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何必曰利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何必曰利》预习案
编写:管晓翠定稿:郝巧娟使用:高二()班——2010年4月
教学目标
一、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
二、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
三、了解孟子的义利观,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四、认识孟子义利思想的时代意义。
五、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一、诵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二、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一、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
二、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学法指导诵读法、自读法结合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
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
但是如果我们两眼仅仅盯住财利,而不顾道德、法规、法律,这
种做法又是可鄙的。
类身为百灵之长,就是因为我们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理解、沟通、团结、
帮助的。
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冷冰冰的金钱关系,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作
为21世纪的学生,我们也要明白如何去谋利的问题。
孔子曾经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
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
有所不辟也。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孟子的文章,相信同学们对此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二、预习成果检测:
1、为下列加线词语注音。
宋牼将之楚__________ 然而不王者_________
孳孳为善者________ 蹠之徒也_______ 利与善之间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
上下交征利__ 苟为后义而先利__ 吾闻秦、楚构兵______ 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___ 愿闻其指___ 然而不亡者____ 孳孳为善者______ 舜之徒也_____ 利
与善之间也____ 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____
3、指明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活用情况。
苟为后义而先利______未有义而后其君者____不远千里而来_____ 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_____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_______
臣者怀利以事其君_______ 然而不王者_______
4、指出下列划线词的古今异义。
以罢三军之师。
何以利吾家。
然而不王者。
5、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先生将何之未之有也孟子遇于石丘
先生之志则大矣。
6、结合注释,理解重要语句。
原文: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译文:
原文: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译文:
原文: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
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译文:
原文: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何必曰利?
译文:
三、课文内容分析:
1、结合第一则的内容,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
①、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
②、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国危矣举例论证:不夺不魇
③、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④、再次强调论点,突出自己鲜明的立场:义先于利。
与开头形成呼应,突出立场。
2、请学生找出文选一的中心句:
孟子对义利问题的关注,源于他对天下苍生命运的关怀。
子罕言利”
——《论语》
3、孟子数落宋牼的目的是什么?
4、推行仁义有什么好处?
5、有人说孟子主张实行仁义,反对追求利,这种看法对不对,为什么?
6、作者在第3则内容中,强调了什么?
7、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四、体会孟子是如何阐述其政治观点:
①孟子与梁王、宋经讨论了什么问题?
②孟子认为主要存在哪些危害?
③孟子在阐述中心论点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五、理解重点句子、拓展延伸。
1、“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孟子说的有没有道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你又如何理解?
六、师生互动:
唯利是图这种价值观会造成什么样的社会弊害?谈谈你的看法,并且讨论一下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七:拓展延伸:
《墨子公输》叙述了墨子阻止楚国入侵宋国的故事,《烛之武退秦师》叙述了烛之武说服秦国的军队放弃攻打郑国的故事。
联系这两个事例,谈谈你由本课第二则文选引发的思考。
烛之武退秦师主要是谈亡郑于秦国不利。
墨子说服楚国放弃攻打宋国,依据是“必伤义而不得”,则是从义利两个方面来说,即对义利都有害无益。
而孟子则更关注仁义这个依据。
他的眼境当更高一筹。
八、课堂小结:
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孟子也主张先义而后义。
儒家的大师们并不是摒弃利,而是在利面前往往用义去衡量。
义则取之,不义则弃之。
这种义利观确实值得我们敬佩,学习。
若人人都如此,那何愁“大道之不行”呢!
九、布置作业:
1、理解“而”字在句中的意义及用法。
①叟,不远千里而来
②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③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⑤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
⑥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
⑦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军之师
⑧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
⑨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2、名句默写: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_______ ,_______ 。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③爱人者,_______ ;敬人者,_______ 。
3、解释加点字义,并翻译句义。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译: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
③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译:
④欲知舜与蹠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译:
资料补充
孔子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孟子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也把义和利看作是矛盾的,强调要贵义贱利。
荀子主张先义后利,“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荣辱》)猛子是否要人民完全不考虑“利”?
孟子的义利观
《孟子》一书中“义”字共出现108次,有两种基本意思。
其一是合乎某种道或理谓之“义”,作名词或动词。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离娄上》)
其二是道理、正理,作名词。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梁惠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