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管理制度
爱卫会领导小组工作制度

爱卫会领导小组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国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爱卫会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是爱国卫生运动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工作。
第三条领导小组的工作原则是:以人为本,服务民生;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第四条领导小组的工作目标是:通过爱国卫生运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改善城乡卫生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组成与职责第五条领导小组由国务院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教育部、中国铁路总公司等有关部门负责人。
第六条领导小组的职责如下:(一)研究制定爱国卫生运动工作的重大政策、规划和措施;(二)协调解决爱国卫生运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三)指导、监督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工作的实施;(四)组织宣传爱国卫生运动,提高人民群众的卫生意识;(五)表彰奖励在爱国卫生运动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三、工作制度第七条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爱国卫生运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八条领导小组成员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范围内的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并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第九条领导小组建立爱国卫生运动工作责任制,对成员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第十条领导小组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发挥群众团体、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在爱国卫生运动中的积极作用。
第十一条领导小组加强与国际卫生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爱国卫生运动的国际合作。
四、保障措施第十二条领导小组成员部门应当将爱国卫生运动工作纳入本部门工作计划,确保工作经费的投入。
第十三条领导小组成员部门应当加强爱国卫生运动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第十四条领导小组成员部门应当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和健康素质。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工作职责及工作制度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工作职责及工作制度
20170315一、宗旨
为加强医院爱国卫生运动管理,积极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使医院清洁、干净、整齐,为病人创造良好卫生环境。
二、组织
1.本会设主任委员一名,由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委员一名,由后勤保障中心负责人担任;委员若干名,由各相关部门人员中遴选。
2.主任委员全面负责委员会各项工作,副主任委员协助做好委员会相关工作,本会设秘书一名,协助主任委员处理会务工作,负责开会通知、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存档及决议事项的协调处理。
3.委员任期为一年,可以连任,每年任命一次,委员可根据医院人员变动经院长批准随时调整,中途任命者至届满为止。
三、工作职责
1.组织协调各部门将爱国卫生运动纳入科室规划和日常工作。
2.进行医院卫生基本建设,卫生宣传和监督管理;组织、推动医院除四害、讲卫生,控制和消灭疾病等工作的开展。
3.防治污染,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改善医院卫生面貌,提升医疗服务品质。
4.制定全院卫生的检查标准,检查督促医院卫生清洁工作。
四、工作制度
1.至少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必要时可随时组织召开。
2.每次会议根据需要邀请相关科室或部门人员列席。
3.每位参加会议的委员必须签到,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须提前向委员会主任或秘书请假;会议时主任委员为主席,主任委员未能出席时,由事前指定的代理人为主席。
4.会议必须有2/3以上委员出席,表决以出席委员2/3以上同意为准,每次会议均应做会议记录,会议记录按附件3的内容书写。
五、实施与修正
本工作职责及工作制度报院长核准后实施,修正时亦同。
爱国卫生管理组织制度

爱国卫生管理组织制度基础概念爱国卫生管理组织制度是指在国家优秀卫生文化传统基础之上,由卫生部门领导下承担国家卫生工作的一种组织形式,旨在加强全民卫生意识,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全社会健康水平。
组织结构1.领导机构:由卫生部门主管领导,设卫生管理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制定工作规划,推进卫生工作。
2.省级机构:设省级爱国卫生委员会,由省级卫生主管部门领导,各市、县设爱国卫生推广委员会。
3.乡镇村组织:设爱国卫生社,由村级卫生所负责组织开展卫生知识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疾病防治、健康教育等活动。
工作职责1.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2.疾病预防控制:开展流感预防、传染病防控、预防接种等工作,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健康促进:组织开展健康体检、运动保健、营养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活动,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4.环境卫生:开展卫生环境整治、家庭厕所、污水处理等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城乡环境卫生保障体系。
实施措施1.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职责任务:建立贯彻爱国卫生管理制度的工作机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责任。
2.完善工作体系,提高工作效能: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康档案,建立互联网健康服务平台,推广在线健康管理。
3.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工作质量: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开展全面、专项检查,及时发现、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爱国卫生管理组织制度是重要的卫生管理改革举措,是推动全民健康、实现卫生强国的有效途径。
各级卫生部门和组织、全社会应积极支持和参与,共同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再创新的辉煌。
爱国卫生管理制度

爱国卫生管理制度爱国卫生管理制度篇一为了加强本校爱国卫生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提高公共卫生水平,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爱国卫生工作,是指以消除危害健康因素,改善校园卫生环境,提高师生卫生素质和健康水平为目的,由政府组织,全员参与的社会卫生活动。
第二条爱国卫生工作实行政府组织、属地管理、群众参与、科学管理、社会监督的原则。
第三条设立学校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负责本校爱国卫生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实施有关爱国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二)制定规划,组织和协调本校的爱国卫生工作;(三)组织动员全体师生员工参加健康教育、环境清理、除害防病、创建卫生单位等爱国卫生运动。
第四条认真履行社会卫生工作职责:(一)把各类卫生设施纳入校园建设规划,有计划地建设污水、粪便、垃圾等生活废弃物的处理设施;(二)加强对废弃物收集、清运的监督和管理;(三)加强对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的监督,预防食物中毒、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四)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按照国家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科学卫生保健知识宣传;第五条实行爱国卫生月制度,每年四月份为爱卫月,重点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卫生问题。
第六条教育师生员工养成良好的社会卫生规范:(一)不随地吐痰、便溺、乱扔杂物、乱倒垃圾;(二)不破坏绿地、树木;(三)不破坏环卫设施;(四)不在禁烟场所吸烟;(五)不携宠物进入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六)不从事其他有碍社会卫生的活动。
第七条各类公共场所应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室内外卫生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八条校园道路两侧、操场,食堂周边设立垃圾容器和供排水设施,配备保洁人员,建立卫生保洁制度,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第九条采取综合措施,改善环境卫生,消除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病媒生物及其孳生条件,具体管理办法按《如皋市除四害工作管理办法》执行。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工作规则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工作规则为适应新时代爱国卫生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爱卫会)工作,特制定本规则。
一、性质及组成全国爱卫会是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负责领导、协调全国爱国卫生工作。
全国爱卫会主任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副主任及委员由国务院有关部委、中央有关部门、军队、人民团体等单位负责同志担任,每届任期五年。
任期内全国爱卫会成员如需调整,由所在单位向全国爱卫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爱卫办)提出,按程序报全国爱卫会主任批准。
二、基本职能(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研究制定爱国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计划,协调推动有关部门、人民团体和各地区制定执行爱国卫生工作计划。
(二)推进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建立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
(三)协调有关部门、单位和各地区,动员组织群众,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强化病媒生物防制,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组织开展卫生城镇创建和健康城镇健康细胞建设,加强社会健康管理。
指导开展重大活动保障、重点疾病防控及重大自然灾害后的爱国卫生工作。
加强控烟宣传教育工作。
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促进人民身心健康。
(四)协调有关部门及人民团体为爱国卫生工作开展创造条件,在部门设置、职能调整、人员配备、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保障。
(五)建立健全监测评价机制,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督促、检查各地区各有关单位爱国卫生工作开展情况。
(六)推进爱国卫生立法工作,促进爱国卫生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七)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工作方法(一)成员单位按照工作职责分工负责,加强协调配合,明确工作任务,每年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工作制度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管理制度环境卫生管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清洁优美、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实行城市化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管理。
第三条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本市城市环境卫生的统一管理工作。
县(市、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辖区内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负责保洁责任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规划、建设、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市政公用、环境保护、卫生、房产、园林等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环境卫生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经费,使环境卫生事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五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设施,制定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提高垃圾的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置率,促进其产业化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社会服务体系。
市、县(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当会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环境卫生设施专业建设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卫生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树立以讲卫生为荣、不讲卫生为耻的道德风尚。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爱护环境卫生设施,尊重环境卫生作业人员的劳动,不得妨碍和阻挠环境卫生作业人员正常作业。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切实改善环境卫生作业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切实保障环境卫生作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
第八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对在环境卫生工作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环境卫生保洁管理第九条本市实行环境卫生保洁责任区制度。
保洁责任按照下列规定划分:(一)主、次干道和沿街公厕、废弃物转运站等公共环境卫生设施,由环境卫生专业作业单位负责;(二)街巷、住宅小区由街道办事处(镇)负责,其中实行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由物业管理单位负责;(三)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等单位的所在区域,由本单位负责;(四)建筑施工工地和未经验收、移交的道路,由建设单位负责;(五)商场、集贸市场、摊点、宾馆、饭店等场所及其附属的室外场所,由管理单位或者经营者负责;(六)专用道路、河道、机场、码头、火车站、长途汽车站、人行过街桥、地下过街通道、风景名胜区、公园、绿化地带、文化体育场所、停车场等公共场所以及公路、铁路两侧用地范围内,由管理单位或者经营者负责。
爱国卫生管理制度

爱国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爱国卫生工作,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全社会卫生水平和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爱国卫生工作是以强化社会卫生意识,消除危害健康因素,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保障人民健康为目的的社会性卫生活动。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爱国卫生工作的领导,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相结合,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共同发展,提高辖区卫生水平。
第四条爱国卫生工作实行政府组织、分级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方针,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实行目标管理和部门分工负责制。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市、区(市)、镇(街道)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会)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组织开展辖区内的爱国卫生工作,对辖区内的爱国卫生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六条市、区(市)爱卫会设立办公室,爱卫会办公室是爱卫会的办事机构,具体负责爱卫会日常工作,组织开展辖区环境卫生、单位和居民区卫生、村镇卫生、除害防病、食品卫生、农村改水改厕及健康教育等爱国卫生各项活动的督导、检查和评比。
爱卫会办公室经费、设施的配置,应当适应其工作需要。
第七条爱卫会各委员单位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各自的爱国卫生工作。
第八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应当成立爱国卫生组织,确定办事机构和人员,在爱卫会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本系统、本单位的爱国卫生工作。
第三章制度与管理第九条每年四月为全市爱国卫生活动月。
爱国卫生活动月期间,各级爱卫会应当结合当地实际,重点解决群众关心的卫生问题。
第十条城市应当开展以环境卫生、单位卫生、居民区卫生、除害防病和健康教育工作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活动,逐步建立城市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第十一条农村爱国卫生工作,应当以普及科学卫生知识,改善农村饮水卫生条件,修建卫生厕所,完善卫生设施,除害防病,建立健全卫生保洁制度和生活垃圾处理制度等为主要内容,逐步推行农村卫生城市化管理。
国家爱国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爱国卫生工作,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
第三条爱国卫生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防群控、全民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爱国卫生工作的领导,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爱国卫生工作机制。
第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爱国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各级各类组织应当履行爱国卫生工作职责,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七条国家成立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国爱国卫生工作。
第八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爱国卫生工作的统筹协调。
第九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立爱国卫生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爱国卫生工作。
第十条各级各类组织设立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的爱国卫生工作。
第三章工作内容第十一条爱国卫生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全民卫生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二)环境卫生:加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改善城乡环境卫生条件。
(三)食品安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四)病媒生物防制: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预防疾病传播。
(五)卫生监督:加强对公共场所、饮用水、医疗废物等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
(六)健康促进: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第四章工作要求第十二条各级各类组织应当履行以下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爱国卫生工作机制。
(二)制定爱国卫生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卫生意识。
(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改善环境卫生条件。
(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六)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预防疾病传播。
(七)加强卫生监督,保障公共场所、饮用水、医疗废物等卫生安全。
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制度(4篇)

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制度一、背景概述爱国卫生运动是党和政府倡导的全民参与的卫生健康活动,旨在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整体卫生水平。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
二、宣传教育制度为了增加广大人民群众对爱国卫生运动的认识和理解,宣传教育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组织宣传推广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意义和目标,引导人们关注卫生健康问题。
其次,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如卫生知识讲座、宣传海报等,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
再次,通过媒体宣传,传播爱国卫生运动的好事迹和典型经验,激发社会广泛参与。
三、组织协调制度爱国卫生运动需要各级政府、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各方的协调配合。
为此,建立了一套组织协调制度,确保爱国卫生运动的有效开展。
首先,成立卫生运动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
其次,建立协调机制,加强横向、纵向的沟通与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
最后,完善评估考核制度,对各单位和个人的卫生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激发积极性。
四、示范创建制度示范创建制度是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示范创建,可以树立典型,引导他人,形成良好的卫生环境。
首先,建立示范创建的指导思想,明确创建的标准和要求。
其次,组织全市范围内的示范创建活动,邀请专家组成评审团队,对各参与单位进行评选和表彰。
最后,利用示范创建的经验和成果,向社会推广,提高整体的卫生水平。
五、守法治理制度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需要强调法治意识,遵守法律法规,推动社会各界都参与到运动中来。
为此,建立守法治理制度是必要的。
首先,在各级政府和单位内部宣传法律法规,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大家的法律意识。
其次,建立法律监督机制,加强对卫生环境等问题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最后,加强宣传教育,让广大群众了解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自觉自愿参与到爱国卫生运动中来。
六、奖惩激励制度为了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建立了奖惩激励制度。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工作规则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工作规则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工作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全民健康,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升国家的整体素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工作规则。
第二条:本工作规则适用于全国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织,各级委员会应根据本规则结合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是全国卫生健康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组织形式,委员会的成员应积极参与和支持各项爱国卫生运动。
第四条: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宣传教育、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等手段,促进全民健康,提高人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和健康素养。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五条: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设立主任委员和相关职能部门,具体设置和职责由各级委员会自行确定。
第六条: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当地政府卫生健康部门任命,负责组织和协调各项工作,对委员会的工作负总责。
第七条:各职能部门负责配合主任委员完成委员会工作,具体职责由委员会确定,根据需要可以设立或撤销相应的部门。
第八条:各级委员会应定期组织委员会会议,听取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汇报,总结经验,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第三章工作内容第九条:委员会应宣传国家卫生政策和法律法规,普及正确的卫生健康知识,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和健康素养。
第十条:委员会应组织开展各项爱国卫生运动,如卫生清洁日、公共场所卫生整治等活动,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第十一条:委员会应积极协调各类卫生资源,推动垃圾分类、污水治理、疾病防控等重点工作,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第十二条:委员会应加强对各类卫生监督和检查,发现卫生违法行为及时予以处置,确保卫生安全和公众健康。
第十三条:委员会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制定卫生健康工作规划,推动卫生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四章职责义务第十四条:委员会成员应积极参与委员会的工作,按时完成各项任务,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十五条:委员会成员要遵守国家卫生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得从事有损卫生健康的行为,不得利用职务谋取私利。
爱国卫生管理法规制度

爱国卫生管理法规制度爱国卫生管理法规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爱国卫生工作,提高城乡整体卫生水平,保障公民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爱国卫生工作是指政府组织领导,全民参与,旨在强化公共卫生意识,提高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公民健康水平,除害防病的群众性社会活动。
参加爱国卫生活动是每个单位和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三条爱国卫生工作实行政府组织、部门协作、全民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分类指导的方针。
第四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条例。
第五条对开展爱国卫生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或者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会)应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职责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实行科学管理,逐步实现爱国卫生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第七条爱卫会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统一管理、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的爱国卫生工作。
爱卫会的日常工作由卫生行政部门或者本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部门承担。
铁路、民航等大型企业和部队设立的爱卫会组织,负责本系统、本单位的爱国卫生工作,接受当地爱卫会的指导。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指定人员,负责爱国卫生工作。
第八条各级爱卫会的职责:(一)宣传和贯彻有关爱国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二)统一规划和部署本行政区域的爱国卫生工作;(三)指导、监督、检查、评价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爱国卫生工作;(四)动员和组织全社会成员参加除害防病的社会卫生活动;(五)组织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
第九条爱卫会各成员单位应当在爱卫会的协调下,按照工作分工履行职责。
第三章管理第十条爱国卫生工作按照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目标管理制度,其目标纳入本地区、本单位的目标管理内容。
第十一条在城市应当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创建卫生城市。
爱国卫生相关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爱国卫生工作,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卫生运动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指导爱国卫生工作。
2.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爱国卫生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宣传、组织、监督、评估等工作。
3. 各单位、社区、村(居)民委员会等基层单位应设立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爱国卫生工作的组织实施。
4.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对爱国卫生工作的监督检查。
三、宣传与教育1. 加强爱国卫生宣传,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全民卫生意识。
2. 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爱国卫生法律法规、政策及卫生知识。
3. 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卫生教育活动,提高全民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积极性。
四、环境卫生整治1. 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保持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整洁。
2. 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清理垃圾、杂物,消除卫生死角。
3. 加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
4. 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预防疾病传播。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 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2. 组织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引导全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
六、疾病预防控制1. 加强疾病监测,及时发现、报告、处置传染病疫情。
2. 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全民免疫水平。
3. 加强慢性病防控,降低慢性病发病率。
4. 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七、监督与评估1. 建立健全爱国卫生工作监督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 定期对爱国卫生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3. 对违反爱国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各级单位、社区、村(居)民委员会等基层单位应根据本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爱国委员会工作制度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会)是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负责领导、协调全国爱国卫生工作。
为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爱卫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全面负责全国爱国卫生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监督。
第三条爱卫会工作原则:(一)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充分发挥爱卫会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推进爱国卫生工作的合力。
(二)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和不同人群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计划和政策措施,确保爱国卫生工作取得实际成效。
(三)创新方法,注重实效。
积极探索爱国卫生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注重工作实效,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四)全民参与,共建共享。
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实现共建共享健康中国的目标。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爱卫会由主任、副主任、委员组成。
主任由国务院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委员由各相关部门代表组成。
第五条爱卫会设立办公室,负责爱卫会的日常工作。
办公室设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办公室主任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人担任,办公室工作人员由各相关部门派员组成。
第六条爱卫会的职责:(一)制定全国爱国卫生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二)研究制定爱国卫生工作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爱国卫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三)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开展爱国卫生工作,指导地方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四)监督评估全国爱国卫生工作的开展情况,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
(五)调查研究爱国卫生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和完善工作计划和政策措施。
第七条各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分别承担相关工作,主要包括:(一)制定爱国卫生政策、法规,推进健康中国战略。
(二)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加强病媒生物防制,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三)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大学爱卫会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校卫生管理工作,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员工以及校园内的所有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卫生管理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管理、全民参与”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成立学校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会”),负责全校卫生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爱卫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处理,具体职责如下:1. 制定和完善学校卫生管理制度;2. 组织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活动;3. 协调各部门开展卫生检查和整治;4. 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 负责卫生工作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第六条各部门、各单位应设立卫生管理小组,负责本部门的卫生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 贯彻执行学校卫生管理制度;2. 组织开展本部门的卫生宣传教育;3. 定期开展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4. 落实卫生责任,确保环境卫生;5. 配合学校爱卫会开展相关工作。
第三章卫生管理内容第七条校园环境卫生1. 校园内保持清洁,无垃圾、杂物;2. 做好垃圾分类,按规定投放;3. 保持公共设施清洁,定期消毒;4. 加强绿化带、草坪的养护,防止病虫害。
第八条宿舍卫生1. 宿舍内保持整洁,床铺整齐,物品摆放有序;2.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3. 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宿舍清洁;4. 配合宿舍管理员做好宿舍卫生检查和整治。
第九条食堂卫生1. 食堂操作间保持清洁,设施设备定期消毒;2. 食品原料采购、储存、加工、销售过程严格把关,确保食品安全;3. 食堂工作人员定期体检,持证上岗;4. 做好食堂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条公共场所卫生1. 图书馆、教室、实验室等公共场所保持清洁,定期消毒;2. 做好公共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3.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保持空气清新。
爱国卫生管理法规制度

爱国卫生管理法规制度爱国卫生管理法规制度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加强爱国卫生工作,提高城乡整体卫生水平,保障公民安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爱国卫生工作是指政府组织领导,全民参与,旨在强化公共卫生意识,提高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公民安康水平,除害防病的群众性社会活动。
参加爱国卫生活动是每个单位和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三条爱国卫生工作实行政府组织、部门协作、全民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视、分类指导的方针。
第四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条例。
第五条对开展爱国卫生工作有突出奉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或者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会)应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职责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实行科学,逐步实现爱国卫生工作的经常化、化、标准化。
第七条爱卫会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统一管理、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的爱国卫生工作。
爱卫会的日常工作由卫生行政部门或者本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部门承担。
铁路、民航等大型企业和部队设立的爱卫会组织,负责本系统、本单位的爱国卫生工作,承受当地爱卫会的指导。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指定人员,负责爱国卫生工作。
第八条各级爱卫会的职责:(一)宣传和贯彻有关爱国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二)统一规划和部署本行政区域的爱国卫生工作;(三)指导、监视、检查、评价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爱国卫生工作;(四)发动和组织全社会成员参加除害防病的社会卫生活动;(五)组织开展全民安康教育活动。
第九条爱卫会各成员单位应当在爱卫会的协调下,按照工作分工履行职责。
第三章管理第十条爱国卫生工作按照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的原那么,实行目标管理制度,其目标纳入本地区、本单位的目标管理内容。
第十一条在城市应当加强卫生根底设施建立,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创立卫生城市。
医院爱委会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委会”)的组织领导,规范医院爱国卫生工作,提高医院环境卫生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卫生运动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爱委会组成:(1)主任:由医院院长担任;(2)副主任:由分管副院长担任;(3)委员:由医院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2. 爱委会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爱国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2)研究制定医院爱国卫生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3)协调解决医院爱国卫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4)组织开展医院环境卫生整治活动;(5)加强医院卫生宣传教育,提高职工卫生意识;(6)开展医院卫生评比活动,促进医院卫生工作不断改进。
三、工作内容1. 环境卫生整治:(1)定期开展医院环境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加强医院绿化、美化工作,提高医院环境质量;(3)做好医院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工作,确保医院环境卫生。
2. 卫生宣传教育:(1)开展卫生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卫生意识;(2)利用宣传栏、海报等形式,普及卫生知识;(3)组织开展卫生知识竞赛、讲座等活动,增强职工卫生保健意识。
3. 卫生评比活动:(1)定期开展医院卫生评比活动,评选出优秀部门和个人;(2)对卫生工作做得好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3)对卫生工作做得差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督促整改。
四、监督与考核1. 爱委会对医院爱国卫生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对工作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2. 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医院年度考核,对工作成绩显著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3. 对违反爱国卫生工作规定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 本制度由医院爱委会负责解释;3. 本制度如与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法规不一致,以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法规为准。
爱国卫生管理制度

爱国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爱国卫生工作,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爱国卫生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
第三条爱国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分类指导、科学管理、全民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爱国卫生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爱国卫生工作长效机制。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爱国卫生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爱国卫生工作。
第七条全社会应当共同参与爱国卫生工作,增强全民健康意识,培养文明卫生习惯。
第二章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第九条各级爱卫会应当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全民健康意识。
第十条各类学校应当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
第十一条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应当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卫生知识。
第十二条大众传播媒介应当加强健康教育宣传,传播卫生知识,引导公众树立健康观念。
第三章环境卫生第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卫生建设,提高环境卫生质量。
第十四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建立健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第十五条农村地区应当加强环境卫生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第十六条单位和个人应当维护环境卫生,保持生活和工作场所整洁。
第十七条城市生活垃圾应当实行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十八条城市污水处理应当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保障水环境安全。
第四章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第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管理,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第二十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第二十一条集中式供水单位应当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保证供水卫生安全。
爱卫会各成员工作制度

爱卫会各成员工作制度一、性质和组成第一条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爱卫会)是国务院领导的议事协调机构,负责领导、协调全国爱国卫生工作。
第二条全国爱卫会的组成单位及成员由国务院批准。
主任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副主任及委员由国务院有关部委、中央有关部门、军队、社会团体等单位负责同志担任,每届任期五年。
任期内爱卫会组成人员因工作变动需要调整的,经全国爱卫会办公室审核后报请全国爱卫会主任批准。
二、基本职能第三条全国爱卫会依据我国新时期的战略任务、工作重点,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国家爱国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协调、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和团体制定和执行本系统爱国卫生工作计划。
第四条全国爱卫会动员组织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工作规则第五条全国爱卫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会议,研究解决爱国卫生工作的重大问题。
全国爱卫会办公室负责办理会议的组织和文件资料的准备工作。
第六条全国爱卫会办公室负责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的日常工作,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和协调各成员单位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第七条全国爱卫会各成员单位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密切协作,共同推进爱国卫生工作。
四、成员单位职责第八条全国爱卫会各成员单位应当根据爱国卫生工作的需要,明确本部门的职责,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并报告全国爱卫会办公室。
第九条全国爱卫会各成员单位应当加强对本系统爱国卫生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第十条全国爱卫会各成员单位应当定期向全国爱卫会办公室报告本部门爱国卫生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反映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五、工作考核和激励第十一条全国爱卫会应当对各成员单位的爱国卫生工作进行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二条全国爱卫会办公室负责制定爱国卫生工作考核办法,对各成员单位的爱国卫生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
六、工作经费第十三条全国爱卫会的办公经费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予以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管理制度爱国卫生运动是创造两个文明的重要内容,医院是社会的窗口单位之一,是人口流动较多相对集中的场所,更是病人进行诊疗、护理康复的地方,加强爱国卫生运动不但可以促进医院的两个文明建设为创建卫生城市作出贡献,同时更重要的为病人提供良好的诊疗康复环境。
按照二级医院标准参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医院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并根据《环境保护法》等制定本工作制度。
1、医院的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由医院分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如总务科、院办、门诊等)负责人和部分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所组成,分管领导任主任委员,设1 至2名副主任委员。
2、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是医院宣传防病、除害、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最高管理组织,其主要职能包括:
(1)对医院的建筑、发展规划、布局从环境保护角度进行评议,使其符合美化、绿化的要求。
(2)制定医院的爱国卫生运动的发展规划,并据此制定每年的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监督和督促相应的职能部门落到实处。
(3)运用多种形式宣传爱国卫生运动知识,一方面向病人宣传环境的保护,和防病治病的有关知识,同时提高全院工作人员讲文明、讲卫生的意识和素质,使医院为绿草成茵、环境优美的场所,同时又是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
(4)按照《环境保护》和有关文件规定拟订医院的环境卫生
管理制度,坚持定期卫生检查和评比工作。
(5)按照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监督有关部门做医疗垃圾与污水的处理,使其达到有关部门的排弃要求,定期检测其消毒效果,降低医院感染率。
(6)审核和批复每年爱国卫生和灭害防病的经费,使用计划和执行情况,并向办公会作汇报。
(7)配合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和市容主管部门开展各项爱国卫生运动的检查和评比,为创建卫生城市作出贡献。
3、总务科作为爱国卫生运动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落实爱委会制定的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计划。
4、爱委会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听取前一年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新一年的工作计划,遇有特殊情况可由相关职能部门提议,随时召开全体委员会议。
提交全体委员讨论,会议中要认真作好记录,重要的问题和决议应向院长办公会汇报。
5、爱委会委员的主要职责是认真学习爱国卫生运动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深入工作第一线,了解和掌握医院爱国卫生运动开展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对医院的环境治理和保护,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