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维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维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GB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维修工程的施工及验收流程,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该规范适用于工业管道维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相关人员。
2. 施工前准备2.1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详细了解工程设备及管道的使用状况、维修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2.2 施工单位应进行现场勘测和风险评估,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预防措施。
2.3 施工单位应准备必要的人员、材料和工具设备,并保证其安全、有效。
3. 施工流程3.1 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方案执行,包括清理现场、拆除损坏部件、修复管道、安装新件、连接管道等工作。
3.2 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工艺进行管道维修。
3.3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合理、高效。
4. 施工验收4.1 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查和内部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4.2 监理单位应进行工程验收,核实施工单位的工作及验收报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4.3 工程验收合格后,由业主单位进行最终验收并签署验收证书。
5. 安全注意事项5.1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5.2 施工现场应设置有效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做好管道内的排水、补偿和隔离工作。
5.3 施工完成后,应对现场进行清理,清除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和杂物。
5.4 如发现管道维修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以上是关于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维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文档。
希望这份规范能为工程施工提供指导,确保维修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涂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36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涂装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GB50236
本文档旨在为现场设备、工业管道涂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提供
规范和指导。
根据GB标准,以下是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
1. 施工前准备工作
- 审查设计文件,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 检查施工现场的环境,确保满足涂装工艺的要求。
- 准备相关材料和设备,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2. 施工技术要求
- 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涂装工艺操作。
- 严格控制涂料的配比和稀释比例。
- 确保涂料的粘度、干燥时间等物理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 监测喷涂操作的参数,确保喷涂均匀、厚度均匀。
- 确保涂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3. 施工质量验收
- 进行工程质量验收前,应完成工程的检查、清理和整修工作。
- 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验收,包括外观质量、涂层厚度、
附着力等方面的检测。
- 对未达到标准要求的部分,应及时整改。
4. 相关注意事项
- 涂层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火灾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涂装工艺的技术培训和操作经验。
-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环境因素对涂装质量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
以上是现场设备、工业管道涂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点
概述。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操作和控制,
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7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 总则1.0.1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施工现场设备和工业金属管道焊接工程的质量,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碳素钢、合金钢、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工业纯钛、镍及镍合金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埋弧焊和氧乙炔焊的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
1.0.3 本规范不适用于施工现场组焊的锅炉、压力容器的焊接工程。
1.0.4 焊接工程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应执行国家现行的方针、政策、法律的有关规定。
1.0.5 焊接工程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通用规定2.0.1 设计文件标明母材、焊接材料、焊缝系数及焊缝坡口的形式,并对焊接方法、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及焊接检验提出要求。
2.0.2 焊接人员及其职责应符合下列规定:2.0.2.1 焊接技术人员应由中专及以上专业学历, 有1 年以上焊接生产实践的人员担任。
焊接技术人员应负责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和焊接技术措施,指导焊接作业,参与焊接质量管理,处理焊接技术问题,整理焊接技术资料。
2.0.2.2 焊接质检人员应由相当于中专及以上文化水平, 有一定的焊接经验和技术水平的人员担任。
焊接质检人员应对现场焊接作业进行全面检查和控制, 负责确定焊缝检测部位,评定焊接质量,签发检查文件,参与焊接技术措施的审定。
2.0.2.3 无损探伤人员应由国家授权的专业考核机构考核合格的人员担任, 并应按考核合格项目及权限, 从事烛接检测和审核工作。
无损探伤人员应根据焊接质检人员确定的受检部位进行检验, 评定焊缝质量,签发检验报告,对外观不符合检验要求的焊缝应拒绝检验。
2.0.2.4 焊工必须按本规范第5章的规定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xx 施焊。
焊工应按规定的焊接作业指导书主焊接技术措施进行施焊,当遇至工况条件与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技术措施的要求不符合时,应拒绝施焊。
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 总则1.0.1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施工现场设备和工业金属管道焊接工程的质量, 规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碳素钢、合金钢、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工业纯钛、镍及镍合金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埋弧焊和氧乙炔焊的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1.0.3 本规范不适用于施工现场组焊的锅炉、压力容器的焊接工程.1.0.4 焊接工程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应执行国家现行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的有关规定.1.0.5 焊接工程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 尚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 通用规定2.0.1 设计文件应标明母材、焊接材料、焊缝系数及焊缝坡口的形式, 并对焊接方法、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及焊接检验提出要求.2.0.4.2 焊接时的风速不应超过下列规定, 当超过规定时, 应有防风设施.(1) 手工电弧焊、埋弧焊、氧乙炔焊: 8m/s.(2) 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2m/s.2.0.4.4 当焊接表面潮湿、覆盖有冰雪,或在下雨、下雪刮风期间,焊工及焊件无保护措施时, 不应进行焊接.6. 碳素钢及合金钢的焊接6.1 一般规定6.1.2 焊缝的设置应避开应力集中区, 便于焊接和热处理,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6.1.2.1 钢板卷管或设备、容器的筒节与筒节、筒节与封头组对时,相临两纵向焊缝见的距离应大于壁厚的3倍,且不应小于100mm同一筒节上相临纵缝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00mm.6.1.2.2 同一直管段上两个对接焊缝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6.123 除焊接及成型管件外的其他管子对接焊缝的中心到管子弯曲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应小于100mm管子对接焊缝与支、吊架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m m同一直管段上两对接焊缝中心面的距离: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时不应小于150mm公称直径小于150mm寸不应小于管子外径.6.1.2.4 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6.2焊前准备6.2.1焊件的切割和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在采用热加工方法加工坡口后,必须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熔渣及影响接头质量的表面层,并应将凸凹不平处打磨平整.6.2.2焊件组对前应将坡口及其内外侧表面不小于10mm范围内的油、漆、垢、锈、毛刺及镀锌层等清除干净,且不得有裂纹、夹层等缺陷.6.2.4管子或管件对接焊缝组对时,内壁应平齐,内的10%且不应大于2mm壁错边量不宜超过管壁厚度.6.2.5设备、容器对接焊缝组对时的错边量应符合以下规定6.2.5.2 复合钢板组对时,应以复层表面为基准,错边量不应超过钢板复层厚度的50%且不应大于1mm.6.2.6不等厚对接焊件组对时,薄件端面应位于厚件端面之内.当内壁厚错边量超过本规范第6.2.4条及6.2.5条规定或外壁错边量大于3mni时,应对焊件进行加工.7. 铝及铝合金的焊接7.2焊前准备7.2.1焊丝选用应综合考虑母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使用条件等因素,并应符合下列规定:7.2.1.1 纯铝焊接时,应选用纯度与母材相近的焊丝;7.2.1.2 铝镁合金焊接时,应选用含镁量等于或略高于母材的焊丝;7.2.1.3 铝锰合金焊接时,应选用与母材成分相近的焊丝或铝硅合金焊丝;721.4 异种铝合金焊接时,应选用与抗拉强度高一侧的母材相近的焊丝721.5 铝及铝合金焊接时,也可用母材切条作填充金属;7.2.1.6 铝及铝合金焊丝选用,宜符合下表规定:7.2.2焊件坡口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7.2.2.1 坡口形式和尺寸应符合设计和焊接作业指导书的规定.7.222 坡口加工应采用机械方法,或等离子弧切割,切割后的坡口表面应进行清理,并应达到平整光滑、无毛刺和飞边.7.2.3焊前清理应符合下列规定:7.2.3.1 施焊前应对焊件坡口、垫板及焊丝进行清理.清理方法如下:首先用丙酮或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除去表面油污,两侧坡口的清理范围不应小于50mm清除油污后,坡口及其附近的表面可用锉削、刮削、铣削或用不锈钢丝刷清理至露出金属光泽,使用的钢丝刷应定期进行脱脂处理.7.2.3.2 焊丝去除油污后,应采用化学方法去除氧化膜.可用5%-10%勺NaOH溶液,在温度为70r下浸泡30〜60s,然后水洗,再用15%左右的HNO在常温下浸泡2min,然后用温水洗净,并使其干燥.7.2.3.3 清理好的焊件和焊丝不得有水迹、缄迹,或被沾污.7.2.4焊件组对应符合下列规定:7.2.4.1焊接定位焊缝时,应采用与正式焊接相同的焊丝和焊接工艺,并由合格焊工施焊.管道定位焊缝尺寸应符合下表规定 724.3 正式焊接前应对定位焊缝进行检查,当发现缺陷时,应及时处理.定位 焊缝表面的氧化膜应清理干净,并应将其两端修整成缓坡形.7.2.4.4拆除定位板时,布应损伤母材,应将拆除后所残留的焊疤打磨至与母材 表面齐平.7.2.5当焊缝背面需加永久性垫板时,垫板材质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 时,垫板材质应与母材相同.7.2.6管道的对接焊缝内壁应齐平,内壁错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7.2.6.1 当壁厚S 小于等于5mm 寸,内壁错边量不应大于0.5mm.726.2当壁厚S 大于5mm 寸寸,内壁错边量不应大于0.1 S 且不应大于2mm. 7.2.77.2.8不等厚度对接焊件组对时,薄件端面应位于厚件端面之内.当表面错边量 超过3mm 或内壁错边量大于2mm 寸寸,应按本规范第6.2.6条的规定对焊件 进行加工.8. 铜及铜合金的焊接8.2焊前准备8.2.1焊接材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8.2.1.1紫铜焊接应选用含有脱氧元素、抗裂性好的焊丝 .8.2.1.2 黄铜焊接应选用含锌量少、抗裂性好的焊丝. 8.2H.3 铜及铜合金焊丝及焊剂宜按下表选用: 序 | 母材. 焊丝| 焊剂822焊件坡口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8.221 焊件的坡口形式和尺寸应符合设计和焊接工艺指导书的规定.8.222 紫铜及黄铜的切割和坡口加工应采用机械方法,或等离子弧切割.8.2.3焊件坡口及两侧不小于20mm范围内的表面及焊丝,应采用丙酮或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除去油污,并应采用机械方法或化学方法清除氧化膜等污物使之露出金属光泽;当采用化学方法时,可用30%硝酸溶液浸蚀2〜3min, 用水清洗并干燥.8.2.4焊件的组对应符合下列规定:8.2.4.1 管道对接焊缝组对应内壁齐平,内壁错边量不应超过管壁厚度的10%,且不大于2 mm.8.2.4.2 设备、容器、卷管对接焊缝错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⑴纵焊缝的错边量应小于等于0.1 S ,且不应大于2 m;⑵ 环焊缝的错边量应小于等于0.2 S ,且不应大于5伽.8.2.4.3不等厚对接焊件的组对,当错边量大于3 m或管道焊缝单面错边量大于2 m时,应按本规定6.2.6条的规定对焊件进行加工.8.244 设备、容器相邻筒体或封头与筒体组对时,纵缝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0 m.8.2.4.5 不宜再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如必须开孔,应符合本规范第11.3.9条的规定.11.焊接检验11.1焊接前的检查11.1.1工程使用的母材及焊接材料,使用前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查和验收,不合格者不得使用.11.1.2组对前应对各零部件的主要结构尺寸、坡口尺寸、坡口表面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1.1.2.1 结构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11.1.2.2 坡口形式和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焊接作业指导书等的规定.11.123 当设计文件、相关规定对坡口表面要求进行无损检验时,检验及对缺陷的处理必须在施焊前完成.11.1.2.4 坡口表面不得有夹层、裂纹、加工损伤、毛刺及火焰切割熔渣等缺陷.11.2焊接中间检查11.2.1定位焊接完后,应清除渣皮进行检查,对发现的缺陷应除去后方可进行焊接.11.2.4多层焊每层焊完后,应立即对层间进行清理,并进行外观检查,发现缺陷消除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焊接.11.2.7对中断焊接的焊缝,继续焊接前应清理并检查,消除发现的缺陷并满足规定的预热温度后方可施焊.11.3焊接后的检查11.3.1除焊接作业指导书有特殊要求的焊缝外,焊缝应在焊完后立即去除渣皮、飞溅物,清理干净焊缝表面,然后进行焊缝外观检查.11.3.2焊缝质量应按照表11.3.2的规定进行分级.11.3.3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1.3.3.1 设计文件规定焊缝系数为1的焊缝或规定进行100%寸线照相检验或超声波检验的焊缝,其外观质量不得低于本规范表11.3.2中的U级.11.3.3.2 设计文件规定进行局部射线照相检验或超声波检验的焊缝,其外观质量不得低于本规范表11.3.2中的川级.11.3.3.3 不要求进行无损检验的焊缝,其外观质量不得低于本规范表11.3.2中的W级.焊缝质量分级标准表11.3.2。
GB50236-98_焊接要求规范[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6-82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一般规定第二章碳素钢及合金钢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四节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第三章铝及铝合金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四章铜及铜合金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五章焊接工艺试验第一节试验原则第二节试验要求第三节试验评定第六章焊工考试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焊工操作技能考试第三节附则第七章焊接检验第一节焊接前检查第二节焊接中间检查第三节焊接后检查第四节焊接工程交工验收附录附表1附表1-1附表1-2附表2附表3附表4附表5附表6附表7附表8附表9附表10附表11附表12附表13附表14附表15编制说明主编部门:化学工业部批准部门: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实行日期:1982年8月1日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文件(82)建发施字25号关于颁发《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国务院有关部、总局,各省、市、自治区建委,基建工程兵:由我委委托化学工业部负责组织有关单位编写的《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为国家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号为GBJ236—82,自一九八二年八月一日起实行。
本规范由化学工业部基建局管理和解释。
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日第一章总则第一节概述第1.1.1条为指导设备和工业管道的焊接工程特制定本规范。
它适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和轻纺等行业工程建设的施工现场。
第1.1.2条本规范适用于碳素钢(含碳量小于或等于0.3%)、合金钢(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低温用钢、耐热钢及奥氏体不锈钢)、铝及铝合金(工业纯铝及防锈铝合金)、铜及铜合金(紫铜及黄铜)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埋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氧-乙炔焊。
第 1.1.3条用于现场焊接作业的其他标准和设计文件中的技术要求和规定,不得低于本规范。
第1.1.4条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等应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_655.ppt
释义:焊接人员包括焊接责任人员和作业人员。焊接责任人员包括焊接 技术人员、焊接检查人员、焊接材料管理人员、焊缝无损检测人员等; 焊接作业人员包括焊工、焊接热处理工以及与焊接工作相关的辅助人员 (如管工、铆工、电工等)。焊接人员的素质是保证焊接工程质量的前 提条件,本条是对焊接责任人员及作业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
规定”或“应按……执行”。
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
目 次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材料 5 焊接工艺评定 6 焊接技能评定 7 碳素钢及合金钢的焊接 7.1 一般规定 7.2 焊前准备 7.3 焊接工艺要求 7.4 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 8 铝及铝合金的焊接 8.1 一般规定 8.2 焊前准备 8.3 焊接工艺要求
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
9 铜及铜合金的焊接1 9.1 一般规定 9.2 焊前准备 9.3 焊接工艺要求 10 钛及钛合金的焊接 10.1 一般规定 10.2 焊前准备 10.3 焊接工艺要求 11 镍及镍合金的焊接 11.1 一般规定 11.2 焊前准备 11.3 焊接工艺要求 12 锆及锆合金的焊接 12.1一般规定 12.2 焊前准备 12.3 焊接工艺要求
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
1 总则 1.0.1 为提高工程建设施工现场设备和工业金属管道焊接工程的施工水
平,加强焊接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制定本 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碳素钢、合金钢、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钛及 钛合金(低合金钛)、镍及镍合金、锆及锆合金材料的焊接工程的施工。 释义:明确本规范的适用范围是金属材料,而不适用于非金属材料。现 场设备和工业管道的常用金属材料的范围:碳素钢系指含C≤0.30%;合 金钢包括低合金结构钢、低温钢、耐热钢、不锈钢、耐热耐蚀高合金钢 等;在铝及铝合金材料中,由于现场设备和管道工程主要使用工业纯铝 和防锈铝合金(铝镁合金和铝锰合金),而其他铝合金因其可焊性差很 少被工程所采用,故本规范适用于工业纯铝及防锈铝合金材料的焊接。 同样,在设备和管道工程中所采用的铜及铜合金主要是紫铜和黄铜,所 以本规范仅包括紫铜和黄铜的焊接。钛及钛合金包括工业纯钛和低合金 钛;镍及镍合金包括工业纯镍、镍基合金和铁镍基合金;锆及锆合金在 冶金、石油化工等方面主要用作耐腐蚀材料,在这里系指核工业以外的 锆及锆合金,如美国的工业锆ASTM R60702和ASTM R60705等。
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97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总则为了保证工程建设施工现场设备和工业金属管道焊接工程的质量,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碳素钢、合金钢、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工业纯钛、镍及镍合金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埋弧焊和氧乙炔焊的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
本规范不适用于施工现场组焊的锅炉、压力的焊接工程。
焊接工程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应执行国家现行的方针、政策、法律的有关规定。
焊接工程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通用规定设计文件标明母材、焊接材料、焊缝系数及焊缝坡口的形式,并对焊接方法、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及焊接检验提出要求。
施工单位应具备符合规定的焊接技术人员、焊接质检人员、无损探伤人员、焊工和焊接热处理人员。
焊接人员及其职责应符合规定,包括焊接技术人员、焊接质检人员、无损探伤人员、焊工和焊接热处理人员。
其中,焊接技术人员应由中专及以上专业学历、有1年以上焊接生产实践的人员担任,负责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和焊接技术措施、指导焊接作业、参与焊接质量管理、处理焊接技术问题、整理焊接技术资料。
焊接质检人员应由相当于中专及以上文化水平、有一定的焊接经验和技术水平的人员担任,负责对现场焊接作业进行全面检查和控制、确定焊缝检测部位、评定焊接质量、签发检查文件、参与焊接技术措施的审定。
无损探伤人员应由国家授权的专业考核机构考核合格的人员担任,并应按考核合格项目及权限,从事焊接检测和审核工作,根据焊接质检人员确定的受检部位进行检验、评定焊缝质量、签发检验报告,对外观不符合检验要求的焊缝应拒绝检验。
焊工必须按规定的焊接作业指导书主焊接技术措施进行施焊,当遇至工况条件与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技术措施的要求不符合时,应拒绝施焊。
焊接热处理人员应经专业培训,按规范、焊接作业指导书及设计文件中的有关规定进行焊缝热处理工作。
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艺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艺施工及验收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艺的施工与验收,确保焊接工艺的质量与安全,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2. 施工准备2.1 焊接人员焊接人员应持有相关资格证书,具备良好的焊接技能与经验,且熟悉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艺的施工流程。
2.2 设备与材料施工所需设备与材料应满足相关国家标准与技术规范要求,确保其安全、可靠性和质量。
2.3 焊接工艺评定施工前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根据相关标准确定适合的焊接方法与工艺参数,并对评定结果进行记录与备案。
3. 施工流程3.1 焊接前准备- 清理管道外表面,确保无污染物。
- 选择合适的焊材与焊接工艺,使其与管道材料相容。
- 预热管道,确保焊接区域温度符合要求。
3.2 焊接操作- 采用合适的焊接方法进行管道连接,保持一定的焊接电流与电压,并严格控制焊接速度。
- 在焊接过程中,及时检查与消除焊接缺陷,确保焊接质量。
3.3 焊后处理- 对焊缝进行除渣、清理和打磨,确保焊接表面光洁。
- 进行必要的无损检测,如射线或超声波检测,以验证焊接质量。
4. 验收标准4.1 外观验收焊缝应无裂纹、夹渣、气孔、结合不良等缺陷,并符合相关焊接标准的外观要求。
4.2 尺寸验收焊接管道的外径、壁厚、长度等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测量与记录。
4.3 物理性能验收根据相关标准,对焊缝和母材进行拉伸强度、硬度、冲击性能等物理性能的检测,结果应符合要求。
5. 文件管理施工过程中的焊接操作记录、焊接工艺评定结果、焊接质量检测报告等文件应进行归档与保存,以备日后管理与查阅。
6. 现场安全措施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范,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确保施工过程的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
以上为GB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艺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基本要求与流程。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与补充。
希望本文档能够为焊接工艺施工和验收提供参考和指导。
GB50236-98_焊接要求规范[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J236-82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一般规定第二章碳素钢及合金钢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四节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第三章铝及铝合金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四章铜及铜合金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五章焊接工艺试验第一节试验原则第二节试验要求第三节试验评定第六章焊工考试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焊工操作技能考试第三节附则第七章焊接检验第一节焊接前检查第二节焊接中间检查第三节焊接后检查第四节焊接工程交工验收附录附表1附表1-1附表1-2附表2附表3附表4附表5附表6附表7附表8附表9附表10附表11附表12附表13附表14附表15编制说明主编部门:化学工业部批准部门: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实行日期:1982年8月1日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文件(82)建发施字25号关于颁发《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的通知国务院有关部、总局,各省、市、自治区建委,基建工程兵:由我委委托化学工业部负责组织有关单位编写的《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为国家标准施工及验收规,编号为GBJ236—82,自一九八二年八月一日起实行。
本规由化学工业部基建局管理和解释。
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日第一章总则第一节概述第1.1.1条为指导设备和工业管道的焊接工程特制定本规。
它适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和轻纺等行业工程建设的施工现场。
第1.1.2条本规适用于碳素钢(含碳量小于或等于0.3%)、合金钢(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低温用钢、耐热钢及奥氏体不锈钢)、铝及铝合金(工业纯铝及防锈铝合金)、铜及铜合金(紫铜及黄铜)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埋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氧-乙炔焊。
第1.1.3条用于现场焊接作业的其他标准和设计文件中的技术要求和规定,不得低于本规。
第1.1.4条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等应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1]
GB 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0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fieldequipment,industrial pipe welding engineering 98—12—11发布1999—06—01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0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field equipment,industrial pipe welding engineeringCB 50236—98主编部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9年6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北京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建标[1998]253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1]290号文的要求,由原化学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6—98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九年六月一日起施行。
原《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6—82)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全国化工施工标准化管理中心站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一日目次1 总则 (1)2 通用规定 (2)3 材料 (3)4 焊接工艺评定 (4)4.1 一般规定 (4)4.2 评定规则 (5)4.3 试验与评定 (16)5 焊工考试 (28)5.1 一般规定 (28)5.2 操作技能考试内容及方法 (30)5.3 考试试件评定 (39)6 碳素钢及合金钢的焊接 (41)6.1 一般规定 (41)6.2 焊前准备 (42)6.3焊接工艺要求 (45)6.4 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 (47)7 铝及铝合金的焊接 (50)7.1 一般规定 (50)7.2 焊前准备 (50)7.3 焊接工艺要求 (54)8 铜及铜合金的焊接 (57)8.1 一般规定 (57)8.2 焊前准备 (57)8.3 焊接工艺要求 (58)9 工业纯钛的焊接 (61)9.1 一般规定 (61)9.2 焊前准备 (61)9.3 焊接工艺要求 (63)10 镍及镍合金的焊接 (65)10.1 一般规定 (65)10.2 焊前准备 (65)10.3 焊接工艺要求 (66)11 焊接检验 (68)11.1 焊接前检查 (68)11.2 焊接中间检查 (68)11.3 焊接后检查 (69)11.4 焊接工程交工验收 (76)附录A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和 (76)附录B 焊工考试记录、焊工考试结果登记表及焊工合格证书的格式 (81)附录C 焊件的坡口形式和尺寸 (86)附录D 焊接材料的选用 (98)附录E 铝及铝合金焊缝射线照相检验 (106)附录F 工业纯钛焊缝射线照相检验 (110)附录G 本规范用词说明 (114)附加说明 (115)附:条文说明 (116)1 总则1.0.1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施工现场设备和工业金属管道焊接工程的质量,制定本规范。
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0.2.1 焊接技术人员应由中专及以上专业学历,有1年以上焊接生产实践的人员担任。
焊接技术人员应负责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和焊接技术措施,指导焊接作业,参与焊接质量管理,处理焊接技术问题,整理焊接技术资料。
2.0.2.2 焊接质检人员应由相当于中专及以上文化水平,有一定的焊接经验和技术水平的人员担任。
2.0.2.4 焊工必须按本规范第5章的规定进行测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施焊。
焊工应按规定的焊接作业指导书主焊接技术措施进行施焊,当遇至工况条件与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技术措施的要求不符合时,应拒绝施焊。
2.0.2.5 焊接热处理人员应经专业培训。
焊接热处理人员应按规范、烛接作业指导书及设计文件中的有半规定进行焊缝热处理工作。
焊接质检人员应对现场焊接作业进行全面检查和控制,负责确定焊缝检测部位,评定焊接质量,签发检查文件,参与焊接技术措施的审定。
2.0.2.3 无损探伤人员应由国家授权的专业考核机构考核合格的人员担任,并应按考核合格项目及权限,从事烛接检测和审核工作。
无损探伤人员应根据焊接质检人员确定的受检部位进行检验,评定焊缝质量,签发检验报告,对外观不符合检验要求的焊缝应拒绝检验。
3.0.11 氧乙炔焊所采用的氧气纯度不应低于98.5%,乙炔气的纯度和气瓶中的剩余压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熔解乙炔》GB6819的规定。当采用电石制备乙炔气时,电石的质量可采用检查焊缝中硫、磷含量的方法确定,其硫、磷含量不应超过母材的标准值。
4 焊接工艺评定
4.1 一般规定
4.1.1 在确认了材料的焊接性后,应在工程焊接前对被焊材料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3.0.5 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焊接用钢丝》GB1300、《焊接用不锈钢丝》GB4242、《铝及铝合金焊丝》GB10858、《铜及铜合金焊丝》GB9460、《钛及钛合金焊丝》GB3623、《焊接用高温合金冷拉丝》GBn8110、《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用焊丝》GB8110的规定。
GB50236-98_焊接规范[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6-82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一般规定第二章碳素钢及合金钢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四节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第三章铝及铝合金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四章铜及铜合金的焊接第一节材料第二节焊前准备第三节焊接工艺要求第五章焊接工艺试验第一节试验原则第二节试验要求第三节试验评定第六章焊工考试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焊工操作技能考试第三节附则第七章焊接检验第一节焊接前检查第二节焊接中间检查第三节焊接后检查第四节焊接工程交工验收附录附表1附表1-1附表1-2附表2附表3附表4附表5附表6附表7附表8附表9附表10附表11附表12附表13附表14附表15编制说明主编部门:化学工业部批准部门: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实行日期:1982年8月1日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文件(82)建发施字25号关于颁发《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国务院有关部、总局,各省、市、自治区建委,基建工程兵:由我委委托化学工业部负责组织有关单位编写的《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为国家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号为GBJ236—82,自一九八二年八月一日起实行。
本规范由化学工业部基建局管理和解释。
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日第一章总则第一节概述第 1.1.1条为指导设备和工业管道的焊接工程特制定本规范。
它适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和轻纺等行业工程建设的施工现场。
第1.1.2条本规范适用于碳素钢(含碳量小于或等于0.3%)、合金钢(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低温用钢、耐热钢及奥氏体不锈钢)、铝及铝合金(工业纯铝及防锈铝合金)、铜及铜合金(紫铜及黄铜)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埋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氧-乙炔焊。
第1.1.3条用于现场焊接作业的其他标准和设计文件中的技术要求和规定,不得低于本规范。
第1.1.4条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等应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36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36本规范是依照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00七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打算〔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7]126号〕的要求,由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和中油吉林化建工程股份会同有关单位在«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1998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经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体会,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范,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3章和4个附录。
要紧技术内容是:总那么、术语、差不多规定、材料、焊接工艺评定、焊接技能评定、碳素钢及合金钢的焊接、铝及铝合金的焊接、铜及铜合金的焊接、钛及钛合金的焊接、镍及镍合金的焊接、锆及锆合金的焊接、焊接检验及焊接工程交接等。
本规范修订的要紧技术内容是:1、修改了适用范畴,增加了钛合金〔低合金钛〕、锆及锆合金等金属材料和气电立焊、螺柱焊等焊接方法。
2、删除了不适用范畴。
3、增加了术语一章。
4、补充了焊接材料的检验、保管和使用等相关规定。
5、依照国内现行相关标准,修改和调整了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技能评定的内容。
6、增补了碳素钢及合金钢的气电立焊、螺柱焊等焊接新技术、新工艺及质量要求。
删除了常用管材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工艺条件的规定。
7、删除了黄铜氧乙炔焊焊炬型号及焊丝直径选用的规定。
8、增加了钛及钛合金坡口及焊丝,采纳酸洗溶液进行清洗的规定,删除了焊接工艺参数。
9、增加了镍及镍合金熔化极气体爱护焊及埋弧焊的焊接施工和设备定位焊焊缝尺寸的要求。
10、增加了锆及锆合金的手工钨极惰性气体爱护电弧焊的焊前预备和焊接工艺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用词说明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关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 表示专门严格,非如此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纳〝必须〞,反面词采纳〝严禁〞;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形下均如此做的:正面词采纳〝应〞,反面词采纳〝不应〞或〝不得〞;3〕表示承诺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第一应如此做的:正面词采纳〝宜〞,反面词采纳〝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如此做的,采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 50236-97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 总则
1.0.1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施工现场设备和工业金属管道焊接工程的质量,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碳素钢、合金钢、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工业纯钛、镍及镍合金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埋弧焊和氧乙炔焊的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
1.0.3 本规范不适用于施工现场组焊的锅炉、压力容器的焊接工程。
1.0.4 焊接工程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应执行国家现行的方针、政策、法律的有关规定。
1.0.5 焊接工程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通用规定
2.0.1 设计文件标明母材、焊接材料、焊缝系数及焊缝坡口的形式,并对焊接方法、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及焊接检验提出要求。
2.0.2 焊接人员及其职责应符合下列规定:
2.0.2.1 焊接技术人员应由中专及以上专业学历,有 1 年以上焊接生产实践的人员担任。
焊接技术人员应负责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和焊接技术措施,指导焊接作业,参与焊接质量管理,处理焊接技术问题,整理焊接技术资料。
2.0.2.2 焊接质检人员应由相当于中专及以上文化水平,有一定的焊接经验和技术水平的人员担任。
焊接质检人员应对现场焊接作业进行全面检查和控制,负责确定焊缝检测部位,评定焊接质量,签发检查文件,参与焊接技术措施的审定。
2.0.2.3 无损探伤人员应由国家授权的专业考核机构考核合格的人员担任,并应按考核合格项目及权限,从事烛接检测和审核工作。
无损探伤人员应根据焊接质检人员确定的受检部位进行检验,评定焊缝质量,签发检验报告,对
外观不符合检验要求的焊缝应拒绝检验。
2.0.2.4 焊工必须按本规范第 5 章的规定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施焊。
焊工应按规定的焊接作业指导书主焊接技术措施进行施焊,当遇至工况条件与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技术措施的要求不符合时,应拒绝施焊。
2.0.2.5 焊接热处理人员应经专业培训。
焊接热处理人员应按规范、烛接作业指导
书及设计文件中的有半规定进行焊缝热处理工作。
38078 94BE 钾32274 7E12 縒]24236 5EAC 庬22004 55F4 嗴KN22450 57B2 垲
2.0.3 施工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2.0.
3.1 施工单位尖建立焊接质量管理体系,并应有符合第 2.0.2 条规定的焊接技术人员、烛接质检人员、无损探伤人员、焊工和焊接热处理人员。
2.0.
3.2 施工单位的焊接工装设备、检验试验手段,应满足相应焊接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
2.0.
3.3 在烛工考试和工程施焊前,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项目的焊接工艺评定。
2.0.4 施焊环境应符合下列规定:
2.0.4.1 焊接的环境温度应能保证焊件焊接所需的足够温度和焊工技能不受影响。
2.0.4.2 烛接时的风速不应超过下列规定,当超过规定时,应有防风设施。
(1)手工电弧焊、埋弧焊、氧乙炔焊:8m/s。
(2)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2m/s。
2.0.4.3 焊接电弧1m 范围内的相对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铝及铝合金焊接:不得大于80%。
(2)其他材料焊接:不得大于90%。
2.0.4.4 当焊件表面潮湿、覆盖有冰雪,或在下雨、下雪刮风期间,焊工及焊件无保护措施时,不
应进行焊接。
2.0.5 对不合格烛缝的返修,返修前应进行质量分析,当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超过两次时,应制订返修措施并经焊接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进行返修。
补焊工艺应与原焊缝施焊工艺相同,且应符合本规范第 4.2.10 条的规定。
3 材料
3.0.1 焊接工程所采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3.0.2 材料必须具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其质量不得低于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3.0.3 材料使用前,应按相关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查和验收。
对设计选用的新材料,应由设计单位提供该材料的焊接性资料。
$28702 701E 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