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9指导书:串口通信实验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串⼝通信实验报告基于Labwindows/CVI的串⾏通信接⼝实验报告⼀、实验⽬的通过软件Labwindows/CVI编写仪器⾯板,通过该⾯板实现计算机与外围设备的串⼝通信。
设置好通信端⼝,波特率等参数后,在Text Box控件中输⼊数据字符,当点击发送按钮时,单⽚机开发箱中的指⽰灯发⽣相应的变化。
仪器⾯板如下图所⽰。
⼆、实验器材PC机⼀台,单⽚机开发箱,220V交流电源,Labwindows/CVI软件,导线若⼲等。
三、实验原理由于LabWindows/CVI提供了⼤量与外部代码或软件进⾏连接的机制,所以实现串⼝通信,可以使⽤其本⾝提供的RS⼀232函数库。
1.RS—232函数库RS—232函数库提供了各种⽅式的串⼝通信控制函数和I/O函数,包括:打开/关闭函数;I/O读写函数;调制解调器控制函数;串⼝设置函数;寄存器状态函数;回调函数等。
(1) 打开/关闭函数:OpenCom,OpenComConfig和CloseComo。
(2) I/O读写函数:总计有7组函数,以下为其中常⽤的四组:1) ComRd:从串⼝的接收缓冲区读指定长度的字符;2) ComRdByte:从串⼝的接收缓冲区读取⼀个字符;3) ComWrt:向串⼝的输出缓冲区中写指定长度的字符;4) ComWrtByte:向串⼝的输出缓冲区中写⼀个字符。
(3) Xmodem函数:它使⽤了⼀种包含出错检测的⽂件传输协议进⾏串⼝通信。
在这种协议中,⽂件通过信息包来传送,信息包中不仅包括了⽂件中的数据,还包括了校验和同步信息。
(4) 串⼝控制函数:总计有7组函数,以下为其中常⽤的四组:1)SetComTime:设置I/O操作超时的时间限制;2)SetCTSMode:禁⽌或允许硬件握⼿并设置硬件握⼿⽅式;3)FlushlnQ/FlushOutQ:清空输⼊/输出队列。
(5) 状态函数:主要包括端⼝状态信息和通信错误代码信息等。
(6) 回调函数InstallComCallback:为指定的串⼝安装回调函数。
串口实验指导书
串口实验指导书 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陈锡爱VC简介VC++是微软公司开发的C++语言开发环境,VC的特点是微软公司做了一个自己独有的类库MFC,里面封装了绝大多数的API函数,使得WINDOWS程序的开发变的很高效和易于理解,如果用API直接开发WINDOWS程序的话,将会是一件非常烦琐的工作,WINDOWS对资源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这与DOS可直接用中断处理程序和I/O指令操作硬件端口是截然相反的;所以这个MFC就是VC和其他公司出产的编译器的最大区别了,当然了别的公司也有自己封装API的类库比如DELPHI(这个不是C++的是pascol的)等等,不过由于微软公司掌握着WINDOWS内核的全部秘密,所以他们的编译器与其他公司的相比有其独到的优势。
第一,快速高效:C语言从诞生起最大的优点就是速度快,用C编写的代码可以达到汇编语言编写的代码执行速度的70%——80%。
VC完全继承了这一特点,并且由于代码优化工作做的比较好,其代码的结构紧凑、效率极高。
第二,语言简练:VC还延续了传统C语言的简练风格,如pascal语言中的begin end在VC中可以用简单的{}表示。
第三,贴近硬件:C语言被很多专业人士称为“介于高级语言和汇编语言之间的一种语言”由于C语言贴近硬件便于对硬件直接操作因此又有“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的美称。
这一特点使得C语言特别擅长编写系统程序,如windows就是用C语言编写的。
VC具有同样的优良品质。
第四,灵活多变:VC像C语言一样提供给编程者一个很自由的编程环境,丰富的表达方式可以表现程序的匠心独运,用VC编程可以让你体会到什么叫“天高任鸟飞”。
你可以彻底地控制整个开发环境。
其它语言则更多地趋向于庇护程序员,当要做一些基本的东西时,它们会做得很好。
第五,便于移植:C语言在unix系统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是C语言的移植度好,不依赖于特定的硬件环境,可以方便地跨平台移植。
串口通信实验指导书
串口通信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8051单片机串行口工作原理;2、掌握串口编程与调试方法;3、掌握串口通信中标志位的查询法与中断法二、实验任务1、设置仿真器模块和Keil软件2、接收PC机发送的控制命令,并返回字符;3、根据控制命令,控制LED的亮灭;三、实验设备1、ID101 89S5x单片机模块2、ID216 流水灯与交通灯模块3、ID204 RS232模块(或者ID205 USB转串口模块)4、STC单片机仿真模块(IAP15W4K58S4)5、ID205 USB转串口模块6、USB线(方口/打印机数据线)7、RS232线(235连线,23交叉,选用)8、便携电源箱(220V电源线、4芯端子直流电源线)四、实验内容和步骤(一)串口通信介绍串口通信(Serial Communications)的概念非常简单,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
尽管比按字节(byte)的并行通信慢,但是串最基本的串口通信只需要使用3根线即可完成全双工通信,分别是地线、发送、接收。
串口通信也可以有其他辅助通信线用于握手,但不是必须的。
串口通信最重要的参数是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
对于两个进行通信的端口,这些参数必须匹配。
波特率:这是一个衡量符号传输速率的参数。
指的是信号被调制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即单位时间内载波参数变化的次数,如每秒钟传送240个字符,而每个字符格式包含10位(1个起始位,1个停止位,8个数据位),这时的波特率为240Bd,比特率为10位*240个/秒=2400bps。
起始位:起始位必须是持续一个比特时间的逻辑0电平,标志传输一个字符的开始,接收方可用起始位使自己的接收时钟与发送方的数据同步。
数据位:这是衡量通信中实际数据位的参数,是通信中的真正有效信息。
数据位的位数可以由通信双方共同约定,一般可以是5位、7位或8位,标准的ASCII码是0~127(7位),扩展的ASCII码是0~255(8位)。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串⼝通信实验报告⼤连理⼯⼤学实验报告成绩:串⼝通信实验⼀、实验⽬的和要求了解串⼝通信的原理与机制掌握基于8051的串⼝通信硬件电路设计⽅法掌握8051串⼝通信程序调试⽅法⼆、实验原理和内容实验原理:1.串⼝通信简介串⼝通信是指数据在⼀根数据线上按照⼆进制数的数位⼀位接⼀位的传输。
其特点是通信线路简单,只要⼀对传输线就可以实现通信(如电话线),可⼤⼤地降低成本,适⽤于远距离通信。
缺点是传送速度慢。
2. 51单⽚机串⾏⼝简介51单⽚机的串⾏⼝是⼀个可编程全双⼯的通信接⼝,具有UART(通⽤异步收发器)的全部功能,能同时进⾏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也可以作为同步移位寄存器使⽤。
51单⽚机的串⾏⼝主要由两个独⽴的串⾏数据缓冲寄存器SBUF组成,它可以通过特殊功能寄存器SBUF对串⾏接收或串⾏发送寄存器进⾏访问,两个寄存器共⽤⼀个地址99H,但在物理上是两个独⽴的寄存器,由指令操作决定访问哪⼀个寄存器。
执⾏写指令时访问串⾏发送寄存器;执⾏读指令时,访问串⾏接收寄存器。
3.串⾏⼝控制寄存器SCON串⾏⼝控制寄存器SCON⽤来设定串⾏⼝的⼯作⽅式、接收或发送控制位以及状态标志位等。
在本实验中设定SM0为0,SM1为1,采⽤串⾏⼝的⼯作⽅式1(8位异步收发,波特率可变,由定时器控制)。
允许串⾏接收位REN设置为1,其它控制、标志位设置为0。
(即令SCON=0X50)4.定时器/计数器模式控制寄存器TMOD定时器/计数器模式控制寄存器TMOD是⼀个逐位定义的8位寄存器,其中低四位(即D0 ~ D3)定义定时器/计数器T0,⾼四位(即D4 ~ D7)定义定时器/计数器T1。
在本实验中使⽤定时器1,设定M1=1,M2=0,,采⽤定时器T1的⼯作⽅式2(⾃动重载8位定时器/计数器),其它控制位设置为0。
并由晶振频率(11.0592MHZ)和波特率(9600)计算初始化定时器T1:TH1=TL1=0xfd。
最后通过对TR1置1启动定时器T1。
串口通信实验指导书
串口通信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ARM的串行口工作原理。
学习并编程实现ARM的UART通信。
掌握S3C2410X寄存器配置方法。
2实验内容实现查询方式串口的收发功能。
接受来自串口(通过超级终端)的字符,并将接收到的字符发送到超级终端。
基础知识串行通信接口电路一般由可编程的串行接口芯片、波特率发生器、EIA与TTL电平转换器及地址译码电路组成。
采用的通信协议有两类:异步协议和同步协议。
随着大规模继承电路技术的发展,通用的同步USRT和异步UART接口芯片种类越来越多,他们的基本功能是类似的。
采用这些芯片作为串行通信接口电路的核心芯片,会使电路结构比较简单。
S3C2410X串行口控制器S3C2410X自带3个异步串行口控制器,每个控制器有16字节的FIFO,最大波特率为115200kbps。
每个UART有7种状态:溢出错误、校验错误、帧错误、暂停错误、接受缓冲区准备好、发送缓冲区空、发送移位寄存器空。
这些状态可由形影的UTRSTATn或UERSTATn 寄存器表示,并且与发送、接受缓冲区相对应的有错误缓冲区。
通过设置UCONn寄存器选择UART时钟是由cpu内部的系统时钟(PCLK)产生还是由外部UART设备的时钟(UCLK)产生。
波特率的大小可以通过设置波特率寄存器(UBRDIVn)控制,使用PCLK时的计算公式如下:UBRDIVn =(int)[PCLK / (波特率*16)] -1使用UCLK时的计算公式如下:UBRDIVn =(int)[UCLK / (波特率*16)] -1例如:在使用PCLK,在40MHZ的情况下,当波特率取115 200 bps时:UBRDIVn =(int)[40 000 000 / (115 200*16)] -1 =20 与UART有关的寄存器主要有一下几个,关于寄存器的详细说明请参考S3C2410X的数据手册。
线路控制寄存器ULCONn。
该寄存器的第6位决定是否使用红外模式,位5~3决定校验方式,位2决定停止位长度,位1和位0决定每帧的数据位。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试验三双机通讯试验【1 】一、试验目标UART 串行通讯接口技巧运用二、试验实现的功效用两片焦点板之间实现串行通讯,将按键信息互发到对方数码管显示.三、体系硬件设计(1)单片机的最小体系部分(2)电源部分(3)人机界面部分数码管部分按键部分(4)串口通讯部分四、体系软件设计#include <STC.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void send();uchar code0[]={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9的数码管显示sbit H1=P3^6;sbit H2=P3^7;sbit L1=P0^5;sbit L2=P0^6;sbit L3=P0^7;uint m=0,i=0,j;uchar temp,prt;/***y延时函数***/void delay(uint k){uint i,j; //界说局部变量ijfor(i=0;i<k;i++) //外层轮回{for(j=0;j<121;j++); //内层轮回}}/***键盘扫描***/char scan_key(){ H1=0;H2=0;L1=1;L2=1;L3=1;if(L1==0){ delay(5);if (L1==0){ L1=0;H1=1;H2=1;if(H1==0){ m=1; //KEY1键按下return(m);}if(H2==0){ m=4; //KEY4键按下return(m);}}}if(L2==0){ delay(5);if (L2==0){ L2=0;H1=1;H2=1;if(H1==0){ m=2; //KEY2键按下return(m);}if(H2==0){ m=5; //KEY5键按下return(m);}}}if(L3==0){ delay(5);if (L3==0){ L3=0;H1=1;H2=1;if(H1==0){ m=3; //KEY3键按下return(m);}if(H2==0){ m=6; // KEY6键按下return(m);}}}return(0);}/***主函数***/main(){P1M1=0x00;P1M0=0xff;SCON=0x50;//设定串行口工作方法1TMOD=0x20;//准时器1,主动重载,产生数据传输速度 TH1=0xfd;//数据传输率为9600TR1=1;//启动准时器1P0&=0xf0;while(1){if(scan_key()) //假如有按键按下{SBUF=scan_key(); //发送数据while(!TI); // 等待数据传送TI=0; // 消除数据传送标记}if(RI) //是否稀有据到来{RI=0; // 消除数据传送标记temp=SBUF; // 将吸收到的数据暂消失temp中}P1=code0[temp]; // 数据传送到P1口输出delay(500); //延时500ms}}五、试验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串行口和准时器的工作方法设定是症结,本次是按需传输的是两位十六进制数,串行口为工作方法1,准时器为8位主动重载;(2)采取P0&=0xf0语句使4个数码管静态点亮;(3)在发送和接收进程中,用标识位TI和RI来检测发送和接收是否完成;(4)在用电脑和单片机进行串口通讯测试时,电脑的传世速度必定要和单片机的传输速度相等,不然显示会消失错误.指点先生签字:日期:。
串口通信实验(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实验报告(附页)一、实验内容1、串口通信设置:波特率为115200bps, 数据位为8位,停止位为1位;2、按键传输数据到串口助手显示;(1)按1,串口显示:“This is Key 1”; D5亮(2)按2,串口显示:“This is Key 2”; D6亮(3)按3,串口显示:“This is Key 3”; D7亮(4)按4,串口显示:“This is Key 4”; D8亮(5)按“*”Key ,串口显示“All LEDs is Closed” ; 灯全灭;(6)按其它Key,串口显示:”Wrong Key”3、通过串口小肋手,向实验设备发送信息:发送字符:”D5”、”D6”、”D7”、”D8” ,则对应的D5、D6、D7、D8亮;若发送“5”、“6”、“7”、“8”则对应的D5、D6、D7、D8灭,如发送其它字符,则在串口助手中显示:“Error Code”;二、实验方法(1)利用参考代码构建工程。
(2)编写实验要求的实现实验要求的功能。
(3)连接实验箱,写入程序,测试代码。
三、实验步骤1)正确连接JLINK 仿真器到PC 机和stm32 板,用串口线一端连接STM32 开发板,另一端连接PC 机串口。
2)用IAR 开发环境打开实验例程:在文件夹05-实验例程\第2 章\2.3-uart 下双击打开工程uart.eww,Project->Rebuild All 重新编译工程。
3)将连接好的硬件平台通电(STM32 电源开关必须拨到“ ON”),接下来选择Project->Download and debug 将程序下载到STM32 开发板中。
4)下载完后可以点击“Debug”->“Go”程序全速运行;也可以将STM32 开发板重新上电或者按下复位按钮让刚才下载的程序重新运行。
5)通过串口小助手检验实验结果四、实验结果Main函数#include"stm32f10x.h"。
实验9指导书:串口通信实验
实验指导书:串口通信实验实验目的:通过程序,理解并验证串口通信的编程方法和机制。
本次实验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为用程序发送字符串,用linux命令在另一窗口直接从串口读取;第二环节为用发送程序发送字符串,用接收程序在另一窗口读取串口并显示。
要求必须完成第一环节,而第二环节为选作。
本实验在虚拟机环境下完成,利用虚拟机创建两个虚拟串口,基于这两个虚拟串口完成串口通信实验。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需要在linux环境下,用vi工具输入对应的程序,并编译通过,运行后观察结果是否正确。
一、设置虚拟机串口1.1 VMware的串口:一个虚拟机最多可以添加四个虚拟串口,有如下3个方法配置虚拟串口:(1) 连接一个虚拟串口到宿主机的物理串口。
(2) 连接一个虚拟串口到宿主机上的一个文件。
(3) 在两个虚拟机之间建立一个直接的连接,或者将虚拟机的串口与宿主机的应用程序连接。
1.2 为虚拟机添加串口首先要保证虚拟机下的linux处于关机(power off)状态,(1) 选择菜单中的虚拟机 设置(英文版为:VM -> Settings),在硬件(Hardware)标签页中,如果已有串行端口(serial port),则选中该串口,并点选移除。
(2) 点击Add按钮,在Add Hardware Wizard对话框中选择Serial Port,点击next,分两次添加两个串口,具体的选项如下图:串口2的设置:注意两个串口都使用了命名管道方式,但一个是服务器端,一个是客户端。
(3) 启动linux操作系统,测试两个串口是否设置成功在linux桌面空白处点击右键,打开两个终端窗口。
在其中一个窗口(称为窗口A)中,建立工作目录,并进入该目录。
即,执行下述命令:[1]cd /home[2]mkdir src[3]cd src[4]cat /dev/ttyS1 //注意是大写的S在另一个窗口(称为窗口B)执行下述命令:[5]cd /home/src[6]echo hello >/dev/ttyS0 //注意是大写的S此时,应在窗口A中显示出“hello”这个字符串,这表明窗口B通过串口/deb/ttyS0发送的字符串,通过串口连接,在窗口A的串口/dev/ttyS1上接收到了该字符串。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串口通信实验报告一、引言串口通信是一种常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广泛应用于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串口通信的实际操作,掌握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二、实验目的1. 理解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2. 学会使用串口通信的相关指令和函数;3. 掌握串口通信的实际应用。
三、实验器材与软件1. 单片机开发板;2. 电脑;3. 串口线;4. 串口调试助手软件。
四、实验步骤1. 连接单片机开发板和电脑,使用串口线将它们连接起来;2. 打开串口调试助手软件,设置串口参数(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3. 在单片机开发板上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串口通信功能;4. 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开发板上,并启动程序;5. 在串口调试助手软件中发送数据,并观察单片机开发板上的反应;6.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串口通信的特点和应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串口通信功能。
在串口调试助手软件中发送数据时,单片机开发板能够正确接收并处理数据,并作出相应的反馈。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串口通信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适用于长距离数据传输;2. 串口通信的速度较慢,适用于对数据传输速度要求不高的场景;3. 串口通信可以实现双向数据传输,方便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
六、实验心得本次实验让我对串口通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并学会了使用串口调试助手软件进行串口通信调试。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串口参数设置不正确导致通信失败等。
但通过不断调试和排查,最终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
这让我更加明白了实验的重要性,只有亲自动手去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通过这次实验,我还意识到串口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无论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互,还是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串口通信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掌握串口通信技术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串口通信是利用串行性的数据传输系统实现的一种比较先进的通信方式,它可以大大提高传输效率,更加方便地完成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流。
本实验是两台计算机通过串口完成数据通信,一台用作发送端,另一台用作接收端。
实验环境安装完毕后,首先使用计算机检测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逻辑管脚的正确连接,然后从计算机硬件驱动程序中检测串口通信设备是否已经安装,并确保正确安装了串口通信软件。
安装完成后,使用计算机对串口软件进行设置,确保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设置都是正确的。
同时,还需要根据两台计算机之间的不同状况,设置不同的控制策略来实现数据通信。
然后,开始通过串口进行数据传输,在发送端时,按照标准格式进行包的设计,在接收端实现对控制信号的识别和数据的正确接收,确保最终数据的传输顺利实现。
验证数据传输及结果检验时,要仔细观察发送的数据是否与接收的数据完全一致,以确保传输数据的正确性,如果发现传输数据异常,要分析原因,确认是哪个设备导致数据传输出错。
实验结束后,要对串口系统进行正确的拆卸,并正确处理相关设备,以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防止下一次正确使用受到影响。
总之,串口通信是一种很重要的通信技术,在计算机外设类产品的开发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操作,让计算机的操作变得更加简单、方便,让复杂的任务完成得更快、更精准。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学习]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学习]本篇实验报告主要介绍串口通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Arduino Uno和Python编程进行串口通信,并成功实现了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1. 实验设备和材料(1)Arduino Uno主板(2)USB线(3)Python IDE和安装了pyserial库的计算机(4)电阻、LED等基础电路元件2. 实验原理2.1 串口通信串口通信是一种在计算机或嵌入式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通信方式。
串口通信的本质是将数据流转换成逐位传输的电信号,包括RS-232、RS-485、USB、I2C(IIC)等协议,应用广泛。
在PC端,串口通信需要通过串口接口(如COM1、COM2等)进行连接,并在软件中指定相应的串口号和波特率等参数。
在嵌入式系统中,USART等通信接口直接与CPU进行连接,数据收发方式也需要根据具体接口和协议进行配置。
Arduino Uno主板上带有1个可编程串口,可控制和监视设备。
通过串口通信,可以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在Arduino IDE中,使用Serial.begin()方法设置串口的波特率。
使用Serial.print()和Serial.println()方法发送数据,使用Serial.read()方法接收数据。
Python是一种高级编程语言,支持串口通信。
可以使用pyserial库实现串口通信。
在Python程序中,使用串口对象的write()方法发送数据,使用read()方法接收数据。
3. 实验步骤3.1 连接硬件将Arduino Uno主板连接到计算机,并使用USB线将其与计算机连接。
3.2 编写Arduino程序打开Arduino IDE,编写程序。
本次实验中,我们编写了一个简单的程序,使LED灯交替闪烁。
程序如下所示:void setup() {pinMode(13, OUTPUT);Serial.begin(9600);}void loop() {digitalWrite(13, HIGH);delay(1000);digitalWrite(13, LOW);delay(1000);Serial.println("LED Blinking");}程序中,我们使用Serial.println()方法输出字符串信息。
串口通讯实验报告
串口通讯实验报告串口通讯实验报告一、引言串口通讯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使用串口通讯实现了计算机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探索了串口通讯的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串口通讯实现计算机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并观察数据的传输过程和结果。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串口通讯的工作原理,并掌握串口通讯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实验原理串口通讯是通过串行传输方式实现数据传输的。
在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数据通过串行的方式进行传输,即逐位地进行传送。
串口通讯的原理主要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的设置。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连接计算机和单片机,确保串口线连接正确。
2. 设置串口参数:打开计算机的串口设置工具,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
3. 单片机编程:编写单片机程序,设置串口通讯的相关参数,并实现数据的接收和发送功能。
4. 计算机编程:编写计算机程序,通过串口通讯接收单片机发送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显示。
5. 实验验证:运行单片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观察数据的传输过程和结果,验证串口通讯的正确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计算机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通过串口通讯,我们可以将计算机上的数据发送到单片机上,并从单片机上接收到数据,实现了双向的数据交互。
我们还观察到,在不同的串口参数设置下,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会有所差异。
六、实验应用串口通讯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串口通讯将计算机连接到打印机或扫描仪上,实现打印和扫描功能。
此外,串口通讯还可以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仪器仪表通讯等领域。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串口通讯的原理和应用,并成功地实现了计算机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串口通讯的基本操作方法,并对串口通讯的参数设置和数据传输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串口通信实现两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通过使用串口通信协议,我们能够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
本文将介绍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实验设备和步骤、实验结果以及讨论与总结。
一、引言串口通信是一种常用的通信方式,它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嵌入式系统、智能设备等领域。
串口通信通过连接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的串口接口,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串口通信具有传输速度快、稳定可靠、易于实现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和步骤1. 实验设备本实验使用以下设备进行串口通信实验:- 一台计算机- 一块开发板或者单片机- 两根串口线- 软件串口调试助手2. 实验步骤(1)连接串口线首先,将一根串口线的一个端口连接到计算机的串口接口,另一个端口连接到开发板或者单片机的串口接口。
然后,将另一根串口线的一个端口连接到计算机的另一个串口接口,另一个端口连接到开发板或者单片机的另一个串口接口。
(2)设置串口参数打开软件串口调试助手,在设置界面中选择正确的串口号和波特率,并设置其他参数,如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等。
(3)发送和接收数据在软件串口调试助手的发送界面中输入要发送的数据,并点击发送按钮。
然后,在接收界面中即可看到接收到的数据。
三、实验结果本实验通过串口通信成功地实现了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在软件串口调试助手的发送界面中,我们输入了一段文本,并成功发送到开发板或者单片机。
在接收界面中,我们成功接收到了从开发板或者单片机发送过来的数据,并正确显示在接收界面上。
四、讨论与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步骤。
串口通信具有不同的参数设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串口接口的连接问题,确保连接正确、稳定。
另外,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数据的格式和校验问题,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串口通信的应用领域。
实验9 串口通信
实验9 串口通信一、实验目的1、掌握串口通信的线路连接方式;2、掌握串口通信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内容直接用短线交叉连接两个单片机的P3.0和P3.1口,在单片机A上编写按键计数程序,当扫描到有键被按下时,记录按键次数,并通过串口发送给单片机B;在单片机B上编写led控制程序,当单片机B收到单片机A发送来的按键次数后,若按键次数为奇数,led灯点亮,若按键次数为偶数,led灯熄灭。
三、实验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演示、讲练结合、软件仿真四、实验条件实验指导书、计算机、Proteus软件、Keil C51软件五、实验学时2学时六、实验步骤1、Proteus设计电路原理图(1)按照图14-1,在Proteus软件中绘制好电路原理图。
图14-1 电路原理图说明:单片机A的P2.0口接按钮开关;单片机B的P1.0口接led灯阴极,led 灯阳极接电源。
两块单片机的RXD和TXD交叉相连。
(2)电路原理图中所需要的元件见表14-1。
表14-1 元件列表元件名称型号数量Proteus中的名称单片机芯片AT89C51 2个AT89C51 晶振12MHz 2个CRYSTAL电容22PF 4个CAP 电解电容10uF/16V 2个CAP-ELEC 电阻220Ω/1K 1/2个RES 发光二极管1个LED-YELLOW按钮开关1个BUTTON2、编程控制在Keil软件中进行程序编制,完成目标:在单片机A上编写按键计数程序,当扫描到有键被按下时,记录按键次数,并通过串口发送给单片机B;在单片机B上编写led控制程序,当单片机B收到单片机A发送来的按键次数后,若按键次数为奇数,led灯点亮,若按键次数为偶数,led灯熄灭。
将下面的参考程序补充完整,也可自行编写新程序。
参考程序代码如下:(1)发送方程序:(2)接收方程序:3、仿真调试将生成的HEX文件加载到Proteus中,进行软件仿真,查看效果。
七、思考题如果将实验需求发生变化:在一块板子上编写矩阵键盘扫描程序,当扫描到有键被按下时,将键值通过串口发送出去,另一块板上单片机收到串口发送来的键值后,将对应键值以0-F方式显示在数码管上。
串口通信实验
串口通信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ARM的串行口工作原理。
2.学习编程实现ARM的UART通讯。
3.掌握CPU利用串口通讯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学习串行通讯原理,了解串行通讯控制器,阅读ARM芯片文档,掌握ARM的UART 相关寄存器的功能,熟悉ARM系统硬件的UART相关接口。
编程实现ARM和计算机实现串行通讯:ARM监视串行口,将接收到的字符再发送给串口(计算机与开发板是通过超级终端通讯的),即按PC键盘通过超级终端发送数据,开发板将接收到的数据再返送给PC,在超级终端上显示。
三、实验原理介绍通信方式在通信过程中,如果通信仅在点对点之间进行,或者点对多点之间进行,那么,按消息传输的方向和时间的不同,可以将通信分为单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以及半双工通信。
(1)单工消息只能单方向进行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称为单工通信。
如图8-1所示,通信只能从A传输到B。
这好比一条绝对方向的单行道路,不准双向通信也不能逆向行驶。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如模拟广播电视系统(不包括现正在研究应用的HFC双向网络)、无线寻呼系统等。
信号只能从广播电视台、无线寻呼中心发送到电视机接收机、BB机上。
图8-1 单工通信方式(2)全双工全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可以同时进行双向数据传输而互不影响的工作方式。
如图8-2所示,在这种工作方式下,通信双方都可以同时进行信息的发送和接收,因此,全双工通信的信道必须是双向信道。
如果是有线的全双工方式,通信双方会有两根独立的信号线分别传输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从而使得发送和接收可同时进行。
生活中的普通电话系统、移动通信系统都是全双工方式。
图8-2 双工通信方式(3)半双工这种方式允许数据传输做双向操作,即不仅可以发送,亦可以接收信号,但是,在同一时刻,只能进行发送和接收任意一个操作。
因此仍然只采用一个信道。
如图8-3所示,如果是有线通信,通信双方只需要一根数据线连接,但是比全双工方式耗时会更多。
如对讲机系统就是采用的半双工通信方式。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2. 掌握单片机串口通信的编程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串口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串口通信是指通过串行通信接口进行的数据传输方式。
串口通信具有传输速率较低、通信距离较近等特点,但具有简单、可靠、易于实现等优点。
在单片机应用中,串口通信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设备控制、远程通信等领域。
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接口(如UART、USART等)发送和接收数据。
串口通信的数据格式通常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
三、实验设备1. 单片机开发板(如STC89C52、STM32等)2. 串口调试助手(如PuTTY、串口调试助手等)3. 仿真软件(如Proteus、Keil等)四、实验内容1. 串口通信硬件连接2. 串口通信软件编程3. 串口通信调试与验证五、实验步骤1. 硬件连接(1)将单片机的TXD、RXD、GND等引脚与计算机的串口通信线相连。
(2)将计算机的串口通信线与串口调试助手相连。
2. 软件编程(1)在仿真软件中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2)在串口调试助手中编写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3. 调试与验证(1)在仿真软件中运行单片机程序,观察串口调试助手中的数据是否正确接收。
(2)修改单片机程序,改变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验证串口通信的可靠性。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实现了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串口通信。
在串口调试助手中,可以观察到单片机发送的数据被正确接收,同时也可以向单片机发送数据。
2. 实验分析(1)实验验证了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参数的设置,以保证通信的准确性。
(3)实验过程中,可以尝试不同的通信协议,如ASCII码、十六进制等,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七、实验心得1. 串口通信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数据传输方式,在单片机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接口实验项目名称:串口通信实验实验时间:2017.5一、实验目的:1.了解什么是串口,串口的作用等。
2、了解串口通信的相关概念3、利用keil软件,熟悉并掌握中串口通信的使用4、通过实验,熟悉串口通信程序的格式,串口通信的应用等二、实验原理1、串口通信概念:单片机应用与数据采集或工业控制时,往往作为前端机安装在工业现场,远离主机,现场数据采用串行通信方式发往主机进行处理,以降低通信成本,提高通信可靠性。
如下图所示。
2、串口数据通信方式及特点★数据通信方式有两种: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并行通信:所传送数据的各位同时发送或接收,数据有多少位就需要多少根数据线。
特点:速度快,成本高,适合近距离传输如计算机并口,打印机,8255 。
★串行通信:所传送数据的各位按顺序一位一位地发送或接收。
只需一根数据,一根地线,共2 根特点:成本低,硬件方便,适合远距离通信,传输速度低。
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示意图如下:成绩:指导老师(签名):3、串行通信基本格式①单工通信:数据只能单向传送。
②半双工通信:通信是双向的,但每一时刻,数据流通的方向是单向的。
③全双工通信: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流动,即通信双方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是同时进行的。
4、异步串行通信/同步串行通信①异步串行通信:异步串行通信采用如下的帧结构:起始位+ 8位数据位+ 停止位或起始位+ 9位数据位+ 停止位其中:起始位为低电平,停止位为高电平。
优点:硬件结构简单缺点:传输速度慢②同步串行通信:在同步通信中,发送方在数据或字符开始处就用同步字符(常约定1~2个字节)指示一帧的开始,由时钟来实现发送端和接收端同步,接收方一旦检测到与规定的同步字符符合,下面就连续按顺序传送若干个数据,最后发校验字节。
见下图:5、串行通信过程与UART基本的计算机异步串行通信系统中,两台计算机之间通过三根信号线TxD、RxD和GND连接起来,TxD与GND构成发送线路,RxD与GND构成接收线路。
串口通信的实验报告
串口通信的实验报告串口通信的实验报告一、引言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系统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究串口通信的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1.了解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2.学习串口通信的配置和编程方法;3.实现串口通信的数据传输。
三、实验设备和材料1.计算机;2.串口通信模块;3.串口线;4.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1.连接串口通信模块和计算机,确保电源供应正常;2.打开计算机的串口通信软件,并进行相应的配置;3.编写串口通信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4.通过示波器观察串口通信的波形。
五、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串口通信的数据传输。
在发送端,我们通过编程将一段字符串发送到串口通信模块,然后通过串口线将数据传输到接收端。
在接收端,我们通过串口通信模块接收到数据,并将其显示在计算机上。
通过示波器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数据在串口通信线上的传输波形。
六、实验分析串口通信是一种相对简单而稳定的数据传输方式。
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串口通信具有传输速率较低、传输距离较短等特点。
然而,由于其成本低廉、易于实现和广泛应用等优势,串口通信在很多领域仍然得到广泛应用。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配置串口通信软件和编写相应的程序,成功地实现了数据的传输。
通过示波器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串口通信的波形,验证了数据的传输过程。
通过实验,我们对串口通信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到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还亲自实践了串口通信的数据传输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串口通信是一种可靠且实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系统中。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串口通信的高级应用,如串口通信的协议、错误检测和纠正等。
同时,我们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串口通信模块和软件,进一步提高串口通信的性能和稳定性。
总之,串口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传输方式,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指导书:串口通信实验实验目的:通过程序,理解并验证串口通信的编程方法和机制。
本次实验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为用程序发送字符串,用linux命令在另一窗口直接从串口读取;第二环节为用发送程序发送字符串,用接收程序在另一窗口读取串口并显示。
要求必须完成第一环节,而第二环节为选作。
本实验在虚拟机环境下完成,利用虚拟机创建两个虚拟串口,基于这两个虚拟串口完成串口通信实验。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需要在linux环境下,用vi工具输入对应的程序,并编译通过,运行后观察结果是否正确。
一、设置虚拟机串口1.1 VMware的串口:一个虚拟机最多可以添加四个虚拟串口,有如下3个方法配置虚拟串口:(1) 连接一个虚拟串口到宿主机的物理串口。
(2) 连接一个虚拟串口到宿主机上的一个文件。
(3) 在两个虚拟机之间建立一个直接的连接,或者将虚拟机的串口与宿主机的应用程序连接。
1.2 为虚拟机添加串口首先要保证虚拟机下的linux处于关机(power off)状态,(1) 选择菜单中的虚拟机 设置(英文版为:VM -> Settings),在硬件(Hardware)标签页中,如果已有串行端口(serial port),则选中该串口,并点选移除。
(2) 点击Add按钮,在Add Hardware Wizard对话框中选择Serial Port,点击next,分两次添加两个串口,具体的选项如下图:串口2的设置:注意两个串口都使用了命名管道方式,但一个是服务器端,一个是客户端。
(3) 启动linux操作系统,测试两个串口是否设置成功在linux桌面空白处点击右键,打开两个终端窗口。
在其中一个窗口(称为窗口A)中,建立工作目录,并进入该目录。
即,执行下述命令:[1]cd /home[2]mkdir src[3]cd src[4]cat /dev/ttyS1 //注意是大写的S在另一个窗口(称为窗口B)执行下述命令:[5]cd /home/src[6]echo hello >/dev/ttyS0 //注意是大写的S此时,应在窗口A中显示出“hello”这个字符串,这表明窗口B通过串口/deb/ttyS0发送的字符串,通过串口连接,在窗口A的串口/dev/ttyS1上接收到了该字符串。
在窗口A输入Ctrl+c,可推出cat命令。
环境设置完毕。
可进入下面的代码编辑、编译、执行环节。
二、仅创建串口发送程序,用在linux下用cat命令直接读取串口该环节为用ttySend程序发送字符串,用linux的cat命令在另一窗口直接从串口读取[7]vi ttySend.c //创建ttySend.c文件,并输入下述代码ttySend.c:/******************************************************** File Name:send.c* Description:send data to serial_Port* Date:*******************************************************//******************头文件定义******************/#include <stdio.h>#include <string.h>#include <malloc.h>#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sys/stat.h>#include <fcntl.h>#include <unistd.h>#include <termios.h>#define max_buffer_size 100 /*定义缓冲区最大宽度*//*******************************************/int fd; /*定义设备文件描述符*/int flag_close;int open_serial(int k){if(k==0) /*串口选择*/{fd = open("/dev/ttyS0",O_RDWR|O_NOCTTY); /*读写方式打开串口*/perror("open /dev/ttyS0");}else{fd = open("/dev/ttyS1",O_RDWR|O_NOCTTY);perror("open /dev/ttyS1");}if(fd == -1) /*打开失败*/return -1;elsereturn 0;}/********************************************************************/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char sbuf[]={"Hello,this is a Serial_Port test!\n"};/*待发送的内容,以\n为结束标志*/ int sfd,retv,i;struct termios option;int length=sizeof(sbuf);/*发送缓冲区数据宽度*//*******************************************************************/open_serial(0); /*打开串口1*//*******************************************************************/printf("ready for sending data...\n"); /*准备开始发送数据*/tcgetattr(fd,&option);cfmakeraw(&option);/*****************************************************************/cfsetispeed(&option,B9600); /*波特率设置为9600bps*/cfsetospeed(&option,B9600);/*******************************************************************/tcsetattr(fd,TCSANOW,&option);retv=write(fd,sbuf,length); /*接收数据*/if(retv==-1)perror("write");printf("the number of char sent is %d\n",retv);flag_close = close(fd);if(flag_close == -1) /*判断是否成功关闭文件*/printf("Close the Device failur!\n");}输入完毕后保存退出。
执行命令:[8]gcc -o ttySend ttySend.c //编译,并指定生成文件为ttySend编译成功后,再linux桌面空白处点击右键,新建一个终端,执行下述命令:[9]cat /dev/ttyS1 //注意,是大写的S,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字符串然后切换回刚才的编译窗口,执行下述命令:[10]./ttySend //发送字符串显示如下:此时,在接收的终端窗口,应显示如下:按ctrl+C可退出接收程序的等待循环三、ttySend程序发送,ttyReceive程序接收步骤一是用ttySend程序发送,用cat命令直接在另一个终端接收了串口的输出。
本步骤在步骤一的基础上,用ttySend程序发送,用ttyReceive程序接收。
在步骤一的接收窗口,按ctrl+C退出cat接收命令,并执行下述命令:[11]cd /home/src //进入工作目录[12]vi ttyReceive.c //创建ttyReceive.c文件,并输入下述代码ttyReceive.c/******************************************************** Filename:receive.c* Description:Receive data from Serial_Port* Date:*******************************************************//*********************头文件定义***********************/#include <stdio.h>#include <string.h>#include <malloc.h>#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sys/stat.h>#include <fcntl.h>#include <unistd.h>#include <termios.h>#include "math.h"#define max_buffer_size 100 /*定义缓冲区最大宽度*//*********************************************************/int fd,s;int open_serial(int k){if(k==0) /*串口选择*/{fd = open("/dev/ttyS0",O_RDWR|O_NOCTTY); /*读写方式打开串口*/ perror("open /dev/ttyS0");}else{fd = open("/dev/ttyS1",O_RDWR|O_NOCTTY);perror("open /dev/ttyS1");}if(fd == -1) /*打开失败*/return -1;elsereturn 0;}/********************************************************************/int main(){char hd[max_buffer_size],*rbuf; /*定义接收缓冲区*/int flag_close, retv,i,ncount=0;struct termios opt;int realdata=0;/*******************************************************************/open_serial(1); /*打开串口1*//*******************************************************************/tcgetattr(fd,&opt);cfmakeraw(&opt);/*****************************************************************/ cfsetispeed(&opt,B9600); /*波特率设置为9600bps*/ cfsetospeed(&opt,B9600);/*******************************************************************/tcsetattr(fd,TCSANOW,&opt);rbuf=hd; /*数据保存*/printf("ready for receiving data...\n");retv=read(fd,rbuf,1); /*接收数据*/if(retv==-1){printf("read error:%d\n",retv);perror("read"); /*读状态标志判断*/}/*************************开始接收数据******************************/while(*rbuf!='\n') /*判断数据是否接收完毕*/{ncount+=1;rbuf++;retv=read(fd,rbuf,1);if(retv==-1){printf("read error in while\n");perror("read");}}/*******************************************************************/ printf("The data received is:\n"); /*输出接收到的数据*/for(i=0;i<ncount;i++){printf("%c",hd[i]);}printf("\n");flag_close =close(fd);if(flag_close == -1) /*判断是否成功关闭文件*/printf("Close the Device failur!\n");}输入完毕后保存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