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军事合作及其制约因素

合集下载

冷战后美印关系分析及中国的对策

冷战后美印关系分析及中国的对策

冷战后美印关系分析及中国的对策一、浅析美印合作的战略考虑(一)印度方面的战略考虑首先,从地缘政治的角度上看,印度与巴基斯坦双方军事对峙已非一日,印度需要美国对巴基斯坦施压以维护印巴双方的和平环境。

同时,由于中印之间的军事冲突致使印度对中国长期抱有不信任的态度,加之双方地上边界谈判进展缓慢,印度需要借美国的力量牵制中国。

其次,从经济利益的观点出发,冷战之后,印度的经济没有了苏联的援助,发展艰难。

印度自90年代开始的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成果虽然很大却也使政府陷入了财政赤字的境地,印度政府在现实压力之下,决定面向西方尤其是美国打开国门,吸引国外的资金,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来建设经济。

再次,从军事角度出发,印度希望借助美国的军事力量抵御来自中巴的军事威胁,并拆散美巴同盟。

印度还想要学习美国先进的军事科技,引进美国的先进设备以提高自身的国防实力。

同时在核武器拥有国身份的问题上也需要美国的谅解与首肯。

(二)美国方面的战略考虑第一,美国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需要印度作为帮手来平衡南亚地区的势力,压缩中国的战略空间。

前美国国务卿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写道:“法国、德国、俄罗斯、中国和印度是主要和积极的地缘战略棋手”。

第二,美国从经济拓展的角度出发,需要打开印度广阔的国内市场。

印度自实行经济改革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且拥有众多的人口,这正符合美国发展经济的需要,且印度每年培养的大量信息技术人才也是美国极力争取的。

第三,美国需要维持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地位。

加强与印度的军事合作,可以起到牵制中国的作用。

同时,印度扼守印度洋要冲,美国希望通过军事上的合作达到印度参与美国的海上行动,既可护航保持航道安全,又可便于反恐。

在核不扩散问题上,美国也需要加强与印度的合作,防止核武器及核武技术扩散。

第四,美国不遗余力地推行西方式的民主政治模式,并将印度作为在亚洲成功的经典例子。

独立后的印度,经过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改革和调整,其社会性质已是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及对地区局势的影响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及对地区局势的影响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及对地区局势的影响美国印太战略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一项重要战略。

它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并对地区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的印太战略最早可以追溯到1941年至1945年的二战时期。

当时,美国与中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了合作,共同抵御日本的侵略。

这为美国建立与亚太地区的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

在冷战期间,美国在亚太地区加强了对抗苏联的努力。

美国与日本、韩国、菲律宾和泰国等国家签订了安全条约,承诺在必要时提供军事援助和保护。

美国还通过军事力量和经济援助支持了台湾。

随着苏联解体,印太战略进入了新的时代。

美国开始将其重点放在经济合作和亚太地区的秩序维护上。

1990年代,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立,旨在促进地区间的自由贸易和合作。

美国也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并加强了与印度和越南等国的合作。

21世纪初,美国印太战略进一步演进。

美国对中国的崛起感到担忧,并试图在亚太地区加强自己的存在。

2011年,奥巴马政府首次提出了“重返亚太”战略。

该战略的核心是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经济和外交力量。

美国增加了在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的军事部署,并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对地区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美国的存在加剧了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

中国认为美国的存在是对其权益和安全的威胁,并对美国在南海的活动表达了强烈不满。

这导致了中美之间的一系列争端和紧张局势。

美国的介入加深了地区内部纠纷。

美国在东海和南海的存在,加剧了中国与日本、菲律宾和越南等国之间的争端。

这使得地区稳定和和平的实现更加困难。

美国的印太战略也改变了地区其他国家的行为。

一些国家加强了与美国的关系,并依靠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

日本增加了自己的防务开支,并与美国加强了军事合作。

一些国家也试图通过与中国发展经济合作来平衡美国的存在。

这导致了地区的力量平衡的重新调整和复杂化。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使地区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紧张。

中美之间的竞争加剧,地区内部纠纷加深,力量平衡重新调整。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及对地区局势的影响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及对地区局势的影响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及对地区局势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印度的崛起,美国将印度洋地区视为其战略利益区域,并开始实施印太战略。

美国印太战略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保持亚太地区的稳定,保护美国自身的利益和安全。

该战略最初于2011年被提出,并以逐渐加强在印度洋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对印度的支持为主要内容。

在2017年特朗普政府上任后,该战略被重新制定,强调了经济合作和安全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加强与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关系,以形成一个更加密切的印太战略同盟。

针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是印太战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美国希望通过印太战略来形成一个反制中国的同盟体系,以抑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这也是美国近期与日本、菲律宾、韩国等国家签署防卫协议,并在南海、东海等地区展开军事活动的原因。

同时,美国通过印太战略加强了与台湾的关系,推动了与台湾的军事合作,并在南海维护其军事和安全利益,维护南海的航行自由。

美国印太战略的实施,使得印度成为了美国在印度洋地区的重要联盟国家。

这也加强了印度在地区的影响力,进一步拉近了印度与亚太国家的关系。

同时,美国通过印太战略的实施,也通过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和安全合作,来提高地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体而言,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和实施,对地区的影响较大。

其通过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联系,抑制中国在地区的影响力,同时也加强了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不过,由于中国也在积极推进其一带一路和中华民族复兴等战略,这也导致地区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

论影响美国外交决策的因素

论影响美国外交决策的因素

论影响美国外交决策的因素在美国外交决策中,存在诸多影响因素,以下就是几个主要的方面:1. 政治因素美国外交决策中,政治因素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美国是一个政治制度相对完善和政治力量高度分散的国家,在美国国内政治生态中,各种政治力量的影响力较为均衡,每个力量都有着独特的议程和利益。

政治力量的不同议程,也就会导致对外交问题的看法和利益上的取向不一样。

2. 经济因素美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而美国的外交政策也受到了国内经济利益的影响。

例如,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政策决策,就往往会受到国内能源成本、原油进口比例等直接与能源相关的经济问题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其他经济利益的制约。

3. 军事因素美国在全球拥有大量的军事基地和军事部队。

美国的外交政策往往会受到军事利益的影响。

例如,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合作和对抗,更多的是来自于两个大国之间的军事因素。

此外,美国的军工产业也会对外交政策产生巨大影响,例如,决定是否对某个国家实施武器禁运等。

4. 外交传统和文化因素美国外交政策传统上有很强的国际主义倾向,也就是美国在国际问题上更倾向于采取多边主义而不是单边主义。

此外,美国文化的特殊性也影响了美国的对外态度和政策倾向。

5. 媒体和民意因素在美国的对外政策制定中,媒体和民意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政治领袖和政府官员通常会受到媒体对其言论和行为的关注和监督,而公众和媒体的反应也会影响到外交政策决策的方向。

因此,在制定外交政策时需要考虑到公众和媒体的反应。

总之,在美国的外交政策决策中,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媒体和民意等多种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需要多方面权衡和协调,以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2024年美印防务安全合作协议书范文

2024年美印防务安全合作协议书范文

2024年美印防务安全合作协议书范文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为美国政府授权的防务安全机构,乙方为印度政府授权的防务安全机构,双方希望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防务安全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因此,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合作目的1.1 本协议旨在加强双方在防务安全领域的合作,包括但不限于情报交流、联合训练、技术合作等。

1.2 双方应通过本协议建立一个稳定、高效的合作机制,以促进双方的共同利益。

第二条合作范围2.1 双方同意在以下领域开展合作:2.1.1 情报共享:双方同意在遵守各自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共享有关恐怖主义、极端主义、跨国犯罪等威胁的情报。

2.1.2 联合训练:双方同意定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和训练,以提高双方的协同作战能力。

2.1.3 技术合作:双方同意在防务技术领域进行交流与合作,包括但不限于武器装备的研发、生产和维护。

第三条合作机制3.1 双方同意成立一个联合工作组,负责协调和执行本协议项下的合作事宜。

3.2 联合工作组应定期召开会议,评估合作进展,并就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商。

第四条保密条款4.1 双方应对本协议内容及在合作过程中获得的任何信息予以保密,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

4.2 保密义务在本协议终止后继续有效。

第五条协议的修改和终止5.1 任何对本协议的修改和补充,应经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定。

5.2 任何一方均可在提前____天书面通知对方的情况下终止本协议。

第六条争议解决6.1 本协议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6.2 如协商不成,双方同意提交至国际仲裁机构,按照该机构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

第七条其他7.1 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形势与政策》我国的周边形势

《形势与政策》我国的周边形势

形势与政策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我国外交应如何应对周边国家形势的新变化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周边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安全问题就像一条V形热点线,呈放射性特点,在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东南部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V形线的左端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大陆线,有中亚五国问题,阿富汗冲突、印巴冲突、印中争端等问题;V形线右端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海洋线,有日俄北方四岛之争,日韩的竹岛(独岛)之争、朝鲜半岛之争、中朝黄海大陆架之争、中日东海大陆架之争和钓鱼岛之争以及南中国海之争等。

面对周边环境的动荡局势,面临如此艰巨而又严峻的挑战,中国外交必须做到冷静应对周边外交,妥善处理中国外交,让自身处于积极主动的位置,步步为营。

在制定方针上,必须以大局观出发,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客观的分析,积极促进和谐周边稳定发展。

(一) 周边外交凸现重要性周边地区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平发展与民族复兴具有特殊重要性,是中国对外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的关键所在,其局势稳定与否也将直接关系到中国国内的发展。

因此,周边外交具有无比重要性。

其重要性有三个方面:1、国家安全方面:周边地区是维护中国国家安全、捍卫中国主权统一与领土完整、开展反分裂斗争的主战场,是防御外敌入侵的前沿,是中国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缓冲带与战略屏障。

2、中国政治与对外战略方面:周边地区是中国国际政治利益的重要区域,是中国崛起成为世界大国不可逾越的环节与必经之地,是中国与其他力量中心打交道的主要平台,是中国对外展示实力与施加影响的主要场所,是中国对外发挥国际作用的主要地区,是中国担当“负责任大国”力所能及的主要舞台。

3、经济方面:周边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外贸市场,是中国海外能源供应与资源保障的主要地区。

中国周边外交的主要目标之一便是,为中国集中精力于国内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基本安定的周边环境,使其不干扰与分散中国的主要精力,并尽量避免被卷入周边地区的战乱与动荡之中。

美印“2+2”对话和安全合作对印太安全的影响和挑战

美印“2+2”对话和安全合作对印太安全的影响和挑战

2018年9月6日,美印“2+2”对话在印度新德里正式举行。

这是美印两国外交和国防部长第一次举行此类对话,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国防部部长马蒂斯和印度外交部部长斯瓦拉吉、国防部部长西塔拉曼就双边政治、外交和军事安全合作等重大问题进行了会谈。

对话取得了重要成果,双方签订了相关军事合作协定,两国防务伙伴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

从目前合作势头看,美印两国可能会发展成为更加紧密的防务战略伙伴,并对印太地区安全关系产生影响。

本文首先从美印安全关系演进与“2+2”对话入手,然后分析本次对话成果及对印太安全环境的影响和挑战,最后从地缘政治视角分析美印防务合作对中国的影响,并对中国的应对策略进行思考。

美印安全关系演进与“2+2”对话印度由长期主张不结盟、安全自治政策,逐步同美国建立起“2+2”外交安全对话机制(该机制一般由美国同其盟国所建立),这与莫迪政府旨在让印度在世界事务中发挥作用,以及美国推动印度成为全球性大国的做法密切相关。

印度独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印两国关系特别是安全关系很不顺畅。

这种状况从印度进口美国军事装备上可见一斑:1947年到2005年期间,印度向美国采购并得到美国同意出口的军事装备,其总额大约为4亿美元。

2005年以来,印美签订的印度军事装备采购合同,其总金额已达到150亿美元。

[1]而冷战时期,印度军事装备采购清单中,四分之三以上来自苏联。

历史上,美印安全合作长期不顺的基本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

第一,印度长期奉行有倾向的不结盟政策。

印度独立后在国际政治舞台似乎是中立主义和不结盟主张的旗手,其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颇受关注和欢迎。

但是,在冷战两极格局时期,美方认为印度的不结盟实际上是倾向于苏联,或称对苏倾斜的不结盟政策,因此不受美国欢迎。

第二,美国同巴基斯坦的安全同盟关系是印度对美国推进安全合作的主要障碍。

1954年,美国拉巴基斯坦加入中央条约组织,巴基斯坦成美印“2+2”对话和安全合作对印太安全的影响和挑战蔡鹏鸿内容提要2018年9月6日,美印“2+2”部长级对话在印度举行,双方签署《通讯兼容与安全协议》,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从而提升了美印防务战略伙伴关系,加强了美印海军互动的品质。

印美在印度洋地区的战略合作及中国应对研究

印美在印度洋地区的战略合作及中国应对研究

作者: 陈建山
作者机构: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院
出版物刊名: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页码: 90-106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1期
主题词: 印美;印度洋;合作;新态势;动因分析
摘要:近来印美在印度洋的合作呈现新态势。

双方的联合军演规模越来越大,海上军事合作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入。

有以下主要动因:印美欲共同制衡所谓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日益威胁和挑战;共同维护印度洋地区日益紧要的非传统安全;美印权力变化使双方试图相互借重。

印美在印度洋地区合作虽有共同维护非传统安全的积极一面,但是其主要目标却是在制衡中国。

这应该引起中国必要的警觉。

首先,中国应当与美国等域外大国、印度及其他印度洋沿岸国家建立印度洋地区合作机制;其次,中国应当积极构建印度洋地区海权话语权框架;再次,中国应当在印度洋地区推动建立'印度洋共同体'。

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教育心得体会一、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与发展趋势在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总体上趋向缓和,为我国发展提供了一个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面临挑战。

1.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面临挑战2007年发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在全球化浪潮下,迅速波及全球,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这场金融危机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影响到实体经济,美国、欧元区、日本以及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相继陷入衰退,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

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下降到2.5%,2009年更是出现了二战以来首次的负增长。

面对危机,全球各主要经济体联手应对,包含了主要发达国家和重要发展中大国的20国集团(G20)取代原有的七国集团,成为世界经济协调的重要组织。

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积极倡导下,金融危机后,20国集团先后召开了3次首脑峰会,并达成共识共同制定刺激世界经济增长的行动计划,刺激本国经济,以配合全球应付金融危机。

在全球的联合干预下,这些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取得初步成效,特别是到2009年下半年,各国经济出现复苏迹象:2009年第3季度美国经济增长了2.8%,中国增长了8.9%,而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国际原油价格也在2009年10月回升至80美元一桶,创下了自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

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由2009年的-1.1%上升至3.1%,世界银行也预测2010年全球GDP的增长将达到2.7%。

但全球经济的发展是否彻底走出了低谷,目前的复苏能否持续下去,仍然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球金融体系的不确定性,金融机构内部的不良资产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据统计,全球金融机构在危机中的潜在损失高达3.6万亿美元,至今尚有一半未暴露出来。

这些金融体系内的不良资产一旦全部暴露出来,市场上再有一些风吹草动,可能会急剧恶化。

2009年迪拜世界宣布推迟支付三十几亿美元的债务,马上就影响了全球的金融市场。

权力、安全、经济利益与冷战后的美印关系

权力、安全、经济利益与冷战后的美印关系

权力、安全、经济利益与冷战后的美印关系汇报人:日期:•权力与美印关系•安全与美印关系•经济利益与美印关系•美印关系的互动与影响•结论与展望目录01权力与美印关系权力政治在国际关系中具有重要影响,冷战后的美印关系也不例外。

美国和印度作为两个大国,在地区和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权力的竞争和博弈。

国际关系的权力平衡常常受到地缘政治、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在美印关系中均有体现,并影响了两国在冷战后的权力动态。

权力政治与国际关系美国在冷战后的全球权力地位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了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

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其价值观和战略利益,试图建立单极世界秩序。

然而,随着其他大国的崛起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的全球权力地位逐渐受到挑战。

印度在冷战后的地区权力地位印度在南亚地区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并试图扩大其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范围。

印度在冷战后的经济发展也为其在地区内的权力地位提供了支持。

印度在冷战后逐渐崛起为地区大国,具有广泛的地缘政治影响力。

02安全与美印关系冷战后的全球安全格局全球核武器扩散冷战后,全球核武器扩散问题日益严重,包括朝鲜、伊朗等国家和地区拥有或试图拥有核武器。

国际反恐合作冷战后,国际反恐合作逐渐成为国际安全合作的重要议题,美印在此领域的合作也逐渐加强。

冷战后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冷战结束后,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包括多极化趋势加强、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等。

1美国的安全战略与政策23冷战后,美国将战略重心从中东地区转移至亚太地区,加强与亚太国家的安全合作。

美国全球战略重心转移美国发动了反恐战争,打击恐怖组织和基地组织,维护美国自身安全和全球反恐合作。

反恐战争美国实行全球核威慑战略,保持强大的核武器库,并试图通过核现代化和降低核门槛来应对潜在的威胁。

核武器政策印度将印度洋地区视为其安全利益的重要区域,加强在该地区的军事部署和合作。

印度洋地区安全核武器发展反恐合作印度拥有核武器,并试图通过发展核武器来提高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及对地区局势的影响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及对地区局势的影响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及对地区局势的影响1. 引言1.1 印太战略的背景印太战略的背景可以追溯到美国在二战后逐渐崛起为全球超级大国的过程。

随着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美国开始意识到亚太地区的重要性。

1950年代,美国开始将这一地区视为其战略利益的核心,并通过与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和安全承诺来保护自己在该地区的利益。

冷战时期,美国将印度洋和太平洋两大地区纳入其战略考量范围,并在该地区加强军事存在,以遏制苏联的扩张。

随着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安全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该地区的战略定位,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战略方针,其中就包括了印太战略。

印太战略旨在加强美国与亚太地区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政治合作,维护区域的和平与稳定,同时也是美国在亚太地区发展自身利益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印太战略的制定背景是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和安全环境的全面认识和分析,旨在确保美国在该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有效维护和提升。

1.2 印太战略的意义美国印太战略的意义在于塑造亚太地区的安全格局,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和战略地位。

这一战略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印太地区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其稳定和繁荣对全球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美国通过印太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可以促进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确保自身在该地区的经济利益。

印太地区是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战略区域,其安全稳定直接影响全球的和平与安全。

美国通过印太战略的推动,可以加强与盟友和伙伴国家之间的军事合作,巩固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和地位,确保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印太地区还涉及到诸多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海洋资源保护、跨国犯罪等。

美国通过印太战略的推进,可以与地区各国合作,共同解决这些挑战,推进全球治理的进程。

2. 正文2.1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可以追溯至冷战时期,当时美国开始关注亚太地区的战略重要性。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的发展,美国加大了对印太地区的战略投入,并于2011年正式提出"重返亚太"战略。

“四方安全对话”的新发展及前景探析

“四方安全对话”的新发展及前景探析

“四方安全对话”的新发展及前景探析刘阿明【内容摘要】自2017年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重新启动以来,其虽然只开展了少量且缺乏实质性内容的行动,却引发了大量讨论和高度的政策关注。

纵观这一对话的发展演变可以看出,四国之间的某些共识构成了其重启后的显著特点,如更明确地将目标指向中国、以“民主价值观”作为秩序构建的出发点、服务于美国“印太战略”的需要以及开始将关注重点延伸至发展和治理领域等。

基于这些新特点,“四方安全对话”在近三年来的实践中提升了四国之间的战略联系和协同作战能力、从议题领域和地理范围两个维度拓展了四国的战略合作、在外交上释放了四国团结一致的政治信号,并强化了美国主导的地区安全结构,从而对“印太”地缘环境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尽管从组织内部以及次区域战略环境角度分析,“四方安全对话”的前景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考虑到这一新的地缘战略安排针对中国的目标指向性,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并审慎地予以应对,是中国从外交上塑造地区和平秩序、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四方安全对话印太战略三边合作地区秩序东盟方式【作者简介】刘阿明,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上海邮编:200020)【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68-(2021)01-0088-22【DOI编号】10.13851/ki.gjzw.202101005“四方安全对话”的新发展及前景探析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简称Quad或“四方对话”)机制沉寂多年之后于2017年再度“复活”,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在此之前,虽然它们之间的三边和双边合作取得了进展,但四方对话和联合行动却未出现。

对于该机制的重启,既有充满担忧的批判性观点,又有乐见其成的积极评价。

无论如何评价,该机制都引发了更多的讨论和政策关注。

本文通过梳理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的发展演变,试图回答以下问题:与2007年的首次出现相比,重启的机制具有哪些新特点?经过三年的演进,它对地区以及国家间关系带来了什么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四方安全对话”的发展前景进行研判,并进一步分析在新的地缘战略形势下,中国应如何应对这一再次出现的地缘战略安排。

加强军事国防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加强军事国防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隐伏危机的战略地缘环境迫切需要强大的国防力量来弥补。

(一)、国防历史的回顾大家都知道,古代有四大文明古国: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

但是到现代硕果仅存的国家也只有一个中国了。

巴比伦是彻底地消亡了。

埃及和印度虽然还作为国家存在着,但是,统治着它的民族早已经象走马灯一样换了又换。

因为其他三个文明古国只具备发展文明的必要条件,水源充足、植被茂盛、资源丰富,但是缺乏必要的地缘战略优势,优越的资源条件反而被其他民族垂涎三尺。

唯独只有中国,在古代交通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东靠大海,西倚高原,南接从林,北临沙漠,在中华文明的萌芽时期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安全屏障,使中华文明在一个相对优越的环境里发展繁荣。

从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两种不同文明的激烈碰撞,偶然有周围的匈奴、吐蕃、鲜卑族骚扰滋事,但都不足为大患。

唐宋以后,文明相对成熟,实力相对强大。

因此当中国强大的时候,就赶跑他们(驱逐匈奴,怛罗斯战役),在相对积弱的情况下,就用优势文化来同化他们。

较好的地理位置,从客观上保证了文明的蓬勃持续发展(类比于近现代美国的对该国在两次大战成为第一强国的事例)。

与欧洲无数城邦小国在匈奴西迁带来的一波又一波的种族迁徙和外族入侵中烟飞灰灭比起来,简直就象是世外桃源一样。

但是到了近代,对我们有利的战略环境就发生了变化。

随着欧洲工业化的推进,蒸气机、火炮的发明,原来是我们的安全屏障的大海、长城,现在可以轻而易举地逾越。

而当时的清政府并没有及时地意识到这一点,没有及时扩充军事实力来弥补战略地缘缺陷,确保国防水平,因此(以前海上的小患也有,例如唐朝的白江口大战、明朝的倭寇)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百余年内,西方列强跨(海)洋而来,光从海上入侵中国就达470余次。

广袤无垠的西伯利亚荒原、荒无人烟的兴安岭、雄伟的万里长城,再也挡不住俄罗斯人侵略的脚步(莫斯科公国-彼德大帝-苏联2平方公里/天)。

虽然青藏高原不适合英国人居住,也叫他们折腾出一个麦克马洪线出来。

美国与巴基斯坦关系的改善及其制约因素

美国与巴基斯坦关系的改善及其制约因素

美国与巴基斯坦关系的改善及其制约因素作者:邓红英来源:《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0年第1期邓红英摘要:冷战后,巴基斯坦在美国外交中的战略地位明显下降,特朗普上台后更是重印轻巴,推出了高度重视印度的南亚战略和印太战略,对巴基斯坦则实行极限施压政策以逼其加大反恐力度。

美国的政策变化引起了巴基斯坦政府和民众的不满与抵制,两国间出现激烈的外交纷争,美巴关系陷入僵局。

然而,巴基斯坦在美国的阿富汗战争和外交战略中处于不可忽视的地位,并且巴基斯坦是具有一定的对美反制能力的地区强国,特朗普政府在更为重要的阿富汗和谈问题上需要得到巴基斯坦的帮助。

在权衡利弊后,特朗普政府调整对巴基斯坦政策,从以压促变调整为拉拢利用,美巴关系随之从高度紧张走向逐渐缓和。

然而,美巴在短期利益和长远战略上都存在难以弥合的矛盾和分歧,双边关系发展缺乏坚实的合作基础和长远计划,两国在主要的共同利益——阿富汗政治和解方面存在目标和利益差异。

此外,美印关系不断提升,使美巴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困难重重。

美国不愿放弃在巴基斯坦及邻近地区的战略利益,短期内会维持美巴合作,但从长远看,众多挑战和制约因素使两国关系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美巴关系的走向不仅影响到南亚局势,还会冲击到我国的周边安全、中巴关系的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应当密切关注。

关键词:美巴关系;特朗普政府;反恐政策;阿富汗和谈;美印关系收稿日期:2020-01-02作者简介:邓红英(197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印度外交政策、中印关系及国际安全。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印度周边外交政策变化及我国对策研究”(16BGJ062)的阶段性成果。

冷战后,随着苏联退出阿富汗和走向解体,巴基斯坦在美国外交中的战略地位明显下降,因核武器、地区安全以及民主政治方面的矛盾和分歧,美巴关系持续走低。

“9·11”事件后,巴基斯坦政府在权衡利弊后选择加入美国领导的反恐联盟,两国关系再次升温。

美印经贸关系的现状-特点及前景

美印经贸关系的现状-特点及前景

美印经贸关系的现状\特点及前景内容提要:近年来,美印经贸关系取得了长足进展,突出表现是贸易和投资领域发展快速、高科技和能源领域合作成为亮点、经济互补性强以及合作走向机制化。

美印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面临印度经济环境欠佳、双边贸易摩擦不断以及知识产权纠纷等很多问题,但在相互战略需求和经济利益驱动等因素的作用下,美印经贸关系将会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美国印度经贸关系长期以来,经贸关系是美印关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根据印度商工部的数据计算,从1997年到2000年,印度对美国的年均出口额仅有79.09亿美元,同期的年均进口额也只有34.82亿美元。

从2000年克林顿对印度进行突破性访问以来,美印关系定位不断提升,从“新型伙伴关系”到“长期伙伴关系”再到“战略伙伴关系”,加深在战略、安全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合作成为两国共同目标,美印经贸关系由是取得了长足进展。

一、不断深入的美印经济合作冷战时期,美印两国在政治方面存在着相互疏远、隔阂甚至是敌视问题,在经济方面,虽然一直保持了双边经济联系,但不太密切。

2000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时隔22年之后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关系进入新阶段。

在克林顿访印期间,两国发表了《美印关系:21世纪展望》的联合声明,一致同意建立“持久的、政治上有建设性、经济上有成果的新型伙伴关系”。

双方签署了有关经贸、科技、能源、环境合作的文件,包括40亿美元的商业合同、20亿美元的政府出口支持、4500万美元的发展援助等。

两国还决定通过广泛的高层会晤和经济对话来促进经济合作,对话领域包括金融与投资、贸易政策、商业对话、能源及环境等方面。

同年9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正式访问美国,双方重申有关加强双边关系的承诺,继续落实双方在各个层次的对话安排,推动在各个领域的合作。

在访问期间,两国达成了一项贸易协议,印度降低从美国进口纺织品的关税,美印还签署了近lO亿美元的支持美国向印出口的协议。

2001年,上台伊始的布什政府从全球战略和地区安全利益考虑,积极推动美印关系“转型”,政治关系快速升温推动了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

探析析印美关系的发展及其战略影响

探析析印美关系的发展及其战略影响

探析析印美关系的发展及其战略影响摘要:近两年,随着印美领导人的互访,印美战略伙伴关系达到了新的高点,其原因是双方各有政治、经济、科技和地缘战略利益的需求考虑。

印美关系快速发展,将会对南亚地区、亚洲地区的力量平衡乃至全球战略态势产生影响。

由于双方在全球战略格局、地区安全形势、国家安全战略以及与其他大国关系上存在分歧。

两国关系的发展也存在一定限度。

关键词:印度美国国家关系现状前景近年来,印美关系明显升温。

20XX年7月,印度总理访美受到高规格礼遇,两国宣布完成“战略伙伴关系后续行动”的规定动作,进入“新型全球合作伙伴关系”的时代。

20XX年3月,美国总统布什访问印度期间,两国又签署了具有突破性的民用核能源合作协议,标志着印美战略伙伴关系达到了新的高点。

如何把握印美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轨迹,如何认识印美发展战略关系的深层考虑,如何看待印美关系的战略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重要问题。

印美关系的发展轨迹近几年来,印美关系出现了十分引人瞩目的发展。

20XX年,克林顿对印度进行了正式访问。

这是美国总统在时隔22年之后对印度进行的首次访问,无疑对加强两国关系具有历史性意义。

布什执政以后,印美关系继续加强。

美方为加强对印拉拢的力度,对到访的印度官员给予破格接待。

印美高级官员一再强调“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和“世界最强的民主国家”之间的“天然盟友关系”。

布什连任总统以来,印美关系进一步快速升温。

正如时任美国负责南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克里斯蒂娜·罗卡所说,20XX年是“美印双边关系的分水岭”。

20XX年3月,国务卿赖斯出访亚洲,将印度作为第一站。

她在新德里时公开宣称美国将“帮助印度成为21世纪的全球大国”,美国务院发言人和驻印大使也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完全同样的观点。

同年6月,印度国防部长穆克吉访美期间,与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签订了一份引人注目的国防合作文件——印美国防合作新框架》。

根据这份文件,美国给予印度一系列“准盟友”的待遇:联合生产先进武器、加强在导弹防御领域的合作,解除对印出口敏感军事技术的禁令。

如何认识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

如何认识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

如何认识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就我而言,在这20年见证了中国一步步的变强,但是不安全感却在上升这是因为当前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进程不可逆转,但是全球性挑战更加突出,国际安全形势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日益明显。

由于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各国在政治上的合作,但是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以及各国之间利益的取向不同,又必然导致合作之中又有分歧,当矛盾大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摩擦不快甚至靠武力来解决问题,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是多极化发展,逐渐摆脱超级大国充当世界警察的局面,正是因为这样在合中有分,分中有合的实际情况导致了未来情况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用一句经典的话讲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分合的过程中,有的国家遭受苦难成为历史的牺牲品,有的国家却在不断成长壮大,所以面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多变性,对于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而就目前来看,邓小平说的好"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已从经济领域向政治领域、社会领域蔓延,引发部分国家和局部地主动荡。

恐怖主义、核扩散、信息安全、自然灾害等全球性挑战对各国安全威胁明显增大。

以世界大势而论,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交织越来越深化,界限越来越模糊,相互抬升共振效应越来越突出,导致世界多数国家的危机感和不安全感都进一步上升。

传统安全威胁,主要包括国家面临的军事威胁和威胁国际安全的军事因素。

目前,世界军事安全形势正在开始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调整与变革。

世界主要军事力量,特别是美国及其盟国已进入新一轮的军事扩张期。

首先,表现在各国的军费开支不断增长上。

即使在金融危机发生后,虽然全球经济出现整体下滑趋势,但是世界军费开支却仍然呈现大规模增长,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有可能出现,世界和平与安全将受到威胁。

其次,各大国特别是美国在加紧军事战略的调整和改革。

美军战争准备重点已由打赢两场同时发生的大规模地区战争转变为进行“全范围”战争,这其中包括所谓动用国家乃至盟国的综合力量对付“潜在的全球性竞争对手”的“国家级战争”。

印度军事改革:动因、现状及困境

印度军事改革:动因、现状及困境

基金项目:云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CY2262420219)作者简介:袁 群(1971—),男,安徽淮北人,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黑 然(1992—),男,云南昆明人,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国际关系研究。

① 卡吉尔战争: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为了争夺克什米尔地区而在1999年爆发的战争,印度方面遭受的伤亡较大,但最终以印度的胜利告终。

2022.7No.7,2022学 术 探 索AcademicExploration2022年7月July,2022印度军事改革:动因、现状及困境袁 群,黑 然(云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摘要:军事改革是印度进行军事现代化建设的主要途径,也是国家军事力量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家安全挑战,在内外因素的驱动下,莫迪政府正以空前的力度狠抓军事改革,竭力打破国防建设的桎梏。

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大背景下,受国防军费长期不足、军事外交伙伴选择受限、国防参谋长一职再度空缺及军内争斗不断加剧等现实问题的影响,印度军改深入推进可谓举步维艰,而莫迪政府今后采取的措施也将切实关乎军改进程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印度;莫迪政府;军事改革;地区霸权中图分类号:D7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22)7-0050-09 印度军队的前身是英国在印度建立的殖民地军队。

[1]1947年国家独立后,以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安全为目的,印度海、陆、空三军历经“印度化”过程,建立并逐渐完善了三军国防体制,从而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兵种配置。

[2]如今,印军完成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成为印度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推行地区霸权政策的有力工具,加上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Modi)上任后大力推动国防建设和军事改革,截至2021年,印度在全球军事力量年度评估中已居于第四。

美印防务协议书

美印防务协议书

美印防务协议书甲方(以下简称“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以下简称“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与乙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防务合作事宜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合作目的1.1 本协议旨在加强甲方与乙方在防务领域的合作,提升双方的防务能力与安全水平。

第二条合作范围2.1 双方同意在以下领域开展合作:2.1.1 军事技术交流与研发;2.1.2 军事装备的采购与维护;2.1.3 联合军事演习与训练;2.1.4 情报共享与安全合作。

第三条合作原则3.1 双方应遵守各自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对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2 双方应本着互信、互利的原则,确保合作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第四条合作方式4.1 双方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合作:4.1.1 定期举行工作组会议,讨论合作事宜;4.1.2 建立联合工作组,负责具体合作项目的实施;4.1.3 通过互访、研讨会等形式,增进双方了解与信任。

第五条保密条款5.1 双方应对合作过程中获得的对方信息予以保密,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

第六条知识产权6.1 双方应尊重并保护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不得擅自使用或转让。

第七条争议解决7.1 因本协议引起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任何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7.2 如果协商不成,双方同意提交至____仲裁委员会,按照其仲裁规则进行仲裁。

第八条协议的修改与终止8.1 本协议的任何修改和补充,必须经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认;8.2 任何一方均可在提前____个月书面通知对方的情况下终止本协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印军事合作及其制约因素赵青海2012-12-31 9:40:10 来源:《国际问题研究》(京)2008年5期作者简介:赵青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

内容提要:军事合作是美印两国关系发展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美印战略伙伴关系的逐步确立,双方在军事防务领域的合作进展迅速。

但与此同时,制约双方军事合作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这反映了美印战略伙伴关系亦有其局限性。

关键词:美国印度军事合作一、美印军事关系的新发展冷战期间,为了遏制苏联的扩张,美国与巴基斯坦建立了军事同盟关系。

印度为避免卷入东西方阵营的对抗选择了不结盟政策。

但在1971年,印度与前苏联建立了具有军事同盟色彩的战略合作关系,在安全利益上与美国发生冲突。

在此背景下,尽管冷战时期美国也曾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但这种援助是有限的,不时受各种事件的影响而中止。

冷战结束后,美印开始寻求改善双边关系。

1995年1月,美国国防部长佩里访印,两国签订了《美印防务关系协议》,规定除了在军品生产和研究上进行合作外,还将进行军职人员和非军职人员的交流。

1998年印度进行核试验后,美国对印度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和军事制裁,两国关系跌入谷底。

但此后,美国开始重新认识印度在亚洲的地缘战略地位和大国潜力,着手修复与印度的关系。

2000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对印度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与印度签署了《印美关系:21世纪展望》这一指导21世纪印美关系的框架性文件,从而确立了美印“持久的、政治上有建设性、经济上有成果的”新型伙伴关系。

同年9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回访美国。

美印两国开始在反恐、联合国维和行动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合作。

作为回应,美国开始放松对印度的经济制裁,部分恢复了对印武器装备零部件的供应和同印度的军事交往。

美印关系开始走出因印度核试验导致的阴影,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布什政府上台后,更加强调同印度进行战略对话的重要性,认为印度是“具有全球性地位的新兴大国”,是维护亚洲安全的关键因素。

印度人民党政府也大力拓展与美国的关系。

2001年5月1日,布什政府宣布新的导弹防御计划后,国际社会一片谴责之声,印度政府却宣布理解和支持美国的这一决定。

“9•11”事件后,印度表示支持美国打击恐怖主义,布什总统于当月解除了因印度核试验而对其实施的经济和军事制裁。

此后,印度对美国的反恐战争不仅给予了外交和道义上的支持,而且还在一些实质性问题上和美国进行了密切的合作,如印度海军为美国军舰通过马六甲海峡、支援在阿富汗的“持久自由行动”提供护航巡逻;若干美国军舰使用印度港口设施停泊、休整。

两国关系迅速升温。

2004年1月,美印达成“战略伙伴关系后续步骤”,主张在此框架内加强两国在民用核能、空间技术和高科技领域的合作。

2005年7月,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同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联合声明,决定把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推向全球伙伴关系的新阶段。

伴随美印关系不断升温,美印两军交流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两军高层互动频繁,军事磋商与合作逐步机制化。

进入新世纪后,美印两国国防部长和高级将领交流频繁。

仅2007年以来,美海军作战部部长米歇尔•马伦、太平洋战区司令部司令基廷、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相继访问印度。

美印在军事领域已建立起多层次对话机制,如副国防部长级防务政策小组,下设防务联合工作小组、联合技术小组、军事合作小组、国防技术安全小组等,这些小组每年举行一到两次交流活动。

2005年6月,印美签署了《美印防务关系新框架》,对未来10年的两国军事合作进行了规划,内容涉及联合军演、合作研发和生产武器装备、人员培训与交流等方方面面。

2007年7月,美国防部国防安全合作局局长杰弗里•科勒中将在访问印度期间透露,美国防部与印度内阁国防安全委员会商讨签订双边后勤支援协定的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

根据该协定,未来两国将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为对方军队提供各种后勤保障。

例如,以无现金交易模式为对方战舰和战机提供加油等支援,然后等到年底统一结算。

该协议一旦达成,两国未来将可以在全球任何需要的地点互“借”对方的军事装备,而不必从本土进行远程运送。

(二)联合军事演习规模扩大。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印在印度洋海域、马六甲海峡、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以及阿拉斯加等地多次举行联合军演。

参演兵力涉及两国诸军兵种,演习科目逐步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其中,始于1994年的美印“马拉巴尔”系列海军演习最具代表性。

该演习每年进行一次,且从双边发展到多边。

2007年9月在印度洋举行的“马拉巴尔—2007”五国联合军事演习中,美国、印度、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共出动20000多人、28艘战舰、3艘航母和150多架各型战斗机。

2008年8月,印度空军将第一次与北约及其他美国盟国的空军参加在美内华达州的内利斯空军基地举行的“红旗”空战军演。

该军演训练飞行员在实战环境下的作战能力,它将是印度参加美国主办的军演的最高等级,表明美印军事关系已发展到新的层次。

在各种演习中,美十分重视加强印军与美军的协同作战能力。

2004年,美海军首次为印度舰艇安装了“联合战区信息交换系统”,实现了战术情报共享,提高了参演部队的态势感知和信息互通能力。

在2007年“马拉巴尔”演习期间,印度采用了北约的作战程序。

美国甚至允许印度海军进入其中心卫星系统,使双方舰艇能相互交换音频、视频数据。

(三)美国对印军售质量升级。

美国已同意售印E-2C“鹰眼”预警机和P -3C“猎户座”海上反潜巡逻机以及F-16和F-18高性能战机等先进装备,并考虑出售早期预警机和“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宙斯盾舰载反导系统。

2007年1月,美国向印度移交了排水量为1.7万吨的“特伦顿”号两栖运输舰。

该舰具备很强的远洋运输能力,可运送1000名士兵或物资连续航行7700海里,也能搭载SH-60“黑鹰”直升机和“海鹞”垂直起降战斗机,执行侦察或攻击任务。

“特伦顿”号使印度海军远洋两栖作战能力得到质的提升,印度政府将“特伦顿”号加入印度海军视为美印战略关系发展的重要标志和象征。

2008年初,印度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购买了6架新型C-130J运输机,共10亿美元。

这是迄今为止美印之间最大的一笔军火交易。

目前,印度正与美国商谈购买具有反潜能力的P-8i远程海上侦查巡逻机,总价值约20亿美元。

(四)美国逐步解除对向印度出口高技术及民用核能技术的限制。

为向印度示好,美国改变对印度高技术出口的既定政策,简化出口管制程序,放宽或解决出口管制限制,使美国与印度高技术合作步伐明显加快。

2002年11月,美商务部与印度外交部根据布什总统和瓦杰帕伊总理达成的协议,成立了“美印高技术合作小组”,作为讨论高技术转让问题的常设机构,其主要任务是确定促进美印高技术贸易的具体步骤,推动美印双边战略贸易。

2003年2月,两国政府谈判达成“美印高技术商业原则声明”,内容包括美审查出口许可证的程序和政策,以扩大印获得美两用物项和技术;降低或取消美向印出口高技术的关税障碍;合作解决扩散关切,加强出口管制制度。

2005年7月,美印签署16项高技术合作协议,全面启动两国在高技术领域的合作。

2006年3月布什访问印度期间,美同意向印度出口2套精密设备,用于印度“月球-l号”探月计划。

在民用核能领域,根据2006年3月美印两国签署的民用核能合作协议,美国将在印度未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情况下,为印度发展民用核能提供核燃料和技术支持。

这标志着美国正式承认印度的核武器国家地位。

美国放松对印度的高技术和民用核能的出口限制,将为印度利用这些先进技术大幅提高弹道导弹能力、扩充核武库打开方便之门。

二、美印加强军事合作是各取所需在美印军事关系中,美国处于强势、主动的地位,试图利用军事合作来拉拢影响印度,实现其全球和地区战略目标。

(一)将印度崛起纳入美战略轨道,利用印度制衡中国。

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长强劲,成为亚洲一支重要的新崛起的力量。

美国日益看重印度大国地位和地缘政治作用,将印度视为改变亚洲力量对比,平衡中国崛起,推动全球民主化,反恐和反扩散的战略伙伴。

美国明确提出将“帮助印度成为21世纪的世界大国”,这其中“包含军事含义”。

与此同时,美也将印度视为“处于战略十字路口”新兴大国,即认为印度的未来战略走向并不完全明朗。

加强与印度的军事合作,既可提升印度的军事力量,充实美印战略伙伴关系的内容,也可将印度崛起纳入美战略轨道,把印度改造成美国的战略伙伴,使印度服从服务于美国的战略利益。

此外,还可以离间印俄传统关系,削弱俄罗斯在印度的影响。

在美印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中,制衡中国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尽管美印官方通常回避公开谈论这一问题,但中国因素却无处不在。

印度前驻美大使拉立特•曼辛格指出,美国认为对其构成长远威胁的只可能来自中国,而印度也认识到与其有边界争端的邻国的经济与军力增长快于自己。

“中国如宴会上的幽灵——没有人愿谈论的不言明的存在。

”①美国一些官员希望建立美、印、日、澳四国军事联盟,两国战略家谈论建立“亚洲版的北约”,目标无不主要针对中国。

(二)争取印度在地区和国际安全事务中发挥伙伴作用。

由于美长期过度战略扩张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美国依靠自身力量主导世界秩序已力不从心,因此需要借助盟国和伙伴的力量。

美防务战略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建设所谓的“伙伴能力”,让“新的伙伴协助它完成令人气馁的战略任务”。

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曾表示,“印度拥有帮助维护广袤的印度洋及周边地区安全的能力”。

美国发展与印度的军事合作,就是希望印度能更好地发挥伙伴作用。

在亚洲,美国希望印度帮助完成的任务包括:“维护海上通道安全,继续支持在阿富汗的行动,平衡中国日益上升的实力,威慑朝鲜和中国的挑衅,保护在中亚的能源利益”。

美国希望通过军售和联合军演等提升印度的海上作战能力,使印度能够确保印度洋海上通道及关键阻塞点,特别是从霍尔木兹海峡到马六甲海峡的海上通道的安全。

此外,美国希望通过加强与印度军事接触,最终在救灾、人道主义干预、维和与冲突后重建,甚至包括没有联合国授权的行动中得到印度的援助。

②美军也寻求能够使用印度的基地、港口及军事训练场所。

印度的基地及港口将使美军在中东及其他战略要地采取行动更为便捷。

印度有从冰雪覆盖的高山到异常炎热的沙漠等各种地形,这对国内训练场地日渐减少、军事演练争议日增的美军来说同样大有帮助。

③(三)抢占印度军火市场。

近年来,印度加紧军事现代化建设,用于军事装备进口的开支不断增加。

仅2007年,印度军购高达105亿美元,占国防预算总额的44%。

据估计,未来5年印度用于军事现代化的开支将达600亿美元。

未来20年印度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军火进口国之一。

迄今为止,美国在印度的军火市场所占份额很小,因此极为重视这一潜在巨大市场。

未来几年,印度空军将购买126架军用新式战斗机,总价值约106亿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