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9领导科学200801~201210简答论述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领导科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20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领导总原则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领导原则,就是领导者在进行领导活动的过程中必须把持和遵循的标准和法则。
它是实现领导职能的根本途径,同时又是领导原理在不同环境或条件下的具体体现。
(一)党的基本路线原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二)实事求是原则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中一条根本的思想路线和核心。
(三)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所谓民主集中原则,也就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原则。
(四)群众路线原则(201010简答)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几十年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方法和原则。
要用正确的方法领导群众,最根本的是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2.简述追踪决策的含义及其特征。
33.简述职务晋升的程序。
34.简述领导集体素质结构优化的主要途径。
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优化是一个连续性的不断深化的动态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基本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观念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前提
要优化领导集体的素质结构,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从整体上、结构上重视领导干部的选拔调配。
(二)搞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基础
一个素质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需要一定的高素质的后备干部来进行补充和调整。
因此,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是实现领导集体素质结构合理化的基础。
(三)加强领导集体自身建设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根本
领导集体量个由若干相互影响而又有所分工的领导者组成的人才系统。
加强领导集体自身建设,是从根本上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需要。
加强领导集体自身建设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确立领导集体合理的结构模式。
第二,选好“一把手”。
第三,系统全面地选配领导成员。
(四)改革完善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保障
改革和完善现行领导干部管理制度,用制度化和法制化的手段来保障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优化,这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长效机制。
35.简述领导者在对别人进行批评时应注意的问题。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6小题12分,37小题13分,共25分)
36.试比较集权制与分权制的优缺点。
集权制的优点在于:权力集中,政令统一,标准一致,能够统筹全局,兼顾各方;能够统一指挥,容易做到令行禁止,便于统一调度和配置资源,集中力量做大事。
其缺点是:灵活性差,应变能力低,不容易顾及特殊情况,不易因时因地制宜;难以充分调动下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容易使下属对上级领导产生依附性,容易导致独断专行和官僚主义。
分权制的优点在于:分级治事,分级负责使下级机关和领导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因地因时制宜,增强应变能力,易于发挥下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下级得到锻炼和增长才干;有利于上级领导减轻工作负担,提高效率,有利于防止官僚主义。
分权制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容易出现各自为政、政令不一的情形,滋生地方主义、本位主义、分散主义等问题;协调难度比较大,不利于团体协作精神的培养。
在当今世界,分权是一种历史的大趋势。
集权与分权不是两种绝对对立的领导体制,两者各有千秋。
一般来说,统中有分,分中有统,统分结合,扬长避短,相得益彰,才是比较理想的领导体制。
37.试述在领导效能考评中讲政治的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38.案例:
“太忙了!”这几乎是每个领导者的口头禅。
人们常用“日理万机”来形容领导者的工作。
很多领导者确实是这样,工作一项接着一项,日程排得满满的,然而时间还是不够用。
但是有一些领导者却能够对时间进行有效的管理,集中精力抓大
事,从而获得成功。
比如:美国某公司的董事长赖福林每天清晨6点之前准时来到办公室,先是默读15分钟经营管理哲学的书籍,然后便开始思考本年度内不同阶段中必须完成的重要工作以及所需采取的措施和必要的制度,接着就是重点考虑一周的工作。
他把本周内所要做的几件事情一一列在黑板上。
大约在8点钟左右,他在餐厅与秘书共进咖啡时,就把这些考虑好的事情商量一番,然后做出处理决定。
赖福林的时间管理法,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工作效率,引起了其他各公司的高度重视和赞扬。
管理学家唐纳德·C·伯纳姆在他的名著《提高生产效率》中提出了3个原则,即当你处理任何工作时必须自问:能不能取消它?能不能与别的工作合并?能不能用简便的东西代替它?这3个原则对领导者安排工作顺序和管理时间来说,都是可供借鉴的。
结合案例回答:
(1)领导者为什么要集中精力抓大事?什么是大事?
(2)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集中精力抓大事?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领导科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20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领导实践的特征。
领导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不仅具有一般社会实践的共性,而且具有它自己实践的七个特征。
(1)权威性。
领导意味着权威,领导实践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具有权威性。
(2)依附性。
领导实践不是领导者的独立活动,而是建立在其他实践之上,随着其它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的。
(3)目标性。
领导实践的本质和目的在于实现目标。
(4)组织性。
领导是一种组织活动。
(5)协调性。
现代社会的高度复杂性与高度关联性,社会的各个因素联系日益紧密,要求领导必须具有协调功能。
(6)超脱性。
由于领导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活动,领导实践必然具有超脱性。
(7)服务性。
领导就是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群体成员服务,为公共使命和群众利益服务是“领导活动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归宿”,是领导活动的本质。
32.领导者如何树立战略观念。
33.我国领导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
领导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正确认识领导改革性质的前提下,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这些原则主要有:
1.法治原则。
在领导体制改革中坚持法治原则,需要加强以下工作:一是领导体制改革要与加强立法工作相结合,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高立法质量。
二是要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与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务员必须依法行政,领导干部必须依法领导,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包括执政的共产党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三是领导体制改革中的机构改革、权限划分、人员配置都必须依据法律规定来进行,不得随意行事。
领导体制的法治化是实现领导体制科学化的重要保障。
2.公正原则。
公正就是公平正义,既是一种社会理想或社会意识,又是一种现实的制度安排和制度选择的合理状态。
3.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就要要求在领导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通过分析领导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领导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把握领导体制改革的整体性、全局性,从现实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稳扎稳打,渐次推进。
4.效率性原则。
邓小平早在1986年就指出: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要本着三个目标进行:第一个目标是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第二个目标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第三个目标是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5.民主性原则。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而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领导体制改革必须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宗旨,从国家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全局利益出发,统筹兼顾,谋划未来。
34.领导集体素质结构优化的途径。
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优化是一个连续性的不断深化的动态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基本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观念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前提
要优化领导集体的素质结构,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从整体上、结构上重视领导干部的选拔调配。
(二)搞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基础
一个素质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需要一定的高素质的后备干部来进行补充和调整。
因此,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是实现领导集体素质结构合理化的基础。
(三)加强领导集体自身建设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根本
领导集体量个由若干相互影响而又有所分工的领导者组成的人才系统。
加强领导集体自身建设,是从根本上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需要。
加强领导集体自身建设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确立领导集体合理的结构模式。
第二,选好“一把手”。
第三,系统全面地选配领导成员。
(四)改革完善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保障
改革和完善现行领导干部管理制度,用制度化和法制化的手段来保障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优化,这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长效机制。
35.社会主义领导方式应注意的问题。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小题13分,第37小题12分,共25分)
36.试论领导的一般职能。
社会主义条件下领导的一般职能。
具体来说,包括:
(一)引导;领导的具体任务就是为群众引路和导航,为此就要正确规划目标、提出任务和制定实现任务的方法。
这是领导者最基本的职能。
(二)指挥;指挥就是运用组织权责,发挥领导权威推动下属为实现既定规划目标任务而努力。
这是领导者权力的突出表现。
指挥一般可采取命令、说服、示范等三种方式。
(三)(201001多选)组织;组织就是按照目标合理设置机构,建立体制,分配权力,使用人员等,这是实现领导任务的可靠保证。
(四)协调;协调就是领导者运用各种措施和手段,使其所领导的系统同外部环境之间以及系统内各部分和组成人员之间通过不断、及时的调整,达到协调一致,相互配合,以便高效率地实现领导目标的行为。
领导协调一般有两种形式:其一,是通过积极的促进来达到新的平衡。
其二,是通过严肃的纠偏来维护正常的秩序。
(五)监督;监督,就是经常检查规划目标任务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确保任务的完成。
它是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是目前比较薄弱亟待加强的环节。
(六)教育;教育就是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动员、培养、训练,从各方面提高他们的素质,改正错误。
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帮助群众提高政治思想、科学文化、生产技能等方面的水平。
一般可以将教育划分为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技术教育。
37.试论领导效能的基本内容。
领导绩效考评的内容就是考察和评价领导活动所产生的各个方面的结果。
(一)领导者个体绩效的考评内容
对领导者个体绩效的考评主要涉及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
这与中国共产党选拔使用干部德才兼备的原则与对公务员的考核是一致的。
第一,德的考评。
主要指对领导者道德品质的考察评估,主要包括政治素质、领导作风、职业道德等方面。
第二,能的考评。
主要指对领导者的业务技能、领导水平、工作效率等方面的考察评估,即对是否具备胜任现职或升迁更高职务的能力的考评,包括预测决断能力、组织指挥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激励监督能力、应变创新能力等。
第三,勤的考评。
主要指对领导者的事业心和工作态度的考察评估,包括工作动机、进取精神、责任意识、履职状态等。
第四,绩的考评。
主要指对领导者工作业绩的考察评估,是领导绩效考评中的最重要的一项内容。
第五,廉的考评。
主要指对领导者规范用权、廉洁奉公情况所进行的考察评估。
领导者自己要做到廉洁自律,并有责任教育和管理身边工作人员、下属等要为政清廉、奉公守法。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38. 由“华南虎照片”引起的一场风波
2008年6月30日,陕西省政府召开处级以上干部大会,通报省林业厅等单位在“华南虎照片事件”中犯的严重错误以及对相关公务人员的处理决定。
在此8个月前,该省镇坪县农民周某声称在该县发现了野生华南虎并拍有华南虎照片。
此照片一公布,随即遭到该县林业局野生动物管理站负责人的质疑。
但该县政府对这一质疑置若罔闻,并且急切地绕开其所在市的有关主管部门越级上报省林业厅。
省林业厅未见到华南虎活体和相关证据支持就得出了“野生华南虎照片为真”的结论。
未经实地勘查、权威论证就发布重大信息,给政府的公信力造成重大损害!为此,该省林业厅厅长、副厅长等人均受到行政处分。
要求:请用领导科学的理论知识分析上述案例材料。
提示:(1)该省林业厅领导主要违反了领导的哪一基本原则?具体体现是什么?(9分)
(2)试分析从领导的基本原则看应从该案例中汲取的教训。
(6分)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领导科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20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领导总原则中群众路线原则对各级领导者的基本要求。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几十年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方法和原则。
要用正确的方法领导群众,最根本的是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2.简述人才的基本特性。
1.创造性。
创造性是现代人才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2.历史进步性。
创造性是人才的一个基本的特征,但不能反过来说凡是具有创造性的人都是人才。
3.社会性。
人才必须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离开社会存在的人才是没有的。
4.专业性。
现代社会发展的高速度和社会结构的复杂性以及人类知识的密集度,要产生会才是不可能的。
5.相对性。
人才是从相对的意义上而言的
33.简述合理的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主要内容。
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基本内容就是指领导集体各种素质要素的构成状况。
这些构成要素是领导集体素质系统的子系统,是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子结构。
一个合理的领导集体素质结构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梯次的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指的是领导集体中不同领导成员按年龄分布和组合的状况。
年龄不仅是生理、心理功能的标志,也是人的能力、经验的标志之一。
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年龄与能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老年、中年、青年在能力的各个方面各有长短。
(二)合理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指构成领导集体的成员的不同知识类型的排列排列组合。
我们所说的知识,既包括书中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也包括实践经验知识。
从总体上来说,领导集体合理的知识结构应该是高层次高水平的知识结构。
领导成员的知识素质主要包括三种专业类型:管理型、业务型、综合型。
(三)互补的能力结构
能力是指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和水平。
能力结构是指领导集体内部各种不同能力类型的人的配比组合。
(四)协调的气质结构
气质是指某个人比较典型的稳定的个性特征,是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具有稳定性和惯性的心理反应。
34.领导者要集中精力抓大事。
那么什么是大事?
35.简述领导者在进行自我批评时应注意的问题。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6小题12分,37小题13分,共25分)
36.试述科学地处理层次制与职能制的关系。
根据领导系统中各部门职责权限的性质和范围,可以把领导体制分为层级制和职能制。
层级制又称分级制、层次制、直线制,是指将一个领导机关在纵向上划分为若干层级,每一个层级对上一级负责,从最高权力中心到基层形成一个类似金字塔式的领导指挥系统的领导体制。
如军队中的军、师、团、营、连、排、班等建制。
职能制又称功能制或分职制,是指一个领导机关在横向上按业务性质的不同平行设置若干职能部门,辅助领导机关实施领导。
层级制的优点是:权力集中,指挥统一,层次分明,职责明确,行动迅速;各层次领导者工作性质基本相同,人员的升迁或平行调动,能够很快适应和胜任工作;有利于培养具有统筹安排、综合平衡能力的“通才”。
其缺点在于:各级领导者管辖的事务繁杂,容易陷入事务主义,影响决策的正确性;中间层级多,会导致指挥效力随层级递减;权力集中于上级领导,容易导致权力滥用,草率行事。
层级制的领导体制主要适合于领导关系简单、工作性质单一、任务目标明确的组织或部门。
职能制的优点在于:分工精细,专业性强,领导者能够各司其职,熟悉业务,工作效率较高,有利于提高领导者的专业化水平。
其缺点在于:分工过细,容易造成机构臃肿,部门林立,人浮于事;容易形成割据状态,滋生本位主义,政出多门,互相扯皮,协调困难;各部门的矛盾与冲突难以协调。
难以贯彻系统原则、经济原则与效率原则。
层级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的领导体制。
职能制最初是由美国管理专家泰罗提出来的,是适应现代社会专业化分工需要而产生的。
在现实世界中,层级制与职能制二者结合起来使用是当前各种大型组织普遍采用的领导体制。
37.论述领导效能考评的意义。
领导绩效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领导绩效考评涉及领导活动的各个环节。
因此,通过领导绩效考评可以发现领导过程中各个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找
出差距,激励和鞭策领导者不断努力,不断提高领导绩效。
(一)领导绩效考评有助于明确领导活动的正确导向
领导绩效考评具有导向作用。
领导绩效考评不是为考评而考评,而是通过考评建构一种导向,引导行为,以此达到改善领导作风、优化领导素质、增强领导能力、提高领导绩效的目的。
(二)领导绩效考评有利于强化对领导者及其领导活动的监督
领导绩效的考评过程,就是领导环节与过程的再现,就是对领导行为进行检查与分析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领导者及其领导活动的一种监察督促行为。
(三)领导绩效考评有助于推动领导制度的创新
领导体制的改革与创新、领导制度的变革与完善,都是为了提高领导绩效。
同时,领导绩效是否得到提高和改善,又是检验领导体制和制度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标准。
(四)领导绩效考评有助于改善领导作风
领导绩效考评是结果导向性管理理念的落实。
传统的领导活动模式比较注重投入,而忽视产出和结果。
(五)领导绩效考评有助于提高领导者素质
领导绩效考评是对领导活动的全过程、对领导者素质能力的各方面进行的考察与检验;领导绩效本身就是领导者素质能力的外化与展示。
(六)领导绩效考评有助于发现和培养人才
领导绩效是领导者素质能力在实践中的外化和对象化,领导绩效考评就是对领导者的素质能力外化和对象化的结果进行考评,实质上是对领导者素质能力的综合考察与评估。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38.案例: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矿难屡见报端,2005年8
月7日广东省梅州市大兴煤矿发生重大透水事故,造成123名矿工遇难,更是警醒国人。
经调查,引发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少地区官煤勾结,在利益的驱动下,安全设施与监管形同虚设。
这一现象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强调要认真查处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矿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官煤勾结和腐败现象,要求官员、国企负责人投资煤矿者在2005年9月22日前撤出投资。
在2005年9月20日至21日举行的全国实施公务员法工作会议上,国家副主席曾庆红指出:“依法治国的重点是依法管理好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由此可见,领导干部是否树立了“依法治国”的观念,是否率先垂范这一理念,是能否实现“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
结合案例回答:
(1)领导干部树立依法治国观念的重要性有哪些?
(2)领导干部树立依法治国观念有哪些具体的任务要求?
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领导科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20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被领导者的特征。
1.服从性。
被领导者是在领导者的组织、指挥下进行社会活动的,被领导者要服从于领导者,这是古今中外任何组织都通行的原则。
2.受动性。
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带动被领导者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3.对象性。
领导者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服务性,那么作为领导者的对应方,就具有领导者服务时的对象性。
4.源泉性。
这是相对于领导者所具有的创新性而言的。
被领导者是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知识,总结经验,提出新问题。
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继承、借鉴或发展前人实践的产物;二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中直接“拿来”的或是对其强烈愿望、意识意向、创作雏形等进行加工、整理、提炼而成的。
5.不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较低领导职务。
前者是针对绝对被领导者而言的,后者是针对相对被领导者来说的。
32.决策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
1.决策在整个领导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决策是领导者首要的基本职能。
2.任何领导工作都工作离不开决策。
3.决策是贯穿领导过程始终的活动。
4.决策是领导者履行各项职能的基础。
5.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领导事业成败。
6.现代社会的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对领导的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