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烈遗布古文阅读答案
文言语句的翻译
2、暗喻 用了比喻词的,仍译为暗喻;不用比喻 词的,译为明喻。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翻译常见失误: 1、直译落实不到位,思维不严谨,遗 漏或随意添加意思。 2、实词特别是用法特殊的实词翻译不 准确。 3、虚词误译或不译。 4、一味对译,不注意句式特点,修辞 的运用,忽略语气。
课堂训练
1.把下段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 译成现代汉语。(5分)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 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①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 如之何?”王曰:“弃之。”曰: “士师(司法官)不能治士,则 如之何?”王曰:“已之。”②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现在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 2、古来万事东流水。 3、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去的流水一样; 秦王有像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
3、借喻
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把喻体还原成 本体。
1、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在北边筑起长城来把守边疆。 误入污浊的官场,一误就是很多年。
换
译:已经为它们哭泣了三天,于是发誓 要治疗他们…… 把五年作为期限,一 定要使它们恢复,使它们得以保全。
③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通假、活用)
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 似的响应他,都担着粮食,像影子 一样跟从着他。
①参也闻诸夫子也。
我曾参是从夫子那 里听说这件事的。
②我醉,汝道苦我。何故?
译出兼词 “之于”
文言文翻译练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练习(教案)文言文翻译练习(教案)1、2003年全国高考文言文翻译题: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
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
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
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
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也(《资治通鉴·唐纪八》)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译文: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奸伪;国君喜欢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就会变为忠诚。
2、2002年全国高考文言文翻译题: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其李将军之谓也?译文: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译文:到李广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3、阅读下文,翻译画横线的句子(第小题为上海卷原题)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
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
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
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以事告烈。
上海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课外文言文汇编区全
宝山嘉定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子奇治县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1齐君使.治阿 2遣使.追3乃起兵.击之 4以私兵.战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意思;2分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阿县大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每空不超过10个字14.根据选段内容,推测与“遂败魏师”原因无关的一项是 2分A.子奇善于听从长者的建议;B.子奇拥有料事如神的本领;C.子奇得到民众的拥戴;D.子奇得到齐君的信任;答案:11.1派遣2使者3军队4兵器4分,每空1分12.凭借老者的智慧,由年轻的人决断政事,一定能管理好阿县2分13.发展农业救济穷人4分14.B2分崇明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冯异定关中,自以久在外,不自安;有人上章言:“异权威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陛下应防其反之;”光武帝以章示异;异上书谢,诏曰:“将军之于国家,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及异大破敌军,诸将欲分其功,玺书诮大司马以下,称异功若丘山,今人咸知异之为名将,然非君之明,必困谗口矣;注释①冯异:人名,汉代名将;②玺书:古代封口处盖有印信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③诮:责备;④大司马:官名1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1冯异定关中定2号为“咸阳王”12.对画线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冯异上奏章谢罪B.冯异上奏章感谢C.冯异写私信谢罪D.冯异写私信感谢13.“必困谗口矣”中的“谗”指的是和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14.下列作为本文标题,最恰当一项是 2分 A.光武帝知人善用 B.光武帝不听谗言 C.光武帝任人唯亲 D.光武帝唯才是用答案:11. 1平定 2定国号或取名号每格2分,共4分12. A3分13. 说冯异有谋反之心1分想要分掉冯异的战功1分14. B2分虹口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①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②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③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注释〗庵:,小草屋;11.解释句中的加点词;4分(2)尝道.逢老母种葱者 2居.一宿而葱大失12.对划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张允济担任武阳县令时,致力用德行训育百姓,百姓很怀念他;B.张允济在武阳发布命令,必须用德行训诫下属,百姓很怀念他;C.张允济担任武阳县令时,努力用德行训育百姓,百姓很接受他;D.张允济在武阳发布命令,务必用德行叫诫下属,百姓很接受他;13.第③段中最能概括本段内容的句子是 2分14.“远近称之,政绩尤异”是从原文中抽出的句子,你认为它最恰当的位置是 3分A.第①段后B.第②段第③段之间C.第③段后D.单独成第④段答案:11.1路,途在路上 2分 2停留 2分12. A 3分13. 武阳境内,路不拾遗2分14. D3分 A1分金山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王沂公①善为文辞,咸平②年间,状元及第,还青州故郡;府帅闻其归.,乃命父老迎于郊;公乃易.服,乘小驴,由他门入,谒太守;守惊曰:“闻君来,已遣人奉迎,门司③未报,君何也为抵此”王曰:“不才幸忝科第,岂敢烦郡守父老致迎,是重其过也;故变姓名,诳迎者与门司而上谒;”守叹曰:“君乃真状元矣”选自能改斋漫录,有删改注释①王沂公:即宋朝的王曾,被封为沂国公;②咸平:宋真宗的年号;③门司:官府的门卫负责人;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1府帅闻其归. 2公乃易.服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怎么敢厌烦郡守父老相迎,这样会加重我的过错的;B. 怎么敢厌烦郡守父老相迎,这样会重蹈我的过错的;C. 怎么敢烦劳郡守父老相迎,这样会加重我的过错的;D. 怎么敢烦劳郡守父老相迎,这样会重蹈我的过错的;13.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则小故事的主要内容;10字以内2分14. 王沂公被称为“真状元”,不仅因为他“”,更在于他具有的品质;3分答案11.1归来、回来、返回2分 2更换、换2分12.C 3分13.王沂公低调避奉迎;或:王沂公回乡避奉迎;王沂公低调回乡;2分,写“王沂公回乡”得1分;14.善为文辞1分谦虚或:谦逊、低调、不张扬2分浦东新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陆机赴假还洛,辎重甚盛;渊使少年掠劫;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渊既神姿峰颖,虽处鄙.事,神气犹异;机于船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如此,亦复作劫邪”渊便泣涕,投剑归机,辞厉非常,机弥重之,定交,作.笔荐焉;过江,仕至征西将军;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虽处鄙.事 2作.笔荐焉12.从文中可知陆机是一个、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13.不能成为戴渊从“不治行检”到到后来“仕至征西将军”的原因的一项是4分A.有侠义之气B.有知遇之人C.有改过之心D.有神异之姿答案11.1鄙陋、无知2分 2写、写作2分12. 爱惜人才、善于教育每格2分,共4分13.D4分奉贤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童寄者,郴州荛牧儿①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②,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③,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节选自柳宗元童区寄传注释①荛牧儿:打柴放牧的孩子;②反接:反背着手捆起来;③为市:去做人口买卖,这里指寻找买主;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之虚所卖之 2得绝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两个强盗互相交换了位置,面对面一起喝酒,醉了;B.两个强盗轻视他,对付着喝酒,醉了;C.两个强盗轻视他,面对面一起喝酒,醉了;D.两个强盗互相交换了位置,对付着喝酒,醉了;13.1童区寄逃脱的方法是:“”“”2分2下列对这个故事的启示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遇到危险要冷静;B.遇到危险要假装弱小;C.遇到危险要善于动脑;D.遇到危险要勇敢面对;答案11.1到,到 (2)2断2分12. C3分13.1“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1分、“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1分多写或漏写都不得分2B3分徐汇区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3题12分艾子讲道于嬴博之间,齐鲁之士从.之者数十百人;一日讲文王羑里之囚,偶赴宣王召,不及竟其说;一士怏怏返舍,其妻问之曰:“子日闻夫子之教,于归.必欣然,今何不乐之甚”士曰:“朝来闻夫子说周文王,圣人也,今被其主殷纣囚于羑里,吾怜其无辜,是以深生愁恼;”妻欲宽其忧,姑慰之曰:“今虽见囚,久当放赦,岂必禁锢终身”士叹息曰:“不愁不放,只愁今夜在牢内难过活耳;”陆灼艾子后语注释①赢博:指“赢”与“博”,春秋时期齐国的两个城邑; ②羑里:古地名,又称羑都,为商纣囚禁周文王的地方;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齐鲁之士从.之者数十百人 2于归.必欣然12.对划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A.今天为什么不高兴B.今天为什么不高兴到哪里C.今天哪里会不高兴呢D.今天为什么那么不高兴13.以下选项中对文中“士”的评价合理的两项是 4分A.谦虚谨慎B.富有同情心C.迂腐僵化D.能言善辩答案11.4分1跟随,跟从 2返回,归来12.4分D 13.4分BC黄浦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昔者纣为象着而箕子①怖,以为象着必不加于土硎②,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不羹菽藿③,则必旌④、象、豹胎;旌、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茨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居五年,纣为肉圃⑤,设炮烙⑥,登糟邱⑦,临酒池,纣遂以亡,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故曰:“见小曰明;”注释①纣:殷纣王,箕子:纣的叔父;②硎xíng:盛菜羹的器具;③菽藿:指一般的蔬菜;④旌:牦牛③肉圃:肉像园子里的蔬菜一样多,故称储存肉的地方为圃;⑥炮烙:烤肉的铜格,也是一种刑具;⑦糟邱:酒糟堆成的山丘;11.为文中加点的词,选择一项正确的解释;4分1食.于茅茨之下A.饭B.粮食C.吃D.喂养2吾畏其卒A.士兵B.结局C.终止D.死亡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13.1最能概括本文内容的一项是 2分A.象箸之忧B.箕子之言C.纣王之奢D.天下之祸2最能体现本文主旨的词是 2分A.俭以养德B.祸不单行C.变本加厉D.见微知着答案11.4分1C2分2B2分12.4分当年从前纣王使用象牙筷子,箕子见了感得害怕;得分点:昔者、为、而、怖13.4分1A2分2D2分静安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3分①孙少述与王荆公①交厚,故荆公别少述诗云:“子今此去来何时,后有不可谁予规②”②及荆公当国,少述不以为意,数年不复相闻;及荆公罢相,过.高沙,少述适在焉;荆公过访,少述出见,执手相问劳苦,不虑.穷达,遂留荆公置酒作食,畅辨经学,抵暮乃散、荆公曰:“退即解舟③,无由再见;”少述曰:“如比更不登门谒谢矣;”然依依有惜别之色;注释①荆公:王安石,②规:规劝,③解舟:意即退居江湖;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语;4分1过.高沙 2不虑.穷达12.对第②段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孙少述没把王安石放在心上,他们多年不再互通音信;B.孙少述不认为王安石是对的,他们多年不再互通音信;C.孙少述没把王安石放在心上,多年没再打听他的情况;D.孙少述不认为王安石是对的,多年没再打听他的情况;13.1细读王安石送别友人孙少述的诗,可以看出:第一句表达的是王安石对朋友__________的感情;第二句实际上在赞扬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4分2从第②段看,孙少述的交友之道值得称赞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分答案11.1经过2考虑4分12.A3分13.1依依不舍;直言规劝或真诚相待、坦诚待人;4分2王安石当国相时,不把他当回事;王安石罢相后,不虑其穷达,殷勤款待;答出一点即可,2分闵行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①彭思永,字季长,庐陵人;儿时,旦起就学,得金钗于门外,默坐其处;须臾亡.钗者来物色,审之良是,即付之;其人欲谢以钱,思永笑曰:使.我欲之,则匿金矣;②始就举,持数钏①为资;同举者过之,出而玩,或坠其一于袖间,众相为求索;思永曰:“数止此耳;”客去,举手揖,钏坠于地,众皆服其量;③居母丧,窭②甚,乡人馈之,无所受;子卫,亦孝谨,以父老,弃官家居十余年,族里称之; 注释①钏: chuàn 用珠子或玉石等穿起来做成的镯子;②窭: jù 贫穷、贫寒;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亡.钗者来物色 2 使.我欲之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以父老,弃官家居十余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众皆服其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语言回答;从文中看,彭思永是一个的人;4分答案11.1失掉,失去2假使12.因为父亲年老,他辞官在家十多年;13.原因:数止此耳不贪财:宽厚;孝顺任选两点普陀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 12分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少师事陈寔,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①,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②;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③之;”后有老父④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问其姓名,以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注①刑戮是甘:我甘心受刑被杀; ②端:古布帛长度单位; ③激:激励,激发; ④老父:老汉;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遗.布一端 2盗惧吾闻其过.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A.既然内有恶心,一定能够改正,所以我用这样的做法激励他;B.既然心怀恶意,一定能改变他的善心,所以我激发他这样做;C.已经心怀羞耻,定能够改正错误,所以用这样的方式激励他;D.已经心怀羞耻,定会改变他的优点,所以我用这做法激发他;13.王烈“谢”盗牛者是因为认为他有“”,从盗牛者的变化中可以看出王烈的思想是正确的;4分答案11. 遗:赠送; 过:过错;12.C 13. 耻恶之心以德服人、以义感化人青浦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王嗣宗①初为秦州司理,路冲知州事,常以公事忤冲意,怒,械系之;会有献新果一合者,冲谓嗣宗曰:“汝为我对诗,当脱汝械;”冲曰:“嘉果更将新合合”;嗣宗应声曰:“恶人须用大枷枷”;冲悦,舍之;太宗时,嗣宗知横州;上遣卒之岭南,诇②察民间事;嗣宗执而杖之送阙下③,奏曰:“陛下不委任天下贤俊,而猥信此辈,以为耳目,窃为陛下不取;”太宗大怒,遣使械嗣宗诣京师;会赦,复官;选自宋史·王嗣宗传注释①王宗:宋太祖开宝八年状元,②诇xiòng:侦查、探听;③阙下:指帝王所居之处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会.有献新果一合者会会:2遣使械嗣宗诣.京师诣:12.“太宗大怒”的原因,正确的一项是 4分A.王嗣宗任秦州司理,“常以公事忤冲意”B.“会有献新果一合者”,嗣宗应声对诗C.“嗣宗执而杖之卒送阙下”并上奏抗议D.“遣使械嗣宗诣京师,会赦,复官”13.从文中看,王嗣宗是一个、的人;4分答案11.4分,各2分1正好,恰巧 2到,到达,到……去12.4分C13.4分,各2分富有才华机智、随机应变守正不阿正直刚毅松江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秦有一士人,酷好古物,价虽贵,必求之;一日,或携致席而告之曰:“此昔鲁哀公命孔子所坐之席也;”士大惬意,以为古,遂以附郭①之田易之;逾时,又有持古杖以售,曰“吾此杖乃太王②去邠③所操之箠④也,”士倾家资与之;既而,又有持朽碗一只,曰:“此碗乃舜作;”士愈以为远,遂虚所居之宅而予之,三器既得,而田舍资用尽去,无以致衣食,好古之心,终未忍舍三器;于是披哀公之席,持太王之杖,执舜作之碗,行乞于市;注释①附郭:靠近城墙边②太王:周文王的祖父③邠n:古国名④箠chuí:杖10.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4分1遂以附郭之田易之_____ 2无以致衣食______11.秦士“行乞于市”的原因有: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12.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_____3分A.练好眼光不盲从B.能知节制不任性C.为人慷慨不吝裔D.及时醒悟不固执答案10.4分 1交换 2分 2取得,得到 2分11.4分田舍资用尽去,无以致衣食2分酷好古物,价虽贵,必求之 2分12.3分 C杨浦区(一)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曹玮知镇戎军日①,尝出战小捷,虏兵②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③;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④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⑤;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使人谓之曰:“蕃军⑥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⑦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⑧不能立,人气亦阑⑨;吾以此取之;”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①镇戎:地名,宋时边境重镇;知镇戎军日:主管镇戎军队的时候;②虏兵:敌军;③部伍:兵士的队伍;④縻:束缚;⑤候:侦查;⑥蕃军:吐蕃军队,即上文“虏兵”;⑦少选,一会儿;⑧痹:麻痹;⑨阑:残,尽;1.解释加点字;4分(1)徐.谓其下 2比.其复来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3.请用原文中的动词填空,表现曹炜“一战大破虏师”的过程;3分□敌→□敌→□敌→破敌4.请简述划波浪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2分答案11、1慢慢地,缓缓地 2等到12、敌军听说曹玮贪得牛羊之利贪图牛羊这些小利而军容不严整,立刻就返回袭击曹玮军队;13、诱待痹14、本句交代了部下对曹玮下令携带牛羊而使军队不齐整的现状担忧,并予以劝解,从侧面表现了曹玮巧于谋略,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长宁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宋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楚人未济①,子鱼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陈②,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陈;”陈成,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公曰:“君人不困于厄,不鼓不成列;”子鱼③曰:“兵以胜为功,何常言④与必如公言,即奴事之尔,又何战为”注释①济:渡②陈:同“阵”,阵势③子鱼:宋国大臣④常言:指不切实际的常谈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彼众.我寡 2宋师.大败12.下列对划线句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君子不围困陷入厄运的敌人,不击鼓没有排好阵势的敌人;B.君子不围困陷入厄运的敌人,不攻打没有排好阵势的敌人;C.君子不围困厄运的敌人,不攻打没有排好阵势的敌人;D.君子不围困厄运的敌人,不击鼓没有排好阵势的敌人;13.子鱼认为战争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4.宋襄公自诩为“君子”,实际上也有人称他是“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个君子”,但也有人嘲笑他“蠢猪式的仁义道德”;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述你对此公的评价;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答案9、1多2军队10、B11、以胜为功12、正面评价:君子—战争中他光明磊落,同情弱小,坚守传统,讲究规则;负面评价:蠢猪—他不了解战争的残酷性,跟没有底线的敌手讲仁义道德,贻误战机,身败国破;。
《魏书·王烈传》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魏书·王烈传》阅读练习题及答案《魏书·王烈传》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王烈通识达道,秉义不回。
以颍川陈太丘为师,二子为友。
时颍川荀慈明、贾伟节、李元礼、韩元长皆就陈君学,见烈器业过人,叹服所履,亦与相亲。
由是英名著于海内。
道成德立,还归旧庐,遂遭父丧,泣泪三年。
遇岁饥馑,路有饿殍,烈乃分釜庾之储,以救邑里之命。
是以宗族称孝,乡党归仁。
以典籍娱心,育人为务,遂建学校,敦崇庠序。
其诱人也,皆因其性气,诲之以道,使之从善远恶。
益者不自觉,而大化隆行,皆成宝器。
门人出入,容止可观,时在市井,行步有异,人皆别之。
州闾成风,咸竞为善。
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
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已后将为改过。
子既已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
”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
或问:“此人既为盗,畏君闻之,反与之布,何也?”烈曰:“昔秦穆公,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
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
今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
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
”间年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数十里,欲至家,置而去,问姓名,不以告。
顷之,老父复行,失剑于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剑主于是永失,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遂守之。
至暮,剑主还见之。
前者代担人也。
老父揽其袂,问曰:“子前者代吾担,不得姓名,今子复守吾剑于路,未有若子之仁,请子告吾姓名,吾将以告王烈。
”乃语之而去。
老父以告烈,烈曰:“世有仁人,吾未之见。
”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人也。
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
时人或讼曲直,将质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皆相推以直,不敢使烈闻之。
时国主皆亲骖乘适烈私馆,畴谘政令。
察孝廉,三府并辟,皆不就。
会董卓作乱,避地辽东,躬秉农器,编于四民,布衣蔬食,不改其乐。
东域之人,奉之若君。
以建安二十三年寝疾,年七十八而终。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叹服所履,亦与相亲履:经历B. 遂建学校,敦崇庠序敦崇:重视C. 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爱:爱护D. 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表:表彰,彰显答案:C 根据文意,“爱”在这里应是“吝惜”的意思。
2018年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2018年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二模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松江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秦有一士人,酷好古物,价虽贵,必求之。
一日,或携败席而告之曰:“此昔鲁哀公命孔子所坐之席也。
”士大惬意,以为古,遂以附郭①之田易之。
逾时,又有持古杖以售,曰:“吾此杖乃太王②去邠③所操之箠④也。
”士倾家资与之。
既而,又有持朽碗一只,曰:"此碗乃舜作。
"士愈以为远,遂虚所居之宅而予之。
三器既得,而田舍资用尽去,无以致衣食,然好古之心,终未忍舍三器。
于是披哀公之席,持太王之杖,执舜作之碗,行乞于市。
【注释】①附郭:靠近城墙边②太王:周文王的祖父③邠(bīn):古国名④箠(chuí):杖。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⑴遂以附郭之田易之()⑵无以致衣食()11.秦士“行乞于市”的原因有:⑴;⑵。
(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12.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练好眼光不盲从 B.能知节制不任性C.为人慷慨不吝啬 D.及时醒悟不固执参考答案:10.4分⑴交换 2分⑵取得,得到 2分11. 4分田舍资用尽去,无以致衣食 2分酷好古物,价虽贵,必求之 2分12.3分 C普陀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
少师事陈寔,以义行称。
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①,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②。
或问其故,烈日:“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③之。
”后有老父④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
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问其姓名,以事告烈。
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注】①刑戮是甘:(我)甘心受刑被杀。
②端:古布帛长度单位。
③激:激励,激发。
④老父:老汉。
11.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分)(1)遗布一端(2)盗惧吾闻其过12. 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 既然内有恶心,一定能够改正,所以我用这样的做法激励他。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温习 古诗文阅读 翻译学案(1)
翻译学案目标 1.把握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要求。
2.学习如安在翻译中重点落实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的翻译。
3.注意审题答题标准,尤其增强审题的得分点意识。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要求一、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直译为主,确实是要求在翻译中字字落实,把文言语句中的每一个字都落到实处,每一个字都要在翻译中表现出来,不得漏译一个字。
即便是碰到发语词、语助词、语气词这些无法直译出来的词,考生也要明白哪些字词是不需要翻译出来的,要在自己的心中将它落到实处。
2.意译为辅关于少数难以直接翻译的句子或句中的部份语汇,就要依照意思来翻译。
这些需要意译的地址一样是利用固定结构及修辞手法(要紧指比喻、借代、互文、委婉等)的地址。
如:①纵一苇之所如。
译文:听凭小船随意漂荡。
那个地址的“一苇”是比喻,需要把本体翻译出来。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译文:能不改变自己节操志向的高官。
那个地址的“缙绅”采纳借代手法,应译成“官员”。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译文:燕赵韩魏齐楚等六国所积存的金玉珠宝。
那个地址用“互文”手法,不能直译。
④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译文:相如请同大王拼命。
“以颈血溅大王”是“拼命(死)”的委婉说法,不可直译。
二、要识别并重点译好得分点翻译中的得分点有:①重要的文言实词(尤其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活用词)②重要的文言虚词(《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虚词)③特殊句式(判定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句式)三、要做到文从字顺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必需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那么和表达适应。
有些同窗只注意将文言文句对译过来,而不适应考虑通顺与否,那是不行的。
即便文句意思都翻译正确了,可是不通顺,也是要扣分的。
考生必然要养成斟酌、推敲语句的适应。
译后的语句必然要读一读,看看是不是通顺流畅。
如不通顺流畅,那么要润饰修改。
演练体悟对照翻译的标准和要求,指出下面译文存在的问题并写出正确答案。
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
老人曰:“自北兵②南下,悬 书 购 余者二,名捕者一,守围城者 一,以谋反告 讦 者二三,绝气沙
墠者一昼夜,其它连染逻哨之所 及,无岁无之,可谓濒于十死者 矣。李斯将腰斩,顾谓其中子曰: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 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陆机临死 叹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
训练与反馈
题组 1 考点针对练 1.把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 臣光(司马光)曰:(1)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 民保于信。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 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 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欺,秦孝公不废徙 木之赏。(2)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于 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蓄其民,况为四 海治平之政者哉! (1)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向《说苑》) (1)将奈其士众何? (2)咸刈厥敌,使靡有余,何如? (3)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
解析 (1)“奈……何”这个固定结构要注意,“士众”也 很关键;(2)“咸”“刈”“厥(其)”“靡”“何如”为关 键词; (3)“使 ”后省略“之”“田其田”中的前一个 “田”的活用为动词,“旧新”为偏义副词,偏拍“旧”, “唯仁是亲”的结构同“唯利是图”一样,都是宾语前置 句。 答案 (1)将对他的士人、民众怎么办? (2)全部杀掉那些敌人,让(他们)没有剩下的人(或:让他 们一个不留),怎么样? (3)让他们各自居住在原来的宅院,各自耕种原来的田 地,不要改变他们原来的生活状态,只亲近仁义之人。
文言文翻译修改
[例8]读下列文章,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 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 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李将军列传》) 翻译:一个人自己品行端正,那么不用他下 命令别人也会去做;一个人品行不端正,即 使下命令别人也不会听从。
(5)调。在翻译时,有些句子的词 序需要调整。(谓语前置、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 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
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
“蚓无爪牙之利” 可调成“蚓无利爪牙”的形式。
(6)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 中的一词多义的情况常见,因此选用恰当 的词义进行翻译,已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 点。例如:“顾念蓄恶物终无所用”。
[例7]读下列文章,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陈宠字昭公,少为州郡吏,辟司徒鲍昱府。 是时三府掾属专向交游,以不肯视事为高。宠 常非之,独勤心物务,数为昱(人名)陈当世 便宜。
分析:这话中的“之”并不指“三府掾属”而 是他们的行为,翻译时要落实“之”的指代内 容。这句话可译成:陈宠经常批评这种现象, (他自己)独自努力专心于工作事务,多次向 司徒鲍昱陈说当前社会上应解决的问题。
文言文专题复习
要将文言语句准确翻译成现代 汉语, 一要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 二要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 见树木,不见森林。 翻译时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 离段” 。
翻译的基本要求
①要一一对应。
信——不走样(译文要符合原意,不歪曲,不遗漏)
②要重视句式。
达——无语病(译文要合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乃至鄙视,所以这句话译成“孟尝君只不
王烈遗布古文阅读答案
篇一:王烈遗布古文阅读答案篇二:王烈遗布古文阅读答案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
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
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日: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
或问其故,烈日: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以事告烈。
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
(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以义行称()遗布一端()或至涂而反()答案:被称道(著称)(1分)赠送(1分)通途,道路(1分)(2)与后有老父遗剑于路句式不同的一项是(2分)a.死生,昼夜事也b.三岁贯女,莫我肯顾c.石之锤然有声者d.刑戮是甘(3)文中画线部分共有三个分句,请依次写出前两个分句(2分)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答案:既怀耻恶必能改善(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答案:盗贼害怕我知道他做了坏事,这是有羞耻心的表现。
(5)你认为王烈能使盗贼改过自新靠的是什么?(2分)答案:以德感人篇三:王烈遗布古文阅读答案您的位置:>>王烈以德威人阅读答案_王烈以德威人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文言文《王烈以德威人》选自,其原文如下:【原文】。
少师事陈寔,以义行称。
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
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
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问其姓名,以事告烈。
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
其以德感人若此。
【注释】1选自《后汉书王烈传》 2少:青年时 3师:名词作状语,表示象对待老师那样。
4甘:愿意 5乞:只求 6或:有人 7必:一定 8激:鼓励 9还:回来 10问:询问 11遗(布一端):送给,给予 12(后有老父)遗(剑于路):遗失,丢失 13涂:通途 14至(暮):直到【翻译】王烈字彦方,太原人。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篇一:《强项令》原文和译文强项令南朝宋范晔1.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人。
2. ??后特征为洛阳令。
??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
3.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于是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
4.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
5.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
6. 主即还宫诉帝。
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
7.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光武帝非常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
8.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
”9. 帝曰:“欲何言?”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10. 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董宣说:“皇上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来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11. 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臣下我不需要鞭打,请求能够自杀。
”12.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
13.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光武帝命令宦官扶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宦官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
14.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使官吏不敢到家门。
15.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16. 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
”17. 因敕:“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
于是命令道:“硬脖子县令出去!”赏赐给他三十万钱。
18. 宣悉以班诸吏。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备考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备考练习题(附答案)2022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备考练习题(附答案)(一)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臣请献一有人卖骏马者,比三旦①立市②,人莫知朝③之贾④。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燕策》)【注释】①旦:早晨。
②市:集市,市场。
③一朝:一天。
④贾:通价,价钱,这里指报酬。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分)(1)比三旦立市()(2)人莫与言()..12、对文中画线句子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愿你去看看我的马,去照顾一下我的马。
B.希望你去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回头照顾我的生意。
C.愿你去看看我的马,围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去照顾我的生意。
D.希望你去看看我的马,围着马转几个圈儿,离开时再回头看一眼。
13、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什么启示?(4分)(二)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许金不酬①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②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③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④⑤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
立而观之,遂没。
【注】(①苴:枯草②诸:相当于之于或之乎③无乃不可乎:恐怕不行吧④薄:撞⑤盍:为何、何不)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1)向许百金许:(2)若,渔者也若:..2.对划线句子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而不兑现承诺的原因!B.是有许多金子而不酬谢我的人!C.这是那个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而不兑现承诺的人!D.这是有许多金子而不酬谢我的人!3.商人最终沉入水底淹死了,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4分)(四)温人之周温人①之周②,周不纳,问曰:客耶对曰:主人也。
《中华文化—道德篇 . 人生八德《八德故事之“耻”篇》》
《中华文化—道德篇. 人生八德《八德故事之“耻”篇》》中华文化—道德篇.人生八德《八德故事之“耻”篇》中华文化—道德篇.人生八德《八德故事之“耻”篇》“耻”人之为人的底线“耻”人之为人的底线耻:是羞耻.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耻”也是自尊自重.孔子曰:“知耻近乎勇”,知道错误就去改过,为当所为,不也是勇的表现吗。
耻者,所以洁身也。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既有此天良美德。
无耻即是无良。
古人谓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
良心若死,身在何益。
故曰:“耻之于人大矣。
”又曰:“人不可以无耻。
”孔子曰:“知耻近乎勇。
”王曾曰:“知耻者可以行人之所不能行,任人之所不能任,万不至冒贡非几,为奸盗诈伪。
自取亡身辱亲,败家亡国也。
”知耻。
耻之一字,其利无穷,有于圣近,无与兽同。
惭耻之服,无得暂卸,我佛训诲,庄严第一。
八德篇之耻篇(12-1)---纯仁无愧1、《八德》之耻篇(12耻)---纯仁无愧诗曰。
宋范纯仁,坦白胸襟,不援维例,无愧于心。
北宋时,范仲淹之子范纯仁被封为忠宣公,他曾经和司马光两个人讲论力役的征法,意见有分歧。
后来朝廷里处治司马光一党的人,有一个叫韩维的人,因为从前做官的时候,同司马光意见不和,因此得到幸免。
有人劝范纯仁根据韩维的前例,去要求免罪,范纯仁说:“我从前和司马光两个人,同在朝廷里论事,意见不和,那是正常的,要把这个当做现在脱罪的理由,那是不可以的。
况且一个人,与其有了惭愧的心活着,还不如没有惭愧的心死去好呢。
”知耻。
耻之一字,其利无穷,有于圣近,无与兽同。
惭耻之服,无得暂卸,我佛训诲,庄严第一。
八德篇之耻篇(12-2)---丘明素臣2、《八德》之耻篇(12耻)---丘明素臣诗曰。
丘明所耻,匿怨友人,巧言令色,足恭异伦。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叫左丘明的人,在孔子那儿学习经书,为解释孔子《春秋》而作《左传》。
当时孔子曾经说:“凡是一个人说话说得好听,面色装得好看,做出过分谦恭的样子,左丘明对于这种人觉得很羞耻的,我对于这种人也觉得很羞耻;隐藏了心里的怨恨,又去亲近他,这种人左丘明觉得他们很羞耻,我也觉得他们很羞耻。
2020年上海市徐汇区位育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周测试卷(解析版)
A. 郑振铎的《猫》通过对三只猫的不同结局的叙述,抒发了“我”的不同情感。
B. 《狼》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C. 康拉德·劳伦兹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 蒲松龄是明朝著名小说家,郭沫若对他的评价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讽贪刺虐入骨三分”。
【解析】:D选项中蒲松龄是清朝著名小说家。
【分析】:无【答案】:D二、文言文阅读4.默写(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
《秋词》(2)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3)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
《峨眉山月歌》(4)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5)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
《诫子书》【解析】:无【分析】:无【答案】:(1)便引诗情到碧霄(2)何当共剪西窗烛(3)影入平羌江水流(4)正是江南好风景(5)非宁静无以致远5.诗词鉴赏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2)这首元曲中点明秋天之景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小令有对南水乡的描写,但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_______。
第9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马致远。
第10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枯藤老树昏鸦”和“古道西风瘦马”描绘和点明了典型的秋景。
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游子牵着一匹瘦马,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第11题考查诗词情感的理解与分析。
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结课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西区 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结课质量调查语文试卷木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
第Ⅰ卷第Ⅰ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 120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9分)注意事项:一、1.每题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位置填写答案。
2.本大题共 11小题, 1—4小题, 每题2分; 5—11 小题, 每题3分,共29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一) 积累运用1.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簇新(cù) 谚语(yàn) 不屑置辩(xiè)B. 亵渎(xiè) 摇曳(yè) 吹毛求疵(cī)C. 渲染(xuàn) 恪守(kè) 浮光掠影(lüè)D. 别墅(yě)汲取(jí) 金戈铁马(gē)2. 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智慧的精华。
几千年来,每一个时代都是一个璀璨的星宿、着人类的聪明才智;每一首诗歌都是一泓流淌的清泉,着人类的精神家园。
读诗绝不足为了门面而附庸风雅,也不足为了装腔作势而矫揉造作。
A. 汇聚濡养装点B. 汇合濡养点缀C. 汇聚培养点缀D. 汇合培养装点3.下面一段文字中存在语病的一句是①语文学习最终目的是要全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教科书只是给学生搭建了一种资源、一种平台。
③学生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量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学习语文、利用语文、享有语文。
④这样,学生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A. 第①句B. 第②句C. 第③句D. 第④句4.下而句子中空缺处,填入标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这个世界真的很义好,做一个快乐的人吧□摘掉面具,卸下伪装,静守己心,笑谈浮华。
活用句式
(2)平时没有好的名声的同僚都面带愧色,议论
(3
参考译文 魏舒,字阳元,任城樊人。魏舒身高八尺二寸,
仪态秀雅、身材伟岸,能喝一石多酒,但外表迟钝质
朴,不被乡亲器重。堂叔吏部郎魏衡,在当时很有 名,也不是很理解魏舒,让他看守碾米的碓,常常感 慨地说:“魏舒如果能管理几百户人家,我的心愿就 满足了!” 四十多岁的时候,郡里考核属官察举孝廉。族宗 亲党认为魏舒没有学业,劝他不去参加考核,可以乘 机抬高自己。魏舒说:“如果考试而没有考中,那责
有辟者。舒乃命之,而竟无患,识者以此称其达 命。 (1 译文: (选自《晋书·列传第十一》,有删改)
(2
译文: (3 译文:
答题指导 (1)“有名当世”,(于)当世有 名,省略兼前置句;“亦不之知”,亦不知之, (2)“同僚素无清论者”,定语后置句,“素无 (3)“为……所”,被动句;“辟”,征召。 答案 (1)堂叔吏部郎魏衡,在当时很有名,
夫,使安辑河北,许以 徵自以无功于国,徒以辩说,遂参帷幄,深 惧满盈,后以目疾频表逊位。太宗曰:“朕拔卿 于雠虏之中,任公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
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也,何足贵哉?良冶锻
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
匠。卿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其年, 徵又面请逊位,太宗难违之,乃拜徵特进,仍知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句子。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少师事陈实,以义
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 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 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 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
此激之。”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
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以 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诸有争讼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王烈遗布古文阅读答案篇二:王烈遗布古文阅读答案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
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
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日: 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
或问其故,烈日: 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以事告烈。
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
(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以义行称( ) 遗布一端( ) 或至涂而反( )答案:被称道(著称)(1分) 赠送(1分)通 途 ,道路(1分)(2)与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 句式不同的一项是(2分)a.死生,昼夜事也b.三岁贯女,莫我肯顾c.石之锤然有声者d.刑戮是甘(3)文中画线部分共有三个分句,请依次写出前两个分句(2分)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答案:既怀耻恶 必能改善(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答案:盗贼害怕我知道他做了坏事,这是有羞耻心的表现。
(5)你认为王烈能使盗贼改过自新靠的是什么?(2分)答案:以德感人篇三:王烈遗布古文阅读答案您的位置:>>王烈以德威人阅读答案_王烈以德威人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文言文《王烈以德威人》选自,其原文如下: 【原文】 。
少师事陈寔,以义行称。
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
盗请罪曰: 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 。
或问其故,烈曰: 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问其姓名,以事告烈。
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
其以德感人若此。
【注释】 1选自《后汉书 王烈传》 2少:青年时 3师:名词作状语,表示象对待老师那样。
4甘:愿意 5乞:只求 6或:有人 7必:一定 8激:鼓励 9还:回来 10问:询问 11遗(布一端):送给,给予 12(后有老父)遗(剑于路):遗失,丢失 13涂:通 途 14至(暮):直到 【翻译】王烈字彦方,太原人。
青年时曾在陈寔门下学习,凭借品德高尚称著乡里。
有个盗牛的被主人抓住,盗犯向牛主认罪,说: 判刑杀头我都心甘情愿,只求不要让王彦方知道这件事。
王烈听说后派人去看望他,还送给他半匹布。
有人问这是为什么?王烈说: 盗牛人怕我知道他的过错,说明他有羞耻之心。
他已经心怀羞耻,一定能够改正错误,我这样做正是为了鼓励他改过。
后来有个老汉在路上丢了一把剑,一个过路人见到后就守候剑旁,直到傍晚,老汉回来寻剑,得到了遗失的剑,觉得奇怪便询问他的姓名,并将这件事告诉了王烈。
王烈派人查访守剑人是谁,原来就是那个盗牛的人。
乡里百姓,凡有争讼曲直的事件,都去请求王烈排难解纷,断定是非,由于王烈平素德教影响,有的走到半途,忽然愿意放弃争执,双方和解而回来的,有的望见王烈的屋舍,就感到惭愧,彼此相让而回来的。
篇四:王烈遗布古文阅读答案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
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
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
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以事告烈。
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
(1)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含义:以义行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遗布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至涂而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后有老父遗剑于路”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就原文看,王烈能使盗贼改过自新靠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称:被称道。
遗:赠送。
“涂”通“途”,道路。
(2)a 导解:a是判断句,其余为倒装句。
(3)①盗贼害怕我知道他做了坏事,这是有羞耻心的表现。
②王烈派人寻找,就是那个原先偷牛的人。
(4)以德感化别人。
许孟容,字公范,京兆长安人。
擢进士异等,又第明经,调校书郎。
辟武宁张建封府。
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前后三辈往,皆不听。
累迁给事中。
京兆上言“好畸①风雹害稼”,帝遣宦人覆视,不实,夺尹以下俸。
孟容曰:“府县上事不实,罪应罚。
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
宜更择御史一人参验,乃可。
浙东观察使裴肃委判官齐总暴敛以厚献,厌天子所欲。
会肃卒,帝擢总自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为衢州刺史。
衢,大州也。
孟容还制曰:“方用兵处,有不待次而擢者。
今衢不他虞,总无功越进超授,群议谓何?且总本判官,今诏书乃言‘权知留后,摄都团练副使’,初无制授,尤不见其可。
假令总有可录,宜暴课最,解中外之惑。
贞元十九年夏,大旱,上疏言:“陛下斋居损膳,具牲玉,而天意未答。
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
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振灾为福。
又应省察流移征防当还未还,役作禁锢当释未释;负逋馈送,当免免之;沈滞郁抑,当伸伸之,以顺人奉天。
元和初,再迁尚书右丞、京兆尹。
神策军自兴元后,日骄恣,府县不能制。
军吏李昱贷富人钱八百万,三岁不肯归。
孟容遣吏捕诘,与之期使偿,曰:“不如期,且死!”一军尽惊,诉于朝。
宪宗诏以昱付军治之,再造使,皆不听。
奏曰:“不奉诏,臣当诛。
然臣职司辇毂,当为陛下抑豪强。
钱未尽输,昱不可得。
累迁吏部侍郎。
盗杀武元衡,孟客白宰相曰:“汉有一汲黯,奸臣寝谋。
今朝廷无有过失,而狂贼敢尔,尚谓国有人乎?愿白天子,起裴中丞辅政,使主兵柄,索贼党罪人得矣。
”后数日,果相度。
[注①好畴:地名。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厌天子所欲 厌:讨厌b.今衢不他虞 虞:担忧c.摄都团练副使 摄:代理d.钱未尽输,昱不可得 输:缴纳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 欲以客往赴秦军b.乃使孟容见纳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c.曰:“不如期,且死!”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当为陛下抑豪强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是例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b、今衢不他虞,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在任用官吏方面,许孟容强调要遵照规章制度办事。
d.许孟容认为汉代有了一个汲黯,奸臣就止息了阴谋,现在朝廷没有过失,狂贼竟敢这样胡作非为。
断句和翻译汉有一汲黯奸臣寝谋今朝廷无有过失而狂贼敢尔尚谓国有人乎愿白天子起裴中丞辅政使主兵柄索贼党罪人得矣(2)翻译下面的句子(1) 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
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
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
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
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
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
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
”乃装为去。
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
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
天下士复往归公子。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
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
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
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 “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
”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
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
1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 从此:自此以后b.公子妄人耳 妄人:狂妄的人c.平原君乃免冠谢 免冠:脱下帽子d.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 面目:脸色、面貌12.下列各组句子,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b.今平原君乃以为羞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c.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d.有敢为魏王使通者,臣请为王言乐13.对下列句子中“之”字指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 (指代魏公子“从此两人游,甚欢”)b.以无忌从之游,尚恐不我欲也 (指代“毛公”、“薛公”)c.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 (指代“秦日夜出兵东伐魏”)d.平原君门下闻之 (指代平原君“固留公子”)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公子天下无双”的一组是①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②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④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⑤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⑥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公孙景茂,河间阜城人也。
容貌魁梧,少好学,博涉经史。
在魏,察孝廉,射策甲科。
稍迁太常博士(掌祭祀礼乐之官),多所损益,时人称为“书库”。
历高唐令、大理正,俱有能名。
齐灭,周武帝闻而召见,与语,器之。
开皇(隋文帝年号)初,召拜汝南太守,迁息州刺史,法令清静,德化大行。
属平陈之役,征人在路病者,景茂减俸禄为汤药,多方振济之,赖全活者千数。
上闻嘉之,诏宣示天下。
转道州刺史。
悉以秩俸买牛犊鸡猪,散惠孤弱不自存者。
好单骑巡人家,至户人,阅视百姓产业。
有修理者,于都会时,乃褒扬称述;如有过恶,随即训导,而不彰也。
由是人行义让,有无均通,男子相助耕耘,妇女相从纺绩,大村或数百户,皆如一家之务。
其后请致仕,上优诏听之。
仁寿中,上明公杨纪出使河北,见景茂神力不衰,还以状奏,于是就拜临淄刺史,赐以马舆,便道之官。
前后历职,皆有德政,论者称为良牧。
大业(隋炀帝年号)初,卒官,年八十七,谥日康,身死之日,诸州人吏赴丧者数千人。
(《北史·循吏传》)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稍迁太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