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园幼儿哭闹现象”案例分析(二)
新入园幼儿的哭闹原因分析及对策
![新入园幼儿的哭闹原因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284e91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8.png)
新入园幼儿的哭闹原因分析及对策随着新学年的开始,许多家长为他们的孩子准备了幼儿园的入园,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幼儿园是他们教育生涯的开始。
但是,对于很多新入园的幼儿而言,第一天入园时哭闹是很常见的现象,这让很多家长非常担心和困惑。
因此,本文将对新入园幼儿的哭闹原因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对策,以协助家长们更好地应对这一情况。
哭闹原因分析:1.分离焦虑:由于孩子很小,与父母分离时可能会感到不安和害怕,进而导致哭闹。
此外,孩子们还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们要在园中度过一个很长的时间,这也会给他们带来不安。
2.环境陌生感:新环境对于幼儿而言是非常陌生的,并且留在新环境中的时间比较长,这会让他们感到不适应。
3.缺乏安全感:在家中,可以让孩子感到安全的人和地方都不在,这会导致孩子感到没有安全感,进而哭闹。
对策:1.分离训练:在孩子们入园前,让他们有机会学习如何分离。
父母应该在孩子睡觉时走开,或者在孩子忙碌时慢慢地走开。
这将让孩子知道父母并不会永远离开他们。
2.提前去园体验:在正式入园前让孩子去园体验,参加园方组织的活动,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活动,逐渐适应童话世界的氛围。
3.父母的安全感:将孩子的照片放在他们的包里,告诉孩子们他们的照片总是在他们身边。
而且,家长要向孩子们展示幼儿园有多么安全和幸福,让孩子感到自己不仅在家中,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
4.通知保育员: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应该向保育员介绍孩子的习惯、喜好和习惯的作息。
在孩子哭闹配合不佳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应该通力配合,相互沟通协商,优化适宜的方法来安抚孩子们。
在采取策略时,家长要理解:“哭闹是孩子们的表达方式,不代表孩子会一直哭闹,孩子们会逐渐适应这个新的环境,适应新生活,并且很快就会融入其中。
” 因此,家长不要过分担心,在相应的情况下,合理地应对孩子的情绪,引导他们思考积极的解决方法才是关键。
幼儿园情绪行为问题案例分析及应对策略分享
![幼儿园情绪行为问题案例分析及应对策略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f9425c5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3.png)
幼儿园情绪行为问题案例分析及应对策略共享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的情绪行为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挑战。
如何正确分析和应对幼儿的情绪行为问题,是每位幼儿园老师和家长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结合心理学理论,共享应对幼儿园情绪行为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二、案例分析1. 案例一:小明的分离焦虑小明是一位新入园的幼儿,每天在幼儿园门口都会出现情绪激动、大哭不停的情况。
在幼儿园的老师一开始尝试安慰和劝说,但效果甚微。
小明的分离焦虑逐渐影响到了整个班级的稳定和秩序。
2. 案例二:小花的攻击性行为小花是一位在幼儿园中经常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她喜欢打击其他小朋友,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她会对老师进行辱骂和攻击。
这些行为给幼儿园的教学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三、情绪行为问题的深入分析以上两个案例提供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情绪行为问题,分别是分离焦虑和攻击性行为。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 心理学理论的解读- 分离焦虑的理论解释- 攻击性行为的心理机制2. 幼儿园环境对情绪行为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幼儿情绪行为的影响- 同龄互动对幼儿情绪行为的影响3. 老师和家长的反应- 正确的反应方式- 错误的反应方式四、应对策略共享1. 针对分离焦虑的应对策略- 温暖的分离过渡- 安全感的建立- 慢慢适应的方法2. 针对攻击性行为的应对策略- 成功经验的建立- 情绪管理技巧的培养- 行为规范的制定和执行五、总结与回顾情绪行为问题在幼儿园教育中是一个常见的挑战,但通过正确的分析和应对策略,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和改善的。
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老师和家长需要相互配合,关注每一个幼儿的情绪变化,以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幼儿成长。
六、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一名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正确的情绪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当幼儿出现情绪行为问题时,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以平和的心态和耐心去引导他们,从而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绪管理能力。
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分析
![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d5d045be23482fb4da4c29.png)
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一、现象描述小班新生入园是其从家庭生活走向集体生活的第一步。
物化环境的改变会给他们带来诸多的不适应。
其外在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幼儿的哭闹现象。
1.持续型哭闹轩轩妈妈早上送轩轩来园后即偷偷走掉了。
轩轩在发现妈妈离开后立即开始哭闹,要找妈妈。
教师百般哄劝均无效。
午睡时轩轩在床上哭着睡着了,醒来后继续哭,直到晚上妈妈来接才停止哭闹。
2.间歇型哭闹杰杰来到幼儿园很乖,一直安静地坐在椅子上。
午餐时,杰杰突然哭着要妈妈。
老师去哄他,杰杰不哭了。
到了睡觉的时间,杰杰又坐在自己的床上哭了起来,怎么都不睡觉。
老师把他带出来,他不哭了。
下午吃点心时,杰杰又看着点心哭着要妈妈。
3.感染型哭闹晨晨早上来园后很平静地跟妈妈说再见,后来一直安静地坐在椅子上跟着老师做游戏。
旁边的小小一直在哭。
一开始晨晨看着小小脸上的神情也变了样。
不一会他也张开嘴巴哭着要妈妈了。
4.分离型哭闹祺祺来到教室后,发现奶奶有要走的趋势,立刻大哭向门口跑去,被老师拦住了。
祺祺一直在教室里哭着跳着。
这时教师播放了孩子们接触过的亲子音乐,祺祺的哭声也随之变小了。
不一会他就跟着音乐动了起来,后来一直都没哭。
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小班新生幼儿入园后存在持续型哭闹、间歇型哭闹、感性型哭闹和分离型哭闹四种现象。
二、原因分析(一)小班新生幼儿的年龄特点1.心理依恋性较强幼儿来到幼儿园,接触到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
这种不适感让幼儿感到不安、焦虑、无安全感。
幼儿来园的哭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源于幼儿与心中依恋对象的分离而产生的“分离焦虑”。
2.情绪化,易受感染小班幼儿较情绪化,因此其情绪易受他人影响,也特别容易转移。
因此一些不哭的幼儿看到其他幼儿哭闹后很快就哭了起来,一些本来哭的幼儿也会因为其他注意力的分散而很快转移注意力,不哭了。
3.自我中心小班幼儿还处于自我意识中,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对周围他人的活动并不感兴趣。
因此虽然有那么多同伴在,他们只愿意选择那些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人群。
新入园幼儿哭闹的案例与措施
![新入园幼儿哭闹的案例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b07978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4.png)
新入园幼儿哭闹的案例与措施《新入园幼儿哭闹的案例与措施》嗨,亲爱的家长和老师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新入园幼儿哭闹这事儿。
我先给您讲个案例哈。
有个叫小豆豆的小朋友,刚进幼儿园那叫一个哭天抢地。
每天早上,被爸爸妈妈送来的时候,那眼泪就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抱着爸妈的腿死活不撒手。
在教室里也是,边哭边喊着“我要回家,我要妈妈”,啥活动都参与不了,老师哄都哄不好。
那面对这种情况,咱们该咋办呢?老师得有耐心呀,像小豆豆哭的时候,老师就把他抱在怀里,轻轻拍拍他的背,跟他说:“宝贝,老师知道你想妈妈,但是幼儿园里也有很多好玩的呀。
”然后给他拿一些有趣的玩具,分散他的注意力。
还有哦,咱们可以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唱歌跳舞。
小豆豆在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时候,慢慢地就忘记哭啦。
家长们也得配合,别孩子一哭就心软,送孩子的时候要果断。
回家后多和孩子聊聊幼儿园的开心事儿,让孩子对幼儿园有期待。
您看,只要咱们老师和家长一起努力,孩子很快就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不再哭闹啦!《新入园幼儿哭闹的案例与措施》亲人们,今天咱们好好唠唠新入园幼儿哭闹的那些事儿。
给您说个例子,有个叫萌萌的小可爱,刚入园的时候,那哭声能把房顶都掀翻。
一进园门就开始哭,哭得小脸通红,老师怎么哄都不管用。
这可把老师愁坏了,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
老师就一直陪着萌萌,跟她说话,给她讲小故事,还拉着她的小手一起参观幼儿园。
发现萌萌对幼儿园的滑梯感兴趣,老师就带着她去玩滑梯,玩着玩着,萌萌的哭声渐渐小了。
在幼儿园里,老师也会多关心萌萌,比如吃饭的时候帮她夹菜,午睡的时候给她盖好被子。
让萌萌感觉到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温暖。
对于家长来说,送孩子的时候别偷偷溜走,要正式地和孩子告别,告诉孩子什么时候来接他。
接孩子回家后,多问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鼓励孩子分享。
总之呀,新入园幼儿哭闹是正常的,咱们只要用对方法,多给孩子一些爱和时间,他们很快就能开开心心地在幼儿园里玩耍啦!。
“新入园幼儿哭闹现象”案例分析
![“新入园幼儿哭闹现象”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6eb021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7.png)
“新入园幼儿哭闹现象”案例分析幼儿园新入园时,经常会出现幼儿哭闹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幼儿园中是非常普遍的,特别是对于第一次离开家庭环境的幼儿来说。
本文将基于一个实际案例,对新入园幼儿哭闹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案例描述:小明是一个3岁的幼儿,新入园后每天都哭闹不止。
每当父母离开时,他变得非常焦虑,无法接受离开家人的事实。
即使在幼儿园中,他也会一直哭泣,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和陌生的人际关系。
分析原因:1.家庭环境转变:小明从家庭过渡到幼儿园的新环境,需要时间来适应这种变化。
他可能会感到孤独、焦虑、害怕和不安全。
2.分离焦虑:小明之前很少离开家人,对于父母离开时,他会感到强烈的分离焦虑。
这是幼儿园入学常见的哭闹现象。
3.对幼儿园环境不熟悉:对于小明来说,幼儿园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他还不了解周围的人和事物。
这种陌生感导致了他的不安和哭泣。
解决措施:1.家庭过渡:在幼儿入园前,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充分准备,向他解释幼儿园的概念和规则,并带他参观幼儿园。
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提前适应新环境,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惧。
2.逐渐分离:在幼儿园开始时,家长可以逐渐延长离开的时间。
首先,在幼儿园呆一段时间后离开,然后逐步延长离开的时间,直到幼儿能够独立适应幼儿园环境。
3.贴心安慰:在幼儿园入学初期,老师应主动和安慰幼儿,给予他温暖和关心。
老师可以站在幼儿的角度,理解他们的不安和恐惧,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同时,老师应该和幼儿建立信任关系,让他们感到安全和舒适。
4.创造友善环境:幼儿园应创造友善的环境,让孩子感到舒适和安全。
为了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积极性。
5.家园合作:幼儿园老师可以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情况。
家长也可以和幼儿园老师合作,共同解决幼儿园入学过程中的问题。
总结:幼儿园新入园幼儿哭闹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这是幼儿适应新环境和陌生人际关系的过程。
新入园幼儿适应性具体案例分析
![新入园幼儿适应性具体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54ad37852458fb770b56fc.png)
新入园幼儿适应性具体案例分析笑笑小朋友在刚进幼儿园的一段时间几乎不说话,虽然她在家里话很多。
一整天,她只是在向老师提要求时才说最简单的话,如:“我想尿尿。
”但她似乎非常注意观察老师和别的小朋友,她看人的眼神非常专注,几乎是紧盯着对方,尤其注意观察老师的言行。
她会记住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许多细节,回家后详细地复述给父母听。
她告诉妈妈她害怕幼儿园,不想上幼儿园,她说自己不知道为什么不想说话。
分析:个体原因这是一个因为入园焦虑而产生“选择性缄默”的孩子。
她的语言发展很好,但是她担心交流会给自己带来意外的麻烦。
她默默地观察周围,揣摩老师的要求,行动小心谨慎,循规蹈矩。
这种对新环境的不良适应如果没有得到矫正,将会发展成为“社交恐惧症”。
孩子对新鲜刺激的反应速度与程度是不同的。
有一些孩子天生容易过度兴奋或者退缩,对新环境的刺激反应过分的敏感,这种稳定的特质是引发入园焦虑的危险因素。
笑笑就是这样一个敏感的孩子。
她不习惯幼儿园里的集体活动规则,害怕因为做错事情而被老师批评,对集体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约束感到很不适应。
这可以从她回家对父母口述的幼儿园生活看出来——她把同班孩子受到批评的次数和原因一次不漏地记在心里。
由于害怕批评,她开始拒绝上幼儿园,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几乎每天早上入园前都表现出痛苦的样子。
家庭影响通过观察老师发现,笑笑的父母对孩子的情感过分关注,行动上过度保护。
孩子对父母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在家里几乎寸步不离地跟着母亲,晚上要求与父母同睡,平时缺少独自面对外界环境的机会,缺乏应付外界环境变化的心理承受力,所以孩子在离开父母时非常痛苦。
为了保护自己,孩子在面对新环境的时候小心谨慎,沉默寡言,惟恐做错事情。
干预措施:(1)安全认知大力鼓励孩子,抓住任何时机表扬她,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知道老师喜欢她。
(2)行为强化为了强化孩子的正行为,老师经常找机会与孩子谈天交流。
当孩子说话时,老师就及时地告诉她“你的声音很好听”,鼓励孩子多发言,和孩子聊天。
(2020年整理)幼儿入园焦虑案例分析.doc
![(2020年整理)幼儿入园焦虑案例分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3cbff98e55270722182ef751.png)
幼儿初入园焦虑案例分析富水镇中心幼儿园王维忠幼儿入园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关键一步。
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和人,幼儿能否尽快地适应,将直接影响幼儿的快乐学习和情趣发展。
分离焦虑是幼儿入园适应的最大障碍,我们应有效地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让幼儿成功地迈出人生的第一步。
案例一:嘉嘉是个帅气、可爱的小男孩,他入园第一天就哭闹不止,边哭边蹦,嘴里不时念叨:我要妈妈,我要回家。
不管老师怎么安慰都无济于事,大哭大闹,不一会儿喉咙就哑了。
我给他晾了一杯水,轻轻地的走过去,俯下身子亲切地问:嘉嘉你喝水吗?我把他抱了起来,他不愿让我抱,直蹦还不停地哭。
我说:你喉咙哑了,老师喂你水,一会找妈妈好吗?他没哭了,喝了几口水又接着哭,喊着要妈妈。
我猜想他可能要尿,就领着他去了卫生间。
他不会脱裤子,我给他脱和穿,然后跟他说:嘉嘉,以后要上厕所或哪儿不舒服,告诉老师好不好,老师会像妈妈一样爱嘉嘉、帮嘉嘉,他点点头。
后来,我发现嘉嘉想上厕所,或者要喝水、喝牛奶,都会哭喊着找妈妈。
我发现这种情况后就会提醒他上厕所,并帮助他,告诉他有什么事都可以找老师。
就这样,在我和赵老师的悉心照顾下,通过及时引导,使他逐渐摆脱了心理依赖,能及时清楚表达自己的需要,也学会了自理,不让大人帮忙,家长高兴地说:老师,谢谢你们,孩子的进步太大了。
二周后,嘉嘉爱上幼儿园,脸上总带着甜甜的笑。
案例二:新生入园的第一天,教室里哭声一片,豪豪在妈妈的陪伴下也来了。
这个孩子好像无视处处哭声的教室,径直走向玩具架,挑选喜欢的积木。
这时,xx小朋友也去拿积木,没料到豪豪拿起拼好的积木就往他身上打,我连忙制止,豪豪不打了,他自顾自玩起来,也不理睬其他小朋友。
xx小朋友拼了一辆小车,他说我要小汽车,xx不给,他便去抢。
我说收玩具了,豪豪看看小朋友都把玩具交了,他抱着玩具不肯放手,一脸的不高兴。
我知道他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就通过语言、眼神、肢体语言等各种方式,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豪豪:什么能做,什么不能这样做,渐渐使豪豪明白了上幼儿园就要遵守一些规则。
小班入园焦虑案例分析
![小班入园焦虑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abfbe4aaea998fcd220e38.png)
小班入园焦虑案例分析晚晚是我们班入园焦虑现象最严重的孩子,开学已经有二个多月,其他孩子都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每天开开心心地入园,会跟老师有礼貌的打招呼,而她入园仍是哭着拉着妈妈不肯让妈妈走,直到妈妈说好几遍下午第一个来接她才哭着跟妈妈说再见,妈妈走后老师带着晚晚让她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晚晚坐在小椅子上抱着小兔子伤心地哭,不跟小朋友玩,也不希望别人靠近她。
虽然晚晚宝贝到现在入园还会哭泣,但是慢慢地我发现晚晚入园有了变化。
二、案例描述镜头一早早和晚晚是一对龙凤胎,早早是哥哥,晚晚是妹妹。
早上晚晚又是被妈妈拉着走进了幼儿园,她两只小手紧紧地拉着妈妈的手。
我上前想抱她,她哭闹个不停,一手拉着妈妈的手,一手抱着小兔子。
妈妈说:"晚晚你开开心心的,和小朋友一起玩,跟哥哥一起玩,妈妈下午第一个来接你们,"说完晚晚妈挣脱晚晚的手走出班级门,晚晚抱着小兔子坐在位置上哭着,嘴里说着;"我要妈妈,我要妈妈"。
我轻轻的过去摸摸晚晚的头说:"晚晚不哭拉,和小朋友一起玩好吗?晚晚眼睛看了看我,又扭过头哭了起来,"我要妈妈,我要妈妈"。
我拿出各种不同的拼图让葡萄组小朋友一起玩,早早一看是拼图高兴的把小兔子放在旁边玩了起来,其他小朋友也玩起来拼图。
我拉着晚晚的手说:"你看,小朋友都在玩拼图,玩得多高兴呀,你哥哥好厉害,一头梅花鹿拼出来了"。
晚晚脸上的眼泪还挂着,但不哭了,眼睛看着他们玩拼图。
我拿来一块新的拼图放在晚晚面前说:"晚晚你拼拼看,你能拼出什么动物来",晚晚一只手开始玩拼图了,我轻轻的把小兔子拿了过来说:"老师把小兔子放在你的袋子里,你玩拼图好了"。
晚晚听了两只小手开始玩拼图游戏啦。
一会儿晚晚就拼出了小猪,晚晚笑着说:"老师我很喜欢拼图,我在家也玩拼图,哥哥有时候还是我厉害"。
入园哭泣行为分析报告
![入园哭泣行为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ccc772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3.png)
入园哭泣行为分析报告近期我观察了一位幼儿入园哭泣的行为,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观察。
以下是我对入园哭泣行为的观察和分析报告:这位幼儿,名叫小明,是两岁五个月大的男孩,最近刚刚开始上幼儿园。
他的家长向我反映说,小明每天上幼儿园时都会大哭,让家长和老师都感到困扰。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明为何会在入学时哭泣,我观察了他几天的上学场景,并记录了他在不同时间和环境中的表现。
首先,我注意到小明的哭泣行为发生在他进入幼儿园后与家长分离的瞬间。
每当他的家长离开时,他会开始大哭,并试图拉住家长不让其离去。
此时,他的表情充满了恐惧和不安,眼神中透露出强烈的焦虑和求助。
他的哭泣声也相当激烈,有时还会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
其次,我观察到小明的哭泣情绪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内逐渐减弱,并在约十分钟后完全停止。
在这段期间,老师们尽力安抚并分散小明的注意力,通过与他玩耍、让他参与活动等方式逐渐转移他的注意力。
我还注意到,在这个过渡阶段,有些其他的幼儿也表现出了类似的情绪,哭闹声在入园后的十分钟内在教室中不时响起。
最后,通过观察我注意到这种哭泣行为在小明在幼儿园逗留一段时间后几乎完全消失。
在和其他小朋友相处过程中,小明逐渐对幼儿园环境和老师们建立了信任,并对于每天的入园过程逐渐适应。
尽管偶尔仍然会有情绪波动,但整体上看,他的哭泣行为已经显著减少。
根据我对小明入园哭泣行为的观察和分析,我认为他的哭泣很可能是由于对新环境和分离感引起的情绪反应。
对于这种情况,以下是一些建议:1. 家长和老师应该在入园前积极和小明进行沟通,让他了解即将发生的事情,并讲解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和规则。
这样可以减少他对未知环境的恐惧和不安。
2. 幼儿园老师应该尽量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通过温情和耐心的态度来安抚小明的情绪,并及时引导他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去。
3. 家长可以尝试逐步适应的方法,先从较短的时间开始入园,然后逐渐延长时间。
这样会让小明慢慢适应分离,减少他的焦虑感。
总之,对于入园哭泣行为,早期的不安和焦虑是正常的反应,需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来适应新环境。
幼教案例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
![幼教案例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814d334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6.png)
幼教案例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教育教材《幼儿心理发展与辅导》第三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重点探讨幼儿分离焦虑、入园适应期特点以及相应的心理辅导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现象的原因及其心理特点。
2. 学会针对幼儿入园哭闹的有效处理方法和心理辅导技巧。
3. 培养学生关爱幼儿,关注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幼儿入园哭闹的心理原因,设计合理的心理辅导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应对幼儿入园哭闹现象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案例、挂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的视频,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2. 讲解:分析幼儿入园哭闹的原因,如分离焦虑、环境适应困难等,并介绍相应的心理辅导方法。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对幼儿入园哭闹现象,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设计针对幼儿入园哭闹的辅导方案,并进行分享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2. 内容:(1)幼儿入园哭闹原因:分离焦虑、环境适应困难等。
(2)应对策略:提前熟悉环境、情感支持、渐进式适应等。
(3)心理辅导方法:游戏疗法、故事疗法、情感沟通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针对一个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的案例,设计一份详细的辅导方案。
2. 答案要点:(1)分析幼儿哭闹的原因。
(2)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3)结合心理辅导方法,设计辅导活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如《幼儿心理发展与辅导》、《幼儿教育心理学》等,加深对幼儿心理特点及其辅导方法的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分析幼儿入园哭闹的心理原因,设计合理的心理辅导方法。
小班幼儿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
![小班幼儿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df2a9bbee45c3b3566ec8b3c.png)
小班幼儿园哭闹现象剖析及处理一、现象描写小班新生入园是其家庭生涯走向集体生涯的第一步.物化情形的转变会给他们带来诸多的不顺应.其外在最凸起的表示就是幼儿园的哭闹现象.1.中断型哭闹轩轩妈妈早上送轩轩来园后即偷偷走失落了.轩轩在发明妈妈分开后连忙开端哭闹,要找妈妈.教师各式哄劝均无效.午睡时轩轩在床上哭着睡着了,醒来后中断哭,直到晚上妈妈来接才停滞哭闹.2.间歇型哭闹杰杰来到幼儿园很乖,一向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午餐时,杰杰忽然哭着要妈妈.先生去哄他,姐姐不哭了.到了睡觉的时光,杰杰又坐在本身的床上哭了起来,怎么都不睡觉.先生把他带出来,她不哭了.下昼吃点心时,杰杰又看着点心哭着要妈妈.3.沾染型哭闹晨晨早上来园后很镇静地跟妈妈说再会,后来一向安静地坐在椅子上跟着先生做游戏.旁边的小小一向在哭.一开端晨晨看着小小脸上的神色也变了样.不一会他也张开嘴巴哭着要妈妈了.4.分别型哭闹琪琪来到教室后,发明奶奶有要走的趋向,连忙大哭向门口跑去,被先生挡住了.琪琪一向在教师里哭着跳着.这时,教师播放了孩子们接触过的亲辅音乐,琪琪的哭声也随之变小了.不一会他就跟着音乐动了起来,后来一向都没哭.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小班新生幼儿园入园后消失中断型哭闹.间歇型哭闹.沾染型哭闹和分别型哭闹四种现象.二、原因剖析(一)小班新生幼儿的年纪特色1.心理迷恋性较强幼儿来到幼儿园,接触到生疏的情形和生疏的人.这种不适感让幼儿觉得不安.焦炙.无安然感.幼儿来园的哭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源于幼儿与心中迷恋对象的分别而产生的“分别焦炙”.2.情感化,易受沾染小班幼儿情感化,是以其情感易受他人影响,也特殊轻易转移.是以一些不哭的幼儿看到其他幼儿哭闹后很快就哭闹起来,一些本来哭的幼儿也会因为其他留意力的疏散而很快转移留意力,不哭了.3.自我中间小班幼儿还处于自我意识中,他们依据本身的感触感染来决议本身的行动,对四周他人的运动其实不感兴致.是以固然有那么多错误在,他们只同意选择那些熟习的情形和熟习的人群.二、幼儿的现实情形1.家庭带养经不雅察,中断型哭闹的幼儿多来自隔代带养或母亲全职带来的家庭.这两种状况都轻易造成幼儿极端依附的心理.幼儿在家庭中已经树立了一种事事代劳的生涯方法,是以来到幼儿园后,情形的转变和凡事要亲自而为的状况让幼儿有了本性的情感宣泄一哭.2.家长接送一些家长十分存眷幼儿在园情形,于是在幼儿入园后依旧在教室外亲密存眷,幼儿因为出入园,大多还没找到乐趣地点,看到本身的亲人在外立足,不免会开端失落眼泪.此外,不合家长接送也会造成幼儿入园的不必情形,如天天较依附妈妈,天天早上奶奶送时,他就会爽直地跟奶奶说再会,但只如果妈妈送了,就会大哭大闹.(三)幼儿的须要妮妮在奶奶走后就趴在门边哭着要奶奶.这时教师走曩昔,把妮妮抱在怀里,并一向安慰她.不一会妮妮就不哭了,并坐在桌子边玩起了雪花片.马斯洛的层次须要理论说人有心理.安然和归属的须要.幼儿的入园焦炙解释他们也有这些须要.当幼儿的须要未被知足时,幼儿就会消失哭闹现象.三、计谋剖析(一)情形——给小班幼儿缓冲的坡度1.动物形象——发掘幼儿的兴致地点教师在前期的家访中得知幼儿都异常爱好《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脚色形象.于是在情形创设的进程中安插了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主题的主题墙,幼儿来园后连忙被墙面吸引,几个孩子甚至还有一搭没一搭地交换了几句.营造幼儿爱好的情形,不但要画面鲜艳.温馨,须要发掘幼儿的兴致地点,这就请求教师在情形创设中要充分发掘幼儿的兴致地点.2.人物照片——抓取幼儿的好奇心教师在安插主题墙《树》时,将幼儿的照片彩打出来贴在树上,豆豆边哭边到处看,成果看到了墙上的照片.忽然他跑到前面去,指着本身的照片说:“先生,这个是我.我的照片怎么在这里啊”.幼儿园中的情形对幼儿来说是生疏的.所以小班新生入园后会因生疏而产生焦炙.是以在情形创设时,教师可在情形中渗入渗出一些熟习的身分.3.音乐气氛——调动幼儿的愉悦情感教师在教室里播放幼儿第一天试学时进修的音乐《计无所出》,音乐一响,几个孩子就开端跟着音乐做起动作来.几个哭闹的幼儿也边哭边看着那群动起来的孩子,最后也不由自主地动了起来.小班幼儿爱好欢乐的音乐,他们的情感特殊轻易受欢乐音乐的沾染.教师可在幼儿来园前预备一些欢乐的儿童音乐来调动幼儿的愉悦情感.4.爱——让幼儿安心心理情形的营造比物化情形更主要.教师经由过程自身的言行让幼儿受到教师的爱.如早上迎接幼儿入园时的召唤,一个拥抱都是在用言行来传达幼儿浓浓的爱.(二)多渠道——给幼儿情感宣泄的平台5.合理释放小班幼儿情感化的特色使得他们经常消失言行不一致的特色.如一些幼儿一向在说:我不哭了,我不哭了.但眼泪照样不竭地留下来.针对如许的幼儿可让他们纵情地哭一会,宣泄一下本身的情感.6.有用安慰焦炙是幼儿入园的障碍之一.是以教师要对哭闹的幼儿进行安慰.(1)说话安慰小班出入园幼儿哭闹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要妈妈(爸爸.奶奶).这时教师的回应可以从三方面入手:意识告知幼儿妈妈(爸爸.奶奶)去上班了,他们会鄙人昼三点半的时刻接他们回家.这种说法的后果中断的时光一般不敷长;二是告知幼儿园先生就是妈妈.这种情形可以安慰一部分幼儿,并使这一部分幼儿在一天中中断跟着她.(2)行动安慰小班幼儿感知外界事物是具体形象的,是以教师也要经由过程外在的肢体动作来安慰幼儿的不安情感.如给幼儿一个拥抱,轻拍厥后背等.3.积极转移(1)言语的转移霆霆早上来园哭了起来,教师将其带到一边.不一会,霆霆边哭边指着本身的鞋子:先生,你看.先生发明霆霆今天穿了一双新鞋子.于是连忙称赞霆霆的样子,并讯问诸如谁买的.在哪里买的.家里谁最好等问题.作为幼儿教师不难发明,很多小班幼儿正在哭时会忽然冒出一些话,如我也爱好洋洋.我们家也有如许的玩具等.是以教师可在幼儿哭时仔细不雅察,找到其感兴致的话题进行谈天.(2)情形的转移囡囡经常出入幼儿园,所以奶奶送来后表示得很大胆,一向在桌子边玩玩具.成果丁丁进来后就一向坐在位子上哭.囡囡看着丁丁,不一会也哭了起来.小班幼儿情感易受沾染,是以经常消失一个幼儿哭闹着很多幼儿都哭了起来,这时教师带幼儿到寝室坐一会,或去外面走一走.事实证实,当幼儿到了安静地情形或分开教室后情感很轻易镇静下来.(3)留意力的转移顶顶看到奶奶走后就大哭起来,教师边哄边把她抱了起来.正好到了评选栏边,教师问:咦,你的照片在哪里啊?丁丁的留意力连忙被吸引过来,积极地投入到找照片的进程中去.这也赐与了一线教师一些启示,幼儿在从家庭向幼儿园过渡的环节中,除了应用家长这小我力资本来过渡外,还可以再情形.物化资本上对幼儿的顺应进行过渡,逐渐转移其负面情感的留意力.(4)冷处理远远进班时哭的特殊凶,教师怎么安慰都不成,也许是意识到本身的办法不合错误,教师选择临时分开一会,但很快教师就发明元元在一边玩起了玩具,一点都不哭了.一一早上一来就开端哭着要妈妈,先生看着匆忙将她抱了起来,并赐与安慰,很快一一不哭了.教师想放一一下来取玩玩具,但刚一撒手,一一又开端大哭起来.元元是因为教师的安慰反而更激发了他心坎对妈妈的迷恋;一一是为了能引起教师的存眷,所以本性地选择了呜咽的方法来让教师赐与安慰和爱的行动.入园初,教师都特殊存眷那些呜咽的幼儿.但是看待呜咽幼儿的办法不一.看待以上两种类型的幼儿都可以采纳冷处理的办法.但是要让他们明确教师是存眷他们的,只是因为一些原因临时不克不及和他们一路玩.看待一一更要如斯.一味地哄抱只会让他加倍依附,情感难以平复.(三)家长的通力合营《纲领》中指出,家长资本是幼儿园教师的主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敬.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自动介入幼儿园的教导工作.是以小班幼儿入园初的顺遂过渡,与家长也有亲密的关系.1.介入亲子课程在幼儿入园初,幼儿园一般会进行一些亲子课程以让幼儿在熟习的人际气氛中顺遂过渡.是以教师在入园初的亲子课程中要充分施展家长资本的感化.起首将亲子运动的计划提前给家长,让家长知道怎么做.其次一些通例习惯细节的处理上,要请家长合营教导.如教师在示范洗手的准确办法后,可请家长在带幼儿洗手时可以或许监视幼儿按照准确的办法进行.2.接送人的拔取一般情形下,小班幼儿较依附的亲人多为女性长辈,如妈妈.奶奶.并且女性特有的感性,也躲让他们在送幼儿入院时的恋恋不舍而忍耐着伟大的心理煎熬.这种现象无疑给幼儿的入园过渡带来了很大干扰,是以在送幼儿入园的对象时,可选择幼儿相对来说较不依附的亲人.下昼的接幼儿对象则可以随意率性安插.3.勾留时光尽量缩短东东上过托班,是以入园后一向表示得很自力,却从不哭闹.这一天是爸爸送来的,东东很爽直地跟爸爸说再会后就开端玩玩具.成果爸爸一向在门外勾留不雅望,惹得东东无心玩玩具,一向在与爸爸对视.陆续来了一些哭闹的幼儿,最后东东也开端哭了起来.很多时刻,本来不哭的幼儿在看到外面亲人的不雅望后都开端失落眼泪.所以家长再送幼儿入园后要武断滴与幼儿说再会后即刻分开幼儿的视线.家园两边是一个信赖信赖的关系,是以幼儿入园后家长也应当对教师宁神.顺应是小班幼儿入园时面对的第一个考验.他们顺遂快速地顺应幼儿园生涯,起首须要教师的爱心.耐烦和恒心.其次是教师技能办法的奇妙应用,而这一切均要教师走进幼儿.有一颗童心.最后也须要家长的合营,利于幼儿一声成长的爱才是真爱,也只有为幼儿平生成长奠基坚实的基本才干实现幼儿教导的真正目的.。
小班幼儿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doc资料
![小班幼儿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doc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d963e0077232f60dccca154.png)
小班幼儿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小班幼儿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一、现象描述小班新生入园是其家庭生活走向集体生活的第一步。
物化环境的改变会给他们带来诸多的不适应。
其外在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幼儿园的哭闹现象。
1.持续型哭闹轩轩妈妈早上送轩轩来园后即偷偷走掉了。
轩轩在发现妈妈离开后立即开始哭闹,要找妈妈。
教师百般哄劝均无效。
午睡时轩轩在床上哭着睡着了,醒来后继续哭,直到晚上妈妈来接才停止哭闹。
2.间歇型哭闹杰杰来到幼儿园很乖,一直安静地坐在椅子上。
午餐时,杰杰突然哭着要妈妈。
老师去哄他,姐姐不哭了。
到了睡觉的时间,杰杰又坐在自己的床上哭了起来,怎么都不睡觉。
老师把他带出来,她不哭了。
下午吃点心时,杰杰又看着点心哭着要妈妈。
3.感染型哭闹晨晨早上来园后很平静地跟妈妈说再见,后来一直安静地坐在椅子上跟着老师做游戏。
旁边的小小一直在哭。
一开始晨晨看着小小脸上的神情也变了样。
不一会他也张开嘴巴哭着要妈妈了。
4.分离型哭闹琪琪来到教室后,发现奶奶有要走的趋势,立刻大哭向门口跑去,被老师拦住了。
琪琪一直在教师里哭着跳着。
这时,教师播放了孩子们接触过的亲子音乐,琪琪的哭声也随之变小了。
不一会他就跟着音乐动了起来,后来一直都没哭。
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小班新生幼儿园入园后存在持续型哭闹、间歇型哭闹、感染型哭闹和分离型哭闹四种现象。
二、原因分析(一)小班新生幼儿的年龄特点1.心理依恋性较强幼儿来到幼儿园,接触到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
这种不适感让幼儿感到不安、焦虑、无安全感。
幼儿来园的哭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源于幼儿与心中依恋对象的分离而产生的“分离焦虑”。
2.情绪化,易受感染小班幼儿情绪化,因此其情绪易受他人影响,也特别容易转移。
因此一些不哭的幼儿看到其他幼儿哭闹后很快就哭闹起来,一些本来哭的幼儿也会因为其他注意力的分散而很快转移注意力,不哭了。
3.自我中心小班幼儿还处于自我意识中,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对周围他人的活动并不感兴趣。
幼教案例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
![幼教案例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930c148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b.png)
幼教案例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现象的心理原因及影响;2. 学会运用情感调节策略,帮助幼儿缓解入园哭闹情绪;3. 掌握教师应对幼儿入园哭闹的有效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幼儿入园哭闹的心理原因,设计合适的处理方法;教学重点:情感调节策略的运用,教师应对措施的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案例教材;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这一现象;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经历,引发共鸣。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幼儿入园哭闹的心理原因,如分离焦虑、陌生环境恐惧等;分析入园哭闹对幼儿及家庭的影响,如影响幼儿适应、家长担忧等。
3. 案例分析(15分钟)分组讨论教材中的案例,探讨教师应对幼儿入园哭闹的措施;4. 例题讲解(15分钟)出示一道关于幼儿入园哭闹处理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解答疑问。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问题。
6. 情感调节策略分享(5分钟)教师分享情感调节策略,如积极暗示、共情等;学生讨论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策略。
学生复述并记录。
六、板书设计1. 幼儿入园哭闹现象心理原因:分离焦虑、陌生环境恐惧等影响:影响幼儿适应、家长担忧等2. 情感调节策略积极暗示、共情等3. 教师应对措施提前家访、创设温馨环境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个幼儿入园哭闹的案例,设计应对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对幼儿入园哭闹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在情感调节策略的实践运用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身边的幼儿,了解他们的入园适应情况,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幼儿及家长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视频的选择和引导方式;2. 理论知识讲解中对幼儿入园哭闹心理原因的深入分析;3. 案例分析的深度和教师点评的精准性;4. 例题讲解中解题思路的清晰度和可操作性;5. 情感调节策略的实践应用;6. 教师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指导性。
新入园幼儿的哭闹现象的研究报告
![新入园幼儿的哭闹现象的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caace558bd63186bdebbc05.png)
新入园幼儿的哭闹现象的研究报告《新入园幼儿的哭闹现象》的研究报告怎样缓解新入园幼儿哭闹,这是幼儿园与家长需要共同面正确问题,消除新入园幼儿哭闹现象,有助于幼儿愉快地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对幼儿园、家长和幼儿三方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新入园幼儿的界定关于新入园幼儿的界定有很多,学术界说法不一,如学前幼儿、儿童早期等等,为了研究上的需要,结合我们县域的实际情况,我们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刚入园幼儿的哭闹情况,因此我们将新入园幼儿界定为:2-4岁左右,进入幼儿园学习时间不久的幼儿。
我们的这一界定,对年龄方面有了大致的规定,同时也将进入幼儿园的时间作为一个限定条件,这就排除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中班和大班的情况,和我们的小班是相对应的。
我们之因此做出这一界定,是为了研究上的需要,所做的原因分析和对策才能有针对性。
二、新入园幼儿哭闹的表现课题中我们将哭闹作为一个核心的词来研究,实际研究中,我们并不但仅只着眼于幼儿哭闹的情况,对类似的哭闹现象,比如发脾气、不开心的忧郁、和其它幼儿吵闹等现象都作为研究的范畴。
经过查阅相关的资料,结合我的长期跟踪观察,对新入园幼儿哭闹的表现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大致有以下一些表现。
1.一直哭,无其它行为当孩子的父母将她们送入幼儿园后,部分幼儿的表现就是站在园里一直哭,眯着眼睛张嘴大哭,任凭父母或者幼儿园的老师怎么哄劝,幼儿不理不睬,当老师或者父母拉动她时,孩子的脚步都不愿移动,这是典型的表现之一。
2.一直哭,且伴有抗拒行为部分幼儿在家长送往幼儿园的途中,就表现出抗拒行为,不愿上车,伴随着哭声抱着父母的腿或者拽着父母的衣角,进入幼儿园后,很长一段时间还有攻击行为,当父母再次送她们入园学习时,偶然会对父母挥起小拳头。
3.又哭又闹部分幼儿在入园相当长一段时间后,还表现出哭闹的行为,有的还表现出攻击行为,当在一起吃饭或者一起游戏时,这类幼儿常常会因为某些小事情大吵大闹,而且会攻击其它小朋友,表现为用手推或者用脚踢,个别幼儿还会伴有用牙齿咬的行为。
幼儿入园哭闹现象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法
![幼儿入园哭闹现象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5bb4b4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1.png)
幼儿入园哭闹现象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法九月,又有一批小孩将进入幼儿园,每一年那个时候小孩的哭闹之声就不绝于耳。
教师苦恼,家长心疼,有的乃至是小孩在教室高声哭,奶奶在门外抹眼泪。
什么缘故小孩入园会是这般痛楚呢?入园实际上是幼儿离开家庭进入社会的第一步,也被称为小孩的“心理断奶”。
可是这第一步走得并非容易,大多数幼儿都会从哭闹开始。
什么缘故小孩会哭闹呢?让咱们从小孩的的心理需求来分析一下,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以为人拥有五种需求层次:①生理的需求—②平安的需求—③归属与爱的需求—④自尊的需求—⑤自我实现的需求,五种层次依次取得知足。
关于幼儿期的小孩来讲最重要的是①--④层的需求,而新生入园哭闹要紧就与其中①--③层的需求有关。
一、生理的需求生理的需求是指饮食、睡眠等为了维持大体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最大体的需求。
幼儿在家庭生活中往往作息时刻比较随意,困了就睡,饿了就吃,缺乏一个固定的时刻,很多小孩乃至没有午睡的适应。
因此幼儿园两个多小时的午睡时刻是他们超级痛楚的时刻:醒着睡不着,周围静偷偷的别的小孩都在睡觉,教师要求不发言,不走动,不阻碍别的小孩。
为此,这些没有午睡适应的小孩,常常会因为那个缘故拒绝来幼儿园。
其实,充沛的睡眠对幼儿的成长相当重要,研究说明高质量的睡眠对刺激提高幼儿自我操纵力的物质分泌很有帮忙。
有的幼儿在家常常要睡到八点多,此刻因为上幼儿园时刻来不及而不吃早饭,想终归九点幼儿园就要给小朋友吃点心了,早饭不吃也没多大关系。
其实,一份搭配合理的营养早饭对幼儿很重要。
不吃早饭容易致使低血糖,从而引发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容易令人陷入一种亢奋状态并显现注意力不能集中、坐立不安等病症,无益于幼儿情绪的稳固,因此,“早睡早起吃早饭”是预防幼儿入园哭闹的第一步。
二、平安的需求平安的需求是指希望自己免于要挟、损害、痛楚的需求。
幼儿进入幼儿园,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庭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平安感大大降低,因此很多小孩都会拉着家长的手,不让家长离开。
新入园幼儿哭闹行为分析及对策
![新入园幼儿哭闹行为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bbac25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e.png)
新入园幼儿哭闹行为分析及对策一、引言新入园幼儿哭闹行为是幼儿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对于新入园的幼儿来说,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以及新的生活规律,往往会产生不安、焦虑等情绪,表现为哭闹、拒绝入园等行为。
这不仅影响了幼儿自身的身心健康,也给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
因此,分析新入园幼儿哭闹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改善幼儿的心理状态、促进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入园幼儿哭闹行为的原因分析1. 分离焦虑:新入园幼儿面临着与家长的分离,对于熟悉的家庭环境的离开和对新环境的适应,往往会产生分离焦虑,表现为哭闹、不安等行为。
2. 对新环境的陌生感:新入园幼儿对幼儿园这个新环境不熟悉,对于陌生的人群、陌生的规则以及新的生活方式,会感到不安和害怕。
3. 生活规律的变化:新入园幼儿需要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规律,包括作息时间、饮食习惯等方面的改变,这也会给幼儿带来一定的压力和不适应。
三、针对新入园幼儿哭闹行为的对策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主动与幼儿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通过关心、爱护、鼓励等方式,帮助幼儿缓解分离焦虑,增强对新环境的信任感。
2. 创造温馨、舒适的幼儿园环境:幼儿园应该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包括室内布置、玩具选择等方面,使幼儿感受到家的温馨和舒适,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
3.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幼儿园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与幼儿原来的生活习惯相衔接,减少生活规律变化给幼儿带来的不适应。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幼儿园可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游戏、音乐、绘画等,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四、结论新入园幼儿哭闹行为是幼儿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其原因主要包括分离焦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以及生活规律的变化。
针对这些问题,幼儿园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温馨舒适的幼儿园环境、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新环境,缓解哭闹行为。
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现象分析和处理
![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现象分析和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fae5012d964bcf84b9d57bdb.png)
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一、现象描述小班新生入园是其从家庭生活走向集体生活的第一步。
物化环境的改变会给他们带来诸多的不适应。
其外在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幼儿的哭闹现象。
1.持续型哭闹轩轩妈妈早上送轩轩来园后即偷偷走掉了。
轩轩在发现妈妈离开后立即开始哭闹,要找妈妈。
教师百般哄劝均无效。
午睡时轩轩在床上哭着睡着了,醒来后继续哭,直到晚上妈妈来接才停止哭闹。
2.间歇型哭闹杰杰来到幼儿园很乖,一直安静地坐在椅子上。
午餐时,杰杰突然哭着要妈妈。
老师去哄他,杰杰不哭了。
到了睡觉的时间,杰杰又坐在自己的床上哭了起来,怎么都不睡觉。
老师把他带出来,他不哭了。
下午吃点心时,杰杰又看着点心哭着要妈妈。
3.感染型哭闹晨晨早上来园后很平静地跟妈妈说再见,后来一直安静地坐在椅子上跟着老师做游戏。
旁边的小小一直在哭。
一开始晨晨看着小小脸上的神情也变了样。
不一会他也张开嘴巴哭着要妈妈了。
4.分离型哭闹祺祺来到教室后,发现奶奶有要走的趋势,立刻大哭向门口跑去,被老师拦住了。
祺祺一直在教室里哭着跳着。
这时教师播放了孩子们接触过的亲子音乐,祺祺的哭声也随之变小了。
不一会他就跟着音乐动了起来,后来一直都没哭。
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小班新生幼儿入园后存在持续型哭闹、间歇型哭闹、感性型哭闹和分离型哭闹四种现象。
二、原因分析(一)小班新生幼儿的年龄特点1.心理依恋性较强幼儿来到幼儿园,接触到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
这种不适感让幼儿感到不安、焦虑、无安全感。
幼儿来园的哭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源于幼儿与心中依恋对象的分离而产生的“分离焦虑”。
2.情绪化,易受感染小班幼儿较情绪化,因此其情绪易受他人影响,也特别容易转移。
因此一些不哭的幼儿看到其他幼儿哭闹后很快就哭了起来,一些本来哭的幼儿也会因为其他注意力的分散而很快转移注意力,不哭了。
3.自我中心小班幼儿还处于自我意识中,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对周围他人的活动并不感兴趣。
因此虽然有那么多同伴在,他们只愿意选择那些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人群。
幼教案例: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
![幼教案例: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795eba00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b.png)
幼教案例: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一、案例背景在小班幼儿入园时,常常会出现幼儿哭闹的现象。
这一现象不仅给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干扰,也给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旨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二、案例分析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现象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原因导致的:1、分离焦虑:幼儿从家庭环境中进入幼儿园,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群,往往会感到不安和焦虑。
这种分离焦虑可能导致幼儿出现哭闹现象。
2、不适应环境:幼儿园的教学环境、生活作息等可能与家庭有所不同,幼儿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这种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3、不适应集体生活:部分幼儿在家中可能没有经历过集体生活的经验,因此在入园后需要适应与同伴相处、分享、合作等。
4、缺乏安全感:部分幼儿可能因为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等原因,缺乏一定的安全感,因此在入园后需要一段时间来建立与教师、同伴之间的信任关系。
三、处理方法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以下处理方法: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幼儿交流、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幼儿对教师的信任感。
同时,教师也需要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和需求,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2、创设适宜的环境:幼儿园需要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包括良好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作息制度等。
同时,也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设计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增强幼儿对幼儿园的喜爱程度。
3、逐步引导幼儿适应集体生活:教师需要逐步引导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合作游戏、分享活动等方式,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4、增加幼儿的安全感: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幼儿的安全感需求,可以通过一些亲密的接触、鼓励的话语等方式,增强幼儿的安全感。
同时,也需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幼儿的发展需求。
5、适当给予表扬和奖励:教师可以在幼儿表现良好或者取得进步时,适当给予表扬和奖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幼教案例: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DOC
![幼教案例: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DOC](https://img.taocdn.com/s3/m/aaa21020fc4ffe473268ab0c.png)
小班幼儿入园哭闹现象分析及处理一、现象描述小班新生入园是其从家庭生活走向集体生活的第一步。
物化环境的改变会给他们带来诸多的不适应。
其外在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幼儿的哭闹现象。
1.持续型哭闹轩轩妈妈早上送轩轩来园后即偷偷走掉了。
轩轩在发现妈妈离开后立即开始哭闹,要找妈妈。
教师百般哄劝均无效。
午睡时轩轩在床上哭着睡着了,醒来后继续哭,直到晚上妈妈来接才停止哭闹。
2.间歇型哭闹杰杰来到幼儿园很乖,一直安静地坐在椅子上。
午餐时,杰杰突然哭着要妈妈。
老师去哄他,杰杰不哭了。
到了睡觉的时间,杰杰又坐在自己的床上哭了起来,怎么都不睡觉。
老师把他带出来,他不哭了。
下午吃点心时,杰杰又看着点心哭着要妈妈。
3.感染型哭闹晨晨早上来园后很平静地跟妈妈说再见,后来一直安静地坐在椅子上跟着老师做游戏。
旁边的小小一直在哭。
一开始晨晨看着小小脸上的神情也变了样。
不一会他也张开嘴巴哭着要妈妈了。
4.分离型哭闹祺祺来到教室后,发现奶奶有要走的趋势,立刻大哭向门口跑去,被老师拦住了。
祺祺一直在教室里哭着跳着。
这时教师播放了孩子们接触过的亲子音乐,祺祺的哭声也随之变小了。
不一会他就跟着音乐动了起来,后来一直都没哭。
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小班新生幼儿入园后存在持续型哭闹、间歇型哭闹、感性型哭闹和分离型哭闹四种现象。
二、原因分析(一)小班新生幼儿的年龄特点1.心理依恋性较强幼儿来到幼儿园,接触到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
这种不适感让幼儿感到不安、焦虑、无安全感。
幼儿来园的哭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源于幼儿与心中依恋对象的分离而产生的“分离焦虑”。
2.情绪化,易受感染小班幼儿较情绪化,因此其情绪易受他人影响,也特别容易转移。
因此一些不哭的幼儿看到其他幼儿哭闹后很快就哭了起来,一些本来哭的幼儿也会因为其他注意力的分散而很快转移注意力,不哭了。
3.自我中心小班幼儿还处于自我意识中,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对周围他人的活动并不感兴趣。
因此虽然有那么多同伴在,他们只愿意选择那些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人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入园幼儿哭闹现象”案例分析(二)
案例:温暖的三月份,是新生入园的高峰期。
看,此时,幼儿园里最热闹的地方就是托班教室了——有的幼儿当他被父母抱进幼儿园时,刚刚还笑容满面一下子便变了脸,拉着父母往外走,不愿呆在幼儿园里;有的幼儿当家长踏进教室门时便紧紧搂着家长的头又哭又闹,死活不愿进门;有的幼儿一离开家门知道是要上幼儿园就一路挣扎又哭又闹,有的幼儿并不哭吵,但情绪压抑紧张,一到幼儿园就含叨着“我要回家,我要回家”,丝毫不听教师指导,有的幼儿入园情绪已经安定,可过了一周又哭闹起来。
有的幼儿甚至半夜哭闹,从睡梦中醒来第一句话就是:“我不上幼儿园”。
每年这个时候,幼儿哭闹最厉害。
情况分析:
幼儿哭闹表现不同,原因也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许多幼儿入园前主要和家人相处,对其他成人或幼儿缺乏经常而广泛的交往,一遇到陌生人,走进陌生环境便不能适应;
2、有的幼儿在入园前已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吃饭要人喂,睡觉要人哄,玩具一个人独享,与幼儿园的生活方式大相径庭,不能很快
适应幼儿园生活;
3、有的幼儿生性调皮,不好管教,家长以入园或幼儿园教师吓唬儿童,如“再哭,就送你上幼儿园,让老师整你!”在幼小的心灵里形成了对入园和教师的畏惧心理;
4、有的幼儿初入园时觉得新鲜,好奇心抑制了害怕心理,以后当幼儿园的生活不再让他感兴趣时便引起了恋家情绪;
5、有的幼儿在家自由惯了,受不了幼儿园的约束。
改进措施:
一、通过亲子活动,增进感情,减少幼儿对环境的陌生感
二、给幼儿无微不至的爱,让幼儿在园体验到“家”的温暖
三、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寻找快乐,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
四、家园配合,步调一致共同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