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儿童认知清单
7小孩智力发育标准表
以下是7岁小孩智力发育的一些标准:
1.语言能力:7岁小孩应该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使用
复杂的句子结构,并理解较为复杂的指令。
他们可能会开始问更多的问题,表现出对知识和信息的强烈好奇心。
2.数学能力:7岁小孩应该能够理解和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如加法、减法和基本的计数。
他们也应该能够比较大小、形状和颜色等基本概念。
3.社交能力:7岁小孩应该能够与其他孩子和成人建立良好的
关系,表现出合作和分享的行为。
他们应该能够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以及遵守基本的社交规则。
4.认知能力:7岁小孩应该能够识别并分类不同的物体,理解
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以及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如天气、动植物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孩子的智力发育都有所不同,因此这些标准只是作为参考。
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延迟或困难,家长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以便早期干预和支持。
1到12岁家务对照表
1到12岁家务对照表各年龄段孩子可做的家务各年龄段孩子可做的家务,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了,所以都是被捧在手心上长大的人,其实孩子适当的做一些家务是有好处的,下面我分享各年龄段孩子可做的家务,一起来看下吧。
6-7岁学习饭前摆放桌椅、碗筷教育孩子自己穿衣服、洗手帕和袜子,如没有洗干净,不要责备,可以悄悄地重洗,让孩子有成功感。
8-9岁学习饭后收拾碗筷假若有条件还应该让孩子学洗餐具,洗小件衣物。
不要让孩子使用洗衣机、洗碗机,那样会失去劳动的意义,这和不让孩子用计算器解题的道理是一样的。
10-11岁学习擦桌子、扫地、倒垃圾、搞个人卫生、洗头、洗澡、清洗自己的玩具但是不要让孩子使用电器,应注意安全。
11-12岁学习做简单的饭菜逐渐学会使用家用电器,比如燃气灶、电饭煲、微波炉、洗衣机、冰箱等。
但是特别要注意安全,开始的时候最好由家长监护。
12-13岁学习户外家务比如浇花、擦拭玻璃、修剪树枝、种植花草,男孩子应该增加用力气的家务,如买生活用品、搬运东西等,但也应注意不要超负荷。
14岁以上可以承担所有家务注意不能占用学习时间。
可以安排购买生活用品、计划家庭开支等家务,女孩子可以学习针织技术、自己动手制作小物件、缝补;男孩子应该承担一些力气活。
怎么样给孩子分配家务根据孩子年纪分配家务1~3岁的孩子其实1岁左右的孩子就可以开始教他养成做家务的习惯。
学会自己收拾玩具、学会自己叠衣服、收拾床铺等安全又简单的家务。
主要是开始让孩子养成自己主动做家务的概念。
3~7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进入了幼儿园,不仅要开始面对陌生的环境,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也应该学会更多力所能及的家务。
例如自己决定要穿的衣服,家长在一旁辅助,饭后收拾餐桌、扫地拖地、洗碗等。
让孩子在做家务的期间,也能培养自主独立的性格。
7~10岁的孩子当孩子上小学以后,可以让孩子学会书包自己整理、学校不远的情况下让孩子尝试独自上学、学会简单的烹饪技能等。
一点一点的提高孩子做家务的能力,同时也是提高孩子自己能力。
早教启蒙教育用品清单
早教启蒙教育用品清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早期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基础,家长们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些适合早教启蒙的教育用品。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份早教启蒙教育用品清单,希望能够帮助家长们更好地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玩具和工具。
1. 早教启蒙书籍。
早期阅读对于孩子的认知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家长们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适合早教启蒙的书籍,比如《认知启蒙绘本》、《早教启蒙图画书》等。
这些书籍内容丰富多彩,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建立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2. 早教启蒙益智玩具。
益智玩具是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辅助工具,能够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动手能力。
比如拼图玩具、积木玩具、拼插玩具等,这些玩具能够帮助孩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是早教启蒙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早教启蒙音乐玩具。
音乐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家长们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适合早教启蒙的音乐玩具,比如音乐盒、音乐玩偶、儿童电子琴等。
这些音乐玩具能够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听觉感知和音乐表达能力。
4. 早教启蒙绘画工具。
绘画是孩子早期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家长们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适合早教启蒙的绘画工具,比如彩色笔、彩色纸、水彩颜料等。
这些绘画工具能够帮助孩子进行自由创作,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5. 早教启蒙语言工具。
语言能力是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语言工具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
家长们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适合早教启蒙的语言工具,比如语音学习玩具、语言启蒙卡片、语言学习软件等。
这些语言工具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对语言的基本认知和理解,为日后的语言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结。
早教启蒙教育用品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能力。
因此,家长们在选择早教启蒙教育用品时,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合理选择,给予他们适当的教育引导和支持。
7岁儿童认知世界清单
7-15岁的孩子的营养健康知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7-15岁的孩子的营养健康知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营养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7-15岁是孩子的黄金成长期,他们的身体和脑力发展迅速,需要丰富的营养来支持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正确的饮食和养生习惯,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智力和身体素质。
因此,对7-15岁的孩子来说,了解和掌握营养健康知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7-15岁孩子的营养健康知识。
首先,我们将讨论孩子的营养需求,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的摄入量和来源。
其次,我们将介绍孩子应该养成的健康饮食习惯,包括多样化饮食、适量饮食和合理搭配,以及避免吃零食和高糖饮料等不良习惯。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强调孩子营养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了解到关于7-15岁孩子的营养健康知识,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饮食和健康习惯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将起到积极的影响。
希望本文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其中,概述部分可以介绍目前社会中对孩子营养健康的关注程度,引发读者的兴趣。
文章结构部分可以简要描述本文的组织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目的部分可以说明本文的写作目的,即增加对7-15岁孩子营养健康知识的了解和重视。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两个小节:营养需求和健康饮食习惯。
营养需求部分可以详细介绍7-15岁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各项营养需求,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并说明其重要性和来源途径。
健康饮食习惯部分可以给出一些7-15岁孩子应该养成的健康饮食习惯,如均衡饮食、少食高糖高脂食品、多摄入蔬果等,并解释其对孩子健康的影响。
结论部分包括总结和对孩子营养健康的重要性。
总结部分可以回顾正文中介绍的重要内容,强调营养需求和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儿童认知发展中的关键里程碑及促进方法
儿童认知发展中的关键里程碑及促进方法儿童认知发展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他们对于理解、记忆、思考和解决问题等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与提升。
在儿童的学习和成长中,认知能力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里程碑以及促进其认知发展的方法。
一、语言能力的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其认知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儿童的语言发展过程中,可以明显观察到几个关键里程碑。
首先,婴幼儿期的咿呀学语阶段是语言能力的起点。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模仿成人的语音和语调,逐渐产生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2-3岁时的词汇爆发期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掌握大量的词汇,能够用简单的短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随后,4-5岁时的语法和句法发展阶段是儿童语言能力的重要进展。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学习并运用复杂的语法结构,能够组成更为完整且复杂的句子。
为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与孩子互动: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与他们进行频繁的互动交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 阅读与讲故事:读给孩子听故事书,让他们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有序引导: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语言水平,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学习语言,提供适合的词汇和语法练习,帮助他们逐步提升语言能力。
二、数理思维的培养儿童数理思维的培养对于其认知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下面是数理发展的几个关键里程碑。
1. 认识数量:在幼儿阶段,儿童开始认识和理解数量,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和对比。
2. 掌握基本概念:4-6岁时,儿童逐渐掌握数字的基本概念,能够对数字进行简单的加减法操作。
3. 逻辑思维能力:7岁以上,儿童的逻辑思维逐渐发展,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推理推断。
为促进儿童数理思维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使用教具:通过使用数学教具和游戏等方式,帮助儿童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实践操作: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参与一些数学运算和测量活动,例如购物时计算钱数或量尺寸等,培养他们的数理思维能力。
儿童心智发展测评量表
儿童心智发展测评量表是用于评估儿童认知、言语、社交和运动等方面发展水平的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儿童心智发展测评量表:1. 爱迪尔儿童发展量表(Ages and Stages Questionnaires,ASQ):-ASQ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儿童发展筛查工具,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沟通、社交、大运动、小运动、问题解决等。
2. 巴耶尔发展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and Toddler Development):-用于评估婴幼儿的发展水平,包括认知、语言、社交情绪和精细运动等方面。
3. 韦氏婴幼儿智力发展量表(Wechsle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ale of Intelligence,WPPSI):-针对3至7岁儿童,评估智力发展,包括智力配备、执行功能、记忆等。
4. 斯坦福-比奇心理学发展量表(Stanford-Binet Intelligence Scales):-适用于2至85岁的个体,评估智力发展,包括言语、数量、记忆、推理等。
5. 丹尼尔斯发展量表(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用于早期儿童发展筛查,包括个人-社会、粗大动作、细小动作和语言等领域。
6. 克雷文儿童行为测验(CRAFFT):-主要用于评估青少年的行为和情感问题,涵盖了社会、学术、家庭、自我感觉等方面。
7. 费耶尔斯-哈里斯儿童行为检查清单(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用于评估3至18岁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交行为、情感问题和学术问题等。
8. 皮亚杰儿童发展量表(Piaget's Stages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描述了儿童智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包括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请注意,这些量表仅为参考,选择量表时应根据具体评估的目的、儿童的年龄和特定领域的需求来选择。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数学认知
园本培训资料幼儿数学启蒙不只是数数和加减,打好这些地基将来才能不掉队,提供清晰的小中大班目标定位清单主持人:林李燕时间:2016年3月4日有人说数学是个很奇怪的科目,在越来越复杂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梯次掉队”的现象。
因为,数学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越往顶层走的时候,需要的各种思维能力就越多,当思维能力不足的时候,掉队是必然的。
比如说——小学三年级以前,数学只需要记忆力,记住一些计算规则就能搞定,所以女孩子们的表现特别突出;但到了小学四年级,光有记忆力就不行了,还要逻辑能力,这时逻辑思维能力不足的小朋友就掉队了;到了初中,还需要空间想象力,空间想象力不足的学生就跑不动了;到了高中呢,可能还要用到抽象、归纳、演绎等思维能力,这方面综合能力不足的学生,就力不从心了。
这就有点像打地基起高楼,儿童时期打的地基越深越牢,未来起的楼就越高越雄伟,就越不会中途掉队。
那么数学启蒙的地基到底是什么?怎么打才能让地基结实牢固,足以支撑未来越搭越高的数学学习高楼呢?今天,就来说道说道。
一、集合与对应(一)集合日常生活中经常把同类的事物归放在一起,如在水果里挑出5个苹果放在一起。
在数学里把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的全体称为集合,组成集合的每一个事物叫做集合的元素。
在数学启蒙中,手口一致数苹果(1/2/3/4/5)后,在所有苹果外面画一个圈,能帮助幼儿感知和说过总数是5个。
”1“和”许多“也是在集合的范畴内感知的元素数量。
集合与集合之间可以存在着包含关系,如水果集包含苹果集。
集合与集合之间还存在着交、并、补、差等关系,这些关系就被称为运算。
从集合的角度看,幼儿数学中的加法和减法就是求集合之间的元素数量运算,所以说,集合间的关系是幼儿进行数运算的感性基础。
换句话说,经常以日常生活事物进行集合相关的游戏,有助于幼儿在后期顺利理解和掌握数的加减运算。
所以,老师可以带着幼儿玩这些游戏:*盘子内装有颜色、形状、大小不一的糖,让幼儿尝试把和其他不一样的糖拿掉。
幼儿园教具清单明细表
幼儿园教具清单明细表幼儿园教具清单明细表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教育的重要起点,教具的选择和运用对于幼儿园教育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提供一份详细的幼儿园教具清单明细表,分析不同教具的功能和重要性,以便您能够更好地了解如何选择适合的教具,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艺术类教具1.彩笔、颜料和画板:这些教具可以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纸张和剪刀:纸张是启发幼儿设计、剪切和粘贴的基础工具,能够培养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思维。
3.粘土和模具:这些教具可以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各种形状和模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认知类教具1.拼图和积木:这些教具可以促进幼儿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空间认知和逻辑思维。
2.数学计算器:适合学龄前儿童的简易计算器可以帮助幼儿初步认识数字和简单的数学运算。
3.字母和数字卡片:通过字母和数字卡片的认知训练,幼儿可以学习字母和数字的形状、音标和基本概念,为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语言类教具1.故事书和绘本:提供丰富多样的故事书和绘本可以促进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2.表情卡:通过表情卡的使用,幼儿可以学习表情的含义,提高他们的情绪认知和交流能力。
3.幼儿游戏:适合幼儿的语言游戏,如猜谜语、卡片配对等,可以激发幼儿的语言思维和词汇积累。
四、运动类教具1.球类:各种不同大小和材质的球类可以促进幼儿的运动发展,培养他们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2.平衡木和跳绳:这些教具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培养他们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3.音乐器材:包括手鼓、木琴等简易乐器可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节奏感。
五、社交情感类教具1.娃娃和角色扮演服装:娃娃和角色扮演服装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和模仿社会角色,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
2.社交游戏:如拼图合作、角色扮演团队游戏等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促进他们与他人的互动和沟通。
7岁行为日常标准
7岁行为日常标准
7岁儿童的行为日常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生活技能:孩子应该已经具备基本的生活技能,例如自己穿脱衣服、系鞋带、上厕所、洗手等。
他们应该知道如何照顾自己的个人卫生,保持整洁。
2. 礼仪规则:孩子应该懂得基本的礼仪规则,例如见到人要主动问好,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等。
3. 家务参与:孩子可以开始参与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动,例如收拾自己的玩具、帮助擦桌子、扔垃圾等,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4. 学习和探索:孩子对学习和探索充满好奇,他们应该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阅读任务,对周围环境保持好奇心,并尝试去探索和了解。
5. 安全意识:孩子应该懂得基本的安全知识,包括交通安全、不碰危险物品、不参与危险活动等。
6. 情感发展:孩子开始懂得一些基本的情感表达和情感认知,能够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并且懂得关心和尊重他人。
这些标准不是绝对的,每个孩子的发展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同时,家长也应该注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特点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培养。
7岁前,千万别错过孩子这31个敏感期
7岁前,千万别错过孩子这31个敏感期很多家长一直抱怨说,我的孩子问题太多,自己感到手足无措。
其实很多时候是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有句古话说:“三岁看七岁,七岁定终生”,为什么说七岁前很重要1b+老师细数了一下孩子成长的31个敏感期,几乎全部是在7岁前形成的。
所以不要等孩子的性格习惯已经成形了,你才来教育自己的孩子,那时候,他已经不是你的乖宝宝了。
今天我们就细数一下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哪些主要的敏感期。
1?.?光感的敏感期0-3个月特点:刚出生的宝宝对光感非常敏感,这时宝宝需要适应白天和晚上的光线差异,所以白天要拉开窗帘,晚上要关灯睡觉,让宝宝适应自然的光线变化。
建议:可以给宝宝多看黑白图。
2?.?味觉发育的敏感期4-7个月特点:宝宝自己的口腔可以感觉到甜、咸、酸等味觉。
建议:添加辅食的开始,一定要注意饮食的清单,保护好宝宝味觉的敏感程度。
3?.?口腔的敏感期4-12个月特点:这时宝宝喜欢吃手,他在用口进行尝试、感觉,甚至一些抽象的概念。
建议:请妈妈们给宝宝口腔发育的机会,让宝宝吃个够,不要无情的把宝宝的手从他嘴里拿开。
4?.?手臂发育的敏感期6-12个月特点:这个时候孩子喜欢扔东西,这时最早的手眼协调发育的标准。
建议:请看护者不要管制宝宝这个行为,让他扔个够。
5?.?大肌肉发育的敏感期1~2岁小肌肉~3岁特点:喜欢扶、站、努力行走。
建议: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是活泼好动的时期,此时给予他充分的空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他熟悉更多的肢体动作,和他一起作许多游戏运动,使各种肌肉得到训练,增进亲子关系,并且还能使左右脑均衡发展。
在动作敏感期,精细动作的训练不仅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还可以增长智力。
6?.?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4岁特点: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围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
他常常会做出一些我们不理解的细小动作,比如捏起一片掉落的叶子不停地往花盆里插,或是摆弄着花手绢怎么看也不烦,我们不明白的他们却能从中看到更多的奥秘。
幼儿园书目清单
幼儿园书目清单一、绘本类1.《小熊的一天》:故事生动有趣,适合幼儿阅读,通过小熊的一天,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
2.《小猫钓鱼》:寓意深刻,可以引导幼儿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3.《小蝌蚪找妈妈》: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可以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想象力。
4.《小鸭子过马路》:引发幼儿对交通安全的关注,教会他们如何安全过马路。
5.《小猪快跑》:通过小猪的努力和毅力,教育幼儿勇敢面对困难。
二、童话类1.《三只小猪》:经典故事,教会幼儿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2.《灰姑娘》:展示了美好的童话世界,让幼儿感受到勇敢和善良的力量。
3.《睡美人》:美丽动人的故事,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
4.《青蛙王子》:教育幼儿不要以貌取人,重视内在美。
5.《小红帽》:让幼儿明白不要随意相信陌生人,保护自己的安全。
三、科普类1.《动物世界》:介绍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开拓幼儿的视野。
2.《植物大观园》: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3.《太阳系漫游记》:引导幼儿了解宇宙和太阳系的奥秘,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4.《小小科学家》:通过简单的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5.《身体的奥秘》:介绍人体的器官和功能,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
四、教育类1.《小学数学启蒙》:适合幼儿学龄前的数学启蒙,培养他们对数字的认知能力。
2.《成语故事》:通过故事讲解成语的意义,帮助幼儿学习汉语言文化。
3.《绘本英语》:以图画为主,帮助幼儿初步学习英语单词和基础句型。
4.《才艺培养》:介绍各种才艺的培养方法,引导幼儿发展自己的特长。
5.《礼仪教育》:教育幼儿懂得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童诗类1.《百家诗选》:收录了各个时期的经典童诗,培养幼儿的语感和鉴赏能力。
2.《儿歌大全》: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儿歌,让幼儿学唱、学跳、学说。
3.《唐诗宋词经典选》:引导幼儿接触中国古代文化,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4.《好诗好词》:精选了一些简短易懂的诗歌,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制定教育清单 更好实现家园共育
1 概 念 的界 定
4
结 语
随着 幼 儿 教 育 理 念 的发 展 , 园共 育 已经 成 为人 们 公 认 的 幼 儿 教 家 德 国教 育家 多 纳 塔 ・ 申 波 茜 在 《 脑 袋 ・ 世 界 》 书 中提 出 了 育 模 式 之 一 , 教 育 清 单 使 家 园 共 育有 据 可 依 , 为 家 园 共 育 的 有 效 艾 小 大 一 而 成 “ 育清单 ” 教 一词 , 前 人 对 教 育 清 单 的 研 究具 体 了许 多 , 结 出涉 及 将 总 形 式 。本 园 为 此做 了 大量 的 工 作 , 收 到 了 良好 的 成 效 。当然 , 也 目前 这 7岁 儿 童生 活 实践 、 会 意 识 、 体 运 动 机 能 、 理 认 知 和 审 美 观 的认 社 身 生 领 域 的 研 究 甚 少 , 有 大 量 的工 作 可 做 。 以本 文 旨在 抛 砖 引 玉 , 还 所 希 知 清 单 , 成 人 提 供 检 验 教 育 状 态成 效 的对 照 表 。 为 望 有 更 多 的 教 育 工 作 者 关 注 这 一 话 题 , 使 它 在 理 论 和 实 践 上 更 好 的 以 书 中反 复 问 道 :一 个 7岁 的 孩 子 都 应 该 经 历 过 什 么 ? 学 会 了什 “ 发展和完善。 么 ?又应 该 知 道 些 什 么 ?或 者 至 少应 该 接触 过 什 么 ?” 些 问题 的提 出 这
们 希 望 孩 子 健 康 的 同 时 , 对 孩 子 寄 予 其 他 更 多 的 希 望 , 望 孩 子 能 也 希
赢 在 起跑 线 上 。从 孩 子 一 出 生 就 开 始 为 他 们设 计 将来 。为 了给 孩 子 的 实 可行 , 如认 知 清单 , 们 共 制 定 了 2 我 8条 细则 , 家 长参 考 和选 择 。 供 教 育 一 个 良好 的 开 端 , 庭 教 育 和 幼儿 园 教 育 要 紧 密 结 合 , 现 家 园 家 实 根 据 我 园制 定 的教 育 清单 , 些 家长 为 自己 的 孩 子 拟 定 了一 份 教 有 共 育 。本 文 所 讨 论 的教 育 清 单 就 是 家 园 共 育 的一 种 有 效 而 必 要 的 形 育清单 , 育清单使家庭教育有据可依 , 教 收到 了 良好 的效 果 。
幼儿园教具清单明细表
幼儿园教具清单明细表一、教具种类分类根据幼儿园教具的功能和用途,可以将教具分为以下几类:1.视觉教具:用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认知能力,如图形卡片、拼图、模型等。
2.听觉教具:用于培养幼儿的听觉感知和语言表达能力,如音乐盒、声音模拟器、故事CD等。
3.动觉教具:用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如积木、拼图玩具、手工材料等。
4.智力教具:用于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如棋类游戏、益智玩具等。
5.语言教具:用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如图书、话题卡片、单词卡片等。
6.社交教具:用于培养幼儿的社交行为和人际交往能力,如角色扮演道具、人偶、组装模型等。
二、教具清单详细内容1. 视觉教具•图形卡片:包括形状、颜色、数量等方面的图形卡片,用于教授基础的认知和比较能力。
•拼图:不同的拼图形状、材质、主题,帮助幼儿培养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
•模型:建筑模型、动物模型等,可以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摸索了解事物的外形和特征。
2. 听觉教具•音乐盒:能播放各种儿童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和节奏感。
•声音模拟器:可以模拟各种动物、交通工具等声音,让幼儿对声音进行辨识和分类。
•故事CD:录制了各类儿童故事的CD,通过听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3. 动觉教具•积木: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积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拼图玩具:可以拼成各种图案的拼图玩具,帮助幼儿锻炼手眼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手工材料:剪纸、彩纸、贴纸等,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4. 智力教具•棋类游戏:象棋、围棋、国际象棋等,可以培养幼儿的思维、记忆和逻辑推理能力。
•益智玩具:智力拼图、智力魔方等,通过解决难题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耐心。
5. 语言教具•图书:包括儿童绘本、启蒙故事等,通过阅读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话题卡片:涵盖不同话题的卡片,用于引导幼儿进行口语表达和交流。
•单词卡片:包含各种常见事物的卡片,帮助幼儿学习和记忆基础词汇。
大英儿童百科知识清单
大英儿童百科知识清单1. 介绍大英儿童百科是一本面向儿童的百科全书,旨在提供丰富、全面的知识内容,帮助孩子们探索世界、拓展知识领域。
本百科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插图,向读者介绍各个领域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历史、地理、文化艺术等。
2. 自然科学2.1 动物世界•描述各类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介绍一些著名的动物,如狮子、大象、企鹅等。
•探索不同环境中的动物适应性,如沙漠生物、海洋生物等。
2.2 植物王国•解释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如根茎叶花果实等。
•探索植物的繁殖方式,如种子传播和无性繁殖。
•引导读者了解不同类型的植物,如花草树木等。
2.3 天文地理•介绍太阳系的组成和行星运动规律。
•解释地球的结构和地球的自然现象,如地震、火山等。
•探索宇宙中的星系和星座,如银河系、北斗七星等。
3. 历史3.1 古代文明•简述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的发展和成就。
•介绍中国古代文明,如夏商周、秦汉唐宋等历史时期。
3.2 近现代历史•概述近代历史事件,如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
•探讨20世纪的重大事件,如两次世界大战、冷战等。
4. 地理4.1 大洲与国家•描述各个大洲的地理特点和主要国家。
•引导读者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4.2 自然环境与气候•解释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河流、山脉等。
•探索不同气候带的特点,如热带、温带等。
5. 文化艺术5.1 文学与艺术•介绍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和著名作家,如莎士比亚、李白等。
•探讨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戏剧等。
5.2 建筑与雕塑•描述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和雕塑,如埃菲尔铁塔、大本钟等。
•引导读者了解建筑和雕塑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6. 科学实验6.1 物理实验•提供简单易行的物理实验,如光的折射、声音传播等。
•解释实验原理和观察结果。
6.2 化学实验•引导读者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如酸碱中和反应等。
•解释实验过程和化学变化。
童年清单
龙源期刊网
童年清单
作者:
来源:《教育》2017年第22期
作者:[德]多纳塔·艾申波茜
译者:赵远虹
出版:北京出版社
本书主要分為四部分:先是重点提出了7岁儿童应该经历的69项童年体验,涉及生活实践、社会意识、身体运动机能、生理认知和审美观等方面,它是一个孩子成长的缩影;然后主要回顾和总结了150份访谈调查;接着明确提出了对学龄前儿童教育的期望;最后主要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和匈牙利的学龄前教育状况。
该书不仅为早期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理念和视角,也为儿童认知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眼光和思路,还给家长提供了很多具体的操作方法。
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清单生命周期
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清单生命周期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而发展心理学则关注的是人类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心理发展。
本文将介绍发展心理学中的基础知识点,以清单形式呈现,让读者对不同生命周期的心理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婴儿期(0-2岁)1. 儿童早期认知发展:儿童从出生到2岁左右,逐渐发展出对物体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形成基本的思维能力。
2. 情绪发展:婴儿在这个阶段,对于情绪的表达和理解能力有了显著改变,逐渐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情感。
二、幼儿期(2-6岁)1. 肤色与性别认知:幼儿开始注意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身体特征,逐渐形成对不同性别和肤色的认知。
2. 社交认知发展:幼儿在这个阶段开始与其他人互动,逐渐发展出分享、合作和友谊的能力。
三、学龄期(6-12岁)1. 认知发展:学龄儿童开始形成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可以进行更复杂的问题解决和推理。
2. 自我认同:学龄儿童逐渐形成个体的自我认知,开始关注自己在群体中的角色和地位。
四、青春期(12-18岁)1. 身份探索:青春期是个人身份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开始思考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职业目标。
2. 独立性发展:青少年逐渐迈向成年,开始寻求自主性和独立性。
五、成年期(18岁及以上)1. 人格和职业发展:成年人面临更多的责任和选择,开始形成稳定的人格特质和从事一种职业的能力。
2. 家庭和亲密关系:成年人建立起家庭和亲密关系,需要面对家庭角色的变化和人际关系的挑战。
六、老年期(60岁及以上)1. 心理和身体健康:老年人需要关注心理上的健康,主动应对与老龄化有关的心理和生理变化。
2. 自我满足和生活满意度:老年人寻求心理和生活上的满足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以上基础知识点的清单,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中,人的心理发展有着显著的变化和特点。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提供相关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总结起来,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涉及到不同生命阶段的心理发展,在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都有不同的重点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必读:德国教育部7岁儿童认知清单
7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在各种文化背景下,7岁都被视为人生的第一个门槛,7岁开始上小学一年级,开始从零星学习迈向系统化学习。
那么,一个7岁的孩子都应该经历什么?学会些什么?又应该知道些什么?或者至少应该接触过什么?
德国教育研究部进行了一项“7岁儿童认知世界”教育项目的研究,艾申波茜博士和她的同伴调查走访了德国的一大批成年人,包括各种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社会阶层以及各种不同教育背景。
那么,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都希望今天一个7岁的孩子具备哪些认知世界的经验呢?这份清单不是用来检验孩子是否已经具备某种经历或能力的,相反,它是为家长提供的对照表,家长通过它可以检验自己教育子女的情况,思索如何将欠缺的教育提机会供给孩子。
各位家长可以对照自己宝宝看下,目前孩子已经具有了哪些认知,打印出来,会的打钩,还不会的着重培养。
1.体验过自己存在的重要性。
例如,听别人说过“你要是在场该有多好啊”、“我们上次聚会就是少了你”等称赞的话。
2.既有赢的意愿,也能承受输的结果。
3.体验过压抑的心情。
不会把饥饿误认为是愤怒,把劳累误认为是悲伤。
懂得一些心理因素之间的基本联系与影响,诸如情绪波动有可能导致尿床等。
4.原谅过成人某次不公正的惩罚。
5.知道表示情绪波动的形象比喻。
例如,“像一只气球…砰‟地一声炸了”,“像水满得从桶里溢了出来”。
6.有过情绪体验。
例如,自己学习进步曾引起周围人愉悦满意的情景。
7.有过亲情体验。
看过父亲刮胡子。
8.曾与父亲一起做过家务。
例如,做饭、擦桌子、铺床、做手工;曾单独与父亲度过整整一天的时间;生病时得到过父亲的悉心照顾。
9.有过身体体验。
体会过人体在水中的浮力;会荡秋千,体会过身体与秋千之间相互的作用力。
10.在床上打过枕头大战(即与1人或若干人把枕头扔来扔去地疯玩)。
11.冬季堆过一个雪人,在沙坑里挖过一个沙碉,在小溪中搭过一个水坝;掌握在野地里生火及灭火的技巧;尝试过做风车和风灯。
12.有关于厨房的基本常识。
例如,什么是味道浓厚;什么是食物发霉;什么食物有害于身体;掌握基本厨艺;搅拌、切碎、削皮、揉面,用筛子过滤;懂得烹饪用语(松脆、煸炒、生食、熟食),能把握“少许“盐的用量。
13.有过旅游的体验。
在变化了的环境中感受自己的家庭和父母;体验舒适方便与将就凑合的反差,体验过在家和在外奔波的差别;能粗浅地意会一些概念,如思乡、迁移、借宿、无家可归。
14.曾在别人家里过夜,接触过不同的家庭文化,能意识到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
15.认识家庭的亲戚朋友,能初步理清不同的亲属关系,如叔叔、表哥、干女儿……
16.有过施舍行为。
曾把钱放进乞丐的帽子中。
放进街头艺人的琴盒中。
放进公众的捐款箱中。
17.有过一些心理体验。
比如,自己提出的一项修改建议曾经被他人或集体采纳,自己在那一时刻像一个拯救者。
18.能回答基本的医疗护理常识。
比如,呼吸时感到疼痛,应当静卧还是活动?懂得抚摸对稳定情绪有益;学会初步的按摩手法;懂得休息对身体的重要性。
知道保养眼睛、耳朵、皮肤和脚;体验过什么是鸡皮疙瘩。
曾为自己战胜疾病而感到自豪,懂得生病在生活中在所难免的道理。
19.听过童话故事,通过故事和寓言知道受难和安逸。
20.参观过博物馆,感受过那里的一种特殊气氛。
那些来自久远年代的陈列品将永久地存在下去。
曾参观过一个古堡,体验到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
老祖母生活的时代与我们的完全不同。
家中收藏的珍品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
21.有收藏的兴趣。
22.知道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并被分成五大洲。
23.能区别吃饭与进餐、身体的活动与姿势展示、臭味与香气、噪音和音乐。
能感觉到环视、匆匆一瞥、仔细端详之间的细微差别,知道散步与赶路是两个不同的词汇……
24.能记诵报警电话号码、医院急救号码或是火警电话号码。
25.能为自己或他人保守一个秘密。
理解如下两句话的意思:“这事只有你我知道。
”“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
”
26.曾实现过自己的一个诺言。
27.曾推选出一个代表自己利益的人参加会议讨论。
28.掌握一种防止食物腐烂的保鲜方法,会修理简单的东西。
购买一件物品时会首先考虑维修是否方便的问题。
29.能区分农贸市场和超级市场。
30.发育速度略微超前。
比实际年龄稍成熟一些(比如以玩具说明书上规定的年龄为标准),能向成人解释自己的手工制作。
31.曾经提过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回答的问题。
32.曾经爬过一棵树。
33.曾不小心掉进一条小溪。
34.在农田里撒过种子。
收割过农作物。
35.研究过皮包上的拉链和门上的锁。
会使用插销和钥匙。
不会将自己不小心反锁起来。
36.会将电器(比如一个收录机)插头插入插座。
37.知道典型的男孩玩具和女孩玩具,如果有人问到时,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回答。
38.有把自己打扮漂亮的愿望,对“服装风格”有所感觉,比如会说:“这件毛衣不适合我。
”
39.曾给别人写过信,并从来信中得到过慰藉;满怀热情等待过一封信的到来。
或者收发过一封电子邮件。
40.曾好奇地想:如果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沙盘上会是什么样?要是写在雪地上、森林的地上和结霜的窗户玻璃上又会怎么样?
41.接过一张白纸,想到即将在上面画画就会紧张和兴奋。
42.从头到尾仔细阅读过一本书。
43.曾在一幅描绘冬天景色的画上看到过用蓝色表示阴影。
44.曾经向别人讲述:今天我做了个梦……
45.调解过一场纠纷。
并使双方停止争执。
46.使劲想象自己出生前的几个月或几个星期是什么模样。
47.有意识地削过水果皮。
然后打开果核看个究竟。
48.曾经对树叶上的脉络和自己手上的血管进行观察。
并加以比较。
49.能够分辨不同水果的香气,至少有3种最喜爱的香型。
50.能够找到自己唱歌的音调。
曾经把自己的名字当作歌词唱出来;可以模仿鸟和动物的叫声;参加过一次多声部的合唱,并经历了各种声部的协调过程:在大自然中听过回声,从脚步声中感觉到过节奏,知道自己的耳朵有无法承受的音高限度。
51.能够控制自己的力量(比如在打鼓或是帮人按摩的时候)。
52.掌握诅咒和骂人的话。
能把握这些话的使用场合和深浅程度。
53.钉过钉子,拧过螺丝,换过电池。
54.能将电话上听到的信息传达给他人。
55.看到别人把东西掉在地上,能主动帮助拾起来。
56.能倾听别人把话说完,排队时也能够耐心等待。
57.懂得不是所有愿望都能立刻实现。
58.能识别跑步、走路和漫步之间的差别。
有过长途跋涉的体会,有过含饥忍渴走长路的经验,体会过“目的地就在眼前”的感觉。
59.认识几种树叶,知道大自然中什么植物能吃,什么植物不能吃。
60.认识大自然的多面性。
大自然有美好的一面。
也有艰难、脆弱、需要保护的一面。
同时也是不可战胜和藏有危险的。
61.曾与别人为一条既定的规矩进行过争论,曾经改变过一条规矩,能理解常规和例外的相互关系。
62.对计量单位有一定的概念。
比如。
3公升相当于3个装满的牛奶瓶,并会用自己的身高丈量房间。
63.会举一反三。
我会什么?电脑会什么?初步建立“智慧”这一概念。
知道人的智慧和技术创造的人工智慧。
64.做过表象和存在的化学实验。
知道空杯子并不是空的。
因为里面还有空气。
65.曾根据操作规程做过一次实验,并多次反复练习。
66.知道自己眼睛的颜色,曾画过一张自画像。
67.曾给自己测过脉搏,也给小伙伴和小动物测过脉搏。
68.认识一位大师、一位专家或是一位能手,并与他们一道“工作”过。
69.仅仅因为自己是一个孩子(一个普通的孩子)而自豪。
虽然国情和文化有差异,但人性和人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基本相同的。
是不是觉得清单列得太长了?其实,清单上的每一条对童年都是很重要的,只是我们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会有所调整。
有人把这份清单称作“计划性的幻想”,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可以开阔家长的视野。
试想,一个连计划都不敢做的人,会有什么前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