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印刷油墨的组成成分简要介绍
凹版印刷金银油墨的配制与使用
凹版印刷金银油墨的配制与使用2009-02-12 15:26:09(已经被浏览411次)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肖志坚金银墨是典型的金属油墨,是现代包装印刷的重要原材料,更是资深包装设计师的“杀手锏”。随着商品包装功能的不断提升,金银墨印刷正以其独有的功效和富贵的气质在包装印刷中展现着耀眼的光彩。1 金属油墨组成凹版用金属油墨主要有两种:金墨和银墨。常用金墨是由铜粉、锌粉、铜合金粉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一般情况下,金粉中锌含量为8%~30%,比例不同,金粉色相不同,有青金、红金和青红金之分。含锌量为8%~12%的金粉颜色偏红,称为红金;含锌量为20%~30%的金粉颜色偏青,称为青金,介于红金和青金之间的称为青红金。银粉主体成分是金属铝,通常由65%的片状铝粉与35%的挥发性碳氢类溶剂组成。2 金银墨制造金银墨的生产与一般油墨加工工艺差异较大,尤其是金属色料加工。金银墨色料主要是片状金属,面积较普通色料大、轻柔,有较强的反光和折光性,经与硬脂酸作用形成漂浮体,经溶剂溶胀后分散在连接料中,形成油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能通过研磨机反复研磨,否则易失去金属光泽,影响印刷效果。同时为了提高印刷后反光效果和金属光泽,反而要加大金属片微粒。不同油墨公司生产的金银油墨随着生产工艺的差异,配墨用连结料也有较大的区别。1)金银墨原料制备金银墨原料主体成分是金银粉,微粒的平均大小为5~12μm,是由对应金属通过压榨法或滚转机法粉碎而制成的粉末。细度上分为200目、500目、800目、1000目、1200目、2000目等多种,目数不同,制造的油墨用途不同。800目以下的特细粉主要用于制造胶印油墨,800~1000目中等细度金属粉用于制造凹印油墨,较粗粉往往用于制造丝印油墨。金银密度大,粉化后很难有效分散制成油墨,为了获得常规色料分散性能,粉化后必须和硬脂酸作用,在金属粉表面,形成活性薄层,获得漂浮效果。生产和使用金属粉时,必须保护好这层特殊功能的硬脂酸膜,否则会严重影响金属粉的分散效果,致使金银墨失去金色光泽。为了让硬脂酸膜具备有效性和持久性,生产加工时需要注意。①硬脂酸化时,一般不选用含低分子酸、脂肪酸等能置换硬脂酸的连结料。或者酸值在游离酸0.1%~0.2%以下,pH值在5以下或无酸值的连接料,特别是共聚连结料。②要充分发挥金粉的金色,主要要使金粉之上附着一层透明平整的皮膜,所以尽量采用树脂含量高的连结料。③金属粉粒子大,相对密度亦大,所以适印性范围狭窄,要找好金属粉和调金油比例,调配出适合印刷的粘稠度,印刷性,转移性。④加工和使用的过程,避免金属粉与酸、硫化物、干燥剂等接触,储存时,须密封存放在温度变化小的阴暗处。2)油墨制备市场上一般买不到成品凹版金银墨,印刷企业只能买回金银粉或浆料,只有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调配。调配工艺决定了成品油墨的质量和印刷效果,一般调配工艺包括两个过程,一是色料溶胀;二是调墨调色。①色料溶胀。色料溶胀是整个油墨制备的关键过程,直接决定了成品油墨质量和印刷效果。称量:根据工艺要求称量各金属色料。称量和调配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须戴上口罩和手套,轻拿轻放,防止金银粉尘进入口鼻中,造成重金属中毒。称量前应该仔细检查金属粉是否变质失效,如:铜粉是否变绿、铝粉是否变黑等。溶胀:将称量好的金属色料轻轻倒入调墨桶中,按2∶1的比例注入有机溶剂浸泡,色料不得超过调墨桶体积的1 / 5,否则需换大桶。浸泡时间5~10min,同时启动搅拌器搅拌,确保金属颜料完全浸泡溶胀。目前主要选择甲苯溶剂溶胀金银粉,考虑到甲苯有毒性,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②调墨调色。将完全溶胀的色料和连接料调金油、调银油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制得具有印刷适性的金银油墨。调墨:根据色料种类选择连接料并称量,一般按照2∶1的比例。调配时,将称量好的连接料慢慢注入上工序已完全泡透的色料中,边倒边搅拌,直至桶中金属色料完全均匀分散,一般5~10min。调金油、调银油的选择和用量需要结合色料种类和成分来定。调色:有时为了实现某些特殊效果,会在调配过程中向金属油墨中添加特定颜色的色浆、色粉等来实现彩色金属效果,如:为了提高红金墨的红色效果,往往加入0.5%的金红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金属颜料性能和其它色浆性能差异较大,添加后可能会影响到金属墨的性能,建议使用前做些试验。3 金银墨印刷工艺金银墨和普通油墨一样,印刷对象广泛,但是由于其色料的特殊性,也存在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包括印前图文设计、印刷工艺控制和印后加工等。1)印前设计为了充分利用金银墨能产生富丽堂皇的金属光泽,避免印刷时色料颗粒大,并易与其它材料作用出现变色等问题,在包装设计时,应根据承印材料的类型和印刷工艺,合理设计版面,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美化效果。①图文设计力求简洁醒目,一般主要在实地部分或者色块上应用金、银墨,而对于十分细小的阴文、阳文和层次过渡最好不要设计成金银色,以避免套印困难和金属色露底或错色。②色彩表现上应考虑纸张的金属色泽倾向和光泽对呈色效果的影响,在纸张上印刷金、银墨时通常要先铺设底色墨,比如印刷银色油墨时先铺设一层淡淡的白墨,然后再印刷银色油墨,这样既可以提高银墨层的光泽度,同时还能够加强银墨在纸张上的粘附力。③如果承印物材料是铝箔或者真空镀铝纸,在其上印刷透明黄,就能够达到金色效果;在塑料薄膜复合里印工艺中,在OPP塑料薄膜上印刷透明黄之后再复合铝箔,印刷品墨层也能够达到金色效果,既可以节省昂贵的金属油墨,同时又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④在制版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金、银墨的色序安排,一般金银墨最后印刷,以保证其保持金属色泽。2)金银墨凹印金银墨凹印是实现金银墨印刷效果的关键步骤,印刷过程除按照常规工艺控制外,还必须充分认识承印表面、印刷设备、油墨性能、调配工艺以及环境温湿度等对产品最终质量的影响。①承印物材料选材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承印物材料的表面性能,包括白度、平滑度、表面强度、平整度等指标,伸缩率小,吸墨性适中。如果承印物材料的平整度不好,伸缩性大,坚实性差,难以保持恒定的印刷压力,很容易产生印刷压力不均、印迹墨层附着不牢和墨色发花等质量弊病。因此,如果要在纸张上印刷金、银墨,可以选择铜版纸、玻璃卡纸、白板纸等承印物材料,能够很好地突出金、银墨的金属光泽性。如果承印物材料是塑料薄膜,在印刷之间必须要对塑料薄膜进行预处理,比如电晕处理,以提高塑料薄膜的印刷适性以及金、银墨的附着力。部分材料表面性能不合适时,常在印刷金、银墨前先印底色墨,比如印刷银色油墨时先铺设一层淡淡的白墨,然后再印刷银色油墨,这样可以提高银墨层的光泽度,同时还能够加强银墨在纸张上的黏附力。②油墨调配及控制a.粘度。粘度是油墨应用中最主要的控制指标,它直接影响着油墨的转移性能和印刷品的质量,粘度过低容易造成油墨铺展;反之,粘度过高则油墨的转移性能比较差,容易出现大面积实地部分着墨不匀、细线条断裂等弊病。大面积印刷金、银墨时,油墨的粘度可以调得稍低一些,保证印刷后的墨层均匀一致;面积较小的线条上印刷金、银墨时,油墨的粘度则应稍高一些。b.油墨的干燥性。油墨的干燥速度应当适当,油墨的干燥速度太快,容易发生干版,影响油墨的转移,但油墨的干燥速度也不能太慢,否则会发生印刷品背面粘脏现象。选择油墨干燥速度的一般原则是:在印刷机现有的条件下,油墨在进行下一印刷色组之前及进行复卷或堆叠之前应该能够充分干燥,但是在印版上却不能干燥。在印刷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金、银墨中加入适量的慢干性溶剂或者快干性溶剂,以调整金、银墨的干燥速度。另外,金、银墨的使用还应当遵循随调随印的原则,每次调配的油墨量不宜过多,避免油墨调配量过多而使金粉在空气中暴露时间太长,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而失去金色光泽。③印刷机的控制印刷压力。应当根据印刷方式、油墨性能以及承印物材料的吸墨性能等因素来设置适当的印刷压力,印刷压力过大,油墨铺展,图文容易变粗变宽,甚至糊版;印刷压力太小,传墨量不足,图文可能会着墨不匀。在金、银墨印刷过程中,如果是大面积的实地色块可适当地加大印刷压力,可以使墨层均匀、厚实;如果是较小的线条或者文字,则印刷压力应适当减小一点,避免印迹扩大、糊版等不良弊病的产生。张力控制。应当根据承印物材料的种类及其伸缩率来调整张力,比如PE薄膜的伸缩率比较大,张力值应当小一些;而对于纸张或者PET、OPP等伸缩率小的塑料薄膜,张力可以适当地大一些。此外,收卷张力不宜过大,以防发生背面粘脏。印刷速度。在印刷金墨时,印刷机的速度不能太快,否则,由于摩擦作用而产生的热量不断积累,很容易使金墨氧化变黑,不仅会影响金墨的光泽,还有可能会造成糊版。干燥能力。干燥箱的温度不能太高,否则容易引起承印物材料,尤其是PE薄膜的收缩变形。因此,在设定干燥箱的温度时,必须综合考虑印刷速度、印刷张力、承印物材料的种类以及印刷图案的大小等因素。另外,印后要及时清洗金、银墨的版辊,防止金、银墨干结在版辊网穴中,造成网穴的堵塞。④环境温湿度的控制湿度过高,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高,容易使金墨发生变色,而且还会影响纸张承印物材料的含水量,发生尺寸变形,从而造成套印不准等故障。如果湿度太低,空气太干燥,容易发生静电现象。因此,印刷车间内的温湿度应尽量保持恒定,一般来说,相对湿度控制在55%~60%之间,温度控制在20~28℃之间宜。4 使用金属油墨时注意事项1)由于金属颜料的密度大,其颜料颗粒非常容易沉淀,使用前一定要充分搅拌,上机印刷前要检查油墨桶底部是否有沉淀物,如果搅拌不均匀,印刷品的色相和光泽度差异会较大。2)在印刷过程中随着溶剂的不断挥发,金属油墨的黏度会逐渐增大,为了保证金属油墨稳定而良好的流动性和转移性,要定期测量油墨的黏度并适当添加溶剂,使油墨黏度保持在稳定的范围内。3)在印刷金墨、银墨之后,还应该考虑进行UV上光或水性上光,或者对印刷品进行覆膜,以防止金属油墨氧化变色或者脱落。4)金属油墨容易产生气体,特别是银墨,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油墨桶里可能积聚了很多气体,所以打开包装桶时要特别小心,避免大力开启油墨桶时,桶盖弹起伤人。5)由于金属油墨的价格比普通油墨高很多,回收的金属油墨光泽度又会明显下降,因此,在满足连续运转的前提下,在印刷过程中应尽可能少地添加金属油墨,必要时可以重新制作。。
精工网版印刷用金属颜料油墨介绍
Seiko F11精工网版印刷用金属颜料油墨介绍金属颜色油墨,通过网版印刷方法,可以在承印材料的表面得到类似金属质地,具有高级感受的印刷膜。
金属色油墨颜料(金、银粉颜料)的种类多种多样。
颜料颗粒的分布,颗粒直径的大小,颜料表面的平滑性和表面处理状态会影响到金属颜色的光泽和亮度。
表1.金、银粉颜料的种类其中铝粉材料的金银色颜料最为常用,介绍如下:•金银粉(铝粉)颜料的制作方法1.铝材压延后研磨加工成粉状2.铝材蒸发涂布在薄膜上加工成粉状3.金属锡箔加工成超细粉末•金银粉(铝粉)颜料特性的区分1.表面凝集型(L型)2.分散型(N型)3.树脂包裹型(M印刷面密接性: 差— 中 —优 隐蔽性:优中 一 较差金属光泽: 良 —中 f略低光泽,隐蔽性能良好,但 偶然发生印膜表面和 光泽性略低,但密接 表面易发生氧化、剥离印膜材料间的剥离性,耐化学性能良好.•颜料颗粒的大小,粒径分布与金属特性的关系1. 颗粒越粗,微细粒子的分布值越小,印膜表面的金属颗粒立体感越强,但表面略呈白色2. 颗粒越小,金属色的光泽性,隐蔽性越好。
3. 经表面研磨处理过的颗粒,印膜更具立体感。
颗粒粗的颜料颗粒细的颜料颗粒感 强 弱 光泽 弱强隐蔽性图1 金银颜料特性区分示意图表面凝集型(L 型)分散型(N 型)树脂包裹型(M主要金银粉颜料一览表表2符号说明:耐表面剥离状况:良好T O f f X T不良结块状况:A组:金银粉颜料混入油墨后短时间内发生结块现象B 组:结块现象发生率一般。
C/D 组:不容易发生结块现象。
606A 30OL 金银粉颜料特性(L、N、M型)受粉粒直径影响,印刷时可使用的最小网版目数金银粉颜料的型号•金银粉颜料混合后的结块情况☆ACT系列,SG720系列,紫外光油墨(UV油墨)系列金银粉颜料与上述油墨混合后,短时间内发生结块,特别是与结块状况A组的金银粉颜料混合时使用困难。
☆CAV MEIBAN 系列与结块状况A,B组的金银粉颜料混凝土合后,有可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会发生结块现象,应加注意、。
金银墨的基本构成
金银墨的基本构成一、胶印金墨的基本构成铜金粉(铝银浆) 30%~50%胶印调金油50%~70%充分混匀铜金粉(铝银浆)与调金油即可成金银色油墨。
二、造成印金变色的成因及预防措施1. 纸张的酸碱度。
由于制浆和造纸过程中处理不当的原因,如纸浆中带有有机酸或漂白时剩下残氯,会使纸张呈酸性,而加碱性填料、色料时就会使纸张呈碱性。
纸张若呈酸性,酸性的纸张将起着抑制印迹氧化结膜干燥的作用,使干燥速度慢;而碱性太强的纸张,在印刷过程中的碱性物质将不断地传送到水斗液中,使原本偏弱酸性的润版液被中和,影响了正常的润版液PH值,造成剩余的油墨变色变质,另外,会使油墨乳化,造成浮脏。
因此,选择的纸张PH值为7,即呈中性是最理想的,可以有效避免变色。
2. 润版液PH值与水墨平衡。
利用印版图文部分亲油疏水、非图文部分亲水疏油原理的胶印印刷,润版液中的酸性物质可以起到版面清洁除脏的作用,但是酸性过强容易造成印金变色,失去金属光泽,造成印版花版,印迹慢干、背面粘脏等质量问题;而酸性太弱,印版网点图文起脏、糊版。
所以一般润版液的PH值控制在5~6为宜。
水墨平衡就是在印版不起脏、不糊版的前提下,使用尽量少的水分,使油墨的乳化量控制在25%以内的最小范围。
因为水分过大,容易造成印金墨色过淡,金墨无光泽,颜色不鲜艳,金墨被乳化,纸张伸缩变形造成套印不准等质量弊病;水分过小,容易使版面起脏,起油腻及出现并级糊版等问题,所以掌握水墨平衡非常关键。
另外,中间辊必须脱离墨路与水路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避免方法。
3.印刷速度。
印刷速度过快,容易使墨辊间产生激烈磨檫,进而产生的热量使油墨变色,一般的经验是控制在5000张/小时为宜。
4.铜金粉、铝银浆的氧化。
银粉和金粉具有容易氧化变色的弊病,所以未使用完的金银粉必须尽量隔绝空气密闭保存,且存放时间不宜太长。
5.调金油的酸碱度。
银粉和金粉都具有容易氧化的性质,所以使用的调金油必须是氧化性小、酸碱度在中性的快干快固、高黏度树脂油,为了避免长期保存而起氧化,并最好采用即用即调的自调配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氧化变色。
金银粉丝网印刷油墨
金银粉丝网印刷油墨采用金银粉油墨印刷的印刷品非常受消费者的欢迎,但是这些油墨的生产、储存和使用存在一系列的难题。
这对丝网印刷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使用金属粉油墨前,需要了w金银粉油墨和传统油墨有哪些不同。
先要看一下金银粉丝网印刷油墨的组成,给印刷工艺带来哪些特殊需求,并了解这种油墨在哪些应用中适用,哪些不适用。
什么是金银粉油墨?金银粉丝网印刷油墨的主要成分为:金属粉末原料和液态树脂(即油墨连结料)。
油墨连结料充当了颜料的黏合剂并在干燥后起到保护墨膜的作用。
金墨、银墨采用的金属粉末是容易氧化的铜粉和铝粉,在水分、大气、热、某些化学药品的作用下会失去金属光泽。
如铜粉在连结料呈酸性或在微量硫存在时易发黑,印刷后与大气中硫作用也会慢慢失去光泽、发乌。
其贮存性能和印刷性能均不好。
用剩的油墨一般不要再次使用。
金墨所用铜粉中有一定比例的锌粉,根据比例不同,金色泛红或有荧光,也可以用铝粉与透明黄墨制成,其光泽度不如用铜粉制的金墨,但光泽在较长时间里保持不衰,耐化学药品性和毒性也较好。
在看起来呈金色的金墨中,颜料是由铜、锌以不同比例组成的混合物制成的。
如果锌的比例较大(大约为70%铜,30%锌),油墨的金色会呈现淡绿色,被称为浓金色(richgold);如果铜的比例更大(90% 铜,10% 锌),油墨就会呈现淡红色,通常称为淡金色(palegold)。
上述比例是两个极限,在这之间则可以得到介于上述两种色调之间的颜色。
这些色调用透明的橙色着色剂微染,就可以得到与普通调色(例如Pantone 色标)系统中那些指定的颜色匹配的色彩。
银墨是由铝粉分散在石油溶剂中再掺入连结料而制成的。
银墨有两种:一是铝粉漂浮在墨膜表面,其对光的不规则反射可以产生银光闪闪的效果;二是分散在连结料中,外观则是银白色金属。
金墨、银墨的连结料一般采用酸值和胺值极低的树脂,以免影响油墨的光泽,如乙基纤维素、硝酸纤维、聚醋酸乙烯、聚酰胺树脂,并加入一些蜡类物质以改善颜料的悬浮。
油墨主要化学成分
油墨主要化学成分
1 油墨的主要化学成分
油墨是印刷用品中重要的一种工业品,它是由墨料、油基、溶剂、起泡剂、防晒剂、调整剂等构成的物质。
在不同的情况下,分别加入
不同的成分,可以能够制造出不同的油墨。
这些油墨的主要的主要化
学成分包括:
1. 墨料:墨料是油墨的主要成分,可以由矿物、动物或植物原料
配制而成。
比如,印染墨中常用到的砷黑、铁黄等;用于出版印刷的
油墨中常用到的椰青、尼龙等。
2. 油基:油基是油墨乳液的稳定性,也是油墨的主要成分之一,
油基的特点在于具有良好的介电性、透明度和流动性,并提供能量增
透的特性。
它可以由各种类型的油、蜡、沥青及其他添加剂制成。
3. 溶剂:溶剂有助于油墨的分散、稀释与脱涩,大多采用石油衍
生物、植物油和有机溶剂中的一系列混合物作为溶剂,如石蜡油、烷
基丙酮、乙醇醚等。
4. 起泡剂:起泡剂可以使印刷液里的气泡不易凝聚,并能使油墨
具有良好的悬浮性和可均匀性,一般采用表面活性剂和油基结合而成,其中常用的有月桂基甲醇酰胺和月桂酰脲。
5. 防晒剂:防晒剂是指可以有效阻止紫外线的物质,可以有效的
防止油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产生变质,其中采用最多的是聚氨酯衍生
物和醋酸类防晒剂。
6. 调整剂:调整剂的功能是调节油墨的粘度、润滑性及其他物理
性能,可以使油墨具有滴不溢的特性,常用的有缓冲剂、抗黏剂等物质。
以上就是油墨主要化学成分的介绍,这些化学成分作用于油墨中,不仅能够增加油墨的稳定性,同时增加油墨的粘度,使油墨在印刷过
程中表现的良好,并且能够提高印刷的效果。
印刷油墨的介绍综述
油墨的基本概念
概述 油墨的组成 油墨的分类 油墨的印刷适性
概述
印刷油墨主要由有色物质(颜料或染料)和连结料 组成,其中有色物质起显色的作用,靠与承印物 的颜色不同形成对比,这样就在承印物上显出图 象来,连结料在油墨中起分散有色物质的作用, 负责把颜料转移到纸张上,使颜料与纸张表面粘 着,并在印刷品的使用期间内起保护图象的作用。
平版印刷油墨:胶印亮光树脂油墨,胶印轮转油墨 等;
凹版印刷油墨:照相凹版油墨,雕刻凹版油墨等; 孔版印刷油墨:誊写版油墨,丝网版油墨等; 特种印刷油墨:发泡油墨,磁性油墨,荧光油墨, 导电性油墨等。
按干燥方式分类:
渗透或者吸收干燥 氧化结膜干燥 渗透氧化结膜干燥 挥发干燥 光聚光干燥 热聚合干燥 胶化干燥 过滤干燥 其他干燥方式
油墨的印刷适性
油墨的印刷适性,指油墨与印刷条件相匹配,适合 于印刷作业的性能。主要有粘度、粘着性、触变性、 干燥性等。
1.油墨粘度
油墨在流动中表现出来的内摩擦特性,叫做油墨的 粘滞性,量度油墨粘滞性的物理量,叫做油墨的粘度。
油墨的粘度可以用粘度计来测量,常用的粘度计有 平行板粘度计,旋转粘度计,拉雷粘度计等。
油墨粘度过大→造成墨膜分裂困难→承印物上网点 拉毛甚至出现剥离现象→大大降低橡皮布与印版等耗 材的使用寿命。
油墨粘度大→墨丝长→极易被拉丝→在传递过程中 墨丝经常中间断裂成若干节而四处飞溅→造成飞墨。
油墨粘度过大→堵墨,传墨不均等印刷故障。 油墨粘度过小→印刷时润版液容易浸入油墨内部→ 使油墨乳化→造成浮脏与网点扩大。
桐油
2)溶剂
将树脂溶解于溶剂制成溶液作为连结料,称为树脂 型连结料(或树脂型油墨)。
常用的溶剂:
金属油墨的成分及作用原理
金属油墨的成分及作用原理
金属油墨的成分主要包括金属粉末、溶剂和增稠剂。
1. 金属粉末:金属油墨中常用的金属粉末有铜粉、铝粉、银粉等。
金属粉末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可以用于印刷导电线路、加热元件等应用领域。
2. 溶剂:溶剂主要用于稀释金属粉末,使其能够涂刷在物体表面。
常用的溶剂有醇类、酯类等。
溶剂的选择要考虑其挥发性、稳定性以及对金属粉末的溶解性能。
3. 增稠剂:增稠剂主要用于提高金属油墨的粘稠度,使其具有较好的印刷性能和涂覆性能。
通常使用的增稠剂包括树脂、胶体等。
增稠剂的选择要根据油墨的使用环境和要求来确定。
金属油墨的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金属粉末形成导电网络来实现导电功能。
当金属油墨涂刷在物体表面后,金属粉末之间会形成多个导电路径,当电流通过时,金属粉末可以提供导电路径,实现电流的传导。
此外,金属油墨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以用于散热或加热元件。
金属油墨在印刷行业、电子领域、电热器件制造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印刷油墨的主要化学成分
印刷油墨的主要化学成分
印刷油墨作为一种印刷载体,是期刊的发行活动中的一个必须条件。
其作用是
将文本内容以视觉形式呈现出来,它是一种通过涂刷技术而散发出来的色彩,因具有艳丽、华美、实用性强等特点,也因此被世人广泛使用,用于宣传印刷等行业中。
在制作印刷油墨时,一种改变材料形状和性能的过程,就是它们所依赖的化学成分。
按其化学成分的不同,印刷油墨可分为有内部固体合成聚合物油墨和分散油墨
两大类。
固体合成聚合物油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树脂,它的主要功能是确定油墨的墨色、稳定油墨的流性和穿透力,以及使油墨优先与发布物结合,它是决定油墨质量的基础。
当然,固体合成聚合物油墨中,还包括油脂、乳化剂和渗透改性剂等其它诸多成分,它们在调整油墨的流动性及完成油墨体系的稳定性等方面,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而分散油墨则以色彩颗粒为主要成分,这些色彩颗粒是由颜料、金属锰铷铝等
物质形成的,它可以与墨体结合,是用以提升油墨的色泽深浅的组成要素之一。
同时,分散油墨也需要其他一些化学成分,如表面活性剂、乳化剂、抗氧化剂等,它们可以促进油墨雾化实现分散,改善油墨的涂画性能。
以上便是印刷油墨的主要化学成分,它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影响印刷结
果的因素。
它们的添加不仅能丰富油墨的涂料层效果,也能改善油墨的质量与性能,以确保印刷时的准确性及精细程度。
金银墨印刷
缺点
银粉密度小,易飘浮在空中,遇火星会爆炸,遇酸性物质会 发生化学变化,使金属光泽受到影响。
金粉、银粉在制造时必须制成鳞片状的粉末,以便于 悬浮于液体中,一般来讲,在光线照射下,粉末粒径 大的光反射面就宽,成色性就强,粉末粒径小、光反 射特殊的调墨油,简称调 金油或调银油。 为了使金银墨具有良好的印刷性能,达到理想 的印刷效果,要求调金油或调银油必须要有足 够的粘度
金银粉的颗粒较粗,在印刷油墨传递过程中转移传 递性较差,如果金银墨印刷的线条、文字太小,则 容易造成堆墨、糊版,而使细小的线条、文字模糊 不清。 一般来讲,印刷大面积实地金银时,印刷压力较大 ,而要保证细小线条、文字的清晰则要减轻印刷压 力。所以在不同块印版版面上,大面积实地印金银 与细小线条、文字就避免设计时拼在一起,以影响 细小线条、文字的清晰度和大面积实地金银色的厚 实和平服。
在铜版纸上印刷金墨,一般为透明黄做底色; 中黄一般使用在胶版纸上做底色。也可用茶色 (俗称假金)墨做底色。印银底墨一般以银灰 色或白墨做底色。银灰色是黑墨加白墨冲淡调 配而成,使用效果较好。对于实地区域可以叠 印两次较薄的底色。
金银墨印刷
设计、制版
主色及大面积实地叠印过多,会使金银墨附着困难 或印迹发虚。 金色或银色尽可能设计在红、蓝、黑等深色实地上 ,以形成光亮金属色与深色墨的强烈对比,衬托出 金银色的金属光泽。 金银墨印刷应放在最后一道色序。 需在金银色印刷的实地上叠印其它色的图文时,为 了解决其它色图文在金银实地上的附着牢度,可在 金银色实地印版需套印图文的部位设计成空白。
①金属颜料粒径的尺寸越大,单个颜料颗粒的镜面 反射效果越好,金属油墨的金属光泽度越高,但它的 遮盖力和网点再现性会变差。金属颜料粒径的尺寸越 小,金属油墨的遮盖力和网点再现性越好,但由于存 在过多的边缘漫反射,会导致金属油墨的金属光泽度 下降。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适合的粒径尺 寸,但选择时要结合具体的印刷方式。不同的印刷方 式需要使用不同金属颜料粒径的金属油墨,否则会出 现由于粒径太大,在印刷过程中无法顺利传墨,或粒 径太小印刷效果不好的情况。
印刷油墨成分
印刷油墨成分
印刷油墨是将图案及文字形象地转移到纸张上的一类印刷工具,在印刷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成分及其工作性能对最终的印刷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印刷油墨的成分是什么?
印刷油墨的成分主要有两部分:墨料和油脂类。
墨料是印刷油墨的重要成分,它决定着印刷油墨的颜色和透明度,以及打印时印刷品的质量。
常用的印刷墨料有植物性墨料、矿物性墨料和合成纤维墨料。
植物性墨料一般是有机颜料,比如桑椹墨,它的颜色色泽暗淡,很容易褪色;矿物性墨料的主要成分是铁锈色、滑石粉或硫酸锌,其颜色比植物性墨料更为深沉、饱和,容易耐磨。
合成纤维墨料又称合成颜料,由碳酸酐、脂肪酸原料经酯化反应合成,其颜色和透明度可以制备出多种不同颜色,高耐磨性,耐光性和耐水性也较强。
油脂类一般由动物油脂、植物油脂、矿物油和石蜡类组成,是提供印刷油墨粘度的重要成分。
油脂类能够使墨料更容易滑动,从而提高印刷工作的效率。
矿物油具有很强的粘度,可以将粘性脂肪和石蜡物质结合在一起,能有效地减少印刷时的喷洒;石蜡的凝聚力是最强的,除了能提供印刷油墨粘度,还能使印刷品表面地更加平滑,并增强印刷品的耐磨性。
印刷油墨的稠度是控制印刷效果的重要因素,它能够影响印刷油墨的凝聚力、疏松度和散失度,从而也就直接影响到印刷效果。
此外,印刷油墨还包括添加剂,比如润湿剂和防腐剂等,这些添加剂能够有效地提高印刷油墨的附着度、耐水性和耐光性,使印刷油墨的效果更
加明显。
总的来说,印刷油墨的成分包括墨料、油脂类及添加剂,其成分之间的比例及添加量决定着油墨的成分,从而也就是印刷时印刷品的质量。
因此,如果要控制印刷质量,需要严格控制印刷油墨的成分,确保印刷油墨的品质。
油墨主要成分分析
油墨主要成分分析
主要成分:色料、联结料、填充剂、稀释剂、冲淡剂、防结皮剂、防反印剂、增滑剂等。
油墨是用于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或喷绘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
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它们均匀地混合并经反复轧制而成一种黏性胶状流体。
油墨理化性质
密度
密度是指20℃时,单位体积油墨的重量。
用g/cm3表示。
油墨的密度决定于油墨中应用的原料的种类及其比例,并受外界温度的影响。
油墨的密度与印刷工艺有着一定的关系。
油墨的密度关系到印刷过程中油墨的用量。
在相同的印刷条件下,密度大的油墨用量大于密度小的油墨。
光泽度
光泽度指印刷品表面的油墨干燥后,在光线照射下,向同一个方向集中反射光线的能力。
光泽度高的油墨在印刷品上表现为亮度大。
光泽度主要决定于油墨中连结料的种类及性质,油墨制造中炼制工艺的处理以及墨膜干燥后的平整程度。
此外油墨的光泽度还受到油墨组成中颜料的性质,粒子的大小形状及分散度的影响;油墨的透性、流平性、干燥性等性能的影响;承印基材的影响等等。
耐热性
耐热性是指油墨受热时颜色不发生变化的能力。
耐热性强表明了印刷品被加热到较高的温度时,油墨不会产生变色现象。
油墨的耐热性主要取决于颜料和连结料的种类及性能。
有些颜料在加热时不但产生变色,甚至发生变化。
印刷油墨成分
印刷油墨成分印刷油墨是当今印刷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它承担了传播信息、装饰产品、展示品牌等重要任务。
因此,了解印刷油墨的成分及特性,对于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印刷品质及降低制作成本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印刷油墨主要由稠环油、染料或颜料、清洗剂和辅助剂等四大成分组成。
首先,稠环油是印刷油墨的主要成分,它的作用是粘结染料、防止染料晶状化,以及提高油墨的清洁性和耐指纹性。
一般来说,稠环油是从植物油中发酵而来,主要包括大豆油、棕榈油、玉米油等,这些植物油均有较长的改性时间,减少了油墨的柔性,改善了油墨的耐水性及耐污性。
其次,染料或颜料是调配印刷油墨颜色的重要成分,其中染料更为常用,因为它有着良好的透明性和柔和的色彩。
一般常见的印刷油墨染料就包括聚苯胺染料、双酚A染料、对二氯苯胺染料等,它们有着不同的溶解性和色彩,可以经过调配料油均衡地调整出不同色调的印刷油墨。
此外,辅助剂也是印刷油墨的重要成分,它可以起到降低油墨的黏度、增强油墨的粘性和防止过早凝固的作用。
常见的辅助剂有醋酸酯、聚醚缩醛、硅酸钠、氢氧化钠等,它们都有着不同的抗氧化性和抗弱酸碱性,可以有效地提高油墨的稳定性,延长油墨的使用寿命。
最后,清洗剂是印刷油墨中的重要成分,它可以协助提高印刷质量,清除油墨中不良成分,同时可以降低油墨的表面张力,减少油墨的凝结性,改善油墨的流动性。
常见的清洗剂就包括三乙醇胺、1,2-辛二醇、丙三醇、水杨酸及其酯等,它们都可以改善油墨的悬浮度,避免油墨沉淀,以提高印刷质量。
总而言之,印刷油墨由稠环油、染料或颜料、清洗剂和辅助剂等四大成分组成,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性,可以通过调配料油均衡地调整出不同色调的印刷油墨,以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不同的清洗剂还可以提高油墨的流动性,降低表面张力,从而增加印刷效率,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
综上所述,了解印刷油墨的成分及特性,对于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印刷品质及降低制作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金属油墨生产的原料
金属油墨生产的原料
金属油墨是一种应用于金属表面的印刷油墨,用于印刷在金属包装、金属产品标识和其他金属表面的图案、文字等。
金属油墨的生产通常涉及使用多种原料,以确保所得油墨具有适当的性能和特性。
以下是金属油墨生产中常见的原料:
1.颜料:
•金属油墨中的颜料赋予油墨颜色和光泽。
对于金属油墨,通常使用金属颜料,如铝粉、铜粉、银粉等,以实现金属
光泽的效果。
2.树脂:
•树脂是油墨的主要成分之一,用于提供粘度、流动性和干燥速度。
在金属油墨中,通常使用适用于金属表面的特殊
树脂,以确保油墨附着牢固并具有良好的抗化学性能。
3.稀释剂:
•稀释剂用于调整油墨的浓度和粘度。
对于金属油墨,可能需要使用特殊的稀释剂,以适应金属表面的特殊要求。
4.添加剂:
•添加剂可能包括抗氧化剂、防结皮剂、防结块剂等,用于改善油墨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印刷性能。
5.溶剂:
•溶剂用于将颜料和树脂混合,并确保油墨在印刷过程中适当传递和干燥。
在金属油墨中,选择的溶剂可能需要适应
金属表面的特殊要求。
6.助剂:
•助剂包括各种用于改善印刷质量和油墨性能的物质,如流平剂、抗粘剂等。
金属油墨的生产通常需要经过精心的配方和工艺控制,以确保所得油墨具有所需的颜色、附着力、耐久性和其他性能。
生产商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印刷机器的要求进行定制配方。
印刷油墨的成分及其功能的介绍
印刷油墨的成分及其功能的介绍印刷油墨正确了解和认识印刷油墨的组成成分在油墨中的作用,对于准确调整印刷油墨特性,满足各种印刷条件的造性,提高产品印刷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印刷油墨是由色料、连结料、填料等成分均匀混合而组成的浆状胶体。
作为一种粘性流体的油墨,由于其品种的不同性能也有所差异,即有稠有稀之分,粘性强弱差异,快干与慢干之别等等情况。
色料都包括颜料和染料。
印刷油墨中使用的有色材料通常都是颜料,也有用一些染料,它们都是颗粒极细的有色物质。
颜料一般不溶于水,也不溶于连结料,在溶液中大部分成悬浮状态,而染料在连结料中一般是可溶的。
颜料对印刷油墨的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印刷油墨的相对密度、透明度、耐热性、耐光性和对化学药品的耐抗性等,都与颜料有关。
颜料在油墨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的颜色决定着印刷油墨的色相;它的用量大小决定着油墨的浓度;它的使用给油墨以一定的稠度等物理性能;它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下影响印刷油墨的干燥性,氧化聚合干燥为主的印刷油墨表现得尤为突出。
此外,印刷油墨在各方面的耐久性也是由颜料决定的。
所以,由于印刷油墨品种、用途不同,颜料的配用也是有所差异的,这就要求印刷时应根据产品用途、工艺特点选用相适应的油墨,如用高速多色印刷机印包装产品应选用亮光、快固、耐磨特性的油墨,以确保印刷质量。
连结料是一种具有一定粘度、粘性的流体,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作为颜料的载体,起到把粉末状的颜料等固体颗粒混合连结起来,并使相粘连的颜料最终能够附着在印品上。
连结料在影响和决定印刷油墨的固着速度、干燥速度和干燥类型的同时,又能给油墨以一定的光泽、耐摩擦性、抗泛黄性和耐冲击性等物理性能,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印刷油墨的粘度、粘性、屈服值和流动性,所以,高品质的印刷油墨源于高品质的连结料。
如果连结料配制或生产工艺不适,油墨印刷后不但缺乏鲜艳、光泽性好的色彩,而且还会引发糊版、蹭脏、透印、拉纸毛和不下墨等连锁质量故障,给正常的印刷带来一定的障碍。
印刷油墨业务知识
印刷油墨业务知识
印刷油墨是由有色体(如颜料、染料等)、连结料、填(充)料、附加料等物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它能进行印刷,并在被印刷体上干燥,是有颜色、具有一定流动度的浆状胶粘体。
油墨的种类很多,物理性质亦不一样,有的很稠、很粘;而有的却相当稀。
印刷油墨的成分包括松香水、松节油、二甲苯、甲苯、乙醇、二丙酮醇、丙酮、环己酮、甲乙酮、异丙醇、丁醇、醋酸乙酯、醋酸丁酯和煤油等。
这些成分的作用主要是溶解和调节油墨,使其能够顺利地印刷到纸张或其他承印物上,并在干燥后呈现出所需的颜色和质地。
印刷油墨业务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印刷技术、油墨制造、材料科学和市场营销等。
油墨制造商需要不断研究和开发新的油墨产品,以满足不同印刷领域的需求。
同时,印刷油墨业务也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印刷油墨业务的发展趋势是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印刷油墨行业也在逐步转向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
例如,水性油墨和UV油墨等环保型油墨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渐增加。
同时,印刷油墨行业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如循环经济和绿色供应链等。
总的来说,印刷油墨业务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和技术的行业,其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同时也需要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社会问题。
印刷油墨的主要成分
印刷油墨的主要成分第一篇:印刷油墨的主要成分印刷油墨是由色料、连接料、填料等材料均匀分散混合而成的浆状胶体。
色料赋予印品丰富多彩的色调;连接料作为色料的载体,也作为黏合剂使色料固着在承印物表面上;填料赋予油墨适当的性质,使得油墨满足各种印刷过程的印刷适性。
油墨应该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且满足各种印刷过程所要求的性质,能够在印品上迅速干燥,干燥后的墨膜应该具有相应的各种耐水、耐酸、耐碱、耐光、耐擦、耐磨等耐抗性。
1、连接料连接料是一种胶粘状的流体,它的作用首先是作为颜料的载体,将粉末状的颜料等固体颗粒混合连接起来;其次作为一个黏合剂使颜料最终能够固着在承印物表面上,以达到显示文字、图象、标记、装饰等目的。
连接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油墨的黏度、粘性、干燥性及流动性。
要想得到高品质的油墨,就必须采用高品质的连接料。
连接料的主要成分是油(植物油、矿物油)、树脂、溶剂和辅助材料组成。
2、助剂由于印刷条件的变化多端性,同时为了使印刷工作者能主动适应多变的印刷条件,使用好油墨,提高印刷质量,在油墨中添加几种具有特定性能的油墨助剂是必然的。
油墨助剂可以改善油墨的某些性能,如:增塑剂可以增加高分子物质的塑性,使墨膜具有较好的柔软性;稀释剂可以使油墨变稀,增加油墨的流动性,同时降低油墨的黏度;撤粘剂又称减粘剂,它可以减小油墨的粘性,同时不影响油墨的身骨;催干剂(干燥剂)可以加速油墨的干燥速度;冲淡剂使用的目的是冲淡油墨的颜色,也叫撤淡剂;反胶化剂的目的是防止油墨的胶化、变稠和结块;防干剂(抗氧化剂)可以延缓干性油的氧化聚合过程;防脏剂(防蹭脏剂)可以防止印品上的油墨蹭脏到另一张印品背面;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固体成分的分散性,防止其凝集和沉淀;防腐剂可以延长水基油墨的储存时间;消泡剂可以消除油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气泡;紫外线吸收剂可以提高印刷品的耐晒性能。
3、颜料和染料印刷油墨中使用的有色材料通常都是颜料,也有用一些染料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或银粉发生化学反应。
④调金油或调银油还应具备快干与快固着 性,防止金墨或银墨印刷品发生背面粘脏。 3.附加剂 在金属中加入少量的亮光浆或透明黄,可增
世间是循环的,人不可能永生为人。我也期待下辈子也许会
强金墨的亲墨性和传递性;冬天在金墨中加入少 量的红燥油可以加快干燥速度;调墨时加入硬脂 酸酰胺表面活性剂,能使金粉在连结料中充分地
粉颜料的比重较小,易于在液体中漂浮。凹印银 墨中所采用的就是在连结料中具有漂浮能力的 漂浮性银粉。银墨一般采用 400~1000 目的银粉,
如果在大面积区域上印刷银墨的话,可以采用较
低目数的银粉。比如 400 目的银粉来调制银墨,
世间是循环的,人不可能永生为人。我也期待下辈子也许会
印刷后具有较高的金属光泽。 2.连结料
润湿、分散、漂浮。减少油墨转移过程中的糊版、
堆墨现象。在金墨中加入少量亮光浆能在冲淡金
墨的同时,提高光亮度和黏性,减少金墨堆积、 改善流动性。
2dr0f3c7a 打鸟650元
之间的金墨颜色则偏青,一般称为青金,介于红
世间是循环的,人不可能永生为人。我也期待下辈子也许会
金和青金之间的称为青红金。在凹版印刷中,调 配金墨一般采用的是 800 目的金粉,且金粉颗粒 的表面大都包裹有表面活性剂,能够跟树脂连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料很好地结合。银粉实际上就是铝粉,是由 65%
的片状铝粉与 35%的挥发性碳氢类溶剂组成。铝
同其它油墨一样,金、银墨主要也是由颜料 和连结料两大部分构成,简单地说,金墨是由金 粉和调金油调配而成的,银墨是由铝粉和调银油
调配而成。 1.颜料
金墨中的颜料是金粉,它实际上是由铜、锌 合金制成的粉末,金粉中的锌的含量一般在 8%~ 30%左右,其中,含锌率在 8%~12%之间的金墨颜
色偏红,习惯上称为红金,含锌率在 20%~30%
金、银墨中所采用的连结料是一种特殊的调
墨油,一般称为调金油或调银油,主要成分是油、
树脂、有机溶剂辅佐材料。 胶印墨的连结料应满足以下条件:
必须有足够的粘度,以便很好地与金粉或者
银粉结合。
世间是循环的,人不可能永生为人。我也期待下辈子也许会
②透明度必须要高,不能对金、银墨的色相 产生影响。 ③调金油或调银油的酸性要低,否则会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