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数学经典公式总结
SAT数学必背公式:三角函数
![SAT数学必背公式:三角函数](https://img.taocdn.com/s3/m/ad73ad7c01f69e3143329484.png)
【SAT数学必背公式:三角函数】下面是关于三角函数的SAT数学公式,非常详细。
三角函数是SAT数学考试中的必考项目,所以对于和三角函数相关的公式,大家是必须要记忆的。
关于三角函数的SAT数学公式是大家在高中接触到的,背诵起来并不十分吃力,只要加以理解就好。
1) 两角和公式Sin (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Cos (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Tan (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 (A+B)=(cotAcotB-1)/(cotB+cotA) cot(A-B)=(cotAcotB+1)/(cotB-cotA)2) 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cot2A=[(cot^2)A-1]/2cotAcos2A=cos^2A-sin^2=2(cos^2)A-1=1-2(sin^2)Asin2A=2sinAcosA3) 半角公式sin(A/2)=√((1-cosA)/2) sin(A/2)=-√((1-cosA)/2)cos(A/2)=√((1+cosA)/2) cos(A/2)=-√((1+cosA)/2)tan(A/2)=(+&-)√((1-cosA)/((1+cosA))=√(sinA/(1+cosA)) =√((1-cosA)/sinA)cot(A/2)=(+&-)√((1+cosA)/((1-cosA))4) 和差化积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cos((A-B)/2)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otA+cotBsin(A+B)/sinAsinB -cotA+cotBsin(A+B)/sinAsinB。
盘点SAT数学常见的几何图形公式
![盘点SAT数学常见的几何图形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7000e02fad6195f302ba610.png)
盘点SAT数学常见的几何图形公式有很多SAT考试新手会问SAT的数学难吗?其实当大家看到真题就明白了,SAT数学考试并不是一个很难取得高分的科目,大家只要平时注意练习做题很容易就能拿到好成绩的,今天编辑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SAT数学考试中的一些常见的图形公式,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帮助。
SAT数学考试常见公式1.抛物线:y = a(x^2)+ bx + c(y等于ax 的平方加上bx再加上c )a > 0时开口向上 a 0 )SAT数学考试常见公式2. 椭圆(很少用到,知道就可以了)1)周长公式:L=2πb+4(a-b)椭圆周长定理: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2π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差。
2)面积公式:S=πab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SAT数学考试常见公式3.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SAT数学考试常见公式4. 三角形面积:1)已知三角形底a,高h,则S=ah/22)已知三角形三边a,b,c,半周长p,则S= √[p(p - a)(p - b)(p - c)] (海伦公式)3)已知三角形两边a,b,这两边夹角C,则S=absinC/24)已知三角形半周长p,内接圆半径r,则S=prSAT数学考试常见公式5.扇形面积:圆心角为n°,半径为r的扇形面积为(n/360)×π(r^2)如果其顶角采用弧度单位,则可简化为1/2×弧度×半径平方。
扇形还与三角形有相似之处,上述简化的面积公式亦可看成:1/2×弧长×半径,与三角形面积:1/2×底×高相似。
大家通过这些公式可以看出SAT的数学难吗,这回大家有信心了吧。
都是比较简单的公式。
SAT数学考试常见公式6.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 / 2SAT数学考试常见公式7.矩形面积:长×宽SAT数学考试常见公式8. 梯形体积V=〔S1+S2+√(S1*S2)〕/3*H )(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SAT数学考试常见公式9. 圆柱体体积:V圆柱=S底×hSAT数学考试常见公式10.长方体体积:V=长×宽×高SAT数学考试常见公式11.正方体体积:V=棱长^3SAT数学考试常见公式12.圆锥体体积:V=1/3×S底×h关于SAT数学考试常见公式汇总编辑就给同学们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SAT数学统计学七大运算总结
![SAT数学统计学七大运算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f7ac8c92cc58bd63186bd25.png)
SAT数学统计学七大运算总结SAT数学考查的内容很多很杂,对于统计学部分我们一定要注意七个7个主要的运算,也就是众数、值域、平均数、中数、标准偏差、标准方差等等,下面是SAT数学统计学七大运算总结以及举例说明。
SAT数学统计学七大运算总结:1.mode(众数)一堆数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或几个数e.g. mode of 1,1,1,2,3,0,0,0,5 is 1 and 02.range(值域)一堆数中最大和最小数之差,所以统计学上又称之为极差.(两极的差)e.g. range of 1,1,2,3,5 is 5-1=43.mean(平均数)arithmatic mean(算术平均数): n个数之和再除以ngeometric mean (几何平均数): n个数之积的n次方根4.median(中数)将一堆数排序之后,正中间的一个数(奇数个数字),或者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偶数个数字)e.g. median of 1,7,4,9,2,2,2,2,2,5,8 is 2median of 1,7,4,9,2,5 is (5+7)/2=65.standard error(标准偏差)一堆数中,每个数与平均数的差的绝对值之和,除以这堆数的个数(n)e.g. standard error of 0,2,5,7,6 is:(|0-4|+|2-4|+|5-4|+|7-4|+|6-4|)/5=2.46.standard variation一堆数中,每个数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之和,再除以n标准方差的公式:d2=[(a1-a)2+(a2-a)2+....+(an-a)2 ]/ne.g. standard variation of 0,2,5,7,6 is: average=4((0-4)2 +(2-4)2+(5-4)2+(7-4)2+(6-4)2)/5=6.87.standard deviation就是standard variation的平方根以上就是关于SAT数学统计学七大运算总结的详细内容。
列举几何方面的SAT数学公式
![列举几何方面的SAT数学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66454cda58da0116c174966.png)
列举几何方面的SAT数学公式sat数学部分是我们能拿高分的题型,知识点我们可以有信心,但是对于sat数学公式和数学词汇我们务必要牢记,这才是支持我们拿高分的关键,今天天道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几何部分的sat数学公式。
希望下面的sat数学公式可以给同学们sat数学部分的备考带来帮助。
1. 椭圆1)周长公式:L=2πb+4(a-b)椭圆周长定理: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2π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差。
2)面积公式:S=πab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2.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3. 三角形面积:1)已知三角形底a,高h,则S=ah/22)已知三角形三边a,b,c,半周长p,则S= √[p(p - a)(p - b)(p - c)] (海伦公式)3)已知三角形两边a,b,这两边夹角C,则S=absinC/24)已知三角形半周长p,内接圆半径r,则S=pr4.扇形面积:圆心角为n°,半径为r的扇形面积为(n/360)×π(r^2)如果其顶角采用弧度单位,则可简化为1/2×弧度×半径平方。
扇形还与三角形有相似之处,上述简化的面积公式亦可看成:1/2×弧长×半径,与三角形面积:1/2×底×高相似。
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 / 26.矩形面积:长×宽7. 梯形体积V=〔S1+S2+√(S1*S2)〕/3*H )(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8. 圆柱体体积:V圆柱=S底×h9.长方体体积:V=长×宽×高10.正方体体积:V=棱长^311.圆锥体体积: V=1/3×S底×h上面提到的这十一个几何部分的sat数学公式就是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给同学们sat数学部分的考试带来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sat数学的相关信息,请关注天道教育平台的sat考试频道,小编会为大家持续更新信息,欢迎您的访问。
SAT数学常用公式之几何图形
![SAT数学常用公式之几何图形](https://img.taocdn.com/s3/m/cb62eb8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60.png)
SAT数学常用公式之几何图形
几何部分在SAT数学考试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需要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给予相应的重视。
下面为大家搜集整理的SAT数学常用公式都是关于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体积等基础部分的,非常详细。
大家可以在备考SAT数学考试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参考。
SAT数学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Perimeter Area Triangle 三边之和 /2 Volume Surface Area Rectangular Prism 长×宽×高2 Right Circular Cone πr2h/3 lr/2
SAT数学立体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Volume
Surface Area
Rectangular Prism
长×宽×高
2
Cube
棱长的立方
6×棱长×棱长
Right Circular Cylinder
πr2h
2πr h+2πr2
Sphere
4πr3/3
4πr2
Right Circular Cone
πr2h/3
lr/2
以上就是关于几何图形的SAT数学常用公式的全部内容,虽然这些公式在SAT数学试卷上都会列出来,但是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熟练记忆,会让大家在考试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的应用,而不会出现不知道用哪个公式的情况发生。
SAT数学之三角函数公式汇总
![SAT数学之三角函数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d1ecc6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3.png)
SAT数学之三角函数公式汇总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数学竞赛中常常涉及的知识点。
了解和掌握三角函数的公式是解题的关键之一、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汇总一些常见的三角函数公式,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1.基本三角函数定义:正弦函数(Sine Function):y = sin(x)余弦函数(Cosine Function):y = cos(x)正切函数(Tangent Function):y = tan(x)其中,x为弧度值,y为函数的值。
2.基本三角函数关系: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关系:sin(x) = cos(x - π/2)余弦函数与正弦函数的关系:cos(x) = sin(x + π/2)正切函数与正弦函数的关系:tan(x) = sin(x) / cos(x)正切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关系:tan(x) = cos(x) / sin(x)正切函数与余切函数的关系:tan(x) = 1 / cot(x)其中,cot(x)表示余切函数,cot(x) = 1 / tan(x)3.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周期都是2π,即sin(x + 2π) = sin(x)和cos(x + 2π) = cos(x)正切函数的周期是π,即tan(x + π) = tan(x)4.三角函数的奇偶性:正弦函数是奇函数,即sin(-x) = -sin(x)余弦函数是偶函数,即cos(-x) = cos(x)正切函数是奇函数,即tan(-x) = -tan(x)5.三角函数的差化积公式:sin(x ± y) = sin(x)cos(y) ± cos(x)sin(y)cos(x ± y) = cos(x)cos(y) ∓ sin(x)sin(y)tan(x ± y) = (tan(x) ± tan(y)) / (1 ∓ tan(x)tan(y))6.三角函数的和化积公式:sin(x + y) = sin(x)cos(y) + cos(x)sin(y)cos(x + y) = cos(x)cos(y) - sin(x)sin(y)tan(x + y) = (tan(x) + tan(y)) / (1 - tan(x)tan(y))7.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sin(2x) = 2sin(x)cos(x)cos(2x) = cos^2(x) - sin^2(x) = 2cos^2(x) - 1 = 1 - 2sin^2(x) tan(2x) = 2tan(x) / (1 - tan^2(x))8.三角函数的半角公式:sin(x/2) = ± √[(1 - cos(x)) / 2]cos(x/2) = ± √[(1 + cos(x)) / 2]tan(x/2) = ± √[(1 - cos(x)) / (1 + cos(x))]9.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sin(2x) = 2sin(x)cos(x)cos(2x) = cos^2(x) - sin^2(x)tan(2x) = (2tan(x)) / (1 - tan^2(x))10.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sin(x) + sin(y) = 2sin((x+y)/2)cos((x-y)/2)sin(x) - sin(y) = 2cos((x+y)/2)sin((x-y)/2)cos(x) + cos(y) = 2cos((x+y)/2)cos((x-y)/2)cos(x) - cos(y) = -2sin((x+y)/2)sin((x-y)/2)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三角函数公式的汇总,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SAT数学知识点分享(一)
![SAT数学知识点分享(一)](https://img.taocdn.com/s3/m/d92ebcc45022aaea998f0fb3.png)
SAT数学知识点分享(一)在新SAT考试数学部分,涉及的知识点范围往往比较固定,再加上中国考生本身比较擅长数学,因此,考到高分并非难事。
接下来,小编将针对新SAT考试数学部分涉及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汇总,希望帮同学们完胜SAT数学。
1.正整数n有奇数个因子,则n为完全平方数2.因子个数求解公式:将整数n分解为质因子乘积形式,然后将每个质因子的幂分别加一相乘.n=a*a*a*b*b*c则因子个数=(3+1)(2+1)(1+1) eg. 200=2*2*2 * 5*5 因子个数=(3+1)(2+1)=12个3.能被8整除的数后三位的和能被8整除;能被9整除的数各位数的和能被9整除.能被3整除的数,各位的和能被3整除.4.多边形内角和=(n-2)x1805.菱形面积=1/2 x 对角线乘积6.欧拉公式:边数=面数+顶点数-27.三角形余玄定理C2=A2+B2-2ABCOSβ,β为AB两条线间的夹角8.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A,B,C是各边及所对应的角,R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9.Y=k1X+B1,Y=k2X+B2,两线垂直的条件为K1K2=-110.N的阶乘公式:N!=1*2*3*....(N-2)*(N-1)*N 且规定0!=1 1!=1Eg:8!=1*2*3*4*5*6*7*811. 熟悉一下根号2、3、5的值sqrt(2)=1.414 sqrt(3)=1.732 sqrt(5)=2.23612. ...2/3 as many A as B: A=2/3*B...twice as many... A as B: A=2*B13. 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换算换算公式:(F-32)*5/9=C以上就是部分SAT数学知识点的分享。
可以看出,这次整理的知识点主要是代数和几何基本内容。
希望上面的内容能够帮助大家顺利通过SAT数学考试。
文章来源于文都国际教育:/kaopei/20170727/10895.shtml。
银川海派英语【SAT数学】公式总结——几何图形
![银川海派英语【SAT数学】公式总结——几何图形](https://img.taocdn.com/s3/m/ab12140567ec102de2bd897b.png)
银川海派英语【SAT数学】公式总结——几何图形SAT数学几何图形常用公式有哪些?小编综合整理了SAT数学几何图形常用公式总结,以供各位考生考试复习参考希望对考生复习有所帮助。
下面为大家整理的是关于SAT数学常用公式的相关信息,主要是针对于常见的几何图形的各类公式。
在SAT数学考试中,记忆常用的公式是大家加快解题速度,提高解题效率的好办法。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关于几何方面的公式吧。
1.抛物线:y = a(x^2) + bx + c(y 等于ax 的平方加上 bx 再加上 c )a > 0 时开口向上a <0 时开口向下2. 椭圆(很少用到,知道就可以了)1)周长公式:L=2πb+4(a-b)椭圆周长定理: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2π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差。
2 )面积公式:S=πab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3.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 (a×b)÷24. 三角形面积:1)已知三角形底a,高h,则S=ah/22)已知三角形三边abc半周长p则S=√[p(p - a)(p - b)(p - c)] (海伦公式)3)已知三角形两边ab这两边夹角C,则S=absinC/24 )已知三角形半周长p,内接圆半径r,则S=pr5.扇形面积:圆心角为n°,半径为r 的扇形面积为(n/360)×π (r^2)如果其顶角采用弧度单位,则可简化为1/2×弧度×半径平方。
扇形还与三角形有相似之处,上述简化的面积公式亦可看成:1/2×弧长×半径,与三角形面积:1/2×底×高相似。
6.梯形面积:[ (上底+下底)×高] / 27.矩形面积:长×宽8. 梯形体积V= 〔S1+S2+√ (S1*S2)〕/3*H )(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9. 圆柱体体积:V 圆柱=S 底×h10.长方体体积:V=长×宽×高11.正方体体积:V=棱长^312.圆锥体体积: V=1/3×S 底×h13.勾股定理:a,b,c 分别代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弦三边之长(a^2)+ (b^2)= (C^2)其变形b^2=c^2-a^2=(c-a)(c+a)a^2=c^2-b^2=(c-b)(c+b),c^2=2ab+(b-a)^2以上就是关于SAT数学常用公式中几何图形方面的全部信息,非常实用。
SAT数学这些知识点你需要
![SAT数学这些知识点你需要](https://img.taocdn.com/s3/m/3e1e016e02768e9951e73835.png)
SAT数学这些知识点你需要SAT数学是SAT考试的一部分,那么一些相关的SAT数学知识点你都会吗?下面三立小编为你带来SAT数学这些知识点你需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资讯请访问三立在线教育,专业老师为你在线解答相关疑问。
1.正整数n有奇数个因子,则n为完全平方数2.因子个数求解公式:将整数n分解为质因子乘积形式,然后将每个质因子的幂分别加一相乘.n=a*a*a*b*b*c则因子个数=(3+1)(2+1)(1+1) eg. 200=2*2*2 * 5*5 因子个数=(3+1)(2+1)=12个3.能被8整除的数后三位的和能被8整除;能被9整除的数各位数的和能被9整除.能被3整除的数,各位的和能被3整除.4.多边形内角和=(n-2)x1805.菱形面积=1/2 x 对角线乘积6.欧拉公式:边数=面数+顶点数-27.三角形余玄定理C2=A2+B2-2ABCOSβ,β为AB两条线间的夹角8.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A,B,C是各边及所对应的角,R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9.Y=k1X+B1,Y=k2X+B2,两线垂直的条件为K1K2=-110.N的阶乘公式:N!=1*2*3*....(N-2)*(N-1)*N 且规定0!=1 1!=1Eg:8!=1*2*3*4*5*6*7*811. 熟悉一下根号2、3、5的值sqrt(2)=1.414 sqrt(3)=1.732 sqrt(5)=2.23612. ...2/3 as many A as B: A=2/3*B...twice as many... A as B: A=2*B13. 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换算换算公式:(F-32)*5/9=C以上相关信息由三立在线为你提供,希望阅读完以上文章后,你能有所收获,对学习有一定的帮助,更多资讯请访问三立在线,专业老师为你指导讲解相关疑惑,为你的考试之路保驾护航。
sat数学冲刺之常用公式之面积和体积
![sat数学冲刺之常用公式之面积和体积](https://img.taocdn.com/s3/m/e4e951e34693daef5ef73d56.png)
SAT数学冲刺之常用公式之面积和体积虽然SAT数学公式都会写在卷面上,但是熟练记忆和应用会为大家节省很多时间,在冲刺阶段,同学们一定要把常用的公式熟练记忆。
下面为大家整理的是SAT数学冲刺之常用公式之面积和体积。
我们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圆柱体: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圆锥体: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平面图形周长C和面积S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三角形 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s=(a+b+c)/2 S=ah/2=ab/2·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四边形 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S=dD/2·s inα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 S=ah=absinα菱形 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 S=Dd/2=a2sinα梯形 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 S=(a+b)h/2=mh圆 r-半径 d-直径 C=πd=2πr S=πr2=πd2/4扇形 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弓形 l-弧长S=r2/2·(πα/180-sinα)b-弦长 =r2arccos[(r-h)/r] - (r-h)(2rh-h2)1/2h-矢高 =παr2/360 - b/2·[r2-(b/2)2]1/2r-半径 =r(l-b)/2 + bh/2α-圆心角的度数≈2bh/3圆环 R-外圆半径 S=π(R2-r2)r-内圆半径 =π(D2-d2)/4D-外圆直径d-内圆直径椭圆 D-长轴 S=πDd/4d-短轴二维图形下面是一些二维图形的周长与面积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T数学经典公式总结SAT数学代数与几何部分1.正整数n有奇数个因子,则n为完全平方数2.因子个数求解公式:将整数n分解为质因子乘积形式,然后将每个质因子的幂分别加一相乘.n=a*a*a*b*b*c则因子个数=(3+1)(2+1)(1+1)eg. 200=2*2*2 * 5*5因子个数=(3+1)(2+1)=12个3.能被8整除的数后三位的和能被8整除;能被9整除的数各位数的和能被9整除.能被3整除的数,各位的和能被3整除.4.多边形内角和=(n-2)x1805.菱形面积=1/2 x 对角线乘积6.欧拉公式:边数=面数+顶点数-28.三角形余玄定理C2=A2+B2-2ABCOSβ,β为AB两条线间的夹角9.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A,B,C是各边及所对应的角,R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10.Y=k1X+B1,Y=k2X+B2,两线垂直的条件为K1K2=-111.N的阶乘公式:N!=1*2*3*....(N-2)*(N-1)*N且规定0!=1 1!=1Eg:8!=1*2*3*4*5*6*7*812. 熟悉一下根号2、3、5的值sqrt(2)=1.414sqrt(3)=1.732sqrt(5)=2.23613. ...2/3 as many A as B: A=2/3*B...twice as many... A as B: A=2*B14. 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换算换算公式:(F-32)*5/9=CPS.常用计量单位的换算:(自己查查牛津大字典的附录吧)练习题:1:还有数列题:a1=2,a2=6,a n=a n-1/a n-2,求a150.解答: a n=a n-1/a n-2,所以a n-1=a n-2/a n-3,带入前式得a n=1/a n-3,然后再拆一遍得到a n=a n-6,也就是说,这个数列是以6为周期的,则a150=a144=...=a6,利用a1,a2可以计算出a6=1/3.如果实在想不到这个方法,可以写几项看看很快就会发现a150=a144,大胆推测该数列是以6为周期得,然后写出a1-a13(也就是写到你能看出来规律),不难发现a6=a12,a7=a13,然后那,稍微数数,就可以知道a150=a6了,同样计算得1/3.2:问摄氏升高30度华氏升高的度数与62比大小.key:F=30*9/5=54<623:那道费波拉契数列的题:已知,a1=1 a2=1 a n=a n-1+a n-2,问a1,a2,a3,a6四项的平均数和a1,a3,a4,a5四项的平均数大小比较。
解答:费波契那数列就是第三项是前两项的和,依此类推得到a1-a6为:1 123 5 8 13 21 a1+a2+a3+a6=12, a1+a3+a4+a5=11,所以为大于.4:满足x^2+y^2<=100的整数对(x,y)有多少?key:按照X的可能情况顺序写出:X= Y=11-921-931-941-951-861-871-781-691-4 =>Myanswer:加起来=695:24,36,90,100四个数中,该数除以它的所有的质因子,最后的结果是质数的是那个:Key:906:0.123456789101112….,这个小数无限不循环地把所有整数都列出来.请问小数点后第100位的数字是多少?Key: 位数0 1 2 3 4 5 6 7 8 9 1010 11 12 ………………………19 2020 21……………………………29 2030………………………………39 2040………………………………49 2050 51 52 53 54 55 56 ――――――第101位=5??7:2904x=y2(y的平方),x、y都是正整数,求x的最小值。
因为:X^2×Y^2×Z^2=(X×Y×Z)^2所以把2904除呀除=2×2×2×3×11×11=2^2×11^2×6再乘一个6就OK了2^2×11^2×6×6=(2×11×6)^2=132^2Key:最小的x=68:序列A n=1/n-1/(n+1),n>=1,问前100项和.解答:An =1/n-1/(n+1)A n-1=1/(n-1)-1/nA n-2=1/(n-2)-/(n-1)………………………………………………A1=1-1/2把左边加起来就是A n+A n-1+……+A1=1-1/(n+1) ...消掉了好多好多项之后的结果Key:把n=100带入得前100项之和为100/1019:等腰三角形,腰为6.底边上的高为x,底边为y,问4x2+y2和144谁大解答:勾股定理得(y/2)2+x2=62,所以4x2+y2=14410:-1<r<t <0(有一数轴) question:r+r*t*t与-1的关系Key:我想的办法只能是尝试:原式=r(1+t*t)恒小于零1)r -1,t 0 则原式-12)r -1,t -1则原式-23)r 0 ,t 0 则原式0例如:r=-0.9 t=-1/3 时,原式=-1,若此时-0.9<t<-1/3 原式<-1 反之>-1.11:有长方形4feet*8feet,长宽各截去x inch,长宽比2:5,解答:列出方程:(4*12-x)/(8*12-x)=2/5=> x=16概率论部分1.排列(permutation):从N个东东(有区别)中不重复(即取完后不再取)取出M个并作排列,共有几种方法:P(M,N)=N!/(N-M)!例如:从1-5中取出3个数不重复,问能组成几个三位数?解答:P(3,5)=5!/(5-3)!=5!/2!=5*4*3*2*1/(2*1)=5*4*3=60也可以这样想从五个数中取出三个放三个固定位置那么第一个位置可以放五个数中任一一个,所以有5种可能选法,那么第二个位置余下四个数中任一个,....4.....,那么第三个位置……3……所以总共的排列为5*4*3=60同理可知如果可以重复选(即取完后可再取),总共的排列是5*5*5=1252.组合(combination):从N个东东(可以无区别)中不重复(即取完后不再取)取出M个(不作排列,即不管取得次序先后),共有几种方法C(M,N)=P(M,N)/P(M,M)=N!/(M-N)!/M!C(3,5)=P(3,5)/P(3,3)=5!/2!/3!=5*4*3/(1*2*3)=10可以这样理解:组合与排列的区别就在于取出的M个作不作排列-即M的全排列P(M,M)=M!,那末他们之间关系就有先做组合再作M的全排列就得到了排列所以C(M,N)*P(M,M)=P(M,N),由此可得组合公式性质:C(M,N)=C( (N-M), N )即C(3,5)=C( (5-2), 5 )=C(2,5) = 5!/3!/2!=103.概率概率的定义:P=满足某个条件的所有可能情况数量/所有可能情况数量概率的性质:0<=P<=11)不相容事件的概率:a,b为两两不相容的事件(即发生了a,就不会发生b)P(a或b)=P(a)+P(b)P(a且b)=P(a)+P(b)=0 (A,B不能同时发生)2)对立事件的概率:对立事件就是a+b就是全部情况,所以不是发生a,就是b发生,但是,有一点a,b不能同时发生.例如:a:一件事不发生b:一件事发生,则A,B是对立事件显然:P(一件事发生的概率或一件事不发生的概率)=1(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则一件事发生的概率=1- 一件事不发生的概率...........公式1理解抽象的概率最好用集合的概念来讲,否则结合具体体好理解写a,b不是不相容事件(也就是说a,b有公共部分)分别用集合A和集合B来表示即集合A与集合B有交集,表示为A*B(a发生且b发生)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表示为A U B (a发生或b发生)则:P(A U B)=P(A)+P(B)-P(A*B).................公式23)条件概率:考虑的是事件A已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定义:设A,B是两个事件,且P(A)>0,称P(B|A)=P(A*B)/P(A)....................公式3为事件A已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理解:就是P(A与B的交集)/P(A集合)理解: “事件A已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很明显,说这句话的时候,A,B 都发生了,求的是A,B同时发生的情况占A发生时的比例,就是A与B同时发生与A发生的概率比。
4)独立事件与概率两个事件独立也就是说,A,B的发生与否互不影响,A是A,B是B,用公式表示就是P(A|B)=P(A)所以说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就是:P(A U B)=P(A)×P(B)................公式4练习题:1:A, B独立事件,一个发生的概率是0.6 ,一个是0.8,问:两个中发生一个或都发生的概率?解答:P=P(A且!B)+P(B且!A)+P(A且B)=0.6*(1-0.8)+0.8*(1-0.6)+0.6*0.8=0.92另一个角度,所求概率P=1-P(A,B都不发生)=1-(1-0.8)*(1-0.6)=0.922:一道概率题:就是100以内取两个数是6的整倍数的概率.解答:100以内的倍数有6,12,18,...96共计16个所以从中取出两个共有16*15种方法,从1-100中取出两个数的方法有99*100种,所以P=(16*15)/(99*100)=12/505=0.0243:1-350 inclusive 中,在100-299inclusive之间以3,4,5,6,7,8,9结尾的数的概率.因为100-299中以3,4,5,6,7,8,9结尾的数各有20个,所以Key:(2*10*7)/350=0.44.在1-350中(inclusive),337-350之间整数占的百分比Key:(359-337+1)/350=4%5.在E发生的情况下,F发生的概率为0.45,问E不发生的情况下,F发生的概率与0.55比大小解答:看了原来的答案,我差点要不考G了.无论柳大侠的推理还是那个哥哥的图,都太过分了吧?其实用全概率公式是很好解决这个问题的,还是先用白话文说一遍吧: 某一个事件A的发生总是在一定的其它条件下如B,C,D发生的,也就是说A的概率其实就是在,B,C,D发生的条件下A发生的概率之和.A在B发生时有一个条件概率,在C发生时有一个条件概率,在D发生时有一个条件概率,如果B,C,D包括了A发生的所有的条件.那么,A的概率不就是这几个条件概率之和么.P(A)=P(A|B)+P(A|C)+P(A|D)好了,看看这个题目就明白了.F发生时,E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OK?所以,P(F)=P(F|E)+P(F|!E) 感觉上也没错吧? 给了P(F|E)=0.45,所以P(F|!E)= P(F)-P(F|E)= P(F)-0.45如果P(F)=1,那么P(F|!E)=0.55如果0.45=<P(F)<1,那么0=<P(F|!E)<0.55如果…………,唉,我就不说你什么了…………sigh统计学部分1.mode(众数)一堆数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或几个数e.g. mode of 1,1,1,2,3,0,0,0,5 is 1 and 02.range(值域)一堆数中最大和最小数之差,所以统计学上又称之为极差.(两极的差)e.g. range of 1,1,2,3,5 is 5-1=43.mean(平均数)arithmatic mean(算术平均数): n个数之和再除以ngeometric mean (几何平均数): n个数之积的n次方根4.median(中数)将一堆数排序之后,正中间的一个数(奇数个数字),或者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偶数个数字)e.g. median of 1,7,4,9,2,2,2,2,2,5,8 is 2median of 1,7,4,9,2,5 is (5+7)/2=65.standard error(标准偏差)一堆数中,每个数与平均数的差的绝对值之和,除以这堆数的个数(n)e.g. standard error of 0,2,5,7,6 is:(|0-4|+|2-4|+|5-4|+|7-4|+|6-4|)/5=2.46.standard variation一堆数中,每个数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之和,再除以n标准方差的公式:d2=[(a1-a)2+(a2-a)2+....+(an-a)2 ]/ne.g. standard variation of 0,2,5,7,6 is: average=4((0-4)2 +(2-4)2+(5-4)2+(7-4)2+(6-4)2)/5=6.87.standard deviation就是standard variation的平方根d8.the calculation of quartile(四分位数的计算)Quartile(四分位数):第0个Quartile实际为通常所说的最小值(MINimum);第1个Quartile(En:1st Quartile);第2个Quartile实际为通常所说的中分位数(中数、二分位分、中位数:Median);第3个Quartile(En:3rd Quartile);第4个Quartile实际为通常所说的最大值(MAXimum);我想大家除了对1st、3rd Quartile不了解外,对其他几个统计值的求法都是比较熟悉的了,而求1st、3rd是比较麻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