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屏》阅读及答案
2016秋人教版语文八上第15课《说屏》练习题

《说“屏”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基础部分1加粗字注音、屏风( ) 纳凉( ) 帷幕( )、伧俗( ) 因地制宜( )2、解释加横线词语的意义。
(1)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
(2)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就是。
(3)诚如就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4)“闲倚画屏”“抱膝瞧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 )(2)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 )(3)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等。
( )(4)“锦屏人忒瞧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4~9题。
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
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就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
而空间上还就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
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
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
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瞧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屏也有大小之分。
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
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就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就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
这就是因为制作者与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
说屏说明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说屏说明文阅读原文附答案屏风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由来已久。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说屏》说明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说屏》说明文阅读原文(1)“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
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nà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xiāo魂的了。
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
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
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2)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
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
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
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
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
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3)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4)屏也有大小之分。
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
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
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到的作用,仅仅是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
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说屏》的阅读答案

《《说屏》的阅读答案.doc》(1)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
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na凉,母亲...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xue/yuedudaan/698313.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说屏

《说“屏”》练习题一、基础部分1注音.屏风()纳凉()帷幕().伧俗()因地制宜()2.解释加横线词语的意义。
(1)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
(2)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3)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4)“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2)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 (3)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等。
() (4)“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4~9题。
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
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
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
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
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
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屏也有大小之分。
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
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
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
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教育资料】《说“屏”》课外阅读训练学习专用

《说“屏”》课外阅读训练【课外阅读二】阅读下文,思考文后的问题文房四宝纸、墨、笔、砚是我国传统的文书工具。
由于它们在运用于书画艺术创作上具有特殊的功能,因而被誉为“文房四宝”。
而宣纸、徽墨、湖笔和端砚则又是这“四宝”中的名品。
宣纸是唐代(公元618~907年)制造于安徽省泾县,曾被朝廷封为贡纸。
由于它历来集散于泾县附近的宣城,故得名“宣纸”。
宣纸蜚声海外由来已久。
在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宣纸制品曾远销欧洲,引起许多国家重视。
英国的一个贵族,竟以70个基尼金的高价,在伦敦买下了一束用宣纸扎的花。
楮片(檀树皮)和稻草是宣纸的原料。
它的制作要用一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一百多道工序。
这洁白如雪、厚薄均匀、质地坚韧的宣纸,按厚度分单宣、夹宣、三层以至四层;就吸水性能分为“生宣”和“熟宣”。
“生宣”吸水性强,多用于写意画,工笔画则一般使用“熟宣”。
由于宣纸具有抗老化、不易破碎等优点,所以我国不少古代名家的书法、绘画真迹能够长期保存下来。
墨,分松烟墨和油烟墨,是在烟灰中加胶调剂,而后置铁臼里捣研制成。
质量高的墨还在原料中加入麝香、冰片等香料和十几种中药,有的还掺入黄金。
这样的墨研磨起来香气馥郁,书写后色泽乌艳,墨迹见水不化。
古时制的墨往往有“轻胶万杵”或“十万杵”的字样,意思是料精功到。
徽墨的制造始于唐末。
相传河北墨工奚超带着儿子庭珪避乱南徙,看到黄山附近的歙州松多质好,就定居在此制墨为生。
以歙州古松烧烟制成的墨色泽肥腻,性质沉重,再加上奚庭珪钻研技术,改进捣烟、和胶等方法,墨的质量具有“光泽如漆”“其坚如玉”的优点。
文房四宝中的笔,指的是毛笔。
相传秦始皇的大将蒙恬,监筑长城时,偶然看到城墙上粘有一撮羊毛,随手扯下,拾取枯木一枝,将羊毛束在一端,造出了我国第一支毛笔。
传说后来蒙恬曾在浙江吴兴县的善琏镇住过,当地人奉他为“笔祖”,在镇上修建了“蒙恬祠”,并开始制造湖笔。
湖笔是用上等山羊毛(羊毫)、山兔毛(紫毫)、黄鼠狼尾毛(狼毫)经过梳、结、装、择等七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阅读题和答案《说“屏”》习题 - 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1442

2.概括________,归此类的序号:_______
3.概括________,归此类的序号:_______
答案
1.豆腐的吃(做)法。序号:3、5、7
2.豆腐的营养。序号:1、8
3.豆腐可以治病。序号:2、4、6
4.用豆腐一斤,麦芽糖二两豆腐可以煎,可以炒,可以涮。
6.豆腐对便秘、下血、白浊、乳少有明显的疗效。
7.鱼头豆腐、砂锅豆腐、麻辣豆腐都是我国驰名中外的传统名菜。
8.根据科学分析,二两鲜豆腐中含有蛋白质7.4克,脂肪3.5克,钙227毫克,磷57毫克,铁2.1毫克。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阅读题和答案《说“屏”》习题-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
《说“屏”》开放探究
下面的材料是用来准备《谈谈豆腐》这篇说明文的,为了做到条理清楚,请将这些材料分三类进行概括。(每句不超过8个字)
1.豆腐中含有丰富的硫胺素、核黄素、烟酸。
2.吃豆腐可以清热、利尿、益气宽中、消胀散气。
3.拌豆腐清凉可口,鲜嫩色美。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说屏》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说屏》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说屏》同步练习及答案内容预览:说“屏”·优化测控卷【同步达纲练习1】(1)下列选项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销魂帷幕韶光因地治宜B.善长锦屏缘故雅俗共赏C.休憩徒劳纳凉艺术点缀D.造型关键怆俗缓冲视线(2)分析下列句中引号的作用。
①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
( )②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
( )③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
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
( )④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
(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森林除了有保持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外,还B.介绍树木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和排出氧气的数量十分可观。
C.介绍树木既能保持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又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有利于人类身体健康。
④短文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并找出根据。
a.说明方法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b.依据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⑤这篇短文的说明顺序是( )A.空间顺序 B.时间顺序 C.逻辑顺序【同步达纲练习2】1.说明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作用。
①《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②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③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④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⑤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2.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这个特征?3.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回答问题。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中考链接:《说“屏”》阅读练习

《说“屏”》阅读练习一、(2022年江苏淮安)阅读下文。
完成9—12题。
17分幽幽一扇窗肖慧①窗原本只为采集光线、通风透气而设,饱学的古人根据窗形创造了诸如长窗、半窗、空窗、横风窗、花漏窗等如词牌名一般凝练雅致的窗名,给原本简单冷硬的窗赋予了生命内涵。
形态不一的窗户给人带来不同的美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恐怕要数长窗、半窗与花漏窗了。
②高敞宏丽的长窗必须安装在主屋和厅堂正面,每扇窗上都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形成阴阳起伏的断面,图案风格机趣活泼,柔顺秀丽,花纹多为如意、花草等,一草一木都有比较深刻的含义。
堂内有雍容华贵的陈设,主屋和厅堂相对的庭院里不是重峦叠嶂的精心置景,就是小池碧波的用心点缀,透过长窗,将室内外景致融为一体。
③半窗外须是曲径通幽的后花园,翠柳拂水,云影浮动,花木扶疏,有一片鸟语花香的景致相衬,否则便全然没了意境。
半窗一般装在厢房和书斋,底部多为矮墙,窗形细致精巧,紧靠窗外一定..种植着芭蕉、绿竹或梅花等植物。
读书读闷了,可以推开窗户,尽情欣赏触手可得的绿意,感受墙外青山横黛色、门前流水带花香的美妙。
④如果说半窗给人更多亲近更多惬意,那么花漏窗给人的感觉便是格外的幽雅含蓄。
去苏州除了可以饱览园林秀色,还能过足看花漏窗的眼瘾——沧浪亭的花漏窗从主厅明道堂向西至翠玲珑之间,有个天井和曲廊构成的幽僻过渡空间,曲廊西北两面开有四个造型优美的花漏窗,依次为桃窗、榴窗、荷花窗、蕉棠窗,图案轻灵毓秀,柔和飘逸,充满动感。
如果什么也不做,依在窗前感受窗外竹影婆娑,流光明灭滴翠,花香呼之欲出,小廊曲折,绿意透窗,那样的意境让人该是怎样地怦然心动啊!那年春天我在苏州园林一处僻静的庭院歇脚,特意在廊角一处花漏窗前坐下,“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一声悠扬婉转的昆曲唱腔清晰地飘过来,这是《牡丹亭·游园》里的经典唱词。
那夜一动不动地听完了整曲《游园》,我目光自始至终都透过一扇古典的花漏窗,不远处,那水中月、雾中花般的水阁,美得刻骨,美得朦胧。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15说“屏”【全国一等奖】

2023—2023学年语文人教新课标八上《说“屏”》同步练习及答案15.《说“屏”》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伧.俗()②休憩.()③擅.长()④徒.劳()2.解释下列加点字。
纳.凉:休憩.:徒.劳:书斋.:3.与“因地制宜”一词中“因”意思一样的是()A.因小失大B.因材施教C.因循守旧D.因果报应4.说说下列句中引号的作用。
①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
()②“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
()③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
()④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
5.默写杜牧《秋夕》一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牡丹亭》的作者是________朝________家________的代表作。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屏也有大小之分。
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
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
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
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1.解释下列词语。
①伧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因地制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屏》练习题

《说“屏”》巩固提高练习1.选出黑体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A.屏风(píng)纳凉(nà)B.流莹(yíng)惟幕(wéi)C.伧俗(chèn)因地制宜(yì)D.造型(xíng)缓冲(huǎn)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2)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3)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等。
()(4)“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3.下面五句话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①现在听人在集会里讲话,许多遣词造句欠妥的地方好像都跟时下的文章相同,甚至变本加厉。
②这真是“耳濡(rú)”和“目染”交相为用了。
③因此,我们想,写文章的人多推敲推敲会减少许多人说话的毛病;而说话的人稍微留心一点,对于学着写文章的人也会有点好处。
④说话和写文章是互相影响的。
⑤听惯了这种话,写文章的时候也会不知不觉的在笔下流露。
A.①③⑤②④B.④①⑤②③C.③④⑤②①D.④①③⑤②4.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B.一进入会场就看到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红杨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校园活动的。
D.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5.下面的文字,先提出问题,然后从三个方面作分析。
请仿照这种结构,写一段话,内容自定。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
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
再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这也为修造石拱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一)植物也有“喜怒哀乐”①最初,人类以为只有自己才配有喜怒哀乐这样高级的情感。
说屏

《说屏》《大自然的语言》《观潮》练习的参考答案
一、写出下面划线字词的读音或根据读音写出字词
15《说屏》
píng nàwéi huǎn cāng yǎ
16《大自然的语言》
méng piān yùn cìxiāo nìshuāi shǐzhǎng yīng
二、解释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
28《观潮》
1 农历十六日
2 当……时
3 几乎、将近
4 连接着天
5 用水淋洗
6 战船7穷尽8 舞动树立、举9 一点儿10船11 去,往
12善于13 披散着头发14巨浪15翻腾16 江岸17满眼18 高
19租用
三、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1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啊。
2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薄,吞没宇宙,涤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
3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只听得)传来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如同山塌了一样。
4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描写的就是这样的景象啊。
5江岸上下十多里的地方里,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路上堵满了车马,食物和别的各种东西都比平常贵上一倍,而租赁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
三问答题
对上文进行形象概括,呼应了首句。
《说“屏”》例题分析

《说“屏”》例题分析
《说“屏”》例题分析
例1
为下面句中加横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填汉字。
①全桥结构匀称___________,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②大殿廊下,鸣钟击磬___________,乐声悠扬。
③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
hè___________。
④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
jiǒng___________然不同。
辨析:此题考查的是易读错、写错的几个字。
①中的“称”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chèn和
chēng,在这里应读chèn。
②中的“磬”字是个僻字,且易和“馨”字混淆。
③中的“hè”字也是比较复杂的字形,如果平时不细心是容易出错的。
④中则容易写成“迥”字,必须仔细辨析。
正确答案是:①chèn ②qìng
③壑
④迥。
例2
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词语。
①石拱桥___________形式优美,___________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午雄跨在江河之上。
说屏说明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说屏说明文阅读原文附答案(1)“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
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nà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xiāo魂的了。
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
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
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2)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
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
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
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
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
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3)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4)屏也有大小之分。
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
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
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到的作用,仅仅是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
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5)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点文化休憩的作用。
《说屏》1

“抱膝看屏山”出自张恨水的《金 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 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 悟一生得失。
结尾两处引用古 诗佳句“闲倚画 屏”“抱膝看屏 山” 使平实的说 明中流动着诗歌 的韵律,使语言 充满诗情画意。
多次引用古诗词,有什么作用?作者的 用意是什么?
说 “屏” 陈从周
屏风大观园
木 屏
插
屏
山 水 屏
人 物 屏Biblioteka 花 鸟 屏整体感知
1.什么是屏?(用文中句子回答)
屏者,障也。
屏,就是用来遮挡的东西 。
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研读第一段 1.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2.屏风的特点是什么?
喜爱 向往 赞赏
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 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
(1)文章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 有浓浓的诗意和文学韵味。
(2)屏风和古诗词都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载体,都突显了中国文化,两者是 相称的。能更好的表达作者希望人们 重视屏风文化艺术性的愿望。
你知道哪些中国传统器物文化,说一 说,丰富课外知识 。
瓷器 ,玉器,扇子,茶具,屏风, 青铜器,香囊,鼻烟壶,古玩,鸟笼, 长命锁等......
分 介 绍 屏 风 的 种 类 设 置 应 注 意 问 题
总 总结全文 点明写作意图
屏风在古代文人笔下展 现出何种风姿呢?
秋
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 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 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上几分 暗淡与幽冷的色调。这时, 一个孤单的宫女正在用夏 日用的小凉扇扑打着飞来 飞去的萤火虫。
说屏

划分文章结构层次,理清行文思路。
第一节,引出说明对象,点出屏风特点。 第二节,介绍屏风的作用。 二—四节 第三节,屏风的种类。
说 “屏”
第四节,屏风在设置上应 注意的问题。 第五节,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屏风的作用,点明 写作意图。
金屏
银屏
锦屏
画屏
石屏
木屏
竹屏
说明文练习
A.确定写作对象找出写作对象的特征。 说明文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使读者对所说明的事物 有具体、清晰、准确的了解。 B.决定说明顺序安排好写作结构。 一般地说明事物的成因、方法的文章,往往以时间为序,说 明事物形状、构造,一般以空间顺序写。有的说明文采用分 类的方法,可以按照所分的各类为顺序进行说明。大多数不 是只用单一的说明顺序,而是多种说明顺序交错使用,因此, 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好说明顺序: 一、要安排好全文布局顺序。 二、要安排好说明主体的顺序。 三、要安排好段落内部的顺序。
C.初步想好所要采用的说明方法。 多种说明方法在同一篇说明文往往是综合甚至交错运用 的。这样综合运用说明方法,而又有所侧重,就能具体 而生动地显示事物的特征,又能给人清晰的印象。 一、选择说明方法要看能不能有助于达到说明目的。 二、要有助于加强文章的趣味性。 三、综合运用说明方法时应该有所侧重。 D.注意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不是以情感人,而是客观地说明事物,它追求的是 科学的真实。说明的对象是怎样的,就必须如实地说成是 怎样的。特别是时间、空间、范围、条件、数量等方面更 要注意。准确,是说明语言的基本特点。
锦屏
石屏 竹屏
实用功能和艺术装饰功能。
理解引用古诗词的用意
古诗词句,使全文具有了浓浓 的诗意和韵味,而这和本文说明对 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 是相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屏》阅读及答案
说屏
陈从周
(1)“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
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nà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xiāo魂的了。
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
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
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2)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
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
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
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
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
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3)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按屏的建造
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4)屏也有大小之分。
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
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
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到的作用,仅仅是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
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5)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点文化休憩的作用。
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徒劳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
nà xiāo­
()凉()魂闺女()休憩() ­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给我们介绍了屏的知识?(3分)
­
3.读第1段,说说屏的什么特点赢得了外国人的“齐声称道”。
(2分)
­
4.屏的主要作用有哪些?(3分)
­
5.作者从哪些方面表达了对屏的喜爱之情?(3分)
6.作者除了介绍屏的知识,还表达了怎样的愿望?(2分)
答案:
1.纳销guī qì
2.从特征、作用、分类、设置等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
(答出其中的3点即可)
3.屏的“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特点赢得了外国人的“齐声称道”。
4.既起分割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
另外,还是“流动空间”,还有文化休憩作用。
(答出其中的3点即可)
5.第1段直接表达了对屏的向往之情。
第4段写对人们忽视屏的建筑美现象的不满也反映了对屏的喜爱。
第5段在对屏的闲滋味的体验和对屏的创新希望中寄寓了对屏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