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黄河颂同步练习A卷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同步检测(含答案)
第5课《黄河颂》同步检测(分数:60分时间:45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8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黄河以它英雄的气pò,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它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它zhuó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它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捕育着祖国的英雄儿女!(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4分)气pò( ) zhuó( ) 流宛.转( ) 屏.障( )(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其正确写法是“______”。
(2分)2.下列诗句朗读时停顿有误的一项是(3分)()A.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B.我/站在/高山之巅C.掀起/万丈狂澜D.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结合语境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B.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浩浩荡荡:泛指广阔或壮大,这里指水势浩大.C.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哺育:喂养,培养。
D.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宛转:声音圆润柔媚,悠扬动听。
4.下面文字中的横线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3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黄河流千古,流出了,流出了,流出了。
A.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
B.《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于1939年春创作的组诗,经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同步练习题(2套)及答案
部编七下语文5 《黄河颂》同步练习及答案训练一一.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气魄()澎湃()滋长()屏障()宛转()哺育()狂lán()山diān()气pò()摇lán()二.写出有关黄河的诗句。
1.黄河之水天上来,。
2.,万里写入胸怀间。
3.,一片孤城万仞山。
4.白日依山尽,。
欲穷千里目,。
5.大漠孤烟直,。
三.填空。
1.组诗《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原名。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谱曲。
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2.诗人从自然特征、、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河的的思想感情。
四.答。
1.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2.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3.诗中为什么反复出现“啊!黄河!”的诗句?五.选择。
1.下列语序调整后基本意思不变的一组是()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不犯人,人不犯我B、艳若桃李,冷若冰霜,——冷若冰霜,艳若桃李C、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D、事出有因,查无实据——查无实据,事出有因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符合“简明”要求的一项是()A、语言,也就是说话,好像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儿B、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C、今天晚上开年段会议,请准时参加D、老爷断一千也可,五百也可,与冯家作烧埋之费3.为了使语言连贯,下面横线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语句是()能发问、勤发问的人,,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A、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B、头脑会自然日益丰富C、自然会头脑日益丰富D、自然头脑会日益丰富训练二(一)阅读下面诗句,回答文后问题。
我站在高山之巅,在你的身边扮演!望黄河滚滚,啊!黄河!奔向东南。
你是伟大坚强,惊涛澎湃,像一个巨人掀起万丈狂澜;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浊流宛转,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结成九曲连环;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从昆仑山下啊!黄河!奔向黄海之边;你一泻万丈,把中原大地浩浩荡荡.劈成南北两面。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6 黄河颂 同步练习
第6课随堂十分钟基础达标1.给下面句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我站在高山之diān(),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2)惊涛pénɡpài(),掀起万丈狂lán();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3)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zī()长!2.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墨客吟颂黄河,赞美黄河。
请写出两句关于黄河的古诗(意思完整的上下两句):,。
3.下面是一位同学搜集的一则关于黄河的材料,请阅读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据历史记载,从先秦到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三千多年里,仅黄河下游就曾发生过一千五百多次大的决口,每次都造成洪水横流,千里泽国的人间惨象。
而近几年来,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使黄河又出现了严重的缺水断流和污染等新的问题。
①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修改意见:②面对黄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呼吁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整体感知4.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5. 结尾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在朗读语调上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趣味语文6.下图是黄河母亲的雕塑,请认真观察,谈谈你对这座雕塑的理解。
【答案】1.(1)巅bēn(2)澎湃澜zhuóqū(3)bǔ滋2.示例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示例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①去掉“由于”或“使”②示例:爱护黄河,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4.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5.后一句(或第二句)的语调应读得更高一些。
原因:因为这样读,一句比一句有气势,尤其在全诗结束时,给人以昂扬向上之感,更能突出豪迈气概,更好地表达出一种坚定决心。
语文七年级第二单元第5课《黄河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语文七年级第二单元第5课《黄河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B.哺育(bǔ)气魄(pò) 发扬滋长(zī) C.浊流(zhuó) 宛转(wǎn) 一泄万丈(xiè)D.屏嶂(zhàng) 豪迈(mài) 伟大艰强(jiān)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掀起万丈狂澜(巨大的波浪)B.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即精神的城防)C.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雄壮、雄伟)D.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比喻支流)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B.我/站在/高山之巅 C.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D.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4. 文学常识填空。
(1)《黄河颂》选自组诗《》。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作词,谱曲。
(2)光未然,本名。
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
、家。
5.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
B.“望黄河滚滚”的“望”字,一直统领到“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
C.该诗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等语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D.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有长句。
6.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歌颂黄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几个问题。
(1)【诗中黄河】面对滔滔黄河,唐朝诗人李白吟咏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请你再写出两句完整(含上下句)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词名句。
(2)【画中黄河】观察下面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鸣》,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7.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8.“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9.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10.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屏障”?(二)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同步练习(含答案)
《黄河颂》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及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澎湃(pài) 山巅(diān)九曲连环(qǔ)B. 哺育(bǔ)气魄(pò) 发扬滋长(zī)C. 浊流(zhuó) 宛转(wǎn)一泄万丈(xiè)D. 屏嶂(zhàng) 豪迈(mài) 万丈狂谰(lá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B. 生命在每一个早晨抖落尘埃,婉如一只小蝌蚪游向大海。
C. 这庄严肃穆的无名墓冢能剧烈地震憾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的感情。
D. 看到宣传栏中的遗失启示,张勇才知道王宇的手机丢了。
3.选择恰当的词语完成语句。
(1)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中国印。
()A. 烙上B. 刻上C. 画上D. 印上(2)流在心里的血/中华的声音。
()A. 晌着B. 澎湃着C. 唱着D. 回荡着(3)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筑成我们民族的。
()A. 身躯屏障B. 身躯固堤C. 体魄屏障D. 体魄固堤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般人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不是叹惜自己挣钱太少就是羡慕别人赚钱太多,可苏拉底在逛完市场之后,却说:“原来我不需要的东西这么多啊!”B. 在农村不乏“家电盲”,一旦使用电器,胆小的束手无策,胆大的就盲目操作造成用电事故。
C. 昆铁路横穿髙安并设立火车站,交通将迅速发达,吸引着海外投资商纷至沓来,不久的将来,髙安将跻身于中等城市的行列。
D. 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技术力量特别缺乏下,这个工程也没有停下来。
B. 我们就互相关心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C. 纵然功课很忙,我们也要坚持体育锻炼。
D. 他从没缺过课,今天下午,大约肯定是生病了。
人教新版七年级(下)《第6课 黄河颂》同步练习卷(1)
人教新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黄河颂》同步练习卷(1)一、双基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劈.开(pī)澎湃.(bài)山巅.(diān)B.浊.流(zhú)扮.演(bàn)构筑.(zhù)C.哺.育(pǔ)发源.(yuán)屏障.(zhànɡ)D.体魄.(pò)宛.转(wǎn)流泻.(xiè)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掀起万丈狂澜..。
(巨大的波浪)B.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即精神的城防)C.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雄壮、雄伟)D.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这里是比喻支流)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B.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C.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D.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4.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反复)B.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比喻、拟人)C.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夸张、对偶)D.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比喻、拟人)5.对诗歌《黄河颂》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第2节“望黄河”部分,一个“望”字统领下文,“望”的内容虚实结合,章法谨严。
B.诗中“啊!黄河!”反复出现,起到了分层的作用。
C.全诗都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黄河,使感情抒发得更为直接、真切、浓烈!D.诗歌写得明快雄健,以长句为主,长短结合,自由奔放且错落有致。
6.综合性学习。
班上开展以“追寻母亲河”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标语】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诗歌朗诵】请你写出两句吟咏黄河的诗句。
(3)【材料探究】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黄河只叫“河”,没有“黄”字。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黄河颂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6课黄河颂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 哺.育(pŭ)澎湃.(pài)气魄.(pò)B. 山巅.(diān)狂澜.(1án)屏.障(píng)C. 浩荡.(shāng)浊.流(zhuó)滋.长(zì)D. 赞.歌(zàn)源.(yuán) 宛.转(wán)答案:B解析:分析:A项“哺”应读bŭ;C项“荡”应读dàng;“滋”应读zī;D项“宛”应读wăn。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常用字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下列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澎湃(pài) 山巅(diān)劈开(pī)B.浊流(zhú)扮演(bàn)构筑(zhù)C.哺育(bǔ) 发源(yuán) 屏障(zhànɡ)D.体魄(pò) 宛转(wǎn) 流泻(xiè)答案:B解析:分析:B 项中“浊”应读“zhuó”。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3.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哽住(gěng)扮演(bàn)澎湃(bài)气魄(pò)B. 哺育(fǔ)惩罚(chěng)逼狭(xiá)懊悔(ào)C. 惨败(cǎn)胡骑(qí)镐头(gǎo)泛滥(fàn)D. 屏障(píng)山巅(diān)滋长(zī)炽痛(chì)答案:D解析:分析:A项“湃”应读pài;B项“哺”应读bŭ;C项“骑”应读jì。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常用字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4.选出下面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赞歌昆仑掀起扮演B.倾卸浩荡臂膀发源C.坚强惊涛澎湃中原D.滋长哺育榜样豪迈答案:B解析:分析:B 项中“卸”应为“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5《黄河颂》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5.《黄河颂》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气魄(pò)坚强(qiáng)赞歌(zàn)奔向(bēn)B.澎湃(pài)狂澜(1án)浊流(zhuó)九曲(qē)C.摇篮(1án)扮演(bàn)发源(fā)屏障(píng)D.浩荡(hào)臂膀(bì)哺育(pē)滋长(zī)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B.生命在每一个早晨抖落尘埃,婉如一只小蝌蚪游向大海。
C.这庄严肃穆的无名墓冢能剧烈地震憾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的感情。
D.看到宣传栏中的遗失启示,张勇才知道王宇的手机丢了。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般人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不是叹惜自己挣钱太少就是羡慕别人赚钱太多,可苏拉底在逛完市场之后,却说:“原来我不需要的东西这么多啊!”B.在农村不乏“家电盲”,一旦使用电器,胆小的束手无策,胆大的就盲目操作造成用电事故。
C.昆铁路横穿髙安并设立火车站,交通将迅速发达,吸引着海外投资商纷至沓来,不久的将来,髙安将跻身于中等城市的行列。
D.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
4. 下列歌词中不是病句的一项是()A.记得自我保护,必要时候讲些善意谎言。
——林俊杰《学不会》B.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毛宁《涛声依旧》C.无限个千万弟兄。
——周杰伦《龙拳》D.小河流我愿待在你身旁,听你唱永恒的歌声。
——孟庭苇《往事》5.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____________;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____________;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____________。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5《黄河颂》练习题
《黄河颂》练习题一、字词书写1.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领略到黄河惊涛澎pài_____的气势;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邓稼先鞠躬尽cuì_____为国献身的情怀。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走进课文,众多杰出人物光辉灿烂。
有功xūn泽人间的邓稼先,有锲而不舍做学问,不断 A (追随/追求)zh uó越的闻一多先生,还有写出《黄河颂》来 B (表达/表示)我们民族气pò的诗人光未然,以及爱国爱家为土地发出shì言的端木蕻良。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功xūn(_____)zhuó(______)越气pò(______)shì(_______)言(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A____________ B _________二、选择题3.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B.《黄河大合唱》由八个乐章组成,每乐章前由朗诵做先导,以黄河为背景,由七种不同演唱方式的歌曲构成。
C.《黄河颂》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唱出了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D.光未然,本名张光年,诗人、文学评论家。
代表作品有诗集《光未然诗存》,论文集《风雨文谈)等。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
此书是北宋时期司马光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回忆鲁迅先生》作者萧红,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C.《说和做》作者闻一多,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D.《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作者原名张光年,文学评论家。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C.《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黄河颂同步练习A卷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黄河颂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澎湃(bài)山巅(diān)劈开(pī)B . 浊流(zhú)扮演(bàn)构筑(zhù)C . 哺育(pǔ)发源(yuán)屏障(zhànɡ)D . 体魄(pò)宛转(wǎn)流泻(xiè)2. (2分)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 .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B .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C .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D .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3. (2分)下列加线词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屏障九曲连环哺育浊流A . zhàng qǔbǔzhuóB . zhàng qūbǔzhuóC . zhàng qǔpǔzhuóD . zhàng qǔbǔzhuō4. (2分)选出下列字形和注音全对的一项()A . 巅(diān)澎湃(pài)狂澜(lán)B . 屏障(pín)哺育(fú)九曲连环(qǔ)C . 浊流婉转浩浩荡荡发扬滋长D . 气势磅礴英雄气概洗星海5. (2分)读《四渡赤水出奇兵》,对“乌江天险重飞渡”的“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表示多次、几次B . 指红军领导对渡乌江工作的重视C . 指“注重”D . 第二次(渡乌江)6. (2分)选出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A . 虽然那天/清晨 / 落叶满地,B . 两条路 / 都未经 / 脚印污染。
C . 啊,留下一条路 / 等改日再见!D . 但我知道 / 路径延绵 / 无尽头,7. (2分)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5《黄河颂》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5.《黄河颂》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气魄(pò)坚强(qiáng)赞歌(zàn)奔向(bēn)B.澎湃(pài)狂澜(1án)浊流(zhuó)九曲(qē)C.摇篮(1án)扮演(bàn)发源(fā)屏障(píng)D.浩荡(hào)臂膀(bì)哺育(pē)滋长(zī)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B.生命在每一个早晨抖落尘埃,婉如一只小蝌蚪游向大海。
C.这庄严肃穆的无名墓冢能剧烈地震憾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的感情。
D.看到宣传栏中的遗失启示,张勇才知道王宇的手机丢了。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般人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不是叹惜自己挣钱太少就是羡慕别人赚钱太多,可苏拉底在逛完市场之后,却说:“原来我不需要的东西这么多啊!”B.在农村不乏“家电盲”,一旦使用电器,胆小的束手无策,胆大的就盲目操作造成用电事故。
C.昆铁路横穿髙安并设立火车站,交通将迅速发达,吸引着海外投资商纷至沓来,不久的将来,髙安将跻身于中等城市的行列。
D.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
4. 下列歌词中不是病句的一项是()A.记得自我保护,必要时候讲些善意谎言。
——林俊杰《学不会》B.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毛宁《涛声依旧》C.无限个千万弟兄。
——周杰伦《龙拳》D.小河流我愿待在你身旁,听你唱永恒的歌声。
——孟庭苇《往事》5.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____________;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____________;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知识点及同步练习【知识点】一、内容赏析(一)序曲1.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几大块?两块。
第一段是朗诵词也就是序曲部分,第二段是歌词即文章的主体部分。
2.在第一段中,朗诵词开宗明义的说出了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3.黄河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请问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拟人。
(二)主体:望黄河1.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人身上所特有的精神品质及情感特征赋予了黄河,为什么黄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首先我们来看诗人描写黄河的形象和气势的诗句。
诗人对黄河形象及气势的描绘从哪里到哪里?明确: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2.这部分内容在文中可由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望。
3.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诗人使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黄河的形象和气势?滚滚、奔向、惊淘澎湃、万丈狂澜、宛转、九曲连环、劈成等。
(三)主体:颂黄河1.望黄河波涛滚滚,颂黄河气壮山河。
思考: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伟大贡献的?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话?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黄河!”(1)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
(3)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中华民族。
2.作者从外在形象,内在精神充分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四)尾声望黄河诗人心潮澎湃,对着黄河诗人有唱不尽的颂歌,最后诗人代表中华儿女发出向它学习的誓言,学习黄河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的精神二、理解主题1.作者仅仅是在写黄河吗?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不是。
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2.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民族等等。
【精品】人教版初一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目录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同步练习第3课《丑小鸭》同步练习第4课《诗两首》同步练习第5课《伤仲永》同步练习第6课《黄河颂》同步练习第7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同步练习第9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第10课《木兰诗》同步练习第1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同步练习第14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同步练习第15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第16课《社戏》同步练习第17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第18课《竹影》同步练习第19课《观舞记》同步练习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第21课《伟大的悲剧》同步练习第22课《在沙漠中心》同步练习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同步练习第24课《真正的英雄》同步练习第25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第26课《猫》同步练习第27课《斑羚飞渡》同步练习第28课《华南虎》同步练习第29课《马》同步练习第30课《狼》同步练习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查字典有误的是组二、为下列加线多音多义字选择正确读音和字义的是宿儒 1、sù 2、xiǔ 3、xiùa.住,过夜 b.平素 c.年老的,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
拗过去 1、ǎo 2、àoa.用力弯曲 b.不顺薄薄的雪1、bï 2、bî 3、báoa.迫近 b.厚薄 c.轻视攒成小球1、zǎn 2、cuána.聚集 b.积蓄A.1、c;1、a;3、b;2、aB.2、c;1、 b;3、b;2、aC.1、c;2、a;3、 c;2、aD.2、c;2、a;1、a;1、b三、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轻捷班蝥无妨机关B.鉴赏人迹罕至消释人声鼎沸C.绣象绅士盔甲戒尺D.质扑博学书塾陌生四、选词填空1、他很高兴,但竞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
(A.机密 B.机谋 C.机关)2、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这里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黄河颂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1分)1. (2分)下列各项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
B . “望黄河滚滚”的“望”字,一直统领到“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像。
C . 该诗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D . 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
2. (2分)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 .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B .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C .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
D . 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哩!3. (2分)对课文《黄河颂》内容的分析错误的是()。
A .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三乐章的歌词,也是二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
B . 诗歌着眼于“歌颂”,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在我们面前,他站在高山之上,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气势恢宏的颂歌。
C . 诗人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向它学习,像它一样伟大坚强。
D .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4. (2分)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澎湃(bài)山巅(diān)劈开(pī)B . 浊流(zhú)扮演(bàn)构筑(zhù)C . 哺育(pǔ)发源(yuán)屏障(zhànɡ)D . 体魄(pò)宛转(wǎn)流泻(xiè)5. (2分)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范围。
B .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污染:本来指有害物质混入空气、土壤、水源等而造成危害,用在这个句子中说明这条道路很少有人走过。
C .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萋萋:形容荒草孤独寂寞,十分荒凉的样子。
D .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延绵:绵延的意思,用在这里指这条路径延长。
6. (2分)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进亲人/怀。
B .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C .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D .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7. (2分)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无误的一项是()屏障()哺育()发扬滋长()澎湃()wǎn()转高山之diān()体pò()zhuó()流一xiè()万丈A . zhàng pǔ zī pài宛巅魄浊泻B . zhàng bǔ zī bài宛巅魄浊泻C . zhàng bǔ zī pài婉巅魄浊泻D . zhàng bǔ zī pài宛巅魄浊泻8. (2分)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B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 .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D .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9. (3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首次参加《最强大脑》的他在众多选手中并不显眼,但凭借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超强的运算能力,在小组赛中锋芒毕露,暂时领先。
B . 北京奥运会上,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用精湛的手法和宏大的画面,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让人叹为观止。
C .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它们可以更好地“述说”正能量,从而重塑我们的价值观,激励我们的潜能。
D . 不法分子往牛肉中注射大量的水,通过增重,谋取利润,相关部门应对此类行为予以坚决打击。
10. (2分)对《天上的街市》这首诗的主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通过描绘天上街市的美好生活,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B . 通过描绘天上街市的美好生活,表达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
C . 通过描绘天上街市的美好生活,表达作者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精神。
D . 通过描绘天上街市的美好生活,表达作者郁闷的感情。
11. (2分)选出下面多音字读音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 曲折B . 弯曲C . 歌曲D . 曲解1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B . 一个好学生干部要善于倾听心声的呼声和对班级工作的意见。
C . 我们只有和自然和睦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
D . 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13. (2分)下列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李宏国是一个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人。
B . 我们衷心祝福国家国泰民安,明天会更美好。
C . 王海把教室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花枝招展。
D . 赵刚画的蝴蝶真是栩栩如生。
14. (2分)下列句子表达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教育部日前表示,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最重要的位置,并坚持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并重发展。
B . 社区居民议事会是居民参与管理的重要平台,其成员包括户籍居民代表、非户籍居民代表等组成。
C . 据调查,有高达78%的用户在“阿里腾讯要开银行,你会不会去存钱”的问题上给予了明确的答案,这表明试点民营银行有着广泛的认可度。
D . 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开展了“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评选活动。
15. (2分)节令联是指有特定应时性或纪念性的对联,内容多为咏物、抒情、议论或祝愿。
如:清明节联“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重阳节联“糕含登高意,菊呈晚节情”等。
下列与其它三副所纪念传统节日不同的一副节令联是()A . 千古诤臣罹祸尔今屈子开颜B . 喜得天开清旷域宛然人在广寒宫C . 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D . 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二、填空题 (共7题;共29分)16. (3分)《黄河颂》由________ (原名张光年)作词,________曲,这是抗战初期很有影响的________,诗人通过赞美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17. (4分)《黄河大合唱》,1939年作于抗日根据地________,________词,________曲,由________个乐章组成。
18. (5分)全诗运用了什么明显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19. (5分)阅读此诗,回答问题。
乡色酒舒兰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正年少你圆人也圆三十年后我从椰树林望你你是一杯乡色酒诗歌第二节为什么把月比为“一杯乡色酒”?20. (5分)写出两句关于黄河的古诗词。
21. (5分)对比阅读,回答问题。
《长江》和《筏子》都写于1961年,都透露出那个时代特有的政治热情,不过,它们又有着各自的特点。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与同学打擂台,一人说一个不同点,看谁坚持到最后。
22. (2分)如今,越来越多的成都人利用双休日、节庆长假自驾车涌入周边乡村,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成都“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
请为你熟悉的农家乐写一段推荐性的文字,以吸引游客前来度假。
内容可以包括山水田园景色,或民风民俗,或饮食文化,或特色游玩安排等。
(80字左右)推荐地点:________推荐语:________①推荐内容突出农家乐的特点;②语言生动;③有推荐的语气三、阅读理解 (共2题;共15分)23. (5分)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4. (10分)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乡色酒舒兰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正年少你圆我从椰树林望你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1)全篇写望月思乡,运用对照手法。
请具体说明一下诗歌对照手法的运用,并简述其作用。
(2)诗歌第二节为什么把月比为“一杯乡色酒”?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1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填空题 (共7题;共29分)16-1、17-1、18-1、18-2、19-1、20-1、21-1、22-1、三、阅读理解 (共2题;共15分)23-1、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