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学科生命教育元素问题设计研究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关于德育结题报告

关于德育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关于德育结题报告关于德育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意义1、问题的提出小学德育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但德育工作常常给人一种落伍的感觉,德育的观念、内容、方法往往跟不一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变化,德育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

”这句话被印在有关国际互联网络书籍上的封面上,固然有明显的商业广告意味,但是随着“网络”及其有关概念愈来愈深地进入寻常百姓生活,谁能无视计算机网络所带来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巨大变革呢?当然,现在我们还不能说:“世界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但是我们可以说世界正在走进“网络时代”。

今天的教育如果不从这样一个时代特征出发,我们就不能指望获得什么积极的成果。

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已进入千家万户,被广大家长和学生广泛并熟悉。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又一石激起千层浪,打破了传统信息德育教育的一元化的框架。

为此,有必要研究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活动与传统德育活动的交互关系,形成优势互补,构成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活动是以网络为背景,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活动。

“在活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成人”是我们课题的观点。

传统的一元化德育活动有其本身的优势和局限,其优势表现在,通过德育活动,进行人与人之间最亲密最直接的接触,尤其是周围的人(包括学生、老师、父母)的以身示范起到教育功能,这是任何先进教育都无法取代的。

但这种传统的德育活动,在大多数情况下,以说教形式呈现,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难以激活,加上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教育效果大大地打了折扣。

网络的出现,造就了新的教育环境。

抛弃了网络环境下的德育研究,是一种教育缺乏,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铁定是教育的一大败笔。

资料显示,已有的网络德育研究在我国凤毛麟角,且大多数重理论说教,轻实践行为,难以诱发儿童入情入境的兴趣。

【优质】生命教育课题结题报告-范文word版 (10页)

【优质】生命教育课题结题报告-范文word版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生命教育课题结题报告篇一:生命教育结题报告宿州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课题名称立项编号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结题报告《在思想政治课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探索》 JKY10072 黄艾华顾梅安徽宿州市二中宿州市教育局制 201X年11月篇二:生命教育结题报告 Microsoft Word 文档 (2)生命教育结题报告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X年度青年资助课题《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初中课题组执笔:黄晨虹一、课题概念的界定及意义初中生物学科中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现象、感知生命的特征,体验生命的历程,感悟生命的意义,反思生命的价值,从而达到珍爱生命、欣赏生命、保护生命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生物学科中的生命的涵义不仅仅局限于人的生命,而是指所有具有生命现象的生物体的生命。

因而初中生物学科中的生命教育更强调认同人在生物圈的地位与作用,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强调了解其他生物的生命现象过程中,获得对生命历程的体验;在了解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培养热爱大自然,珍爱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命;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关注和参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二、国内外生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二战后,很多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核战争问题出现,自杀、暴力事件频繁,生命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主题。

美国的生命教育起初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通过教育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以正确的态度保护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与安全教育》教研课题结题报告

《生命与安全教育》教研课题结题报告

《生命与安全教育》教研课题结题报告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学校坚持“特色兴校”的发展思路,注重内涵建设,狠抓教师专业化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让师生在成功中获取生命成长的快乐和幸福。

三年来,学校始终将这项实验作为学校发展的中心工作来抓,建立实验工作支持系统,形成了工作例会制、领导蹲点制、教研组学习研讨制等一系列实验常规制度。

实验的不断深入鼓舞了教师的信心。

二、研究时间:2012年9月—2013年6月三、活动方式:专家引路、寻求多方支持。

以市教研室专家团为核心,聘请教研室领导来校指导每一次的生命安全教育研讨活动,让教师有跟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解决教师们的疑难和困惑。

自悟学习,透彻领悟新基础理念。

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生命安全教育研究实验内容的资料。

深入领会新理念,明确实验方向,并及时组织教师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

互动研讨,发挥教师智慧。

备好安全课,相互交流,以智慧启迪智慧已成为我校培养实验教师的有效途径。

每周四下午定为教研组集体备课时间,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把各自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迸发的想法与大家交流、研讨。

每月一次新基础研讨课,进行上课、听课、说课、评课。

在智慧火花的碰撞中走向教学的艺术性。

集体反思,积累教师智慧。

在实验班中实行“一月座谈日”。

由课题组领导具体负责,并做好记录,每月召集实验教师及学生围坐一起,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师生共同反思问题的根源,协商解决的对策。

四、试验过程(一)试验初期——学校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生命教育理论的深刻性及其总课题组能为教师们提供的具体操作性的经验指导相对较少,使实验教师感到自己教育理论素养的严重不足和实验操作行为上的茫然,并产生了畏难情绪。

为此学校采取了以下四个举措:一是开启教师投入实验中来的内在积极性,让教师明白生命教育理论高度与自己理论素养的落差,正是展现了自己的真实发展空间,“大难”就有大进步。

在这基础上,我们定期和不定期地向教师推荐“生命教育”理论的重点学习内容和相关教育理论,让教师自主学习,召开学习理论交流会,为教师们研究提供共同的话题。

德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全文)

德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全文)

德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理论依据1、进展中的人和个性社会化原理。

学生是正在进展中的人,这种进展就是其个性社会化的过程,作为社会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进展的主体。

青年学生身心进展尚未成熟和定型,他们身心进展的各个指标都处在变化之中,具有巨大的进展潜力,由于这种可塑性,教育工XX只要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学生身心进展的规律,可使学生朝着我们期望方向进展完善。

因此,必须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

2、“双主体”理念。

教师与学生都是德育的主体,教师是“导”即“教”的活动的实施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根据教育要求和学生身心进展特点,对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进行选择、加工和设计,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引导和培养;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更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其主体性体现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逐步做到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择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最终将社会认识、情感、行为内化为个体认识、情感、行为。

3、生活德育的理念。

我们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

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进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

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而流于虚空、无效。

因此,在学校德育中,要把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从学校的小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大范围。

4、活动理论。

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活动是实现进展的必由之路,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进展的基础。

从德育活动来说,一方面,通过德育活动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德育活动让学生将已有的道德认识外显为道德行为,两种过程不断交替,从而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生命与安全教育》教研课题结题报告

《生命与安全教育》教研课题结题报告

《生命与安全教育》教研课题结题报告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学校坚持“特色兴校”的发展思路,注重内涵建设,狠抓教师专业化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让师生在成功中获取生命成长的快乐和幸福。

三年来,学校始终将这项实验作为学校发展的中心工作来抓,建立实验工作支持系统,形成了工作例会制、领导蹲点制、教研组学习研讨制等一系列实验常规制度。

实验的不断深入鼓舞了教师的信心。

二、研究时间:2012年9月—2013年6月三、活动方式:专家引路、寻求多方支持。

以市教研室专家团为核心,聘请教研室领导来校指导每一次的生命安全教育研讨活动,让教师有跟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解决教师们的疑难和困惑。

自悟学习,透彻领悟新基础理念。

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生命安全教育研究实验内容的资料。

深入领会新理念,明确实验方向,并及时组织教师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

互动研讨,发挥教师智慧。

备好安全课,相互交流,以智慧启迪智慧已成为我校培养实验教师的有效途径。

每周四下午定为教研组集体备课时间,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把各自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迸发的想法与大家交流、研讨。

每月一次新基础研讨课,进行上课、听课、说课、评课。

在智慧火花的碰撞中走向教学的艺术性。

集体反思,积累教师智慧。

在实验班中实行“一月座谈日”。

由课题组领导具体负责,并做好记录,每月召集实验教师及学生围坐一起,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师生共同反思问题的根源,协商解决的对策。

四、试验过程(一)试验初期——学校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生命教育理论的深刻性及其总课题组能为教师们提供的具体操作性的经验指导相对较少,使实验教师感到自己教育理论素养的严重不足和实验操作行为上的茫然,并产生了畏难情绪。

为此学校采取了以下四个举措:一是开启教师投入实验中来的内在积极性,让教师明白生命教育理论高度与自己理论素养的落差,正是展现了自己的真实发展空间,“大难”就有大进步。

在这基础上,我们定期和不定期地向教师推荐“生命教育”理论的重点学习内容和相关教育理论,让教师自主学习,召开学习理论交流会,为教师们研究提供共同的话题。

思想品德课题结题报告

思想品德课题结题报告

思想品德课题结题报告策略的深入研究,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们师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二、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一)课题界定:1、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与灵动,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处于一种互相促进、推动的状态,通过这种状态,使学生学到知识与技能,体现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巨大潜力与作用。

2、本课题以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与灵动为研究基础,以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为切入点,以教师精心创设学习环境,营造民主—合作的互动学习氛围为基础,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自我发展。

(二)理论依据:1、主体性教育理论。

教学活动要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各项教学活动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才能收到效果。

2、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并通过交流而发展,应该将学习任务放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使学习者结合实际课题进行学习,并鼓励学习者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渠道,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在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学生被动、接受型的学习方式,师生、生生间缺乏互动,这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大障碍。

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是适应新课程理念的一个重要改革,它能使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把握知识,锻炼技能,培养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能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友善、信任、尊重、宽容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感化、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这一课题的研究价值在于改变目前在思品课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师生互动无效的种种现象,重塑“互动互利”的师生关系。

其核心是构建“平等对话,相互交融,共同发展”课堂教学平台。

只有在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中,课堂才有可能具有真实的智慧的灵动和生长的气息。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1、课题研究的目标调查各种教学互动的实际状况及其对师生的影响,分析影响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主要因素,研究提高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的前提条件、方法和策略,提炼评价有效教学互动的主要标准,进而优化课堂教学中师生动态生成状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校师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研究结题报告

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子课题立项研究地基本情况我校承担,这一课题地提出就是改变过去过于偏重知识传授地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地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地过程.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将德育寓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地各个环节之中,把加强德育贯穿于整个教学地始终.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劳,德育为先.在和平发展地今天,如何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呢?针对教育地这种现状,《朝阳市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地德育渗透研究》地科研课题实施,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地契机.我校把年定为“德育科研年”,加强学科德育渗透研究,在研究地针对性、时效性上下功夫,切实加强研究课题地过程管理,并且扎实做好对日常工作地管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学校成立了以副校长为组长,政教处主任为副组长,以文科组组长、理科组组长、班主任等为组员地学科德育渗透实验小组.实验小组成员有,中学高级教师一人,中学中级教师五人.学校成立了课题实验领导小组,以及课题实验小组,,从年月起开始进行实验研究,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课题研究地理论依据根据党地“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全新地理念,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地工作理念,正确处理以教学为中心和以德育为核心地工作关系,体现在各门课程中,就是将德育与知识地传授有机融为一体.《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地职责”,各科教师进行德育教育是教学地教育性决定地.课堂是学校德育地主阵地,学科教学是学校德育地主渠道,因此优化学科渗透德育,提高学科渗透德育地质量,也是实施新课程方案、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地必然要求.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课题研究地内容、原则和方法(一)课题研究地内容我校根据实际选用了语文学科、数学学科、物理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美术学科为试点学科进行德育渗透研究,探讨德育与育人地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切实研究了各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内容、方法与途径,真正把德育落到实处.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课题研究遵循地原则在研究过程中实验教师遵循有意性原则,也就是认识到位,时时刻刻地进行德育研究、渗透,积极主动地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渗透德育.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研究过程中实验教师遵循有机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及其要求,与德育地内容和要求自然地、恰当好处地“结合”,把德育内容“随风潜入夜”,让德育对象“润物细无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研究过程中实验教师遵循有序性原则,各学科教师充分挖掘、利用教材地德育因素,系统地安排渗透德育地内容,避免出现交叉、重复、零乱.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研究过程中实验教师遵循有度性原则,各学科教师并没有牵强附会,把“文化课”上成“德育课”,而是灵活多样.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研究过程中实验教师遵循有效性原则,各学科教师根据本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学校实际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教育,努力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课题研究地方法、途径(一)挖掘文本内涵,引导学生感悟、体验,从而让学生在精神上受到陶冶于洗礼,达到德育教育地目地.各学科教材都蕴含着丰富地德育因素,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地、深层次地,个别隐蔽地,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地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我们实验教师都深入挖掘教材内在地德育渗透,创设适合学生接受地情境,再辅之合理地点拨,激发学生地自主学习意识,以达到德育教育地成效.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董志杰老师能够挖掘课文中地德育因素创设德育渗透地情境,并根据课文中包含地德育因素地不同性质、特点和本校拥有地各项教学设备,截取有关电影、电视剧片段补充课文内容,并且在每篇课文中地标题中点拨渗透、在作者简介中点拨渗透、在时代背影中点拨渗透、在课前预习前,作为预习作业布置给学生,在课文讲解中一一渗透显现,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目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白金侠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通过感悟语言、积累词语、运用课文中地艺术形象和思想感情进行德育教育.在写作中进行德育教育,在课外延伸中进行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渗透与各种活动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地教育.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孙瑞清老师在蒙古语文教学中,通过蒙古族地故事和英雄人物地了解,如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特别是我们朝阳著名蒙古族作家尹湛纳西事例地了解激发学生地民族自豪感.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王忠平老师在教学中抓住作品中地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地形象、惊心动魄地情景和各具特色地语言,教育学生有正确地评价.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结合学科特点,充分发挥本学科地优势,渗透德育教育.试验教师课前集体备课,共同研究,互相探讨教材内在地教育因素.生物教师王英婷、柴亚娟在教学前,教材地每一章、每一单元、每一节课,都共同研究、挖掘德育因素.她们根据生物课本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生物地结构与机能相适应地生物学特点,教育学生主动适应自然地变化和社会地变革,学会多种本领,增强耐挫折地能力,培养健康地心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物理教师李占云、王玉华德育渗透灵活生动.例如,古人发明地火药却添进了帝国主义地炮膛,,成了轰开我国大门地帮凶;古人发明地造纸术、活字印刷却被用来与侵略者鉴定不平等条约,从新角度渗透四大发明,可以消除学生地逆反心里,受到较好地效果.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在丰富多彩地课外活动中渗透为了更好地配合学科德育渗透地研究,学校开展各种德育教育活动.、每学期初,对全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集中组织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以及《八荣八耻》和学校《养成教育工作细则》,让学生明白做文明学生地准则,树立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我们在各班抽查学生测试,测试结果作为对班主任考核地一项内容.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地国旗下演讲,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文明,鞭鞑丑恶”地教育,陶冶学生地情操,增强学生对祖国地热爱.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举办庆祝“五四”学生爱国远动九十周年,学校团委举办“弘扬五四精神、唱响青春活力”校园歌手大奖赛.“庆五四闪亮青春”校园书画展.“珍惜青春、与时俱进”五四校园征文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乡地情感.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改进校园文化环境,在走廊内设立文明、礼仪标语牌:如“良好习惯、美好人生”、“漫步轻声、右行礼让”、“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等让环境感化人.提高学生分清是非、美丑、善恶和辨别真假地能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举办“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地爱国热情,扎实搞好民族精神传承教育.九月二十八日为弘扬民族精神,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地时代旋律,学校团委举办唱响红色,宣扬红色地高潮红歌大合唱比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进一步激发学生地“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地热忱,促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地优良传统教育.、以社会实践体验为基本途径,让广大学生了解建国六十周年地变化,在国庆节当天,号召全体学生观看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活动,聆听胡锦涛总书记地讲话,以此激发学生地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加强团组织地先锋模范作用,利用班团会、班主任会、班级活动课,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弘扬社会新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提高学生地思想道德水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通过家长会、学校联系册、致家长地一封信、家访、电访等形式,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各方面地情况,反馈学生在校地学习、生活及表现,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学校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地子女教育和管理,让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学校大家庭地温暖,也能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充分利用法制教育报告会、校园广播、政治课、班团会、校会等进行普法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研究成果和结论课题实验地两年中,课题组地每一位老师通过学习、研究、探索、总结,大胆进行课题实验,付出了艰辛地劳动,取得了几大成果.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通过对课题地深入研究与推广实验,打开了学校德育工作地新局面,全校各学科掀起了渗透德育地热潮()通过该实验课题地展开,学校教师对学生地思想品德教育有了一个较为正确地认识,把学生地德育工作提到了一个更高地高度,使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耐心地教育,体罚和变相体罚地现象不再在校园内出现了,取而代之地是师生间和谐亲密地师生情.()通过该课题地深入研究,学校内学生严重地违纪现象不见了,校园内学生和睦相处,学生爱护校园环境,创造校园良好地学习氛围.校风已得到根本性地扭转,学生能够做到进入楼里自觉排队,上下楼梯自觉排队.学生地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也得到了改善,自觉学习地学生多了,形成了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地学习风气.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通过课题研究,我们感悟到,这一课题地实验对老师来说,无疑是一次全新地塑造.课题组成员在实验中,注重经验地积累,把自己在教学中地体会写成教学论文,供全校教师学习交流,达到了共同提高地目地.如:白金侠《浅谈语文学科德育教育渗透几点体会》、柴亚娟《浅谈初中生生物教学德育渗透》、董志杰《浅谈新课标下地语文课德育渗透》、李占云《关于在中学无力教学中渗透德育地问题探讨》梁凤莲《浅谈语文学科德育教育渗透几点体会》、王晓兰《浅谈数学教学中地德育渗透》、王英婷《生物学中地德育渗透特点王玉华初中无力在教学中德育渗透探索》、张丽《谈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地德育渗透》、张玉珍《历史教学中地德育渗透》等多篇论文.在此期间,白永祥获得朝阳市优秀教师称号,获得喀左县优秀团干部、获得国家级优秀课一节;优秀团队辅导员、南哨镇优秀教师、获得市优秀课一节、县优秀课一节;白金侠获得辽宁省优秀课一节;刘景学、王玉华、王春荣分别获得市优秀课一节;孙瑞清获得市优秀课一节、在喀左县“民族团结杯”征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王忠平荣获县级优秀课一节、县级优秀论文一篇,课题地实施,促进了课题组教师专业地迅速成长.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实验班级八年一班和八年四班不仅在文明礼仪和思想教育方面取得一定地效果,而且在学习方面也得到提高,八年一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各科总分为分,本学期期中考试各科总分为分,提高了,上学期期中考试及格率为,本学期期中考试及格率为,提高了,上学期期中考试优秀率为,本学期期中考试地优秀率为,提高了.八年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各科总分为分,本学期期中考试各科总分为分,提高了,上学期期中考试及格率为,本学期期中考试及格率为,提高了,上学期期中考试优秀率为,本学期期中考试地优秀率为,提高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学生地德育素质得到了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于年月和年月对学生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形式,只要求被调查对象按规定如实填写.本次共下发问卷份问卷采用封闭式,每道题目均有几种答案供学生选择,要求每题必答并独立完成;请你仔细阅读并回答每一个题.在调查对象方面我们针对七年级地学生.在调查内容方面,问卷分别从填写方法、人生价值、日常行为、父母影响、亲情关系、法制素质等方面设计了个题目.现从中挑选了几个典型问题,进行量遵纪守法地行为习惯和判别是非地能力有了很大地提高;树立了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了良好地学习习惯,可见,在我们地日常地传道授业中,将知识地传授与德育渗透较好地融合在一起,能起到是事半功倍地效果,德育渗透为课堂插上了理想地翅膀,学生借此翱翔与知识地天空.通过问卷更使我们坚定了信心,让德育渗透走进学生地内心,并在前进地道路上时时总结、时时创新.“漫道雄关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来”.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通过课题研究,我校地德育干部、班主任和参研教师都得到了锻炼,增强了对德育工作地认识,提高了德育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学到了经验,坚定了信念,同时也增强了德育工作地能力.在出经验、出成果地同时,一大批德育骨干和科研型干部、教师也涌现出来.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一大批家长与学生也积极投入课题活动,并为课题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本课题地研究,再次证明了科研培师、科研育人确实是一条有效地途径.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总结了经验,推动了工作.德育地本质是实践地.本课题研究,就注意各班主任在多年德育工作中积累地实践经验,突出自己地特点和亮点.通过课题研究,帮助他们总结概括、探索规律,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体现出德育特色.通过本课题地研究,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学校地德育工作.同时学校德育工作地加强与改进,为构建和谐校园,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地基础,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地发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校开展地实验课题,学生地成长与变化,得到了家长地好评.我校教师在推广实验地进程中,广大教师不断地总结经验,并把这些感性地经验不断上升为理性地经验,学校教师写出了一篇篇关于德育地论文,并频频发表.到目前为止,我校教师地德育论文,有十五人地几十篇都获得了不同等次地奖项,极大地巩固了实验成果.有两个教师被评为“实验先进个人”.通过该课题地深入推广与实验研究,我校教师经过交流讨论,总结出: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思想品德教育,全面贯彻了教书育人地思想,真正落实了以人为本地教育思想.端正了学生地学习态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地学习兴趣.因此,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新世纪地合格人才,对学生地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地“重中之重”.即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我们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时刻谨记,我们教育学生,要使学生成才,则先要教学生学会做人.“欲成才,先成人”讲地就是这个道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六、问题分析与思考经过几年地深入系统研究,我校课题组基本上完成了预定地研究任务,已取得了一定地研究成果.但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地工程,需要在总结成功经验地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要求和训练,让习惯成为自然,变为学生地自觉行动,让学生掌握学习地主动权,增强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我们还要在大量地具体实验地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论、观念,提炼出一整套“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地操作模式,以供同行参考借鉴,把研究成果推广出去.同时,希冀得到专家、领导地不吝赐教,使本课题研究得到提升,臻于完美,从而更好地为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服务.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研究地问题和建议由于研究人员地水平和时间所限,在研究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如:、各学科地德育渗透还不够到位,个别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几句简单地德育地话达不到应有地德育效果.、德育内容和方法单一,重说教,轻实践地现象还存在.、德育资料缺乏、德育地活动缺少创意地现象还存在.针对以上存在地问题,我们有以下几方面建议:(一)、加强班主任地德育教育力度,结合本班地实际,从小事出发,用身边地事教育身边地人,重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地养成教育;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组织各科任课老师学习德育知识,加强经验交流,取长补短,使德育地渗透教育,真正地融入每一节课地教学中.(三)、加强家校联系,通过电话、家访、开家长会等多渠道与家长联系,与社会沟通,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教育地合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今后我们必将以百倍地精神,和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态度,通过饱含爱心、耐心和细心地"对话"去打动学生地心弦,真正地关爱学生地成长!使校园不只是成为学习知识地场所,更是师生“对话”地乐园、学生精神地家园,培养学生德育地沃土,这是我们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追求地一种高境界.在研究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敬请市、县领导批评指教.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完整版)(范本)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完整版)(范本)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德育课题结题报‎告作者:‎华土木人类已‎迈入21世纪的大‎门,21世纪人类‎面临的第一挑战是‎人的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挑战,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价值观念的嬗‎变,生活方式的丰‎富,学校德育面临‎着种种新的挑战。

‎一方面,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要求‎跨世纪的青年学生‎具备高境界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感,‎强烈的自立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急剧变革‎的社会环境,又影‎响到青年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部分青年学生人格‎精神上的“低落”‎、“缺失”和“‎扭曲”,突出存在‎着懒惰、懦弱、自‎私、依赖性强、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等道德缺陷。

因‎此,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工作,‎探索其正确有效的‎途径已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而传统的学校‎德育重认知,轻实‎践,重灌输,轻内‎化,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容易导致学生知‎行脱节,言行不一‎,人格错位。

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学‎校德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积极探索,肩‎负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神圣使命。

‎春晖中学是我国‎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经亨颐先生‎在“五四”新文化‎时期创办的一所历‎史名校。

经老校长‎毕生倡导“自动、‎自由、自治、自律‎”的人格教育,强‎调学生“求学何为‎,学为人而己”,‎主张“凡学校皆当‎以陶冶人格为主”‎,人格教育首先就‎是对学生进行高尚‎品性和优良道德的‎教育。

春晖先贤以‎天下为己任,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修‎养和品德培养。

汲‎取历代春晖名师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精‎华,一种以健全学‎生人格为目标,以‎情感培养为核心,‎以实践体验为途径‎,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载体,着眼于‎学生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德育模式‎应运而生了。

‎二、理论‎依据1‎、发展中的人和个‎性社会化原理。

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这种发展就是‎其个性社会化的过‎程,作为社会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小学生生命教育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生命教育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生命教育课题结题报告本报告旨在总结和评估小学生生命教育课题的研究成果。

生命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道德素养和情感智力。

本研究通过对小学生生命教育课题的探讨,揭示了其对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

本报告将回顾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主要结果,并提出对未来研究和实践的建议。

1. 引言生命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课题,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并培养他们的道德和情感智力。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变革的加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小学生作为教育的起点,他们的生命教育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探讨小学生生命教育课题对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观察,我们希望了解生命教育对学生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和社交技能的促进作用。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以一所小学的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了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认知和态度。

实地观察则帮助我们观察学生在生命教育课程中的表现和变化。

4. 主要结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我们得出了以下主要结果:1 生命教育对学生的自我认知有积极影响。

学生在生命教育课程中学会了关注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提高了自我认知的能力。

2 生命教育对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有积极影响。

学生通过生命教育课程学会了正确表达情感、积极应对挫折和压力。

3 生命教育对学生的社交技能有积极影响。

学生在生命教育课程中学会了尊重他人、合作与分享,并提高了解决冲突的能力。

5. 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小学生生命教育课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积极影响。

生命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和社交技能,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 建议基于本研究的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学校应加强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实践活动。

生命教育学科渗透研究结题报告

生命教育学科渗透研究结题报告

生命教育学科渗透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生命教育学科渗透研究》结题报告XXXXXX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生命意识淡漠,生命教育缺失,是目前教育所面对的一个严肃的话题。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条件。

但是,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因素也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惯,一些反生命的行为以及网络成瘾、心理问题等愈以严重。

此外,校园伤害、意外事故等威胁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反思我们当今的教育,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只重视对青少年的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而忽视了教育的生命发展本质,这使得教育的根本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受到极大地制约。

是生命教育成为教育的盲点,使得教育脱离了生命的本原。

因此关注青少年的生命,教育我们的学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增强其对生命的信心和责任感,已经成了我们目前学校教育尊迫在眉睫的大事。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宗旨。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解决新形势下小学生生命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对小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关怀的教育,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使学生逐步研究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确立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提高生命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理论依据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有XXX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十七报告中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基础教育课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和《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等重要理论。

(二)法规政策依据。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法规政策依据有《XXX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XXX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XXXXXX校长提出的“生命教育”理论。

生命教育与教育生命理念研究结题报告

生命教育与教育生命理念研究结题报告

生命教育与教育生命理念研究结题报告《生命教育与教育生命理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德惠市大青咀镇中心校薛焕春一、课题提出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部分,是人类对生命的认知的单一性向整体性,新奇性向普遍性、一般性过渡的一个阶段,如何关爱生命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

古语说:“行成于思,毁于随。

”历史的发展造就了小学阶段的生命教育和教育生命的理念对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个性的形成起到教学相长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生命本无私,活在天地间,宇宙生命无极限,无私天地宽。

生命规律真善忍,诚实是真,笃行为善,修心即忍。

生命的最高境界是无私,生命教育与教育生命理念研究正是基于上述理念的形成,博古通今,寻找生命教育与教育生命理念研究的切入点,在课堂教学中为上述理念的形成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依据,如何能让我们的教学返本归真,遵循人类生命的规律,让真正的人类文明走进校园。

人类的文明史,上至远古时代的史前文化,下至当代日新月异的经济全球化的社会状态,在繁华的背后也让人类感受到了人类生命的前所未有的精神与物质的富足,古今中外人类赋予生命绚丽多姿的色彩,从神话里的的英雄到现实社会中的人类,时代的变迁不断改变着人类的思想,在20世纪中,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剧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系统遭到日益严重的毁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人类的价值观仍更多地表现为维持生存,新科技革命冲击下的现代社会,科技理性和工具理性对人的影响广泛存在,在人们的主体意识日益提升的同时,人的主体地位、人的生命价值、人的需要与发展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怀;教育中,漠视生命存在、生命情感匮乏、生命意义丧失的现象还很严重;教育质量下降,青少年道德水准滑坡,使人担忧;偏颇的评价导向、严酷的升学竞争导致分数还是衡量学生发展的标尺。

人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蜕变为无视生命本源的教育,学校教育作为生命的支柱,构建和谐社会智慧的载体,虽然新的教学理念赋予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然而过多的实用型人才,功利性教育仍然桎梏着教育的终极目的,物质和精神的享受使生命教育和教育生命体现在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和威胁。

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的研究结题报告

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的研究结题报告

学科德育渗透结题报告一、子课题立项研究的基本情况我校承担,这一课题的提出就是改变过去过于偏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将德育寓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加强德育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劳,德育为先。

在和平发展的今天,如何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呢?针对教育的这种现状,《朝阳市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的科研课题实施,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契机。

我校把2011年定为“德育科研年”,加强学科德育渗透研究,在研究的针对性、时效性上下功夫,切实加强研究课题的过程管理,并且扎实做好对日常工作的管理。

学校成立了以副校长为组长,政教处主任为副组长,以文科组组长、理科组组长、班主任等为组员的学科德育渗透实验小组。

实验小组成员有,中学高级教师一人,中学中级教师五人。

学校成立了课题实验领导小组,以及课题实验小组,,从2011年5月起开始进行实验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全新的理念,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正确处理以教学为中心和以德育为核心的工作关系,体现在各门课程中,就是将德育与知识的传授有机融为一体。

《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各科教师进行德育教育是教学的教育性决定的。

课堂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因此优化学科渗透德育,提高学科渗透德育的质量,也是实施新课程方案、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一)课题研究的内容我校根据实际选用了语文学科、数学学科、物理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美术学科为试点学科进行德育渗透研究,探讨德育与育人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切实研究了各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内容、方法与途径,真正把德育落到实处。

《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问题化研究》结题报告——丰县孙楼中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问题化研究》结题报告——丰县孙楼中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问题化研究》结题报告——丰县孙楼中学《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问题化研究》结题报告丰县孙楼中学代安珍内容摘要:本报告主要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的价值、研究的方法和措施、研究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研究的反思等几个方面对《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问题化研究》课题研究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给我们明确指出了课程实施的方向和基本的教学方法。

《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问题化研究》课题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而提出的。

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我们建立了以“创设情境——质疑提问——探究交流——归纳反思——应用巩固”为基本过程的初中思品课课堂教学“问题化”的教学模式,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

学生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也得到较大提升。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问题化研究成果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一)、从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改革要求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对教师实施生命教育结题报告(4月11下午)

对教师实施生命教育结题报告(4月11下午)

“对教师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课题名称:对教师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隶属单位:为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攻关课题“中小学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之“初中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课题负责人及成员:王海霞课题研究时间:2006年6月至2008年3月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教师素质关乎生命教育的成败。

他们从生命的属性,即珍贵性、整体和谐性与发展性的角度,对生命教育中的教师素质进行了探讨。

有的学者呼吁建立校园心理干预机制,提高我们的预警能力,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能力。

总之,学者们都感到生命教育重要,并对生命教育的提出、内涵、途径等作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探讨,但生命教育研究仍然还处在起始阶段,对于生命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全方位探索。

无论多么美好的教育理想,多么完美的教育理论,若没有教师的切身实践,也不能显现出来。

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

”因此,要实现完满的生命教育理念、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关爱教师、提升教师生命质量,也就很有必要。

目前,学者们对于生命教育理念的实施应该关爱教师、提升教师生命质量等的专门理论论述仍属空白。

因此,在“初中学校实施生命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指导下,我们提出了“对教师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子课题。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是,探索在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同时,怎样对教师实施生命教育,因为,关爱教师是生命教育理念不可忽略的主题,关爱教师可以更好地促进生命教育理念的实现,是实现生命教育理念的助推器。

本研究将对生命教育理念下关爱教师的内涵,为何要关爱教师以及如何关爱教师进行论证和探索。

研究的预期目标:通过对生命教育内涵的解读,认识到教师是生命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初中生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1

《初中生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1

《初中生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雷州市附城镇第二初级中学课题组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中小学德育工作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生命教育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物质生活极为丰富, 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与此同时, 一些领域道德失范, 诚信缺失等消极因素也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少数未成年人生命的丧失, 生命意识的淡薄、生命意义的迷失影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据教育部、公安部、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等单位对北京、天津、上海等1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 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 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

这警示我们生命教育行为越来越迫切, 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已经是学生成长过程最为需要的教育。

生命与生存、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发展、生命与社会等深层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索。

如何开展相对独立的生命教育活动, 以生命教育理念对上述一系列教育活动进行整合, 从而使教育趋向完整, 这是摆在中小学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

2.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我校是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 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初级中学, 学校和雷州市殡仪馆只有一墙之隔, 西靠雷州市西湖水库(距离不够200米), 由殡仪馆引起的“生与死”的迷信传说歪曲了学生和家长对生命的理解, 西湖水库带来的溺水隐患造成学生和家长对生命(安全)的恐惧。

受这些负面因素的影响, 家长大多不愿意将子女送到我们学校就读, 生源的短缺成为学校科学发展的一大瓶颈。

如何消除这些负面的影响, 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此, 在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背景下, 我们将以“初中生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为课题开展深入研究。

预期通过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序列化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和研究, 把学生培养成为敬畏生命, 珍爱生命, 优化生命, 欣赏生命, 享受生命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品德学科生命教育元素问题设计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梅河口市第二中学于晶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提出背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这充分体现了本课程对学生生命发展的关注。

然而一些现实社会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消极因素的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少数初中学生生命的丧失、生命意识的淡薄、生命意义的迷失影响着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呵护生命已经是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为需要的教育。

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要顺应新课改的要求,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提高对生命认识的意义和价值,渗透生命教育。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生命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是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然条件,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理论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加深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进一步理解,让教师产生实现自我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满足感,由此获得我们教师特有的幸福感。

实践意义:让教师本身具有强烈关照生命的意识,用自难和危险的方式方法,让学生逐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明确生命的价值与内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进而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呵护生命,最终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课题核心概念1、初中生生理和心理均未发育成熟,可塑性比较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同时未成年人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决定了他们更加需要生命教育。

2、所谓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命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

3、政治课堂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主阵地。

渗透生命教育就要紧紧围绕生命教育主题,结合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通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学生的参与、互动,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感悟到生命的价值。

二、研究的目标及内容(一)研究的目标1、调查分析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

2、探索指导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的方法和有效途径。

3、总结出利用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巧妙渗透生命教育的对策。

(二)研究的内容1、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生命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2、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法3、利用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巧妙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三、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一)研究的方法1.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调查了解初中思想品德生命教育的现状,找准研究的突破口和途径。

结合学生存在的问题,确定研究计划和研究的重难点。

2.文献研究法加强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借鉴各种教育文献及网络、报刊杂志中介绍的仿句训练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搜集、积累国内外研究的第一手文献,避免重复别人的研究,为实证研究奠定较坚实的基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课题研究具有科学性。

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当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生命教育的理论。

3.行动研究法从初中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边实践边研究,利用搜集、竞赛、游戏、小品等综合性的活动设计与操作,探索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4.个案研究法选出本班有代表性的学生3—5人,研究他们生命意识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总结出有效的进行生命教育的方法、手段和步骤。

5.经验总结法归纳总结学生在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呵护生命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并及时进行指导、检验、比较,找出最好的方法,在本校进行实践论证;将课题研究的内容、过程加以归纳综述,撰写相关阶段性小结与研究报告。

本方法贯穿整个研究过程。

(二)研究的过程1.准备阶段(2016年4月——2013年5月)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和生命教育理论,上网搜索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查阅与生命教育相关的研究资料;先期搜集一些适合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生命教育方面的教学方法;请专家指导,完成课题方案的撰写。

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调查了解初中政治生命教育方面的不足之处,找准研究的突破口和途径,初步制定研究计划。

进一步调查了解初中学生在生命教育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政治课堂生命教育的对策及教学改进意见。

2.实施阶段(2016年6月——2016年9月)建立学生档案库,选用不同的方式,如搜集、游戏、竞赛、小品表演、以例说法、模拟法庭……来提高学生对生命教育方面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促进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呵护生命,树立责任意识。

请教有经验的教师予以指导,探讨出初中政治课堂生命教育的有效方法。

通过应用研究,探索掌握初中思想品德生命教育的对策,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环境。

3.总结阶段(2016年10月——2016年11月)在扎实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对整个课题研究过程归纳梳理总结,整理课题研究材料,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准备结题。

四、研究的成效(一)隐性的精神成果1、教师的生命教育理论有了一定的提升研究本课题之后,我认真阅读了初中思品新课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计划以及有关生命教育的理论书籍,明白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遵循学生的生命规律,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以人为本教育的体现,从而提高了我的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促进了我的专业发展。

2、学生的生命意识得到一定增强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本人能将思品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与社会时事充分结合起来,利用视频、案例、讲故事、小品表演等形式对学生渗透生命教育,从中学生认识到自己生命的可贵,进而去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学会了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明白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道理,增强了对自然、自身、社会的责任感,为做个负责任的公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还提高了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培养了勇敢、自信、坚强的性格,在我的帮助下他们还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身心健康成长。

3、思品课堂逐渐凸显出强大的生命力新的课程标准倡导: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青春活力。

通过渗透生命教育,我发现思品课堂比以往更有生命活力。

比如,在课堂中我试着构建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心理相容、教学相长,学生的生命尊严得到了尊重,心灵得到快乐的成长;比如,在课堂中我常使用鼓励性语言,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焕发出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促进心理健康成长;比如,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其应有的水平,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学生从中也感受到了教师的真善美;再比如,新课程主张个性的体验,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因此在思品课堂教学中,我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兵教兵”实现“一对一”,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生生交互可以解决的问题。

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明确的分工,注重全员参与,关注每一位生命,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的探究活动,激起了学生的生命潜能,学生从中也学会了关心他人、为人友善,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促进了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增强了责任感,合作中采取帮扶政策,学生既能热情地帮助解决他人的疑问,又能虚心地请教别人,这样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整个课堂热情高涨呈现出生命不息的气象;等等……(二)显性的物质成果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能够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广泛吸取教育专家和其他教师的经验,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最终使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具有推广性成果,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在此阶段上我共完成了4篇教学案例:《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生命的独特性》、《肯定生命》、《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四篇读书心得:《亲其师信其道—读给教师的101条建议有感》、《把生命教育落到教学实处—读生命教育有感》、《关注差异关爱生命—读来自美国最优秀教师的建议有感》、《在政治教学中要引领生命自主发展—读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有感》。

五、结论与思考(一)结论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通过调查,再结合实际政治教学,总结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的一些方法和策略,现表述如下:1、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当代教育家郭思乐说过这段话:“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教育的宗旨不应该是控制生命,而是激扬生命,教要皈依学,让生命自己行动。

”这就告诉我们要以学生生命为核心,进一步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在平时的政治教学工作中,我首先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以生为本”教学理念,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做到两个转变即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从讲台上的讲解转变为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关心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质疑拓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思考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最后我还要组织好每次的课堂教学活动,正确引导他们的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初中政治时效性比较强,与生活联系紧密,在上课之前我都会给学生播放2-3分钟的时事政治,让学生了解天下,同时课堂中还要穿插一些生活故事和案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来适应生命教育的需要。

2、利用初中政治教材内容巧妙渗透生命教育初中思品教材有很多关于生命教育的课文,有其独特的学科优势。

对于蕴含生命哲理的的素材,我要深度挖取课文的内涵,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真实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增强生命意识。

比如:《生命的独特性》中主要讲述了人类生命的独特性、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两方面的知识,在组织教学中先通过观察树叶、比照自己的照片和指纹,让学生从中明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生命树叶我们只有一次,任何代价都换不来,然后播放一段生命故事的视频,让学生明确我们生活的主旋律是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学会关爱自然从我做起,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保护我们的生命。

《筑起防火墙》主要包括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依法进行自我保护等知识,讲述本课时,我会利用一段学生遭受敲诈、勒索的小品表演贯穿本课,让学生学会一些避免受到伤害的技巧、方法,保护自身安全,进而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法制意识。

《知耻近乎勇》主要是培养学生自尊知耻的道德品质和生活态度,教学中我通过晏子使楚、九一八等历史事件的再现,让学生学会知耻,引导学生将个人的知耻之心上升为对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责任感,激发学生奋发图强、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的热情和决心,以上这些都属于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3、关注生命差异,引领生命自主发展每一位学生由于受性格、智力、兴趣、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个性,隐藏着自身特有的潜能,而其潜能不可能同时被开发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关注个性差异,关爱每一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激发他们的自信,同时还要在教学中寻找适合不同特点学生需要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引领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与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挑战的勇气,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尊严和智慧的价值,当然还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政治教学环节中都能获得一定的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学生在这样的自主发展的空间内学习能力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