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知识点练习题-精品
1.1集合的基本概念练习题(含答案)
![1.1集合的基本概念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06013e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f.png)
集合的基本概念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集合M={(x,y)|xy>0,x+y<0,x∈R,y∈R}是()A.第一象限的点集B.第二象限的点集C.第三象限的点集D.第四象限的点集【答案】C【分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可得x<0,y<0,进而判断出集合的意义.【详解】由xy>0,x+y<0⇔x<0,y<0,故集合M={(x,y)|xy>0,x+y<0,x∈R,y∈R}是第三象限的点集.故选:C.2.集合{x∈N|x−2<2}用列举法表示是()A.{1,2,3}B.{1,2,3,4}C.{0,1,2,3,4}D.{0,1,2,3}【答案】D【分析】解不等式x−2<2,结合列举法可得结果.【详解】{x∈N|x−2<2}={x∈N|x<4}={0,1,2,3}.故选:D.3.已知集合A={(x,y)|x2+y2≤3,x∈Z,y∈Z},则A中元素的个数为()A.9B.8C.5D.4【答案】A【分析】根据x,y为整数,分析所有可能的情况求解即可【详解】当x=−1时,y2≤2,得y=−1,0,1,当x=0时,y2≤3,得y=−1,0,1当x=1时,y2≤2,得y=−1,0,1即集合A中元素有9个,故选:A.4.已知集合M={x∣x2+x=0},则()A.{0}∈M B.∅∈M C.−1∉M D.−1∈M 【答案】D【分析】先求得集合M,再根据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可得选项.【详解】因为集合M={x∣x2+x=0}={0,−1},所以−1∈M,故选:D.5.已知集合A={−1,0,1},B={a+b|a∈A,b∈A},则集合B=()A.{−1,1}B.{−1,0,1}C.{−2,−1,1,2}D.{−2,−1,0,1,2}【答案】D【分析】根据A={−1,0,1}求解B={a+b|a∈A,b∈A}即可【详解】由题,当a∈A,b∈A时a+b最小为(−1)+(−1)=−2,最大为1+1=2,且可得(−1)+0=−1,0+0=0,0+1=1,故集合B={−2,−1,0,1,2}故选:D6.若集合A={1,m2},集合B={2,4},若A∪B={1,2,4},则实数m的取值集合为()A.{−√2,√2}B.{2,√2}C.{−2,2}D.{−2,2,−√2,√2}【答案】D【分析】由题中条件可得m2=2或m2=4,解方程即可.【详解】因为A={1,m2},B={2,4},A∪B={1,2,4},所以m2=2或m2=4,解得m=±√2或m=±2,所以实数m的取值集合为{−2,2,−√2,√2}.故选:D.二、多选题7.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1∈N B.√2∈Q C.0∈N∗D.−3∈Z【答案】BC【分析】根据N、Q、N∗、Z表示的数集,结合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即可做出判断.【详解】由N表示自然数集,知1∈N,故A正确;由√2为无理数且Q表示有理数集,知√2∉Q,故B错;由N∗表示正整数集,知0∉N∗,故C错;由Z表示整数集,知−3∈Z,故D正确.故选:BC.8.已知集合A={y|y=x2+1},集合B={x|x>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B⊆A B.A⊆B C.0∉A D.1∈A【答案】ACD【解析】求出集合A,利用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的包含关系可得出结论.【详解】∵A={y|y=x2+1}={y|y≥1},B={x|x>2},所以,B⊆A,0∉A,1∈A.故选:ACD.三、填空题9.在整数集Z中,被5除所得余数为k的所有整数组成一个“类”,记为[k],即[k]= {5n+k|n∈Z},k=0,1,2,3,4;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2015∈[0];①−3∈[3];①Z=[0]∪[1]∪[2]∪[3]∪[4];①“整数a,b属于同一‘类’”的充要条件是“a−b∈[0]”.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_______.【答案】3【分析】根据2015被5除的余数为0,可判断①;将−3=−5+2,可判断①;根据整数集就是由被5除所得余数为0,1,2,3,4,可判断①;令a=5n1+m1,b=5n2+m2,根据“类”的定理可证明①的真假.【详解】①由2015÷5=403,所以2015∈[0],故①正确;①由−3=5×(−1)+2,所以−3∉[3],故①错误;①整数集就是由被5除所得余数为0,1,2,3,4的整数构成,故①正确;①假设a=5n1+m1,b=5n2+m2,a−b=5(n1−n2)+m1−m2,a,b要是同类.则m1=m2,即m1−m2=0,所以a−b∈[0],反之若a−b∈[0],即m1−m2=0,所以m1=m2,则a,b是同类,①正确;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正确理解新定义“类”是解答的关键,以及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属中档题.10.已知集合A={12,a2+4a,a−2},且−3∈A,则a=_________.【答案】-3【分析】由集合A={12,a2+4a,a−2},且−3∈A,得a2+4a=−3或a−2=−3,由此能求出结果.【详解】解:∵集合A={12,a2+4a,a−2},且−3∈A,∴a2+4a=−3或a−2=−3,解得a=−1,或a=−3,当a=−1时,A={12,−3,−3},不合题意,当a=−3时,A={12,−3,−5},符合题意.综上,a=−3.故答案为:−3.11.用∈或∉填空:0________N【答案】∈【解析】可知0是自然数,即可得出.【详解】∵0是自然数,∴0∈N.故答案为:∈.12.集合{2a,a2−a}中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a|a≠0且a≠3}【分析】由2a≠a2−a得结论.【详解】由题意2a≠a2−a,a≠0且a≠3,故答案为{a|a≠0且a≠3}.【点睛】本题考查集合中元素的性质:互异性,属于基础题.四、解答题13.已知集合A={x|x=m+√6n,其中m,n∈Q}.(1)试分别判断x1=−√6,x2=√2−√3√2+√3与集合A的关系;(2)若x1,x2∈A,则x1x2是否一定为集合A的元素?请说明你的理由.14.试分别用描述法和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方程x2−2=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A;(2)由大于10且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B.{11,12,13,14,15,16,17,18,19}.【解析】(1)用描述法表示集合A,再解方程求出对应根,用列举法表示即可;(2)用描述法表示集合B,再列举出大于10且小于20的所有整数,用列举法表示集合B即可.【详解】(1)设x∈A,则x是一个实数,且x2−2=0.因此,用描述法表示为A={x∈R|x2−2=0}.方程x2−2=0有两个实数根√2,−√2,因此,用列举法表示为A={√2,−√2}.(2)设x∈B,则x是一个整数,即x∈Z,且10<x<20.因此,用描述法表示为B={x∈Z|10<x<20}.大于10且小于20的整数有11,12,13,14,15,16,17,18,19,因此,用列举法表示为B={11,12,13,14,15,16,17,18,1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用描述法以及列举法表示集合,属于基础题.15.已知集合A={x∈R|ax2−3x+1=0,a∈R}.(1)若1∈A,求实数a的值;(2)若集合A中仅含有一个元素,求实数a的值;(3)若集合A中仅含有两个元素,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1)a=2(2)a=0或a=94,a≠0}(3){a|a<94【分析】(1)将x=1代入方程求解即可;(2)分a=0、a≠0两种情况求解即可;(3)由条件可得a≠0,且Δ=(−3)2−4a>0,解出即可.(1)①1∈A,①a×12−3×1+1=0,①a=2;(2)当a=0时,x=13,符合题意;当a≠0时,Δ=(−3)2−4a=0,①a=94.综上,a=0或a=94;(3)集合A中含有两个元素,即关于x的方程ax2−3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①a≠0,且Δ=(−3)2−4a>0,解得a<94且a≠0,①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a<94,a≠0}.16.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11以内非负偶数的集合;(2)方程(x+1)(x2−4)=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3)一次函数y=2x与y=x+1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答案】(1){0,2,4,6,8,10};(2){−2,−1,2}(3){(1,2)}【分析】(1)根据偶数的定义即可列举所有的偶数,(2)求出方程的根,即可写出集合,(3)联立方程求交点,进而可求集合.(1)11以内的非负偶数有0,2,4,6,8,10,所以构成的集合为{0,2,4,6,8,10},(2)(x+1)(x2−4)=0的根为x1=−1,x2=2,x3=−2,所以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为{−2,−1,2},(3)联立y=x+1和y=2x,解得{x=1y=2,所以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为(1,2),构成的集合为{(1,2)}。
集合经典练习题
![集合经典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eac96f8c1c708a1284a44ff.png)
集合练习题 知识清单: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或∉表示;2.集合中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3.集合的分类:按元素个数分:有限集,无限集;4.集合的表示法:①列举法:用来表示有限集或具有显着规律的无限集,如N +={0,1,2,3,…}; ②描述法③字母表示法:常用数集的符号: 5.A ≠⊂B 。
A ;空A B ⊆6补集7.;A B A =A A B B =1={3,4,5},则A ∩B =(A 、{1,2,3,4,5,7}D 、{1,2,3,6,7}2.设A .3A 45.集合A={x -1≤x≤2},B ={x x <1},则A∩B=()A.{x x <1}B.{x -1≤x≤2}C.{x -1≤x≤1}D.{x -1≤x <1}6.若集合{}A=|1x x x R ≤∈,,{}2B=|y y x x R =∈,,则A B ⋂=()A.{}|11x x -≤≤B.{}|0x x ≥C.{}|01x x ≤≤D.∅7.设2{|1},{|4},P x x Q x x =<=<则P Q =()A.{|12}x x -<<B.{|31}x x -<<-C.{|14}x x <<-D.{|21}x x -<<8.已知全集U R =,集合{}240M x x =-≤,则U C M =() A.{}22x x -<< B.{}22x x -≤≤C .{}22x x x <->或 D.{}22x x x ≤-≥或9、已知集合M={y y=x 2+1,x ∈R},N={y y=x+1,x ∈R},求M ⋂N10、若集合P={x x >2},Q={x 3x >1},求(C R P)⋂(C R Q)11(1121314.A B A =,求1.设A.p ⊆2 A 31.设2345,求(C u M)⋂N四、数形结合:1.已知集合A ={x |-1<x <3},A ∩B =∅,A ∪B =R ,求集合B .2.已知集合A ={x |1≤x <4},B ={x |x <a };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集合.3.已知集合A={x a-1≤x ≤a+1},B={x x 2-5x+4≥0},若A ⋂B=∅,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4.若非空集合A={x|2a+1?x ?3a ?5},B={x|3?x ?22},则能使A ?B ,成立的所有a 的集合是()A{a|1?a ?9}B{a|6?a ?9}C{a|a ?9}D ?。
高一集合知识点和练习
![高一集合知识点和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485709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5.png)
一、集合:1.定义: 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2、集合与元素的关系:(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 A;(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 就说a不属于集合A , 记作a A。
3.常见集合:(1)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 :N ;(2)正整数集合:或;(3)整数集合:Z, (4)有理数集合:Q;(5)实数集合:R.注意: (1)自然数集N含有0;(2)整数集Z、有理数Q、实数集R内排除0的集合分别表示为: Z*或Z+、Q*或Q+、R*或R+。
4、集合三要素: 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5、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特别地,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记作。
6.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的方法。
如{x1, x2, …, xn}。
(2)描述法: { x | p(x) }有时也可写成{ x: p(x) }。
(3)文氏图(又叫韦恩图): (4)区间表示法知识点二: 集合之间的关系1.子集:一般地, 对于两个集合A.B, 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 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
记作:A B或(B A).性质: ①A(特别地);②A A ;③若A B,B C,则A C。
2.集合相等: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 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性质: A=B A B,B A3.真子集: 如果集合,但存在元素,且,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 A B,A B性质:①若A ,则有A。
②如果A B,B C, 那么A C。
③规定: 空集合是任何集合的子集.4.子集的性质①A A, 即任何一个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②如果A B, B A, 那么A B③如果A B, B C, 那么A C④如果A B, B C, 那么A C二空集1.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记作.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集合知识点+练习题
![集合知识点+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4e29bc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3.png)
集合知识点+练习题第⼀章集合§ 1.1集合基础知识点:1.集合的定义: ⼀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兀素,⼀些兀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也简称集2.表⽰⽅法:集合通常⽤⼤括号{}或⼤写的拉丁字母A,B,C…表⽰,⽽元素⽤⼩写的拉丁字母a,b,c…表⽰。
3.集合相等: 构成两个集合的兀素完全⼀样。
4. 常⽤的数集及记法:⾮负整数集(或⾃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 + ;N内排除0的集.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 ;5. 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⑴确定性:给定⼀个集合,那么任何⼀个兀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地球上的四⼤洋”(太平洋,⼤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中国古代四⼤发明”(造纸,印刷,⽕药,指南针)可以构成集合,其元素具有确定性;⽽“⽐较⼤的数”,“平⾯点P周围的点”⼀般不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兀素是不确定的.⑵互异性:⼀个集合中的兀素是互不相冋的,即集合中的兀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如:⽅程(x-2)(x-1)2=0的解集表⽰为1,2 ,⽽不是1, 1,2⑶⽆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练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⑴⼤于3⼩于11的偶数;⑵我国的⼩河流;⑶⾮负奇数;⑷⽅程x2+仁0的解;⑸徐州艺校校2011级新⽣;⑹⾎压很⾼的⼈;⑺著名的数学家;⑻平⾯直⾓坐标系内所有第三象限的点6.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_A ;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 A。
例如,(1)A表⽰“ 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则有 3 € A , 4 A,等等。
(2)A={2 , 4, 8, 16},贝U 4_A, 8_A, 32 A.典型例题例1⽤“ €”或“”符号填空:⑴ 8_ N ; ⑵ 0 ___ N; ⑶-3 ___ Z ; ⑷ 2_Q;⑸设A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中国_A,美国_________ A,印度_____A,英国A。
集合知识点+基础习题(有答案)
![集合知识点+基础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90033ca300a6c30d229f1d.png)
B.{2}
C.{1,3,4}
D.{4}
32、设集合 , = A.[0,2] C. D.(0,2) 33、设全集 ,则 等于 B.
34、设全集U={1,3,5,7}则集合M满足 ={5,7},则集合M为 A. B. 或 C.{1,3,5,7} 或 或 35、已知集合 则 D.
36、若全集 ,集合 ,则 。 37、已知全集 , , ,那么 _______. 38、设U={1,2,3,4,5}, A={1,2,3}, B={2,4}, 则A∪
一般地一个集合元素若为1个特别地空集的子集个数为1真子集个数为kszl1已知集合2设全集集合3若关于x的方程xm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
集合练习题
知识点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 合(简称集). 1.集合中元素具的有几个特征 ⑴确定性-因集合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当然,我们所说的“一 些元素”是确定的. ⑵互异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如果出现了两个(或几个) 相同的元素就只能算一个,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⑶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没有次序之分. 2.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 我们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 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3.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A. B.
C. D. 22、设集合 ( A. )
B. C. D. 23、设全集 则(CuA)∩B=( A. B. C. D. 24、设全集 ,集合 , ,则 A. B. C. D. 25、已知 )
为实数集, ,则 = ( A. )
(完整版)集合知识点总结及习题,推荐文档
![(完整版)集合知识点总结及习题,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b21c7a4a300a6c30d229f07.png)
集合123412n x A x B A B A B A n A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 ,则,即是的子集。
、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有个, 注关系集合集合与集合{}00(2-1)23,,,,.4/nA A ABC A B B C A C A B A B x B x A A B A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B B A A B ⎧⎪⎧⎪⎪⎪⊆⎪⎪⎨⎪⊆⊆⊆⎨⎪⎪⎪⎩⎪⎪⊆≠∈∉⎪⊆⊇⇔=⎪⎩⋂=∈∈⋂=⋂∅=∅⋂=⋂⋂⊆真子集有个。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对于集合如果,且那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真子集:若且(即至少存在但),则是的真子集。
集合相等:且 定义:且交集性质:,,,运算{}{},/()()()-()/()()()()()()U U U U U U U U A A B B A B A B A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A B B A A B A A B B A B A B B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C A x x U x A A C A A C A A U C C A A C A B C A C B ⎧⎪⎨⋂⊆⊆⇔⋂=⎪⎩⎧⋃=∈∈⎪⎨⋃=⋃∅=⋃=⋃⋃⊇⋃⊇⊆⇔⋃=⎪⎩⋃=+⋂=∈∉=⋂=∅⋃==⋂=⋃,定义:或并集性质:,,,,, 定义:且补集性质:,,,, ()()()U U U C A B C A C B ⎧⎪⎪⎪⎪⎪⎪⎧⎪⎪⎪⎪⎪⎪⎪⎪⎪⎪⎪⎪⎪⎪⎪⎪⎪⎪⎨⎪⎪⎪⎪⎪⎧⎪⎨⎪⎪⎪⎪⎪⎪⎪⎪⎪⎪⎪⎪⎪⎪⎪⎪⎪⎨⎪⎪⎪⎪⎪⎪⎪⎧⎪⎪⎪⎪⎪⎪⎪⎨⎪⎪⎪⎪⎪⋃=⋂⎪⎪⎩⎩⎩⎩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 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不)属于关系(1)集合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 、B 、C…表示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2)若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若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 A;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高一集 合知识点和练习
![高一集 合知识点和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2760ce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6.png)
高一集合知识点和练习一、集合的概念集合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把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
比如,一个班级里的所有同学就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集合中的对象称为元素。
如果一个元素属于某个集合,我们就说这个元素在这个集合中。
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 等,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 a、b、c 等。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就是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用花括号“{}”括起来。
例如,集合 A ={1, 2, 3, 4, 5}。
2、描述法用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来描述集合。
一般形式为{x |P(x)},其中 x 表示元素,P(x)表示元素 x 所满足的条件。
例如,集合B ={x | x 是小于 10 的正整数}。
三、集合的特性1、确定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元素的性质是明确的,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先后顺序之分。
四、集合间的关系1、子集如果集合 A 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 B,那么集合 A 叫做集合 B的子集,记作 A ⊆ B。
例如,集合 A ={1, 2},集合 B ={1, 2, 3},则 A 是 B 的子集。
2、真子集如果集合 A 是集合 B 的子集,且集合 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集合 A,那么集合 A 叫做集合 B 的真子集,记作 A ⊂ B。
例如,集合 A ={1, 2},集合 B ={1, 2, 3},则 A 是 B 的真子集。
3、相等如果集合 A 和集合 B 中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集合 A 和集合 B 相等,记作 A = B。
五、集合的运算1、交集由属于集合 A 且属于集合 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 A 与集合 B 的交集,记作A ∩ B。
例如,集合 A ={1, 2, 3},集合 B ={2, 3, 4},则A ∩ B ={2, 3}。
2、并集由属于集合 A 或属于集合 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 A 与集合 B 的并集,记作 A ∪ B。
集合的练习题
![集合的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ae1ea74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f.png)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第1课时 集合的含义一、知识点填空 1.元素与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概念(1)把________统称为元素,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表示.(2)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集合(简称为集),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表示.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集合相等:只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______的,才说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的,才说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关系 概念 记法 读法读法元素与元素与 集合的集合的 关系关系 属于属于 如果________的元素,的元素, 就说a 属于集合A a ∈A a 属于集合A 不属于不属于 如果________中的元素,中的元素, 就说a 不属于集合Aa ∉A a 不属于集合A 5.常用数集及表示符号:常用数集及表示符号:名称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实数集符号 ____ ________ ____ ____ ____ 二、练习题 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能确定是一个集合的是( ) A .著名的科学家.著名的科学家B .留长发的女生.留长发的女生C .2010年广州亚运会比赛项目年广州亚运会比赛项目D .视力差的男生.视力差的男生2.集合A 只含有元素a ,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0∈A B .a ∉AC .a ∈AD .a =A3.已知M 中有三个元素可以作为某一个三角形的边长,则此三角形一定不是( ) A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4.由a 2,2-a,4组成一个集合A ,A 中含有3个元素,则实数a 的取值可以是( ) A .1 B .-2 C .6 D .2 5.已知集合A 是由0,m ,m 2-3m +2三个元素组成的集合,且2∈A ,则实数m 为( ) A .2 B .3 C .0或3 D .0,2,3均可均可6.由实数x 、-x 、|x |、x 2及-3x 3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有( ) A .2个元素个元素B .3个元素个元素C .4个元素个元素D .5个元素个元素二、填空题7.由下列对象组成的集体属于集合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不超过π的正整数;的正整数;②本班中成绩好的同学;②本班中成绩好的同学;③高一数学课本中所有的简单题;③高一数学课本中所有的简单题;④平方后等于自身的数.④平方后等于自身的数.8.集合A 中含有三个元素0,1,x ,且x 2∈A ,则实数x 的值为________. 9.用符号“∈”或“∉”填空”填空-2_______R ,-3_______Q ,-1_______N ,π_______Z . 三、解答题10.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参加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所有国家构成一个集合;年广州亚运会的所有国家构成一个集合;(2)未来世界的高科技产品构成一个集合;未来世界的高科技产品构成一个集合;(3)1,0.5,32,12组成的集合含有四个元素;组成的集合含有四个元素; (4)高一(三)班个子高的同学构成一个集合.班个子高的同学构成一个集合.11.已知集合A 是由a -2,2a 2+5a,12三个元素组成的,且-3∈A ,求a . 能力提升12.设P 、Q 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P 中含有0,2,5三个元素,Q 中含有1,2,6三个元素,定义集合P +Q 中的元素是a +b ,其中a ∈P ,b ∈Q ,则P +Q 中元素的个数是多少?中元素的个数是多少?13.设A 为实数集,且满足条件:若a ∈A ,则11-a∈A (a ≠1). 求证:(1)若2∈A ,则A 中必还有另外两个元素;中必还有另外两个元素;(2)集合A 不可能是单元素集.不可能是单元素集.第2课时 集合的表示一、知识点填空1.列举法.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____________出来,并用花括号“{ }”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法.2.描述法.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不等式x -7<3的解集为__________.所有偶数的集合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二、练习题一、选择题1.集合{x ∈N +|x -3<2}用列举法可表示为( ) A .{0,1,2,3,4} B .{1,2,3,4}C .{0,1,2,3,4,5} D .{1,2,3,4,5} 2.集合{(x ,y )|y =2x -1}表示( ) A .方程y =2x -1 B .点(x ,y ) C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D .函数y =2x -1图象上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图象上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3.将集合表示成列举法,正确的是( ) A .{2,3} B .{(2,3)}C .{x =2,y =3} D .(2,3) 4.用列举法表示集合{x |x 2-2x +1=0}为( ) A .{1,1} B .{1}C .{x =1} D .{x 2-2x +1=0} 5.已知集合A ={x ∈N |-3≤x ≤3},则有( ) A .-1∈AB .0∈A C.3∈A D .2∈A6.方程组的解集不可表示为( ) A .B .C .{1,2} D .{(1,2)} 二、填空题7.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x |x ∈Z ,86-x∈N }=______________. 8.下列各组集合中,满足P =Q 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P ={(1,2)},Q ={(2,1)};②P ={1,2,3},Q ={3,1,2}; ③P ={(x ,y )|y =x -1,x ∈R },Q ={y |y =x -1,x ∈R }. 9.下列各组中的两个集合M 和N ,表示同一集合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M ={π},N ={3.141 59};②M ={2,3},N ={(2,3)};③M ={x |-1<x ≤1,x ∈N },N ={1};④M ={1,3,π},N ={π,1,|-3|}.三、解答题10.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①方程x (x 2+2x +1)=0的解集;的解集;②在自然数集内,小于1 000的奇数构成的集合;的奇数构成的集合;③不等式x -2>6的解的集合;的解的集合;④大于0.5且不大于6的自然数的全体构成的集合.的自然数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11.已知集合A ={x |y =x 2+3},B ={y |y =x 2+3},C ={(x ,y )|y =x 2+3},它们三个集合相等吗?试说明理由.合相等吗?试说明理由.能力提升12.下列集合中,不同于另外三个集合的是( ) A .{x |x =1} B .{y |(y -1)2=0} C .{x =1} D .{1} 13.已知集合M ={x |x =k 2+14,k ∈Z },N ={x |x =k 4+12,k ∈Z },若x 0∈M ,则x 0与N 的关系是( ) A .x 0∈NB .x 0∉NC .x 0∈N 或x 0∉ND .不能确定.不能确定。
高一集合练习题(推荐8篇)
![高一集合练习题(推荐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c15de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b.png)
高一集合练习题(推荐8篇)高一集合练习题(1)(一)1、集合的含义:“集合”这个词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上体育课或者开会时老师经常喊的“全体集合”。
数学上的“集合”和这个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名词而已。
所以集合的含义是: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比如高一二班集合,那么所有高一二班的同学就构成了一个集合,每一个同学就称为这个集合的元素。
2、集合的表示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用小写字母表示元素,如集合A={a,b,c}。
a、b、c就是集合A中的元素,记作a∈A,相反,d不属于集合A,记作d?A。
有一些特殊的集合需要记忆: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_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①列举法:{a,b,c……}②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
如{x?R|x-3>2},{x|x-3>2},{(x,y)|y=x2+1}③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x-3>2}或{x|x-3>2}强调: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A={(x,y)|y=x2+3x+2}与B={y|y=x2+3x+2}不同。
集合A中是数组元素(x,y),集合B中只有元素y。
3、集合的三个特性(1)无序性指集合中的元素排列没有顺序,如集合A={1,2},集合B={2,1},则集合A=B。
例题:集合A={1,2},B={a,b},若A=B,求a、b的值。
解:,A=B注意:该题有两组解。
(2)互异性指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复,A={2,2}只能表示为{2}(3)确定性集合的确定性是指组成集合的元素的性质必须明确,不允许有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情况。
(二)子集,A包含于B,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A=B,A、B两集合中元素都相同。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
2022年数学高考集合专题知识点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2年数学高考集合专题知识点专项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8a700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5.png)
专题1 集合(原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0分)B)=1.若A、B是全集I的真子集,则下列四个命题:①A∩B=A; ②A∪B=A; ③A∩(∁I ⌀; ④A∩B=I⑤x∈B是x∈A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其中与命题A⊆B等价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已知非空集合A,B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A∪B={1,2,3,4}3,A∩B=⌀;(2)A的元素个数不是A中的元素,B的元素个数不是B中的元素.则有序集合对(A,B)的个数为()A. 1B. 2C. 3D. 43.已知集合M,P满足M∪P=M,则下列关系中:①M=P;②M⫌P;③M∩P=P;④P⊆M.一定正确的是()A. ①②B. ③④C. ③D. ④4.有下列命题:①mx2+2x−1=0是一元二次方程;②二次函数y=ax2+2x−1与x轴至少有一个交点;③互相包含的两个集合相等;④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真命题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对于任意两个数x,y(x,y∈N∗),定义某种运算“◎”如下:①当或,时,x◎y=x+y;②当,时,x◎y=xy则集合A= {(x,y)|x◎y=10}的子集个数是()A. 214个B. 213个C. 211个D. 27个6.已知集合A={x|−2<x<3},B={x|m<x<m+9}.若A∩B≠⌀,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A. {m|m<3}B. {m|m⩾−11}C. {m|−11⩽m⩽3}D. {m|−11<m<3}7.已知集合A={x|−2⩽x⩽5},B={x|m+1⩽x⩽2m−1}.若B⊆A,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A. m⩾3B. 2⩽m⩽3C. m⩾2D. m⩽38.设集合S,T中至少有两个元素,且S,T满足:①对任意x,y∈S,若x≠y,则x+y∈T②对任意x,y∈T,若x≠y,则x−y∈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S有2个元素,则S∪T有4个元素B. 若S有2个元素,则S∪T有3个元素C. 存在3个元素的集合S,满足S∪T有5个元素D. 存在3个元素的集合S,满足S∪T有4个元素9.已知集合A={x∈R|12x+1≤1},B={x∈R|(x−2a)(x−a2−1)<0},若(∁R A)∩B=⌀,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1,+∞)B. [0,+∞)C. (0,+∞)D. (1,+∞)10.设集合M={x|x2−x>0}.N={x|1x<1},则()A. M⊊NB. N⊊MC. M=ND. M∪N=R11.若集合A={x|x−3x+1≥0},B={x|ax+1≤0},若B⊆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 [−13,1) B. (−13,1]C. (−∞,−1)⋃[0,+∞)D. [−13,0)⋃(0,1)12.设集合S={−20,21,5,−11,−15,30,a},我们用f(S)表示集合S的所有元素之和,用g(S)表示集合S的所有元素之积,例如:若A={2},则f(A)=g(A)=2;若B={2,3},则f(B)=2+3,g(B)= 2×3.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a=0,对S的所有非空子集A i,f(A i)的和为320B. 若a=0,对S的所有非空子集B i,f(B i)的和为−640C. 若a=−1,对S的所有非空子集C i,g(C i)的和为−1D. 若a=−1,对S的所有非空子集D i,g(D i)的和为0二、单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13.已知集合A={x|x2−6x+8=0},B={x|mx−4=0},且B∩A=B,则实数m所取到的值构成的集合C=,则A∪C=.14.设集合A={0,3},B={m+2,m2+2},若A∩B={3},则集合A∪B的子集的个数为.15.已知集合M={(x,y)|y=f(x)},若对于任意(x1,y1)∈M,存在(x2,y2)∈M,使得x1x2+y1y2=0成立,则称集合是“好集合”,给出下列4个集合:①M={(x,y)|y=1x};②M={(x,y)|y=e x−2};③M={(x,y)|y=cosx};④M={(x,y)|y=lnx}.其中为“好集合”的序号是______.16.已知集合{a,b,c}={0,1,2},有下列三个关系①a≠2;②b=2;③c≠0,若三个关系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的,则a+2b+3c=____________.专题1 集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0分)17. 若A 、B 是全集I 的真子集,则下列四个命题:①A ∩B =A ; ②A ∪B =A; ③A ∩(∁I B)=⌀; ④A ∩B =I⑤x ∈B 是x ∈A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其中与命题A ⊆B 等价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解:由A ⊆B 得Venn 图,①A ∩B =A ⇔A ⊆B;②A ∪B =A ⇔B ⊆A;③A ∩(∁I B )=⌀⇔A ⊆B;④{A ∩B =IA ⊆IB ⊆I ⇔A =B =I ⇒A ⊆B,但A ⊆B 不一定能得出A =B =I ,故A ∩B =I 与A ⊆B 不等价;⑤x ∈B 是x ∈A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A ⊆B ,但A ⊆B 不一定能得x ∈B 是x ∈A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不等价.故和命题A ⊆B 等价的有①③,故选B .18. 已知非空集合A ,B 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A ∪B ={1,2,3,4}3,A ∩B =⌀;(2)A 的元素个数不是A 中的元素,B 的元素个数不是B 中的元素.则有序集合对(A,B )的个数为() A. 1 B. 2 C. 3 D. 4【答案】B【解析】若集合A 中只有1个元素,则集合B 中有3个元素,则1∉A ,3∉B ,即3∈A ,1∈B ,此时有1对;同理,若集合B只有1个元素,则集合A中有3个元素,有1对;若集合A中有2个元素,则集合B中有2个元素,2∉A,2∉B,不满足条件.所以满足条件的有序集合对(A,B)的个数为1+1=2,故选B.19.已知集合M,P满足M∪P=M,则下列关系中:①M=P;②M⫌P;③M∩P=P;④P⊆M.一定正确的是()A. ①②B. ③④C. ③D. ④【答案】B已知集合M,P满足M∪P=M,则P⊆M,故④正确,①错误,②错误;由P⊆M可得M∩P=P,故③正确,故选B20.有下列命题:①mx2+2x−1=0是一元二次方程;②二次函数y=ax2+2x−1与x轴至少有一个交点;③互相包含的两个集合相等;④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真命题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A【解析】①当m=0时,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错误;②方程ax2+2x−1=0(a≠0)的判别式Δ=4+ 4a,其值不一定大于或等于0,所以与x轴至少有一个交点不能确定,错误;③正确;④空集不是空集的真子集,错误.故选A.21.对于任意两个数x,y(x,y∈N∗),定义某种运算“◎”如下:①当或,时,x◎y=x+y;②当,时,x◎y=xy则集合A= {(x,y)|x◎y=10}的子集个数是()A. 214个B. 213个C. 211个D. 27个【答案】C【解析】按照题意,将集合A中元素逐一列举出来如下:A={(10,1),(2,5),(1,9),(9,1),(2,8),(8,2),(3,7),(7,3),(4,6),(6,4),(5,5)},故集合A中共有11个元素,所以集合A的子集个数为211.故选C.22.已知集合A={x|−2<x<3},B={x|m<x<m+9}.若A∩B≠⌀,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A. {m|m<3}B. {m|m⩾−11}C. {m|−11⩽m⩽3}D. {m|−11<m<3}【答案】D【解析】若A∩B=⌀,利用下图的数轴可得m+9⩽−2或m⩾3,∴m⩽−11或m⩾3.∴满足A∩B≠⌀的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m|−11<m<3}.故选D.23.已知集合A={x|−2⩽x⩽5},B={x|m+1⩽x⩽2m−1}.若B⊆A,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A. m⩾3B. 2⩽m⩽3C. m⩾2D. m⩽3【答案】D【解析】A={x|−2⩽x⩽5},B={x|m+1⩽x⩽2m−1},而B⊆A,(1)当B=⌀时,满足B⊆A,此时m+1>2m−1,解得m<2;(2)当B≠⌀时,B⊆A,则计算得出2≤m≤3.综上,m≤3.故选D.24.设集合S,T中至少有两个元素,且S,T满足:①对任意x,y∈S,若x≠y,则x+y∈T②对任意x,y∈T,若x≠y,则x−y∈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S有2个元素,则S∪T有4个元素B. 若S有2个元素,则S∪T有3个元素C. 存在3个元素的集合S,满足S∪T有5个元素D. 存在3个元素的集合S,满足S∪T有4个元素【答案】B【解析】若S有2个元素,不妨设S={a,b},由 ②知集合S中的两个元素必为相反数,故可设S={a,−a};由 ①得0∈T,由于集合T中至少有两个元素,故至少还有另外一个元素m∈T,当集合T有2个元素时,由 ②得:−m∈S,则m=±a,T={0,−a}或T={0,a},当集合T有多于2个元素时,不妨设T={0,m,n},由 ②得:m,n,−m,−n,m−n,n−m∈S,由于m,n≠0,所以m≠m−n,n≠n−m,又m≠n,故集合S中至少有3个元素,矛盾,综上,S∪T={0,a,−a},故B正确;若S有3个元素,不妨设S={a,b,c},其中a<b<c,则{a+b,b+c,c+a}⊆T,所以c−a,c−b,b−a,a−c,b−c,a−b∈S,集合S中至少两个不同正数,两个不同负数,即集合S中至少有4个元素,矛盾,排除C,D.故选B.25.已知集合A={x∈R|12x+1≤1},B={x∈R|(x−2a)(x−a2−1)<0},若(∁R A)∩B=⌀,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1,+∞)B. [0,+∞)C. (0,+∞)D. (1,+∞)【答案】B【解析】∵集合A={x∈R|12x+1≤1}={x|−2x2x+1≤0}={x|x<−12或x≥0},B={x∈R|(x−2a)(x−a2−1)<0},∵2a≤a2+1,∴当2a=a2+1时,a=1,B=⌀,满足题意;当2a<a2+1时,a≠1,B={x|2a<x<a2+1},∁R A={x|−12≤x<0},∴a2+1≤−12或2a≥0,a≠1,解得a≥0,且a≠1,综上,a≥0,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故选:B.26.设集合M={x|x2−x>0}.N={x|1x<1},则()A. M⊊NB. N⊊MC. M=ND. M∪N=R 【答案】C【解析】解:解x2−x>0得,x<0或x>1;解1x<1得,x>1,或x<0;∴M=N.故选:C.27.若集合A={x|x−3x+1≥0},B={x|ax+1≤0},若B⊆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 [−13,1) B. (−13,1]C. (−∞,−1)⋃[0,+∞)D. [−13,0)⋃(0,1)【答案】A【解析】因为x−3x+1≥0,所以{x+1≠0(x−3)(x+1)≥0,所以x<−1或x≥3,所以A={x|x<−1或x≥3},当a=0时,1≤0不成立,所以B=⌀,所以B⊆A满足,当a>0时,因为ax+1≤0,所以x≤−1a,又因为B⊆A,所以−1a<−1,所以0<a<1,当a<0时,因为ax+1≤0,所以x≥−1a,又因为B⊆A,所以−1a ≥3,所以−13≤a<0综上可知:a∈[−13,1).故选:A28.设集合S={−20,21,5,−11,−15,30,a},我们用f(S)表示集合S的所有元素之和,用g(S)表示集合S的所有元素之积,例如:若A={2},则f(A)=g(A)=2;若B={2,3},则f(B)=2+3,g(B)= 2×3.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a=0,对S的所有非空子集A i,f(A i)的和为320B. 若a=0,对S的所有非空子集B i,f(B i)的和为−640C. 若a=−1,对S的所有非空子集C i,g(C i)的和为−1D. 若a=−1,对S的所有非空子集D i,g(D i)的和为0【答案】C【解析】由于S={−20,21,5,−11,−15,30,a}中的所有元素的和为a,则在S的所有非空子集中,对任意x∈S,含有x的非空子集的个数为26,从而∑fA⊂S (A)=26⋅∑xA⊂S=a⋅26.从而当a=0时,∑fA⊂S(A)=0,故选项A,B均错误.当a=−1时,S={−20,21,5,−11,−15,30,−1},对于S中的任意子集A,若−1∈A,则将元素−1从集合A中删除得集合B=A={−1},则g(A)=−g(B);若−1∉A,则将元素−1添加到集合A中得集合B=A∪{−1},则g(A)=−g(B).由此∑gA⊂S(A)=g({−1))=−1,因此C选项正确.故选C.二、单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29.已知集合A={x|x2−6x+8=0},B={x|mx−4=0},且B∩A=B,则实数m所取到的值构成的集合C=,则A∪C=.【答案】{0,1,2};{0,1,2,4}.【解析】A={x|x2−6x+8=0}={2,4},∵B∩A=B,∴B⊆A,当m=0时,B=⌀,满足条件,B⊆A,当m≠0时,B={4m},若满足条件,B⊆A,则4m =2或4m=4,即m=2或m=1,综上实数m的值构成的集合C={0,1,2};∵A={2,4},C={0,1,2},则A∪C={0,1,2,4}.故答案为:{0,1,2};{0,1,2,4}.30.设集合A={0,3},B={m+2,m2+2},若A∩B={3},则集合A∪B的子集的个数为.【答案】8【解析】因为集合A={0,3},B={m+2,m2+2},且A∩B={3},所以3∈B,所以m+2=3或m2+2=3,解得m=1或m=−1,当m=1时,此时B={3,3},不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故舍之,当m=−1时,B={1,3},满足题意,此时A∪B={0,1,3},所以集合A∪B的子集的个数为23=8.故答案为8.31.已知集合M={(x,y)|y=f(x)},若对于任意(x1,y1)∈M,存在(x2,y2)∈M,使得x1x2+y1y2=0成立,则称集合是“好集合”,给出下列4个集合:};②M={(x,y)|y=e x−2};③M={(x,y)|y=cosx};④M={(x,y)|y=lnx}.①M={(x,y)|y=1x其中为“好集合”的序号是______.【答案】②③=0无实数解,因此①不是“好集合”;【解析】对于①,注意到x1x2+1x1x2对于②,如下左图,注意到过原点任意作一条直线与曲线y=e x−2相交,过原点与该直线垂直的直线必与曲线y=e x−2相交,因此②是“好集合”;对于③,如下中图,注意到过原点任意作一条直线与曲线y=cosx相交,过原点与该直线垂直的直线必与曲线y=cosx相交,因此③是“好集合”;对于④,如下右图,注意到对于点(1,0),不存在(x2,y2)∈M,使得1×x2+0×lnx2=0,因为x2=0与真数的限制条件x2>0矛盾,因此④不是“好集合”.故答案为:②③32.已知集合{a,b,c}={0,1,2},有下列三个关系①a≠2;②b=2;③c≠0,若三个关系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的,则a+2b+3c=____________.【答案】5【解析】由已知,若a≠2正确,则a=0或a=1,即a=0,b=1,c=2或a=0,b=2,c=1或a=1,b=0,c=2或a=1,b=2,c=0,均与“三个关系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矛盾;若b=2正确,则a≠2正确,不符合题意;所以,只有c≠0正确,a=2,b=0,c=1,故a+2b+3c=5.故答案为:5.。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知识点、典型题目---1.集合(适合打印,经典)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知识点、典型题目---1.集合(适合打印,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e52cba0580eb6294dc886c10.png)
第一章 集合与充要条件 第1节 集合及其表示方法知识点:1.集合、元素及其关系集合:某些确定对象....构成的整体 表示:大写英文字母A 、B 、C … 元素:组成集合的对象 表示:小写英文字母ɑ,b ,c …集合与元素的关系:∉∈或【习题】1.下列对象可构成一个集合的是( )(A )某班的高个子同学(B )年轻人 (C )其倒数很大的数 (D )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实数2.下列条件所指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A.与0非常接近的数B.我班喜欢唱歌的同学C.我校学生中的团员D.我班的高个子学生3.已知集合M={大于-2且小于1的实数},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5∈MB.0∉MC.1∈MD.-2π∈M4.下列各组对象中,不能组成集合的是( )A.所有正三角形B.《数学》课本中的所有习题C.所有数学难题D.所有无理数2.集合中元素的性质①确定性:元素ɑ要么在集合A 中,要么不在集合A 中,是确定的.②互异性:不写{1,1,2,3}而是{1,2,3},集合中元素互不相同,③无序性:{1,2,3}={3,2,1}.3集合的分类①按元素个数分:空集、有限集、无限集.②按元素特征分:数集、点集.【习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的点集可表示为( )(A ){x=0,y=0} (B ){0,0} (C ){(x ,y)|x 2+y 2=0} (D ){(x,y)| xy=0}2.若A ={(2,-2),(2,2)},则集合A 中元素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3.集合{1,2}与集合{(1,2)}是否表示同一集合?4.常用集合:N : N *或N +: Z : Q :R : Q +: Q -: ∅:【习题】 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 ):(1)0 {0} ∅ {0} ∅ { x|x 2+1≤0 }(2){a} {a,b,c} {1} {x|x 2=1} 0.5 Q5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出,用逗号隔开,再用花括号括为一个整体.如{a,b,c}; 描述法:{元素及取值范围|元素满足的条件},【习题】1.用集合表示大于0小于6的整数。
(完整版)集合知识点总结与习题《经典》
![(完整版)集合知识点总结与习题《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58d686f2a26925c52cc5bffd.png)
集合详解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集合的概念把某些特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叫做集合.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2、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个子集,它有21n-个真子集,它有21n-个非空子集,它有22n-非空真子集.三、集合的基本运算1、交集、并集、补集【经典例题】1.知集合{(,)|,A x y x y=为实数,且}221,x y +={(,)|,B x y x y =为实数,且},A By x =I 则的元素个数为( )A 、0B 、1C 、2D 、3 2.已知集合{{},1,,A B m A B A==⋃=,则m = ( )A 、0或3B 、0或3C 、1或3D 、1或33.A={1,2,3,4},B==⋂∈=B A A n n x x 则},,|{2( ) A,{1,4} B,{2,3} C,{9,16} D,{1,2}4.已知集合{1,2,3,4}U =,集合={1,2}A ,={2,3}B ,则)(B A C U ⋃=( )A .{1,3,4}B .{3,4}C .{3}D .{4}5.已知集合{}{}1,2,3,4,|2,A B x x A B ==<=I 则( )A .{1}B .{}0,1C .{}0,2D .{}0,1,26.若集合A ={x ∈R|ax 2+ax+1=0}其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 )A .4B .2C .0D .0或47.设集合2{|20,}S x x x x R =+=∈,2{|20,}T x x x x R =-=∈,则S T =IA .{0}B .{0,2}C .{2,0}-D .{2,0,2}-8.下列八个关系式①{0}=φ;①φ=0;①φ={φ};①φ∈{φ};①{0}⊇φ;①0∉φ;①φ≠{0};①φ≠{φ}其中正确的个数( )A.4B.5C.6D.7 9.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2}2{≤⊆x x B.{}≠<>12x x x 且φC.{Z k k x x ∈±=,14}},12{Z k k x x ∈+=≠D.{Z k k x x ∈+=,13}={Z k k x x ∈-=,23}练习:一、选择题1.若集合{|1}X x x =>-,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为( )A .0X ⊆B .{}0X ∈C .X φ∈D .{}0X ⊆2.已知集合{}2|10,A x x A R φ=+==I 若,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4<m B .4>m C .40<≤m D .40≤≤m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任何一个集合必有两个子集;B . 若,A B φ=I则,A B 中至少有一个为φC . 任何集合必有一个真子集;D . 若S 为全集,且,A B S =I 则,A B S ==4.设集合22{|0},{|0}A x x x B x x x =-==+=,则集合A B =I ( ) A .0 B .{}0 C .φ D .{}1,0,1- 二、填空题 7.已知{}Rx x x y y M ∈+-==,34|2,{}Rx x x y y N ∈++-==,82|2则__________=N M I 。
集合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集合练习题及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56e4f2f705cc1755270991.png)
知识点一: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例1、已知集合M 满足M {1,2,3},且集合M 中至少含有一个奇数,试写出所有的集合M 。
知识点二:集合的基本运算例2、 如图,设A 、B 、I 均为非空集合,且满足A B I ⊆⊆,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A. ()C A B I I =B. ()()C A C B I I I =C. A C B I ()=φD. ()()C A C B C B I I I =例3、已知集合{}0)6x ()3(x |x A >+-=,{}B x x k x k =---≤|()()10,若A B ≠φ,求k 的取值范围。
例4、若{}0322=--=x x x A ,{}02=-=ax x B ,且B B A = ,求由实数a 组成的集合C 。
例5、已知,{}23B x a x a =∈≤≤+R ,若A B A =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例6、已知集合{}22342M a a =++,,,{}207422N a a a =+--,,,,且{}37M N =,,求实数a 的值。
【答案解析】例1【思路分析】题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真子集和集合中元素的概念,另外需要理解“至少”和“奇数”这两个条件。
解题思路:首先应该写出集合{1,2,3}所有的真子集,然后挑选出符合“集合M 中至少含有一个奇数”作为答案。
【解答过程】所有符合条件的集合M 有:{1},{3},{1,2},{1,3},{2,3}。
【题后思考】本题主要考查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尤其是要正确理解符号“”和“⊆”的含义。
例2【思路分析】题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子集、集合的基本运算和Venn 图的理解,另外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的答案,对于选择错误答案这一类型的题,一定要细心,避免审题失误。
解题思路:首先要能利用Venn 图准确表示集合A 或B 的补集,然后再按要求求相应的交集或并集,最后判断与选项中所给的结果是否一致。
不一致的就是答案。
集合知识点汇总与练习
![集合知识点汇总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c8ed51f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2.png)
1.1 集合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集合与元素1.集合是由元素组成的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A、B、C,…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a、b、c,…表示。
2.集合中元素的属性(1)确定性:一个元素要么属于这个集合,要么不属于这个集合,绝无模棱两可的情况。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个体,相同的元素只能出现一次。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在描述时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元素a是集合A中的元素,记做a∈A,读作“a属于集合A”;(2)元素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记做a∉A,读作“a不属于集合A”。
4.集合相等如果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一样,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与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
二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是可数的,只含有一个元素的集合叫单元素集合;2.无限集: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是不可数的;3.空集: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记做∅.三集合的表示方法1.常用数集(1)自然数集:又称为非负整数集,记做N;(2)正整数集:自然数集内排除0的集合,记做N+或N※;(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做Z(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做Q(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做R3.集合的表示方法(1)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描述集合。
如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8的偶数构成的集合。
(2)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一般适用于元素个数不多的有限集,简单、明了,能够一目了然地知道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
注意事项:①元素间用逗号隔开;②元素不能重复;③元素之间不用考虑先后顺序;④元素较多且有规律的集合的表示:{0,1,2,3,…,100}表示不大于100的自然数构成的集合。
(3)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一般形式是{x∈I | p(x)}.注意事项:①写清楚该集合中元素的代号;②说明该集合中元素的性质;③不能出现未被说明的字母;④多层描述时,应当准确使用“且”、“或”;⑤所有描述的内容都要写在集合符号内;⑥语句力求简明、准确。
集合练习题及答案有详解
![集合练习题及答案有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d1bcc7e2b160b4e767fcf7d.png)
圆梦教育中心 集合例题详解1.已知A ={x|3-3x>0},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3∈AB .1∈AC .0∈AD .-1?A【解析】 集合A 表示不等式3-3x>0的解集.显然3,1不满足不等式,而0,-1满足不等式,故选C.【答案】 C2.下列四个集合中,不同于另外三个的是( )A .{y|y =2}B .{x =2}C .{2}D .{x|x 2-4x +4=0}【解析】 {x =2}表示的是由一个等式组成的集合.故选B.【答案】 B3.下列关系中,正确的个数为________.①12∈R ;②2?Q ;③|-3|?N *;④|-3|∈Q .【解析】 本题考查常用数集及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显然12∈R ,①正确;2?Q ,②正确;|-3|=3∈N *,|-3|=3?Q ,③、④不正确.【答案】 24.已知集合A ={1,x ,x 2-x},B ={1,2,x},若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求x 的值.【解析】 因为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所以x 2-x =2.∴x =2或x =-1.当x =2时,与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矛盾.当x =-1时,符合题意.∴x =-1.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 )①0与{0}表示同一个集合;②由1,2,3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2,3}或{3,2,1};③方程(x -1)2(x -2)=0的所有解的集合可表示为{1,1,2};④集合{x|4<x<5}可以用列举法表示.A .只有①和④B .只有②和③C .只有②D .以上语句都不对【解析】{0}表示元素为0的集合,而0只表示一个元素,故①错误;②符合集合中元素的无序性,正确;③不符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错误;④中元素有无穷多个,不能一一列举,故不能用列举法表示.故选C.【答案】 C2.用列举法表示集合{x|x2-2x+1=0}为()A.{1,1} B.{1}C.{x=1} D.{x2-2x+1=0}【解析】集合{x|x2-2x+1=0}实质是方程x2-2x+1=0的解集,此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为1,故可表示为{1}.故选B.【答案】 B3.已知集合A={x∈N*|-5≤x≤5},则必有()A.-1∈A B.0∈AC.3∈A D.1∈A【解析】∵x∈N*,-5≤x≤5,∴x=1,2,即A={1,2},∴1∈A.故选D.【答案】 D4.定义集合运算:A*B={z|z=xy,x∈A,y∈B}.设A={1,2},B={0,2},则集合A*B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A.0 B.2C.3 D.6【解析】依题意,A*B={0,2,4},其所有元素之和为6,故选D.【答案】 D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5.已知集合A={1,a2},实数a不能取的值的集合是________.【解析】由互异性知a2≠1,即a≠±1,故实数a不能取的值的集合是{1,-1}.【答案】{1,-1}6.已知P={x|2<x<a,x∈N},已知集合P中恰有3个元素,则整数a=________.【解析】用数轴分析可知a=6时,集合P中恰有3个元素3,4,5.【答案】 6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7.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集.(1)由方程x(x 2-2x -3)=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2)大于2且小于6的有理数;(3)由直线y =-x +4上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自然数的点组成的集合.【解析】 (1)方程的实数根为-1,0,3,故可以用列举法表示为{-1,0,3},当然也可以用描述法表示为{x|x(x 2-2x -3)=0},有限集.(2)由于大于2且小于6的有理数有无数个,故不能用列举法表示该集合,但可以用描述法表示该集合为{x ∈Q |2<x<6},无限集.(3)用描述法表示该集合为M ={(x ,y)|y =-x +4,x ∈N ,y ∈N }或用列举法表示该集合为{(0,4),(1,3),(2,2),(3,1),(4,0)}.8.设A 表示集合{a 2+2a -3,2,3},B 表示集合{2,|a +3|},已知5∈A 且5?B ,求a 的值.【解析】 因为5∈A ,所以a 2+2a -3=5,解得a =2或a =-4.当a =2时,|a +3|=5,不符合题意,应舍去.当a =-4时,|a +3|=1,符合题意,所以a =-4.9.(10分)已知集合A ={x|ax 2-3x -4=0,x ∈R }.(1)若A 中有两个元素,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若A 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析】 (1)∵A 中有两个元素,∴方程ax 2-3x -4=0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a ≠0,Δ=9+16a >0,即a >-916.∴a >-916,且a ≠0. (2)当a =0时,A ={-43};当a ≠0时,若关于x 的方程ax 2-3x -4=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Δ=9+16a =0,即a =-916;若关于x 的方程无实数根,则Δ=9+16a <0,即a <-916;故所求的a 的取值范围是a ≤-916或a =0.1.设集合A ={x|2≤x <4},B ={x|3x -7≥8-2x},则A ∪B 等于( )A .{x|x ≥3}B .{x|x ≥2}C.{x|2≤x<3} D.{x|x≥4}【解析】B={x|x≥3}.画数轴(如下图所示)可知选B.【答案】 B2.已知集合A={1,3,5,7,9},B={0,3,6,9,12},则A∩B=()A.{3,5} B.{3,6}C.{3,7} D.{3,9}【解析】A={1,3,5,7,9},B={0,3,6,9,12},A和B中有相同的元素3,9,∴A∩B={3,9}.故选D.【答案】 D3.50名学生参加甲、乙两项体育活动,每人至少参加了一项,参加甲项的学生有30名,参加乙项的学生有25名,则仅参加了一项活动的学生人数为________.【解析】设两项都参加的有x人,则只参加甲项的有(30-x)人,只参加乙项的有(25-x)人.(30-x)+x+(25-x)=50,∴x=5.∴只参加甲项的有25人,只参加乙项的有20人,∴仅参加一项的有45人.【答案】454.已知集合A={-4,2a-1,a2},B={a-5,1-a,9},若A∩B={9},求a的值.【解析】∵A∩B={9},∴9∈A,∴2a-1=9或a2=9,∴a=5或a=±3.当a=5时,A={-4,9,25},B={0,-4,9}.此时A∩B={-4,9}≠{9}.故a=5舍去.当a=3时,B={-2,-2,9},不符合要求,舍去.经检验可知a=-3符合题意.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集合A={0,2,a},B={1,a2}.若A∪B={0,1,2,4,16},则a的值为()A.0 B.1C.2 D.4【解析】∵A∪B={0,1,2,a,a2},又A∪B={0,1,2,4,16},∴{a,a2}={4,16},∴a=4,故选D.【答案】 D2.设S={x|2x+1>0},T={x|3x-5<0},则S∩T=()A.? B.{x|x<-1 2}C.{x|x>53} D.{x|-12<x<53}【解析】S={x|2x+1>0}={x|x>-12},T={x|3x-5<0}={x|x<53},则S∩T={x|-12<x<53}.故选D.【答案】 D3.已知集合A={x|x>0},B={x|-1≤x≤2},则A∪B=()A.{x|x≥-1} B.{x|x≤2}C.{x|0<x≤2} D.{x|-1≤x≤2}【解析】集合A、B用数轴表示如图,A∪B={x|x≥-1}.故选A.【答案】 A4.满足M?{a1,a2,a3,a4},且M∩{a1,a2,a3}={a1,a2}的集合M的个数是()A.1 B.2C.3 D.4【解析】集合M必须含有元素a1,a2,并且不能含有元素a3,故M={a1,a2}或M={a1,a2,a4}.故选B.【答案】 B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5.已知集合A={x|x≤1},B={x|x≥a},且A∪B=R,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A=(-∞,1],B=[a,+∞),要使A∪B=R,只需a≤1.【答案】a≤16.满足{1,3}∪A={1,3,5}的所有集合A的个数是________.【解析】由于{1,3}∪A={1,3,5},则A?{1,3,5},且A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为5,从而A中其余元素可以是集合{1,3}的子集的元素,而{1,3}有4个子集,因此满足条件的A的个数是4.它们分别是{5},{1,5},{3,5},{1,3,5}.【答案】 4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7.已知集合A={1,3,5},B={1,2,x2-1},若A∪B={1,2,3,5},求x及A∩B.【解析】由A∪B={1,2,3,5},B={1,2,x2-1}得x2-1=3或x2-1=5.若x2-1=3则x=±2;若x2-1=5,则x=±6;综上,x=±2或±6.当x=±2时,B={1,2,3},此时A∩B={1,3};当x=±6时,B={1,2,5},此时A∩B={1,5}.8.已知A={x|2a≤x≤a+3},B={x|x<-1或x>5},若A∩B=?,求a的取值范围.【解析】由A∩B=?,(1)若A=?,有2a>a+3,∴a>3.(2)若A≠?,如图:∴,解得-≤a ≤2.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是{a|-≤a ≤2或a>3}.9.(10分)某班有36名同学参加数学、物理、化学课外探究小组,每名同学至多参加两个小组.已知参加数学、物理、化学小组的人数分别为26,15,13,同时参加数学和物理小组的有6人,同时参加物理和化学小组的有4人,则同时参加数学和化学小组的有多少人?【解析】 设单独参加数学的同学为x 人,参加数学化学的为y 人,单独参加化学的为z 人.依题意⎩⎪⎨⎪⎧ x +y +6=26,y +4+z =13,x +y +z =21,解得⎩⎪⎨⎪⎧x =12,y =8,z =1.∴同时参加数学化学的同学有8人,答:同时参加数学和化学小组的有8人. 1.集合{a ,b}的子集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解析】 集合{a ,b}的子集有?,{a},{b},{a ,b}共4个,故选D.【答案】 D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23∈{x|x ≤3}B .23?{x|x ≤3}C .23?{x|x ≤3}D .{23≤3}【解析】 23表示一个元素,{x|x ≤3}表示一个集合,但23不在集合中,故23?{x|x ≤3},A 、C 不正确,又集合{23}?{x|x ≤3},故D 不正确.【答案】 B3.集合B ={a ,b ,c},C ={a ,b ,d},集合A 满足A ?B ,A ?C.则集合A 的个数是________.【解析】 若A =?,则满足A ?B ,A ?C ;若A ≠?,由A ?B ,A ?C 知A 是由属于B 且属于C 的元素构成,此时集合A 可能为{a},{b},{a ,b}.【答案】 44.已知集合A ={x|1≤x<4},B ={x|x<a},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集合.【解析】将数集A 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要满足A ?B ,表示数a 的点必须在表示4的点处或在表示4的点的右边,所以所求a 的集合为{a|a ≥4}.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集合A ={x|0≤x<3且x ∈Z }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A .5B .6C.7 D.8【解析】由题意知A={0,1,2},其真子集的个数为23-1=7个,故选C.【答案】 C2.在下列各式中错误的个数是()①1∈{0,1,2};②{1}∈{0,1,2};③{0,1,2}?{0,1,2};④{0,1,2}={2,0,1}A.1 B.2C.3 D.4【解析】①正确;②错.因为集合与集合之间是包含关系而非属于关系;③正确;④正确.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故选A.【答案】 A3.已知集合A={x|-1<x<2},B={x|0<x<1},则()A.A>B B.C..A?B【解析】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故选C.【答案】 C4.下列说法:①空集没有子集;②任何集合至少有两个子集;③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④若,则A≠?.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解析】①空集是它自身的子集;②当集合为空集时说法错误;③空集不是它自身的真子集;④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因此,①②③错,④正确.故选B.【答案】 B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5.已知2-x+a=0},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2-x+a=0},∴方程x2-x+a=0有实根,∴Δ=(-1)2-4a ≥0,a ≤14. 【答案】 a ≤146.已知集合A ={-1,3,2m -1},集合B ={3,m 2},若B ?A ,则实数m =________.【解析】 ∵B ?A ,∴m 2=2m -1,即(m -1)2=0∴m =1,当m =1时,A ={-1,3,1},B ={3,1}满足B ?A.【答案】 1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7.设集合A ={x ,y},B ={0,x 2},若A =B ,求实数x ,y.【解析】 从集合相等的概念入手,寻找元素的关系,必须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因为A =B ,则x =0或y =0.(1)当x =0时,x 2=0,则B ={0,0},不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故舍去.(2)当y =0时,x =x 2,解得x =0或x =1.由(1)知x =0应舍去.综上知:x =1,y =0.8.若集合M ={x|x 2+x -6=0},N ={x|(x -2)(x -a)=0},且N ?M ,求实数a 的值.【解析】 由x 2+x -6=0,得x =2或x =-3.因此,M ={2,-3}.若a =2,则N ={2},此时;若a =-3,则N ={2,-3},此时N =M ;若a ≠2且a ≠-3,则N ={2,a},此时N 不是M 的子集,故所求实数a 的值为2或-3.9.(10分)已知集合M ={x|x =m +16,m ∈Z },N ={x|x =n 2-13,n ∈Z },P ={x|x =p 2+16,p ∈Z },请探求集合M 、N 、P 之间的关系.【解析】 M ={x|x =m +16,m ∈Z }={x|x =6m +16,m ∈Z }.N ={x|x =n 2-13,n ∈Z }=⎩⎨⎧⎭⎬⎫x|x =3n -26,n ∈Z P ={x|x =p 2+16,p ∈Z }={x|x=3p+16,p∈Z}.∵3n-2=3(n-1)+1,n∈Z.∴3n-2,3p+1都是3的整数倍加1,从而N=P.而6m+1=3×2m+1是3的偶数倍加1,∴=P.。
集合练习题以及答案
![集合练习题以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97198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2.png)
集合练习题以及答案集合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涉及到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集合之间的运算。
以下是一些集合练习题及其答案,供学习者练习和参考。
练习题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 A = {1, 2, 3}- B = {2, 3, 4}- 命题1:1 ∈ A- 命题2:4 ∈ A- 命题3:A ⊆ B答案1:- 命题1:真,因为1是集合A的元素。
- 命题2:假,因为4不是集合A的元素。
- 命题3:假,因为集合A不包含集合B的所有元素。
练习题2:集合C和D的定义如下,请找出C ∪ D和C ∩ D。
- C = {1, 2, 3, 5}- D = {2, 4, 5, 6}答案2:- C ∪ D = {1, 2, 3, 4, 5, 6},这是C和D所有元素的并集。
- C ∩ D = {2, 5},这是C和D共有的元素。
练习题3:集合E和F如下,求E - F。
- E = {1, 3, 5, 7, 9}- F = {3, 5, 7}答案3:- E - F = {1, 9},这是E中所有不在F中的元素。
练习题4:集合G和H如下,判断它们是否相等。
- G = {x | x是小于10的正整数}- H = {1, 2, 3, 4, 5, 6, 7, 8, 9}答案4:- G和H相等,因为它们包含相同的元素。
练习题5:集合I和J如下,求I的补集。
- I = {x | x是偶数}- J = R(实数集)答案5:- I的补集是所有不在I中的元素,即所有奇数,可以表示为{x ∈ J | x是奇数}。
练习题6:集合K和L如下,找出K相对于L的补集。
- K = {x | x是小于20的正整数}- L = {x | x是小于50的正整数}答案6:- K相对于L的补集是所有在L中但不在K中的元素,即{x ∈ L | 20 ≤ x < 50}。
结束语:通过这些练习题,我们可以加深对集合概念的理解,包括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的运算以及集合的表示方法。
集合的概念练习题(内含详细答案)
![集合的概念练习题(内含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7ea1c20242a8956bece48a.png)
集合的概念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下列选项中,表示同一集合的是()A.A={0,1},B={(0,1)}B.A={2,3},B={3,2}C.A={x|–1<x≤1,x∈N},B={1}D.A=∅,2.下列各项中,不能组成集合的是()A.所有的正数B.所有的老人C.不等于0的数D.我国古代四大发明3.下列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①NBA联盟中所有优秀的篮球运动员;②所有的钝角三角形;③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④大于等于0的整数;⑤我校所有聪明的学生.A.①②④B.②⑤C.③④⑤D.②③④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校爱好足球的同学组成一个集合B.是不大于3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C.集合和表示同一集合D.数1,0,5,,,,组成的集合有7个元素5.下列关于集合的命题正确的有()①很小的整数可以构成集合②集合{y|y=2x2+1}与集合{(x,y) |y=2x2+1}是同一个集合;③1,2,|-|,0.5,这些数组成的集合有5个元素④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A.0个B.1个C.2个D.3个x+=的实数解”中,能够表6.在“①个子较高的人;②所有的正方形;③方程260示成集合的是( )A .②B .③C .①②③D .②③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7.已知集合A ={x ,,1},B ={x 2,x +y ,0},若A =B ,则x 2017+y 2018=______.8.定义集合A -B ={x|x∈A,且x ∉B},若集合A ={x|2x +1>0},集合B ={x|<0},则集合A -B =____________.9.在数集{}0,1,2x -中,实数x 不能取的值是______. 10.下列对象:①方程x 2=2的正实根,②我校高一年级聪明的同学,③大于3小于12的所有整数,④函数y =2x 的图像上的点.能构成集合的个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 三、解答题11.已知集合,是否存在这样的实数,使得集合有且仅有两个子集?若存在,求出所有的的值组成的集合;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下列选项中,表示同一集合的是A .A={0,1},B={(0,1)}B .A={2,3},B={3,2}C .A={x|–1<x≤1,x∈N},B={1}D .A=∅,【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集合相等的定义直接求解.【详解】在A中,A={0,1}是数集,B={(0,1)}是点集,二者不表示同一集合,故A错误;在B中,A={2,3},B={3,2},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两个集合相等,表示同一集合,故B正确;在C中,A={x|–1<x≤1,x∈N}={0,1},B={1},二者不相等,不表示同一集合,故C错误;在D中,A=∅,={0},二者不相等,不表示同一集合,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相等的判断,考查集合相等的定义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是基础题.2.下列各项中,不能组成集合的是A.所有的正数B.所有的老人C.不等于0的数D.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集合的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得到选项.【详解】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老人的标准不确定,元素不能确定,故所有的老人不能构成集合,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集合中元素满足的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3.下列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①NBA联盟中所有优秀的篮球运动员;②所有的钝角三角形;③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④大于等于0的整数;⑤我校所有聪明的学生.A.①②④B.②⑤C.③④⑤D.②③④【答案】D【解析】由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知,①中“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和⑤中“聪明的学生”不确定,所以不能构成集合.选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校爱好足球的同学组成一个集合B.是不大于3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C.集合和表示同一集合D.数1,0,5,,,,组成的集合有7个元素【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集合的含义逐一分析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选项A,不满足确定性,故错误选项B,不大于3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是,故错误选项C,满足集合的互异性,无序性和确定性,故正确选项D,数1,0,5,,,,组成的集合有5个元素,故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集合的含义,利用其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进行判断,属于基础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合知识点练习题-精品2020-12-12【关键字】指南、情况、方法、条件、问题、研究问题、发现、研究、规律、地位、基础、关系、分析、满足、巩固、提高§1.1集合基础知识点:⒈集合的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也简称集。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4.常用的数集及记法: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N内排除0的集.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5.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⑴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如:“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可以构成集合,其元素具有确定性;而“比较大的数”,“平面点P周围的点”一般不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⑵互异性: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如:方程(x-2)(x-1)2=0的解集表示为{1, 2},而不是{1, 1, 2}⑶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练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⑴大于3小于11的偶数;⑵我国的小河流;⑶非负奇数;⑷方程x2+1=0的解;⑸徐州艺校校2011级新生;⑹血压很高的人;⑺著名的数学家;⑻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三象限的点6.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例如,(1)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则有3∈A,4∉A,等等。
(2)A={2,4,8,16},则4∈A ,8∈A ,32∉A. 典型例题例1.用“∈”或“∉”符号填空:⑴8 N ; ⑵0 N ; ⑶-3 Z ; ;⑸设A 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中国 A ,美国 A ,印度 A ,英国A 。
例2.已知集合P 的元素为21,,3m m m --, 若2∈P 且-1∉P ,求实数m 的值。
第二课时 基础知识点⒈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列举法。
如:{1,2,3,4,5},{x 2,3x+2,5y 3-x ,x 2+y 2},…;说明:⑴书写时,元素与元素之间用逗号分开;⑵一般不必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⑶在表示数列之类的特殊集合时,通常仍按惯用的次序;⑷集合中的元素可以为数,点,代数式等;⑸列举法可表示有限集,也可以表示无限集。
当元素个数比较少时用列举法比较简单;若集合中的元素较多或无限,但出现一定的规律性,在不发生误解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列举法表示。
⑹对于含有较多元素的集合,用列举法表示时,必须把元素间的规律显示清楚后方能用省略号,象自然数集N用列举法表示为{}1,2,3,4,5,......例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 小于5的正奇数组成的集合;(2) 能被3整除而且大于4小于15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3) 从51到100的所有整数的集合;(4) 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5) 方程2x 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⑹ 由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
⒉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方法: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一般格式:{}()x A p x ∈如:{x|x-3>2},{(x,y)|y=x 2+1},{x|直角三角形},…;说明: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如{(x,y)|y= x 2+3x+2}与 {y|y= x 2+3x+2}是不同的两个集合,只要不引起误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例如:{整数},即代表整数集Z 。
辨析:这里的{ }已包含“所有”的意思,所以不必写{全体整数}。
写法{实数集},{R}也是错误的。
用符号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应注意:1、弄清元素所具有的形式(即代表元素是什么)是数还是点、还是集合、还是其他形式?2、元素具有怎么的属性?当题目中用了其他字母来描述元素所具有的属性时,要去伪存真,而不能被表面的字母形式所迷惑。
例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 由适合x 2-x-2>0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2)方程220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3)由大于10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
说明: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练习:1.由方程x 2-2x -3=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2.大于2且小于6的有理数;3.已知集合A ={x|-3<x<3,x ∈Z},B ={(x,y)|y =x 2+1,x ∈A},则集合B用列举法表示是3、文氏图集合的表示除了上述两种方法以外,还有文氏图法,即 画一条封闭的曲线,用它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如下图所示:二、集合的分类 观察下列三个集合的元素个数1. {4.8, 7.3, 3.1, -9};2. {x ∈R ∣0<x<3};3. {x ∈R ∣x 2+1=0}由此可以得到集合的分类:::()empty set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空集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典型例题【题型一】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设集合A ={1,32+-a },B={1,a 2},且A=B ,求实数a 的值。
2、已知集合A ={a+2,(a+1)2}若1∈A,求实数a 的值。
【题型二】 元素的特征 A 表示任意一个集合A3,9,27 表示{3,9,27}1、已知集合M={x ∈N ∣x +16∈Z },求M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 1.给出下列四个关系式:①3∈R ;②π∉Q ;③0∈N ;④0∉φ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B.2C.3D.42.方程组 的解组成的集合是( )A.{2,1}B.{-1,2}C.(2,1)D.{(2,1)}3.把集合{-3≤x ≤3,x ∈N }用列举法表示,正确的是( )A.{3,2,1}B.{3,2,1,0}C.{-2,-1,0,1,2}D.{-3,-2,-1,0,1,2,3}4. 已知A ={x|3-3x>0},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3∈AB .1∈AC .0∈AD .-1∉A二填空题:5.已知集合A ={1,a 2},实数a 不能取的值的集合是________.6.已知P ={x|2<x <a ,x ∈N },已知集合P 中恰有3个元素,则整数a =________.7. 集合M={y ∈Z ∣y=x+38,x ∈Z },用列举法表示是M = 。
8. 已知集合A ={2a,a 2-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9.已知集合A ={x|ax 2-3x -4=0,x ∈R }.(1)若A 中有两个元素,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若A 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基础知识点(1){1,2,3}A =,{1,2,3,4,5}B =;(2){}C =北京一中高一一班全体女生,{}D =北京一中高一一班全体学生;观察可得:⒈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subset )。
记作:()A B B A ⊆⊇或 读作:A 包含于B ,或B 包含A当集合A 不包含于集合B 时,记作A ⊈B(或B ⊉A) 用Venn 图表示两个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⒉集合相等定义:如果A 是集合B 的子集,且集合B 是集合A 的子集,则集合A 与集合B中的元素是一样的,因此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即若A B B A ⊆⊆且,则A B =。
如:A={x|x=2m+1,m ∈Z},B={x|x=2n-1,n ∈Z},此时有A=B 。
⒊真子集定义:若集合A B ⊆,但存在元素,x B x A ∈∉且,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
记作:A B (或B A ) 读作:A 真包含于B (或B 真包含A )4.几个重要的结论:⑴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对于任意一个集合A 都有φ⊆A 。
B A 表示:A B ⊆⑵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⑶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⑷对于集合A ,B ,C ,如果A B ⊆,且B C ⊆,那么A C ⊆。
练习:填空:⑴2 N ; {2} N ; φ A;⑵已知集合A ={x|x 2-3x +2=0},B ={1,2},C ={x|x<8,x ∈N},则A B ; A C ; {2} C ; 2 C说明:⑴注意集合与元素是“属于”“不属于”的关系,集合与集合是“包含于”“不包含于”的关系;⑵在分析有关集合问题时,要注意空集的地位。
典型例题1.写出集合{a,b,c }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其中哪些是真子集,哪些是非空的真子集。
2.已知集合M 满足{2,3}⊆M ⊆{1,2,3,4,5}求满足条件的集合M 。
3.已知集合A ={x |x 2-2x-3=0},B={x |ax=1},若B A ,则实数a 的值构成的集合是( ) A.{-1,0,31} B.{-1,0} C.{-1,31} D.{31,0} 4.已知集合{}{}25,121A x x B x m x m =-<≤=-+≤≤-且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巩固练习1、判断下列集合的关系.(1) N_____Z; (2) N_____Q; (3) R_____Z; (4) R_____Q;(5) A={x| (x-1)2=0},B={y|y 2-3y+2=0};(6) A={1,3},B={x|x 2-3x+2=0};(7) A={-1,1},B={x|x 2-1=0};2、设A={0,1},B={-1,0,1,2,3},问A 与B 什么关系?3、已知集合}5|{<<=x a x A ,x x B |{=≥}2,且满足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4、若集合{}==-+=N x x x M ,062}{0))(2(=--a x x x ,且N M ⊆,求实数a 的值. 1.1.3 集合间的基本运算基础知识点C 与集合A ,B 之间的关系:(1){1,3,5}A =,{}{2,4,6},1,2,3,4,5,6B C ==; (2){}A x x =是有理数,{}{},B x x C x x ==是无理数是实数;1.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集合B 的并集,即A 与B 的所有部分,记作A ∪B , 读作:A 并B A ∪B={x|x ∈A 或x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