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灵渠旅游景区保护性开发的生态学思考

合集下载

灵渠景观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灵渠景观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摘要:通过相关资料的查找以及对灵渠的实地考察,得出灵渠生态景观、人文景观、园林景观现状,总结出灵渠景观科学价值高、文化韵味足、生态环境好、景观节点多、景观形式美等特点,并指出灵渠景观具体存在问题,最后从可持续发展道路、植物群落、文化景观品味、统一规划等角度提出保护性开发灵渠景观的合理化建议,为实现灵渠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字:灵渠;景观;保护与开发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灵渠作为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古代水利景观,拥有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兴安县相继出台了《灵渠总体保护规划》、《秦堤维修设计方案》、《秦城遗址保护规划大纲》等,完成了大小天平坝面的维修、铧嘴的修复、秦堤的防渗补漏、北渠风貌修复,以及部分渠道沿岸的排污清理工程等工作。

2014年3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灵渠保护办法》实施,对灵渠水源保护、两岸建设活动等,做了详细的规定,让灵渠保护变得有法可依。

灵渠景观的保护与开发作为灵渠可持续健康发展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值得深思。

1灵渠概况与景观现状1.1灵渠概况灵渠,古称秦岭渠、凿渠、陡河、湘桂运河、兴安运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是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沟通着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赞叹到两千余年前有此,诚足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

灵渠全长37.4km,南渠长33.15km,是引湘入漓的主渠道;北渠是引航渠道,长3.25km。

由大天平、小天平、泄水天平、陡门、铧嘴、南渠、北渠、秦堤等其他附属建筑物组成。

1.2灵渠景观现状1.2.1生态景观。

灵渠修建的本身,就是中国古人对地理环境的主动利用与选择。

数千年来,灵渠始终与周边农耕文明保持着和谐交融,体现的就是人与自然交流的普遍价值。

灵渠沿岸绿化覆盖率高,维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

秦堤两岸绿树悠悠,植物种类丰富,兴安楠木、桂花、樟树、阴香、枫香、栾树、枫杨、朴树、柳树等长势良好,植物生长适应渠水、驳岸等生态环境,树形或苍劲古朴,或刚劲挺拔,或自然虬曲,或奇特有趣,给灵渠沿岸景观增添了秀色的同时,也维护着灵渠的生态平衡。

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发展探讨——以灵渠为例

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发展探讨——以灵渠为例

1712017年5月下半月刊前言历史文化旅游是近年来“黄金产业”,也是文化旅游的重要部分,而历史文化旅游是其中最常见的方式了。

吴承忠提出有关历史文化旅游的具有气息等特点。

兴安灵渠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水利工程之一,可挖掘的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对当地开发历史文化旅游产品有着很大的优势。

灵渠从创建到综合利用阶段,经历了由军用到民用再到运输、灌溉和观光作用的重大转变。

本文通过相关网站资料查询,找出制约灵渠的历史文化旅游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推动灵渠历史文化旅游特色发展提供参考性的建议和措施。

一、灵渠历史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一)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居民素质有待提高《兴安咨询网》记者询问灵渠及水街居民,当地居民回答道:“对灵渠的水质还应重点关注,当地居民生活活动严重影响水质,如随便洗拖把,丢垃圾”等这些都是当地居民的心声。

虽然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对灵渠保护工作特别重视,投入资金达5000万元,加大了对灵渠的保护与利用,但由于历史、自然及各种人文因素的影响,灵渠还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二)灵渠历史文化产品开发及整合力度不够深入,特色主题不够鲜明灵渠景区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诸多方面原因,对这些资源开发利用不够深入,目前只开发了灵渠水利工程、四贤祠、秦皇宫、秦文化广场、水街等主要古建筑物,各主要古建筑物也是零零散散,没有形成统一旅游区。

在2012年蒋育亮指出:“灵渠往历史文化旅游方向开发潜力大,但现在景点旅游资源还未得到完全开发,且旅游资源组合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需加强整合力度……”。

由此可得出,灵渠历史文化旅游并未形成完整的品牌产品体系,更谈何相应的旅游精品路线了。

(三)兴安县灵渠客源市场狭窄,特别是远距离游客所占比例小据桂林兴安灵渠网2012年接待游客总数所述为11.27万人次,其中大多数为县居民及周边游客组成。

不得不说在桂林景区及周边著名景观的“围攻”之下,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灵渠景区客源市场的截流与分割。

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反思

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反思

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反思背景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在各地得到了充分的开发。

尤其是一些具备独特自然风光、突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区,成为了众多旅游者的热门目的地。

然而,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保护区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反思进行分析和讨论。

问题分析生态环境破坏自然保护区是一种极具生态保护意义的保护地,其内部环境的破坏会直接危害到珍贵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一些不法商家和旅游从业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往往会对保护区进行破坏性的开发,破坏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危害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发展。

游客行为不规范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旅游人数的直线上升,游客行为也趋于不规范。

一些游客为了追求刺激和创新,破坏保护区内的野生动植物,采集珍贵植物和生物样本,随意丢弃垃圾,损坏景观和历史建筑,危害到古迹文化的保护。

这不仅严重影响到保护区的旅游品质,还威胁到保护区自然环境的纯净和生态平衡的稳定。

文化价值损失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往往会有损古迹文化的价值,一些为了旅游开发而修建的建筑,不仅无法与自然景观相称,还会破坏和破坏珍贵的文化遗址和历史古迹,损失了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同时,为了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一些民间文化活动也被商业化和大质量的旅游目标所取代,文化传承也面临着很大的危机。

反思与措施提高旅游者素质为了解决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从源头上加以控制,提高游客针对保护区并非普通旅游目的地的认识,加强游客对环保和文化保护的意识,使他们能够自觉尊重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文化。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是珍贵而有限的,保护起来难度极大。

因此,应当加强法律和相关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不法商家和游客的处罚力度,合理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做到量力而行,以求保护区内生态平衡和文化资源的紧密结合。

广西桂林世遗灵渠保护与创新推广的研究

广西桂林世遗灵渠保护与创新推广的研究

广西桂林世遗灵渠保护与创新推广的研究发布时间:2022-08-18T09:13:30.15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1期作者:赵丽萍卢艺梁美琪韦美霞曾小倩[导读] 2018年桂林灵渠成功列入世界灌溉文化遗产名录赵丽萍卢艺梁美琪韦美霞曾小倩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南宁 530000摘要: 2018年桂林灵渠成功列入世界灌溉文化遗产名录,但许多人对灵渠的了解仍旧停留在感性的认识,灵渠的推广与保护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

本项目立足我国政治背景,顺应时代发展方针。

通过结合收集到的信息针对大众乐意接受的宣传方式以及广西特有的壮乡文化,为灵渠的发展提供创新性和趣味性的建议,科学地帮助灵渠发展旅游业、宣传灵渠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同时推动经济效益,进而提高人们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

关键词:灵渠;保护宣传;历史文化;保护意识;经济效益 1.我国遗产保护和发展现状 1.1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通过完善立法、加强法律实施的方式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1985年11月22日,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

1987年,中国正式加入该公约及开始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

2004年,我国申请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在严格遵守公约的同时,结合自身文化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贡献着中国的智慧和保护方案。

国务院于2005年12月22日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虽然,我国十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一些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毁损、灭失,各种人为原因或自然原因造成的文化遗产毁损现象非常严重,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任然面临着许多问题,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势严峻。

灵渠景观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灵渠景观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灵渠景观的保护与开发研究灵渠景观的概述灵渠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西南部,是中国四大古代灌溉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存在时间最长、流域最广的人工运河。

灵渠全长36.5公里,南北走向,由蓝田山灌溉水引自南北科沟注入灵渠,最终汇入黄河。

灵渠荟萃了中国古代水利文化、艺术和哲学等多个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水利百科全书”。

灵渠景观由灵渠本体、灵渠文化景观、灵渠人文景观三部分组成。

灵渠本体包括水利设施、景观构筑物和自然景观。

灵渠文化景观指与灵渠相关的文化遗产,包括文物、传统村落和历史风貌等。

灵渠人文景观则集中表现了对灵渠的历史人文背景、相关传说故事和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体现。

灵渠景观面临的保护问题灵渠作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无可估量。

但与此同时,灵渠景观也面临着严峻的保护问题。

1.蚕食型开发随着周边地区的不断发展,灵渠周边的城市化建设和规划逐渐成为一种蚕食型开发。

大量的房地产开发、文化旅游经济、农村旅游等对灵渠景观所造成的不规范、乱兴建等问题日益凸显,直接威胁到灵渠景观的完整与历史价值。

2.人为破坏灵渠是一项关于水利工艺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奇迹,其所具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学术价值都亟待得到保护。

但是,在实际生活和旅游活动中,一些无知的游客、恶意的破坏者不断进行篡改、拓宽、建筑等行破坏,给灵渠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3.经济发展随着区域经济的递进和发展,一些传统的建筑、景点等不适应现代发展之需,也是灵渠景观面临的一个保护问题。

这时,如何保持灵渠景观的原始性和古典性之魅力,同时又要与现代化经济发展之需要相平衡,是灵渠景观保护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灵渠景观的保护与开发灵渠景观的保护工作任重道远,各种各样的恶劣环境和复杂情况也在不断出现,为了深入推进灵渠保护与开发,提高人们对灵渠重要价值与作用的认识,并提高整个区域发展所需的活力和可持续性,应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对古灵渠修复与保护研究的投入古灵渠修缮是灵渠保护的重要方向,政府应加大对古灵渠的修葺力度,同时要加大科研投入,进行更加深入广泛的调研和分析从而让灵渠景观的保护更加完整。

浅谈水利风景资源开发中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浅谈水利风景资源开发中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浅谈水利风景资源开发中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摘要]现阶段,水利风景资源的开发在提高水利的综合效益的同时,为生态环境带来了水土流失、水环境持续恶化和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等严重问题。

本文分析了国内关于开发水利风景资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误区,认为开发和利用水利风景资源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积极、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利风景资源,同时促进人水和谐,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水利风景资源开发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一、国内水利风景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1.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本是一种自然过程,但在人类经济活动的干预下,现代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的速度已大大超过了土壤自然形成过程,使土壤这种可再生资源变为实际上的不可再生。

大量研究表明:风景区的开发造成了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十分可贵的水土资源流失、河道淤积引发洪水泛滥、干旱缺水、粮食低产和地区贫困等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还将成为影响食物安全及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2.水质污染严重,破坏了水体生态系统。

由于人类的开发活动,大量的封闭式的护岸结构完全隔断了地下水与土壤的联系,隔断了水中生物、微生物和植物的联系,使水域中的生物和微生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破坏了水域的自净能力。

同时造成水生植物无法在坚硬的结构坡面上生长,切断了自然河流的生态链,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

污水的大量排放造成了饮用水源中微量有机毒物的大量增加,降低了饮用水的安全性,在局部会导致水质型缺水,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3.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也是导致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原因。

目前国内水资源尚未能实现优水优用、合理配置,优质水资源浪费严重。

二、解决国内水利风景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措施1.尊重自然规律,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保护意识。

要在发挥工程防洪灌溉效益的前提下,充分依托工程水域,开发利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人民群众提供“水清、岸绿、景美”的场所,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充分挖掘水资源可利用潜力,打造水利旅游品牌,招商引资,实现工程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兴安县灵渠保护利用发言稿

兴安县灵渠保护利用发言稿

兴安县灵渠保护利用发言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表关于兴安县灵渠保护利用的发言。

灵渠位于我国陕西省兴安县,是中国古代灌溉工程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灵渠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是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智慧和水利工程的杰出成就。

然而,由于地质、水文等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灵渠的保护和利用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因此,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灵渠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使其得以永久保存和传承下去。

首先,我想谈谈灵渠保护的意义。

灵渠是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对于研究和了解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和水利工程具有重要价值。

灵渠的建设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我国水利工程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证明。

保护灵渠不仅仅是对一个古代水利工程的保护,更是对我国古代农业智慧和文明的传承和发扬。

灵渠的保护利用,将对研究和传承我国古代农业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我想谈谈灵渠保护利用的困难和挑战。

在灵渠保护利用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地质和水文条件的影响。

灵渠所在的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存在着土壤侵蚀、滑坡、塌陷等问题,这些问题对灵渠的保护构成了威胁。

其次是人为因素的影响。

由于长期的农业开发和人口增长,周边灵渠地区存在土地沉降、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对灵渠的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最后是意识和资金的缺乏。

灵渠保护利用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专业知识,然而目前对于灵渠保护的认识还相对薄弱,对于资金投入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然而,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依然有信心和能力保护和利用好灵渠。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科研和专业人才培养。

只有深入研究灵渠的地质、水文等特点,掌握专业知识,才能有效地保护和利用灵渠。

其次,我们要积极开展社会宣传和教育。

通过开展各类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灵渠保护利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全民的保护意识和行动力。

2023最新-灵渠心得体会范本 参观兴安灵渠心得体会2篇

2023最新-灵渠心得体会范本 参观兴安灵渠心得体会2篇

灵渠心得体会范本参观兴安灵渠心得体会2篇下面是精心为大家整理的2篇《灵渠心得体会范本参观兴安灵渠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描写灵渠心得体会篇一我们认为秦始皇於二十七年向岭南发兵,打了三年以后再决定凿灵渠,那开始凿渠的时间应在秦始皇二十九年以后(公元前220xx年)。

至三十三年(公元前220xx年)凿成通航,灵渠的开挖将近用了四年时间。

以秦朝庞大的兵力,用四年的时间,开凿灵渠,基本上可以成功。

因此,我们认为灵渠的开凿时间,应为始皇二十九年至三十三年(前218一前220xx年)。

秦始皇为什么要开挖灵渠?上面的史料已经说得很清楚。

就是为了给士卒运送粮饷。

灵渠未开凿之前,秦军的粮饷靠人力肩挑背运,就算用车载,岭南山高水险,道路崎岖,一车又能运多少?加上运送人员在长途搬运中自己的消耗,能运到前线的粮食就更少。

在当地筹粮嘛,当时岭南地区人烟稀少,耕作靠刀耕火种,产量很低,而且越人皆逃人深山老林中,与禽兽为伍,秦军到那里去找粮?没有粮食,又那敢轻敌深入?战争只有旷日持久了。

所谓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原因就在这里。

灵渠凿成以后,秦军有了充足的粮饷,因而一鼓作气,勇往直前,当年即统一了岭南。

占领岭南后,派兵戍守,也有保障。

通过灵渠,秦代还由中原往岭南大量移民,加快了民族的大融合,加速了岭南经济的开发,加强了文化的交流,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巩固祖国的边防,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后人说灵渠“通三江,贯五岭”,意义之重大,对后世功用之奇伟,是不言而喻的。

除此之外,单就水利建筑上的辉煌成就,时至今日,仍放射出灿烂的光彩。

它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条运河,它的水利工程建筑,创造了古代几个世界之最,具有很高的科学内涵,让我们感到自豪。

下面我们就将它的重要建筑,逐一作介绍。

一、最理想的选址渠是在极为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开凿的运河。

综观古今中外,世界上没有哪条运河的条件比灵渠更早的了。

位于桂北地区的兴安县,层峦叠嶂,河川纵横。

桂林市兴安县灵渠景区旅游开发规划调查报告

桂林市兴安县灵渠景区旅游开发规划调查报告
从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角度分类,灵渠人文旅游资源可概括为秦文化、水利文化以及中原与岭南文化的结合。而自然旅游资源又可称为观光资源,灵渠中的水利工程设施,自然景观、水体资源属于这一类别。
3、灵渠旅游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依据《2011-2025年桂林灵渠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将灵渠的旅游资源分布定位为“两大重心,一条文化过渡线”,两大重心指灵渠水利工程和水街,一条文化过渡线指连接两大旅游散集地的文化走廊。同时,该规划将灵渠功能分区定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秦堤揽胜带及四大功能区三部分,其中,四大功能区又分别为:铧嘴观澜区、百越寻秦区、秦风水韵区、协调发展区。
2、挖掘秦文化底蕴,打造强文化品牌
景区应深入挖掘秦时文化和水利文化,将景区打造成富有秦时风味的聚集地。一则景区应加强秦文化氛围,建设稳重古朴的仿秦建筑;二则,将秦文化寓教于乐,通过设计文化体验类项目,将秦时文化再现游客眼前增加游览的娱乐性。
五、实验结语
就我个人认为,灵渠是一个极具旅游开发基础和潜在市场的旅游资源,凭借其可与都江堰并肩的名号,加上合理的开发与大量资金的投入,灵渠势必能成为桂林旅游的又一大吸引物,但现阶段的灵渠旅游开发还存在种种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另一方面,灵渠作为流传了上千年的历史文化遗迹应当受到更多的重视和保护,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当将其古朴的历史风韵留存下来,保护好这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年级班别:旅游管理11-3班
**************巫 柳 兰
桂林市兴安县灵渠景区旅游开发规划调查报告
引言:本文从此次调查的实际成果出发,以桂林市兴安灵渠景区的现状为基础做景区的旅游开发规划调查报告。报告主要包括兴安灵渠景区现状分析,包含景区概况、旅游资源种类与特征、分区、项目设计;景区旅游现状问题及其成因分析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开发与保护意见。以期对兴安灵渠景区以资源为基础的旅游开发规划提供资料和参考。

关于兴安灵渠水资源现状的研究

关于兴安灵渠水资源现状的研究

关于兴安灵渠水资源现状的研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兴安县位于广西东北部的湘桂走廊,地处北纬25°18′~ 26°55′、东经110°14′~110°56′之间,属桂林市辖县,是湘漓二水之源,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灵渠的所在地,自古以来即是楚越文化交汇之区。

县城南距“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区57 公里。

总面积2348 平方公里;人口万,其中农村人口万。

境内居民以汉族为主,另有瑶、壮等少数民族万人。

辖 6 镇4 乡,县城兴安镇,位于全县中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约8 万人。

位于兴安县境内的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兴安县城边,全长34 公里,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 年),至今有2000 多年的历史,它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

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它的修筑,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伟力,显示出我国古代水利建设先进的科技水平。

灵渠的开凿,连接湘、漓二江,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两大水系,成为北接湖广、南连两粤的水运交通枢纽。

“北有长城,南有灵渠。

”北渠入湘江,经湖南入洞庭;南渠入漓江,可经珠江达南海。

它选址科学、设计奇巧、施工精当,与万里长城一南一北,同为中华瑰宝、世界奇观。

水资源包括经人类控制并直接可供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用途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

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

灵渠在自秦朝开凿以来,历代在航运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灵渠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灵渠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灵渠保护与发展的思考宾光楣【摘要】灵渠(建于公元前214年)运行2200多年,工程及文化遗产基本保存完好,运转正常.介绍了灵渠的工程特点、功能及历史功绩.分析了灵渠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管理、开发和保护灵渠的原则和建议.【期刊名称】《广西水利水电》【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4页(P68-71)【关键词】工程特点;功能;旅游开发;工程保护;灵渠【作者】宾光楣【作者单位】广西水利工程管理局,南宁 5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1灵渠修建于公元前214年,见证了秦代航运技术的高超和独特的风格,彰显了中华民族先人们开山引河的高度智慧。

1.1 科学的选址灵渠始建于秦代,其修建首先要解决山地高差和水源选择的难题,灵渠利用了水准测量原理,选择了水量较大的海洋河为水源;选择分水塘(渼潭)处筑较低的坝,实现了在始安水处沟通湘江和漓江,“斩山通道”用了4年时间建成。

从而连接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1.2 精确的分水系统在分水塘建了大天平坝和小天坪坝,两坝夹角为108°,在衔接处向上游修了铧嘴为劈水分流坝,能基本控制水量,维持动态平衡,实现了“三分入漓七分湘”的设想,呈现出“兴安高万丈,水往两头流”的壮观景象。

1.3 先进的泄洪系统灵渠的泄洪设施设计十分周密,由大、小天平坝和铧嘴相配合,不仅控制南、北渠的进水量,而且当来水量相应水位超过大、小天平坝面时,可自行溢流入湘江故道,以确保南、北渠的安全。

在南、北渠上还设有几处泄水天平,当渠内水位高于渠顶时,再次将洪水泄入湘江故道,保护渠道、县城、沿渠乡、镇防洪安全。

1.4 巧妙的“弯道代闸”及“陡门”设计为了使航运平稳,设置了弯曲的渠道形态,以增加河长、减小比降和流速。

“弯道代闸”属世界首创。

为了枯水期蓄水行舟,设计了“陡门”,壅高水位、保证通航,“梯山航岭”成为一大奇观。

“陡门”是现代船闸的雏形、被世界专家称其为“世界船闸之父”。

灵渠规划

灵渠规划



红军碑园风景区:位于兴安县城西南部, 碑园占地 一百二十亩, 气势恢宏, 800立方米的红军群雕堪称全 国纪念性群雕之最。

乐满地休闲度假区:占地面积335公顷,是中国规 模最大的游乐项目之一, 园区内的高尔夫俱乐部是具 有国际标准的18洞美式丘陵球场。乐满地主题乐园占 地60公顷,是度假世界第一期工程投资最大的项目, 在2002年度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景区,同时通 过了ISO9001及ISO14001两项国际权威机构的质量 标准体系认证,后又被评为“2002年度中国旅游报. 中国旅游知名品牌”以及“全国十佳主题乐园”。
• 在水街到秦王 宫段,建立商 业街。
购在灵渠
卖什么呢?我们卖的 是文化,是体验~
娱在灵渠
现代人玩古 代的游戏,现 代人玩少数民 族的游戏,要 的就是:玩!
我们的营销方向
• 客源市场
• 兴安旅游客源市场总的定位是以国内旅游客源市场为 主,国际客源市场为辅,国内客源市场则以广西区内,特 别是桂林市各县以及兴安周边省各县市为目标客源市场, 这些地区由于距离近、花费在交通上的时间不多,游客利 用节假日到兴安旅游的可能性很大,以广东、上海、福建、 浙江、江苏等沿海省市为潜在客源市场,这些地区人口众 多、发达,居民收入水平高,每年的出游率高,其中有不 少是到桂林旅游,兴安悠久的历史文化、美丽的山水风光、 良好的生态环境,无疑将成为这些久居闹市,渴望逃避城 市喧嚣,回归大自然、探索历史文化的游客偏爱的地方, 另外充分依托桂林市客源枢纽中心的优势,挖掘其他区域 的旅游市场。便利的航空设施缩短了全国各地旅游者与桂 林市的距离,畅通的公路交通使游客出入桂林更加方便自 由,兴安可以更好地接受桂林中心城市的辐射,从桂林分 流或截流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到兴安县来游览。而只要到兴 安旅游,灵渠是必到的景点之一,所以灵渠景区的客源基 本与到兴安游览的客源一致

基于“活态共生”的中小型河流遗产保护与复兴—以桂林灵渠为例

基于“活态共生”的中小型河流遗产保护与复兴—以桂林灵渠为例

2021年第6期 Vol.43/2057基于“活态共生”的中小型河流遗产保护与复兴——以桂林灵渠为例*Protection and Revival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River Heritage Based on “Living Symbiosis”: Taking the Ling Canal in Guilin as an Example李桂芳 吴曼妮 郑文俊*LI Gui-fang,WU Man-ni,ZHENG Wen-jun *以京杭大运河、都江堰等为代表的历史河流遗产是典型的“活态文化遗产”,具有大尺度、跨区域、综合性等资源特点,引起了诸多学者关注。

学者们取得的成果涉及运河遗产廊道的保护传承与活态利用[1~2]、遗产保护管理模式[3]、遗产的适应性管理[4]等方面,但缺少对中小型河流遗产的保护策略、管理与价值研究等的讨论,及其保护与复兴理论分析框架的系统构建。

中小型历史河流遗产是指大运河、都江堰等以外的规模、影响力相对较小的河流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地理空间连续性的特征,传递着城市的地域文化和风土生态。

因此,对其进行保护与复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非常必要。

基于此,本文在建构“活态共生”的研究逻辑框架基础上,以中小型河流遗产的典型代表—桂林灵渠为对象,梳理千年古运河在不同时期的形态、功能的演变历程,并结合运河遗产的共生特性,剖析其在空间、时间、功能、文化维度如何实现保护与复兴。

1中小型河流遗产保护复兴的活态共生理论1.1“活态遗产”与“共生理论”2003年,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 )发起了“活态遗产地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在遗产地的保护与管理领域增强对活态遗产概念的意识。

ICCROM 最终于2009年将“活态遗产”定义为“保持原有功能的遗产”,强调使用功能的延续性[5]。

而延续性必然带来变化,是遗产定义、保护与管理的驱动力[6]。

“共生”的概念最早由植物学家Anton de Bary 提出,是指不同种属按某种物质联系而生活在一起,互为依赖、各自获益的关系[7]。

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建立的思考

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建立的思考

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建立的思考作者:梁若冰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年第13期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及资源的稀缺日益严峻,尤其造成了旅游景区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是造成旅游景区生态环境污染的根源,因此要想实现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新的旅游景区发展模式。

一、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旅游景区环境保护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景区中的具体贯彻和应用。

旅游景区环境的保护对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保护好旅游环境,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过来,又可促进旅游景区环境向好的方面转化,如此反复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旅游景区环境作为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经亿万年的自然和人类演变过程而得以保存下来的,具有价值的珍贵资源,对它们的保护不仅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而且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积极的意义。

保护景区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那么是什么原因在影响和破坏着景区环境呢?二、旅游景区环境的破坏因素及其原因分析旅游环境破坏的自然因素突发性破坏。

突发性破坏是自然界中突然发生的变化。

如地震、火山喷发、飓风、海啸、洪水、泥石流、塌方、滑坡等自然灾害。

会突然直接改变一个地区的自然面貌,毁掉部分或全部的旅游资源和环境。

例如: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因1999年9月21日的大地震而受到严重的破坏,日月潭风景区由于接近此次强烈地震的震中,而被震得面目全非,湖中光华岛上的观景台、凉亭倒塌;月老塑像基座腰折倒在乐砾上;文武庙已变成破庙;慈恩塔的塔尖被震掉,高塔变成了斜塔。

缓慢性破坏。

自然界的风化侵蚀,会慢慢地改变景观的形态,这是缓慢变化。

旅游环境的缓慢性破坏包括自然状况下的寒暑变化、风吹雨淋及生物作用所导致的旅游环境形态和性质的改变,任何名胜古迹及其外围环境都时刻受到自然机械风化的危害。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景区生态保护的几点思考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星湖旅游景区为例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景区生态保护的几点思考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星湖旅游景区为例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景区生态保护的几点思考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星湖旅游景区为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而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景区生态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星湖旅游景区为例,探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景区生态保护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生态保护意识,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星湖旅游景区依托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游客过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活动可能会对景区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景区管理部门需要加强生态保护意识,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游客的文明引导,禁止乱扔垃圾、破坏植被等行为,同时加强景区内的环境维护力度,保障景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二、科学规划景区开发,保护生态资源在景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需要科学规划景区的发展方向,保护好生态资源。

星湖旅游景区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尊重自然规律,避免大规模的开发破坏了景区的生态平衡。

可以采取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最大程度地保护景区内的自然生态资源,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建设,实现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推动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注重环境教育,提升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作为著名的旅游景区,星湖旅游景区每年都会迎来大批游客。

部分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薄弱,对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足,存在随意扔垃圾、乱采乱摘等现象。

景区管理部门可以开展相关的环境教育工作,提升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

可以通过设置环境保护宣传牌、开展环保知识宣传、设置环境保护志愿者等方式,引导游客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

四、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做好保护工作在景区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工作,及时了解景区内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做好生态保护工作。

可以建立定期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对景区内的水质、空气质量、植被状况等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风景名胜区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风景名胜区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风景名胜区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地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同时也必须重视保护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以确保这些美丽的地方能够被后代子孙继续欣赏。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风景名胜区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

一、开发的利益和挑战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往往能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旅游业带动了酒店、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此外,旅游业也会带来外来游客消费的增加,进一步提升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

然而,风景名胜区开发也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大量的游客涌入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过度开发可能导致水源污染、土地退化等问题,严重威胁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

其次,过度开发还可能导致文化和历史的破坏,使得风景名胜区失去原有的魅力和特色。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态环境保护对于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保证风景名胜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的破坏一旦发生,很难恢复,这将对当地经济和旅游业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与当地居民的福祉息息相关,也与国家的形象息息相关。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保护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符合国家形象的展示。

此外,生态环境的保护还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旅游收入。

三、如何在开发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为了有效地保护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开发活动符合环境保护的标准。

其次,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明确风景名胜区的开发界限和保护要求。

同时,加大对开发商和游客的教育力度,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此外,可以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在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建设。

例如,引入新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推行低碳出行,减少对当地资源的消耗。

还可以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保护风景名胜区的责任感。

最后,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大众的环保意识。

论灵渠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管理学论文

论灵渠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管理学论文

论灵渠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管理学论文精品学习网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提供一篇灵渠风景区旅游规划论文,内容如下:论灵渠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一、安的自然社会状况兴安,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北距桂林市六十公里,是大桂林旅游区的组成部分之一。

兴安,古为百越之地。

战国属楚国。

公元前214年泰始皇在兴安境内凿通灵渠,兴安成为“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

两汉属始安。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六二一年)在今兴安设临源县。

宋大历三年(公元七六八年)称全义县。

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九七七年)始称兴安。

兴安位于东经110°14’-110°56‘之间,北纬25°17‘-25°55‘之间,与全州县、资源县、灵川县、龙胜县相邻。

总面积2348平方公里。

辖11个乡镇,全县人口37万,以汉族为主。

境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全国白果、粮食、毛竹生产基地县,全国农业生态县之一。

兴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雨量在1600—2200mm之间,年平均气温17.8℃,气候宜人,四季可游。

境内以丘陵、平原为主,分布着谷地、高山等地形。

地势由西北越城岭山脉与西南都庞岭山脉相对倾斜,形成两山之间的狭长地带,称“湘桂走廊”。

境内最高峰猫儿山顶峰海拔2142米,为华南第一峰。

二、周围的旅游业及有关方面的状况兴安旅游资源丰富,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

1987年3月兴安县旅游局成立。

兴安旅游以文物古迹和高山风光为主要内容。

现规划有猫儿山风景区、灵渠、红军碑园风景区、乐满地休闲度假区、古严关、秦城遗址风景区、五里峡风景区。

猫儿山风景区:距兴安县城五十六公里的猫儿山风景区占地四百八十平方公里,是以越城岭主峰猫儿山为中心的高山风景区,最高峰海拔2142米,为华南最高峰,猫儿山春天杜鹃花争艳,夏天气候凉爽宜人,秋天红叶烂漫,冬天银装素裹,是揽胜、探险、猎奇、度假、避暑的好去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u Dyke
in Xing’an

County,Guilin,Guangxi Zhuang relic,is
are one
Autonomous Region,which is irrigation works in Shah Xi Province
national cultural other
ones
旅游经济
兴安灵渠旅游景区保护,陡开发的生态学思考
口粟维斌1,2
(1.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83;2.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林
541006)
摘要:广西桂林兴安灵渠与陕西的郑国渠、四川的都江堰并称为 “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年来,对灵渠旅游资 源的保护和开发都是小规模的,效果并不理想。从2004年以来,当地政 府筹集了大量的资金对灵渠景区进行深度的保护性开发,既有效地保 护了灵渠的文物古迹,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又使景区旅游资源得到 了合理的开发,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了景区资源环境保护 与旅游产品开发双赢的效果。本文从生态学原理出发,探讨了兴安灵 渠旅游景区保护性开发成功的原因,以期为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的保 护和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兴安县;灵渠旅游景区;保护性开发;生态学原理;思考
和处理好旅游开发与旅游者、当地居民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
系,具备系统整体开发思想,才能产生最好的开发效益。灵渠旅 游景区保护性开发获得成功与妥善协调好景区各方面的利益关 系、优化景区生态系统功能是分不开的。在新开发后的灵渠景区 除了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外,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在这种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兴安水街,灵渠水悠悠流淌,两 岸古树婆娑,秦式建筑井然有序,居民或工或农,邻里相互照应, 老人在古桥上闲聊,小孩在古亭上嬉戏,居民热情有好地笑迎各 地游客,真正营造出了一个温馨和谐的旅游地社会环境。
the conservation native
and
gov—
发的项目主要有广西最大的外商独资项目——桂林乐满地休闲 世界;公元前214年修建的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灵渠景 区;海拔2142m的华南第一峰——猫儿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引进 新加坡1.2亿元资金建成的生态休闲胜地——华江超然派生态
旅游景区;全国最大组合群雕、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百家爱国主义
开发与管理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在旅游景区,特别是 生态旅游景区开发中应遵循物种间、生物与环境各要素间相互 依存和相互制约规律、环境资源的有限性规律、生态系统动态平 衡规律、微观与宏观协调发展规律等。此外,生态系统中的物质 循环、能量和信息流动原理、多样性导致系统稳定性提高原理、 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原理等生态学基本原理也是旅游景区开发的 基本指导思想。 2.生态学原理在灵渠景区保护性开发中的应用 兴安灵渠旅游景区保护性开发获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 的,其中旅游开发中较好地遵循了下述生态学基本原理和规律 是其成功的重要保证。 ①遵循环境资源的有限性规律,注重景区旅游资源及环境 的保护。兴安灵渠景区有较多的文物古迹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它 既继承了秦汉文化,又融合了中原汉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保留 了大量的明清时期的石雕石刻,以古桥文化、民俗文化、岭南市 井文化和古雕塑文化而闻名。这里有乾隆御笔亲点的“万里桥”, 有独一无二的“二水三桥”等历史古迹。兴安县政府和当地居民 非常重视对灵渠文物古迹的保护,早在1951年便开始先后由水 利、园林、文物部门对铧嘴、大小天平、北渠口、秦堤等进行维修 和清除淤泥,1 958年又邀请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对灵渠进行 调查,1962年成立了兴安县文物管理所,1988年灵渠被国务院 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不断筹集资金对灵渠进行 多次修复,使灵渠的很多文物古迹至今都能完好地保存。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和居民还十分重视对灵渠周围生态环 境的保护。一是在灵渠周边始终没有修建任何可能对景区造成 污染的厂矿企业;二是景区居民都能自觉维护好风景区的环境 卫生,从未发生牲畜扰人、垃圾遍地的现象;三是景区周边的建 筑物都进行了统一规划,与景区环境十分协调;四是认真保护好 灵渠两岸及其周围的古树名木,使整个古秦堤古树悠悠,浓荫密 布,空气清新,环境幽静。众多文物古迹的保存和良好生态环境 的保护为灵渠保护性开发成功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②遵循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和生态平衡原理,协调好旅游开 发中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系统论角度看,协调意味着建立起系 统功能放大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使系统盼整体功能大于各要素 的局部功能之和。同样地,对于旅游景区生态系统,也只有协调
as to
exploitation has
an
successful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SO
offer
example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cultural
relic tourism county;Ling
resources.
基础设施的改善极大地推动了全县旅游业的发展。据兴安县文化 旅游局统计,2006年全县旅游接待总人数达1 36万人次,旅游直 接收人达2.8亿元。近年来,通过相继策划、组织、筹办第八届桂 林山水与文化旅游艺术节、乐满地茶花节、桂林兴安首届银杏节、 广西兴安首届桂林米粉节等节庆活动,进一步弘扬了兴安传统文 化,推动了旅游经济产业发展,使其旅游知名度不断得到提升。 二、兴安灵渠旅游景区开发历程 兴安灵渠又称零渠、秦凿渠,明清时称陡河,民国年间称湘桂
Keywords:Xing’an
ploitation;ecological
Qu
Dyke scenic
spot;sheltered
ex—
于县城改造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该县投入 以修路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过了1亿元,使全县旅 游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中央电视台2005年10月“中 国魅力名镇”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称号。旅游
of the three
Qing
and
Dynasty.The Du
Zhen Guo—qu Dyke in
Jiang~yan
not
Dyke
in
ShiChuຫໍສະໝຸດ ntoProvince.For
years,the
Government had of Ling
paid enough attention since
的社区复合生态系统。旅游景区保护性开发便是在这样一个复 杂的生态系统内进行的开发,它牵涉到景区自然、社会和经济的
方方面面。因此,旅游景区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旅游地 的各个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用生态系统生态学基本原理指导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十分必要。 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功能、发 展与演替规律,以及人为影响与调控机制的生态科学。其主要研 究内容可概括为: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利用,生态系统调控机制, 生态系统退化机理、修复模型及其修复途径,生态系统可持续发 展理论与实践等。有关生态系统的许多规律与原理对旅游景区
万方数据
2007年10月Special
Zone
Economy特区经济183
运河,位于兴安县城东南部,全长34kin,建成于公元前214年,是 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也 是一条跨越湖南湘江和广西漓江两大流域的古运河。郭沫若先 生称之为“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由于灵渠沟通 了湘江和漓江,从而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自秦代至民国 2000余年来,成了岭南和中原交通之要道。灵渠的开凿对维护国 家统一、促进中原与岭南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灵渠有 铧堤、铧嘴、秦堤、泄水天平、陡门等设施,很好地解决了河水泄 水分流及不同高度两条河流的勾通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而灵渠流经兴安县城一段长约1 km的街 区历史上俗称“水街”,极具秦城风韵,故又名“秦城水街”。水街 景区由秦汉建筑文化、古桥文化、古雕塑文化、灵渠历史文化和 岭南市井风俗文化五大部分组成。主要景点有:秦文化流觞景 区、娘娘桥、万里桥、马嘶桥、古戏台、金钟街、湖广会馆、水街亭 台廊榭、百米雕塑长廊、三将军墓、古石雕群等,极具观赏价值。 作为旅游景点,灵渠最早开发于20世纪70年代。但当时投 入少,开发规模小,游人仅能在铧嘴、大小天平一带观光。20世纪 80年代以来,兴安县政府又多次筹集资金对灵渠进行维修和开 发,但维修和开发力度均不够大,未能产生好的开发效益。2004 年,兴安县人民政府决定对灵渠景区进行大规模的保护性开发, 特别是投资近1亿元对“水街”进行了重点开发建设,产生了很 好的开发效益。自2005年4月16日水街开街以来,来自国内外 的游客络绎不绝,成为桂林和兴安县旅游的一个新的亮点。据兴 安县文化旅游局统计,自灵渠保护性开发后,到兴安旅游的游客 成倍增长,仅2005年1~10月全县旅游接待总人数就达147万 人次,与2004年同比增长了105%,旅游收入1.82亿元,同比增 长了81%。灵渠的保护性开发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三、灵渠旅游景区保护-陡开发的生态学思考 1.生态学基本原理与旅游景区保护性开发 生态学基本原理通常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个体生态、种 群生态、群落生态和生态系统生态,其中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在 旅游景区保护性开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从生态学角度看,旅游 景区是一个包括旅游地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在内的、涉及旅游 者、当地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等“人”与旅游地环境关系的、复杂
Abstract:Ling
300d。兴安县境内河流分属长江、珠江两大流域,是湘江和漓江的 发源地,也是桂林山水的主水源地。湘江水系在县内的河流总长 为334.3kin,流域面积1 117.3kin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7.6%; 漓江水系在县内河流总长为484.4kin,流域面积1 230.7km2,占 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2.4%。全县流域面积50kin2以上的主要河 流有8条,水能理论蕴藏8.3万kW,可开发利用的蕴藏量4.5万 kW,水利资源极为丰富。 兴安县处于湘桂走廊文化和旅游带的中心区,自秦代以来就 成为“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是桂林大旅游圈的重要组成 部分。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山、水、洞、林俱全,以灵渠历史文化旅 游资源,湘江源、漓江源生态旅游资源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 文化旅游资源为主体。奇丽的山水、淳朴的民风和古老的文化交 织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灵秀而厚重的旅游特色。目前已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