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建设标准

合集下载

海南大学网络课程建设标准

海南大学网络课程建设标准

海南大学网络课程建设标准网络课程建设应包括以下七项(课程信息、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进度表、教师信息、教学视频、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内容要求才给予立项。

网络课程立项后,课程负责人要继续完善网络课程建设,直至达到网络课程验收标准,验收标准为符合以下全部内容及要求。

1.课程信息课程类别:公共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程等;课程介绍:应包括课程性质特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方式等,要求简洁,段落清楚,推荐配图;课程图片:体现学科、背景、特点的精美图片,增加课程吸引力;选修对象特别说明:如果课程对选修学生的专业、年级有特殊要求,需要特别说明。

2.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以纲要形式规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具体应包括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学时分配等。

要求以简明的标题方式,按章节给出内容要点。

3.教学计划进度表教学计划进度表是教师组织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计划表,应明确规定教学进程、授课内容、课程作业、授课方式等。

4.教师信息教学团队情况介绍,其中重点说明主讲课教师情况,包括职称(职务)、基本简历、获得的职业荣誉、研究方向、研究特色、教学成果、教学特色等相关内容。

5.教学视频这部分内容是网络课程的主体,它由教师讲解部分(教师讲课的声音和图像)、文字说明部分以及多媒体动画演示、图片资料、配乐或影视片断等各种形式的辅助资料共同组成。

课程讲解内容按“章、节、小节”顺序排列,并且以“小节”的内容为具体授课单位,每个知识点视频呈现原则上不超过15分钟。

每节视频应配有对应的文字说明(相当于教学板书)。

6.教学资源包括电子课件、电子教材、参考文献、试题试卷库、课程作业、教学材料(本课程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库及网络资源链接)等。

7.教学活动包括课程考核(章节要配备相应的练习题、测试题及课程作业)、单元答疑讨论、课程问卷、在线测试、研究型教学、课程通知等内容。

答疑讨论要遵循积极、认真、负责、及时的原则,设定基本、常见问题的答疑目录。

网络课程建设标准

网络课程建设标准
分工合作
课程建设团队
拥有课程建设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职责明确;团队协作精神强,有专职教师负责课程网上答疑。
3




50分
课程内容
完整性
课程内容介绍
能对本课程做详细介绍,包括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课程名、开课系部、教学模式、学分数、考核方式、课程概况等基本信息。
10
课外作业习题
提供与课程各章节/项目模块/任务相应的习题及思考题,习题体现能力培养。
2
课程授课实况
课程理论部分应有所有教学实况录像;有典型实践环节操作或指导视频教学录像;软件操作部分有完整的操作过程屏幕录像。
15
学生学习方法
结合网络教育的特点,能对如何学好本课程给出指导性意见,如本课程学习要求、学习难点、学习特点和具体的学习方法。
5
教学管理
教师教学档案
采用合适方式,能保留完整的教学档案,包括课程公告、课程更新情况、课程内容、教学大纲执行情况等相关信息。
2
学生学习档案
采用合适方式,能保留完整的学生学习档案,包括学生讨论聊天记录、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学生访问课程情况记录信息等。
2
网络课程建设技术实施
15分
技术要求规范
文本材料格式
2
课程题库建设
有完整规范的试题库、并提供参考答案,试题库以考核学生能力为主。
3
课程内容
设计
课程内容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及单元设计,课程设计和单元设计合理、完整,便于实施。
8
内容框架设计
节点框架整齐,逻辑层次清晰,便于学生自学。
2
课程资源
扩展

泛雅网络学习平台课程建设标准

泛雅网络学习平台课程建设标准

附件一:
泛雅网络学习平台课程建设标准
(试行)
为促进我校网络学习平台课程建设,规范课程建设的内容和标准,
便于交流与评价,特制订本建设标准。

一、课程网站的基本要求
课程网站建设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将课程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建立丰富的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学习效果。

二、课程网站的建设内容与要求
课程网站建设主要由课程章节内容、课程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互动三部分构成。

课程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案、教学视频、习题、实验(实训)指导、案例库(素材库)、试题库、参考资料及网络资源链接等。

开展网络互动式教学活动是网络学习平台的重要特点和优势,可用来进行课程信息通知、作业布置与管理、辅导、答疑、课程学习讨论、课程考试、学习成绩评价等。

三、课程网站建设的分级标准
(一)合格:课程网站有课程章节(至少两级目录)、电子教案等课程基本教学资源,能够提供基本的课外学习资料和学习指导,有常见问题讨论及解答、课程作业、参考资料及课程相关资源链接等。

课程资源建设数量、水平达到基本要求,能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开展布置和解答作业等教学互动,基于网络的交互式教学有效开展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二)良好:在合格的基础上,有一定数量的课程教学视频,教学资源丰富,能够满足学生利用课程网站进行自主学习的需要。

(三)优秀:在良好的基础上,有比较丰富的课堂教学视频,课程网站建设完整并且具有较高技术水平。

能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开展布置和解答作业、辅导、答疑等互动教学活动。

课程建设在各教学团队中处于领先水平。

“互联网+”课程建设标准参照

“互联网+”课程建设标准参照

“互联网+”课程建设标准参照“互联网+”课程建设标准(参照)(以下“互联网+”课程简称为“课程”)一、教学内容与资源颗粒化组织教学内容及资源、设置教学情境,形成围绕知识点或技能点展开、清晰表达知识框架或技能操作流程的短视频模块集。

课程应能够覆盖该课程所有知识点和技能点,应依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出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等先进职教理念开发课程体系和设计教学内容。

课程资源应力求丰富多样,在建设满足附件1中相关类型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表现形式上,力求合理使用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和虚拟仿真等各类素材,鼓励提高微课程、动画、虚拟仿真等资源比例。

资源的形式规格遵循行业通行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

二、教学设计与方法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科学建设课程在线学习资源,明确课程考核(评价)方案和学习激励措施。

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和呈现方式符合学习者移动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需求。

开展全程在线学习、线上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或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的教学模式。

三、教学活动与评价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积极开展案例式、混合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学习,通过即时网上辅导反馈,线上、线下讨论答疑,网上作业布置、提交和批改,网上社区讨论等,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问题交流和协作学习,加强师生线上、线上与线下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教学效果与影响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跟踪评价并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基于大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全程记录和跟踪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内容、反馈,全面跟踪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行为,改进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因材施教。

加快推进课程建设和认定,打造学校课程建设品牌,依托海南省课程共享联盟平台,发挥课程共享作用,不断提高我校课程在各高校之间的互认度。

五、团队支持与服务课程建设负责人应为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的教师,至少应承担本课程25%以上的授课视频录制任务,课程组成员均在教学一线长期承担本课程教学任务。

网络教学课程标准化建设原则与路径

网络教学课程标准化建设原则与路径

网络教学课程标准化建设原则与路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教学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一种重要模式。

然而,由于各个机构和个人的网络教学课程质量良莠不齐,如何建设标准化的网络教学课程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原则与路径两个方面探讨网络教学课程标准化的建设。

一、原则1. 以学生为中心网络教学课程的设计应该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作为课程设置和内容综合考虑的依据。

通过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网络教学课程的建设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

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3. 多元评估手段网络教学课程的评估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包括自我评估、同伴评估、教师评估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

通过评估结果和反馈,对课程进行调整和改善,不断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二、路径1. 课程设计网络教学课程的设计是建设标准化课程的第一步。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学习结果,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路线和目标。

同时,课程设计还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

2. 教学资源整合网络教学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整合各类教学资源。

这包括教材、案例、视频、教学软件等多种形式的资源。

教师可以从不同渠道获取资源,整合在课程中,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3. 教学评估与改进网络教学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定期的教学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

通过评估结果和学生的反馈,教师可以及时对课程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者的满意度。

4. 师资培训和知识分享网络教学课程的建设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因此,需要进行师资培训,提供教师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让教师掌握网络教学的最新理论和技术。

同时,教师之间也应该进行知识分享,相互借鉴经验和教学方法,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网络课程建设标准及规范

网络课程建设标准及规范

网络课程建设标准及规范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以及网上互动教学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以及网上互动教学所需要的教学环境设计和活动组织。

其中网络教学环境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活动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根据本课程网上教学交流活动的需要,对教学环境进行设计并组织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学生可完全自主学习的课程。

一.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1.教育性网络课程的开发,首要的关键是选择教材。

教材内容应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以便于网络课程的制作和教师讲授。

网络课程还应提供完整的教学大纲、各章节讲稿的资料和制作脚本的电子稿(特别是那些教材中没有的、教师上课时增加的内容),以便上载到网络教学平台的教案库中,使学生可随时下载教案而不必在学习网络课程时忙于抄笔记。

知识创新和信息获取的能力是当代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软件应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思考,从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增强文化素养方面发挥作用。

能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重视教学设计,注意分析学生的特征、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结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知识表现形式,设计能够促进学生知识建构的学习策略。

2.艺术性注重内容的表现形式设计,媒体运用富有表现力,主体鲜明、造形优美、影调和谐、布局合理。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着力于通过画面和声音的基调安排,创造良好的寓教于乐的学习环境。

软件界面要美观,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设有导航栏目,操作要简单,不需要大量的预备技能;提示信息要详细、准确、恰当。

3.交互性教育软件要有良好的交互性,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相应的反馈。

表现的知识应该是可操纵的,而不是教材的电子搬家。

二.网络课程开发的技术规范1.基本要求与教学设计原则(1)网络课程建设要基于远程教育的特点,能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与自觉性。

(2)网络课程应有完整的文字与制作脚本(电子稿)。

网络课程建设标准及规范

网络课程建设标准及规范

齐齐哈尔医学院网络课程建设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网络课程是指依附于某一门课程,为课程提供学习指导、课外阅读、作业布置、师生讨论和学生自测与考试的教学平台。

第二条网络课程的作用:1、提供师生网络教学活动的环境,包括课程通知、授课、自学、讨论、答疑、作业、测验与考试等。

2、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有关课程资料,包括课程大纲、教材、讲稿、课件、作业、考题、参考资料、其他拓展资源等。

第二章网络课程建设规范第三条网络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1、课程网络课程应覆盖某一门课程各个环节教学活动的信息、数据和交流、互动等。

2、网络课程在制作和应用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越性,利用各种图像、视频录像、声音、动画等,并加强交互功能。

第四条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简介:要求800字以内的介绍,包括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特点、配套教材、教学方法等。

2、教师队伍:课程组人员组成及个人简介等。

3、考核办法:介绍本门课程考核方式、成绩分配、考核时间等。

4、学习指导:介绍本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

5、教学大纲:介绍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主要内容等。

6、教学周历:介绍每周的教学进度。

7、教材及参考书:本门课程使用教材及参考书情况。

第五条课程教学资源1、电子教案:以课时或章节为单位的讲稿或授课提纲。

2、多媒体课件:以章或节为单位,提供教师授课所用完整的一套多媒体课件。

一门课程可提供多位教师所使用的课件,以供学生选择学习使用。

3、教学视频:每门课程至少具备体现课程要点与精华的5个单元的教学视频,每个视频时长不少于30分钟。

4、试题库:每门课程要有相应的题库,题库应包含一定量启发学生思维、医学人文与社会、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思考题。

5、实践环节学习指导:提供实践教学的项目及其与理论内容相关性的阐述。

介绍实践环节的学习要点、注意事项等。

6、拓展学习资源:与学科或课程相关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和知识拓展的网络素材。

2023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2023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2023 年国家精品上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上线开放课程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推动上线开放课程的高质量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建设标准。

2023 年的国家精品上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更是在以往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课程目标明确国家精品上线开放课程的建设首先要求课程目标明确。

课程目标应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与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相契合。

明确的课程目标能够为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清晰的导向。

课程目标应具有明确的层次和维度,不仅包括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应涵盖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对于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课程目标可以设定为使学生系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的设定应具有可衡量性和可达成性。

通过制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和标准,能够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目标达成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优质教学内容是上线开放课程的核心要素,优质的教学内容是吸引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教学内容应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

课程应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涵盖该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点和关键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要注重内容的更新和与时俱进,及时引入学科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学术动态。

教学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

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和理论必须经过科学验证,符合学科的基本规律和原理。

教师在编写教学内容时要严谨治学,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错误和误导性的信息。

教学内容还应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分析、实验演示、动画视瓶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023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2023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2023年国家精品上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概述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教育领域也正迅速发生着变革。

随着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线上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

而国家精品上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的出台,将对我国线上教育发展起到重要引领作用。

本文将针对2023年国家精品上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深度和广度的要求,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一、国家精品上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的重要意义1.1 传统教育的挑战与机遇传统教育在教学资源有限、地域限制、教学方式单一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挑战。

而线上教育的兴起为我们带来了机遇,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拓展教学边界,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好的共享和利用。

1.2 国家精品上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的重要性国家精品上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的出台,可以对线上教育进行规范和引领,促进线上教育的健康发展。

它还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质量,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1.3 面向未来的挑战与机遇线上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国家精品上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的制定,将对未来线上教育的发展路径和方向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有助于应对未来的挑战,把握未来的机遇。

二、国家精品上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的内涵与特点2.1 规范性与引领性国家精品上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作为国家层面的标准,具有强大的规范性和引领性。

它将为线上教育提供强有力的规范和指导,对促进线上教育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 优质内容与多样化形式国家精品上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对课程内容和形式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要求课程内容具有高质量、高价值,形式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这将有助于提升上线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3 开放共享与互动交流国家精品上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还强调课程的开放共享和互动交流,要求课程具有开放性,能够方便学习者进行共享和互动,促进学习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网络教学课程设计质量标准与指标

网络教学课程设计质量标准与指标

网络教学课程设计质量标准与指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教学方式。

为了确保网络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制定一套科学的网络教学课程设计质量标准与指标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就网络教学课程设计质量标准与指标进行详细讨论。

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在网络教学课程设计中,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课程目标要求具备可衡量、可达成、可评估的特征。

其次,课程内容是设计网络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课程内容应该紧密结合课程目标,确保内容的合理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与布局良好的课程结构与布局可以提高学习者对网络教学的兴趣和参与度。

课程结构要合理安排各个知识点的顺序和关联,确保内容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同时,合理的布局可以增强课程的可读性和易学性。

第三部分:教学资源与材料网络教学的优势之一是教学资源和材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设计网络教学课程时,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音视频资料、实验工具等,以提供学生全方位的学习支持和帮助。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与手段网络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和运用。

教学方法应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进行合理选择,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互动激励等。

而教学手段则包括在线教学平台、多媒体技术、互动工具等。

第五部分:学习评估与反馈学习评估是网络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课程设计中,应明确学习评估的内容和标准,并合理安排评估的方式和时间。

此外,提供及时有效的学习反馈也是必要的,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六部分:师生互动与支持网络教学中,师生互动和支持对于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设计网络教学课程时,应提供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包括在线讨论、在线答疑、个别辅导等,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有效学习。

第七部分:学习者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网络教学的优势之一是学习者能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

设计网络教学课程需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需求,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倾向和学习习惯。

2023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2023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2023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2023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在教育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线上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

借助互联网和新兴科技手段,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广泛、更深入的知识。

2023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的出台,将对我国在线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并提升在线课程质量和水平。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一标准进行综合评估和深入探讨。

一、何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是教育部门依据国家教育政策和最新技术发展要求,制定的在线教育课程建设的规范和标准。

这一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线教育迈入了新阶段,意味着未来在线教育将更加贴近学生需求,更加注重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对于学生的影响1. 提升学习效率与灵活性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的制定将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灵活性。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取教育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地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 丰富学习内容标准的制定将鼓励教育机构开发更多优质的在线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对于教师的影响1. 提高教学水平标准的出台将促进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的提升,要求教师结合在线教学特点,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更好地实现知识传授和教学目标。

2. 促进教学互动标准将鼓励在线课程采用更多互动性教学形式,教师能够通过网络和学生进行更加即时和深入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对于在线教育行业的影响1. 规范市场发展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的出台将规范在线教育市场的发展,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推动在线教育行业的良性发展。

2. 提升用户体验标准将鼓励在线教育评台提升用户体验,改善教学资源的质量和可访问性,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的出台对于我国在线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推动了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和转型,改善了学生学习体验,同时也要求教师和教育机构提升教育质量。

线上教学课程建设标准与质量监控

线上教学课程建设标准与质量监控

线上教学课程建设标准与质量监控
线上教学课程建设标准与质量监控
1.在学校推荐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课程
网络教育学院平台、学堂在线“雨课堂”、超星“学习通”以及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建设的网络课程,已实现与我校教务平台的数据对接,教务处统一制定网络课程建设质量标准,并通过后台数据进行质量监控。

课程建设质量标准如下:
①上传不少于6 个教学周的课件;
②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文字、语音或视频资料;
③教师每周至少开展1次线上辅导或答疑;
④教师每2周至少考核1次(例如在线作业、在线测试等)。

2.教师自选网络平台建设的课程
由开课单位根据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参照上述四个平台的课程建设质量标准,制定自选平台的《课程建设质量标准》,报送教务处备案。

教师需提供平台方出具的《平台运行数据分析报告》,由开课单位负责审查和存档。

质量监控与评估办公室将依据学院提交的《课程建设质量标准》,对《平台运行数据分析报告》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3.选用微信、等工具开展教学活动的课程
由开课单位根据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参照上述四个平台的课程建设质量标准,制定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监控标准》,报送教务处备案。

教师需提供全部教学活动数据,开课单位负责组织教学质量监督、留存网络教学活动的所有证据;质量监控与评估办公室将依据学院制定的《教学质量监控标准》,对存档的网络教学活动证据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建设标准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建设标准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建设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开课学期:第1 学期学时:理论36 课时、实训36 课时学分4适用专业:计算机网路技术、信息管理、信息安全、计算机应用技术、多媒体、软件开发、电子商务二、课程概述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信息工程学院的一门重要主干课程,也是学生学习后继课程(网络配置与组建、网络服务器配置、信息安全等)的基础。

传统的教学倾向于知识的讲述,我们争取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知识。

该课程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专业学生至关重要,相当于他们的整个大学阶段的教学大纲。

该课程的每章内容,几乎就是他们以后学习的一门专业课。

该课程相当于为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学生搭起来一个学习的框架,后续就是继续向这个框架中填充不同的内容。

因此这门课程对于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学生至关重要。

该课程对于非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学生也很重要,因为这将是他们在大学阶段唯一系统性了解这个改变时代的产物——计算机网络的唯一机会。

在这门课程中,他们能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前世今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各个领域的技术的发展沿革,了解计算机网络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在课程教学中,要进一步突出本课程在整个计算机知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学生能解决相关问题,非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

三、设计思路根据市场对职业网络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特点,将课程定位为培养学习掌握数据通信技术、OSI/RM和TCP/IP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LAN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广域网(WAN技术、In ternet 技术、网络规划以及管理与安全技术;培养学生具有从事一般局域网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网络设备安装以及简单的网络管理与维护等技能。

因此,在制定课程标准时,主要按照如下思路进行设计:(1)教授和学习网络最基础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最基本的理论和概念,强调网络技术基础能力的学习,如重点掌握OSI/RM 和TCP/IP 结构、TCP/IP 协议集以及网络互联基础等,为继续学习路由和交换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网络搭建课程标准

网络搭建课程标准

《网络搭建》课程标准一、课程适用层次、专业与参考学时1、适用层次:中专2、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3、参考学时:总学时136学时,其中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04学时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岗位能力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组建的基础知识、网络设备、网络应用服务器的构建、网络安全基础、网络规划设计与管理维护知识等,能熟练运用技术和设备进行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达到如下能力目标:1、能根据网络应用的需求正确完成常见网络(家庭网、办公网、企业网、园区网等)的网络规划;2、能根据网络应用的需求正确选择网络软件、硬件设备的选型;3、能根据网络应用的范围和规模正确设置和配备Web DNS DHCP邮件、FTP交换、路由等的配置与管理;4、能使用常用软件及网络管理命令进行网络性能测试以及网络故障的诊断、排除。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五、实施建议1、教材选用建议必须依据本教学标准选择教材,若无合适教材,任课教师需要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通过构建小型网络,引入必要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操作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要充分体现项目课程设计思想,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项目选取要科学,并符合该门课程的工作逻辑,能形成一个前后衔接的完整工作任务,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同时要考虑可操作性。

项目设计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并为每个项目提供几种异常情况,使得能力的培养具有通用性。

教材内容要能及时反映当前组网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在教材中要有一定的拓展知识,开阔学生知识视野。

编写内容的组织应以任务组织、项目驱动的原则,随同教材配备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综合实践题目和考核标准,便于组织教学。

教材:1、《网络搭建》实训项目指导手册永安职业中专学校张燕琴编2、《计算机网络实战教程》张力、安渊主编ISBN 987 —7- 113- 14335—0参考书目:《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第1册、第2册)、汪双顶、韩立凡ISBN 978-7-04-020656-2、ISBN 978-7-04-020660-92、教学评价建议本课程以课业、组网、案例等学习成果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依据,采用过程性评价,包括对能力目标、态度纪律、课堂实践、创新思维等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中小学网络教室建设标准

中小学网络教室建设标准

中小学网络教室建设标准为了提供有质量的网络教育环境,中小学的网络教室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建设。

下面是中小学网络教室建设的一些标准和要求:1. 基础设施- 网络设备:网络教室应配备高性能的网络设备,包括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和无线接入点等。

- 电脑设备:网络教室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设备,以满足学生上机研究的需求。

电脑应具备较高的配置和良好的性能。

- 互联网接入:网络教室应保证稳定的互联网接入,确保学生能够流畅地访问网络资源和参与在线研究。

2. 软件支持- 操作系统:网络教室的电脑设备应安装稳定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Mac OS或Linux等。

- 研究平台:网络教室应安装适合中小学教学的研究平台,用于教师发布作业、学生提交作业、在线测试等。

- 多媒体资源:网络教室应提供各类学科的多媒体资源,例如教学视频、电子书籍和研究游戏等,以增加学生的研究趣味性和互动性。

3. 安全防护- 网络安全:网络教室应采取必要的网络安全措施,保护学生的个人信息安全和网络环境安全。

- 网络过滤:网络教室应安装合适的网络过滤软件,过滤和限制学生访问不良信息和不适宜的网站。

- 物理安全:网络教室的设备应放置在安全可控的地方,防止设备被盗或损坏。

4. 远程教学支持- 视频会议:网络教室应配备视频会议系统,以支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远程教学和互动。

- 远程控制:网络教室应具备远程控制功能,教师能够对学生电脑进行实时控制和管理。

以上是中小学网络教室建设的一些基本标准和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通过建设合规的网络教室,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教育服务,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网络课程建设评价标准

网络课程建设评价标准
3
教学日历
4
教师信息
12
M
有完整的教师个人简历:①教师个人基本情况②教师个人图片③联系电话、e-mai1④教学情况与成果、⑤教学特色⑥科研情况。
程学源课教资
5
教学材料
20
M
教学内容应涵盖教学目标所涉及范围,根据教学计划,同时提供本课程的教案和课件或实习实验方案,教案和课件完整丰富。
6
教学资源
15
E
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与学科相关的资源和辅助材料,资源链接及表现形式多样。
网络教学活动
11
课程通知
2
M
课程的设计有相应的开课信息通知及帮助提示信息。
12
课程作业
2
M
授课期间每学期至少布置4次课程作业,参与课程作业的学生人数须达到该学期选课学生(或已标识)人数的一半,教师批阅数须达到提交作业人数的2/3.(首批网络课程此标准可相应下调)
13
教学笔记
5
E
提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注意的重点难点,教学期间内至少发布2次教学笔记内容。
18
学生进入课程总数
2
M
课程建设期间课程被访问总数须达到选课学生人数的5倍。
19
课程被访问总数
2
M
课程建设期间课程被访问总数须达到选课学生人数的20倍。全年级授课的大课课程可相对适量减少访问总量。
20
访客进入课程总数
1
M
首批网络课程此条不参与,可作为参考指标
说明:
1、本评价标准主要针对首批网络课程的建设,后续将继续更改完善。
14
在线作业设计
1
E
课程中有练习或作业的设计,并能及时批改回复。
15

学校网络课程开设规定

学校网络课程开设规定

学校网络课程开设规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课程在教育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对于学校来说,开设网络课程既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延伸,也是学生培养综合素质的必要手段。

为了规范学校网络课程的开设,保障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各个学校都制定了相应的规定。

本文将就学校网络课程开设的规定进行探讨。

一、网络课程的课程设置网络课程的课程设置应当围绕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展开。

首先,学校需要明确网络课程的定位和目标,确定网络课程与传统课程的关联性和差异性。

其次,学校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制定相应的网络课程选取和教学内容的设置。

网络课程的设置需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多样化、灵活性强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建设网络课程教学平台是学校开展网络课程的重要保障。

学校应该选择可靠、稳定的网络平台,确保网络课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教学平台的建设应兼顾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提供方便、易用的界面和功能。

学校还需要关注网络平台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加强对学生信息的保护,维护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健康发展。

三、教师的网络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网络课程的开设需要有专业的教师担任,他们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学科知识背景和教学经验,还需要掌握网络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网络教学能力培养,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支持,让教师具备适应网络课程教学的能力。

同时,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参与网络教学实践和经验分享,提高他们的网络课程教学水平。

四、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方式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是保障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学校应该设计科学、合理的学习评价方式,既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测评,又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

学校可以通过在线测验、作业任务和讨论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为学生提供积极有效的反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五、网络课程的学习时间和学分设置网络课程的学习时间和学分设置应与传统课程相匹配,保证学生在网络课程中投入适当的学习时间和精力。

1-网络课程制作标准

1-网络课程制作标准

网络课程1定义 (2)2开发工具 (2)3运行环境 (2)3 . 1 客户端计算机配置 (2)3 . 2 服务器配置 (3)4基本要求 (3)5框架结构 (3)5 . 1 教学内容组织 (3)5 . 2 栏目设置 (4)6界面(页面)设计 (6)6 . 1 基本要求 (6)6 . 2 界面要素 (7)7导航设计 (10)7 . 1 设计要求 (10)7 . 2 导航方法 (10)8交互设计 (12)8 . l 基本要求 (12)8 . 2人机交互 (12)8 . 3 人际交互 (15)9教学活动功能设计 (15)9 . 1 授课系统 (16)9 . 2 练习 (16)9 . 3 综合测验 (16)9 . 4 辅导答疑的设计 (16)9 . 5 作业发布、批阅系统的设计 (17)9 . 6 论坛交流 (17)9 . 7 虚拟实验环境的设计 (17)10教学支持功能设计 (17)10 . 1 用户评价 (18)10 . 2 行为统计 (18)10 . 3案例库 (18)10 . 4 试题库 (19)11素材处理 (23)11.1 文字素材 (23)11 . 2 图形(图像)素材 (23)11 . 3 音视频素材 (23)11 . 4 动画素材 (24)12数据接口 (24)13其他 (25)1 定义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在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中,课程教学内容是由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网络教学支撑环境是指“电大在线远程教学平台”和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2 开发工具( l )教学资源开发应采用成熟的开发技术和主流的开发工具,宜采用HTML 语言和XML 、ASP . NET 、PHP 语言。

.( 2 )视频类资源宜使用Flash 、windows Media 播放器,如确需其他播放器则应提供下载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学生学习档案
采用合适方式,能保留完整的学生学习档案,包括学生讨论聊天记录、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学生访问课程情况记录信息等。
2
网络课程建设技术实施

15


技术要求规范
文本材料格式
字体、段落等格式统一,除PPT可上传外,其他的文本类素材都采用HTML文档编辑规范。
3
视频音频格式
视音频资源能在线正常播放。视频推荐使用WMV、CSF格式;音频类素材推荐使用MP3、WMA格式。
4
图Hale Waihona Puke 素材格式图片类素材能在线正常显示和浏览。推荐格式为BMP、JPEG、GIF。
3
页面效果
页面效果
课程网站页面清晰美观,适合自主学习,无链接错误及明显内容错误。
5
总分
注:总分85分以上为优秀,总分60分以上为合格,总分60分以下为不合格。
1
项目成员
分工合作
课程建设团队
拥有课程建设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职责明确;团队协作精神强,有专职教师负责课程网上答疑。
3





50


课程内容
完整性
课程内容介绍
能对本课程做详细介绍,包括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课程名、开课系部、教学模式、学分数、考核方式、课程概况等基本信息。
在线课程测试
学生能根据学习进程,自主进行在线阶段测试或课程终结性测试。
6
在线服务满意
及时解答学生疑问,投诉率低。
3
网络课程应用
能充分运用网络课程平台,发布与课程学习的相关信息,课程网站内容更新及时。
5
教学管理
教师教学档案
采用合适方式,能保留完整的教学档案,包括课程公告、课程更新情况、课程内容、教学大纲执行情况等相关信息。
2
课程授课实况
至少有一个45分钟教学实况录像,讲课有感染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启迪学生的思考、联想及创新思维。
15
学生学习方法
结合网络教育的特点,能对如何学好本课程给出指导性意见,如本课程学习要求、学习难点、学习特点和具体的学习方法。
2
课程题库建设
有完整规范的试题库、并提供参考答案,试题库以考核学生能力为主。
附件3
沈阳师范大学网络课程建设标准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察点
建 设 标 准
分值
评价等级(Ki)
A
B
C
D
1.0
0.8
0.6
0.4





5


教师资料
任课教师信息
教师简介包含姓名、性别、职称、系(部)、联系电话、联系地址、个人照片、电子邮箱等。
1
主讲教师介绍
能对本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做详细介绍,包括基本简历、研究方向及成果、教学成果、教学特色、近三年承担的课程等。
3
课程内容
设计
课程内容设计
理论内容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实验内容符合实验指导,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结合得当,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
内容框架设计
节点框架整齐,逻辑层次清晰,便于学生自学。
2
课程资源
扩展
参考文献配套
提供与课程内容相配套的参考书目。
2
网络资源使用
提供和本课程有关的,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和知识拓展的相关网络资源链接。包括论文链接、网站链接及本课程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讨论的链接等。要求国内、外相关资源链接不得少于5个。
1
教学大纲
有完整的新修订的理论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其内容与培养方案要求一致。
2
课程授课教案
有完整的以课时或教学章节为单位的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在课程教学模式探索和学习模式引导方面有所创新,能解决学生网络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重点。
10
课外作业习题
提供与课程各章节相应的习题及思考题,习题体现能力培养。
3








30


教学应用
在线交流情况
既能满足同门课程任课老师的在线交流,又能跟学生进行在线讨论或答疑(每周不低于2次)。
6
在线作业处理
能在线布置作业,每学期至少要有1/3的作业量一定要通过网络课堂的“作业”模块来布置,并要求学生网上递交,教师网上批阅,并做好下载保存。学生可看到批阅情况。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