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摘要

2002年是我国林业快速发展的一年。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林业局确定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推进林业五大转变,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思路。

林业六大重点建设工程的全面启动和顺利实施,加快了我国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历史性转变的进程。

1.六大林业重点工程顺利推进,造林绿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2002年,全国造林777.10万公顷,比2001年增长56.89%,造林面积首次突破1亿亩。其中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积677.74万公顷,占87.2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有序推进。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积85.61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0.40万公顷,飞播造林65.21万公顷。新封山育林面积40.89万公顷,森林管护面积达到9026.82万公顷。安置和分流企业富余职工28.22万人,其中66.32%的人员从事森林管护工作,管护力量大大加强。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工程区内继续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木材产量已按工程实施方案调减到位。

快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工程实施5年来已经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一是工程各项措施正逐步得到落实,天然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二是林区逐步进入休养生息的良性发展阶段,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特别是长江、黄河流域生态恶化的趋势开始得到初步遏制。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得到改善,动植物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三是国有林区“独木支撑”的经济结构逐步得到调整,职工就业领域由主要从事木材生产转向森林经营管护和第三产业,林区群众的经济状况得到较大改善,经济活力明显增强。四是非公有制经济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得到了迅速发展。

退耕还林工程在试点基础上全面启动并取得重大进展。全年完成造林491.11万公顷,是2001年的5.52倍,其中退耕地造林228.45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262.66万公顷,分别是2001年的5.64倍和5.42倍,种草11.28万公顷。全年兑现粮食54.62亿千克、现金4.91亿元,1086.21万农户从中受益。

快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工程实施4年来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治理初见成效;二是广大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增加了收入,实施退耕还林的农户已开始有少量花卉、竹材、牧草等产出,退耕农户已开始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三是促进了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调整;四是农林牧产业结构有所调整,林业、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有所提高。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初见成效。全年共完成治理总面积达到141.61万公顷,其中,造林面积67.64万公顷(包括人工造林59.16万公顷,飞播造林8.48万公顷);新封山(沙)育林17.34万公顷;草地治理面

积47.89万公顷;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8.74万公顷;水利配套工程完成4324处。

据快速抽样调查结果,3年来工程区土地沙化治理已见成效:一是改善了当地及相关地区的生态状况,增加了林、草覆盖,提高了土地生产力;二是粮食单产呈上升趋势;三是通过生态移民、禁牧、舍饲圈养和围栏养殖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四是受风沙危害的人口数量有所减少。

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继续深入开展。三北防护林四期建设工程在项目安排上,把防沙治沙放在了突出位置;在造林方式上,加大了封育比重;在林种树种结构上,实行了以灌木为主、乔灌草结合的模式。全年造林45.38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42.32万公顷,飞播造林3.06万公顷,营造防护林的比重达到76.65%。年末实有封山育林225.59万公顷,其中本年新封山育林37.80万公顷。低效防护林改造4176公顷。

长江、沿海、珠江、太行山、平原绿化5个防护林工程共完成造林32.19万公顷,其中长江防护林11.03万公顷,沿海防护林5.57万公顷,珠江防护林4.65万公顷,太行山绿化7.61万公顷,平原绿化3.32万公顷。在全部造林面积中,人工造林27.99万公顷,飞播造林4.20万公顷。工程营造防护林的比重达到72.33%。全年封山育林208.16万公顷,其中新封面积36.33万公顷。低效防护林改造4.86万公顷。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取得新进展。完成了15个重点物种拯救、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示范工程建设的专项规划。林业系

统新建自然保护区249处,新增面积358.94万公顷;批准了12个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建设项目,建立野生动物种源繁育基地304个,珍稀野生植物培植基地156个;新增国际重要湿地14个;重点启动了内蒙古达赉湖、黑龙江扎龙国际重要湿地监测站点工程;共繁育大熊猫8只,新建大熊猫自然保护区5处,新增保护面积区70939公顷;朱鹮野外种群新繁殖幼鸟67只,人工繁育幼鸟36只;国内繁育成功华南虎8只。经国务院批准,河北泥河湾等17个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全年共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11.42万公顷。其中荒山荒地造林4.57万公顷,迹地更新造林5.19万公顷,非林业用地造林1.24万公顷,现有林分改造培育0.42万公顷。按培育目的分,共营造纸浆原料林 2.30万公顷,人造板原料林3.39万公顷,大径级用材林2.06万公顷,其他工业原料林3.67万公顷,分别比2001年增长7.48%、57.67%、32.05%和20.72%。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不断深入,城市绿化步伐全面加快。全国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5.4亿人次,植树23.0亿株,折合面积116.9万公顷。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29.5%,人均公共绿地达7.73平方米,分别比2001年提高1.3个百分点和近1平方米。建设绿色通道13.3万千米,面积44.3万公顷。

2.林业产业稳步发展,国有林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

2002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4634.24亿元,比2001年增长13.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