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解决问题》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度单位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2、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巩固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能力点: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教学难点: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实物、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这单元我们学了什么?小组合作整理一下。
二、探究
师:(出示课件,教材第7页插图)你觉得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啊?你是怎么想的?把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生1:操场上的旗杆,比我还高,我就1米多一点,旗杆肯定不是13厘米,应该是13米。
生2:我看了看尺子上的13厘米,比两个手掌宽一点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生3:操场上的旗杆比小树都高,所以高度应该是13米。
……
师:同学们都找到了用来作比较的事物,跟旗杆的高度进行对比,排除了13厘米,选择了旗杆的高度是13米,非常棒!
小结:当选择合适的单位时,应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熟悉的事物作比较,然后进行区分、判断,这样才能选出合适的单位。
三、板书设计
长度单位的合理选用
一般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用“厘米”作单位;
一般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用“米”作单位。
课后反思
学生初学厘米和米,很容易把这两种概念混淆。一种是在语言上的混淆,一种是在长度观念上的混淆。学生在描述物体的长度时一味追求用尺精确测量物体的长度,而面对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较弱。
针对学生在应用时出现的长度单位概念模糊不清的情况,本节课一开始,复习厘米和米,用手比划1厘米和l米的长度,让学生在头脑中对1厘米和1米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作铺垫。紧接着课件出示“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经历观察、感知、猜想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根据教学参考书的建议及对课本内容的摸索,我凭着自己的理解设计<确定长度单位>这一课时的教学,今天拿到一本《教案与作业设计》,看到这本书里面关于这一课时教学流程,发现自己设计的流程和这里的流程基本一致,没多大出入,心里有点小欣喜.不过仔细研读后及反思自己的课堂实际教学,还是发现了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对“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这一问题的探究,学生讨论得很热烈,指名回答效果很好,基本能说出我想要的答案,但是对于他们的回答我没有及时抓到位,如果我在教学过程中能通过学生的关键回答清晰地指导三个方法:排除法、推算法、类比法,课堂效果应该更好。
我认为,数学课堂上,对于学生解答问题方法的指导非常重要,而有效地指导而来自教师对各类问题对应解决方法的深刻认识与解读,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还需要更深刻地理解各类方法并归纳整理成简洁的语言运用于方法指导教学中,以使课堂教学达到更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