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演变概述
中国经济政策历程.
• 由于这次经济失控的范围宽、来势猛、影响大,因而 调控的步伐也就比较急,采取的措施与力度也比较大。 可以说基本上是用行政命令的方法进行“急刹车”, 并采取强硬的宏观调控政策抑制总需求——坚持执行 紧缩信贷的方针和紧缩的财政政策,从而迅速地抑制 了增长和通货膨胀,仅仅经过不到1年时间,经济就 重新达到了基本平衡,经济实现了“硬着陆”。中国 经济在1989年、1990年陷入了低迷时期,经济增速 分别只有4.1%和3.8%,1990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增 长率急剧下降到2.1%,建国后第一次真正出现了买方 市场和生产能力过剩。 • 本次宏观调控的措施效果虽然非常明显,但是由于此 次调控“一刀切”的现象比较普遍,刹车过猛,因而 存在着某些不足:宏观调控不够适时和适度,即动手 调控的时间偏晚,力度偏大。
• 198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关 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对极少数重要商品 的价格继续由国家宏观控制,并进行适时适度的调整; 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完全开放,由市场调节。接着又放 开了高价烟、酒的价格,市场销售价一举提高了好几 倍甚至上十倍,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也上升到了两 位数,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个物价高峰。而当时 的银行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只有7.2%,商品价格指数 与银行利率明显倒挂,很快就出现了全国性的商品抢 购风潮。与此同时,尽管当时国家预算内的基本建设 投资得到一定控制,但预算外投资规模的膨胀远远没 有控制住,而且愈演愈烈。伴随抢购风潮的是银行存 款挤兑风潮,1988年8月中国第一次在建国以来发生 储蓄存款净下降,8月份城乡储蓄存款减少26.1亿元。 其中定期减少27.8亿元,活期增加1.7亿元,1988 年 通货膨胀达到了18.8%。
• 1、1979-1981年的宏观调控:刹住“一拥而 上” • 1978 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社会迸发出极大的建 设热情,各地出现一拥而上和宏观经济的过热 情况,1978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1.7%,产品供 不应求,投资出现过热现象,消费品价格上涨。 • 当时宏观经济运行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宏观经 济运行增速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 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 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地接近于零。1979 年、1980 年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1980
90年代至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1996年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经济增长幅度回落, 通货膨胀率降低;1997年进一步巩固“软着陆”成果,实现了 “高增长、低通胀”。
由于此次调整力度实施扩大,虽抑制了通货膨胀,但也 为以后国内需求不足埋下了伏笔,致使1997年以后不得不进行 有一次调整。
2. 1998-200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二、中国90年代至今宏观经济政策
时间 1994-1997 1998-2003 2004-2007
2008 2009-2010 2011-2012
财政政策 适度从紧
积极 稳健 稳健 积极 积极
货币政策 适度从紧
稳健 稳健 从紧 适度宽松 稳健
1. 1994-1997年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从1993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作为推动我国经济 增长主要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1992年至1993 年增速分别为42.6%和58.6%,大大超过以往的增长速度。 投资需求带动了消费需求,当时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 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双膨胀, 加剧了商品供给的短缺状况,造成1993年至1994年全国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上升了13.2%和21.7%,产生了较 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等情况,2 008年7月至2008年底,央行调整金融机构宏观调控 措施,连续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 率,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 贷款总量。
相关措施
2008年开始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 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为 明显通货膨胀,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 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
加大三农投资;提高中西部医疗补助标准;农村公路管护 纳入财政支持;积极促进再就业;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 金。
宏观经济政策
(三)财政预算平衡原则
❖ 压缩或增加财政收支必然会涉及财政预算平衡问题, 财政预算原则的演变过程反映了财政政策的内在要 求。西方国家的财政预算原则大致有以下几种:
❖ 1、年度平衡预算
❖ 2、周期平衡预算
❖ 3、功能性财政预算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是指政府购买增加会使 利率上升,利率的上升 对消费或投资则会产生 一定的抑制的作用。财 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可以 用IS—LM模型清楚地 说明,如图13—3所示 。
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 ❖ 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各种经济指标,进而实现既定
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的变动影响总需求,其传导机制如图13.4所 示:
由图可见,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率。利率的变动通过调节货币 供应量来实现,所以调节货币量只是手段;调节利率的目的是调节 总需求,所以总需求变动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政府购买是指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它是一种实质性支出,有着商 品 和劳务的实际交易,因而形成直接的社会需求和购买力。
(二) 政府转移支付 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
(三) 税收和公债 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税收政策主要通过税率和税收 绝对量的变动来影响国民经济运行。
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第 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 世纪70年代。
第三阶段:70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了“滞胀”即经济 停滞和高通货膨胀并存(或高通货膨胀率与高失业率并存
)的局面,迫使它们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进行反思。
第二节 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是指为了提高就业水平,减轻经济波动, 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收入和支出 水平所做的决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 政策之一。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及实践
(1)政府应增加支出 (2)政府在宏观上要鼓励高消费 (3)财政赤字不能靠增税弥补,只能增发公债
2024/10/30
#2022
3、宏观财政政策手段: (1)相机抉择法:是指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
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 择当前究竟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措施。
传导机制: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利率变化→企业投资成本 改变、同时影响家庭的支出及国际贸易→总需求变化→就 业产出以及价格水平的变化。
种类:扩张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
○ 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量)
2024/10/30
货币政策——工具
调整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 贴现率,如:经济萧条时,降 低再贴现率,增加了商业银行 的超额准备金,可贷出去的现 金也增加,则社会上货币供给 量增加。
经入府 济与根 活支据
简 介
、 财 政
政
策
—
2024/10/30
——
-
-
针 对 性 的 政 策 。
发 展 状 况 的 认 识 而 制 定 的 有
主 动 调 节 。 即 基 于 对 经 济
展 的 财 政 政 策 。
与 社 会 事 业 之 间 平 衡 协 调 发
织 各 种 经 济 活 动 之 间 、 经 济
总 体 调 节 。 即 从 全 局 上 组
政 政 策 。
济 的 发 展 变 化 规 定 相 应 的 财
动 态 调 节 。 即 根 据 社 会 经
主 要 的 调 节 方 式 有 :
节财 方政 式政
策
调
2024/10/30
财政政策——种类
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
00导论 宏观经济理论发展概述
导论第一节宏观经济学主要发展脉络宏观经济学是把整个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总量分析,以国民收入为中心,以社会福利为目标;研究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公共财政、国际收支的协调发展,怎样通过宏观调控达到资源充分利用;研究通货膨胀、资源的利用程度和经济增长等各种经济现象的原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为政府试图解决各种经济难题的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微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个量分析,以市场价格为中心,以个体利益为目标;研究家庭和企业的经济行为,以及怎样通过市场竞争达到资源最优配置。
比如,美国政府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最近又发行7000亿美元的政府债券,美国现在已经有16万亿美元的联邦政府债务,由美国中央银行购买,这样就向美国乃至全球货币市场投放了6000亿美元的货币,那么对中国的物价有什么影响,对中国的经济存在什么影响,对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有什么实质性影响?中国当前物价的上涨背后的经济原因是什么?等等。
◆为什么一个国家穷而另一个国家富?◆亚洲奇迹的原因?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源?◆“新经济”离我们有多远?◆“扩大内需”是否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积极财政政策”何时终结?◆中西方宏观经济政策有何差异?◆政府扮演的角色?◆“资本主义精神”缘何来自西方”◆人民币是否会升值?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当前宏观经济学的内容是宏观经济理论不断积累的结果,下面我们把宏观经济学发展的主要脉络作一说明。
一、古典宏观经济理论1.产品市场方面自由市场可以自动达到均衡状态——萨伊定律:供给创造它自身的需求。
产品市场上商品价格的灵活变动使产品市场达到供求均衡。
2.货币市场方面(1)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的基本观点是货币数量的变化仅仅影响总价格水平,而不影响总产出水平;货币面纱论,货币对实际经济不发生任何影响,它只是覆盖在实际经济表面的一层面纱。
(2)利率、储蓄与投资储蓄:一部分作为持有货币,在市场上流动;一部分以存款方式进入资本市场,厂商从资本市场借款进行投资,银行预留一部分作为准备金,其中准备金比例将影响到有多少存款投放到货币市场。
什么是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原则
什么是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原则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
那么你对宏观经济政策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定义1、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
从西方国家战后的实践来看,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
2、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它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如下作用。
3、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运用其能够掌握和控制的各种宏观经济变量而制定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4、严格地说,宏观经济政策是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
除此以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都属于微观调控,所采取的政策都是微观经济政策。
5、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达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
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式上分为生产资料(机器、原料、材料和燃料等)和消费资料(食物、衣服、住房、日用品等)。
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
宏观经济政策就是短期的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需根据形势的变化而作调整,不宜长期化,因为经济形势是不断变化的。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今天,一国的经济形势,不仅取决于国内的经济走势,还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全球经济的走势。
“急则治标”是指运用财政、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处理短期经济问题,如刺激经济增长,防止通货紧缩、应付外部冲击等;“缓则治本”是指通过结构政策与经济改革处理长期经济问题,如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
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远期战略相一致的政策组合。
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简介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调整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在新的发展阶段,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将着力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各行业也面临着不同的发展挑战和机遇,需要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合理规划和调整发展策略,把握行业发展的趋势。
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方向1.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为主要任务。
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扩大投资规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根据经济形势和通货膨胀压力,适时调整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供应的适度稳定,确保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
2.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加快科技转化,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国政府将继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引导和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二、各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制造业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化改造的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业正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迈进。
在制造业中,机械、汽车、电子、新能源等行业有望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2.服务业服务业是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包括金融、信息技术、文化创意、文旅等行业。
30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思想的演变
30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思想的演变标签:经济体制;计划主导;政策主导改革开放30年来,指导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实践的思想依次为“计划主导论”、“间接调控论”和“政策主导论”。
这三种宏观调控思想分别对应计划经济体制、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由“计划主导论”发展到“政策主导论”反映了我们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认识的深化,反映了我们对计划与市场关系认识的深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准确地说是1957年以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一直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与这种体制相适应的宏观经济管理方式是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对经济进行直接控制,依靠计划手段实现经济的综合平衡。
在这种体制下,生产要素和其他资源完全由国家控制,全国实际上是一个大工厂,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不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基本经济问题全靠计划部门的计划指令来解决,多数情况下靠行政性措施来解决。
那时我们的经济活动中实际上没有真正经济学意义上的企业。
因为企业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企业不能独立地做出生产经营决策,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是为了完成国家计划指标而不是利润。
当时我们在理论上认为计划控制优于市场调节,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之一,在经济实践中完全排斥市场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因此,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联系的宏观调控思想可以称之为“计划控制论”。
严格说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只有计划经济理论,没有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宏观调控理论,甚至没有宏观调控思想。
1979年随着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思想才逐渐形成。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我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
经济体制和经济生活的变革引起了思想和观念的变化,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思想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回顾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思想的演变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90年代以来的政策演变
经济学 部
谈镇
经济学脉络
经济学部
谈镇
经济学 教授 经济学 博士
一、经济学的框架
重商主义 大卫.李嘉图 马克思 1876年 列宁 斯大林 前苏联,前东欧, 中国大陆(东方) 亚当.斯密 1776年 重农学派 萨伊 马尔萨斯
大小穆勒 西尼耳 巴斯夏 边沁 庞巴维克 马歇尔
二、中美农业合作协议
1.降低进口关税 2.取消数量限制,实行关税配额 3.卫生检疫制度科学评价
1 .就农业来说:没有“双赢” 2.就内容来看:作出巨大“让步” 1)关税削减幅度大 2)关税配额约束紧 3)私营企业比重高 4)卫生检疫标准刁 5)出口补贴承诺超
转轨
市场经济各国 (西方)
经济学的框架
接上页:
马歇尔 凯恩斯 1936年 弗里德曼:货币学派 卢卡斯:理性预期 供给学派 制度学派 产权学派 瑞典学派 公共选择学派 伦敦学派 …….. “滞胀”
罗斯福“新政”
微观经济学框架
需求法则 消费者均衡(收入预算线、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剩余等)
均衡——弹性
1986年以前,农业游 离关贸总协定之外。 例如:可以用非关税 进行进口限制,可以 对农产品出口补贴; 1986年“乌拉圭”回 合
入世后江苏省农业的应对策略
经济学部 谈镇
一、WTO《农业协议》
1.市场准入。a)关税化 b)实行关税配额 c)关税减让 d)最低进口量规定 2.国内支持。a)绿箱支持 b)黄箱支持 3.出口补贴 4.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
资料:92年以来的经济增长率 资料:92年以来的经济增长率 92:14.2%;93:13.2%;94:12.6%;95:9%;96:9.8%;97:8.5%;98:7.8%;99: 7.1%;2000:7.5%;2001:7.3%;
近十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演变与效果分析(ppt49张)
主要成绩:
第一,抑制了过旺的需求,有效地治理了通
货膨胀。首先是使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 势头受到明显抑制。国家采取了严格控制信 贷规模,整顿乱拆借、乱集资等一系列措施, 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逐年回落。其次是财政 收入增长较快,财政支出有所控制,财政赤 字逐年缩小,全国银行工资性支出的增幅也 逐年回降。过旺的总需求得到有效控制。对 抑制通货膨胀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财政政策 适度从紧 积 极 积极淡出
货币政策 适度从紧 稳 健 稳健趋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策
1994~1997
1、宏观经济背景
从1993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作为推动我 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 1992年至1993年增速分别为42.6%和58.6%,大大 超过以往的增长速度。投资需求带动了消费需求, 当时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 中,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双膨胀,加剧了商品供 给的短缺状况,造成1993年至1994年全国商品零售 价格指数分别上升了13.2%和21.7%,产生了较为 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过快带来的经济过热与 严重的通货膨胀,成为社会经济稳定的巨大隐患。
2、相关措施
1994-1997年,实行的是“双紧”配合,财政
政策方面结合分税制改革,强化了增值税、 消费税的调控作用,合理压缩财政支出,并 通过发行国债,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货币政 策方面,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大幅提高存贷 款利率,要求银行定期收回乱拆借的资金, 使宏观经济在快车道上稳刹车,并最终顺利 实现了软着陆。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一国调控宏观经济的
主要政策工具,两者充分搭配协调才能达到 最佳宏观调控效果。 据有关统计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国内生产 总值(GDP)年均增长9.7%。在看似一路平稳递 增的经济增长背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 了三次较大的调整。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演变1.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代表人物:凯恩斯)理论: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理论主张:由于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政府为了维持经济的稳定,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总需求管理。
其中,财政政策被认为是最有力、最直接的调节手段。
2.新古典综合派(代表人物:希克斯、杜森贝利、弗里德曼、莫迪利安尼、汉森和萨缪尔森等)理论:○1希克斯的IS —LM模型○2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3弗里曼的的永久收入假说○4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5汉森和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数模型○6鲍莫尔、托宾的货币交易需求的平方根法则○7托宾的货币投机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8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9克莱茵等人的计量经济模型主张: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以减少失业、消除危机,使经济能避免过度的繁荣或萧条而趋于稳定的增长。
3.货币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理论:在两个方面区别于凯恩斯主义:一是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二是关于稳定性的经济政策的作用。
单一规则货币政策指排除利息率、信贷流量、自由准备金等因素,仅以一定的货币存量作为控制经济唯一因素的货币政策。
主张:货币主义者认为只有货币政策才对产出的波动起着最大的作用,并且不应让经济自由地活动,减少干预,同时提倡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总之,货币主义者把反通货膨胀放在优先地位,认为货币在短期中是影响产量、就业和物价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因而政府应当并且能够实行的唯一政策就是控制货币供给。
4.供给学派主张:供给学派认为供给会创造需求,而刺激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税率,因而只有大幅度减税以增加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进而促进储蓄和投资,刺激工作和经营积极性,才能使生产率提高,并使政府课税基础扩大,税收总额随之增加,财政赤字得到控制,通货膨胀也会消失。
5.理性预期学派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代表人物:R.卢卡斯、T.萨金特)主张:理性预期是针对适应性预期而言的,他们认为人们会根据过去、现在、将来一切可能获得的信息作出的预期。
对我国近十年以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演变情况及其原因做了简单的回顾
对我国近十年以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演变情况及其原因做了简单的回顾,并对相应搭配产生的效果做了一定的分析。
据有关统计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7%。
在看似一路平稳递增的经济增长背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三次较大的调整:时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2000~2003 积极稳健2004~2007 积极淡出稳健趋紧2008年开始稳健从紧2000~2003年底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1、宏观经济背景: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而这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增长有相当大的比重来之于外贸出口,进而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民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把宏观政策的定位转为扩大内需方面。
国内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使本应再次回升的经济出现了新变化,经济存在振荡衰退、大幅下滑的危险。
上次调整的力度过大,虽然通货膨胀得到治理,实现了“软着陆”,但宏观调控的惯性下滑,加之外部的冲击,使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大幅度降低。
为此国家不得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以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2、具体措施:针对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等问题,政府实施了以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增长目标实现为目的的“双松”政策。
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取消贷款限额控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连续5次下调存贷款利率,逐步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等一系列措施;在财政政策方面,大力发行国债;大规模地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投资力度;大幅度提高职工的工资,开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扩大转移支付;实施财政赤字政策。
3、效果分析:这次调整是上次调整的继续和深化,力度温和没有造成大的波动:第一、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一方面,每年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投资大量的项目,直接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
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期间,中央政府每年发行1000亿—15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仅从1998年至2004年7月间,累计发行9100亿元。
7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目标之间存在矛盾之处 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 间具有交互替代关系,即: 失业率↓→ 通胀率↑;失业率↑→通胀率↓ 2、“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就业↑(一致的一面); P/Y↑→S↑→I↑→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就业↓(不一致, 矛盾的一面) 3、“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NI↑)→GP↑; 4、 “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就业率↑→NI↑→进口↑→国际收支失衡。
第一节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 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宏观调节政策。
一、前现代的财政政策及其影响 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出现之前,财政政策制定的目的和影 响主要体现在:为政府运作筹集资金,以实现财政收支平 衡为目的。这样的财政政策所影响的只是收入分配以及经 济资源在私人和公共部门之间的配臵。 二、现代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出现以后,财政政策被作为需求管 理的重要工具,以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这种财政政策包 含了三个相互关联的选择: 1、选择开支政策,即开支多少以及用于哪些方面; 2、征税,即征多少税,以及采用何种手段来征税; 3、赤字财政,即确定赤字的规模和分配。
r
IS
IS’ E’
E
LM
r’
r0
E1
0
y0
y’
y1
y
IS-LM模型中要同时考虑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 IS-LM模型初始均衡 在初始均衡点 E, 政府支出增加使 IS 移到 IS’, 若利率 为E(r ,y )。 0 0 不变,总需求的增加会使IS均衡点移到El(r0,y1)。 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点 E1 时 , 货币市场并不均衡 , 有 L>M:y提高使L增加,在原利率水平ro下,L>M。 M不变,利率就上升,进而i减少,总需求减少。IS均衡 点沿IS线上升直至两个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的E’。
宏观经济政策演变概述
宏观经济政策演变概述Investment and stud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in life, and there is no better idea.宏观经济政策演变概述发达国家在二次大战以前大都经历过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二次大战后,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被不断强化和规范化,逐步形成了西方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一整套宏观经济政策.进入70年代,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一度失灵,各国政府重新考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各项干预政策.于是,80年代发达国家相继削减政府对经济的频繁干预,进入重新重视市场自发调节作用的时期.9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速和新凯恩斯主义的传播,发达国家的政府再次调整了他们对经济生活的宏观干预政策.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在新的基础上被逐步加强.同时,在不同国家之间,一方面加强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合作和协调;另一方面也在国内政策的目标以及具体措施上呈现出更多的差异.这就是说,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虽然呈现出一些明显的共性,但也更多的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象50-60年代那种以凯恩斯主义为基本指导思想,从而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共性突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反了.各国都在寻求适合自己国家特点的更有效的宏观经济干预方式.作为本书的概述,我们将在这一章中集中阐述那些具有共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过程,而将各国的特点及其历史渊源放到后面具体叙述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演变的章节中.第一节现代宏观经济政策的产生第二节“宏观经济政策”通常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当局的其他经济管理机构对宏观经济总量进行调控的行为.它是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措施、手段、决策机构、执行组织、信息搜集和监督在内的,旨在对整个经济状况进行调节的系统.现代宏观经济政策是沿着两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途径发展的,一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实践,二是宏观经济理论对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认识.虽然政府在制订和执行宏观经济政策时往往以经验性的认识为主要依据,但是它的发展历程却显示出它越来越依赖于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政府干预经济是前资本主义社会一直存在的,资本主义对封建社会的胜利使得市场经济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经济形式.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冲破封建社会对商品经济束缚的基础上确立的,而主张政府只是资本主义经济“守夜人”的思想正是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对政府的要求.在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中,市场经济几乎是完美无缺的,“看不见的手”会将一切都安排好,根本用不着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直到凯恩斯主义诞生以前,古典经济学一直坚持着这一思想.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也一直坚持着对经济活动基本上不干预的信条.但是1929-1933年的“大危机”从根本上动摇了这一信条.以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为标志,各国政府开始尝试对衰退中的经济进行干预;而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又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指导.可以说,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的通论是现代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源头.一、1929-1933年的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在29-33年大危机以前,一直是相信古典经济学的.这一理论否认经济危机的必然性,认为市场经济可以自动对经济进行调整,市场机制可以纠正局部的和暂时的危机,使经济总是自动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对于经济危机,政府不必恐慌,只要有足够的耐心,经济危机总会过去.无论任何时候,政府都不必做什么.显然,古典经济学是一种消极的经济学,无为的经济学.它除去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做近乎于“完美无缺”的解释以外,没有任何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因其对资本主义经济只会“唱赞歌”而将其称为“庸俗经济学”.当古典经济学家告戒政府,经济危机没有必然性,它只是偶然出现在经济的局部或某些时期的时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却向全世界宣布,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着固有的,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它将以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资本主义也终将因危机的不断爆发而走向灭亡.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初,周期性经济危机危机虽然一次次地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力造成巨大的破坏,但总能在一定时期内恢复.尽管这种恢复往往十分痛苦,其期限也与古典经济学家所说暂时性和局部性危机相去甚远,但政府还没有被逼到非采取措施不可的程度.以1929年10月21日的“黑色星期一”美国纽约股票市场暴跌为标志,资本主义各国相继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在此后到1933年的一段时期内,资本主义各国的存货大量积压,企业纷纷倒闭,失业大幅度增加美国的失业率曾一度达到了25%.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经济可以自行调节到充分就业状态的信条从根本上被动摇了.政府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恢复经济,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将面临崩溃.为了增加就业,刺激生产,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的干预经济的措施,这就是所谓“罗斯福新政”.“新政”从1933年3月开始实行.其主要措施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旨在整顿经济秩序,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监管;另一类是为了提高有效需求增加就业的措施.在大危机期间,整个经济秩序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金融秩序的混乱又首当其冲.由于大危机期间整个金融系统几乎被破坏殆尽,为了恢复金融秩序,新政在对旧有的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整顿的同时对金融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放弃金本位,禁止黄金在国内流通;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小额存款进行保险;在加强对大银行进行监管的同时,由复兴金融公司在必要时予以贷款支持;新政对金融体制的整顿和改革使得金融秩序得以恢复,金融体制的良好运行为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打下了基础.新政在整顿和改革金融体制的同时,也对企业的竞争秩序进行了整顿.颁布了“全国产业复兴法案”和“公平竞争法案”等一系列法案,并成立了相应的行政机构和行业中的协调机构,用以保证企业的公平竞争环境,协调政府与企业以及劳资双方的关系.在对经济秩序的整顿中,金融体制的改革对美国后来以联邦储备为中心建立一整套货币政策及其执行程序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新政中已经包含了现代货币政策的雏形.罗斯福新政对现代财政政策的重大影响是其通过增加政府开支提高有效需求的一系列措施.如果说罗斯福新政中的货币政策还与对金融业的整顿和监管措施混在一起,从而只是现代货币政策雏形的话,其财政政策则可以名副其实的称作现代财政政策开端了.新政中旨在提高有效需求的措施主要有: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对低收入家庭进行补贴,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增加政府开支,举办公共工程;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等.这些政策后来被作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对战后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二、凯恩斯主义与现代宏观经济政策对战后现代宏观经济政策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另一个因素是凯恩斯主义被普遍接受.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几乎在任何国家的近代史中都不乏先例,但是凯恩斯主义将这种干预理论化了,这就使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活动被系统化和规范化了,并作为政府的一项经常性的职能固定在国民经济中.现代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含义不是政府偶然对经济的宏观干预,而是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日常性干预.这种更具理性的干预与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不能自动保证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在现实经济中,就业不是实际工资的的函数,劳动的供给量要受到名义工资假象的蒙蔽.一方面,名义工资存在着刚性,一旦名义工资确定,即使经济出现衰退,工资也不会下降,这样,在经济衰退时就会出现失业上升的现象,这就否定了古典理论关于工资有充分灵活性从而就业总会自动保持在充分就业水平的观点;另一方面,工人提供劳动的多寡会受到货币假象的蒙蔽,从而在货币工资上升时,会提供更多的劳动使经济扩张.这意味着当执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时候,总需求会增加,导致对劳动的需求增加,引起名义工资上升和就业增加.凯恩斯否定了古典理论的“两分法”,“人们不会受货币假象蒙蔽”的观点被凯恩斯否定了.他提出,当货币供给量增加的时候可以增加总需求促进就业的提高.凯恩斯指出,总需求由总消费,总投资和政府支出三大部分构成.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收入会逐步提高,但人们的消费却会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而以递减的速度上升.这就是说,在经济正常的扩张时期,会出现总消费不足的现象.凯恩斯否定了古典经济学家将总投资看作是利息率函数的观点,认为利息率是预期利润的函数,随着经济的扩张,资本的边际效率是递减的,因此资本的预期利润将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下降.这将导投资需求不足.鉴于这样的认识,凯恩斯论证了资本主义经济将随着经济增长自动出现总需求不足的现象,导致经济衰退.同时,他也论证了纠正市场经济出现这种偏差的方法,就是由政府通过增加政府开支提高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加就业.这就为宏观经济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从一开始就被牢牢的盯在充分就业上.而且主要是针对经济衰退的.其手段主要是两个,一是财政政策,二是货币政策.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政府开支和降低税收来有效地提高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中央银行也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刺激投资,使总需求增加.由于凯恩斯的这些基本观点,国家财政的职能不再仅限于为政府各项开支和建立公共设施提供资金的范围,它扩大到了为整个经济服务的范围.国家财政的新的立足点,使得传统的理财方式受到了挑战,凯恩斯提出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赤字财政的主张.在经济衰退时,税收会因人们收入的下降而下降.在这种时候,要实行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开支和减少税收,就会引起财政赤字.这就冲击了传统的“节俭”观念和“量入为出”以及“平衡预算”的理财思想.赤字财政必然会引起政府债务的增加,凯恩斯认为借债是经济衰退时的权宜措施,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将出现财政赢余.因此在现代宏观经济政策创立的初期,长期出现财政赤字的情况并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在提出财政政策的同时,凯恩斯也提出了货币政策主张.对货币总量进行有效的宏观控制并针对经济的景气情况适当的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帮助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应成为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之一.但是初期的货币政策主张,还是将协助刺激经济,消除失业作为其主要目标.中央银行在二次大战前,其主要经济职能还没有转到对国民经济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轨道上来,随着凯恩斯主义关于货币政策的理论,对中央银行职能的重新认识和相应的改革已经提到资本主义各国政府的议时日程上来.在凯恩斯的通论中,收入分配问题占有重要的地位,正如战后英国的剑桥学派所说,凯恩斯有关财政政策措施和货币政策措施的论述,只是治理经济衰退的权宜之计,真正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办法还在于消除分配的不公平,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水平.因此,凯恩斯对收入分配的论述为战后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铺平了道路.在理论上为宏观经济政策奠定基础的还有瑞典的米尔达尔1和波兰的卡莱茨基2.在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对“凯恩斯革命”的定义中,将这三位经济学家并列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创始人3.凯恩斯的理论已经为系统的制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从理论上解决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随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扩张,凯恩斯主义理论不断得到新的补充,宏观经济政策也随之不断发展,到50年代和60年代凯恩斯主义及其宏观经济政策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三、来自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战后宏观经济政策的形成原因中,不能忽视战前曾取得辉煌经济业绩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从战后法国经济计划,以及第三世界国家战后初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计划经济留下的深刻影响.尽管到目前为止计划经济已经被绝大多数国家所放弃,当我们回顾市场经济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历程时却决不能忽视它曾经存在过,并对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1卡尔·岗纳·米尔达尔:《货币均衡论》1933,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世界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和影响
世界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和影响宏观经济政策是每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世界范围内,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变化,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与完善。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世界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和影响。
一、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宏观经济政策近年来,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波动和变化。
各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应对经济危机。
美国政府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欧洲国家实行了稳定货币政策,中国政府推出了四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对各国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高科技与互联网时代的宏观经济政策随着高科技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采取新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应对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的挑战。
以美国为例,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开始实行了新经济政策,通过支持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中国政府也采取了类似的政策,高度重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创新,鼓励创业和创新,加强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三、全球化时代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当前,全球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各国越来越深地融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中。
在这个时代,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更多地受到国际环境和外部因素的影响。
比如,加强贸易合作、开放市场、推进跨境投资等政策,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经济发展策略。
而封闭和保护主义的政策,则越来越难以为继。
总之,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在不断升级和更新。
正确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和内部经济状况,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们面临的共同挑战。
未来,我们期望世界各国继续积极探索创新,合理应对变革,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经济政策历程
• 1978 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社会迸发出极大的建 设热情,各地出现一拥而上和宏观经济的过热 情况,1978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1.7%,产品供 不应求,投资出现过热现象,消费品价格上涨。
• 从1979年到1988年,由于实行改革开放,长期 被压抑的潜在生产力获得了解放,中国经济实 现了近10年的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中积累的 不协调、不平衡因素也越来越多。1989到1990 年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个物价高峰,1988 年投资率为37.4%;经济过热,经济增长率为 11.3%;进口增加,外贸赤字为77.5亿美元。
有控制住,而且愈演愈烈。伴随抢购风潮的是银行存 款挤兑风潮,1988年8月中国第一次在建国以来发生 储蓄存款净下降,8月份城乡储蓄存款减少26.1亿元。 其中定期减少27.8亿元,活期增加1.7亿元,1988 年 通货膨胀达到了18.8%。
• 历时3年的“治理整顿”,其中对经济过热和 通货膨胀的调控主要集中于1988和1989年两 年,调控措施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 加强对物价的调控。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当 前物价工作和稳定市场的紧急通知》,明确提 出1988年下半年不出台新的涨价措施,后又发 布规定对加强物价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二是 加强信贷控制、提高银行储蓄利率。1988年7 月人民银行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 严格信贷资金管理的通知》,将法定存款准备 金从12%提高到13%,并从9月起开办人民币 长期保值储蓄存款。随后,9月1日和次年2月 两次将银行储蓄存款利率由6%提高到9.45%。 此外,政府还颁布了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压 缩基建规模、清理整顿各类公司、制定国家产 业政策等各项调控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政策演变概述发达国家在二次大战以前大都经历过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二次大战后,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被不断强化和规范化,逐步形成了西方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一整套宏观经济政策。
进入70年代,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一度失灵,各国政府重新考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各项干预政策。
于是,80年代发达国家相继削减政府对经济的频繁干预,进入重新重视市场自发调节作用的时期。
9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速和新凯恩斯主义的传播,发达国家的政府再次调整了他们对经济生活的宏观干预政策。
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在新的基础上被逐步加强。
同时,在不同国家之间,一方面加强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合作和协调;另一方面也在国内政策的目标以及具体措施上呈现出更多的差异。
这就是说,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虽然呈现出一些明显的共性,但也更多的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象50-60年代那种以凯恩斯主义为基本指导思想,从而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共性突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反了。
各国都在寻求适合自己国家特点的更有效的宏观经济干预方式。
作为本书的概述,我们将在这一章中集中阐述那些具有共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过程,而将各国的特点及其历史渊源放到后面具体叙述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演变的章节中。
第一节现代宏观经济政策的产生第二节“宏观经济政策”通常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当局的其他经济管理机构对宏观经济总量进行调控的行为。
它是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措施、手段、决策机构、执行组织、信息搜集和监督在内的,旨在对整个经济状况进行调节的系统。
现代宏观经济政策是沿着两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途径发展的,一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实践,二是宏观经济理论对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认识。
虽然政府在制订和执行宏观经济政策时往往以经验性的认识为主要依据,但是它的发展历程却显示出它越来越依赖于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
政府干预经济是前资本主义社会一直存在的,资本主义对封建社会的胜利使得市场经济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经济形式。
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冲破封建社会对商品经济束缚的基础上确立的,而主张政府只是资本主义经济“守夜人”的思想正是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对政府的要求。
在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中,市场经济几乎是完美无缺的,“看不见的手”会将一切都安排好,根本用不着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
直到凯恩斯主义诞生以前,古典经济学一直坚持着这一思想。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也一直坚持着对经济活动基本上不干预的信条。
但是1929-1933年的“大危机”从根本上动摇了这一信条。
以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为标志,各国政府开始尝试对衰退中的经济进行干预;而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又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指导.可以说,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的《通论》是现代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源头。
一、1929-1933年的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在29-33年大危机以前,一直是相信古典经济学的。
这一理论否认经济危机的必然性,认为市场经济可以自动对经济进行调整,市场机制可以纠正局部的和暂时的危机,使经济总是自动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对于经济危机,政府不必恐慌,只要有足够的耐心,经济危机总会过去。
无论任何时候,政府都不必做什么。
显然,古典经济学是一种消极的经济学,无为的经济学。
它除去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做近乎于“完美无缺”的解释以外,没有任何作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因其对资本主义经济只会“唱赞歌”而将其称为“庸俗经济学”。
当古典经济学家告戒政府,经济危机没有必然性,它只是偶然出现在经济的局部或某些时期的时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却向全世界宣布,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着固有的,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它将以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资本主义也终将因危机的不断爆发而走向灭亡。
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初,周期性经济危机危机虽然一次次地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力造成巨大的破坏,但总能在一定时期内恢复。
尽管这种恢复往往十分痛苦,其期限也与古典经济学家所说暂时性和局部性危机相去甚远,但政府还没有被逼到非采取措施不可的程度。
以1929年10月21日的“黑色星期一”(美国纽约股票市场暴跌)为标志,资本主义各国相继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在此后到1933年的一段时期内,资本主义各国的存货大量积压,企业纷纷倒闭,失业大幅度增加(美国的失业率曾一度达到了25%)。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经济可以自行调节到充分就业状态的信条从根本上被动摇了。
政府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恢复经济,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将面临崩溃。
为了增加就业,刺激生产,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的干预经济的措施,这就是所谓“罗斯福新政”。
“新政”从1933年3月开始实行。
其主要措施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旨在整顿经济秩序,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监管;另一类是为了提高有效需求增加就业的措施。
在大危机期间,整个经济秩序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金融秩序的混乱又首当其冲。
由于大危机期间整个金融系统几乎被破坏殆尽,为了恢复金融秩序,新政在对旧有的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整顿的同时对金融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放弃金本位,禁止黄金在国内流通;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小额存款进行保险;在加强对大银行进行监管的同时,由复兴金融公司在必要时予以贷款支持;新政对金融体制的整顿和改革使得金融秩序得以恢复,金融体制的良好运行为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打下了基础。
新政在整顿和改革金融体制的同时,也对企业的竞争秩序进行了整顿。
颁布了“全国产业复兴法案”和“公平竞争法案”等一系列法案,并成立了相应的行政机构和行业中的协调机构,用以保证企业的公平竞争环境,协调政府与企业以及劳资双方的关系。
在对经济秩序的整顿中,金融体制的改革对美国后来以联邦储备为中心建立一整套货币政策及其执行程序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新政中已经包含了现代货币政策的雏形。
罗斯福新政对现代财政政策的重大影响是其通过增加政府开支提高有效需求的一系列措施。
如果说罗斯福新政中的货币政策还与对金融业的整顿和监管措施混在一起,从而只是现代货币政策雏形的话,其财政政策则可以名副其实的称作现代财政政策开端了。
新政中旨在提高有效需求的措施主要有: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对低收入家庭进行补贴,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增加政府开支,举办公共工程;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等。
这些政策后来被作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
对战后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凯恩斯主义与现代宏观经济政策对战后现代宏观经济政策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另一个因素是凯恩斯主义被普遍接受。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几乎在任何国家的近代史中都不乏先例,但是凯恩斯主义将这种干预理论化了,这就使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活动被系统化和规范化了,并作为政府的一项经常性的职能固定在国民经济中。
现代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含义不是政府偶然对经济的宏观干预,而是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日常性干预。
这种更具理性的干预与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不能自动保证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在现实经济中,就业不是实际工资的的函数,劳动的供给量要受到名义工资假象的蒙蔽。
一方面,名义工资存在着刚性,一旦名义工资确定,即使经济出现衰退,工资也不会下降,这样,在经济衰退时就会出现失业上升的现象,这就否定了古典理论关于工资有充分灵活性从而就业总会自动保持在充分就业水平的观点;另一方面,工人提供劳动的多寡会受到货币假象的蒙蔽,从而在货币工资上升时,会提供更多的劳动使经济扩张。
这意味着当执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时候,总需求会增加,导致对劳动的需求增加,引起名义工资上升和就业增加。
凯恩斯否定了古典理论的“两分法”,“人们不会受货币假象蒙蔽”的观点被凯恩斯否定了。
他提出,当货币供给量增加的时候可以增加总需求促进就业的提高。
凯恩斯指出,总需求由总消费,总投资和政府支出三大部分构成。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收入会逐步提高,但人们的消费却会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而以递减的速度上升。
这就是说,在经济正常的扩张时期,会出现总消费不足的现象。
凯恩斯否定了古典经济学家将总投资看作是利息率函数的观点,认为利息率是预期利润的函数,随着经济的扩张,资本的边际效率是递减的,因此资本的预期利润将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下降。
这将导投资需求不足。
鉴于这样的认识,凯恩斯论证了资本主义经济将随着经济增长自动出现总需求不足的现象,导致经济衰退。
同时,他也论证了纠正市场经济出现这种偏差的方法,就是由政府通过增加政府开支提高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加就业。
这就为宏观经济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从一开始就被牢牢的盯在充分就业上。
而且主要是针对经济衰退的。
其手段主要是两个,一是财政政策,二是货币政策。
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政府开支和降低税收来有效地提高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
中央银行也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刺激投资,使总需求增加。
由于凯恩斯的这些基本观点,国家财政的职能不再仅限于为政府各项开支和建立公共设施提供资金的范围,它扩大到了为整个经济服务的范围。
国家财政的新的立足点,使得传统的理财方式受到了挑战,凯恩斯提出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赤字财政的主张。
在经济衰退时,税收会因人们收入的下降而下降。
在这种时候,要实行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开支和减少税收,就会引起财政赤字。
这就冲击了传统的“节俭”观念和“量入为出”以及“平衡预算”的理财思想。
赤字财政必然会引起政府债务的增加,凯恩斯认为借债是经济衰退时的权宜措施,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将出现财政赢余。
因此在现代宏观经济政策创立的初期,长期出现财政赤字的情况并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在提出财政政策的同时,凯恩斯也提出了货币政策主张。
对货币总量进行有效的宏观控制并针对经济的景气情况适当的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帮助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应成为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之一。
但是初期的货币政策主张,还是将协助刺激经济,消除失业作为其主要目标。
中央银行在二次大战前,其主要经济职能还没有转到对国民经济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轨道上来,随着凯恩斯主义关于货币政策的理论,对中央银行职能的重新认识和相应的改革已经提到资本主义各国政府的议时日程上来。
在凯恩斯的《通论》中,收入分配问题占有重要的地位,正如战后英国的剑桥学派所说,凯恩斯有关财政政策措施和货币政策措施的论述,只是治理经济衰退的权宜之计,真正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办法还在于消除分配的不公平,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水平。
因此,凯恩斯对收入分配的论述为战后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铺平了道路。
在理论上为宏观经济政策奠定基础的还有瑞典的米尔达尔1和波兰的卡莱茨基2。
在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对“凯恩斯革命”的定义中,将这三位经济学家并列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创始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