责任 制改 革 的成功 快速 推 广 、 村 乡镇 企业 的蓬勃 发展 和 改革 重 心 向城市 的转 移 , 农 已有 的户 籍制 度将 农 村 劳动
数据 不可靠 的影 响( ne A S InrIh . nl, rc . rn r2 0 ) Dai . un e, nM A t B u e Ga e,0 4 。 l o e L d

关于流动人口的文献综述

关于流动人口的文献综述

关于流动人口的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流动人口进行了文献综述。

在引言部分介绍了流动人口的背景、定义和研究意义。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析了流动人口的影响因素、社会问题、就业状况、家庭状况和教育状况。

最后在结论部分给出了对流动人口问题的思考,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政策建议。

流动人口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本文的综述可以更好地了解流动人口的情况,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问题、就业、家庭、教育、影响因素、思考、研究方向、政策建议1. 引言1.1 介绍流动人口的背景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流动人口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

流动人口指的是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的人群,他们通常不是常住于迁徙地。

流动人口的数量逐年递增,不仅在中国,全球范围内也存在着大量的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通常涉及农民工、城市务工人员、留学生等不同群体,他们的流动主要是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条件,提升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

流动人口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农业社会时代,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流动人口已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趋势。

对于流动人口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了解当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还可以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以更好地解决流动人口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2 流动人口的定义流动人口是指那些因工作、就学、生活等原因,常年或长期在外地(本地以外的城市或地区)居住的人口。

流动人口通常是从农村地区或小城镇到大城市、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等地流动的人群。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流动人口数量逐年增加,成为中国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

流动人口的特点主要包括流动性强、生活条件较差、适应能力强、地位不稳定等。

他们常常面临着低收入、缺乏社会保障、住房困难、子女教育难题等问题。

由于流动人口往往是外来人口,他们在城市中面临的适应压力也较大。

劳动力流动的成本与收益文献综述

劳动力流动的成本与收益文献综述
力 流 动 的 成 本 收 益 方 面 的研 究做 了一 些 归 纳 分 析 , 提 出 相 关 评 价 。 并 关 键 词 : 动 力 流 动 ; 本 ; 益 劳 成 收
中 图 分 类 号 : 2 F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 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 9 ( 0 2 0 —1 30 1 7—1 8 2 1 ) 40 6 — 1
摘 要 : 于 劳 动 力流 动 的 问题 很 早 就 引起 了 国 内 外 学 者 的 高 度 关 注 , 取 得 了 比 较 丰 硕 和 独 特 的 研 究成 果 , 国 内 关 也 但
大 部 分 研 究 只是 从 宏 观 角 度 考 察 了 劳动 力 流 动 的 影 响 , 及 到 劳 动 力 流 动 成 本 收 益 的 分 析 并 不 是 很 多 。 主 要 对 国 内 劳 动 涉
[ ]杨岳. 2 劳动力流 动的成 本收益 分析及 影响 因素 [ ] 黄 山学 院学 J.
农村 劳动力流 动过 程 中政 府 付 出的 主要 成 本包 括 政府 出 等 , 一 成 本 一 般 与 迁 移 距 离 有 关 。对 迁 移 者 来 说 , 重 析 , 这 更 就 业 机 构 的人 员 经 费 、 务 费 、 务 费 等 货 币 成 本 , 货 币 公 业 非 要 的 成 本 是 机会 成 本 , 会 成 本 是 劳 动 力 若 不 迁 移 , 事 其 机 从 成 本 包 括 因 劳 动 力 流 动 而 引 起 社 会 不 安 定 因 素 增 加 等 方 他 活 动 能 期 望得 到 的最 大 的 全 部 净 收 入 流 。沈 卫 平 ( 9 5 19) 即 认 为 在 中 国社 会 经 济 条 件 下 , 动 力 流 动 的 机 会 成 本 主 要 面 。 主 要 收 益 包 括 货 币 性 收 益 , 劳 动 力 流 动 后 劳 动 力 资 劳 源 的重新配置 而带来 的国 内生产 总值 的增 加 等 ; 货 币收 非 包 括 以 下 因素 :1 工 资 率 或 收 入 ; 2 制 度 成 本 , 城 市 职 () () 对 益, 包括农村 劳动力 流 动 而带 来 的劳 动 者素 质 的提 高 和劳 工 主要 指 工 资 以 外 的 福 利 收 入 , 农 民 主 要 指 市 场 准 入 成 对 动力要 素市场 的成 熟发展等 。唐 ( 0 2 认为 劳动力 自由 20 ) 本 , 农 民 工 进 城 的 就 业 证 卡 发 放 制 度 等 ;3 专 业 培 训 成 如 () 本地 劳 动力 供 给方 的 本 ;4 风 险 成 本 , 劳 动 力 对 流 动 后 未 来 收 益 预 期 不 准 确 , 流动 的结果是企 业方 面 的剩 余 增加 , () 指 剩 余 减 少 , 加 的 福 利 部 分 大 于 减 少 的 部 分 , 地 社 会 总 福 增 当 而可 能承受 的损 失 ;5 跨 区域 流动 的迁 移成 本 ; 6 放 弃与 () () 利 呈 现 增 加 的趋 势 。 获 得 闲 暇 ;7 增 加 收 益 的 较 多 机 会 ;8 非 经 济 因 素 , 社 () () 如 3 国 内研究 不足 之处及 简要 评价 会地位 、 个人 爱好或 自我价值 的实现 、 生活质 量等 。 综 上所述 , 目前 国 内 学 者 对 于 劳 动 力 流 动 的 成 本 收 益 1 2 从 劳 动 力 流 动 的 个 人 收 益 角 度 . 研 究 已 经 取 得 了 一 些 成 果 , 某 些 方 面 也 形 成 了 一 定 的 共 在 戎 建 ( 0 8 认 为 农 业 部 门 和 非 农 业 部 门 之 间 的 工 资 水 20 ) 识 。但 是 , 以 看 出 以 上 大 部 分 研 究 还 是 只 停 留 在 理 论 方 可 平 存 在 巨 大 差 异 , 民 工 流 动 到 城 市 通 常 能 得 到 更 高 的 收 农 对 人 。迁 移 的 预 期 收 益 不 仅 包 括 通 过 获 得 非 农 就 业 机 会 而 带 面 的 规 范 研 究 , 于 实 证 研 究 方 面 并 没 有 取 得 很 大 的 突 破 。 今 后 的 研 究 可 适 当 展 开 问卷 调 查 , 取 详 实 数 据 , 合 统 计 获 结 来 的较 高预期收入 , 且包括在 迁移过 程中能力 的提 高。吴 而 计量经济 学等经 济 研 究工 具 , 数据 做 出科学 分 析 , 对 为 克 明, 田永 坡 ( 0 8 从 生 产 效 应 和 配 置 效 应 的 角 度 分 析 了 学 、 20 ) 理 论 研 究 的 结 论 提 供更 有 力 的 支 撑 。 劳动力 流动对教 育 收益 率 的 影 响机 制 , 后 提 出 了一 种剥 然 离教育 收益率 的计 量方法 , 利用 抽样 调查 数据 , 量 分析 参 考 文 献 并 计 了劳动力 流动对 教育 收 益率 的影 响 程度 , 发现 劳 动力 流动 []吴克 明。 1 田永坡. 劳动力流动与教育收益率: 论与 实i E] 华 中 理  ̄ J. 使 得教育 收益 率提 高 了 2 。吴江 , 3 肖寄 斌 (0 6 认 为 一 20 ) 师 范 大 学 学报 ,0 8 ( 1. 2 0 ,1 ) 般 来 说 劳 动 力 流 动 有 助 于 提 高 人 力 资 本 存 量 , 而 增 加 劳 从

关于人口流动问题的经典文献综述及评论

关于人口流动问题的经典文献综述及评论

关于人口流动问题的经典文献综述及评论摘要:文章主要回顾了有关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经典文献,即“推力-拉力”理论(博格,1984),投资与收益理论(史杰斯泰德,1962)及预期收入理论(托达罗,1969),介绍了不同学者的论证思路及理论特点,对其理论贡献作出了详细的评述,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关键词:人口流动;文献综述迄今为止,学术界没有关于人口流动的普遍接受的定义,特别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户籍制度,使得界定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在经济研究中十分困难(虽然在统计和语义上,两者的区分很明显)。

本文将在较为宽泛的意义上运用“人口流动”(Mobility)的概念。

一方面,它包括中国社会现实中的两种不同形式的人口流动:一是改变常住地形式、以户口迁移为特点的人口流动;二是不改变户籍登记地的人口流动,即“人户分离”,或者狭义的人口流动。

另一方面,它除了具有通常使用Migration时所指的人口在地理单元之间流动的基本含义之外,还往往包含了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人口在地理空间之间移动的同时,导致的社会经济结构诸多方面的变化,即具有社会流动(SocialMobility)的含义。

但是,鉴于统计资料的限制,有相当的数字是根据狭义上的人口流动给出的。

关于人口流动原因的分析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有大量的文献和研究资料,其中具有代表性并对本文有直接影响的理论包括:唐纳德•博格的“推力—拉力”理论,舒尔茨等人的投资与收益理论,托达罗的预期收入理论。

一、“推力-拉力”理论“推力-拉力”理论是唐纳德•博格(D.J.Bogue)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明确提出的,他从运动学的角度出发,将人口流动视为两种不同方向力的作用结果:一种是促进人口流动的力量,即有利于人口流动的正面因素,另一种是阻碍人口流动的力量,即不利于人口流动的消极因素。

在人口流出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推力”(包括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较低的经济收入等),把原居民推出其常居地。

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结果, 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 到的相对贫困程度越强烈, 其外迁就业的愿望 的分析, 间接证明了城乡收入差距是直接影响
分析。
便越强; 费景汉和拉尼斯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最根本因素。 上又前进了一步, 指出了工农业均衡发展在二 二、 非农产业就业容量论 从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来看, 自改革开放
归 档。 GS 建立固定的 用 I平台 估价流程系 够持续地跟踪评估和决策。 统,
能够实现 日常事务的自动化、完善地处理, 使
处理 的效率大大提高。 四、 结束语
【 张延辉, 2 ] 姜亚莉.I 技术在房地产估价 申 GS 的实践与应用【 . J 北京测绘,012 】 21..
移视角下的安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 的阶段 性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022) 210 5 中图分类号:2 文献标识码: F4 A 收录日期:02 9 1 2 1 年 月 8日
共识, 那就是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农村剩余劳 4. 4 . 4. 4 _ 3. 二三 产业 6 %、4 %、2 %、08 9 %; 9 8 6 %、 6
我们可以推测要 满足农业 过剩 收入之积来与在农村获得的收入做比较, 即农 山东等省份农民工家庭的调查资料的实证分 较高失业 率时,
再一次证明“ 巨大的经济差异作为一种驱 劳动力的就业需求是 比较困难的。 村剩余劳动力是否做出迁移决策, 是由“ 预期 析,
性信息以二维或三维的方式可视化地表达。 如 自己的估价经验和智慧进行修正后 自动生成 借其强大的信息查询、 存储、 管理、 分析、 跟踪、
20—08年城镇登记 入假说” 则以城市存在失业为前提, 以农民工 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的愿望也越强烈 。李强 就业机会 呢?我们看 ,04 20

农村劳动力转移文献综述

农村劳动力转移文献综述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分析的文献综述摘要: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大于农业需求的矛盾日益凸现。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成为许多学者研究和讨论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对策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论述我国是一个在世界上都闻名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还多(秦凤清,2012)。

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但农业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相对其他部门而言,农业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如果这些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合理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安定。

因此,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华田生,2011)。

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大约有1/3的劳动力剩余,绝对数大约为1.5亿到2亿。

90年代人口大规模流动,1992年以后,开始出现了“打工潮”(温铁军)。

刘建进(2002)估算200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例为46.6%,绝对数超过1.7亿。

赵武、蔡宏波(2007)根据6种当前流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方法加权平均计算,2007年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已经达3.17亿,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十分巨大。

刘小容、王海涛(2008)根据对全国农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万多农户的调查,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2005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总数10824万人,比2004年增加564万人,增长5.5%。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53100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占50.8%;农村从业人员4785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90.1%;农村外出从业劳动人员13181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占64%。

蔡昉(2007)在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中提到,1983年跨乡镇劳动力流动数只有200万,1989年增加到3000万,1993年高达6200万,2000年为7550万。

农村劳动力转移 文献综述 英文

农村劳动力转移  文献综述 英文

Ⅰ.Introduction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s the main problem facing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ces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land and the people in China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rural areas has generated a lot of surplus labor. Excessive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will led directly to the low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farmers' incomes, restric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d urban-rur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ural million rural laborers need to be transferred,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is still an arduous task.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the difficulty is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the key is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rural labor, and strive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rural labor force, make population pressure into human resource advantages, and the promotion of rural labor to non-agricultural industries and urban orderly transfer of a fundamental solution to the "three agricultural issues" to achiev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Ⅱ. literature review(A) Foreign research theories and perspectives1. Lewis model emphasizes the contribution of industrial high productivity of labor transfer. Lewis created a dual economy of rural surplus labor model in his article "Unlimited labor supply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ublished in 1954. [1] assume that the Lewis surplus agricultural labor was an unlimited supply the production sector was Divided into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ector and rural center city as the center of the modern industrial sector, labor transfer from rural to urban is caused by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led to the employment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made the scale of the industrial sector continue to expand, the demand for labor is also increasingly expanding, driven by the high marginal productivity of modern industrial, agricultural surplus labor transfer to the industrial sectorConstantly. Lewis's dual economy model show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the process of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shrinking, industrial sector ever-expanding with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2.John C.H.Fei and Ranis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to increas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for labor transfer. In 1961, the American economist John C.H.Fei and Ranis published an important paper entitled "A theory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Lewis's dual economy model, the process the labor flow to the industrial sector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first stage is similar to the Lewis model, the state of labor is in unlimited supply; the second stage, the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continues to decrease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continue to gain, labor supply decreases elasticity; in the third stage, the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chieve a balance, zero value of the agricultural labor and low the value of labor completely disappeared, to complet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modern agriculture. The models take full account of the agricultural self-development impact to labor transfer. Fei and Ranis that directly think that any change in a production sector productivitymust be related to the same rate of strength and quality of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y analysis of the growth of the labor surplus economy, should focus on not only changes in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industrial sector, but also attention the same expansion of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at the same time.3. Jorgenson’s doctrine of consumer demand-driven labor force transfer. In the "dual economy" published in 1961, Jorgenson (Dale W.Jorgenson) pointed out that technological advances will promote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sector wage to increase, and therefore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wage level is not fixed. But Jorgenson point that the wage gap is not the root cause of labor transfer. In 1967, Jorgenson presented the view of consumer demand drive labor transfer in an article entitled "surplus labor and binary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fundamental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is that consumer demand changes, the transfer is based on agriculture surplus rather than the exist of that marginal productivity is zero or greater than zero but less than the actual income level of the labor force. People stay in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in order to meet the physical need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with the farm products remaining,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will lose the tension on the labor, so the labor transfer to the industrial sector of more exuberant demand.(B) Domestic researchDomestic "Three Rural Issues" experts and scholars, the Central Policy Research, Policy Research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the vario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vincial research institutes have carried out a lot of research work and the results.1.Industrial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always accompanied by large-scale rural-urban (Rural → City) labor mobility. This flow will bring income rises,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es, and ultimately to promote the modern sector development, (Nong Zhu, 2002). In China, a large numb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are tied to the limited arable land, do not treat them from rural transferred out of reasonable use, is not only a waste of labor resources, and make this part of the labor force has become a consumption of social wealth. The "Tenth Five-Year" period is the peak period of growth in the labor force in China, and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in the future. With the continued increase of population and decreasing arable land, coupled with the advances 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s surplus labor force, will also be incremented.With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level advancing, labor required in the cultivated land will be greatly reduced. The number of agricultural labor and land, capital and other resources compared situation no doubt there are a lot of surplus labor in the agriculture (Feng Wen, Sixue Zhao, 2004)2.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is the product of the rapid expansion of the initial stage of industrialization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Labor transfer is simple transfer of employment space, the nature of labor force has not changed, still retains its status as farmers, to retain the land, is a "not encouraged farmers to leave their homes, into the factory city" part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the junior transfer or so-called labor " The once transfer". " The once transfer " is characterized that the eastern coastal developed areas are the main inflow areas oflabor, labor's own level of education, quality factors, and go out to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of the labor force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construction, business services. The inflow of labor mobility performance of the economy is relatively developed areas to the most economically developed regions and backward regions to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reas (Naiquan Liu, 2005). Rural labor force, "The twice transfer", also known as the labor transfer again, refers to the rural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improve rural labor employment skills and abilities, relying on the market mechanism and policy guidance, realize rural labor from the labor intensive industries to capital, technology intensive industry and burgeoning industry, third industrial transfer, occupation, identity and residence migration flow conversion occur simultaneously, lifestyle produced simple change, enter town and become the self-run occupation of urban residents (Jiafu Chen, 2004 ).bor transfer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With the accelerated pace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 more and more farmers get into the city to make a living, the farmers of a large number going to city,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ies in China entered a rapid period of expansion in the 1990s, China's urbanization level rapid improved, but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was worrying us (Taizeng Ren, Liuyan Li, 2004).(C) Review of research literature contentThrough the article analyzes and consolidation about the labor transfer,I found that domestic reseaches of domestic labor transfer analyzed mainly from the 10 aspects:(1) th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n China; (2)the factor of restricting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and countermeasures; (3)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labor transfer; (4)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5) the quality of the peasants on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6) the mechan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labor transfer; (7) China's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in rural areas and rural surplus labor transfer; (8)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and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 (9) agricultural surplus labor transfer problem and outlet in transition period of China; (10) use comparison of productivity to analysis the transfer of the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in China.Specifically involved content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the constraints of rural surplus labor transfer, the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transfer.(1) the transfer point of departure is not standardized, the constraints of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agricultural burdens, and low farm income. Vigorously develop small towns,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2) transfer prominent spontaneous, unorganized, chaotic order. The constraints of the labor itself, the quality of the full us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develop the agricultural potential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3) transfer of a single channel, directl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constraints plus transfer costs. Strong training,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rural labor force. (4) the transfer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exacerbated inter-regional inequ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income. Shortage of funds constraints. Deepen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ensure the effective transfer of agricultural labor. (5)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dispersed, the way transfer biased, the development of township enterprises did not correspond with the capacity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Vigorously promo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6) social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of the transfer process. Consoli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ownship enterprises. (7) transferred cities’ grim employment situation. Establish and improve a unified labor market. (8)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ertiary industry. (9) active in the organized inter-provincial and cross international labor output.Ⅲ. Research summary of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mostly in reference based on model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 to make some improvements to obtain useful inspiration. Emerged as a growing trend for the transfer of agricultural labor from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view.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issues related to motiv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cover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nomic progress, institutional change, industrial change and other factors. Their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more on transfer problems, less on study for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regional contribution and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farmers and farmers; more on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 less to meet farmers to develop; characteristic digital significant of rural labor transfer are more qualitative research, quantitative research is less; multi-reference statistics, and the scope of the study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developed coastal areas; more contribution to the region the rural labor force into and less on rural labor outflow region.Although influence factors of labor Transfer has been comprehensive, because our country is at the dual social and economic transition period, we should close connection with China's labor transfer status and the problems to expand the scope of the study, and deepen the impact of various factors research.Study regarded the focus on the rural labor force for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issues as the determinants power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ts total growth, sector allocation, the overall level of quality and the use of reasonable have close relationshipwith if the rural economy can sustained, 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 relate to the goal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Future research should aim at how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training, overall planning,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and innovative mechanisms to strengthen the rural labor supply and demand resources system, as well as skills training system, the output service system and so on.Main References:[1]Dale W.Jorgenson.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y[J].The Economic Journal,1961,71(282):309-334.2] [U.S.] John C.H.Fei, Gustav Ranis. The development of labor-surplus economy, [M] Beijing: China Press, 1989.[3] Lewis. Dual economy theory [M]. Beij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Press,1989.[4] Nong Zhu. "China's rural labor mobility and the" three rural "problems", Wuhan University Press, 2002[5] Naiquan Liu. The impact of labor migration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 Shanghaicaida Press, 2005[6] Feng Wen, Sixue Zhao. "Structural surplus labor transfer to explore" [J] population of the Northwest 2004[7] Jiafu Chen. do not underestimate the rural labor force, "twice transfer", "Chinese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 [J] .2004[8]Taizeng Ren is too increased, Li Liu Yan. " the twic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 in cities". Wei Pu Information 2004, Phase 2Guide teacher's opinions:Guide teacher:2012 - -。

劳动力流动的成本与收益文献综述

劳动力流动的成本与收益文献综述

劳动力流动的成本与收益文献综述作者:杨锋锋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第04期摘要:关于劳动力流动的问题很早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也取得了比较丰硕和独特的研究成果,但国内大部分研究只是从宏观角度考察了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涉及到劳动力流动成本收益的分析并不是很多。

主要对国内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收益方面的研究做了一些归纳分析,并提出相关评价。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成本;收益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4-0163-01国内对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收益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近年来部分学者从理论上分析了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收益与成本,主要是从劳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两个方面来展开。

1从微观层面对劳动力流动成本收益的研究1.1从劳动力流动的个体成本角度龚莉(2006)认为从流动者个体的角度来看,实施过程中的流动成本包括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

前者包括流动费用,主要是交通费、搬家费、住宅费、一些政策性收费(包括办理证照费、计划生育费等)、寻找工作的信息费用,以及流动时因失业而减少的收入、养老金的损失两个主要部分;非货币成本主要包括劳动力转移的时间成本(流动和寻找新工作花费的时间)和特定地点的资产放弃(如资历、放弃客户、离开家人和朋友、离开熟悉的环境、歧视)所形成的心理成本两部分。

堪新民(1999)认为劳动力流动成本主要包括就业成本、生存成本、交通成本、心里成本、风险成本这五个方面。

Zhaoyaohui(1999)认为迁移的货币成本包括迁移过程中的直接花费,包括迁移过程中交通、住房和食品的支出等,这一成本一般与迁移距离有关。

对迁移者来说,更重要的成本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劳动力若不迁移,从事其他活动能期望得到的最大的全部净收入流。

沈卫平(1995)认为在中国社会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流动的机会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因素:(1)工资率或收入;(2)制度成本,对城市职工主要指工资以外的福利收入,对农民主要指市场准入成本,如农民工进城的就业证卡发放制度等;(3)专业培训成本;(4)风险成本,指劳动力对流动后未来收益预期不准确,而可能承受的损失;(5)跨区域流动的迁移成本;(6)放弃与获得闲暇;(7)增加收益的较多机会;(8)非经济因素,如社会地位、个人爱好或自我价值的实现、生活质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转移研究综述摘要:目前我国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纷纷实施产业升级的战略,伴随着所谓的“腾笼换鸟”,也出现了“双转移”——产业转移和劳动力的转移。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出口企业造成重大的影响,同时也加快了这种转移。

今年初2000万农民工返乡,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我国原有的农村劳动力“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情况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劳动力开始出现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

劳动力的双向流动,也顺带着产业转移,加速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 产业转移人口的合理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也日趋成势.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农民的跨地区流动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社会广泛关注的“民工潮”.然而到90年代中期之后,一方面农民跨地区的大规模流动仍在继续,另一方面劳动力流动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即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现象,主要表现为异地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种种原因重新回流到流出地。

这种双向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产业转移的步伐。

1、劳动力流动的现状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隐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显性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离开传统农业进入其他领域,由农村向城镇的劳动力转移流动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这是农村人口流动的主流.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交织着外流与回流,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外流的同时,部分外出劳动力放弃了外出打工生活,开始返回家乡从业创业。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数t很少,还没有形成规模,回流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未超过596。

但1995年以后,这一比值迅速上升,1998年上升到3596,比1994年上升近30个百分点(王冠中、袁红,2003)对于劳动力回流的规模,全国没有统一的完整指标,但是可以以小见大,参考以下数据来估计劳动力回流的规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崔传义等人1998年通过对山东省桓台县2镇10村的调查指出,1998年当地有回流劳动力737人,相当于外出总劳动力的23%(崔传义,2004);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庚德昌1999年通过对安徽省阜阳市2县10村的调查指出,1997年当地回流劳动力639人,相当于外出总劳动力的19. 896(王冠中、袁红,200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课题组的抽样调查数据表明:对安徽、四川两省1999年抽样调查的有效样本计62县5484户22402人,共14561个劳动力,其中回流劳动力共计912人(安徽471人,四川441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2286人)的近400(白南生、何宇鹏,2003)从以上调查数据不难看出,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规模呈上升之势。

就全国范围而言,虽无法测算其准确数量,但农村劳动力回流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

在回流问题研究中,尤为重要的是很多学者对农村劳动力回流中的从业创业活动进行了调研.实际上,早在1994年就有人通过农村调查中的片段材料提出所谓“一潮带三潮”的发展方向,即农民打工(民工潮)回流为农业开发向深度广度进军(开发潮),为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创业潮)做出了贡献,并成为新兴小城镇的重要建设力量(建城潮)(郝启新2004).其依据是:(1)湖南衡阳“三打变两打”的工作经验总结,即农村劳动力由原来的“年轻人打扑克、妇女打毛线、老人打磕睡”变为现在的“先流动出去打工,再打道回府创业”。

(2)浙江台洲10多年前出去的40多万打工者,已有近半数回流创办乡镇企业或经商,并吸引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的30万打工者就业。

(3)台洲东膛镇外出打工的1万人大举返乡,办起了规模庞大的集产、供、销于一体的“太平洋彩灯城”,产值上亿,用工近万(白南生、何宇鹏,2003)。

此外,在劳动力回流问题上,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偏高。

从表2-1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回流”群体高学历的比例要远远超出全部农村人口中高学历的比例。

回流者是农村人口中的精英,文化素质较高,学习能力强,接受新鲜事物快,反应灵敏,适应了城市文明和契约化的社会关系,自身素质和精神面貌均有很大改观(杨龙 2006)。

最后,“回流”方向以第一产业为主外出者由于年龄较轻,文化程度较高,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回流”,都经历了市场经济的洗礼和考验,都或多或少的有过创业梦想。

然而,回到家乡后受各种因素限制,能将创业梦想转化为现实的并不多,绝大多数“回流”劳动力返回农业,回到原有的生产方式之中。

其中,回到传统农业生产中的人数居第一位,但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回流者就业于农林牧副渔的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体系(杨龙2006)。

2、劳动力流动的理论分析(一)刘易斯无限供给劳动力转移模型刘易斯模型是在“零值劳动力”、“工资不变”和“资本家剩余”三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阐述了二元经济的发展过程:欠发达经济中存在两个部门: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很低、收入仅够维持生计的传统部门;另外一个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超过传统部门的城市工业部门;传统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劳动力供给的弹性是无限的,因此工业部门只要支付略高于农村维持生计收入水平的工资,就会获得无限的劳动力供应;二元经济的发展表现为一个现代部门不断扩张和传统部门逐渐缩小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通过收入分配向利润倾斜所导致的现代部门迅速的资本积累以及现代工业部门从传统部门吸收劳力和经济剩余来实现的(刘易斯,19 8 9 /19 54)。

(二)费景汉- 拉尼斯模型针对刘易斯模型的缺陷,费景汉与拉尼斯提出了二元经济发展的三阶段模型(Joh n C.H .Fei,19 64)。

此模型假设由于制度性原因,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是固定的,在此基础上将经济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品接近于零(农业部门劳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很小),劳动力是无限供给的。

由于存在“零值劳动力”,因此农业产出水平不会因为劳动力的减少而下降,劳动力的转移不会受到阻碍。

第二阶段,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品大于零,但低于“制度工资”水平,农业部门存在“隐蔽失业”,在此阶段,如果农业边际劳动生产率没有提高,那么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农业产出水平将会下降,因而可能发生粮食短缺,并引起粮食价格上涨和工业部门工资水平上升,最终引起经济增长和劳动力转移过程缓减甚至停滞。

因此,费景汉与拉尼斯认为需要保持农业生产率的同步提高,以此来增加农业剩余和释放农业劳动力。

第三阶段,当农业边际劳动生产率上升到“制度工资”的水平,就意味着整个经济——包括劳动力的配置——完全商品化了,经济发展将由二元的劳力剩余型经济转化为一元的资本主义经济。

在这一阶段,由于农业生产实现了资本化,因此工业部门要想通过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扩大再生产就必须在劳动力市场上与农业部门展开竞争,而竞争的前提条件是必须使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大于或等于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水平,结果,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也将加速增长。

费景汉—拉尼斯模型在农村劳动力要素转移的过程中,虽然考虑到了这种劳动力要素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时,会引起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品的变化,从而促进了劳动力要素供需机制的形成,避免了刘易斯模型所带来的这种局面:劳动力要素有足够的动力流动,却不能充分地和资本结合。

换言之,费景汉—拉尼斯模型可以让劳动力要素随着资本聚集的速度流动(必要的时候还可能出现劳动力要素回流的现象,我国沿海一带的“民工荒”或多或少地可以反映这一点),从而让劳动力要素更加充分地和资本结合。

但是此模型有一个很强的潜在假定:即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要素已经和土地要素及资本要素充分结合了。

这一点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合,例如,邓晰隆的研究成果测度出我国2003~2006 年度农村生产要素综合市场化程度平均为23.8 7%,这足以证明费景汉—拉尼斯模型在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局限性(陈娟 2009)。

(3) 托达罗的“预期收入”模型托达罗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决策是根据“预期收入”最大化目标做出的,这种决策主要依据城乡实际工资差距与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能够找到就业岗位的概率。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根据预期的城乡收入差距而不是根据实际城乡收入差距作出的,因此尽管城市也存在大量失业,农村人口仍然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造成了城市劳动力市场严重失衡,使失业问题更加严重(托达罗,19 9 9 /19 9 7)。

由此,托达罗认为,按照刘易斯模型采取资本向现代工业部门倾斜的工业化战略并不能够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相反应当扩大农村中的就业机会,鼓励农村的综合开发,以缩小城乡就业之间的不平衡,从而缓解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从此模型中可以发现:实际上农村劳动力要素市场和城市劳动力要素市场存在着巨大差异,两种市场的不兼容导致严重的农民工问题,这一点与我国户籍制度限制下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相吻合的。

但是,托达罗的“预期收入”模型所提出的“扩大农村中的就业机会,鼓励农村的综合开发”等构想在我国的实际操作中是需要以例如“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地承包制度”等关键问题的解决为基础的。

(四)相对经济地位变化假说的简单分析模型斯塔克等人用相对经济地位变化(蔡防、都阳,2003)这个概念来解释劳动力转移问题,以弥补托达罗“预期收入假说”解释力的不足。

他们假设,人们转移不仅受城乡绝对收入差距的拉动,还受到农村户与户之间收入相对差距的影响,那些按照当地基本要求来看收入水平太低,因而感受到经济地位下降的农户会有转移动机。

他们利用国际转移进行比较分析,并给出了一个经验证明,主要思路是:有些农户在村里感受到经济地位相对下降,便愿意转移出去。

但这里有一个改变参照系的问题,即他们一旦转移到城市,用以对比的收入水平就不再是他们原来村里的乡亲,而是城市的生活标准。

然而,如果选择一个在文化、地理上都十分生疏的地区转移的话,他们可以把自己和当地社区隔绝开来,而不改变参照系。

因此选择国际转移是一种避免改变参照系的农户策略。

斯塔克等人通过观察农户对国内或国际转移的选择,检验了转移决定中的相对经济地位变化假说。

(五)推拉模型早在19世纪末,英国人口学家E"G·雷文斯坦就对人口转移进行了具有开创意义的研究。

他在《人口转移规律》一书中提出,受歧视、受压迫、沉重的负担、气候不佳、生活条件不合适等因素都是促使人口转移的原因,而其中经济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

雷文斯坦的观点被认为是人口转移推拉理论的渊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