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庭教育的特点
传统家庭教育的特点
传统家庭教育的特点1.世代相传的价值观传承:传统家庭教育强调家族传统和价值观的传承,比如尊重长辈、孝道、勤俭节约等。
这些价值观通过父母、祖父母等长辈的言传身教在家庭内部不断强化。
2.父权主导的教育方式:在传统家庭中,父亲通常是家庭的主要决策者和教育者,母亲则负责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
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着权威和领导的角色,对孩子的教育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家庭责任的重要性:传统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
孩子会被教导如何尊重家长、关心家庭成员,并为家庭的荣誉和长久稳定做出贡献。
4.严格的纪律和规矩:传统家庭教育注重纪律和规矩的制定和执行。
孩子会被要求遵守家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并接受严格的惩罚和奖励制度。
5.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一定的生活技能:传统家庭教育重视培养孩子在经济、社交和生活方面的基本技能,包括务农、缝纫、烹饪、交际能力等。
这些技能被视为成年后在社会中生存和独立的必需品。
6.尊重长辈和尊重权威:传统家庭教育强调尊重长辈和权威。
父母和长辈的话语被视为权威,并被孩子们所遵守和尊重。
孩子需要学会听从长辈的指导和意见。
7.始终以家庭为中心:传统家庭教育认为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维系家庭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家庭被视为孩子的保护伞,孩子应该将家庭放在首要的地位,并为家庭的利益和幸福奋斗。
8.知识传授以传统方式为主:传统家庭教育注重知识传授,但多以书本知识和传统智慧为主。
孩子需要掌握基本的读写算术知识,并且了解家族的历史和传统,以培养自己的文化底蕴。
9.孩子的个人发展相对较少关注:传统家庭教育往往重视家庭和社会集体的利益而忽视个体的需求和个人的自由发展。
孩子会被要求服从家庭和社会的需要,在个人发展和追求个人兴趣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10.学习和教育的方式较为死板和刻板:传统家庭教育的学习方式一般比较死板和刻板,主要以重复记忆和机械书写为主。
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缺乏培养,学习的重点在于通过反复练习和背诵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传统家庭与现代家庭中家庭教育的差异及应对策略
传统家庭与现代家庭中家庭教育的差异及应对策略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教育也在不断演变。
传统家庭和现代家庭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家庭氛围等方面,也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传统家庭和现代家庭的家庭教育差异入手,探讨应对策略,以期为家庭教育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传统家庭与现代家庭的家庭教育差异1. 传统家庭的家庭教育特点传统家庭一般指父母与子女同住,父母在家庭中扮演着权威和榜样的角色。
在传统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往往比较严格,重视孩子的纪律和规矩,注重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传承。
父母往往会对子女的学习和生活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指导,注重孩子的成绩和表现。
2. 现代家庭的家庭教育特点现代家庭的家庭教育特点则更加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自主性。
现代家庭一般是父母双方都在外工作,孩子在学校和社会中接受的信息更加多元化和丰富。
现代家庭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倡导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注重与孩子的平等沟通和交流。
3. 传统家庭与现代家庭的家庭教育差异比较从上述的家庭教育特点可以看出,传统家庭和现代家庭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
传统家庭更加注重孩子的纪律和规矩,父母在家庭中扮演着权威和榜样的角色;而现代家庭更加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自主性,倡导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
传统家庭的教育方式更加倾向于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传承,而现代家庭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传统家庭与现代家庭中家庭教育的差异及应对策略1. 教育方式的差异及应对策略传统家庭往往采取严格的教育方式,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往往比较严格,重视孩子的纪律和规矩。
而现代家庭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教育方式上,传统家庭可以适当借鉴现代家庭的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注重与孩子的平等沟通和交流。
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
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希望有所帮助!(1)家庭教育的率先性。
个体从孕育的那一刻起,就在母体中接受着影响和教育。
当孩子出生以后,家庭对其的影响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这种影响伴随着儿童的一生。
(2)家庭交往的密切性。
在家庭中父母和子女之间关系是在血缘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随着成长过程的延续,儿童与家长之间建立了亲子关系。
家长与儿童在教育过程中均要受到亲密情感的影响。
在子女一方有一种对家长的依赖性,幼儿阶段表现尤为明显。
这种依恋的亲情关系一方面可以使教育者,即家长对于孩子有一个细致深入的了解,便于教育的开展;另一方面也使家长在教育子女时掺入这种感情成分,常常表现出缺乏耐心、迁怒、责骂、训斥等不当的教育方法,孩子也可利用亲情无理要求,哭闹威胁等。
(3)家庭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生活性。
家庭教育领域涉及范围很广。
在不同家庭的生活环境、交往关系、生活方式中,儿童可随之获得不同的教育信息和生活经验,儿童在家庭中学习行为规范,学习知识经验,学习生活技能等。
(4)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样性。
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与师生关系有着不同的特性。
教师对学生的控制主要通过对认识和规则的纽带而实现的。
而家长对孩子的控制则主要通过情感的和经济的纽带去实现的。
(5)家庭教育的终身性。
家庭教育不仅在儿童期内使孩子在家庭中接受适当的智能教育,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习适应社会生活与社会交往,培养独立性等,为其终身教育和全程教育奠定基础。
而且在儿童入学后,家庭教育的功能依然存在,并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构成完整的`教育过程。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和教育是长久和持续的,其影响十分深刻。
家长这位教师既是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要负责子女的哺乳期、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人期以及成人后期的教育。
(6)父母对子女影响的深刻性。
某项调整表明,家庭成员的影响率均在学校人物影响和社会人物影响之上。
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
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1、先导性。
一个人最早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第一个教育者是父母。
孩子在家庭接受的初步教育,对后来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具有先导性质。
2、感染性。
感染性是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指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能引起别人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
家长的好恶取舍,常常决定着子女的行为举止。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这种情感上的感染作用,有时是说服力很强的言语说教都难以代替的。
3、权威性。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子女心目中的权威性,是家长有效地教育和影响子女的重要前提,而且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更大的权威性。
4、针对性。
鲜明的针对性,是家庭教育的又一大特色。
俗话说:“知子莫如父”,只有父母能够全面地、细致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家庭教育比较容易地做到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因人而宜,因材施教,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5、终身性。
在人的一生中,享受最长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具有终身性。
父母永远是子女的“老师”,家庭教育的这种终身性特点,有利于家长对孩子进行长期的、连续的观察和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比较稳定的人格特征。
家长们想要给孩子好的家庭教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提升主体意识。
家长要具有强烈的权责主体意识,主动行使父母职责,主动思考家庭教育应如何为未成年人的成长保驾护航。
这就要求家长不断充实自己,一方面要主动了解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参与相关的活动,尤其是多参与当地学校和社区举办的公益讲座等,了解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树立科学的养育观。
2、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对于家长而言,当务之急是转变以知识为主的家庭教育观,树立“处处皆教育”的家庭教育观,注重家庭生活的点滴细节,使家庭教育为个体的全面成长服务。
父母的言行是子女的模板,父母要注重自身言行,提高自身修养,这样能潜移默化地促进未成年人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3、保证高质量的陪伴。
父母需要花更多时间考虑如何深度陪伴子女,并通过这种深度陪伴促进子女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浅谈客家传统家教的特点
浅谈客家传统家教的特点:智慧的传承,品德的培养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客家传统家教就像是一条流淌的河流,它承载着客家人的智慧、品德和价值观,代代相传,润物无声。
本文将探讨客家传统家教的特点,以期为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首先,让我们以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客家传统家教的作用。
它就像是一位智慧的导师,用祖辈的经验和教训,为孩子们指引着前行的道路。
这位导师不仅关注孩子们知识的积累,更注重他们品德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
同时,客家传统家教也像是一盏明灯,用温暖的光芒,为孩子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让他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宁静和从容。
然而,客家传统家教并非易事。
它需要我们具备高超的家庭教育艺术,如同驾驶一艘航船,需要精准地掌握方向和速度。
这就要求我们在家教过程中,既要注重宏观的规划,又要关注微观的落实;既要强调原则性,又要注重灵活性;既要突出政治导向,又要尊重教育规律。
在探讨客家传统家教的特点时,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什么是客家传统家教?答案是客家人通过家庭教育传承智慧和品德的一种方式。
我们要像一位智慧的导师,用祖辈的经验和教训,为孩子们指引人生的方向。
其次,客家传统家教的特点是什么?答案是注重品德培养、强调家庭教育、传承客家文化等。
我们要像一位设计师,用教育的工具,为孩子们绘制出美好的未来蓝图。
最后,如何传承客家传统家教?答案是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多种方式,传承客家文化和价值观。
我们要像一位社会工作者,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客家传统家教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在探讨客家传统家教的特点时,我们需要创新思维和方法。
传统的家教模式如课堂讲授、实践操作、考核评估等仍然重要,但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家教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家教过程的精准控制;我们可以推动家教改革与课程改革相结合,打破传统的教育壁垒,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我们还可以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我国客家传统家教的整体竞争力。
家庭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家庭教育的特点有哪些家庭教育的特点有哪些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庭教育的特点有哪些,希望有所帮助!一、启蒙性家庭教育的最突出特点表现在它的启蒙性。
有句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所养成的性格习惯,是与家庭息息相关的,家庭环境的好坏,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上起到定势作用。
俗话说“三岁看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孩子正是从家庭里最先树立了自身模糊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而在接受新的价值观的时候,也总是与自己已经形成的观念做比较,从而选择性地接收、对照,从而建立新的价值理念,可以形象地称之为思想的“过滤器”。
二、感染性乐事与人分享,喜悦双倍;难事找人分担痛苦减半。
家庭教育在情感上最多体现了其感染性。
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也会传递给身边的人,并与其产生共鸣。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与子女间的情感体验,当然也是无时无刻的。
家长的兴趣习惯常常也决定了子女的行为举止,所以在教育子女时父母更是模范和表率。
三、权威性家庭环境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远比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更重要。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是毋庸置疑的长辈,因此孩子对于父母一定是带着尊敬和依赖的。
除了贴心地照顾孩子外,父母还承担着一些社会责任,凭借自身工作被大众承认,这些经历都使得孩子对父母怀有崇敬之情。
带着这样的心理,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会信任父母,接受父母的建议和劝导,按照家长希望的方向发展。
四、专一性相对于社会与学校而言,家庭教育更具有专一性。
孩子出生、成长,父母可谓无时无刻不相伴左右,与父母接触的机会最多、相处的时间最长,因此只有父母能够全方位读懂自己的孩子。
将心比心,孩子因为信任父母,在父母面前更能毫无保留地表达个性,这也帮助父母更全面地了解孩子。
问题体现得相对及时,也能够相对有效地得到控制,家庭教育因此体现出较强的灵活性和多变性。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特色分析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特色分析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始终融合在传统文化之中。
传统家庭教育既是传统文化的产物,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分析传统家庭教育,必须结合它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根源进行分析。
中国封建社会“家国同构,宗法一体,神权、王权、父权合一”的特点,决定了国家同家族一样,同为家庭模板的放大,家国关系如同黑格尔所说的“中国纯粹建立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这就造成了传统家庭制度和家庭教育的异常稳定性。
而体现其文化精神的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导文化,便自然而然成为传统家庭教育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教育内容,儒家所倡导的“忠孝仁义”等道德伦理规范,不仅在家庭教育中占主导地位,而且责无旁贷地成为家庭教化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
立足于儒家伦理道德体系之中的传统家庭教育具有如下特点:一、重整体关系轻个体发展中国传统社会家国同构特征,导致人们的思维具有崇尚天下一家的“广大而和谐的宇宙系统”圆之整体观念,具有“天人合一的宇宙整体观、整合的系统思维方式,以社会和谐为本位的人文主义精神”。
这种天下一家的整体观念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主要表现在注重对家庭成员整体和谐观念的培养,“将家庭成员塑造成为整体中的和谐因子”,在“个人与社会的合一成为不言而喻的思维预设或思维前提”下,使个体整体化,使其成为遵循传统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固定秩序的“道德人”,导致“与社会相分离的个人本位的观念一直没能发育起来”,相对弱化了家庭教育使家庭成员个性形成职能的发挥,从而压抑了个体创造性的培养,不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家庭教育中知识的传授带有明显的道德烙印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尊德性而道学问”,强调知识传授的道德化,从而使知识授受与道德教化合二为一,在教学中培养道德,在道德训练中学习经典。
由于受传统宗法制度的影响,道德训练往往重于知识授受,“宁可无才,不可无德”。
家庭教育的四个特点
家庭教育的四个特点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重要的一环,它是指家长通过家庭环境、家庭观念和家庭生活方式等方面,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四个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个特点是渗透性。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早接触并学习的教育,是孩子人格形成、价值观念养成的最基础的教育。
因此,家庭教育的影响不仅是学习上的,更是生活中的。
家庭教育不仅局限于家庭中,而是渗透到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为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
第二个特点是持续性。
家庭教育是一种持续的教育,不仅包括孩子的学习,还包括孩子的成长和生活方式。
家庭教育不是短暂的,也不是一时的,是要持续进行的。
因此,做好家庭教育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需要耐心引导,并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激发他们的潜能。
第三个特点是亲密性。
家庭教育贴近生活,贴近亲情,更能够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要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与孩子进行沟通,多了解孩子的成长和需求,进而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成长道路。
第四个特点是个性化。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成长与发展需要。
家庭教育要因材施教,针对性地去指导和教育每个孩子。
只有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在教育中发挥出最好的成果。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的四个特点是渗透性、持续性、亲密性和个性化。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善于引导、给予孩子正确的成长方式以及积极的建议和支持,这样才能够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成为更好的人。
传统家庭教育的特点
传统家庭教育的特点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塑造我们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
传统家庭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它在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中表现出各种特点,这些特点不断塑造和影响着每个人的个性和思维方式。
本文将探讨传统家庭教育的几个重要特点,以及它们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首先,传统家庭教育注重家长对孩子的管教和规范。
在传统家庭中,父母通常扮演着严肃的角色,他们以权威和纪律为基础,通过规则和惩罚来约束孩子的行为。
这种教育方式旨在塑造孩子对权威的尊重、纪律的遵守和社会规范的理解。
然而,这种教育方式可能会导致孩子对权威的过度依赖,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能力。
其次,传统家庭教育强调对传统价值观的传承。
在传统家庭中,家长经常强调家族的传统、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
这种家庭教育塑造了孩子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具备一定的道德约束和行为准则。
然而,传统家庭教育可能会限制孩子对其他文化和不同观点的理解和接纳,导致孩子在面对多元社会时缺乏灵活性和包容性。
第三,传统家庭教育注重对孩子的性别角色的塑造。
在传统家庭中,男性和女性往往被期望扮演不同的角色。
男孩被要求具备坚强、自信和责任感,女孩被期待温柔、体贴和照顾他人。
这种性别角色的强化可能导致男性和女性在追求事业、兴趣爱好和个人发展方面受到限制。
这种传统性别角色观念正在逐渐改变,但在某些地方仍然存在。
此外,传统家庭教育注重对孩子的劳动教育。
在传统家庭中,孩子被要求参与家庭的日常劳动和责任。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学会了劳动的重要性、责任的意义和团队合作的价值。
然而,这种劳动教育可能会限制孩子们的自主选择和兴趣追求,而让他们过早地步入成人世界。
最后,传统家庭教育强调孩子对家庭成员的尊重和关爱。
在传统家庭中,家长教育孩子要尊敬和关心长辈,同时培养互助精神和家庭意识。
这种教育方式培养了孩子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家庭价值观,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爱心的个体。
然而,这种强调家庭的教育方式也可能导致孩子们在面对社会和独立生活时缺乏自主性和自信心。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特点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特点首先,强调家族观念。
在传统家庭教育中,家族观念被视为核心价值观。
家族观念强调儿女要尊重和顺从长辈,讲究家族的传承和延续,重视家族的荣誉和地位。
父母往往会将家族历史、家训和家训人物的事迹融入教育内容中,以培养子女对家庭、家族和社会的认同。
其次,注重性别角色。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男子为家族传承延续的观念。
传统观念认为男孩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比女孩更重要。
因此,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男孩更常被要求在家庭中承担照顾长辈、传承家族血脉等责任,而女孩则更多地与家务活、孝敬父母关联。
第三,强调孝道和家教责任。
在传统中国家庭教育中,孝道是最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父母会教育子女要尊敬和孝顺父母长辈,并传授孝顺的具体方式。
父母在教育中也会强调自身的教育责任,教育子女应尊重长辈、学习规矩、勤劳自立等道德价值观。
第四,重视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注重道德教育,强调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规范。
父母会将道德原则融入子女的日常行为和言谈中,并通过自身的表率来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
第五,着重知识传授和教育方式的严谨。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和教育方式的严谨。
父母会在幼年时期就为子女塑造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传授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同时,教育方式也较为严厉,父母更倾向于用严格的要求和规范来管理子女,以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
第六,注重实践和经验传承。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更加注重实践和经验传承。
父母会鼓励子女参与家务劳动和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子女的生活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
此外,父母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来教育子女,将个人经验传授给子女以便他们从中学习和成长。
总之,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强调家族观念、性别角色、孝道和家教责任、道德教育、知识传授和教育方式的严谨以及实践和经验传承。
这些特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对子女的价值观、行为习惯和人格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简述家庭教育的特点
简述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家庭成员对子女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过程。
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所学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家庭教育具有亲密性。
家庭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这种亲密关系有助于建立一种深厚的亲子情感。
父母能够更加了解孩子的需求、兴趣和特长,更好地满足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需求。
其次,家庭教育具有连续性。
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孩子出生开始一直到成年以及成家立业,父母的教育责任都不会停止。
这种连续性意味着家庭教育具有更长时间的影响力,父母可以通过不断的陪伴和引导,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此外,家庭教育具有个性化。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教育方式,父母会根据自己的观念和经验对孩子进行教育。
这种个性化的教育可以更好地满足孩子的个体需求,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潜能和个性特点。
最后,家庭教育具有情感教育的特点。
家庭是爱的温床,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支持是孩子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学会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培养孩
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管理能力。
总而言之,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具有亲密性、连续性、个性化和情感教育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家庭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需求,帮助他们成为独立、自信和有责任心的人。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特点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特点一、家庭作为教育的基本单位在中国古代,家庭被视为教育的最基本单位。
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和血缘纽带使得家庭成为孩子最早接触和学习的场所。
家庭教育承载着对子女性格、品德、学问和社交能力的全面培养和塑造。
二、尊重长辈,重视亲子关系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注重尊重长辈,追求和谐的亲子关系。
子女需对父母和长辈表示尊敬和顺从,同时,父母也要关心照料孩子的成长和培养。
亲子关系的良好发展有助于孩子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的形成,也有助于传承家族价值观。
三、注重孝道教育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孝道被视为重要的教育内容。
孩子被教育要尽心孝敬父母和长辈,行事要符合家庭的传统道德规范。
重视孝道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直、善良的品格。
四、严格的学业要求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对于子女的学业要求非常严格。
父母注重培养孩子学习的热情和努力,传授知识和技能。
家庭教育强调勤奋、专注和自律的重要性,鼓励孩子追求学问的深入和广博。
五、注重礼仪和道德教育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也非常注重礼仪和道德教育。
父母通过言传身教,教给孩子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塑造他们的品德和行为方式。
重视礼仪和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技巧。
六、职业规划和继承意识中国古代家庭教育还注重培养子女的职业规划和继承意识。
家族价值观念传承和家族产业的延续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父母会根据家族传统和自身的职业选择,引导孩子们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培养继承家族事业的意识。
七、注重实践教育中国古代家庭教育非常注重实践教育。
父母会给孩子创造实践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亲身参与家务劳动、社交活动、乡村劳作等,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基本单位,注重长辈尊重和亲子关系的良好发展。
孝道、学业、礼仪、道德、职业规划和实践教育等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特点。
这些教育理念和实践对于塑造子女的品格和培养他们的社会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家庭传统文化
中国家庭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家庭关系。
以下是一些中国家庭传统文化的特点:
1.家庭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单
位。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支持、关心和照顾,共同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繁荣。
2.孝道:孝道是中国家庭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
尊敬长
辈、服从家长、照顾年老的家庭成员是孝道的体现。
在家庭中,晚辈要尊重长辈的意愿和决定,承担家庭责任,为长辈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3.亲情:在中国家庭传统文化中,亲情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成员之
间互相关心、支持和照顾,彼此之间的情感纽带非常牢固。
这种亲情关系不仅存在于直系血亲之间,也广泛存在于姻亲、友亲等关系中。
4.家教:家教是中国家庭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通过言
传身教、家庭教育等方式,向子女传授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良好的家教对于培养子女的品德、素质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5.家族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观念非常重要。
家族成员之
间要互相帮助、扶持和关爱,共同维护家族的荣誉和利益。
家族的兴旺发达是每个家族成员的责任和使命。
这些是中国家庭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重要特点,它们深深地影响了中国
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虽然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它们仍然在很多中国人的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古人的家庭教育
古人的家庭教育
古人的家庭教育注重孝道、礼仪、忠诚、尊重和传统价值观的培养。
以下是一些古人家庭教育的特点:
1. 孝道教育:古人强调孝道的重要性,子女应该尊敬和孝敬父母,尽心尽力地为父母分担家务和照顾他们的生活。
2. 仪容仪表教育:古人注重培养子女的仪容仪表,要求他们穿戴整洁、举止得体,从小就教导他们遵守礼仪规范。
3. 忠诚教育:古人强调忠诚和忠实的品质,子女应该对家族和国家保持忠诚,并且要尽力为家族和国家做出贡献。
4. 尊师重道教育:古人重视尊敬老师和学习,鼓励子女虚心向老师学习,尊重师长的教导和指导。
5.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育:古人注重培养子女的自律和自我修养,强调要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起,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奉献来推动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6. 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古人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家庭教育传授子女传统的价值观念,如尊重长辈、和睦相处、勤俭节约等。
古人的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子女的道德品质、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通过严格的教育和示范来引导子女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这种教育方式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将家庭视为培养子女的最重要的场
所。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内容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内容家庭教育一直被视为塑造一个人性格和价值观的重要因素。
尽管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科技进步,但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影响着年轻一代的成长。
本文将讨论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内容并探讨其特点。
传统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孝道"、"忠诚"、"诚实"和"勤劳"。
这些价值观贯穿于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并被代代相传。
首先,"孝道"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核心。
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被视为人生的首要准则。
我们从小听着祖辈讲述的古代故事,了解到亲情的伟大和孝道的重要性。
因此,作为子女,我们被教导要对父母尽孝,维护家族的尊严和光荣。
其次,"忠诚"也是传统家庭教育的一大特点。
对国家和家庭的忠诚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品质。
古代中国孩子被教导要爱护祖国、保卫家庭,这种忠诚观念成为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延续至今。
此外,"诚实"在传统家庭教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诚实被赋予了道德和伦理的意义。
在传统家庭中,我们被要求要诚实待人,诚实说话,并承担自己的言行所带来的后果。
这种价值观根植于我们的思想中,并影响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最后,"勤劳"在传统家庭教育中被奉为美德。
勤劳而努力的工作态度被视为获得成功和发展的关键。
从小时候起,我们被教导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不怕辛苦。
这种价值观在我们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家庭教育的教育方式与手段除了核心价值观之外,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教育方式与手段也有其独特之处。
首先,言传身教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
父母和长辈们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来影响子女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他们用自己的言行示范给予孩子正确的榜样,使孩子能够模仿并学习到正确的行为方式。
其次,谦虚而谨慎的教育方式也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特点之一。
家庭教育模式的四种模式
家庭教育模式的四种模式引言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对子女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旨在培养他们的品德、智力和能力。
不同的家庭会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形成不同的家庭教育模式。
本文将介绍四种常见的家庭教育模式,并分析它们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对子女发展的影响。
1. 传统型家庭教育模式传统型家庭教育模式是指以父亲为主导,母亲为辅助,强调父权、尊重长辈、注重纪律和规矩等传统价值观念为基础的一种教育方式。
在这种模式下,父母通常会对子女要求严格,强调孝顺、尊重和服从。
他们会给孩子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并且对学习成绩有很高期望值。
优点: - 强调纪律和规矩,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 父母对孩子学业要求严格,促使孩子努力学习。
缺点: - 过分强调服从和尊重,可能限制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发展; - 压力过大,容易导致孩子焦虑和厌学。
2. 民主型家庭教育模式民主型家庭教育模式是指父母与子女平等对话、共同决策的一种教育方式。
在这种模式下,父母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鼓励他们参与家庭事务和决策。
父母会给予孩子更多自由和责任,并且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能力。
优点: -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自主决策的能力; - 孩子与父母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有利于增进亲子关系。
缺点: - 过分追求平等可能导致父母对教育失去控制; - 孩子在没有得到足够引导的情况下可能做出不理智的决定。
3. 激励型家庭教育模式激励型家庭教育模式是指父母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激励孩子的一种教育方式。
在这种模式下,父母会为孩子设定明确的目标,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以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和取得好成绩。
优点: - 通过奖励和惩罚,激励孩子积极向上、勤奋学习; - 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观念。
缺点: - 过分依赖外部奖励系统,可能导致孩子对内在动机的依赖性较强; - 惩罚过度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4. 自由型家庭教育模式自由型家庭教育模式是指父母对孩子采取宽松、自由放任的一种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的新趋势新特点新策略
家庭教育的新趋势新特点新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家庭教育也出现了新的趋势、特点和策略。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具体如下:一、新趋势:1. 个性化教育:传统的家庭教育往往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发展。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和自信心,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从而实现个性化教育。
2. 平等沟通:传统的家庭教育往往存在着家长一言堂的现象,家长说了算,孩子只能被动接受。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倾向于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共同制定家庭规则和决策。
3. 多元化教育:过去,家庭教育主要依靠学校教育来传授知识和技能。
而现在,家长意识到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并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去,通过各种途径为孩子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二、新特点:1. 科技渗透:现在的家庭教育与科技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获取到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利用各种软件和平台辅助孩子学习,比如在线教育、智能教具等。
2. 知识共享:过去,家庭教育主要依靠父母的知识和经验来教育孩子。
而现在,父母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可以和其他家长进行交流和分享,从而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和策略。
三、新策略:1. 渗透式教育:现在的家庭教育倾向于将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通过家庭活动和日常生活的点滴来培养孩子的能力和素质。
比如在家庭旅行中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胆识,通过做家务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等。
2. 游戏化教学:现在的家庭教育注重把学习变成游戏的方式。
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增强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3. 学习能力培养:现在的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家长可以通过教育孩子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和学习技巧,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家庭教育的新趋势是个性化、平等沟通和多元化;新特点是科技渗透和知识共享;新策略是渗透式教育、游戏化教学和学习能力培养。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特征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特征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中国的家庭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中国式家长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和特点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介绍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特征。
1. 强调学业成绩:中国式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优异的成绩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因此,他们会给孩子施加很大的学习压力,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2. 严格要求:中国式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他们希望孩子能够遵守规则、守纪律,并且有良好的行为表现。
他们会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指导。
3. 督促复习:中国式家长会定期督促孩子进行复习,确保他们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他们会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监督孩子按时完成任务。
4. 重视教育资源:中国式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资源,他们会尽力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他们会选择好的学校和老师,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5. 培养自律能力:中国式家长认为自律是成功的关键,他们会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他们鼓励孩子自觉遵守规则,培养自己的时间管理和目标设定能力。
6. 重视家庭教育:中国式家长认为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他们会花时间与孩子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他们会给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7. 培养多元能力:中国式家长不仅注重学术成绩,还注重培养孩子的多元能力。
他们鼓励孩子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
8. 重视家庭荣誉感:中国式家长注重家庭的荣誉感,他们希望孩子能够成为家庭的骄傲。
他们会教育孩子要有家族责任感,要为家庭争光。
9. 培养竞争意识:中国式家长认为竞争是社会的常态,他们会教育孩子要有竞争意识,并且懂得如何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他们会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竞赛活动,培养他们的胜利欲望和团队合作精神。
10. 重视孝道传统:中国式家长非常注重孩子对长辈的尊敬和孝顺。
他们会教育孩子要尊重长辈,关心家人,并且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总结起来,中国式家长以其强调学业成绩、严格要求、督促复习、重视教育资源、培养自律能力、重视家庭教育、培养多元能力、重视家庭荣誉感、培养竞争意识和重视孝道传统等特点而闻名。
中国家庭教育文化
中国家庭教育文化
中国家庭教育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中国家庭教育文化的特点:
1. 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强调道德、伦理和家庭价值观念。
在家庭教育中,儒家思想强调培养孩子的品德、孝道、尊敬长辈和社会责任感。
2. 重视教育:中国家庭普遍重视教育,认为教育是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关键。
家长通常会尽力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帮助孩子取得好成绩和未来的成功。
3. 亲子关系密切:在中国家庭中,亲子关系通常非常密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较为频繁,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指导和支持角色。
4. 孝道文化: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孩子被教导要尊重和孝顺父母,照顾他们的生活和需要。
这种孝道文化也体现了家庭的凝聚力和亲情的重要性。
5. 期望与压力:中国家庭往往对孩子有着较高的期望,希望他们在学习、事业和社会成就方面取得成功。
这种期望也可能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压力。
6. 集体主义观念: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家庭教育中也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个人的利益和发展往往与家庭和社会的利益相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家庭教育的特点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我国传统家庭教育中具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长期以来为我国很多家庭所传袭和借鉴,成为我国家庭教育的主流,对于我国人才的培养、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当代的家庭教育研究与实践中,我们更应该认真总结这些有益的成分,并加以借鉴,为当代的家庭教育理论发展与实践指导服务,为当今我国人才培养尽一分力。
中国家庭教育传统的精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家庭教育对国家、社会的特殊作用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门第制度决定了子女是否出人头地,对全家的命运至关重要,于是便形成了中国人凡事以家为重的“家本位”的观念和行为。
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成为家族能否在整个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大事,于是父辈把训教子女视为父母长辈不可推卸的责任,它是家族巩固和兴盛的需要。
同时也就认为培养合格的后代,关系着国家政治稳定,家庭教育的社会意义被看得非常重要。
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就明确提出家庭教育的社会意义,他援引《礼记·大学》的论述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①司马光把“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当作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兴亡的大问题对待,足以说明其重视家庭教育的程度。
陈鹤琴在他的《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一书中,更是深刻指出:“德、智、体三育都从小好好儿学起,那么老大的中国,未尝不可以变而为少年的国家?”他们都把家庭教育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这是颇有见地的。
在重视人的素质培养的今天,家庭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更不应该被忽视,家庭教育必须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提倡德教为先、做人为本的家庭教育观念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无不把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品德教育放于首位,认为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做人、立世的根本,勉子立德、诫子自立、教子孝亲、训子以俭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培育孩子成为一个有良知、能自立、懂孝道、有责任心的堂堂正正的人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
勉子立德,就是在家庭教育中重视对子女进行品德教育。
东汉着名经学家郑玄在年届70时写了《戒子益恩书》一文,希望儿子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他说:“咨尔茕茕一夫,曾无同生相依,其勖求君子之道,钻研勿替,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己志,若致声称,亦有荣于所生,可不深念邪!可不深念邪!”明代杨继盛在遭奸臣陷害时,不忘给儿子写下遗书,“你发愤立志要作个君子,则不拘作官不作官,人人都敬重你,故我要你们第一先立起志来。
”教育他们首先要做品德高尚的人。
陈鹤琴则提出了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的九个方面,是教子立德的高度概括。
诫子自立,就是在家庭教育中告诫子孙后代不要依赖祖辈的地位和财产,以自己的努力去争取社会地位,争取前途。
唐朝柳王}匕在《戒子弟书》中说:“余见名门右族,莫不由祖先忠孝勤俭以成立之,莫不由子孙顽率奢傲以覆坠之,成立之难如升天,覆坠之易如燎毛,言之痛心尔宜刻骨。
”《颜氏家训》中也说:“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常自求诸身耳。
”他们要求子女自立自强,不依靠父辈生活,是有积极意义的。
教子孝亲,就是家庭教育中要教育子女遵循传统的孝道和“父为子纲”的封建道德规范。
虽然“孝”是封建道德的重要标志,其中包含了封建的糟粕,但是从正常的家庭伦常关系来说,赡养父母是儿女的道德责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儿孙孝敬长辈是有积极意义的,其中的积极成分不失为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
儒家经典《孝经》把赡养父母作为庶人的重要孝道,指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说:“今之孝道,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宋代袁采在《袁氏世范》中告诫子孙一定要孝敬父母“父母于其子幼时,爱念抚育,有不可以言尽者”,子女即使“终身承欢尽养,极尽孝道,终不能报其少小爱念抚育之恩。
”训子以俭,就是在家庭教育中要求子女将勤奋俭朴作为美德,不要奢侈腐化。
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说:“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为美”,专门对儿子进行勤俭的家训教育,他引用鲁国大夫御孙的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并告诫子孙:“由俭人奢易,由奢入俭难。
”陆游在他的《家训》中,教育子孙要勤劳俭朴,希望他们走务农的道路。
朱庆澜在《家庭教育》一书中也说:“不勤不俭不但害小孩的志气,而且害渠的身体;不俭不但教小孩眼前枉使几个钱,并且教他将来受不尽的苦。
”(三)主张爱而有教、及早施教的教子理念家庭教育是在具有血亲关系的人之间进行的,特别是长辈对幼辈进行的,天然的关爱心态容易产生出对子女的娇惯溺爱,特别是忽视对孩子早期的严格要求。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历来主张对子女的教育要从严、从早,娇惯、溺爱孩子对他的成长非常不利。
父母要通过正确的教养态度和严格的教育方法体现对孩子的真爱,使家庭教育取得好的效果。
孟母以她“断机教子”等行为树立了家庭教育严格教子的典型。
《颜氏家训》中也明确提出在家庭教育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娇惯溺爱子女,“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戒反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当法尔。
”认为身为父母只知爱,不知教,是害了子女,要“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效矣。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
”只有严格要求才是真爱。
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还强调说:“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
古人有言:‘慈母败子。
’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人于刑辟,归于乱亡,非他人之败也,母败之也。
”他们已经认识到,历来有成就者,大都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因此大力提倡家庭教育中的爱而有教,这在当今社会仍不失为一条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则。
父母还要树立对孩子从早教育的思想。
从先秦时期起,中国就有了实行胎教的记载;西汉贾谊的《新书·胎教》和《大戴礼记·保傅》中,总结记载了他自己做太傅的经验和先秦时期有关胎教的情况,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记载了孟轲母实行胎教之事,刘向在《列女传·周室三母》中,记述了周文王之母实行胎教的情形;东汉王充在《论衡·义命》篇中也谈到了孕妇内心活动是影响胎儿发育的重要因素的胎教问题;唐宋以后,相继有一些医学家论述、记述了胎教问题,隋末唐初医学家孙思邈就在《千金要方·养胎论》中全面阐述了他的胎教思想,强调孕妇要“调心神,和性情”;至清末,胎教理论更加完善,康有为在他的《大同书》中更是提出,外界事物对孕妇及胎儿发育影响重大,主张由国家设立“人本院”,凡怀孕妇女“皆应人院”,以免感于恶物,影响胎儿。
这些充分表明我国古人对胎教的重视,已将胎教作为家庭教育的起点和重要内容。
同时,还要特别强调后天对孩子的早期培养和教育。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主张家庭教育抓得越早越好,尽管不能像圣王家庭实行胎教,也应当:“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他认为:“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有很强的可塑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和接受知识。
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认为抓紧早期教育对人的一生成长都是很有益的。
他说:“古有胎教,况于已生子始生未有知,固举以礼,况于已有知故慎在其始,此其理也.”并指出了忽视早期教育的后果:“俟其长而教之,是犹养恶木之萌芽,日俟其合抱而伐之,其用力顾不多哉。
又如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易也。
”从防微杜渐的高度论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是非常深刻的,特别是对加强现今我国独生子女的早期教育启迪很大。
(四)强调家庭的环境教育和长辈的榜样示范家庭教育贯穿于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中国自古以来的家训、家范,都非常强调家庭环境、家庭风气对子女的影响,而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风气与家庭中长辈的榜样示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父母注重环境的教育作用、注重以身作则,就会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基础。
“孟母三迁”造就了古代圣人孟轲,成为家庭教育中重视环境对子女影响的典范。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以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
”强调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周围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
朱庆澜先生专门提出要注意“家庭的气象教育”,认为家庭环境、风气,比说教影响作用还要大,他形象地说道:“气象就是样子,家里是个什么样子,小孩一定变成什么样子。
家庭气象,好比立个木头,小孩好比木头的影子。
木是直的,影一定直;木是弯的,影一定弯曲,一点不会差的。
”因此要搞好家庭教育,首先要治好家,使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良好的环境主要来自家庭中长辈的营造,来自长辈的榜样示范。
《颜氏家训》中强调:“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弟不恭。
”指出了上行下效,先施后学这样的家庭教化的作用对儿童影响极大。
司马光提出了他“尝示以正物,以正教之”的观点,告诫做父母的“夫习与正人居之,不能不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言也。
习与不正人居之,不能不正,犹生长于齐楚,不能不楚言也.”主张儿童自幼要经常看到的正面榜样。
朱庆澜对长辈的以身作则也有精辟论述:“无论什么教育,教育人都要将自己身子做个样子与学生看。
不能只凭一个口,随便说个道理,学生就会信的。
”他还告诫人们:“做父母的,要禁止儿女不要做那样的事,总要自己不去做;要教儿女做那样的事,总要自己先去做。
”他认为这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性”.他们都主张要时时、处处、事事给孩子做出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