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8课《罗斯福新政》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课后同步练习: 18课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一、选择题。
本卷共10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35年7月,美国新闻评论家、作家李普曼说:“人民交给罗斯福先生一把尚方宝剑,以使他能够在一场特殊ABCD.美国民主政治的根基在新政中遭到破坏【答案】C2.1933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赋予了劳工组织工会和与雇主集体谈判的权利。
这些规定刺激了工会组织的发展,如美国矿工联合会、国际女装工人工会和防治工人联合会等工会会员迅速增加。
这反映出美国A.劳资矛盾的缓和使危机得以消除B.政府注重保护劳工权益C.政府加强对工业生产的控制调节D.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答案】B3.一战期间,美国政府成立了战时工业局、军需品采购委员会、物价管理委员会、食品管理局、战时贸易局、战争保险局、战时金融公司等机构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计划和统制,这些措施A.为后来的新政提供了实践经验B.借鉴了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C.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已经失败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答案】A4.“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
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更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
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为全世界。
”这场“战争”A.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而独立B.使美国成为超级大国C.解放了黑人奴隶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答案】D5.下表是关于美国1913—1938年的一项统计资料,这一统计资料可能是A.失业人口B.汽车产量C.破产企业D.耕地面积【答案】B6.罗斯福总统的幕僚塞缪尔•罗森曼多年后回忆,当时国会满是总统的政敌,企图阻扰其振兴经济方案通过,但每当利用“炉边谈话”通过收音机向民众进行广播后,这些国会议员都收到潮水一般的选民信件,催促他们支持总统的方案,这成了总统的秘密武器。
这说明A.总统魅力决定新政成败B.舆论导向有较大盲目性C.国会决议受到传媒左右D.政府公关借力大众传媒【答案】D7.《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凡遵守法规的企业在其产品上贴“蓝鹰”标记,以示守法和致于复兴。
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18课《罗斯福新政》学案含答案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一、课标要求: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二、网络纲要1、加大银行监管力度,实行正确的货币政策。
2、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投入借鉴3、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大力促进再就业工程建设4、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5、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改革顺利进行。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背 景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美国人造成巨大危害。
2、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把美国人民推向深渊,经济危机、社会危机不断恶化。
3、美国民众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4、1932年民主党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1933年就职。
内 容 1、首要措施:① (目的:重建银行信用机制) A.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B.放弃金本位制,实行② ,刺激出口; C.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 D.管制证券业。
2、中心措施:复兴工业(目的:防止经济过热,政府要用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律来治理经济) A.政府加强对工业的③ 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B.要求工业各行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并通过国家干预,调整④ 。
3、调整农业:(目的:缓解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A.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⑤ 的农民提供补贴; B.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4、社会福利(目的:增加就业,扩大国内市场,稳定社会秩序) A.临时性举措: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 B.长期性措施: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 C.推行⑥ ,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 影 响 1、直接影响:新政虽然未能完全消除危机,却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2、间接影响:A.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维护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了社会救济 和保障体系,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 B.一定程度上遏制了⑦ ,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
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8课罗斯福新政(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 :“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 :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 :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 :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 :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 :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 :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 :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 :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 :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 :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 :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 :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 :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六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课后练习
第18课罗斯福新政1.下图反映的是1929年到1937年美国工人的失业率变化情况,其中1933年到1937年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罗斯福政府()A.整顿国家财政B.规范金融秩序C.缩减农业生产D.实施以工代赈答案D2.(2019·烟台一中调研)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河流域××局,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
美国修建此类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经济结构,扩大能源出口B.提高就业率开拓经济发展空间C.扩大生产规模,刺激生产发展D.加强国家干预,防止盲目竞争答案B3.美国学者狄克逊·韦克特在《大萧条时代》一书中评价道:“在新政的这段蜜月期里,总统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的。
但话说回来,这毕竟是超越逻辑的。
”这里“爱情婚配”体现“新政”()A.违背了自由主义经济理念B.站在了垄断资本家的对立面C.维护了广大劳工的权利D.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经验答案C4.《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中写道:“垄断资本主义在其基本矛盾发展到顶点,使它面临崩溃之时,要挽救它并延长它的生命,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办法。
这就是大力加强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A.解决经济危机的临时措施B.限制恶意竞争的所有制变革C.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解决D.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答案D5.美国迈克·亚达斯等史学家在著作《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中指出:“‘新政’的执行让政府获得迅速发展,这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个分水岭。
”对材料中的“分水岭”含义理解最准确的是()A.美国由民主政体走向集权政体B.美国由经济危机走向经济繁荣C.美国由自由主义走向国家干预D.美国由电气时代走向信息时代答案C6.威廉·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写道:“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修建长途铁路的工程,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6单元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第6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1. 1933年,美国政府在西部和西南部共毁掉1 000万英亩的棉田,屠宰了20多万头大猪和600多万头小猪。
从应对经济危机角度看,政府此举( ) A.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B.缓解了农产品供需矛盾C.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破坏了农村生产力2. 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其中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社会救济 B.调整工业生产 C.调节农业生产 D.整顿财政金融3. 1933年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并发表鼓舞人心的就职演说。
该演说的核心内容应该是( )A.“医治”危机中的美国经济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C.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提出“霸权主义”4. 罗斯福在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时说:“我向你们保证,我誓为美国人民实现‘新政’。
”新政“新”在( )A.奉行自由放任政策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D.普遍推行工业国有化5. “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大危机审时度势、大胆突破,采取“三R”(复兴、救济、改革)行动对经济进行干预。
新政的措施之一是实施“蓝鹰运动”,下列选项中属于执行该措施的机构是( )A.联邦银行 B.全国工业复兴署 C.农业调整署 D.紧急救济署6. 有学者这样介绍罗斯福新政时颁布的一部法律:“指导劳资双方订立本行业的‘公平竞争法规’,要求各工业部门制定生产规模、产品价格、市场分配、工人工资标准及工时数等,由雇主、工人和消费者共同监督生产。
如果发现企业有违规行为,总统有权吊销其执照。
”这部法律是( )A.《全国工业复兴法》 B.《联邦紧急救济法》C.《社会保险法》 D.《全国劳工关系法》7. 威廉·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写道:“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修建长途铁路的工程,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
”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 )A.调整农业 B.复兴工业 C.以工代赈 D.整顿银行8.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这种模式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保存了美国的民主制度B.加强了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使美国社会经济日益稳定D.缓和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9. 《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精品解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解析版).docx
第18课罗斯福新政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图两位人物于1933年前后在竞选美国总统时,他们争论的问题的焦点应该是A.两次工业革命对美国的影响B.美国如何应对两次世界大战C.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经济理论D.经济大危机和是否实行新政【答案】D【解析】本题关键在于时间“1933年”和“竞选美国总统”,可以知道他们是胡佛和罗斯福。
当时他们面对的是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和如何应付这场大危机。
2.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罗斯福政府对经济实行全面干预政策。
这里的“干预”的本质含义是A.采取改革措施B.加强计划调控C.实行计划经济D.全面整顿金融【答案】B【解析】在罗斯福新政中,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主要体现在恢复农业和工业生产方面,即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来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计划调控;在农业方面成立农业调整署,实现对农业市场的调控。
采用改革措施、全面整顿金融,并非是“干预啲本质,排除A、D ;推行计划经济杲当时苏联的经济模式,而当时美国是在坚持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前提下,通过宏观调控恢复经济,C错误,B正确。
【名师点睹】本题容易错选C,美国罗斯福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同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计划经济,是在坚持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前提下,通过宏观调控恢复经济。
3.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其中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整顿财政金融B.调整工业生产C.调节农业生产D.实行社会救济【答案】A【解析】经济危机首先从金融领域开始,为此为了恢复银行信誉罗斯福首先开始整顿金融,故A正确;B 是新政核心内容;C和D均不是首先采収措施。
4.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
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1. 4米的胡佛水坝宣布竣工,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直接H的在于A.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B.促进农业发展以摆脱经济危机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 课后作业18 罗斯福新政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
课后作业(十八)一、选择题1.1932年美国某某党总统候选人罗斯福在竞选演讲中提出“新政”,以此结束经济大萧条,结果以压倒多数当选新一任美国总统。
可见,当时美国( )A.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B.国家干预优势凸显C.急需要走出危机困境D.总统选举程序混乱[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罗斯福因主X“新政”而被选为总统,反映出当时美国急需走出危机困境,故选C。
依据题干材料时间1932年,可知此时美国还没有放弃自由贸易政策,A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时间1932年可知此时还没有推行罗斯福新政,B项错误;题干材料并不能体现总统的选举程序,D项错误。
[答案] C2.从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世界经济遭受到了重创,各国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到妨碍了国际关系的程度。
“经济民族主义”体现在(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C.各国实行关税壁垒政策D.法西斯势力抬头,世界局势紧X[解析]“经济民族主义”是指经济上以本民族利益为重,而忽略或损害其他民族利益。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不会影响到其他民族利益,与“经济民族主义”不符,故A项错误;“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是国家政府推行的社会保障措施,不会影响到其他民族利益,与“经济民族主义”不符,故B项错误;各国实行关税壁垒政策,保护了国内市场,但压缩了国际市场,因而会损害其他国家利益,故C项正确;法西斯势力抬头,世界局势紧X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造成的后果,与“经济民族主义”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C3.1933年罗斯福执政后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并下令美国中央银行扩大美元的发行量,美元发行量成倍甚至成几十倍猛增,此举产生的后果是( )A.加剧了西方国家间的贸易冲突B.导致美国国际信用降低,出口低迷C.导致美国出现物价飞涨,市场混乱D.削弱了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执政后取消金本位制,旨在禁止除属于外国的一切黄金的出口,使美国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保持平等的货币基础,这会加剧了西方国家间的贸易冲突,故A项正确。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6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同步训练) 含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6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带解析)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1。
1933年美国政府为遵守《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企业或公司颁发的蓝鹰徽章(如下图),这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措施之一。
下列对蓝鹰运动的评价错误的是A、确立了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B、起到了扩大工业生产的作用C、调节了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D、保障了劳工和消费者的权利2。
罗斯福认为:“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照顾即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
”罗斯福新政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措施是A、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一定补贴B、实行社会保障,增加就业机会C、规定工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D、恢复银行信用,保护储户利益3。
1933年5月,罗斯福政府颁布了《农业经济调整法》,该法令在农村被称为“犁棉苗法令”.根据该法令,政府缩减了数千万英亩耕地。
美国政府采取减耕减产这一措施的目的是A、优化农村环境B、给农民提供补贴C、提供就业机会D、提高农产品价格4。
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政府建立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在于A、拉动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B、发展农业以摆脱经济危机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5。
罗斯福新政时期能够得到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A、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C、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6。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某一重大改革中的宣传画(图中文字为:Work Pays America)。
它反映了政府A、大规模直接救济B、确保企业的公平竞争C、减耕减产补贴农业D、兴办基础公共工程7。
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民国某年1月至8月,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17.8万元上升至1108.8万元。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8课《罗斯福新政》作业及答案
第六单元第十八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8·聊城高一检测)罗斯福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
”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①放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②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形成③希望依靠社会底层渡过危机④开始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本题采用排除法。
从材料来看,④说法正确,排除C、D两项。
①说法错误,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只不过不再是完全自由放任。
②是罗斯福新政最主要的特点,材料中“要制订出一些计划”也表明国家要干预经济,因此是正确的。
所以答案为B项。
答案:B2.(2018·广州高一模拟)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罗斯福政府对经济实行全面干预政策。
这里的“干预”的本质含义是( )A.采取改革措施B.加强计划调控C.实行计划经济D.全面整顿金融解析:罗斯福新政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主要体现在恢复工农业生产的措施上,即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来加强计划调控,成立农业调整署来调控市场,B项符合题意。
A、D两项不是“本质”,C项说法明显错误,均可排除。
答案:B3.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其中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B.调整工业生产C.调节农业生产D.实行社会救济解析:罗斯福临危受命,面对的首先是由于股票市场崩溃而陷入混乱的金融体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基础,因此,整顿财政金融对于恢复工农业生产等有着重大意义。
答案:A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失业者的就业机会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备银行C.奖励农民压缩产量,调整生产结构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内容的理解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罗斯福新政课后习题答案
第18课罗斯福新政课后习题答案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这些立法对解决社会问题有什么积极作用?”
解题关键:了解经济危机时期美国出现的社会问题。
思路引领:从立法内容入手,分析立法作用。
答案提示:救济金和养老金的发放,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购买力。
财产税法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和社会的稳定。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重要影响。
解题关键:了解新政的内容及新政的实质。
思路引领:从内容入手,结合内容分析影响。
答案提示:主要内容包括整顿财政金融体系、调整工业和农业,开始推行社会福利等。
美国经济有所好转,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和了社会矛盾,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学习延伸:
解题关键:了解新政的内容及实质。
思路引领:建议教师在教学参考“资料注释”部分给学生补充更多的相关内容,引领学生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进而分析其作用。
答案提示:新政实际上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总的说来,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这种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创了一种新模式:美国开始进入一种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广泛的干预和调节,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缓和不同阶层的矛盾,从而使社会保持稳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8课罗斯福新政练习题
第18课罗斯福新政练习题一、单选题1. 罗斯福在1932年的一次竞选演讲中指出,六百家大企业现在掌握了美国三分之二的工业,千万家小企业才占有了其余的三分之一…大企业家大金融家的私人权利已经凌驾于公共权力之上,他们的经济专制束缚了人民的自由。
这表明罗斯福A. 反对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B.对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反思C.代表了美国普通民众的利益D.认为美国民主制度已经名存实亡2. 富兰克林?罗斯福曾经明确表示:“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临到毁灭的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这反映出他A. 领导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B. 坚定捍卫垄断资本集团既得利益C. 局限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D. 决心把美国经济纳人政府的全面管制3. 《大国崛起》:“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由此可见,罗斯福新政开创的市场经济的新模式是A. 自由放任B.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C.政府主导D.国家垄断和自由竞争相结合4. 1932年,罗斯福竞选基金的25%来自银行家和经纪人的捐助。
1936年,罗斯福第二次竞选,这25%下降到4%罗斯福曾说:“有组织的大财团,在美国历史上……紧紧抱成一团,反对一个总统候选人,这还是第一次!”下列哪项措施最易导致上述现象()A.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B.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C.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D.大力推行“以工代赈”5. 1933年4月5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人民上交全部的金币、金条,停止黄金的货币流通,美联储以20. 67美元比一盎司来收取老百姓手中的黄金。
1934年1月15日,罗斯福签署《黄金储备法案》,将黄金由每盎司20.67美元提升到每盎司35美元。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高一-第六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练习及答案
第18课罗斯福新政测试题知识点: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及评价1.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团合同。
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
”这一法令说明了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2.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对压缩产量的农民,政府以优惠政策补偿其损失B.兴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给失业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C.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让人们把藏起来的钱存到银行,使银行信用得到恢复D.实行美之贬值,刺激出口3.20世纪30年代为迅速摆脱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干预经济的政策。
其中农业领域的调控措施是①减少种植面积,调控农产品产量②调整农产品结构,鼓励农产品进出口③增加政府储备,规范农产品销售④努力降低农产品价格,解决民生困难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⑧ D.①②③④4.美国总统胡佛对其继任者实行的工业复兴法极为不满,称之为法西斯行径。
这番话主要是针对哪一法令A.剥夺了美国公民的民主权利 B.规定民主党是美国唯一的合法政党C.采取了政府干预手段调节工业生产 D.和意大利一样对农业政策进行调整5.罗斯福新政中既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生产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6.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
”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下列哪一种做法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调节农业生产C.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7.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发展机遇,其含义是A.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的目的 B.各国乘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C.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D.更多运用科技成就,榨取相对剩余价值8.著名政治家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作业6:第18课 罗斯福新政练习题
第18课罗斯福新政一、选择题1.从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竞选总统,美国国内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
该观点主要说明了( )A.“新政”完全放弃传统的自由经济发展模式B.“新政”试图引导美国走社会主义道路C.美国国内在摆脱危机的道路选择上有分歧D.新政有使美国陷入极权政治的危险『解析』:该观点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选择了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对新政持否定态度,这说明美国国内在摆脱危机的道路选择上有分歧,故C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实质是在坚持自由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最终维护美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故A、B、D三项错误。
『答案』:C2.下图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
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
这项措施旨在( )A.恢复银行信誉B.鼓励建立工会C.加强社会保障D.调整劳资关系『解析』:由“NRA”“雇主”“雇工”可判断,这与美国政府调整工业有关,“全国复兴管理局”的职责在于调整劳资关系,而不是恢复银行信誉、鼓励建立工会或加强社会保障。
故选D项,排除A、B、C三项。
『答案』:D3.罗斯福新政实施后,作为普通美国人,有可能切身感受到的是( )A.股民:“股市崩溃,积攒了半辈子的钱一夜之间没了。
”B.农民:“政府不给补贴,地里的农产品肯定要亏本了。
”C.失业工人:“政府以工代赈,有了工作我们就可以养家糊口了。
”D.工厂厂主:“没有国家监督,不和工会谈判,可以自由生产了。
”『解析』: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出资兴建公共工程,实行“以工代赈”,以提供就业机会,刺激社会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复苏。
故选C项。
高中历史 第6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
第18课罗斯福新政课时加餐拔高练|课后加餐练|1.富兰克林·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中表示,“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
该材料表明,罗斯福正在敦促国会( )A.废除“中立法案”B.发动战争转嫁危机C.立即对日本宣战D.迅速通过新政提案解析:选D 根据材料中“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及富兰克林·罗斯福首次总统就职演说的信息,可以判断当时处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期间,罗斯福当选总统,准备推行新政,故选D项。
2.1933年3月10日,罗斯福命令停止黄金出口,后来宣布放弃金本位制,10月美元贬值30%左右,其措施( )A.增加就业B.调整企业关系C.缓和与列强矛盾D.增强了美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解析:选D 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目的是增强美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故答案选D项。
3.1932年,面对病入膏肓的美国经济,罗斯福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罗斯福的“试验”中,最核心的措施是( ) A.通过《紧急银行法》,整顿银行业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复兴工业C.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进行救济D.通过《社会保险法》,建立保障体系解析:选B 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供求关系失衡,因此缓解经济危机的核心是调整生产并非整顿银行业,故A项错误;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上台之后进行了新政,其中最为核心的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极大地缓解了经济危机,故B项正确;C、D两项都是从增加消费和社会保障的角度缓解经济危机,不是从调整生产的角度缓解经济危机的核心措施,均排除。
4.1933年,美国政府在西部和西南部共毁掉1 000万英亩的棉田,屠宰了20多万头大猪和600多万头小猪。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18课罗斯福新政作业
第18课罗斯福新政一、选择题(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A.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B.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C.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D.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时期农业方面的状况,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应该选罗斯福在农业方面的措施,A项符合。
B、C两项属于罗斯福社会保障方面的措施,D项属于罗斯福在工业方面的措施。
答案:A2.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置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
〞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以下哪一种做法()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B.调节农业生产C.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解析: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美国大量工人失业,企业倒闭,人们生活贫困,无力购置商品。
为了缓解供需矛盾,为工人提供大量就业时机,罗斯福新政采取了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做法,故C项正确。
答案:C3.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后,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由此说明新政后美国政府()A.推行的是方案经济体制B.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C.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D.大力开展国营经济解析: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可知,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在保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前提下,由政府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和调整,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与干预,即材料中的“二老板〞,故C项正确。
答案:C4.史学界认为,罗斯福政府通过社会立法,开启了美国历史的一个新进程。
如1935年,美国通过?社会保障法案?建立了一套老年退休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
罗斯福新政一、选择题1.1933 年罗斯福起誓到任美国总统,并发布激励人心的任职演说。
该演说的中心内容应该是()A.抗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B.成立雅尔塔系统C.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D.“医治”危机中的美国经济分析:罗斯福上任之初,经济危机已经使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到了崩溃的边沿,所以其演说的中心内容是要用“新政”来“医治”危机中的美国经济。
答案: D2.“兹受权农业部长,如棉花生产者书面赞同将其1933 年的棉花生产起码较上年减产30%,并且不增添每一英亩的施肥花费时,农业部长均得与之订立特权买卖合同。
”这反应了罗斯福()A.实行全国工业中兴法B.公布农业调整法C.实行社会保险法D.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伍分析:依据题目中的重点词“农业部长”“减产”“订立特权买卖合同”可知,观察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政策:减耕减产、政府补助,与工业没关,故 A 项错误;依据前方剖析,故 B 项正确;社会保险涉及的是保障小孩、老人等方面的举措,与农业没关,故 C 项错误;民间资源保护队伍主要捍卫丛林资源、罕有物种等,与农业调整没关,故D项错误。
答案: B3.《道德经》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诚信”有利于人品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转的主要保障。
罗斯福新政的举措中,拥有诚信体制作用的是() A.调理工业生产,防止盲目竞争B.整改银行,成立联邦积蓄保险企业C.创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D.推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分析:整改银行,成立联邦积蓄保险企业,正是为了恢复银行的信誉,而稳固金融次序是其余新政举措顺利推行的保证。
答案: B4. 右图为 1933 年 4 月成立的美公民间资源保护队劳动的场景,成立该队伍最能表现罗斯福新政中哪一方面的内容()A.推行直接救援B.推行“以工代赈”C.保护劳工权益D.供给农业补助分析:罗斯福新政中,政府鼎力创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
此中,民间资源保护队汲取失业青年从事造林、土壤保持、筑路等工作,开拓国有林区和公园,表现出“以工代赈”的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罗斯福新政
(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
A组(基础题)
1.“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所进行的体制创新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实行市场经济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知识经济D.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解析罗斯福新政,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政策,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答案 B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美国修建了著名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使该地区变成富庶地区,居民收入大幅提高。
美国政府修建这一工程的目的是
( )。
A.该地区水患严重,根治水患迫在眉睫
B.通过兴办公共工程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
C.国家在危机期间也不能放弃大型工程的修建
D.制造繁荣景象以增加美国人民反危机的信心
解析通过兴办公共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
答案 B
3.说罗斯福新政缓和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矛盾。
是指( )。
①社会福利政策保障了百姓最低经济安全②缓解了经济危机激化社会矛盾的程度③
遏制了美国国内的法西斯势力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解析经济危机往往引发社会危机,罗斯福新政有效地缓和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矛盾,以上三方面都是其表现。
答案 A
4.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
”罗斯福新政中体现这一特点的措施是( )。
A.实行社会救济B.兴办公共工程
C.调整农业政策D.强化社会保障制度
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新政体现的应该是增加就业机会,故选B。
答案 B
5.罗斯福新政对当时的美国经济最深刻的影响是( )。
A.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B.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解析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不仅对美国,而且对整个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答案 D
6.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45年4月14日的社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中评价说:“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材料中社论把罗斯福誉为“民主巨星”的依据是
( )。
A.罗斯福进行了民主改革,使得美国的民主制度更加健全
B.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危险
C.罗斯福采取了干预经济的政策,向社会主义靠拢
D.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的能力。
“民主巨星”中“民主”应与“专政”相对,新政
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危险,保留了民主传统。
A、C两项错误,新政只是调整了生产关系,社会制度未改变;D项本身正确,与题干要求无关。
答案 B
B组(能力题)
7.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
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
这表明( )。
A.罗斯福始终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解析罗斯福上台于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可以说上台之前美国就已出现了严重经济衰退。
罗斯福的批注把书本提倡的观点说成是“哪有此等好事”,明显是不赞成国家干预经济,说明在当时他还没有新政的理念。
提议政府增加开支,实际上是号召政府干预经济,说明虽然罗斯福在此之前不赞成经济干预,但是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就已经萌生。
答案 C
8.小明同学收集到一张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交谈的图片。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交谈双方涉及的主要话题应该是( )。
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B.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D.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关于农业措施的理解。
根据《农业调整法》的规定,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据此可以判断其谈话的内容。
答案 C
9.下列图片中,能反映罗斯福为摆脱经济危机而采取的增加就业、扩大内需的措施有
( )。
A.①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语:增加就业、扩大内需,结合了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分析,符合这两个限定条件的是①②。
答案 B
10.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美国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
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材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 )。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
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
解析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这两项措施是关于失业救济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并没有提到如何促进就业,因此排除B项;也没有提到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排除C项;综合判断,再排除D项。
《紧急救济法令》是一种临时救济,而《社会保障法》则是一种制度保障。
答案 A
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美国《名利场》杂志的漫画(右图)
材料二经济不景气的问题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
经济的创伤只能由
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
这两方面的合作可以加速复原的过程并且减少不利的副作用……每一个人都应该设法帮助比他不幸的邻居;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帮助它的雇员;每一个社区和每一个州都应该负起责任来组织就业和救济活动。
——胡佛的第二个年度国情咨文,选自
《美国总统咨文汇编》(英文版) 材料三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
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
3月9日,国家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
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
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贵金属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需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造成“山姆大叔” 如此窘境的原因是什么?并指出这一因素的实质。
(3分)
(2)有人认为,材料二中的经济思想在现实中遭遇困境,出现了“异化”。
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从金融措施的角度分析罗斯福新政为什么会取得成效?(3分)
(4)综上所述,罗斯福新政给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
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作用。
第(1)问,要注意仔细观察漫画,体会经济危机的背景;第(2)问,要注意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第(3)问,结合物价、生产和销售几个环节的关系来分析。
答案(1)原因: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2)经济思想:自由主义;遭遇困境:胡佛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非但没有克服危机,反而使经济形势恶化,社会动荡;异化:随后,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3)整顿银行,恢复信用;扩大政府支出,刺激社会需求;实行美元贬值,提高物价。
(4)加强金融监管;重视宏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