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第十课教案
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十课-通俗的浪潮
安
迪
沃 霍 尔
·
·
以中国传统的盘为原 形,用玻璃钢制作, 放大了数倍后做成雕 塑。盘成为中国传统 文化的一个窗口展现 给世人。且具有很强 的视觉效果。
《 赤 色 的 威 胁 》 曾 岳
以中国古代地震仪为型,以当代 “中国威胁论”的言论为主题, 作者通过一种非常巧妙、幽默的艺术语言,展现给大家。
活动建议
例如: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 》
小结:大众文化与美术的关系:一是美术也 有雅俗之分;二是大众文化为美术创作提供 新题材和新的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美术观念的出 现。
老电影海报
仔细观察,这些海报有什么特点?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当时的海报基本上以手绘的方式,采用西画 颜料和西画造型方法完成的
美国商业海报
海报发展到现在,可以看出大众的审美趣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酷必得网站形象广告
以文革视觉文化为基本造型元素,几个外形俊朗的时尚青年再现了文革时 期的武斗形象,或三个男青年手持利斧,跨步站立,或几个男女青年都右 臂曲起举在胸前作出捍卫的姿势,配以弟兄们砍和姐妹们上等双关广告语, 将上网和砍价这两个概念用诙谐和戏谑的方式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应 该说这是一次大胆的解构文革视觉文化的尝试,用特殊年代的视觉形象来 激活酷文化的内核,获得颇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人教版(2019)高中美术鉴赏第10课传承与创新——中国近现代美术课件(共33张PPT)
国 美 术
馆
藏
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 冷军
《世纪风景之二》冷军
冷军《五角星》
冷军什么?有什么特点?
走在美术界思想解 放前列的杰出艺术 家吴冠中是绘画 “形式美”和“抽 象美”的倡导者和 实践者,其创作的 《春雪》是他艺术 主张的成功实践。
春雪(纸本水墨设色) 吴冠中
在鲁迅的积极倡导 和推动下,20世纪 30年代兴起了新兴 木刻艺术运动。 受西方版画的影 响,新兴木刻由传 统木刻的“复制” 向“创作”功能转 变。 此外,新兴木刻的 “新”还体现在, 它紧跟中国社会现 实,是为变革社会 而产生的美术。
以️美术为武器
到前线去(黑白木刻) 胡一川
怒吼吧!中国(黑白木刻) 李桦
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铜) 常沙娜主创 香港
歌乐山烈士纪念碑(局部)(花岗 岩)江碧波、叶毓山 重庆市
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
2022北京冬奥会 主火炬
新媒体 装置艺术
新媒体艺术
地书(装置艺术) 徐冰
信息技术 跨学科 跨媒介 交互性
徐冰自己说过关于 《地书》的创作过 程,很长一段时间他 在飞机上度过,他发 现飞机上的各种标志 标识都有很强的可读 性,于是便产生了整 理一套“标识语言” 的想法。可以️说读者 不管是何种文化背 景, 只要他是被卷入 当代生活的人, 就可 以️读懂这本书。
屏开金孔雀 纸本水墨设色 任伯年
蛙声十里出山泉 纸本水墨 齐白石
栖霞山居 纸本水墨设色 黄宾虹
李铁夫
直接学习西方(学习型):留学学习 西方油画技法,技巧纯熟,造诣精 深。
徐悲鸿
林风眠
中西融合(融合型):“写实改良中国 画” ,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
中西融合(融合型):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 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高一年级全册全书全套教案教学设计全集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高一年级全册全书全套教案教学设计全集目录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1)第2课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10)第3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21)第4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30)第5课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40) 第6课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51) 第7课是什么使美术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60)第8课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69)第9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78)第10课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外国古代绘画撷英(95) 第11课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104)第12课现实与理想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108)第13课新艺术的实验——西方当代艺术(116)第14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当代美术(134)第15课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148)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158)第17课用心体味建筑之美——探寻建筑艺术的特点(164) 第18课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177)第19课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188)第20课关注当今城市建设——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201)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研究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内容结构本课首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现代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指出培养审美的眼睛是现代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美术鉴赏则是培养审美的眼睛的必要途径。
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鉴赏”,先从对身处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认知中,说明美术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由此引出美术鉴赏的问题。
美术教案高中工艺
美术教案高中工艺【篇一: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教案全一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全一册目录第一讲陶器 (2)第二讲瓷器 (5)第三讲青铜器 (7)第四讲织绣玉器漆器 (9)第五讲陶塑 (11)第六讲石雕 (13)第七讲彩塑 (14)第八讲古代人物画 (17)第九讲古代壁画 (19)第十讲古代山水画 (22)第十一讲古代花鸟画 (24)第十二讲现代人物画 (25)第十三讲现代山水画花鸟画 (28)第十四讲宫殿建筑 (30)第十五讲园林与民居 (32)第十六讲民间美术 (34)第十七讲传统工艺美术 (37)第二十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 (39)第二十一讲现代雕塑 (42)第二十二讲近代雕塑 (45)第二十三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47)第二十八讲现代主义绘画 (64)第一讲陶器一、教学目的:通过欣赏中国古代陶器,让学生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
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器,客观地评价古代艺术作品。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1、不同文化类型陶器的造型特点。
2、彩陶纹饰的艺术特征。
三、教学难点:主要是专业名词较多同时涉及到中国古代陶器工艺史,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l50)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常规)(二)、引入新课:第一讲—第四讲是中国工艺美术欣赏。
工艺美术通常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
它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审美属性。
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时尚。
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观赏工艺美术两大类。
实用的工艺美术是其主流。
为什么实用物品也属于工艺美术品呢?因为人们除了要求满足生活的需要之外,还要求造型上的美观。
高中美术教案(优秀10篇)
高中美术教案(优秀10篇)高中美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A、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木版画作品,体悟版画的独特艺术美,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B、认知目标:引导学生认识版画的表现语言,感受版画与一般绘画的异同。
C、技能目标:学生在木版画创作实践中学习版画的造型方法,掌握黑白木版画的制作过程。
D、创造目标:引导学生根据木刻版画的特点,有创意地设计并制作动物黑白木刻作品。
教学重点及难点:木刻版画的艺术特点与表现语言。
(第一课时)黑白木刻版画的制作方法。
(第二课时)动物的设计与印制。
建议二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与案例一、课前准备:教具:欣赏用的版画图片或多媒体课件、木版、木刻刀、油墨和颜料、滚筒、木蘑菇、印纸。
学具:木版、三棱刀和圆口刀、颜料、文具盒、印纸。
二、教学程序:1、激趣导入一上课,教师利用投影出示图片,让学生猜一猜画面里画的是什么内容(出示木刻年画“门神”的实物或数字图片)提问:“你认识画中的人物吗知道这是什么画种吗”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有的说是演戏的人,有的说是神仙等等,在回答了一连串的答案之后,我逐步提示:画面是中国的传统风俗习惯,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在门上张贴类似的门神年画。
你知道这种批量生产的古代的年画是如何制作的是一幅一幅画上去的吗(学生回答:是印刷出来的。
)这是中国传统的木刻版画,是通过画稿、刻板、印制完成的图画。
版画是间接性艺术,通过“版”做媒介再转印于纸上,这不同于直接性表现的其他绘画。
版画有固定的印版,可以重复印制而产生多幅原作,因此版画又称为复数性的艺术。
你们想做吗“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木刻版画。
2、感授新知(进行绘画基本技能训练)木刻版画是一门集绘画、刻板、印刷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绘画艺术,是在木板上采用不同的刻刀,通过刻、切、铲、凿、划等手段来表现形象的。
斜口刀平口刀圆口刀三角刀首先教他们怎样握刀,怎样刻直线、曲线、点,认识不同刀具所产生的不同艺术效果和魅力;如何运用黑白的表现形式,有意识地进行木刻画面的黑白处理,并学习一些简单的表现技法。
人美版美术五上第10课《色彩的色相》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
《色彩的色相》教学设计
1、了解色相的概念。
运用丰富的色相大胆表现生活和感受。
能使用水粉、油画棒等多种工具,用绘画、粘贴、漏印等多种造型方法和表现形式进行自由命题创作。
2、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感受色相的丰富美感。
通过教师示范、自主体验、对比分析,了解丰富的色相在生活和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3、体会色彩的色相在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给人带来的美感,激发学生大胆使用色彩表达内心感受,体验用不同色相的色彩进行创作的激情与趣味。
学习色相的概念,感受色相的丰富性,用丰富的色相进行大胆创作。
请你用不同的色相创作一幅自由命题作品。
注意画面色彩要鲜艳、强烈、饱满,富有视觉冲击力。
美术基础入门第十课教案
美术基础入门第十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技巧;(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学生观摩和模仿,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通过实际练习,培养学生的色彩搭配技巧;(3)通过创作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2)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
1. 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色彩搭配的基本技巧;3. 创作作品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
1. 色彩搭配的灵活运用;2. 创作作品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色彩搭配作品,引导学生对色彩搭配产生兴趣,并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 讲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讲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如冷暖色彩搭配、对比色搭配、同色系搭配等;(3)讲解色彩搭配的方法,如色彩的明度、纯度、色调等。
3. 示范和练习。
(1)教师进行色彩搭配的示范,让学生观摩并模仿;(2)让学生进行色彩搭配的练习,如利用色彩轮进行搭配、利用色块进行搭配等。
4. 创作作品。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一幅小型作品的创作,要求学生在作品中充分运用所学的色彩搭配知识和技巧。
5. 展示作品和总结。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色彩搭配技巧,并且在实际创作中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在色彩搭配上缺乏灵活性,创作作品的表现力和想象力有待提高。
因此,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色彩搭配的过程中能够更加自由、灵活、富有创意。
高中美术教案设计:第十课外国近代绘画
第十课外国近代绘画
教学目的:
1、了解西方17—19世纪传统绘画的发展概况
2、认识西方传统绘画的风格特点及其代表画家
3、培养学生对西方传统绘画的鉴赏能力
重点难点:
1、了解西方17—19世纪传统绘画的特点
2、认识西方传统画代表性画及其作品
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法、对比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新课
开门见山: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文艺复兴绘画和文艺复兴相比,17、18世纪是欧洲绘画大发展的时代。
如果说文艺复兴的艺术冲破了中世纪的愚昧,17、18世纪艺术就是大胆摆脱封建枷锁,尽情表现身边日常生活和普通事物的艺术。
板书—外国近代绘画。
三、讲授新课
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各时期代表画家的作品,使学生能通过文字的描述和图片相互对照产生具体深刻的印象。
1、荷兰画派
取材于最普通的日常生活,四处可见的静物和风景。
画风平凡、质朴,尤其擅长于表现室内的光线和氛围。
荷兰画派的作品大多尺幅不大,以清新、朴实、精致的写实风格见长。
代表画家:伦勃朗《夜巡》
维美尔《倒牛奶的女仆》
2、巴洛克美术
17世纪兴起于罗马,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它上承文艺复兴晚期的矫饰主义美术,下接18世纪的罗可可美术,以奔放的激情,强烈的运动感和华丽的装饰自成一格。
与文艺复兴绘画相比,它色彩更为灿烂艳丽,笔触更为自由流畅,明暗对比更为大胆强烈,构图也更为丰富多样。
代表画家:鲁本斯《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
3、新古典主义
发源于17世纪的法国。
第十课认识色彩三色(高中美术教案)
第十课认识色彩三色(高中美术教案) Lesson 10 understanding the three colors of c olor (art teaching plan of high school)第十课认识色彩三色(高中美术教案)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
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
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十课认识色彩三色高三美术科一、作品欣赏与理解;二、认识“三色”概念: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条件色光源,即发光体,是物体颜色的来源。
发光体与产生色彩现象的关系十分密切。
太阳是主要的发光体,阳光是具有各种波长的光,可称为标准光。
所有物体,在阳光的投射下,反映出来的色彩比较全面而纯正,即色彩概念上的固有色。
日光灯的光,是偏蓝青色的冷调光,红固有色的物体在日光灯光下,色彩是不鲜明的。
普通家用电灯的光是偏黄的,投射在物体上,会罩上一层暖色调。
其他如磷光偏绿。
各色霓虹灯光,只有单一的某种波长的光,基本上不能显示出物体在正常阳光下的色彩因素。
同一物体在红霓虹灯光下,就只能呈现红色,在绿霓虹灯光下,就只呈现绿色。
光源色,可以或多或少地改变物体的固有色,它对谐调色彩关系和形成色彩调子,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色彩训练中,能认识并表现出光源色的色彩特点,也是色彩学习的要求之一。
环境色,是指某个物体在不同环境里,其固有色会受环境色彩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即环境的色彩反射到物体上,及物体色彩与环境色彩对比中,产生的色彩变化。
因此,一个色彩单纯的物体,在具有条件的环境里,可以使单纯的物体,产生复杂的色彩变化,这变化的色彩称为环境色。
第10课中西绘画特点比较教学设计-高中美术鲁美版美术鉴赏
中西绘画特点比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出自于山东美术出版社,教材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中西美术的造型特点、审美理想等进行比较分析。
使学生在对比、分析中了解和赏析中西美术各自的特点以及异与同,这是以往美术教材所没有的,具有创新性。
中西绘画各有渊源,自成体系,差异甚巨。
对中西美术作品进行比较欣赏,则侧重不同,它是以一种全新的文化视角,欣赏、审视不同传统形式的美。
通过对比、交流、沟通等方式,更通俗、更平易的了解和认识世界范围内美的形式、形态。
从而更好的挖掘和认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术。
首先,比较的出现,说明认识的角度发生了变化。
其次,比较不是以高低优劣为目的。
它通过对大量丰富的美术观念、美术作品的比较,能从中发现中西美术的不同之处,从而更深刻的认识和保护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遗产,更准确、客观的认识我们民族美术的长处与不足。
课标分析本节是学生学习了中西绘画历史发展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中西绘画特点比较,是对中西绘画全面的进行比较,也是学生探索和综合之前学习内容的一次机会,学生可以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之上提炼自己学习的内容并加深对中西绘画不同特点的了解。
课标分析本课是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鉴赏》中西绘画特点比较,上好这一课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中西绘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自己的喜好,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和发现,引导学生主动搜集分析处理相关信息,创设比较的教学情境。
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质疑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中展开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与学生的交互性学习,高中生具有更强烈的求知欲和思辨性,切合高中生思维特点和学科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习主题:中西绘画特点比较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中西绘画在造型手法、空间处理两方面的基本差异。
2.通过作品比较,理解中国传统绘画和中西绘画语言在中国绘画融合的不同。
高中美术鉴赏第十课
纺 织 女 油 画 年 ) 委 拉 斯 凯 兹 ( 西 班 牙 )
( 1657
《纺织女》是委拉斯贵兹﹙1599-1660﹚58岁时的作品。这幅画是 根据神话传说《变形记》创作而成。古时有位凡女阿涅克剌发明了 纺纱织布,这使智慧女神雅典娜十分恼火,一气之下就把这位聪明 的少女变为蜘蛛精。上帝甚感不公平,又将少女恢复原来的美貌与 智慧,而将雅典娜变为丑老太婆。实际上是画家借题描绘了西班牙 皇家壁毯工场的女工劳动场景。
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圣母子与圣安妮》、 《世界的救世主》、《安吉里之战》……
表画 象 助 意 情得 , 宗 大 《 使令 以 教 利 草 人人 颂 主 文 地 难赞 扬 题 艺 上 以叹 人 表 复 的 忘不 性 现 兴 圣 怀已 中 现 绘 母 。, 的 实 画 》 圣至与的 母善理杰 俯、想出 视至相代 着美结表 两。合之 个画的一 孩面完。 子中美拉 ,的女斐 她人性尔 的物形借是
这幅画好象既表现了短暂旅途生活,也象征着人生漫长的道路。不同 的人有着不同的表情,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各自有着不同的遭遇。在这 类作品中,既没有幽默,更没有讽剌,而是十分严肃地表现了画家对劳 动人民命运的关心。在杜米埃的画面上常有着流畅的轮廓线,所以颇有 版画的特点。
三等车厢(油画 1863—1865年)杜米埃(法国)
二、古埃及绘画
这是反映古埃及人 现实生活的壁画《宴乐 图》的局部。乐女们的 造型生动地描绘出乐女 们不同的动态、神情, 突出少女身材的修长、 优雅,彼此呼应,耐人 寻味。 乐女的肤色为黄 褐色,与白色的裙子、 深蓝色的头发及各式饰 物相配,既对比鲜明, 又和谐统一。 埃及绘画构图多采 用水平线分割画面,画 面布局较满,很少留有 空白。《宴乐图》的构 图即反映了埃及绘画构 图及造型特点 三个乐女壁画 (壁画 公元前1390年) 古埃及 )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说课稿总汇(1-20课基础知识)全详细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
)(四)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教法: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三、学法:记录、观察、理解、记忆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
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提出问题: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
最新人美版高中《绘画》教案全套
人美版高中《绘画》教案全套民族文化,国之瑰宝——第一课中国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传统,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2、过程与方法:以提问的方式使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教师堂上示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懂得如何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三、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意境”?追求意境的创造,既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重要艺术传统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方面。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常规)二.引入新课:本课内容为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
通过对典型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名作的赏析,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传统。
1.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和它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古代绘画习惯按传统分成人物、山水、花鸟三个画科。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自然风景。
它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比人物画晚,但它在中国绘画史上得到了突出的发展,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
主要的有: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青绿山水——青绿是指中国画颜料中的石青和石绿,用这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称作“青绿山水”。
其中又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勾勒、皴笔少,着色浓重,如《千里江山图》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略施青绿两色,如《游春图》。
浅绛山水——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
水墨山水——以渲染为法,用笔简练奔放,强调水墨效能的发挥。
北宋的山水画,虽然在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中包含着画家对这些景物的感受和理想,但更主要的还是以客观地描写自然物为主。
高中美术教案(10篇)
高中美术教案(最新10篇)美术教案篇一教学内容风景画的透视、构图教学领域造型·表现课时2课时执教教师董春海情感态度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发现美、表现美,用艺术的形式价值观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了解透视知识,学习风景画的构图,参考摄影作品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画风景。
运用透视、构图知识,画家乡的风景。
通过观察、讨论与讲解,了解一幅好的色彩风景画应过程与方法该具有的构成因素,懂得如何欣赏,尝试几种表现风景画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对色彩风景画的欣赏能力,理解色调对情感的作用,提高教学重点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用已有的色彩知识,通过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具:课件、彩色纸、水粉颜料等。
教学准备学具:各种颜色、彩笔、彩色纸等。
学生计间教学过程作教师活动活动意图分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图结合教材图片,让学生体会、感受不片同季节不同色调的风景画。
感受理解色彩欣给人的不同的视觉心理。
赏。
合作交流、全面提高。
想象、提高朝戈、古元、霍贝玛等名画家作品中如何运用色调和各种色彩表现形式来表达内心感受的。
独立思考,回答。
激发2学生学习兴趣。
二、分析作品。
三、对比讲解。
分析赏析8问结合题,。
体会的创作情感的表达。
结合教材中的《马棚》讲述平行透视学生取长10和成角透视。
观补要点:1、平行透视有一个消失点,又察、短,叫一点透视,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又讨共同叫两点透视。
二、自主探究。
三、交流提高。
四、学生练习。
纠正。
小1、什么是构图?学生组2、如何构图,结合课本4副绘画作品分自合析。
学、作思。
考。
交教师适时启发、引导。
学生流回。
答、补充。
学1、通过想象,将课本风景作品以局部扩展,小组以描绘成一幅完整的风景画。
合作致2、参考风景图片,改变原画色彩关系或形练用式,进行创造性地表现。
习。
(二选一练习)展示作品,教师适时点评。
提高5自学能力。
提高5表达能力。
五、课堂小节。
学会20表现、大胆创造。
学生提高10互表达评。
能力。
人教版高一美术教案
人教版高一美术教案【篇一: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1)】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学目的:1、了解一下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
....2、了解欣赏的基本方法。
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3、调动学生参与欣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介绍鉴赏方法,特别强调美术评论的非唯一性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本课为全册的引言,故设法消除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引导学生用鉴赏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1、鉴赏=欣赏?(引导学生看书)2、美术=艺术?讲解:1、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
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甲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
“欣赏”强调一个“赏”,表示看,可以是走马观花似的;“鉴赏”则强调一个“鉴”字,有鉴别之意,要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进行评价。
)2、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一种艺术。
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
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 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
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影视、文学、杂技等。
二、新授有人说:美术姓美,也有人认为美术姓术。
这其中的争论也历来为教育专家所关注,从美术的符号语言来说,他是姓术,因为他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表述的一门学科。
从鉴赏的角度来分析,美术应该姓美,因为美术形象的本身就是通过美术家或作者经过提炼加工的生活原型,这些形象是通过审美的提炼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
(让同学们说说哪种说法比较正确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1、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
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等。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十课 人类生活得真实再现--外国古代绘画撷英》教学素材3-人美版
席里柯
德拉克洛瓦
表现生活真实,“艺术为民众”
批判现实主义
柯罗
米勒
库尔贝
杜米埃
提倡户外写生,
莫奈
雷诺阿
德加
重理性,重素描和轮廓,轻色彩
新古典主义
达维特
安格尔
欧洲绘画
古希腊绘画
早在公元前6世纪已达到较高水平。《三名参加泛雅典运动会的赛跑者陶瓶装饰画》
古罗马绘画
主要包括镶嵌画和壁画
欧洲中世纪绘画
特点主要为基督教服务,突出的是神的至高无上,人的精神受到压抑。
文艺复兴时期
意大利
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反对宗教神权文化,,崇尚科学,将透视学、解剖学和色彩理论等原理运用于绘画。
文艺复兴三杰
《岩间圣母》、《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大卫》
《西斯廷教堂天顶画》
《雅典学院》、《小考佩尔圣母》
《西斯廷圣母》、《椅中圣母》
威尼斯画派
提香
《花神》
尼德兰
油画的发明者,被称为油画之父
德国
丢勒
《自画像》
17世纪的荷兰
过描绘平凡、朴素的事物,以揭示现实生活的恬静、和谐之美。
现实主义
维米尔
伦勃朗
哈尔斯
委拉斯凯兹
17、18世纪西班牙
戈雅
17世纪佛兰德斯
服务于上层社会,追求戏剧性和强烈的运动感
巴洛克艺术
鲁本斯
18世纪法国
以上流社会贵族男女享乐生活为题材,充满脂粉气息。
罗可可艺术
华托
《游园图》《舟发西苔岛》
布歇
《沐浴的狄安娜》
以法国为代表的18、19世纪欧洲绘画流派
重情感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形式自由奔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美术第十课教案第10课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外国古代绘画撷英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外国古代绘画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不同民族绘画的主要特点有基本的了解,并领会各民族绘画形式的差异及其与审美观念的联系;能够比较、分析外国古代绘画重要作品的风格、特点及时代特征,认识到外国古代绘画的丰富多彩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
最终达到使学生开阔艺术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感知能力的目标。
(二)内容结构本课由以下四节组成:第一节,简要介绍了人类最早的绘画——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窟壁画,图示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野牛》,使学生对人类早期绘画的基本面貌有所了解。
第二节,对古埃及壁画的基本特征、独特的人物造型样式作简要介绍,图示《三个乐女》及《宴乐图》,并指出古代两河、爱琴海等地区的绘画与古埃及壁画的联系。
图示《朝贡者》一画,使学生对此有所认识。
第三节,在本课所占比重最大。
重点介绍了以下三方面内容:1.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绘画;2.17世纪荷兰绘画;3.17、18世纪西班牙绘画;4.19世纪法国绘画。
第一部分,首先概述了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绘画的特征,以便通过比较加深对文艺复兴绘画的认识。
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列举了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的作品,着重分析了《草地上的圣母》。
第二部分,突出荷兰画派在风俗画、风景、静物画方面的成就,列举了维米尔的《倒牛奶的女仆》,使学生领会荷兰风俗画与静物画的特点,并图示风景画《埃克河边的磨坊》及伦勃朗、鲁本斯、哈尔斯的肖像画,引起学生对这几位大师艺术的关注。
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西班牙绘画大师委拉斯凯兹和哥雅的艺术,分析了《纺织女》、《1808年5月3日的枪杀》两幅画的艺术特色,并辅以委拉斯凯兹的《大宫女》和哥雅的《自画像》、《着衣的玛哈》,使学生能加深对两位画家绘画艺术的认识。
第四部分,首先对19世纪法国绘画发展概况作了简要的介绍,使学生对其有宏观的把握;其次分析了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和杜米埃的《三等车厢》,使学生通过比较,领会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绘画的差异,并图示达维特的《马拉之死》、安格尔的《泉》、莫奈的《印象·日出》、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等,以便学生领略19世纪法国绘画的不同风貌。
第四节,其他地区的绘画,介绍了印度佛教石窟壁画和日本浮世绘版画,图示并分析了印度的《持莲花菩萨》和日本的《三美人图》两幅作品,使学生了解东方绘画的基本面貌和不同的民族特色。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通过对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加深对外国古代绘画的了解,认识外国绘画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本课教学难点:领会古代不同民族绘画形式上的差异及其与现实生活、宗教、审美观念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资料(一)作品分析野牛(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旧石器时代晚期,西班牙)此画位于阿尔塔米拉洞窟的侧洞,即顶部绘有18头牛的“公牛大厅”。
此画准确地表现了野牛的结构和动态,用线条描绘基本绘画轮廓,并加晕染,表明旧石器时代的欧洲先民已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法,能够表现具有写实风格的动物形象,体现了原始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画的线条是采用原始的毛笔勾勒的,色彩的表现是用平涂和喷绘(即口含颜料通过骨管吹到画面相应的部位,能产生浓淡变化,以表现出体积感)的方法。
三个乐女壁画,公元前1390年,绘于底比斯52号墓(阿蒙神祭司、王族纳克特墓中)古埃及这是反映古埃及人现实生活的壁画《宴乐图》的局部,描绘的是三个乐女演奏乐器的情形。
画面左侧的乐女在弹竖琴,中间的裸体乐女正拨动诗琴,右侧的乐女吹双笛。
乐女们的造型虽然依照埃及艺术独特的正面律的样式表现,但是仍生动地描绘出乐女们不同的动态、神情,突出少女身材的修长、优雅,彼此呼应,耐人寻味。
乐女的肤色为黄褐色,与白色的裙子、深蓝色的头发及各式饰物相配,既对比鲜明,又和谐统一。
正面律是古埃及浮雕和绘画保持了3000年不变的造型规范,即表现人物形象,头部为正侧面,而眼睛是正面的;肩部及上半身是正面的,下肢则是正侧面的。
此画中的裸体乐女身休扭转,重心放在一只脚上,突破了画人物下肢必须用正侧面的传统手法,因而使乐女的体态显得更加轻盈活泼。
埃及绘画构图多采用水平线分割画面,画面布局较满,很少留有空白。
《宴乐图》的构图即反映了埃及绘画构图及造型特点。
唱歌的天使与圣母子(油画,1477年,直径135厘米,德国柏林国立美术馆藏) 波提切利(意大利)圆形画面上六位天使手捧赞美诗,簇拥着圣母子,在歌唱。
画面中心的圣母神情庄重、安详,圣婴天真、可爱,画面洋溢着温柔、祥和的气息。
此画是波提切利创作的一系列圣母子作品之一,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在继承古希腊、古罗马写实主义传统的同时,弘扬人文主义精神,在表现基督教题材的作品中融入了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通过圣母子一类的绘画,表达人间的亲情与爱,不同于中世纪圣像画突出的是神的至高无上、传达神秘的宗教气氛。
波提切利(1445—1510),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的著名画家。
他的作品既具有写实性,又富于装饰韵味,代表作是《春》和《维纳斯的诞生》。
所绘女性形象,体态修长、优雅,表情透露出淡淡的忧郁与迷惘。
此画中的圣母也不例外。
圆形画是由波提切利的老师利皮(1406—1469年)首创的,波提切利充分运用这一新的画幅形式,创作了大量主要适于私人供奉的圣母像。
岩间圣母(油画,1483—1485年,长197.5厘米,宽123厘米,法国巴黎卢浮宫藏) 达·芬奇(意大利)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绘画大师达·芬奇的代表作品。
作者描绘的圣母子及小约翰母子身处于大自然的岩石洞穴间。
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年轻母亲的温柔、秀美与儿童的纯真可爱,被表现得无懈可击;背景的描绘也十分真实、妥贴,对人物形象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
作者探索性地运用明暗对比法,画面中的大部分物象处于暗部,光线照在人物的主要部位,女子的面部、手和儿童的裸体分外突出,体积感与空间感增强,明暗对比鲜明,使画面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引人入胜。
达·芬奇曾画过两幅《岩间圣母》,此画在先,另一幅作于1495—1506年。
两幅画面构图、背景、人物形态大致相同,细部处理有别,后绘的一幅画中圣母、圣婴及小约翰头上的光环消失了。
它们是作者在绘画上不懈探索、苦心经营的艺术结晶。
草地上的圣母(油画,1504年,长113厘米,宽66厘米,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藏) 拉斐尔(意大利)此画是拉斐尔最擅于描绘的圣母子题材的一系列作品之一,集中体现了作者绘画技艺的完美,也反映了文艺复兴盛期绘画大师的高超水平。
作者对圣母、圣婴及小约翰的描绘不仅仅是对年轻女性和儿童形象的真实再现,而且寄予他本人及文艺复兴盛期意大利人的审美理想。
作者笔下的圣母子既与中世纪圣像画的风格判然有别,也不同于早期文艺复兴画家的创作。
他描绘的圣母不乏文艺复兴时代圣母像的美丽、庄重与尊贵,而又显得恬静、温和,更加亲切感人。
拉斐尔是在借鉴达·芬奇及其他前辈画家的表现手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描绘了面目一新、感人至深的圣母形象。
这是画家努力探索的结果,也源自其天性的敏锐、温柔、平和。
埃克河边的磨坊(油画,1670年,长101厘米,宽82.9厘米,荷兰阿姆斯特丹克吉列斯博物馆) 雷斯达尔(荷兰)欧洲风景画在17世纪从人物画中独立出来,荷兰画家在这方面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荷兰画派中有不少专门从事风景画创作的画家,雷斯达尔(1628—1682)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擅长描绘荷兰的自然景色、田园风光等。
他笔下的森林、溪流、风车、帆船等往往具有特殊的感染力。
这幅风景画是雷斯达尔的代表作,也体现了荷兰风景画的风格。
作者满腔热情而又细致入微地描绘荷兰特有的风车磨坊的迷人景色。
大风车与远处的建筑、河面的帆船及前景的芦苇等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天空的阴云和不平静的水面预示着将要发生的变化,引人遐想,令人回味。
画面中面积最大的部分是天空,空间辽阔而不单调,云层的形态、色彩被描绘得十分丰富,充分体现了画家对自然景色的悉心观察和非凡的表现力。
倒牛奶的女仆(油画,1658年,长45.4厘米,宽41厘米,荷兰阿姆斯特丹列吉克斯博物馆藏) 维米尔(荷兰)维米尔(1632—1675)是荷兰画派的风俗画大师。
他将画笔伸向荷兰市民生活的多个方面,擅长描绘平凡、琐碎的生活细节,从而揭示生活中朴素、和谐、静谧的美。
其画风细腻,多描绘室内景,对光与色彩的表现有独到之处。
此画是荷兰风俗画的优秀代表,作者选取的是普通民众生活中最寻常的倒牛奶的细节,并加以描绘,除了准确地表现女仆的形象外,还不厌其烦地刻画了桌上摆放的及墙上挂的各类物品,将不同物品的色彩、质感表现得无懈可击,恰到好处地描绘出窗外射进室内的光线的柔和、温暖。
此画对细节的完美处理,可以与同时期荷兰静物画大师的作品相媲美,集中体现了荷兰风俗画与静物画两方面的成就。
这类风俗画主要是满足荷兰市民阶层的需求,画幅尺寸不大,内容贴近生活,适于普通居民室内陈设。
纺织女(油画,1657年,长289厘米,宽220厘米,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藏) 委拉斯凯兹(西班牙)《纺织女》,又名《帕拉斯与阿拉喀涅》,是画家晚年的力作。
描绘的是皇家织造厂织女的劳动情景。
画面前景光线昏暗,五位织女正在紧张地工作,左边的老年女工在纺纱,她身后的年轻女工正拢起厚重的帷幕,似乎与老妇人说话。
画面正中逆光下的女工正收拾地上零乱的物品。
画面右边的女工是画家着力表现的对象,一位正将装着线团的篮子放下,一位正从织机上解下线团,光线照在这位白衣绿裙的青年女工背部,健壮而匀称的身体得到完美的表现。
五位女工有老有少,暗示着皇家纺织厂的女工们将青春与生命都消耗在这昏暗的纺织作坊中。
画面正中的背景是内室中三位贵妇在欣赏壁毯,壁毯图案表现的是罗马神话故事:帕拉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别称)嫉妒擅长织绣的少女阿拉喀涅,与其比赛败北后,一怒之下,施法术将她变为蜘蛛,罚其终生织绣不息。
将背景中壁毯的故事与前景中的织女联系在一起,更能体会到画家创作这幅作品的深意。
委拉斯凯兹身为皇家织造厂的艺术总监,对织女们的生活相当了解,这也是他创作出如此感人的作品的原因。
画家在构图上的巧妙处理,对不同光线下人物及各种物品的悉心描绘,更为画面增色,耐人寻味。
1808年5月3日的枪杀(油画,1814年,长345厘米,宽266厘米,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藏) 哥雅(西班牙)作者表现的是1808 年5月3日法国入侵者枪杀西班牙起义者的真实事件。
画面中起义者处于强光之下,其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与逆光中的刽子手的残暴形成鲜明对照。
画家不仅真实地记录了夜幕下的惨烈与罪恶,而且使之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产生撼人心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