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试卷(有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1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
A. 年均日交通量B. 日均小时交通量C.最大交通量2、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 C )。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3、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 B )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B.外侧路面边缘C.路面中心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B )进行。
A. 外侧 B. 内侧 C .两侧同时5、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
A .停车视距 B.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6、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B.外边轴旋转C. 中轴旋转7、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 B )。
A. 3%B. 2%C.非定值8、汽车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C)。
A. 二次抛物线B. 高次抛物线C.回旋曲线9、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 C )。
A. 路基中线标高B.路面边缘标高C.路基边缘标高10、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 A )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 B. 加速度、行车时间和离心力 C.加速度、行车时间和视距1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 B )行驶。
A. 加速 B. 等速 C. 减速 D. 无法确定12、在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主要取决于( A )。
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B. 土石方填挖衡C. 最小纵坡和坡长13、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 A )。
A. 经济运距B.均运距C. 超运运距14、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B )。
A. 1:100B. 1:200C. 1:50015、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 C )。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及答案《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道路平面线形三要素不包括()A 直线B 圆曲线C 缓和曲线D 抛物线2、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B 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C 预测的设计年限末交通量D 设计年限内的各交通量按一定的设计年限内的累计交通量3、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A 加速行驶B 等速行驶C 减速行驶D 无法确定4、关于竖曲线半径,正确的是()A 一般情况下,宜选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B 竖曲线半径越大越好C 竖曲线半径只要大于一定的最小值即可D 竖曲线半径的选择可以随意5、越岭线展线方式中,()是较好的一种方式。
A 回头展线B 自然展线C 螺旋展线D 以上都不是6、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进行。
A 外侧B 内侧C 两侧D 中央7、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A 03%B 05%C 07%D 09%8、平面交叉路线斜交时,交叉角不宜小于()A 45°B 60°C 75°D 90°9、当平曲线半径小于()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A 250mB 一般最小半径C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D 极限最小半径10、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A 绕内边线旋转B 绕中线旋转C 绕外边线旋转D 以上都是11、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A 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B 确定路线的基本走向C 具体定出路线交点D 逐段安排路线12、设计速度为 80km/h 的公路,最大纵坡为()A 3%B 4%C 5%D 6%13、公路纵断面设计时,竖曲线一般采用()A 二次抛物线B 高次抛物线C 回旋线D 圆曲线14、新建公路及以路肩边缘为设计高程的改建公路,设置超高的旋转方式应为()A 绕路中线旋转B 绕未加宽前的路面内边缘旋转C 绕路基内边缘旋转D 绕路面内边缘旋转15、以下哪种不是道路平面设计的基本依据()A 设计车辆B 设计速度C 交通量D 地形条件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及答案6套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A1、公路根据和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2、道路设计通行能力是经过对和的诸多修正以后得到的。
3、动力因数D,是表征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和的性能。
4、平曲线若为凸型曲线,且设计车速为120km/h,则其最小长度为。
5、两条无交通管制的单行线相交时,冲突点有个,分流点和合流点分别有个、个。
二、名词解释(2′×5)1、交通量:2、道路阻力系数:3、路幅:第1页(共6页)试题:班号:姓名:4、展线:5、交织:三、简答(4′×5)1、绘图说明平面十字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本类型。
2、汽车行驶的充分必要条件。
3、横向力的存在对行车产生种种不利影响, 越大越不利,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2页(共6页)试题:班号:姓名:4、写出以下几种平面线型的要素组合,如:基本型: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
① S型曲线②卵型曲线③ C型④复合型5、什么是渠化交通及其作用。
四、论述(10′×2)1、直线最大长度的确定以及一般要求。
第3页(共6页)试题:班号:姓名:2、什么是缓和曲线?为什么设置缓和曲线?缓和曲线最常用的形式及其优点是什么?缓和曲线长度的确定考虑了哪几个因素?五、计算(10′+10′+10′+10′)1、横向力系数μ反应坐车的舒适性,不能过大。
假定在某公路的弯道处的最大横向力系数μ为0.09,则:①当R=500m,i=5%,允许最大车速为多少?h②当V=80km/h,i=-3%时,平曲线半径至少应为多大,才不至发生危险。
h第4页(共6页)试题:班号:姓名:2、双车道公路上同向行驶的车辆之间存在超车行为,一般都是利用对向车道进行超车。
超车视距关乎超车行为的安全性。
欲超车车辆以60km/h行驶,准备以5m/s2超越30km/h的前车,加速用时3s,超车车辆在对向车道上行驶了3s回到自己的车道,假定安全距离为30m,对向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一段距离,求最小必要超车视距。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关于平纵组合, 不正确的是( A )。
A.平曲线和竖曲线的大小不必保持均衡B.避免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C.避免在凹形竖曲线的底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D.一个平曲线内, 必须避免纵面线形的反复凸凹2.关于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 正确的说法有(AE )。
A.附着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充分条件B.附着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C.附着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充分和必要条件D.附着条件是指牵引力不小于驱动轮与路面的附着力E.附着条件是指牵引力不大于驱动轮与路面的附着力3.设竖曲线半径、长度和切线长分别为R、L和T, 转坡点处坡度角为ω, 则竖曲要素计算公式正确的有( B D )。
A.L=R/ωB.L=RωC.L=R+ωD.T=1/2LE.T=L4关于土石方调配的复核检查公式, 正确的有( B D )。
A.横向调运方+纵向调运方+借方=挖方B.横向调运方+纵向调运方+借方=填方C.横向调运方+纵向调运方+填方=借方D.挖方+借方=填方+弃方E.挖方+填方=借方+弃方5.关于越岭线, 正确的有(AB )。
A.相对高差200~500m时, 二、三、四级公路越岭线平均纵坡以接近5.5%为宜B.相对高差在500m以上时, 二、三、四级公路越岭线平均纵坡以接近5%为宜C.越岭线路线布局以平面设计为主D.越岭线按以直线方向为主导的原则布线E.越岭线应走在直连线与匀坡线之间6.关于竖曲线, 正确的有(AE )。
A.各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均应设置竖曲线B.四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可不设置竖曲线C.竖曲线的形式只能采用抛物线D.竖曲线的形式只能采用圆曲线E.竖曲线的形式可采用抛物线或圆曲线7.平面设计时, 关于直线的最小长度, 正确的有(BE )。
A.当设计车速≥60km/h时, 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车速(以km/h计)的2倍为宜B.当设计车速≥60km/h时, 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车速(以km/h计)的6倍为宜C.当设计车速≥60km/h时, 对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没有限制D.当设计车速≥60km/h时, 对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没有限制E.当设计车速≥60km/h时, 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车速(以km/h计)的2倍为宜8.在某一排档, 关于汽车的临界速度Vk, 正确的是(ADE )。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有答案

试卷A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A )。
A. 年平均日交通量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C.最大交通量2、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C)。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3、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B)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B.外侧路面边缘C.路面中心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B )进行。
A. 外侧B. 内侧 C .两侧同时5、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A)。
A .停车视距 B.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6、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B.外边轴旋转C. 中轴旋转7、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 B )。
A. 3%B. 2%C.非定值8、汽车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C )。
A. 二次抛物线B. 高次抛物线C.回旋曲线9、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C )。
A. 路基中线标高B.路面边缘标高C.路基边缘标高10、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A)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B. 加速度、行车时间和离心力C.加速度、行车时间和视距1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 B )行驶。
A. 加速B. 等速C. 减速 D. 无法确定12、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A )。
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B. 土石方填挖平衡C. 最小纵坡和坡长13、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 A )。
A. 经济运距B.平均运距C. 超运运距14、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B )。
A. 1:100B. 1:200 C. 1:50015、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 C )。
A.穿过城镇B.离开城镇 C.靠近城镇16、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曲线半径一般应根据( C )来确定。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题(含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题(含答案)道路勘测设计试题现代交通运输由五种运输方式组成,分别是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
其中公路是最为普及和常用的交通方式之一。
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包括直线、缓和曲线和圆曲线。
其中,圆曲线的最大半径不宜超过米,这是《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
在停车视距计算中,眼高和物高的标准值分别为1.2米和0.15米。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主要的阻力有空气阻力、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
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绕内侧边缘旋转、绕路中线旋转和绕车道外侧边缘旋转。
选线一般要经过全面布局、逐段安排和具体定线三个步骤。
公路定线可以采用纸上定线、实地定线和航测定线三种方法。
对于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通常有建立交通管制、采用渠化交通和修建立体交叉三种。
选择题:1.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设计车速。
2.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停车视距。
3.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外边轴旋转。
4.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程度的指标是横向力系数。
5.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1:1:1.6.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排水要求。
7.在纵坡设计中,转坡点桩号应设在10米的整数倍桩号处。
8.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路线平、纵、横设计成果的表格。
计算平曲线的五个基本桩号:首先,计算ZH:ZH=JD-T=(K8+075.756)-134.473=K7+941.283(分)然后,计算HY:HY=ZH+Lc=(K7+941.283)+70=K8+011.283(分)接着,计算QZ:QZ=HY+Ly/2=(K8+011.283)+124.670=K8+073.618QZ=HY+Ly=(K8+011.283)+124.670=K8+135.953(分)然后,计算YH:YH=装+Lc=(K8+135.953)+70=K8+205.953(分)某山岭区二级公路竖曲线设计:首先,计算竖曲线要素:ω=i2-i1=凸形竖曲线曲线长L=Rω=2000×0.09=180(m)切线长T=L/2=90(m)外距E=2R*sin(ω/2)=2×2000×sin(0.09/2)=2.03(m)然后,计算设计高程:竖曲线起点桩号=(K6+140)-90=K6+050竖曲线起点高程=(K6+140)×i1×0.01=(K6+140)×0.02×0.01=2.8(m)竖曲线终点桩号=(K6+140)+90=K6+230竖曲线终点高程=(K6+140)×i2×0.01=(K6+140)×0.03×0.01=4.2(m)桩号K6+080处:横距l=(K6+080)-(K6+050)=30(m)竖距h=E=2.03(m)切线高程=2.8+30×0.02=3.4(m)设计高程=3.4+2.03=5.43(m)桩号K6+200处:横距l=(K6+230)-(K6+200)=30(m) 竖距h=E=2.03(m)切线高程=4.2+30×0.03=5.1(m)设计高程=5.1+2.03=7.13(m)。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一、试题:1. 道路勘测设计的目的是什么?2. 道路勘测设计应包括哪些内容?3. 在道路勘测设计中,需要进行哪些测量工作?4. 在进行道路勘测设计时,应考虑哪些因素?5. 请简要描述你在进行道路勘测设计时的思路和步骤。
二、答案:1. 道路勘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道路建设的可行性和进行合理布局规划,确保道路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适应性。
2. 道路勘测设计应包括:道路线型设计、横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交叉口设计、排水设计等内容。
3. 在道路勘测设计中,需要进行以下测量工作:地形测量(包括高程测量和平面测量)、交通流量测量、土质分类测量、水文测量等。
4. 在进行道路勘测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因素:地质地貌、交通流量、施工材料、环境保护、地下管线及设施、土体稳定性、排水条件等。
5. 在进行道路勘测设计时,我通常按照以下步骤进行:a. 收集相关资料,包括规划要求、设计标准、地理地质资料等。
b. 进行地形测量,获取道路所经过区域的地形数据,包括高程和平面信息。
c. 进行交通流量测量,了解道路通行量,以确定设计参数。
d. 进行土质分类测量,获取道路所经过土地的物理力学特性,以评估路基、路面等设计要求。
e. 进行水文测量,了解道路所处坡度、排水条件等,以确定相应的排水方案。
f. 进行道路线型设计,根据地形数据和设计要求,确定道路的线型走向。
g. 进行横断面设计,根据线型走向和纵断面要求,确定道路的横截面形状。
h. 进行纵断面设计,根据线型走向和纵断面要求,确定道路的坡度和纵向曲线。
i. 进行交叉口设计,根据规划要求和交通流量,设计道路的交叉口结构。
j. 进行排水设计,根据水文测量结果和设计要求,设计道路的排水系统和设施。
这些步骤中,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以达到道路勘测设计的目标。
道路勘测试卷及题库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答卷一.填空题:21分1.高速公路为全封闭、全立交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分为四车道、六车道和八车道三种。
2.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可归纳为方格网式、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四种基本类型。
3.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车、鞍式车三类。
4.道路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称之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5.越岭线的展线方式主要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和螺旋展线三种。
6.道路建筑限界由净空和净高两部分组成。
二、名词解释:16分1.S型曲线:相邻两反向曲线通过缓和曲线直接相连的线形2.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主要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具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3.回旋参数:、回旋线中表征回旋线缓急程度的一个参数4.计价土石方:所有的挖方和借方之和5.行车视距: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看到前方一定距离的公路以及公路上的障碍物或迎面来车,以便及时刹车或绕过,汽车在这段时间里沿公路路面行驶的必要的安全距离。
6.缓和坡段:当连续陡坡长度大于最大坡长限制的规定值时,应在不大于最大坡长所规定的长度处设臵纵坡不大于3%的坡段,称为缓和坡段。
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坡长应满足最小坡长的规定。
7.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
8.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三、判断题:12分1.路线转角的大小反应了路线的舒顺程度,转角越大越有利于行车。
(×)2.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所要求的行车视距要长,应不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
(×)3.路拱对排水有利,但对行车不利。
(√)4.对于半径大于250m的圆曲线,可以不设加宽。
(√)5.超高的过渡可在缓和曲线全长可某一区段内进行。
(√)6.在路基土石方调配中,所有挖方均应计价。
(√)7.在计算横断面图中填挖面积时,填与挖应分别计算,而不能抵消。
道路勘测试题及答案

道路勘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道路勘测中,以下哪项是确定道路走向的主要依据?A. 地形图B. 地质图C. 土地利用图D. 交通流量图答案:A2. 道路勘测时,测量高程差的主要工具是:A. 水准仪B. 经纬仪C. 全站仪D. GPS接收器答案:A3. 道路勘测中,用于确定道路中线的仪器是:A. 测距仪B. 测角仪C. 罗盘仪D. 测量杆答案:B4. 道路勘测时,以下哪项不是道路横断面测量的内容?A. 路基宽度B. 路面坡度C. 路肩高度D. 桥梁长度答案:D5. 道路勘测中,用于确定道路纵坡的测量是:A. 水准测量B. 角度测量C. 距离测量D. 高程测量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 道路勘测中,需要考虑的自然因素包括:A. 地形地貌B. 气候条件C. 土壤类型D. 植被覆盖答案:ABCD7. 道路勘测时,以下哪些是道路设计的基本参数?A. 道路宽度B. 道路长度C. 道路坡度D. 道路曲率半径答案:ABCD8. 道路勘测中,以下哪些是道路勘测的基本步骤?A. 现场踏勘B. 数据收集C. 初步设计D. 详细设计答案:ABCD9. 道路勘测中,以下哪些是道路勘测的主要目的?A. 确定道路走向B. 评估道路建设成本C. 规划道路施工方案D. 预测道路使用效果答案:ABCD10. 道路勘测时,以下哪些是道路勘测报告的组成部分?A. 勘测数据B. 勘测图表C. 勘测分析D. 勘测结论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1. 道路勘测中,所有测量数据都需要进行校验以确保准确性。
(对)12. 道路勘测可以完全依赖现代技术,不需要现场踏勘。
(错)13. 道路勘测报告中不需要包含道路施工方案的规划。
(错)14. 道路勘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道路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对)15. 道路勘测中,地形图和地质图是完全相同的地图。
(错)结束语:以上是道路勘测试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和理解有所帮助。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卷含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考核试卷试卷 A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20 分),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中。
1.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
A.一阶段测设B.二阶段测设C.三阶段测设D.四阶段测设2.空气阻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汽车质量B.道路质量C.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条件D.汽车车速3.根据设计规范的规定,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其圆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
A.极限最小半径B.一般最小半径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D.临界半径4.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A.最大纵坡B.平均纵坡C.最短坡长D.坡度角5.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A.V=(A1+A2)LB.V=2(A1+A2)LC.V=(A1-A2)LD.V=(A1+A2)L/26.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B.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C.解决路线的基本走向D.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7.现场定线时,放坡的仪具可采用 ( )。
A.水准仪B.手水准C.罗盘仪D.求积仪8.某断链桩 K2+100=K2+150,则路线 ( )。
A.长链50米B.短链50米C.长链25米D.短链25米9.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R=60m,s l=35m,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1.5m,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点10m处加宽值为()。
A.0.15mB.0.23mC.0.43mD.0.86m10.测角组作分角桩的目的是()。
A.便于中桩组敷设平曲线中点桩B.便于测角组提高精度C.便于施工单位放线D.便于选择半径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10 分),判断正误,如果正确,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划√;否则划×并改正错误。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和答案,题库

试卷A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年平均日交通量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C.最大交通量2、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3、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B.外侧路面边缘C.路面中心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进行。
A. 外侧B. 内侧 C .两侧同时5、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停车视距 B.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6、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A. 内边轴旋转B.外边轴旋转C. 中轴旋转7、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
A. 3%B. 2%C.非定值8、汽车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A. 二次抛物线B. 高次抛物线C.回旋曲线9、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
A. 路基中线标高B.路面边缘标高C.路基边缘标高10、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B. 加速度、行车时间和离心力C.加速度、行车时间和视距1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行驶。
A. 加速B. 等速C. 减速D. 无法确定12、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B. 土石方填挖平衡C. 最小纵坡和坡长13、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
A. 经济运距B.平均运距C. 超运运距14、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A. 1:100B. 1:200C. 1:50015、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
A.穿过城镇B.离开城镇C.靠近城镇16、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曲线半径一般应根据()来确定。
A.曲线长B.切线长C.外距17、详细测量结束后需要编制()。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及答案《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B 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C 预测的设计年限末交通量D 设计年限内的各交通量高峰小时2、关于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正确的说法是()。
A 发生横向倾覆现象之前先产生横向滑移现象B 发生横向滑移现象之前先产生横向倾覆现象C 横向倾覆条件是横向力大于或等于离心力D 横向滑移条件是横向力大于或等于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横向附着力3、关于缓和曲线,正确的是()。
A 缓和曲线使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B 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C 汽车匀加速行驶,同时以不变的角速度转动方向盘所产生的轨迹,即为缓和曲线D 四级公路不设缓和曲线4、关于竖曲线半径的选用,正确的是()。
A 凸形竖曲线半径应采用大于一般最小值的半径B 凹形竖曲线半径应采用大于一般最小值的半径C 凸形竖曲线半径和凹形竖曲线半径均应采用大于一般最小值的半径D 凸形竖曲线半径和凹形竖曲线半径均可采用一般最小值5、越岭线展线方式中,()适用于路线受限制较严,以采用回头曲线较多的情况。
A 自然展线B 回头展线C 螺旋展线D 以上都不对6、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
A 穿过城镇B 离开城镇C 靠近城镇D 以上均可7、某断链桩 K2+150 = K2+100,则路线()。
A 长链 50 米B 短链 50 米C 长链 250 米D 短链 250 米8、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进行。
A 外侧B 内侧C 两侧D 中间9、土石方调配时,()是确定借土或调运的界限。
A 平均运距B 免费运距C 经济运距D 超运运距10、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A 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B 确定路线的基本走向C 具体定出路线位置D 逐段安排路线二、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1、道路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A 直线B 圆曲线C 缓和曲线D 行车视距E 超高和加宽2、公路纵断面设计线由()组成。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关于平纵组合,不正确的是( A )。
A.平曲线和竖曲线的大小不必保持均衡B.避免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C.避免在凹形竖曲线的底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D.一个平曲线内,必须避免纵面线形的反复凸凹2.关于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正确的说法有(AE )。
A.附着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充分条件B.附着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C.附着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充分和必要条件D.附着条件是指牵引力不小于驱动轮与路面的附着力E.附着条件是指牵引力不大于驱动轮与路面的附着力3.设竖曲线半径、长度和切线长分别为R、L和T,转坡点处坡度角为ω,则竖曲要素计算公式正确的有( BD )。
A.L=R/ωB.L=RωC.L=R+ωD.T=1/2LE.T=L4关于土石方调配的复核检查公式,正确的有( B D )。
A.横向调运方+纵向调运方+借方=挖方B.横向调运方+纵向调运方+借方=填方C.横向调运方+纵向调运方+填方=借方D.挖方+借方=填方+弃方E.挖方+填方=借方+弃方5.关于越岭线,正确的有(AB )。
A.相对高差200~500m时,二、三、四级公路越岭线平均纵坡以接近5.5%为宜B.相对高差在500m以上时,二、三、四级公路越岭线平均纵坡以接近5%为宜C.越岭线路线布局以平面设计为主D.越岭线按以直线方向为主导的原则布线E.越岭线应走在直连线与匀坡线之间6.关于竖曲线,正确的有(AE )。
A.各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均应设置竖曲线B.四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可不设置竖曲线C.竖曲线的形式只能采用抛物线D.竖曲线的形式只能采用圆曲线E.竖曲线的形式可采用抛物线或圆曲线7.平面设计时,关于直线的最小长度,正确的有(BE )。
A.当设计车速≥60km/h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车速(以km/h计)的2倍为宜B.当设计车速≥60km/h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车速(以km/h计)的6倍为宜C.当设计车速≥60km/h时,对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没有限制D.当设计车速≥60km/h时,对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没有限制E.当设计车速≥60km/h时,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车速(以km/h计)的2倍为宜8.在某一排档,关于汽车的临界速度V k,正确的是(ADE )。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5分)1、我国国家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2、公路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三要素组合而成。
3、公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是设计车辆、设计速度、交通量。
4、《技术标准》规定,公路平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__极限最小半径__、_一般最小半径___和_不设超高最小半径___三种。
5、平原地区,路基型式一般为路堤;丘陵地区,路基型式一般为半填半挖__;越岭线中,路基型式一般为路堑。
6、最小坡长通常以计算行车速度行驶 9s~15s 的行程来作规定。
7、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要受到空气阻力、滚动阻力、坡度阻力和惯性阻力等四种行车阻力的作用。
8、停车视距应包括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安全距离三部分距离。
9、纵断面图上设计标高指的是__路肩边缘(有超高、加宽则为未超高、加宽前的路肩边缘) 的设计标高。
10、填方=本桩利用+ 填缺;挖方=本桩利用+ 挖余。
11、公路定线有全面布局定线、逐段安排定线和具体定线定线三种方法。
12、放坡时一般采用平均坡度来控制,或直接放出设计坡度。
13、相交路线在同一平面上的交叉称为平面交叉,相交路线分别在不同平面上的交叉称为立体交叉。
14、对于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通常有建立交通管制、采用渠化管理、创建立体交叉。
15、当来向不同而汇驶同一方向(此时一般行车路线的交角小于 45。
),两车可能发生挤撞,这些地点称交织点。
16、在两相邻同向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长度一般不小于 6v行车距离。
17、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匀坡线和竖曲线组成的。
18、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当纵坡大于 4%时,可设爬坡车道,其宽度一般为 3.5m 。
19、横断面一般是指路面、路基与地面线所围成的面。
20、土石方纵向调配时,从挖方体积重心到填方体积重心的距离称为平均运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A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A )。
A. 年平均日交通量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C.最大交通量2、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C)。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3、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B)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B.外侧路面边缘C.路面中心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B )进行。
A. 外侧B. 内侧 C .两侧同时5、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A)。
A .停车视距 B.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6、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B.外边轴旋转C. 中轴旋转7、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 B )。
A. 3%B. 2%C.非定值8、汽车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C )。
A. 二次抛物线B. 高次抛物线C.回旋曲线9、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C )。
A. 路基中线标高B.路面边缘标高C.路基边缘标高10、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A)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B. 加速度、行车时间和离心力C.加速度、行车时间和视距1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 B )行驶。
A. 加速B. 等速C. 减速D. 无法确定12、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A )。
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B. 土石方填挖平衡C. 最小纵坡和坡长13、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 A )。
A. 经济运距B.平均运距C. 超运运距14、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B )。
A. 1:100B. 1:200C. 1:50015、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 C )。
A.穿过城镇B.离开城镇C.靠近城镇16、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曲线半径一般应根据( C )来确定。
A.曲线长B.切线长C.外距17、详细测量结束后需要编制(B)。
A. 竣工决算B. 施工图预算C. 设计概算18、某段路线起点桩号为K1+380,终点桩号为K27+394.58,中间有两处断链,一处长链57.94m,一处短链43.36m,则该路线总长( A )。
A.26029.16 mB.27380 mC.26000 m19、当平曲线半径小于( B )时,平曲线应设置超高。
A. 一般最小半径B.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C. 极限最小半径20、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 C )。
A.平面、纵面综合设计成果B.纵、横面综合设计成果C.平、横、纵综合设计成果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
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
2、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直线、缓和曲线和圆曲线。
3、在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 6V 。
4、我国测量坐标系统通常有三种,即大地坐标系统、高斯3º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5、停车视距可分解为司机反映时间内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和安全距离等三部分距离。
6、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它是以路线高差和水平距离之比的百分数来度量的。
7、为防止零星土石碎落物落入边沟,通常在路堑边坡坡脚与边沟外侧边缘之间,设置碎落台。
8、计价土石方数量V计= 挖方数量 + 借方数量。
9、公路定线一般有纸上定线、实地定线和航测定线三种方法。
10、在地形、地物条件受限制时,圆曲线半径的确定一般可由外距、曲线长和切线长控制,也可由曲线上任意点控制和纵坡控制等。
11、对于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通常有建立实行交通管制,采用渠化交通,创建立体交叉。
12、“3S”系统是指: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系统。
三、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简述缓和曲线的作用。
便于驾驶员操作方向盘;使驾驶舒适,减小离心力变化;利于超高、加宽缓和段过渡,平稳行车;利于美观,与环境想结合2.简述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路基的形式,组成部分的位置和尺寸以及路基土石方的计算和调配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从某公路设计文件《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中摘抄的一组路线设计资料如下:JD8: K3+425.982K3+311.099 K3+346.099 K3+492.155 K3+527.155 JD9:K4+135.169=K4+047.436 =K4+221.135试计算(1)JD8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缓和曲线长及曲线中点桩号;(2)计算JD9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和曲线中点桩号;(3)计算两曲线交点间距及所夹直线段长度。
1、JD8:T=K3+425.982-(K3+311.099)=114.883L=K3+527.155-(K3+311.099)=216.056Ls=35 QZ=K3+419.1272、T=87.733 L=173.699QZ=K4+134.28553、L8~9=交点8的切线长+交点9的切线长+交点9的起点桩号-交点8的终点桩号=722.897 直线=520.2812.某公路有连续三个变坡点分别为:K8+700、K9+100、K9+380,对应的设计标高分别为:77.756米、65.356米、68.716米。
若在变坡点K9+100处的竖曲线半径为3000米,试计算:(1)该竖曲线要素及起止点桩号;(2)桩号K9+060、K9+150的路基设计标高。
1、W=((68.716-65.356)/280)-((77.756-65.356)/-400)=0.043L=RW=3000*0.043=129 T=L/2=64.5 E=T*T/2R=0.7竖曲线起点桩号=K9+100-64.5=K9+35.5竖曲线终点桩号=K9+100+64.5=K9+164.52、起点的设计标高=Ho-T*i1=65.356-64.5*(-0.031)=67.356 Ht=Ho-(T-x)*i1=66.596K9+060的设计标高H=Ht+Y=66.596+24.5^2/2/3000=66.696 Ht=Ho+(T-x)i2=65.356+(64.5-14.5)*0.012=65.956K9+150的设计标高=H=Ht+Y=65.956+14.5^2/2/3000=65.991测试A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1、A. 年平均日交通量2、C. 设计车速3、B.外侧路面边缘4、B. 内侧5、A .停车视距6、B.外边轴旋转7、B. 2% 8、C.回旋曲线9、C.路基边缘标高 10、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11、B. 等速 12、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13、A. 经济运距 14、B. 1:20015、C.靠近城镇 16、C.外距17、B. 施工图预算 18、A.26029.16 m19、B.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20、C.平、横、纵综合设计成果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车流密度,延误率,平均运行速度。
2、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3、6V。
4、大地坐标系统、高斯3º 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5、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安全距离。
6、高差、水平距离。
7、碎落台。
8、 V挖、V借。
9、纸上、实地、航测。
10、外距、切线长、曲线长。
11、交通管制,渠化交通,立体交叉。
12、地理信息、全球卫星定位、遥感技术。
三、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答:缓和曲线的作用是:(1)便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2)满足乘客乘车的舒适与稳定,减小离心力变化;(3)满足超高、加宽缓和段的过渡,利于平稳行车;(4)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
2.答: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确定横断面的形式,各组成部分的位置和尺寸以及路基土石方的计算和调配。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解:(1)JD8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缓和曲线长及曲线中点桩号分别为:(K3+425.982)-(K3+311.099)=114.883(米)(K3+527.155)-(K3+311.099)=216.056(米)(K3+346.099)-(K3+311.099)=35(米)或=(K3+527.155)-(K3+492.155)=35(米)QZ的桩号:=ZH+L/2=(K3+311.099)+216.056/2=K3+419.127(2)JD9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和曲线中点桩号分别为:(K4+135.169)-(K4+047.436)=87.733(米)(K4+221.135)-(K4+047.436)=173.699(米)QZ的桩号:=ZY+L/2=(K4+047.436)+173.699/2=K4+134.285(3)计算两曲线交点间距及所夹直线段长度分别为:JD8—JD9间距=114.883+[(K4+047.436)-(K3+527.155)]+ 87.733=722.897(米)所夹直线长度=(K4+047.436)-(K3+527.155)=520.281(米)2.解:(1)计算该竖曲线要素及起止点桩号竖曲线起点桩号= (K9+100)-64.5= K9+035.5竖曲线止点桩号= (K9+100)+64.5= K9+164.5(2)计算桩号K9+060、K9+150的路基设计标高。
①对于K9+060:路基设计标高=65.356+[(K9+100)-(K9+060)] + 0.100=66.696(米)②对于K9+150:路基设计标高=65.356+[(K9+150)-(K9+100)] + 0.035=65.991(米)测试B卷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1、各级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C. 预测的设计年限末交通量2、横向力系数的含义是()。
A. 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B. 横向力和竖向力的比值C.横向力和垂向力的比值3、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B.外侧路面边缘C.路面中心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进行。
A. 外侧B. 内侧 C .两侧同时5、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停车视距 B.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6、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
A. 1:1:1B.1:2:1C. 1:2:37、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
A. 路基中线标高B.路面边缘标高C.路基边缘标高8、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