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我对宗教的看法
我对宗教问题的初步认识心得体会
我对宗教问题的初步认识心得体会当代中国的宗教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
简要地说,信教人数不断增长,宗教领域出现了一些复杂情况,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有所扩大,需要我们正确应对,妥善处理。
同时,由宗教发展这一现象,人们开始思考中国人的信仰问题,这是更为深沉的一个问题,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需要引起高度关注,深入思考。
这些年来,人们对宗教的看法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总体上看,人们对宗教的看法更加客观和理性,不再把宗教看成完全是消极落后的现象,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看法,认识趋于多元。
我认为,看待宗教问题不能只从本本出发,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把宗教放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中来观察和思考。
当前我们要重点搞清三个问题:一是如何看待信教人数的增长?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天主教信徒550万,基督教信徒2300万,伊斯兰教信徒2100万,加起来5000万左右。
佛教、道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正式昄依的信徒好统计,但在家信仰的,由于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很难统计,只能估计一下,这样就得出一个一亿多人的结论。
不少人认为我国实际信教人数比这个数字要大,希望能尽早摸清底数,这不仅是做好宗教工作的需要,而且对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国情也很有意义。
我国现阶段信教人数出现快速增长,原因很复杂。
有“文革”结束后的恢复性增长,也有开放条件下国外的影响,最主要的原因,我认为是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社会分层,利益分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宗教由此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尽管总体来说人民物质文化水平在提高,但现实生活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确定性增加,不管是家徒四壁的,还是发了大财的,都有不安全感,都可能信教。
总之,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还有其存在的深刻根源,不仅会长期存在,在一定时期还可能会有发展。
我们不能人为地去把信教人数降下来,这是做不到的,还可能会弄出问题来。
但也不要去发展宗教,有些地方搞“宗教搭台、经济唱戏”,人为地扩大宗教影响。
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宗教,制定正确的政策处理宗教问题,通过有效管理和引导,促进宗教活动正常有序,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浅谈我对宗教的认识
浅谈我对宗教的认识
首先,宗教是人类对未知的探索和理解。
因为人们对于自然、人类和社会等现实世界
的认知和理解有限,而宗教提供了一种超越人类认识和想象的方式去解释未知的神秘世界。
信徒们通过信仰,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和安慰,甚至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宗教可以成为他
们内心的支柱,支撑他们度过生活中的挫折和苦难。
其次,宗教也是一种社会规范和文化传承。
对于许多传统社会而言,宗教信仰是社会
秩序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宗教的知识和道德教育在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对于当代社会,宗教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使命,例如中国的佛教和道教,对于传统文化的
传承和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宗教在历史中也出现过许多不和谐和冲突的事件。
有时候,宗教信仰被利用来
促进权力的扩张和人类的压迫,甚至导致了战争和暴力行为的发生。
在这些情况下,宗教
信仰被滥用,成为一种破坏社会和人类的因素。
因此,我认为对于宗教的认识应是全面的,要正视它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它的
负面影响。
在对待宗教的问题上,我们不应该武断地否定或者盲目追随,而应该以理性客
观的态度去理解和面对它。
我们的社会应该建立一个开放、宽容和兼容并蓄的宗教氛围,
倡导人们积极参与宗教活动,同时也要警惕那些利用宗教信仰做何种政治和经济的局限性
影响。
总而言之,尊重宗教信仰,理解和认同它的基本价值,这是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关
系的基本条件之一。
我对宗教的认知和理解
我对宗教的认知和理解宗教一直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对宗教的认知和理解,主要是从宗教的定义、起源和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首先,宗教的定义是什么?宗教是人们对于神或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信仰,它是一种由人类在面对普遍存在的生死、疾病、战争、天灾等无法掌控的现象时所形成的文化现象。
从这个角度来看,宗教是一种信仰系统,它包括宗教信仰、宗教仪式、宗教经典、神秘体验等多个方面。
宗教通常依托特定的神殿、寺庙或宗教组织,为信众提供宗教教育、宗教咨询、宗教服务等内容。
其次,宗教的起源是什么?对于宗教的起源,学术界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
某些学者认为,宗教是一种自然宗教,即起源于远古时期人类对自然现象的崇拜,例如太阳神、雨神等。
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宗教是一种社会宗教,即起源于社会团体对于某个共同利益的信仰和崇拜,例如家庭、城镇等。
另外,有些学者认为,宗教是一种心理宗教,即起源于人类对于神秘性、终极真理的探求和追求。
从这些角度来看,宗教的起源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对于世界和自身的认知和体验。
最后,宗教有何功能和意义?对于宗教的功能和意义,学术界也有多种不同的观点。
一些学者认为,宗教具有安抚人心的功能,可以为人们提供信仰、坚定和安慰。
另外,宗教还具有社会功能,可以加强社会凝聚力、规范社会行为、激发社会创造力等。
同时,宗教还具有思想功能,可以为人们提供关于生命、权利、等价、公正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和反思。
因此,宗教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它具有多个方面的功能和意义。
总之,我对宗教的认知和理解,认为宗教是人类对神或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和崇拜,它源远流长,具有多个方面的功能和意义。
虽然宗教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表现出不同的面貌和聚焦点,但都塑造了人们的文化、思想和道德观念,对于人们的生命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对宗教的认识
我对宗教的认识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我对宗教的认识提要:一、宗教意识和宗教是怎样产生的二、宗教长期存在的认识原因和社会根源三、如何正确认识宗教与封建迷信的关系(共性与差别)正文:宗教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它还是一种具有共同信仰、共同崇拜对象的社会组织,其中包括着教义、教规、宗教仪式(其中又有庙堂、法器、偶像、圣物等实体存在)、宗教活动、个人的宗教行为等一系列内涵。
但是,宗教意识却是产生宗教的思想根源。
如果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不存在宗教意识,宗教就无从产生。
然而,宗教意识并不是人类最早的意识形态,或意识形态之一。
在远古的时候,当人们认为一种现象与另一种现象具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却又找不到经验事实的证明时,就用幻想的联系代替现实的联系,把这两种现象组合到自己的认识结果之中。
比如,大自然的日月星辰、山川地泽、风云雨雪,为什么如此运行人们的狩猎,为什么有时成功,有时失败采集活动,为什么有时收获多,有时收获少人本身,为什么有生、老、病、死,活人为什么有思维能力,人死后的思维能力——“灵性”到哪里去了动物为什么也有生、老、病、死,动物也有“灵性”吗植物也会开花结果,生长死亡,植物也有“灵性”吗那么自然万物呢如此等等。
对于这类问题,在没有科学知识的那个时代,都很难用经验知识进行回答。
可是,人们又迫切地希望知道它们的原因,特别是与人类生存、发展相关的那些事项。
于是作出这样的推理:既然所有的经验知识都告诉人们,原因发生在结果之前,那么,发生在这类结果之前的一切现象也都可以成为原因。
因此,人们就用幻想的思维形式构建了一系列因果联系的链条。
对超现实的神灵王国的崇拜和祈求,构成了最初的宗教意识。
这种宗教意识是对正在分化为等级社会的“世俗基础”的反映,同时,又是对这个分化过程的辩护。
至于宗教本身,我们前面提到的它的教义、教规、宗教仪式、宗教活动、个人宗教行为等,当时还是同人们的社会行为合并在一起的,其中自然继承了以往的巫术行为,并在新的条件下增加了对神灵们的崇拜和祈求的内容。
浅谈对宗教的认识
浅谈对宗教的认识经过对于宗教的学习,让我对宗教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世界比较活跃的几大宗教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
我的眼里宗教的世界还是陌生和神秘的,只有亲身去接触了才会了解。
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下面我来谈谈我对它们的看法。
在《宗教百科全书》中,宗教的定义是这样的:“总的来说,每个已知的文化中都包含了或多或少的宗教信仰,它们或明了或令人疑惑地试图完美解释这个世界。
当某些行为典范在特定的一个文化中得到确立时,它就将在这个文化中打下深深的历史烙印。
即便宗教在形式、完整度、可信度等等都应不同文化而不同,但人在社会中还是不可避免要受到宗教影响。
”所以,宗教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它信仰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是一人们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宗教寄托着人们对命运的期望和对人生的关注。
想让世界更美好,是信教者的心愿,他们希望把神的恩泽撒播到地球的每个角落,祈求人类共同进步,最终实现天下大同。
宗教的存在并不是因为愚昧、落后和无知。
一方面,当今的社会,信教的人中受过良好教育、素质高、修养好的人不少。
另一方面,实际上宗教的教义、经典著作中也有许多积极有益的哲学思想、文化因素和高深学问。
虽然我们知道天国遥不可及,但是每个人,特别是信教的人们,心里都有个神,可以求得精神上的慰藉与宁静。
从一定角度上说,宗教满足了人的情感需求,通过其超越性帮助了别人。
但是宗教中也有不好的地方,如犹太教的一些习俗却是极其残忍的,比如说割礼,割礼是犹太人在七到八岁时要进行的一项重要的仪式,在外人眼里是无法理解的,在其宗教中解释器意思是说是当时卫生条件的制约,这样做的话有利于某种疾病的减少,但这仅仅是对于犹太教的男性而言。
对于犹太人女性来将就更为残忍,而这种残忍的事情仍然在残害犹太教的信徒们,所以这是信教其中的一个弊端。
总的来说,宗教是长期的,在未来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对于黑暗势力、邪恶势力利用传统宗教或创立邪教进行危害社会的非法活动,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当然要保持必要的警惕;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做的事情是,必须以更大的努力发扬传统宗教当中所包含的那些正面的、积极的、有益的文化因素,这才是我们当前更需要做的事情。
对宗教的认识和感悟
对宗教的认识和感悟宗教是人类历史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人们的信仰、道德、文化和社会组织等方面。
在我的生活中,我对宗教有着一些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下面我将就宗教的定义和功能、个人信仰和对宗教的思考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宗教的定义和功能宗教是人们对未知、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寻求,是人类凭借信仰与生活相结合的一种信仰体系。
它是人们对生命意义和存在本身的追问和思考的产物。
宗教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首先,宗教提供了人们对于生命的意义的认识。
宗教告诉我们人类存在的目的和意义,给予人们精神上的安慰和信心。
其次,宗教为人们提供了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信仰宗教的人们会受到其信仰体系所规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指导,从而促使人们秉持善良和正义的原则去行为。
再次,宗教为社会提供了凝聚力。
宗教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形式,能够凝聚信仰者,形成一个共同体,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辨识度。
最后,宗教给予人们信仰的力量。
无论在生活的困难时刻,还是在追寻信仰的道路上,人们凭借着对宗教的信仰,获得力量和支持。
二、个人信仰和对宗教的思考个人信仰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私人的事情,它反映了对宗教的认知和信仰。
在我个人而言,宗教的存在和影响对我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启示。
首先,我认为宗教是人们对自身存在的追问和探索。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曾面对生命的困惑和追问,而宗教给予了我回答的启示。
宗教提供的一些哲学思想和信仰体系能够帮助我理解人类存在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
其次,宗教为我提供了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慰藉。
在生活的低谷和困难中,我的信仰给予了我信心和力量,让我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幸福和希望也将到来。
另外,宗教信仰也给予了我对他人宽容和尊重的理念。
尊重和包容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是宗教和平共处的基础,而个人信仰的养成也使我懂得尊重他人的信仰。
最后,对宗教的思考让我认识到,宗教并非万能。
虽然宗教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负面问题,比如宗教极端主义和狭隘的思维方式。
对宗教的认识和看法
对宗教的认识和看法哎呀,说到宗教啊,这话题可真是大得能装下一头大象。
不过呢,咱们今天就不聊那些高深莫测的东西,咱们聊聊那些接地气的,就像街边小摊上的煎饼果子,简单,直接,还带点香。
记得小时候,我家隔壁有个老爷爷,他是个虔诚的佛教徒。
每天清晨,你总能听到他家里传来的诵经声,那声音,怎么说呢,就像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又宁静。
老爷爷的家里总是摆着一尊佛像,他每天都会对着佛像念经,有时候还会点上几炷香。
我那时候小,不懂这些,就觉得老爷爷挺神秘的,像个会念咒的巫师。
有一次,我好奇地问老爷爷,你为啥要天天念经啊?老爷爷笑了笑,说:“这就像是你每天要吃饭一样,念经对我来说,就是精神上的食粮。
”我当时听了,虽然还是不太明白,但觉得老爷爷的话挺有意思的。
长大一些后,我开始对宗教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发现,不同的宗教就像是不同的菜系,有的辣,有的甜,有的清淡,有的浓郁。
有的人喜欢佛教的宁静,有的人喜欢基督教的热烈,还有的人喜欢伊斯兰教的严谨。
每种宗教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就像每个人的口味不同一样。
我有个朋友,他是个穆斯林。
有一次,他带我去了他们的清真寺。
那里的氛围真的很不一样,大家都很虔诚,很安静。
我朋友告诉我,他们每天都要做五次祷告,这就像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固定节奏,让他们的生活更有秩序,也更有意义。
我看着他祷告的样子,突然觉得,宗教这东西,其实挺神奇的。
它能让不同的人找到共同的信仰,也能让一个人的生活更有目标和方向。
就像我朋友,他的生活因为信仰而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当然了,宗教这东西,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
有的人觉得宗教是迷信,有的人觉得宗教是束缚。
但我觉得,宗教就像是一面镜子,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你信什么,不信什么,其实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说到底,我对宗教的看法就是,它是一种文化,一种传统,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就像老爷爷的诵经,我朋友的祷告,它们都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们信仰的体现。
我觉得,只要这种信仰能给人带来正面的影响,能让人的生活变得更好,那它就是有价值的。
我之宗教观
我的宗教观可能因个人背景、观点和经验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我可能会阐述的宗教观的一些观点:首先,我认为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人类对生命、存在和宇宙的深层思考和探索。
宗教提供了人类精神上的支柱和意义,帮助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它塑造了我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视角。
其次,我认为宗教信仰是个人的自由选择。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信仰,并受到尊重和保护。
宗教信仰不应该被强制推行或歧视。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信仰,并避免对他人施加压力或歧视。
第三,我认为宗教应该与科学、哲学和人文科学等其他学科相互交流和融合。
宗教信仰涉及到人类存在的本质、宇宙的意义等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跨学科的研究和思考。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宗教的本质和价值,同时也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和思维。
第四,我认为宗教信仰不应该被用于政治目的或操纵人心。
宗教信仰应该是一个个人选择和内心体验,不应该被用于煽动暴力、歧视或偏见。
我们应该保持宗教的纯粹性和精神性,避免将其与政治或社会问题相混淆。
最后,我认为宗教应该为人类的和平、理解和团结做出贡献。
宗教信仰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跨文化、跨种族和跨宗教的桥梁,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理解和合作。
我们应该努力消除宗教之间的分歧和误解,促进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和谐。
总之,我的宗教观强调宗教的自由、个人选择、跨学科交流、纯粹性和和平合作的重要性。
我相信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我们应该避免将宗教与政治、社会问题相混淆,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理解和团结。
通过这样的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宗教的本质和价值,同时也能够为人类的和平、理解和团结做出贡献。
小谈我对宗教的看法
最近,一个朋友跟我说他交了一位美国朋友,于是他与这位朋友交流基督教,交流圣经。
通过交流,他对于西方人们的宗教观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完全相信基督教的,也会质疑批判它。
于是他们就去想方设法去反驳去批判,但是发现宗教上所说的东西是现在的我们无法用任何方式去反驳的,比如人的起源问题,虽然我们现在最让人认同的是生物进化论,但是我们有无法百分之百认为这种理论是完全正确的,而基督教却告诉我们上帝创造了人类。
人类无法解释的现象,宗教却能告诉我们答案,虽然我们并不能断定宗教上给我们的答案是否正确,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宗教本身就是一种超经验超自然的存在,是我们无法证明和证实的,这样一来至少我们的内心会减少一分对未知世界的一点恐惧。
而我们的宗教学开篇就告诉我们:为什么会存在宗教,为什么需要宗教,为什么要有宗教学。
一、宗教存在的意义以及宗教学存在的原因1.宗教使人们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如果说经验是人们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那么宗教就是人们把握世界超经验的超自然的另一种方式。
经验更多的反映的是一种表象并不能反应本质,虽然我们可以用发达的科学来弥补经验的不足,但是科学却无法解释善恶真假,,虽然有艺术来掌管善恶真假美丑,但是依然无法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比如人是否有前世今生,人死后去哪里,有没有灵魂等等的我们觉得很玄乎的问题,但是我们却可以从宗教当中找到慰藉寄托。
而且,人们生活在这个繁杂的大千世界,每个人都会有许许多多的欲望,也就有了欲望得不到的痛苦,这时人们往往需要一份纯净的、不受他人干扰的的一方净土来寄托,给予安慰,是他能够继续活着,宗教无疑就是一个好的选择。
2.宗教是人类文明的伴随者。
人类世界经历了:虚无、理性、实证三个阶段,不论是迷茫想象的虚无期,还是到理性哲学思考的理性期,还是到用科学解释世界证明世界的实证期,人们都无法对这个世界真正的了解,真正把握这个世界,人们依然会有对未知世界的恐惧,这样,人们必然需要一个信仰来支撑,于是伴随着每个时代的的新情况,都会出现新的问题,于是就会出现新的宗教文明,他们伴随着人类文明一同发展。
对于宗教的看法(个人观点)
对于宗教的看法(个人观点)宗教在人类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成为了人们面对生死、善恶等精神领域的一种信仰。
我个人认为,宗教是一种信仰和精神支持的载体,可以帮助人们找到内心的平衡和力量。
然而,宗教也有着其不利的面向。
有些宗教教义过于严格,被一些人用来控制和压迫其他人;有些信徒也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他人,导致了宗教冲突和矛盾。
此外,一些宗教也存在着对科学、自由等价值观的抵触,这也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阻碍。
总的来说,我认为,宗教是一种信仰和精神寄托,它可以让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获得慰藉和支持。
但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宗教的缺陷,并通过更加开明、包容的态度来对待不同的信仰观念,从而实现人们的和谐与共存。
对宗教的认识心得体会
对宗教的认识心得体会宗教是人类信仰的精神体系,是对传统、文化、礼仪等的认同。
在我现在的人生阶段,更多的时间是在思考自己的信仰、宗教等方面。
在我看来,宗教不仅仅是信仰,更是一种价值观和生命态度的体现。
以下是我的一些个人经验和理解,仅供大家参考。
首先,宗教是自由的。
信仰与不信仰、什么信仰是自己的选择。
没有人可以强制对方选择某种宗教,也不能强制不选择某种宗教。
正因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个性化的信仰体系,在宗教的纷争与互相影响下,宗教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其次,宗教有其官方殿堂与布道场所,这些现象不但是宗教信仰的宣传,也是宗教文化的重要展示。
宗教崇拜并不是迷信,每一个宗教教义都是深思熟虑、谨慎确定的,这也是宗教能够成为传承和发展至今的重要原因。
第三,宗教在价值观方面的引导十分重要。
宗教规定准确明确的行为准则和指导方针,这些对于人类的道德伦理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宗教不能过分依赖。
历史上有不可避免的政治用途与利益考虑,这种趋势却给宗教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导致了许多有迹可循的宗教乱象。
我们需要看到,宗教本身只不过是一个信仰、价值体系,而且是创造性、独立的个人伦理道德的表达。
宗教的作用和影响虽然很重要,但它没有绝对性和必然性,无论信仰与不信仰都蕴含着他们自己的真理和价值。
总之,我认为宗教是人类的信仰体系、对传统、文化和礼仪的认同体现。
作为一种信仰系统,它拥有自由选择和自由发展的特性。
宗教不仅仅是信仰,更是一种价值观和生命态度的体现。
它对人类的道德伦理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宗教的合理与误解保持清晰的认识,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宗教价值的正当性和纯粹性。
对待宗教正确态度
对待宗教正确态度
世界上有许多宗教信仰,具有不同的教义,许多人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人们追求宗教信念、修行宗教和崇拜神明的方式。
因此,对待宗教非常重要。
首先,要尊重宗教。
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信仰,不能轻视,也不能横加评头论足。
受宗教信仰的影响,每个宗教信仰者都有自己的行为准则,有自己的尊重他人的礼仪,应尊重每个宗教信仰者的信仰,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
其次,要乐观主义宗教。
宗教是一种非常神圣的事物,应以乐观主义看待宗教,不能与宗教相悖,不能随意驳斥宗教的主张,也不能曲解宗教的教义,更不能利用宗教来发表自己的主张。
综上所述,对待宗教要有正确的态度。
要尊重宗教,尊重宗教信仰者的信仰,以乐观主义的态度看待宗教,不能随意轻视宗教,也不能利用宗教发表个人的意见。
- 1 -。
我对宗教的认识800字
我对宗教的认识800字宗教,在我的认知里,就像是一个神秘而又庞大的精神世界。
它像是一个装满了故事、教义和信仰的大宝库,不同的宗教有着各自独特的风貌,就像不同民族有着自己特色的美食一样。
从历史的长河中看,宗教几乎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一路走来的。
像佛教,那一个个充满智慧的禅语故事就像是一盏盏明灯。
比如“拈花微笑”的典故,只一个简单的动作,却蕴含着无尽的深意,让人感觉仿佛在与一种超脱的智慧对话。
佛教的寺庙也有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一进去,就能闻到淡淡的香火气,那诵经的声音回荡在耳边,让人心瞬间就静了下来。
它倡导人们慈悲为怀,多做善事,就像给人们心中种下一颗善良的种子,让这颗种子在生活中发芽生长,影响着人们对待他人的态度。
基督教也很有意思。
那高耸的教堂,彩色的玻璃窗透着神秘的光,教堂里的唱诗班唱出的歌声空灵而圣洁。
基督教教义里充满了对爱与救赎的强调,它就像是一个精神上的避风港,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会在对上帝的信仰中寻找力量。
我觉得宗教虽然有着强大的精神影响力,但也不是万能的魔法。
它不能代替科学去探索世界的真相。
就像你生病了,总不能光靠祈祷宗教里的神来让病好起来,还得去看医生,靠医学知识和技术来治病。
而且,宗教也不是一个可以逃避现实的地方。
有些人以为躲进宗教里就可以不面对生活的压力和烦恼,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真正健康的宗教信仰应该是让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时候更积极、更勇敢、更有爱心。
在现代社会里,宗教更像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寄托。
我们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就像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一样。
但是呢,也要防止一些打着宗教旗号的不良行为,比如说一些极端组织,他们做的那些恐怖暴力的事情根本就不是真正宗教所倡导的,完全是在歪曲和抹黑宗教。
宗教在我的眼里,是一个很复杂又很有趣的存在,它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但也要理性对待,让它在现代社会里发挥积极的作用。
我对宗教的认识
我对宗教的认识提要:一、宗教意识和宗教是怎样产生的二、宗教长期存在的认识原因和社会根源三、如何正确认识宗教与封建迷信的关系共性与差别正文:宗教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它还是一种具有共同信仰、共同崇拜对象的社会组织,其中包括着教义、教规、宗教仪式其中又有庙堂、法器、偶像、圣物等实体存在、宗教活动、个人的宗教行为等一系列内涵;但是,宗教意识却是产生宗教的思想根源;如果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不存在宗教意识,宗教就无从产生;然而,宗教意识并不是人类最早的意识形态,或意识形态之一;在远古的时候,当人们认为一种现象与另一种现象具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却又找不到经验事实的证明时,就用幻想的联系代替现实的联系,把这两种现象组合到自己的认识结果之中;比如,大自然的日月星辰、山川地泽、风云雨雪,为什么如此运行人们的狩猎,为什么有时成功,有时失败采集活动,为什么有时收获多,有时收获少人本身,为什么有生、老、病、死,活人为什么有思维能力,人死后的思维能力——“灵性”到哪里去了动物为什么也有生、老、病、死,动物也有“灵性”吗植物也会开花结果,生长死亡,植物也有“灵性”吗那么自然万物呢如此等等;对于这类问题,在没有科学知识的那个时代,都很难用经验知识进行回答;可是,人们又迫切地希望知道它们的原因,特别是与人类生存、发展相关的那些事项;于是作出这样的推理:既然所有的经验知识都告诉人们,原因发生在结果之前,那么,发生在这类结果之前的一切现象也都可以成为原因;因此,人们就用幻想的思维形式构建了一系列因果联系的链条;对超现实的神灵王国的崇拜和祈求,构成了最初的宗教意识;这种宗教意识是对正在分化为等级社会的“世俗基础”的反映,同时,又是对这个分化过程的辩护;至于宗教本身,我们前面提到的它的教义、教规、宗教仪式、宗教活动、个人宗教行为等,当时还是同人们的社会行为合并在一起的,其中自然继承了以往的巫术行为,并在新的条件下增加了对神灵们的崇拜和祈求的内容;另外,从这个时候起,出现了专职的巫师和祭司;祭司,是专门为神灵服务的,过去没有,是个新职业;专职的巫师和祭司也加入了“首领人物”集团,有些大首领本身就是最大的巫师,并常常亲自主持对神灵的祭祀;可见,此时的巫术意识和巫术、宗教意识和宗教是合并在一起了;那是一种真正的“全民信教”的社会;总之,宗教意识和宗教一开始就是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产物,并为这种不平等披上了神圣的外衣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随着经验知识的积累,人类的认识能力和知识成果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科学的思维形式,并构建了科学的知识体系;科学思维形式反对“用幻想的联系代替现实的联系”,而主张通过建立科学假说,以事实为依据进行严格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后又经过实践的验证,从而发现客观事物真实的而非想象的内在联系,并构建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识体系;但是,科学思维形式又是对幻想思维形式的丰富和发展,它并不排除想象力,而是要求有根据的、合乎认识发展规律的想象力,所以,科学思维形式是包含了幻想思维形式的合理内核的;科学思维形式的代表,就是最初出现的哲学;然而,在有了科学知识体系的情况下,宗教意识和宗教井没有随之混灭,而是长时期地存在了下来,一直到今天;这是为什么呢有两个原因,一是认识方面的原因,二是社会方面的原因;我们知道,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由经验知识组合起来的;经验知识直接来自生活实践,随着生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积累起来;经验知识有三个特点——客观性、直接性和表面性;就其客观性、直接性特点而言,它是建构一切知识体系的“原材料”;就其表面性特点而言,如果没有超越经验知识的更高级的思维形式的参与,它本身不可能“自动地”深入到事物内部,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我们前面提到的幻想思维形式和科学思维形式,都属于超越经验知识的高级思维形式;二者的区别在于,幻想思维形式仅凭想象力恫察事物的内在联系,因而构建的知识体系是抽象的、片面的、无条件的,并因此带有绝对性;科学思维形式虽然也包含着想象力,但它同时要求以事实为依据的严格的科学论证,因而构建的知识体系是具体的、全面的、有条件的,并因此带有相对性;问题就出在这个相对性上;所以,未被科学知识体系说明过其原因的经验事实,就始终是存在的;这就是宗教意识和宗教长期存在的认识方面的原因;然而,认识方面的原因并不是宗教意识和宗教长期存在的充分根据;虽然在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未被科学知识体系说明过其原因的经验事实”,但这样的经验事实却可以有三个不同的前途或结果:第一,如前所述,它可以仅仅用幻想思维形式去统帅,去发掘,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准备;第二,它也可以用幻想思维形式构建因果联系链条,继续组成巫术意识和巫术;第三,当然它也可以用幻想思维形式构建宗教意识和宗教;可见,继续存在下去的是幻想思维形式,而并不一定就是宗教意识和宗教;宗教意识和宗教长期存在的真正原因是在社会领域,在社会领域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即:只有在社会领域里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形成反映这种不平等的崇拜与被崇拜、祈求与被祈求的社会意识,这样的社会意识才会升华到天国,构成宗教意识,并因而组成宗教;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宗教本身既无本质也无王国;在宗教中,人们把自己的经验世界变成一种只是在思想中的、想象中的本质,这个本质作为某种异物与人们对立着;”要把握宗教的本质,“只有到宗教的每个发展阶段的现成物质世界中去寻找”;然而,现在的问题恰恰在于,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现成物质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不平等一直是存在的,反映这种不平等的社会意识也一直是存在的;因此,利用这种尘世的反映不平等社会关系的社会意识,构建天国的宗教意识,组建宗教组织也就难以避免;处于统治者地位的等级或阶级,利用人民群众中的宗教意识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宗教组织,为不平等的社会制度进行辩护,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固然是宗教长期存在的主要社会根源;而处于被压迫地位的等级和阶级,利用现成的宗教意识组织起来,打着宗教的旗帜进行反抗,也不乏其例,这才是宗教意识和宗教长期存在的真正根源;总之,人类认识发展的相对性、“有限”性,只不过是宗教意识和宗教借以说服人,以便占领思想阵地的遁词或借口,宗教意识和宗教长期存在的真正原因是在于社会不平等现象的长期存在;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信仰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是一咱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封建迷信活动是指算命、相面、测风水、跳大神和处于较低层次上的对神灵鬼怪的信仰; 宗教和封建迷信既有共性,又有所区别,决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两者的共性在于:第一,从起源上看,宗教与封建迷信教渊源于原始社会里人类对自然界、人类自身的错误认识;第二,从思想本质上看,两者都崇拜超自然力量,同属唯心主义, 形式上虽有高低之分,本质却相同,均是有神论;第三,两者都反对以实践来检验,而人人盲目崇拜,绝对服从;第四,从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看,迷信和神学都有消极作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但是,我们不能据此便下结论:"宗教和封建迷信是一回事"、"一切封建迷信都是宗教";因为两者存在区别;其区别最主要有两大方面:第一,从社会作用上看,宗教是一种世界观,而封建迷信则是一部分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它来危害人或自觉地作为骗取钱财的一种手段;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是不科学的,但它在人类历史上已有漫长的时间,至今世界上还有约2/3的人信仰宗教;宗教世界观有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支配着亿万教徒的精神世界,它要求人们虔诚地信仰上帝,并按照宗教教义、教规严格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这种宗教观并不直接危害人的生命财产;而信仰封建迷信的人,要求从鬼神那里求得世俗的现实利益,封建迷信职业者则以各种封建迷信方式作为骗取钱财的手段;这直接有害于人民的生命的财产;这两者是不同的,因此,我国对两者采取不同的政策;第二,从组织形式上看,宗教有完整的、系统的宗教哲学和宗教教义,有其不同程度的宗教组织和团体,并规定有宗教制度和宗教仪式;而封建迷信是散漫的无组织的;这也是两者的区别所在.参考文献: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麦克斯·缨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吕大吉主编:宗教学通论。
对于宗教, 我的认识
对于宗教,我的认识——关于中国儒教和宗教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
中国宗教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特殊的文化传承、社会背景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不可能有抽象的所谓宗教普世性。
总体来说,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
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
中国从来未有出现过宗教战争,宗教的存在不是政治形态,而是社会文化形态,佛、道二教在中国历朝历代一直是社会稳定的因素和力量。
在中国宗教的发展史上,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佛教是请进来的,伊斯兰教是传进来的,基督教是打进来的。
就外来宗教与中国文化融合程度来说,佛教是最成功的。
但是不管怎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各宗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部分。
各宗教都倡导服务社会,造福人群,如佛教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天主教、基督教的“荣神益人”,道教的“慈爱和同、济世度人”,伊斯兰教的“两世吉庆”等。
显示在现在中国社会对宗教的看法的一个重要变化。
不再简单德吧宗教看作本质上的迷信,新型的观点承认了宗教在学术领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学者也越来越多地把宗教信仰理解为植根于人类的本能中,用语言和其他象征来寻求意义。
21世纪开始以来,中央又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主张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为宗教工作和宗教学研究指明了主导性的建设性的方向。
中国儒教儒教是中国传统的国家宗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神经和灵魂。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五千年未曾中断,儒教在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中也未曾中断。
儒教的主旨是“圣人神道设教”,其基本信仰是“仁”,即人人友爱。
小谈我对宗教的看法
小谈我对宗教的看法有的宗教告诉人们,人是由上帝创造的,但很显然,宗教本身却是人创造的。
人生来就是不完善且不可完善的,但上帝这个概念却是完善的,而这个完善的概念却是来自于不完善的人所创造的理论,这个逻辑上的悖论是宗教甩不掉的一个局限性。
人与生俱来的局限性导致了宗教的局限性的必然。
所以,尽管有人尝试信仰上帝,但他却无法定义“上帝”,更看不见“上帝”。
人的德行有时是卑微的,人的能力常常是不足的,所以人渴望与一个完美的概念直接沟通,来解释自己的生活。
但显然,不完美的人不可能感知到任何完美的概念的存在。
所以人创造了宗教,来解释自己和造物主之间的关系,尽管有时这种解释是幼稚的,肤浅的,不自洽的。
但正因如此,正因宗教有种种缺陷,宗教的存在却是必须的,因为宗教仍是人警醒自身的最好的理论范式,宗教以一种有限方式刻画了人的性情中最隐秘,最本质的一些特征。
同时,这种有限的方式是属于人的,是充满人性的。
我们必须承认,大多数人,无论他们是否思考并承认宗教层面的神,事实上他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寻找一个能为自己解释世间一切因缘的终极理论,或者说,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讨一个自洽的说法,贫困时,财富就是这个说法;卑贱时,权力就是这个说法;我们还是孩子时,父母就是这个说法……不过大多数时候,对于个人来说,只能选择一种叫“大家伙都这样”的说法,但很可惜,时间告诉我们,这些说法事实上统统不存在,就如同许多人认为宗教的神不存在。
就算人们姑且默认世上不存在“神”,那为何存在许多关于“神”不存在的理论,这些理论本身是不是人所依靠的一种“神”?甚至许多人渴望它的保佑,这本身就等于承认了人对自己灵魂的不自信。
宗教看见并承认了人的一些缺陷,承认人的灵魂往往会感到恐惧,恐惧自己的有限性和偏见;承认人会为了逃离恐惧而寻找各种各样的庇护,找到一个庇护好用来回避自己的错误和悔恨。
宗教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用来反思自我,用来约束自负。
它是有限的,所以它是必要的,面对自负,我们需要一个有缺陷的理论,因为人不可能摆脱自己的局限性,所谓的“无所不能”的理论只会助长狂妄和无知。
我对宗教问题的初步认识心得体会
我对宗教问题的初步认识心得体会《我对宗教问题的初步认识与心得体会》引言:宗教是人类的精神文化现象之一,它贯穿与人类的历史与文明,既是情感的寄托,也是群体认同和社会秩序的支撑。
从探讨宗教起源、发展和影响的角度出发,人们能够深化对人类精神世界的理解。
一、宗教的基本概念宗教一般被理解为一个由信仰、实践和社区构成的一套复杂体系。
它广泛涉及对超自然力量或神圣事物的敬畏和崇拜,这些力量或实体往往被人们赋予创造、指导或审判的权威。
二、宗教的多样性全球各地有着众多不同的宗教,包括但不限于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道教等,每个宗教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教义、仪轨和实践方式。
它们或信奉单一的神祇,或强调多种神灵及超越性的宇宙法则。
三、宗教的历史演变宗教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发展,不断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环境交互作用,展现出动态的发展特征。
古时代的宗教信仰往往与早期社会的巫术和神话紧密相连,现代宗教则往往融合了哲学、伦理和科学的元素,显示出更为复杂和综合的结构。
四、宗教的社会作用1. 道德教化:宗教往往提供一套完整的道德标准,教导人们区分善恶、规范行为,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 心理慰藉: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困境时,宗教提供安慰和战胜逆境的信念。
3. 社会团结:宗教品牌为个体提供共同的身份和社群,促进跨家族的团结以及社会凝聚力。
4. 文化保存:通过仪式、节日和传统,宗教显著保存和传递文化价值与知识。
五、对宗教的现代挑战和适应随着科学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普及,宗教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世俗化、科学与宗教间的对话、全球化的影响等因素。
宗教团体和信仰者也在努力适应变化,接受科学知识,创新传播宗教教义的方式,同时也寻求宗教信仰与现代社会的兼容与和谐共存。
结论:宗教问题复杂多面,它反映了一个社群的精神需求、文化遗产和社会结构。
正确理解宗教,需要客观、周全和细致地考察宗教的多维度本质,尊重个体与群体的差异,进行明智且充满同理心的交流。
学习宗教心得体会(共10篇)
学习宗教心得体会(共10篇)1. 学习宗教让我明白生命的意义。
通过学习宗教,我意识到人生的意义不仅仅是追求财富和地位,而是要找到自己的内在价值和使命。
宗教教导我们关注内心的成长,追求灵性上的境界,这让我更加认识到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
2. 学习宗教让我更加珍惜生命和他人。
宗教的核心价值在于爱、和谐和包容。
通过学习宗教,我深刻理解到每个生命的尊严和平等,无论是人还是动物。
在我和他人的相处中,我努力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和内在的美好。
我也认识到生命是短暂的,所以我努力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成为一个更健康和充满爱心的人。
3. 学习宗教让我们认识到世界上的多元性和文化差异。
宗教是不同文化和传统的核心,了解宗教也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
学习宗教需要开放、包容和自我放弃,同时也需要有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
我们互相交流和理解,对不同宗教之间的和解和团结也有很大的帮助。
4. 学习宗教让我更加平静和坚定。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面临很多挑战和危机,有时候我们感到迷茫和无助。
但是,宗教教给我们一种信念和安抚,让我们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超越世俗的存在。
当我们认识到这些,我们就会更加坚定和冷静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5. 学习宗教让我成为更好的人。
在不同的宗教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关于道德和行为准则的指导。
这些准则将我们的信仰和价值观转化为举止和行为上的实践,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我相信这些准则和指导可以帮助我们成为更加正直和善良的人,这将有助于改善我们的社会和世界。
6. 学习宗教让我更加感恩。
当我们经历过困难,或者看到别人的困境时,我们会更加体会到生活中的幸福和祝福。
宗教会鼓励我们去关注生活中的小事情,去感知生命中的美好。
宗教也会鼓励我们帮助别人,去发现生活中的祝福,这让我们更加感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7. 学习宗教让人们更有同理心。
通过宗教的教导,我们了解到生活中的痛苦和苦难,去关注那些被忽视和被伤害的人们。
对宗教的浅显认识
对宗教的浅显认识自己一直想写一篇我对宗教的理解和认识,却一直不敢下笔,因为自知我的认识还是很肤浅,或者也都是源于“他说”之后,自己的理解;这样子理解应该还只是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到“悟”。
但可言说皆非实意上周有幸看到一位战友写的一篇“人没有智慧时才有信仰”的主题文章,整篇主要概说是“宗教、信仰、迷信、智慧”四个的关系;文章的结构很是严谨,这样子的文笔我是比较钦佩的,看的出战友是花了时间在写作上面。
第一个观点是阐述了宗教的形成,简单好理解,“世人暂时没有弄明白圣人的智慧,就先抱团拥护它,这样子就形成了团体,于是团体就统称成宗教”我的理解是在于圣人的智慧和宗教的关系是比较微妙的,更像是宗教的形成也承载了圣人智慧的传承,当然也有一些小的团体慢慢的将圣人的智慧传变了“味”,所以让现在很多世人无法理解和接受宗教的一些行为,比我的父母亲当初对宗教的理解就认为是迷信、是骗子。
但是宗教团体中也出了很多大德,这些大德传承的也都是圣人留下的“法”,或者是自己开悟之后证得的“法”。
那么关键问题就是在我们该如何去区别和分辨,宗教的本意肯定是教导世人做个好人、善人。
而不是所谓的求得保佑、或者帮助惩治别人、诅咒别人;若是可以先做这样子的区分至少我们不会误入到一个恶的环境,至于是否能求得智慧,那就要看自己,我认为这个菩萨也帮不了你;只能是自己度自己,或者说你自己就是一尊菩萨。
至于迷信,还是由于我们的贪婪和懒惰等众多因素导致的,因为这些因素所以选择相信有捷径这条路可以走;就容易被自己的不理智、愚昧牵着走;现实中有很多的地方宗教机构,也都是被贪婪给架空了,走的是一个错误的方向。
这个时代也就是佛家所讲的末法时代。
若是身边有一个真实信仰智慧的团体,大家其实可以去做深入的了解,很多的大德智慧还是可以教会我们许多,学到有用的智慧,也不是一棒子将宗教全盘否认。
今天我所写的都是很浅显的,在深入的我也无法描述出来,也许我也就是想为真正求智慧、寻求出世的宗教正名。
对民族宗教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对民族宗教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对民族宗教工作的理解和认识:民族宗教工作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具有特殊性的工作,涉及到国家、社会和个体的利益,需要谨慎、客观、公正地对待。
以下是我对民族宗教工作的一些理解和认识:1.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民族宗教工作应当始终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保障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信仰选择,不进行强迫、歧视或排斥。
这是基于现代社会法治原则和人权理念的重要基石。
2.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民族宗教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在推动宗教自由的同时,需要严格防范极端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维护国家的整体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3.促进多元文化共生:在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民族宗教工作需要促进各个宗教文化的和谐共生。
通过加强不同宗教之间的对话、交流,建立宗教和谐共生的氛围,推动多元文化共融。
4.加强宗教文化传承:民族宗教工作也包括加强对宗教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这不仅是对国家文化传统的尊重,也是对各个宗教信仰者的尊重。
通过传承宗教文化,有助于形成更加包容、开放的社会氛围。
5.保障公平正义:在处理宗教事务时,需要确保公正、公平,不偏袒任何一方。
对于涉及宗教信仰的法律、政策制定,都应该充分尊重各个宗教的需求和合理权益,确保宗教信仰者在社会中享有平等权利。
6.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民族宗教工作中,要通过教育引导,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宗教信仰者认识到自身宗教信仰与国家、社会的共同利益,促进全体公民的团结和凝聚力。
总的来说,民族宗教工作是一项复杂而敏感的任务,需要综合运用法治手段、教育引导、文化交流等多种手段,确保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维护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和文化的多元共生。
这需要政府、社会机构和宗教界的共同努力,形成一种共同理解和共赢的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近,一个朋友跟我说他交了一位美国朋友,于是他与这位朋友交流基督教,交流圣经。
通过交流,他对于西方人们的宗教观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完全相信基督教的,也会质疑批判它。
于是他们就去想方设法去反驳去批判,但是发现宗教上所说的东西是现在的我们无法用任何方式去反驳的,比如人的起源问题,虽然我们现在最让人认同的是生物进化论,但是我们有无法百分之百认为这种理论是完全正确的,而基督教却告诉我们上帝创造了人类。
人类无法解释的现象,宗教却能告诉我们答案,虽然我们并不能断定宗教上给我们的答案是否正确,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宗教本身就是一种超经验超自然的存在,是我们无法证明和证实的,这样一来至少我们的内心会减少一分对未知世界的一点恐惧。
而我们的宗教学开篇就告诉我们:为什么会存在宗教,为什么需要宗教,为什么要有宗教学。
一、宗教存在的意义以及宗教学存在的原因
1.宗教使人们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如果说经验是人们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那么宗教就是人们把握世界超经验的超自然的另一种方式。
经验更多的反映的是一种表象并不能反应本质,虽然我们可以用发达的科学来弥补经验的不足,但是科学却无法解释善恶真假,,虽然有艺术来掌管善恶真假美丑,但是依然无法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比如人是否有前世今生,人死后去哪里,有没有灵魂等等的我们觉得很玄乎的问题,但是我们却可以从宗教当中找到慰藉寄托。
而且,人们生活在这个繁杂的大千世界,每个人都会有许许多多的欲望,也就有了欲望得不到的痛苦,这时人们往往需要一份纯净的、不受他人干扰的的一方净土来寄托,给予安慰,是他能够继续活着,宗教无疑就是一个好的选择。
2.宗教是人类文明的伴随者。
人类世界经历了:虚无、理性、实证三个阶段,不论是迷茫想象的虚无期,还是到理性哲学思考的理性期,还是到用科学解释世界证明世界的实证期,人们都无法对这个世界真正的了解,真正把握这个世界,人们依然会有对未知世界的恐惧,这样,人们必然需要一个信仰来支撑,于是伴随着每个时代的的新情况,都会出现新的问题,于是就会出现新的宗教文明,他们伴随着人类文明一同发展。
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融入人们的语言、礼仪风俗习惯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3.宗教具有教化人的作用。
我们会发现具有虔诚宗教信仰的人总会时刻用教义去约束自己的言行,在做错事情的时候主动去忏悔,寻求原谅。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对死存在恐惧,而宗教告诉教徒死后的生活,死后生活的好坏来自于你在世时所作善恶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人们的言行,不至于使人罪大恶极,这就是宗教教化人的特殊作用。
4.宗教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作用
回归与现实当中,正是因为宗教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当中,总是存在于许多人的生活当中,于是统治者如果想要更好的管理这个国家,如何处理宗教问题就是一个关键。
这样,就需要设立一门专门的学科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宗教,理解他们所颁布的相关宗教政策,这门学科就是宗教学。
正是因为人们对于宗教的错误认识,对我们宗教政策缺乏正确理解,使得社会上存在许多迷信活动,甚至有些阴谋家将宗教与政治挂钩。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正确认识宗教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而对于国与国之间来说,宗教是各国之间友好往来和交流的重要渠道。
同时,宗教典籍、宗教理论艺术等等蕴含着自古以来的人类智慧,是人类只要的文化遗产。
而且,各地宗教旅游业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的宗教现状
1.宗教现状
我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
当今我国的宗教,是指流传于我国并被部分群众所信奉,并且受到国家宪法和法律保护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而世界上,宗教有2万多种。
全国性的宗教团体有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等。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宗教活动场所10万余处,各种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全国性和地方性宗教团体3000多个,宗教院校74所。
各宗教团体已同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宗教组织、宗教人士建立了联系。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3亿多人。
又,世界人口62亿,信教人口51亿,其中佛教信徒3亿多。
2.宗教政策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宗教情况作了科学分析,提出了中国宗教具有“五性”的基本特点:
群众性:使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满足的需要,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民族性: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但是这些信仰之间又有所交叉,有相似的地方。
国际性: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都是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大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宗教方面的对外交往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后,宗教方面的国际交往日益增多,这有利于开展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同时,国外敌对势力也会利用宗教进行渗透,作为对我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重要手段。
这是时刻要警惕的。
复杂性:宗教不仅是一种思想信仰,还涉及到社会政治问题、群众关系、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
长期性: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中,随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消灭,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失。
但是宗教有较强适应性,在中国较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并对社会主义社会产生影响。
对此,我国采取了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国策,即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由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由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简单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既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这就是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3.如何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从法律上,应该把宗教信仰自由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只有在法律层面上对宗教信仰自由加以保护再能使这项权利得到真正的保障和落实。
从政策执行上,在执行的过程中,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我们坚持尊重每一个公民的宗教信仰,把宗教当作私人的。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对不尊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和损害宗教界合法权益的错误行为,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保护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
从地位上,承认宗教存在的合理性,信仰马克思主义与信教群众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信仰马克思主义就高人一等的情况。
同时应该承认宗教界人士政治上的平等,允许他们参政议政。
从实施方式上,为了防止政治对宗教的过多干预,国家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干预司法、干预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
绝不允许利用宗教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国家统一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同时应允许其他方面,在生活上照顾宗教界人士的生活问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比如养老问题;在学术上,鼓励他们多做学术研究、公益演讲,著书立说、整理典籍等等,并鼓励宗教界人士的交流往来。
当然,不要忘记对宗教界人士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法制教育,防止违法的、
反党反社会主义活动的发生。
三、宗教与迷信的区别
在学习宗教学之前,对于宗教和迷信活动我并没有清晰的认识。
我生活的周围很多人特别是老人都有诵经拜佛的行为,我认为那虽然是一种迷信活动,但也是一种宗教活动,是老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对于两者之间并没有做很大的区别,对于宗教和迷信有所混乱,通过宗教学的学习,我对两者之间的区别有了一定的认识,再次做一下简单归纳。
1、组织形式的区别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它一般由宗教组织、信仰和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仪式、戒律、经典等基本要素构成,与我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融合在一起,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并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
而封建迷信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陋习,一般是由神汉、神婆等迷信职业者主持的算命、看风水、求签卜卦等活动组成。
封建迷信活动没有正式组织形式、仪规、戒律、经典,没有像宗教那样具有群众性、民族性、世界性的特点,一般是迷信职业者随意活动随聚随散。
2.活动内容的区别
宗教活动有一定的表现形式,在活动内容上有固定不变的经典、信条、场所以及信仰对象等,并世代相传。
封建迷信活动没有固定的经典信条和信仰对象。
有些封建迷信活动中所用的所谓经书,有的是从佛教、道教中摘抄的,有的是迷信职业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胡编乱造的。
封建迷信活动所崇拜的对象,基本上是些臆想的鬼神,以及神话中的人物,或者所谓的精灵等。
封建迷信活动一般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
3.行为结果的区别
宗教与封建迷信的行为结果有明显区别,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私事。
一般而言,正常的宗教活动所产生的行为结果,对社会生活不会构成现实的直接危害。
而封建迷信活动,是神汉神婆以看风水、看相、算命为借口,进行骗取钱财,他们妖言惑众,装神弄鬼、进行诈骗活动,甚至伤害人命,危害社会秩序和群众的身心健康。
4.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法律的区别
我国《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权利,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是我国党和政府一贯的政策。
而对封建迷信活动,我国一贯的政策是坚决依法取缔。
打击一切危害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封建迷信。
我国《刑法》第300条规定:“组织和利用会道门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封建迷信活动不受国家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