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起挪用公款案例
挪用公款累计计算案例
![挪用公款累计计算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8a1e81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d.png)
挪用公款累计计算案例挪用公款是指公职人员或者其他负责管理或者保管公款的人员,擅自使用或者挪作他用公款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和纪律,也构成了犯罪行为。
下面列举了十个以挪用公款为题的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问题。
1. 某县财政局局长王某利用职务之便,将部分公款挪用于个人投资项目,以谋取私利。
经审计发现,王某挪用公款数额高达100万元。
最终,王某因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2. 某市政府某科级干部李某,利用其职务之便,频繁调取公款用于个人生活开支。
经过调查,李某挪用公款共计20万元,用于购买奢侈品和支付高消费娱乐活动。
最终,李某被免职并判处刑罚。
3. 某大学财务处处长张某为了解决个人经济困难,将部分学校资金挪用于赌博活动。
经过调查,张某挪用公款数额达到50万元。
最终,张某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并被追究刑事责任。
4. 某村村委会主任王某贪图私利,利用职务便利将村集体资金挪用于个人购房项目。
经过审计,王某挪用公款数额高达80万元。
最终,王某因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5. 某国有企业的财务主管赵某,为了满足自己奢侈的生活需求,将企业资金挪用于购买豪车和高档消费品。
经过调查,赵某挪用公款总额超过200万元。
最终,赵某因挪用公款罪被判处刑罚。
6. 某医院的主管医生李某,利用职务之便,将医院的公款挪用于个人投资项目。
经过调查,李某挪用公款总额达到100万元。
最终,李某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并被追究刑事责任。
7. 某农村信用社的行长刘某,为了解决个人财务困难,将信用社的公款挪用于个人借贷和投资。
经过审计,刘某挪用公款总额超过150万元。
最终,刘某因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8. 某政府部门的主管领导张某,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将部分公款挪用于购买房产和支付高消费娱乐活动。
经过调查,张某挪用公款总额达到300万元。
最终,张某被免职并判处刑罚。
9. 某企业的财务经理王某,为了个人投资需求,将企业的资金挪用于个人股票投资。
出纳挪用公款案例
![出纳挪用公款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920dbc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13.png)
出纳挪用公款案例
下面就给你讲个出纳挪用公款的案例。
就有这么个公司啊,不大不小的那种。
公司里有个出纳员叫小李,这人看着挺老实的,平时话也不多,大家都觉得他挺靠谱的。
这个公司呢,财务制度有点漏洞。
小李就发现了,每次公司收到一些现金货款啊,他登记入账的时候,要是稍微做点手脚,把金额改小一点,好像也没人能马上发现。
刚开始啊,他就只是偷偷拿个几百块,想着反正这么大的公司,这点钱就像九牛一毛,不会被察觉的。
他拿了这钱去干啥呢?他是个游戏迷,就把这钱都充到游戏里去了,买各种装备,在游戏里可威风了。
可是这游戏就像个无底洞啊,越玩越想充钱。
小李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从几百块慢慢变成几千块。
有一次啊,公司要紧急采购一批原材料,财务去查账的时候就发现,账上的钱怎么比应该有的少了好几万呢。
这可不得了啦,就像平静的湖面突然炸了一颗雷。
一查才知道,原来是小李搞的鬼。
这时候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平时看起来老老实实的小李,竟然背着大家干了这么大的坏事。
公司最后报了警,小李呢,只能等着接受法律的制裁,他在游戏里那些威风的装备这时候可一点用都没有喽。
你看,这就是一个出纳挪用公款的例子,就因为一时的贪心和公司制度的漏洞,最后落得这么个下场。
挪用资金罪法规及案例
![挪用资金罪法规及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0c9e3b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6.png)
挪用资金罪法规及案例
1.直接占有;
2.将其他人占有的挪为己有;
3.指使、诱骗、胁迫其他人挪用或者非法侵占。
以下是一些挪用资金罪案件的案例:
1.案例一:公司财务主管挪用公款
公司财务主管张利用其职务之便,将公司的公款折合人民币50万元
挪用为个人使用。
张在年度审计时被检查出挪用公款,最终被判处有期徒
刑三年,并处罚金50万元。
2.案例二:公务员挪用建筑工程资金
市城建局处处长王在承办一项市政工程过程中,挪用了建筑工程资金30万元来支付个人债务。
最终,王被检方起诉,并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30万元。
3.案例三:银行柜员挪用客户存款
银行柜员李利用其职务之便,在办理客户业务过程中,将存款100万
元挪用为个人使用。
该行发现异常后展开调查,最终李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100万元。
这些案例表明,挪用资金罪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公众利益,不仅
侵害了公共财产,也损害了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为了维护社会的公正和
稳定,对这类罪行要严厉打击,并加强日常监管和引导,防止类似情况再
次发生。
财务人员挪用公款案例
![财务人员挪用公款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ea3ba9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7.png)
财务人员挪用公款案例在企业管理中,财务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负责企业的资金管理、账务处理等重要工作。
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给企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财务人员挪用公款的案例。
某公司的财务主管小张,因家中有病人需要大笔医疗费,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小张心生不轨,开始盗用公司资金。
他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账户上的资金挪用到了个人账户中,并将账目进行了篡改,以掩盖自己的行为。
在一段时间内,小张频繁地将公司资金挪用到个人账户中,直到公司发现账目异常,进行了调查。
经过调查,公司发现了小张的不法行为,将其移交给了公安机关。
最终,小张因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并被追回挪用的资金。
这起案例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小张自己和家人带来了沉重的法律和道德责任。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财务人员挪用公款不仅是一种违法行为,也是对企业的严重伤害。
企业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情况。
同时,财务人员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对于企业来说,挪用公款不仅是一种经济损失,更是对企业信誉和声誉的严重损害。
因此,企业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同时,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制止不法行为,确保企业的资金安全和稳定经营。
总之,财务人员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企业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和监督,财务人员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企业的利益,共同营造一个诚信、透明、稳健的经营环境。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挪用公款的案例
![挪用公款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5a7bc5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10.png)
挪用公款的案例
嘿,咱今天就来讲讲一个挪用公款的案例,那可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有这么一个小公司,里面有个财务主管叫老张。
这不,老张平日里看着老老实实的,谁能想到他能干出那档子事儿呢!有一天,老张看到公司账上有一笔不小的资金,就像那只馋猫看到了鲜鱼一样,心里那点儿贪欲一下子就冒出来了。
他心想:“就挪一点点,应该不会被发现吧。
”哎呀,他咋能这么想呢!
老张就偷偷摸摸地把那笔钱转到了自己的账户里,还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呢!他这边挪用了公款,公司那边可就乱套了,资金链突然就出问题了,就像一个人突然喘不上气了一样。
公司老板还奇怪呢,这好端端的咋回事啊!然后就开始查账,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啊!
“老张啊,你咋能干这种事儿呢!”老板气恼地说。
老张呢,低着头,像个犯错的孩子,一脸的后悔。
“我,我就是一时糊涂啊!”他还辩解呢!这能是一时糊涂吗?这是原则问题啊!就好比你偷了人家东西,还说是不小心拿错了,谁信啊!
这事儿闹得,整个公司都人心惶惶的。
其他员工也议论纷纷,“哎呀,想不到老张是这样的人。
”“可不是嘛,看着挺靠谱的一个人。
”大家都觉得很震惊。
这就是挪用公款的后果啊!老张因为一时的贪念,不仅毁了自己的名声,还可能面临法律的制裁。
咱可得吸取教训啊,不能被贪欲给迷了眼,得坚守自己的底线,知道不?要不然,最后落得个跟老张一样的下场,哭都来不及!
我的观点就是:千万别做违法乱纪的事儿,为了那点儿钱财赔上自己的一切,不值得!一定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儿!。
挪用公款的案例范文
![挪用公款的案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314c57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9.png)
挪用公款的案例范文挪用公款是一种犯罪行为,指的是公职人员或者其他负有管理和保管公款职责的人员,将公款用于私人目的,违背职责和法律法规的行为。
挪用公款严重损害了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公众利益的维护,社会上频发的挪用公款案例引发了公众对腐败现象的关注和反思。
以下是几个比较典型的挪用公款案例。
其次,202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市学区的一名校长以及四名高级教育管理人员因挪用公款1800万美元的案例。
这些教育工作人员通过虚构供应商、签发假支票、私自支付等手段,将公款转入自己的个人账户。
他们挪用公款主要用于购买房产、买车、度假和高档时尚品牌购物等私人消费。
这起案件不仅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冲击了美国教育系统的公信力。
再次,2024年,斯里兰卡中央银行的一名高级职员被指控挪用公款1.1亿美元的案例。
这名职员通过操纵银行系统,将巨额资金转入自己和家人的海外账户,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起案件引发了斯里兰卡政府的严厉打击,同时也揭露了斯里兰卡金融体系监管不力和腐败问题。
最后,2024年,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一名官员因挪用公款修建自家豪宅的案例。
该官员在执掌水利部门期间,挪用公款数千万卢比,用于修建自家豪宅和购买豪华车辆等私人消费。
这起案件暴露了印度官员在公职期间滥用职权、侵吞公款的问题,引发了印度社会对反腐败立法和监管体系的讨论和呼吁。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作为一种严重侵害公共利益的犯罪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也破坏了公职人员的形象和公信力。
相关国家和地区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加大对挪用公款等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以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公众利益的最大化。
银行挪用公款的案例警示
![银行挪用公款的案例警示](https://img.taocdn.com/s3/m/a1bf5b17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7.png)
银行挪用公款的案例警示
案例一:中信银行挪用公款案
2019年,中国中信银行一名工作人员在担任某支行行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将手中的公款挪用私用。
该行行长通过虚假贷款、虚构业务等手段,将大量公款贷到他人账户,并将其用于个人股票交易等非法活动。
最终,该行行长被查处,并被判刑。
这起案件警示我们,银行工作人员在处理公款时应遵循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绝不能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否则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案例二:宁波银行挪用公款案
2017年,中国宁波银行一名员工因个人经济问题,在清算过
程中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
该员工通过虚构存款业务,将大量公款转入个人账户,用于赌博和消费。
随后,该员工被查处,并被判刑。
该案件的教训是,银行工作人员要诚信、守法地履行职责,不能利用岗位之力挪用公款,否则将面临法律追究和失去信任。
这些银行挪用公款的案例提醒我们,银行工作人员应高度重视职业操守,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公款安全和职业道德的维护,这不仅是银行行业的底线,也是信任和稳定的基石。
银行应加强内部控制与监督机制,防范此类违法行为的发生。
挪用资金罪典型案例
![挪用资金罪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30e50c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7.png)
挪用资金罪典型案例挪用资金罪是指承担管理、监督职责的单位负责人、工作人员非法占有、使用、收受、敛财或者其他挪用财产、资金行为的罪名。
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挪用资金罪案例。
案例一:XX公司财务经理挪用资金XX公司的财务经理小王负责公司的资金管理工作。
由于公司的财务审核系统存在漏洞,小王趁机千方百计地挪用公司资金。
他先是将公司的一笔巨额款项转账到自己的个人账户上,然后以公司购买商品的名义将公司的资金转至自己的亲戚的商店账户上,最后将剩余款项转账至一个海外的银行账户,随后逃离国内。
这起案件中,小王利用自己在公司内部的职务便利,通过篡改或伪造公司的财务记录,将公司资金转账至个人账户及其他账户,对公司的经济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
小王挪用资金的行为涉及恶意行为和犯罪嫌疑。
案例二:政府官员挪用公款市一位政府官员担任督察局局长,负责督查本地区的资金流向和资金使用情况。
然而,他却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将部分政府拨款挪用至自己的个人账户上。
他将挪用的款项用于购买房产、股票以及豪车等高档消费品,并以政府采购项目为名行骗。
这起案件中,政府官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进行个人消费和投资活动,侵占国家财政资金,造成国家财产的巨大损失。
这种挪用行为不仅违背了政府官员的职责,也违反了公职人员的廉洁纪律。
案例三:银行职员挪用客户资金银行的柜员小李通过篡改、伪造客户银行账户信息的方式,将客户的资金挪用至自己的账户上。
他将挪用来的资金用于投资,期望通过高收益获取不义之财。
小李的挪用行为被发现后,被银行解雇并被追究刑事责任。
在这起案件中,小李利用自己在银行工作的便利,不正当获取客户的资金,构成了挪用资金罪。
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客户的财产权益,也损害了银行的声誉和客户的信任。
上述案例展示了挪用资金罪的典型案例。
这些案例中,犯罪嫌疑人通过滥用职权,伪造文件,或者篡改记录等手段,以非法占有财产的目的,对他人的财产权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挪用执法执勤公车案例
![挪用执法执勤公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74519d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5.png)
挪用执法执勤公车案例挪用执法执勤公车是指执法人员或工作人员将执勤公车用于非法私人目的,违反了公车使用管理规定,涉及贪污、挪用公款等违法行为。
下面列举了10个挪用执法执勤公车的案例:1. 某市公安局副局长将执法执勤公车用于私人旅游。
该副局长利用职务之便,将执法执勤公车以私人旅游的名义使用,并且在旅游过程中还给予了私人亲友使用执法执勤公车的机会。
经调查发现,该副局长私自挪用了大量公车油费和维修费,涉嫌贪污挪用公款。
2. 某县政府一位领导干部将执法执勤公车用于私人接送。
该领导干部经常利用执法执勤公车接送家人和私人朋友,用于私人用途,违反了公车使用管理规定。
经调查发现,该领导干部私自挪用公车油费和维修费,涉嫌违法挪用公款。
3. 某公安局派出所所长将执法执勤公车用于私人商务活动。
该所长将执法执勤公车以商务活动的名义使用,频繁出入高档酒店、会所等场所,并且给予私人朋友使用执法执勤公车的机会。
经调查发现,该所长私自挪用了大量公车油费和维修费,涉嫌贪污挪用公款。
4. 某县环保局局长将执法执勤公车用于私人家庭聚会。
该局长利用职务之便,将执法执勤公车以家庭聚会的名义使用,频繁出入高档酒店、会所等场所,并且给予私人亲友使用执法执勤公车的机会。
经调查发现,该局长私自挪用了大量公车油费和维修费,涉嫌贪污挪用公款。
5. 某市城管局一名执法人员将执法执勤公车用于私人购物。
该执法人员利用执法执勤公车以私人购物的名义使用,频繁出入商场、超市等场所,并将购买的商品放在公车内部。
经调查发现,该执法人员私自挪用了大量公车油费和维修费,涉嫌违法挪用公款。
6. 某县教育局一位干部将执法执勤公车用于私人接送子女上学。
该干部将执法执勤公车以接送子女上学的名义使用,每天接送子女前往学校,并在接送过程中给予其他家长使用执法执勤公车的机会。
经调查发现,该干部私自挪用了大量公车油费和维修费,涉嫌违法挪用公款。
7. 某市检察院一名检察官将执法执勤公车用于私人旅游。
国企工作人员挪用公款案例
![国企工作人员挪用公款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4056a1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6.png)
国企工作人员挪用公款案例国企工作人员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以下是一些关于国企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的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挪用公款的方式和后果。
1. 案例一:某国企的财务主管李某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的公款800万元挪用至个人账户。
他通过虚假报销、伪造发票等手段,掩盖了挪用行为。
这些资金最终被用于购买房产、豪车等奢侈品。
李某的行为被公司发现后,立即报案并将其移交给公安机关。
经审判,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被追缴挪用的资金。
2. 案例二:某国企的采购部经理王某在招标过程中收受了供应商的贿赂,并通过虚报价格、合同签订等手段将公款挪用至个人账户。
王某的行为被审计人员发现后,立即向公司领导汇报。
公司对王某进行了内部调查,并将其移交给相关执法机关。
经过法院审理,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并被追缴挪用的款项。
3. 案例三:某国企的车队管理员张某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用于车辆维修和加油的公款挪用至个人账户。
张某通过伪造维修和加油记录,将部分费用转入自己的账户。
这些资金被用于购买房产、股票等投资。
公司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发现了问题,并将其移交给公安机关。
经审判,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被追缴挪用的资金。
4. 案例四:某国企的财务人员陈某在审批报销时,将公司的公款挪用至自己的账户。
陈某通过虚假报销、伪造发票等手段,掩盖了挪用行为。
他将这些资金用于赌博、旅游等消费。
公司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发现了问题,并将其移交给公安机关。
经审判,陈某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被追缴挪用的款项。
5. 案例五:某国企的人力资源主管刘某将公司的公款挪用至个人账户。
刘某通过虚构人员招聘、公款报销等手段,将资金转入自己的账户。
这些资金被用于购买奢侈品、支付赌债等。
公司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发现了问题,并将其移交给公安机关。
经审判,刘某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并被追缴挪用的资金。
6. 案例六:某国企的销售人员赵某将公司的公款挪用至个人账户。
赵某通过虚构销售业绩、私自调整销售合同等手段,将资金转入自己的账户。
财务人员挪用公款案例
![财务人员挪用公款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b8a54f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9.png)
财务人员挪用公款案例
财务人员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的财产利益,也损
害了员工和社会的信任。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财务人员挪用公款的案例。
某公司的财务部主管小张,工作认真负责,深受领导和同事的信任。
然而,随
着公司经营业绩的下滑,公司的现金流开始出现问题。
为了解决公司的资金困难,领导决定进行裁员和减少开支,但这些措施并没有显著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小张开始出现了财务上的问题。
他发现公司的账目出现了一些
不平衡,而且公司的现金流问题也愈发严重。
作为财务主管,小张有着对公司财务的绝对控制权,他开始利用这一点,挪用公司的公款来填补公司的资金缺口。
起初,小张只是挪用了一小部分的公款,希望能够尽快还清,然而随着时间的
推移,公司的财务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小张的挪用行为也逐渐扩大。
他开始频繁地将公司的资金转移到自己的个人账户,并且通过虚构的支出来掩盖这些挪用行为。
然而,这些挪用行为并没有长时间得到掩盖。
公司的财务部门开始发现了账目
的不正常,经过一番调查后,最终发现了小张的挪用行为。
小张被公司开除,并面临着法律的追究。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财务人员挪用公款不仅是对公司财产的侵害,也是对自己
未来的毁灭。
财务人员应该具备高度的诚信和责任感,绝不能利用自己的职权来谋取私利。
同时,公司也应该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分享,能够引起大家对财务风险和内部控制的重视,让我
们共同守护企业的财产安全,共同营造诚信和透明的商业环境。
会计挪用公款案例
![会计挪用公款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8f1cf9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8d.png)
会计挪用公款案例
会计挪用公款是指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单位资金挪用为个人用途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单位的利益,也违反了法律法规,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关于会计挪用公款的案例。
某公司的会计李某,在担任公司会计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资金挪用为
个人用途。
他通过伪造支出凭证、虚构费用等手段,将公司的资金转移至个人账户,并用于购买奢侈品、支付个人消费等。
由于他在公司内部有一定的权限,因此长期以来未被发现。
直到公司进行年度财务审计时,审计人员发现了账目的异常情况。
经过仔细核
对账目和资金流向,最终确认了李某的挪用行为。
公司立即报案,警方介入调查,最终将李某绳之以法。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会计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单位的
利益,也破坏了社会的经济秩序。
而且,会计人员在挪用公款时往往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很容易长期不被发现。
因此,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防范会计人员的违法行为。
此外,对于会计人员来说,要坚守职业道德,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
不得违法挪用公款或者虚报冒领。
同时,要加强自我约束,提高风险意识,避免陷入违法行为的泥沼。
总之,会计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对单位和社会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和管理,会计人员要坚守职业道德,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良好的财务秩序和社会经济秩序。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分享,能够引起大家对会计违法行为的警惕,共同营造一个诚信、公正、透明的商业环境。
财务人员挪用公款案例
![财务人员挪用公款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f0e756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0.png)
财务人员挪用公款案例
财务人员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也是一种对企业财务安全的严重威胁。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财务人员挪用公款的危害和影响。
在某家公司,财务经理小张因个人生活压力较大,经济状况不佳,便开始有意
无意地挪用公司资金。
一开始,他只是挪用了一小部分资金,企图在公司账目中掩盖这一行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张的挪用行为逐渐扩大,金额也逐渐增加。
最终,公司财务出现了严重的透支情况,资金链断裂,导致了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员工工资无法发放,供应商无法结算,最终导致了企业的破产倒闭。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财务人员挪用公款的严重危害。
首先,挪用公款会导致企
业财务状况恶化,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其次,挪用公款会破坏企业的信誉和声誉,影响企业在市场上的形象和地位。
最后,挪用公款还会给企业的员工、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带来严重的损失,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
为了防范财务人员挪用公款的风险,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首先,建
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其次,加强对企业财务的审计和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问题,防止财务人员的违法行为。
最后,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财务人员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对企业的财务安全和正常经营
造成严重威胁。
企业需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企业的财务安全和稳定发展。
会计挪用公款案例
![会计挪用公款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16da82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0a.png)
会计挪用公款案例
会计挪用公款是指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单位资金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
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单位的财产利益,损害了单位的声誉,甚至可能导致单位的破产。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会计挪用公款的案例。
某公司的会计王某,在工作中发现公司财务管理比较混乱,审核制度不严格,于是便萌生了挪用公款的念头。
他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将公司的一部分资金挪用到了自己的账户上。
一开始,他只是挪用了一小部分资金,然后又不断地将公司的资金挪用到自己的账户上,最终挪用了数十万元。
在挪用公款的过程中,王某还伪造了公司的财务报表,掩盖了自己的犯罪行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财务出现了异常,财务人员进行了仔细的核对,最终发现了王某的犯罪行为。
王某被公司报警,最终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也被移交到了法院。
最终,王某因为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公司也因此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会计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不仅损害了单位的利益,也会给犯罪者自己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
因此,作为会计人员,我们要时刻牢记职业操守,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不得以任何方式侵占单位的财产。
同时,公司也应该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加大对财务人员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和防范类似的犯罪行为。
总之,会计挪用公款对单位和个人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这类犯罪行为的防范和打击,共同维护良好的财务秩序和社会稳定。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分享,能够引起大家对会计挪用公款问题的重视,共同营造一个廉洁、诚信的社会环境。
出纳挪用公款案例
![出纳挪用公款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4f76a2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1.png)
出纳挪用公款案例在企业管理中,出纳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岗位,他们负责公司的资金管理和流动,是公司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由于出纳工作的特殊性,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职务之便进行挪用公款等违法行为。
下面就来看一个出纳挪用公款的案例。
某公司的出纳小张,在公司工作多年,深受领导和同事的信任。
然而,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小张开始有了挪用公司资金的念头。
他发现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不够完善,于是便开始了自己的不法行为。
他在日常工作中,将一部分公司款项转入了自己的银行账户,并将账目进行了篡改,以掩盖自己的行为。
由于公司对出纳的信任,他的行为长时间没有被发现。
然而,好景不长。
公司财务部门进行了一次资金盘点,发现了账目的异常。
经过调查,最终查出了小张的不法行为。
小张因此被公司开除,涉嫌挪用公款的行为也被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出纳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利益,也损害了自己的名誉和前途。
出纳作为公司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操守,绝对不能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同时,公司也应加强对出纳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防范类似违法行为的发生。
对于出纳而言,诚信和责任是最重要的。
他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严格按照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操作,不得有任何违规行为。
同时,要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法律意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做到心中有“警示灯”,时刻警惕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规定。
总的来说,出纳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会给公司带来损失,也会给出纳自己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打击。
出纳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严格遵守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做一个守法诚信的好员工。
公司也要加强对出纳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及时发现和防范类似违法行为的发生,共同维护公司的财务安全和稳定。
挪用公款典型案例
![挪用公款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fc0844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5.png)
挪用公款典型案例
那我给你讲个挪用公款的典型案例吧。
就说有个单位的财务小张,这人啊,平时看着老老实实的。
他呢,特别喜欢炒股,总想着一夜暴富。
但是呢,他自己那点工资投进去就像石沉大海,连个水花都没有。
有一天啊,他看着单位账户上有一笔暂时闲置的公款,就动了歪心思。
他心想:“我就先拿这钱去炒一把,赚了就马上还回来,神不知鬼不觉的。
”于是,他就像个小偷一样,悄悄地把那笔公款挪到了自己的股票账户里。
刚开始的时候,还真像他想的那样,股票蹭蹭往上涨。
他心里那个美啊,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成为大富翁了。
可是呢,好景不长,股市突然就像抽风了一样,一路狂跌。
小张那笔公款投进去的钱啊,亏得一塌糊涂。
这时候,单位突然有个紧急项目要用这笔钱了。
领导让他把钱转出来安排项目,小张这下可慌了神,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他到处想办法凑钱,可哪有那么容易啊。
最后实在没办法,事情就这么败露了。
小张这事儿啊,不仅把自己的工作搞没了,还得面临法律的制裁。
你说这不是贪心惹的祸嘛,好好的日子非得去挪用公款,这下可好了,啥都没了。
这就告诉咱啊,不是自己的钱,千万不能动歪脑筋。
企业挪用公款罪案例
![企业挪用公款罪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7329f24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d.png)
企业挪用公款罪案例企业挪用公款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未经合法授权,将公款用于非法用途或个人私利的行为。
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企业的财产利益,也损害了员工和合作伙伴的权益。
下面列举了10个企业挪用公款罪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1. 某公司高管挪用公司公款购买奢侈品:某公司的高管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挪用公司公款购买奢侈品,如名牌手表、名牌包等。
这些购买完全与公司业务无关,且未经授权,损害了公司的经济利益。
2. 某银行行长挪用存款用于赌博:某银行行长在担任行长期间,将存款挪用于赌博。
他通过虚假的贷款业务将大量的存款转移至个人账户,并用于赌博活动。
这一行为不仅损害了银行的财产利益,也违反了银行业的法律法规。
3.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挪用购房款: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在销售房屋时,将购房款挪用于其他项目或个人账户,导致购房者无法按时取得房屋产权。
这种行为不仅侵害了购房者的权益,也损害了公司的信誉和经济利益。
4. 某医院财务人员挪用医保资金:某医院的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医保资金挪用至个人账户,用于个人消费或投资。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医院的财产利益,也影响了医疗服务的正常运行。
5. 某制药公司挪用研发资金用于个人创业:某制药公司的高级研发人员将公司的研发资金挪用于个人创业项目。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司的经济利益,也涉嫌侵犯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
6. 某电信公司员工挪用话费充值款:某电信公司的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将话费充值款挪用至个人账户,用于个人通讯费用或出售给他人获取利润。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司的财产利益,也侵害了用户的权益。
7. 某互联网公司高管挪用广告费用:某互联网公司的高管将公司用于广告投放的费用挪用至个人账户。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司的财产利益,也违反了广告行业的规章制度。
8. 某酒店财务人员挪用客房预订款:某酒店的财务人员将客人预订的房款挪用至个人账户,用于个人支出。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酒店的经济利益,也损害了客人的权益。
法律个人挪用公款案例(3篇)
![法律个人挪用公款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b2735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6.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挪用公款罪是刑法中的一种重要罪名,对于维护国家财政秩序、保护公共财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案例涉及某市财政局的副局长李某,其在任职期间挪用公款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损害了国家利益和公共财产,最终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案例经过李某,男,45岁,中共党员,原某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2016年至2018年期间,李某利用职务便利,多次挪用单位公款归个人使用,用于偿还个人债务、购买理财产品等。
具体来说,李某的行为如下:1. 2016年1月,李某以单位资金周转困难为由,从财政局挪用公款50万元,用于个人偿还债务。
2. 2016年6月,李某再次以相同理由,从财政局挪用公款100万元,用于购买理财产品。
3. 2017年4月,李某以单位举办活动为由,从财政局挪用公款200万元,用于个人消费。
4. 2018年3月,李某以单位资金短缺为由,从财政局挪用公款300万元,用于偿还个人债务。
在上述挪用公款过程中,李某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了财政局领导的信任,未在单位财务账目中反映实际支出情况。
三、案例分析1. 犯罪构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主体要件:李某为国家工作人员,符合主体要件。
(2)客观要件:李某利用职务便利,多次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巨大,符合客观要件。
(3)主观要件:李某明知挪用公款是违法行为,但仍故意为之,符合主观要件。
综上所述,李某的行为符合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2. 犯罪性质李某的行为具有以下犯罪性质:(1)侵犯客体:李某的行为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共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李某利用职务便利,多次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巨大,情节严重。
会计挪用公款案例
![会计挪用公款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8214f7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0b.png)
会计挪用公款案例
会计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严重损害了企业和社会的利益。
下面我们来看
一个真实的会计挪用公款案例。
某公司的会计小张因为个人生活压力大,贪图享受,便开始了会计挪用公款的
行为。
他利用自己在公司的职务之便,将公司的资金挪用到了个人账户中。
一开始,小张只是挪用了一小部分资金,然后逐渐增加了挪用的金额,最终达到了数十万元。
他通过伪造账目,掩盖了自己的行为,长期以来没有被公司发现。
然而,随着公司财务状况的恶化,财务人员开始对账目进行仔细核对,最终发
现了小张的挪用行为。
公司立即展开调查,并将小张移交给了公安机关。
小张最终因为会计挪用公款的行为被判处有期徒刑,并赔偿了挪用的资金。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会计挪用公款不仅是一种违法行为,更是对企业和社会的
伤害。
一旦发现会计挪用公款的行为,公司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展开调查,追回挪用的资金,并将违法人员移交给司法机关处理。
同时,公司也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在日常工作中,会计人员也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不得利用自己的职务之
便进行违法行为。
要加强自律,严格遵守公司的财务制度,保护企业和社会的利益,做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
总之,会计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也损害
了整个社会的利益。
我们应该加强对这类行为的打击,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同时也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共同维护企业和社会的利益。
中学会计挪用公款案例
![中学会计挪用公款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2d8f67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a.png)
中学会计挪用公款案例
挪用公款是指在职务上,以个人或他人名义,擅自占有、使用或挪作他用国家、集体或个人财物的行为。
以下是一个中学会计挪用公款的案例:
某中学的会计张某,在担任会计期间,利用自己管理财务的便利,挪用了学校的公款。
张某的挪用行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学校的日常经费中,他逐渐将公款转移到了自己的个人账户,并用于个人消费或投资。
他通过伪造报销单据、虚构支出等手段,使得学校账目上的资金流向与实际情况不符。
二是他还多次伪造了学校的财务报表,掩盖了自己的挪用行为,让学校的财务状况看起来正常。
这一系列的挪用行为持续了一段时间后,一名教师注意到了学校账目中存在明显不合理的支出和收入记录,同时还发现了一些虚假的报销单据。
教师立即向学校校长报告了此事。
学校校长随即成立了一个由教师、家长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调查组,对此事进行了进一步调查。
他们仔细分析了财务报表和账目记录,核实了学校账目存在挪用公款的情况,并发现了张某伪造账目的证据。
调查组将调查结果上报了学校管理层,并建议对张某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和法律措施。
学校在听取调查结果后,决定解除张某的职务,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公安机关随后介入调查,最终将张某绳之以法。
这一案例表明,在学校等公共机构中,会计人员的失职和挪用行为可能带来严重的财务损失和信任危机。
因此,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是防止挪用公款的有效措施。
同时,也需要加大对挪用公款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公众对此类行为的警惕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起挪用公款案例一起挪用公款案例雷长远[案情]公诉机关秭归县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向邦虎,男,1966年10月25日出生,汉族,秭归县人,大专文化,原系秭归县归州镇(香溪镇)贯垭小学政教主任(兼任学校会计、出纳),住秭归县周坪乡周坪村3组。
因涉嫌贪污于2004年5月1日被刑事拘留,同年6月1日被逮捕。
辩护人林兆甲。
秭归县人民检察院指控,1998年底至1999年4月,被告人向邦虎在任秭归县归州镇(香溪镇)贯垭小学政教主任,代管学校财务期间,经手收取在校学生学杂费、校服款等共计44130.50元,开支20541.58元,下余23588.92元被被告人向邦虎用于玩啤酒机(赌博)和一部分日常开支。
1999年4月,被告人向邦虎因无力归还公款而自动离职出走,直到今年5月被抓获归案。
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的行为已构成挪用公款罪,请求法院依法判处。
并随案移送了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相关书证等证据。
被告人向邦虎辩解自己有挪用公款的行为,但具体数额不清楚,应以相关账目和记载为准,请求法院依法公正判决。
辩护人林兆甲的辩护意见是,一、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向邦虎挪用公款23588.92元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1、起诉书认定被告人收取各种费用44130.50元的证据不足,被告人经手的收入这一客观事实,应该由会计凭证、账薄等直接证据来证实,而公诉机关没有向法庭提供,所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被告人经手的收入是44130.50元;2、同样理由起诉书认定被告人开支20541.58元的证据不足;3、由于无法认定被告人的收入和支出的数额,也就无法认定被告人挪用公款的数额,同时,公诉机关认定被告人将下余的公款用于玩啤酒机(赌博)的事实只有被告人的口供,没有其它证据印证,应不予认定。
二、公诉机关认定被告人犯挪用公款罪的事实是推定的,属主观定罪。
由于公诉机关没有直接证据(即相关收入和支出凭证)证实被告人挪用公款的事实,仅凭相关证人证言、被告人的供述等证据来证实,证人证言具有相当大的主观性。
三、村和学校组织人员进行清理,清理人员不具有专业知识,清理程序不合法。
综上述,根据我国刑法客观性定罪和疑罪从无的原则,应依法宣告被告人无罪。
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向邦虎属在编正式教师,1998年9月从秭归县归州镇盐关小学调入该镇贯垭小学任该校政教主任,并代管学校财务,经手收取在校学生学杂费、校服款等费用,并负责学校一切费用的开支。
1998年9月至1999年4月,被告人向邦虎收取了部分学生学杂费及校服款,除开支部分外,将其余的公款用于个人使用(被告人自己供述用于玩啤酒机和日常使用)。
1999年4月7日,被告人向邦虎在得知学校要退学生交纳的校服款,而自己将公款挪用无力归还的情况下,自动离职出走。
学校发现被告人向邦虎离职出走一直未归后,于1999年5月19日向香溪镇政府、教育组、派出所和秭归县人民检察院写出书面的《贯垭小学关于追索向邦虎携带公款出走的报告》。
1999年7月1日,学校老师余麒麟、李有金和村干部屈克助、屈家明对被告人向邦虎经手的财务进行了清理,通过被告人向邦虎记载在备课本上的收入、支出记录,结合被告人向邦虎经手保管的所有单据进行清理计算,得出了被告人向邦虎收取学生学杂费、校服款、资料费等共计44130.50元,开支16312.25元,结余27818.25元被被告人向邦虎予以挪用的结论。
清理结束后,屈家明在笔记本上作了记载,但参与清理的人员没有在屈定明的记录上签名。
2004年5月,被告人向邦虎在福建被抓获归案。
侦查阶段,被告人向邦虎通过查看屈家明所记载的清理情况,认为清理情况记载应该是客观公正的,清理人员不存在有意害他,但支出还有1998年的超支346.60元、作业本1730.60元、辅导作业2131.12元、办公室内遗留现金7元、存折余额14.01元,共计4229.33元。
由此,公诉机关得出被告人向邦虎实际经手收入44130.50元、支出20541.58元,结余23588.92元被挪用的事实。
被告人向邦虎归案后,向秭归县人民检察院交纳现金23588.92元。
公诉机关向法庭提供了以下证据以证实其指控:1、被告人向邦虎的供述,证实⑴被告人于1998年9月1日到贯垭小学,任该校政教主任,代管学校财务;⑵在代管学校财务期间收取学生学杂费和校服款总共约4万余元,支出2万余元,收支差额约2万余元,主要用于玩啤酒机(赌博)和日常开支,但具体数额记不清,备课本上有记载,还有收入、支出单据,准确的数额应以原始单据为准;⑶屈家明处复印的关于贯垭小学向邦虎经手账目清账情况记载应该是比较客观公正的;⑷支出遗漏的有1998年的超支346.60元、购作业本1730.60元、购辅导作业2131.12元、办公室内遗留现金7元、存折余额14.01元,共计4229.33元;⑸通过检察机关提供的清理记载和有关支出单据计算,收支节余23588.92元的数额应该是准确的,但具体数额应以账目为准。
2、证人向恒沛的证言,证实向邦虎出走后,给有关部门写有报告,通过请示批准,由学校和村委会组织人员对向邦虎经手的财务,进行了三次清理,前两次是估算的,1999年7月1日第三次清理是以向邦虎自己在备课本上的记载、余麒麟老师统计的学生收交费情况,还有当年学生人数为依据进行清理的,数据是相当准确的,可以说当时计算出来的收入就是向邦虎经手学校财务时的实际收入,但开支是不是齐全我就说不准了,得出的结余27818元的结论是凭向邦虎当时经手的条据算来的,清理结束后,将向邦虎经手的所有单据打包封存,印象中是交给李有金保管的,清理当天我没有参加。
3、证人屈家明的证言,证实1999年5月2日,村与学校在一起就向邦虎出走一事开了会,并给政府打了报告,7月1日,屈克助、我,学校的李有金、余麒麟老师,其他人我记不清楚了,打开向邦虎住的房间,就向邦虎在1999年春季经手的财务情况进行了清理,清理结果是收学杂费和校服款、资料费共计44130.5元,支出书本费、日常开支、老师借支、食堂借支等共计16312.25元,收支相减算出向邦虎手中现金有27818.25元,收入是凭各班班主任提供的学生交费花名册及向邦虎的记载,支出中书本费是凭购书发票,日常开支是凭的原始支出凭证,老师借支和食堂借支是凭向邦虎的记录,在清理向邦虎的其他物品里,发现有7.00元的现金和基金会14.01的存折,清理结束后,向邦虎经手的所有单据及记账本都包好封存交给学校保管的。
4、证人屈克助的证言,证实向邦虎出走后,由学校和村组织人员对向邦虎经手的账目进行了清理,当时村里有我和屈家明,学校有李有金,好象还有彭孝才,清理结束后,我安排屈家明对当时的清理情况作了记载,余额27818.25元是当时清理情况的原始记载,这个记载就是根据向邦虎在备课本上、算术本上所作的记载以及一些零碎的记载形成的,当时还有原始单据,清理结束后将单据打包封好交给学校保管。
5、证人李有金的证言,证实1999年7月,由村文书屈家明、学校的余麒麟老师、我,印象中还有校长向恒沛,对向邦虎经手的财务进行了清理,用收入减支出算出向邦虎手中现金还剩27000多元,当时好象写有扎账结果,并且将向邦虎经手的所有原始单据和记载打包封好仍放在向邦虎所住的寝室抽屉里,后来这包账不知到哪里去了,清理结束后,因安排我当学校会计,向邦虎遗留的现金7元和14.01元的存折,还有两张老师的借据转到我手中了。
6、证人余麒麟的证言,证实向邦虎出走后,向的寝室一直没人动过,校长咨询派出所的领导后,由村和学校两方派人对向邦虎经手的财务进行了清理,由参加清理的屈家明、李有金和我根据在校学生花名册和向邦虎备课本上的记载,计算向邦虎经手的学杂费、服装费的收入,再根据向邦虎留下的开支条据计算向邦虎经手的支出,清账情况村文书屈家明有个记载,总收入44130.5元,支出16312.25元,结余27818.5元,清理结束后,所有条据打包封好交给谁保管的不清楚了。
向邦虎出走后,学校安排我任出纳,1999年4月25日、4月26、4月27日、5月27日开支的课辅资料款是我经手支付的。
7、证人李昆的证言,证实1999年4月,向邦虎携款外逃后,大约是5月份,分管教育的副镇长向琼华,教育组长谭国峰通知我到贯垭小学去开会,参加会议的有当时学校老师、村主任屈克助、文书屈家明等人,当时向恒沛和老师们在一起把向邦虎经手的账算了一下,大约有2万多元的缺口,我们学区老师的工资是由我们代发的,在代发工资时我和向邦虎结账,将课辅资料款的费用扣了,扣除的资料费是由向邦虎从自己经手掌管的收入中拿钱补发给老师的。
8、证人谭国峰的证言,证实1999年春季开学之后向校长让向邦虎任贯垭小学总务主任,大约是1999年2月,春季学期开学报名,向邦虎找到我,想在教育组借一万元准备离婚,后来教育组只借给他一千元钱,借钱不久,校长向恒沛向我反映,向邦虎把学校的公款带跑了,我安排向恒沛一是向政府反映情况,二是向公安机关报案。
后来学校、村委会对向邦虎经手的财务进行了清理,发觉向邦虎带走学校公款2万多元,向邦虎出走时没有向我请假,出走之后也没有与我联系,后香溪政府对向邦虎未经请假出走未归的行为作出了自动离职处理。
9、证人刘玉梅的证言,证实2001年1月17日我与向邦虎协议离婚,离婚时我给向邦虎补偿了现金15000元。
10、书证:秭归县教育局的证明及秭归县香溪镇人民政府的香政文(1999)53号文件,证实向邦虎属国家正式在编教师,1999年10月1日被香溪镇人民政府作出自动离职处理。
11、书证:屈家明记在自己笔记本上的《学校清账情况记载》,证实1999年7月1日由学校和村委会组织人员对向邦虎经手的财务进行清理,结果是收入44130.5元,支出16312.25元,结余27818.25元,遗留现金7元、存折余额14.01元。
12、书证:向邦虎1999年3月10日制作的《贯垭小学辅导作业分发结账单》,证实向邦虎购买辅导作业支出2131.12元。
13、书证:向邦虎的总务笔记账三张及教学用品结账单,证实向邦虎购买各种作业本的数量、各种作业本的单价,计算得出向邦虎购买各种作业本开支1730.60元。
14、书证:向邦虎经手的日常开支单据38张,证实向邦虎经管财务期间学校日常开支1640.50元。
15、书证:1999年2月24日的购书发票,证实向邦虎经手开支99年春季课本费12941.75元。
16、书证:1998年秋季贯垭小学经费报表,证实1998年秋季学校财务超支346.60元。
17、书证:1999年5月19日香溪镇贯垭小学书写的《贯垭小学关于追索向邦虎携带公款出走的报告》,证实贯垭小学在向邦虎出走后,给相关部门进行了书面报告。
[审判]秭归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公诉机关秭归县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向邦虎犯挪用公款罪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应依法宣告被告人向邦虎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