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黄梅县城市防控体系规划final 精品

合集下载

广汉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文本

广汉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文本
I
第七节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36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 38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38 静态交通设施规划............................................................................................................................................ 38 低碳交通系统规划............................................................................................................................................ 39 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41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 43 中心城区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 45 中心城区市政工程规划 ............................................................................................................................. 48 给水工程规划.................................................................................................................................................... 48 排水工程规划.................................................................................................................................................... 48 雨水工程规划.................................................................................................................................................... 49 供电工程规划.................................................................................................................................................... 50 燃气工程规划.................................................................................................................................................... 50 通信工程规划.................................................................................................................................................... 51 环卫工程规划.................................................................................................................................................... 51 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 54 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 56 抗震规划 ........................................................................................................................................................... 56 防洪规划 ........................................................................................................................................................... 57 消防规划 ........................................................................................................................................................... 57 人防规划 ........................................................................................................................................................... 59 近期建设规划 ............................................................................................................................................. 60 规划的实施与保障措施 ............................................................................................................................. 62 附则 ............................................................................................................................................................ 64

乐清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2013-2030)

乐清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2013-2030)

乐清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2013-2030)目录第1 章规划编制背景与城市绿化发展分析 (1)1.1规划编制背景 (1)1.1.1编制工作背景 (1)1.1.2新形势的要求 (1)1.1.3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1)1.2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1)1.3 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 (2)1.3.1 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 (2)1.3.2 城市绿地的使用功能 (3)1.3.3 城市绿地的美化功能 (3)1.4 国内外城市绿化目前发展情况 (3)1.4.1 国外城市绿化目前发展情况 (3)1.4.2 国内城市绿地目前发展情况 (4)1.5 国内外城市绿化未来发展趋势 (4)1.5.1 生态化趋势 (4)1.5.2 区域一体化趋势 (4)1.5.3 与景观建设相结合 (4)1.5.4 与慢行系统相结合 (4)1.5.5 与防灾体系相结合 (5)第2 章概况及现状分析 (5)2.1 城市概况 (5)2.1.1 自然地理条件 (5)2.1.2 社会经济条件 (5)2.1.3 环境质量现状 (6)2.1.4 城市建设概况 (6)2.2 城市绿地现状 (7)2.2.1 公园绿地 (7)2.2.2 生产绿地 (7)2.2.3 防护绿地 (7)2.2.4附属绿地 (7)2.2.5 其他绿地 (8)2.3建设园林城市的必要性、优势与制约因素 (8)2.3.1 建设园林城市的必要性 (8)2.3.2 建设园林城市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8)第3 章规划总则 (9)3.1 规划编制的意义 (9)3.2 规划依据 (9)3.2.1 法律法规依据 (9)3.2.2 相关规划依据 (9)3.3 规划范围 (9)3.3.1 市域 (10)3.3.2 中心城区 (10)3.4 规划期限 (10)3.5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10)3.5.1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 (10)3.5.2体现自然山水和地域特色 (10)3.5.3突出生态优先和生态安全 (10)3.6 规划策略 (10)3.6.1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10)3.6.2维护和恢复乐清河道的形态 (11)3.6.3实现雨水的可持续管理 (11)3.6.4建立无机动车绿色通道 (11)3.6.5形成具有乐清特色的文化廊道 (11)3.6.6利用农业景观、绿带溶解城市 (11)第4 章规划目标与指标 (11)4.1 规划目标 (11)4.1.1 2020 年目标 (11)4.1.2 2030 年目标 (12)4.2 规划指标 (12)4.2.1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12)4.2.2 浙江省园林城市标准 (12)4.2.3 规划指标的确定 (13)第5章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13)5.1 目的与意义 (13)5.2 总体结构 (13)5.3 分项规划内容 (14)5.4 区域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14)5.5 湿地系统保护规划 (14)5.5.1湿地体系 (14)5.5.2水源涵养林及水土保持林 (14)5.6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保护规划 (14)5.6.1 风景名胜区 (14)5.6.2 森林公园 (15)5.7 市域绿道规划 (15)5.7.1 市域绿道规划结构 (15)5.7.2 市域绿道网规划 (16)第6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与布局 (17)6.1市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17)6.2 市区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17)第七章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17)7.1 公园绿地(G1)规划 (18)7.1.1综合公园规划 (19)7.1.2 社区公园规划 (20)7.1.3 专类公园规划 (20)7.1.4带状公园绿地规划 (21)乐清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2013-2030)7.1.5 街旁绿地规划 (22)7.1.6 服务半径 (22)7.2生产绿地(G2)规划 (23)7.3防护绿地(G3)规划 (23)7.3.1规划依据 (23)7.3.2规划原则 (23)7.3.3 规划目标 (23)7.3.4 规划内容 (23)7.4附属绿地(G4)规划 (24)7.4.1单位附属绿地 (24)7.4.2居住区绿地 (24)7.4.3道路附属绿地 (24)7.5 其他绿地(G5)规划 (26)7.5.1 规划原则 (26)7.5.2 规划内容和指标 (26)第八章绿道规划 (27)8.1绿道意义与作用 (27)8.2 规划目标与原则 (27)8.2.1 规划目标 (27)8.2.2 规划原则 (27)8.3 规划布局与特色 (27)8.3.1 规划布局 (27)8.3.2 规划特色 (27)8.4 建设指引 (28)第九章城市绿线规划 (28)9.1绿线定义 (28)9.2绿线控制原则 (29)9.2.1权威性和严肃性 (29)9.2.2 可操作性 (29)9.2.3 特色性 (29)9.2.4 系统性 (29)9.3 乐清绿地布局与结构 (29)9.3.1 总体布局与结构 (29)9.3.2 公园绿地(G1)绿线划定 (29)9.3.3 生产绿地(G2)绿线划定 (31)9.3.4 防护绿地(G3)绿线划定 (31)9.3.5 附属绿地(G4)绿线划定 (31)9.3.6 其他绿地(G5)绿线划定 (31)第十章防灾避灾绿地规划 (32)10.1 防灾避灾绿地的作用 (32)10.1.1 城市绿地主要防御的灾害类型 (32)10.1.2 城市绿地在防灾避灾中的作用 (32)10.2 防灾避灾绿地规划 (32)10.2.1 防灾避灾据点规划 (32)10.2.1.1 一级避灾点 (32)10.2.1.2 二级避灾点 (32)10.2.2 避灾通道规划 (33)10.2.3 城市救灾通道规划 (33)第十一章树种规划 (33)11.1规划要求 (33)11.2规划原则 (33)11.2.1符合地带森林植被区自然规律 (33)11.2.2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经过长期考验的外来树种 (33)11.2.3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草相结合 (34)11.2.4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 (34)11.2.5树种选择具备艺术性 (34)11.3植被类型 (34)11.4树种规划 (34)11.4.1 基调树种 (35)11.4.2 骨干树种 (35)11.5市树市花 (37)第十二章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37)12.1生物多样性概述 (37)12.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保护与建设的目标 (37)12.3规划原则 (38)12.4 规划依据 (38)12.4.1乐清市的自然立地条件 (38)12.4.2 地带植被条件 (38)12.5规划内容 (39)12.5.1植物物种多样性规划 (39)12.5.2植物基因多样性规划 (39)12.5.3生态系统多样性规划 (39)12.5.4景观多样性规划 (39)12.5.5编制乐清市园林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 (39)12.6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与生态管理对策 (39)12.7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对策 (40)12.7.1以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环境 (40)12.7.2合理利用与保护并重的资源利用政策 (40)12.7.3建立植物多样性就地和迁地保护措施 (40)第十三章古树名木保护 (40)13.1古树名木概念 (40)13.2 乐清市古树名木现状 (40)13.3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41)13.4保护措施 (41)13.4.1古树名木保护范围 (41)13.4.2保护措施 (41)第十四章分期建设规划 (41)14.1分期建议 (41)乐清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2013-2030)14.2近期绿地建设目标和指标 (42)14.3近期建设项目 (42)14.3.1继续推进乐清市综合性公园的建设 (42)14.3.2逐步推进社区级公园建设 (42)14.3.3加快建设风景名胜公园 (42)14.3.4结合河道综合整治,同步建设两侧绿化 (42)14.3.5结合道路整治,同步建设两侧绿化 (42)14.3.6继续实施“绿荫工程”,增种、补种乔木 (42)14.3.7继续推进市区生态风景绿地建设 (42)14.3.8启动市域范围内的生态恢复工程 (42)第十五章实施绿化规划的具体措施 (44)15.1法规性措施 (44)15.2行政性措施 (44)15.3技术性措施 (44)15.4经济性措施 (44)15.5宣传性措施 (44)乐清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2013-2030) 1第1 章 规划编制背景与城市绿化发展分析1.1规划编制背景1.1.1编制工作背景受乐清市市政园林局的委托,浙江林学院园林设计院于2006年10月年编制完成了上一版《乐清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2020)》。

黄冈市城市景观与绿色空间体系规划

黄冈市城市景观与绿色空间体系规划

黄冈市城市景观与绿色空间体系规划(2010—2025)湖北大地风景规划研究院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黄冈市园林绿化管理局武汉大地风景园林规划研究所2009年9月第一章综合现状分析 (5)1.1自然环境概况 (5)1.1.1地理区位 (5)1.1.2水文气候 (5)1.1.3地形地貌 (5)1.1.4野生动植物 (5)1.2文化底蕴 (5)1.2.1红色文化 (5)1.2.2 宗教名人文化 (6)1.2.3东坡文化 (6)1.3社会经济 (6)1.3.1行政区划 (6)1.3.2人口与居民分布 (6)1.3.3经济发展概况 (6)1.3.4社会事业 (6)1.4城市景观现状分析 (7)1.4.1城市景观资源状况 (7)1.4.2城市自然景观建设现状分析 (7)1.4.3城市人工景观建设现状分析 (9)1.4.4城市人文景观建设现状分析 (17)第二章规划总则 (19)2.1规划原则 (19)2.2规划依据 (19)2.2.1法律法规 (19)2.2.2相关文件 (19)2.3规划目标 (20)2.3.1山水黄冈 (20)2.3.2文化黄冈 (20)2.3.3红色黄冈 (20)2.3.4特色黄冈 (20)2.3.5品牌黄冈 (21)第三章景观特征与空间结构 (21)3.1城市总体景观特征 (21)3.2城市景观空间结构 (22)3.2.1城市景观分区 (22)3.2.2城市景观结构 (23)第四章城市景观系统规划 (23)4.1自然景观系统 (23)4.1.1滨江景观 (23)4.1.2滨湖景观(遗爱湖) (28)4.2人工景观系统 (32)4.2.1绿地景观系统 (32)4.2.2街道景观系统 (34)4.2.4道路景观节点 (34)4.2.5人文景观 (35)4.3绿色空间景观系统 (36)4.3.1视线通廊 (36)4.3.2公园广场 (36)4.3.3立交景观 (39)第五章典型景观系统规划 (39)5.1城市重要观赏性景观轴 (39)5.1.1明珠大道景观轴 (39)5.1.2黄州大道景观轴 (43)5.1.3东门路景观轴 (45)5.2城市入口景观 (47)5.2.1城市入口形象——月波楼 (47)5.2.2城市入口形象——火车站 (48)5.2.3城市入口形象——唐家渡大桥 (48)5.3城市重要的开放空间 (49)5.3.1沿江景观带规划 (49)5.3.2三台河景观规划 (51)5.3.3白潭湖景观规划 (52)5.4特色景观街区 (53)5.4.1城中村 (53)5.4.2城中城——“赤壁村” (54)5.4.3城中城——宗教文化特色景观区 (55)5.4.4城中城——儒教文化特色景观区 (57)第六章城市色彩景观系统规划 (58)6.1城市色彩现状与分析 (58)6.2城市色彩定位 (58)6.2.1色彩定位依据 (58)6.2.2色彩定位 (59)6.3城市色彩控制分区 (59)第七章城市夜景照明景观系统规划 (66)7.1城市夜景现状与分析 (66)7.2城市照明总体框架 (66)7.3夜景照明 (66)第一章综合现状分析1.1自然环境概况1.1.1地理区位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14°24'~116°07'、北纬29°45'~31°40'。

《顺昌县中心城区消防专项规划(2020-2035年)》简介

《顺昌县中心城区消防专项规划(2020-2035年)》简介

《顺昌县中心城区消防专项规划(2020-2035年)》简介为完善顺昌县的消防安全体系,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提高乡镇预防和抵御火灾的整体能力,提高消防队伍紧急处置各种灾害事故、抢险救援的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减少火灾及其它灾害事故的损失,指导乡镇消防建设协调有序发展,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顺昌县中心城区消防专项规划(2020-2035年)》。

规划范围为顺昌县中心城区。

东侧至上凤村,南抵龙头岩、狮峰山北坡,西侧以合掌岩景区西部边界、武顺沙高速路为界,北侧以合掌岩景区及宁光高速为界,总面积约58.19平方公里。

一、规划目标(1)结合城市空间布局,和其它专业规划相互协调,逐步建立消防设施布局合理、技术装备良好、队伍强大的城市消防安全体系。

(2)结合最新规范、标准,完善消防设施,配套先进的灭火、救灾装备,形成现代化消防安全体系。

基本建立责任明晰、机制健全、运行高效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组织和工作机制,构建“全覆盖、无盲区”的消防管理体系。

(3)实现消防队伍和设施向多功能发展,适应顺昌县的发展目标,建成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城市消防安全体系。

规划期限为2020-2035年。

三、规划策略(1)防消结合预防火灾发生,最大限度减少火灾损失,为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安全环境、增强城市的防灾救灾能力,增强市民的安全感。

在特殊情况下,如战争、地震发生时,城市消防设施则是反空袭、抗地震灾害的重要救灾设施。

(2)协同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大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社会消防体系。

逐步完善各种消防力量,联合社会消防、110、120等紧急救援力量共同构筑消防救援、紧急救援体系,保障城镇安全。

(3)社会化、网络化树立安全和谐的理念,致力于形成“人人懂消防、事事讲安全”的社会氛围。

推进城镇消防工作“网络化”管理,建立行业、系统、社区和农村的消防安全自律机制。

(4)信息化、科技化加快推进消防信息化建设,推动消防监管手段由“依靠人力”向“依靠科技”转变。

精编【城市规划】黄梅县城市防控体系规划

精编【城市规划】黄梅县城市防控体系规划

【城市规划】黄梅县城市防控体系规划xxxx年xx月xx日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黄梅县城市防控体系指挥系统规划书深圳市亚奥数码技术某公司二零零七年十二月目录第1章总体概述 (4)1.1项目背景 (4)1.2系统建设必要性 (5)1.3系统建设目标 (6)第2章系统规划方案 (9)2.1系统整体规划 (9)2.2系统组成 (10)2.3闯红灯电子警察系统 (11)2.3.1设计依据 (11)2.3.2系统总体功能 (11)2.3.3总体技术指标 (12)2.3.4前端子系统 (14)2.3.4.1 违章车辆检测 (14)2.3.4.2 违章图片抓拍 (15)2.3.4.3 前端子系统硬件设备构成 (15)2.3.4.4 前端子系统物理结构 (16)2.3.4.5 前端系统主要工作任务 (18)2.3.4.6 前端子系统的软件功能 (21)2.3.4.7 车辆牌照抓拍软件 (21)2.3.5前端子系统和中心的传输 (22)2.3.6中心子系统组成 (23)2.3.6.1 数据通信软件 (23)2.3.6.2 路口集中管理和控制计算机上的软件系统 (23)2.3.6.3 系统自维护软件 (23)2.4车辆超速违法抓拍系统 (24)2.4.1系统总体功能 (24)2.4.2总体技术指标 (25)2.4.3前端子系统组成 (25)2.4.3.1 前端子子系统结构 (26)2.4.3.2 车辆检测器 (27)2.4.3.3 车辆抓拍设备 (27)2.4.3.4 辅助照明灯 (27)2.4.3.5 检测抓拍主机 (28)2.4.3.6 前端子系统和中心的传输 (29)2.5违章停车抓拍系统 (30)2.6城市治安监控系统 (31)2.6.1系统组成 (31)2.6.2前端设备 (31)2.6.3传输部分 (32)2.6.4中心设备 (32)2.6.5系统特点及功能 (34)2.6.5.1 系统特点 (34)2.6.5.2 系统功能 (36)2.7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39)2.7.1扩频通信系统的组网方式 (40)2.7.1.1 点对点网络 (40)2.7.1.2 多点对点网络 (41)2.7.1.3 带中继的点对点网络 (41)2.7.2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的对比 (42)2.8GPS车辆定位系统 (44)2.8.1线路分析 (44)2.8.2系统特点 (45)2.8.3优化处理 (46)2.8.4监控中心功能 (46)2.8.5车载终端功能 (47)2.8.6GPS数据的接入方案 (48)2.8.6.1 公安GPS系统的接入 (48)2.8.6.2 联动单位GPS系统的接入 (48)2.8.6.3 指挥中心GPS应用 (49)第1章总体概述1.1项目背景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人口稠密、流动频繁、管理复杂、各类事件多发的特点。

《黄冈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黄冈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黄冈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中间成果 2014.12黄冈市城乡规划局武汉市规划研究院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规划编制管理 (2)第三章城市建设用地管理 (5)第一节建设项目选址管理 (5)第二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规划条件管理 (6)第三节城市用地分类及适建范围 (8)第四章建筑工程规划管理 (17)第一节建筑间距控制 (17)第二节建筑日照 (19)第三节建筑退让控制 (20)第四节建筑高度控制 (22)第五节建筑形态及其他管理要求 (22)第五章市政工程规划管理 (26)第一节城市道路和交通公用设施 (26)第二节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及管线工程 (31)第六章城市防灾规划管理 (42)第七章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文物古迹与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规划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历史文化城区和街区保护 (44)第二节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保护 (44)第三节风景名胜区保护 (45)第八章城市绿地及水体保护规划管理 (47)第一节城市绿地设置 (47)第二节水体保护 (50)第九章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 (54)第十章建设工程规划验收 (58)第一节建筑工程规划验收 (58)第二节市政工程规划验收 (60)第十一章附则 (62)附录一名词解释 (63)附录二计算规则 (66)附录三附图 (69)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现城市规划编制、设计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湖北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编制导引》、《湖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湖北省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黄冈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黄冈市城市规划区内城市规划的编制、设计和管理等有关活动,其他区域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编制城市规划应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

2012年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工作计划文档

2012年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工作计划文档

黄梅县城市管理执法局2012年重点工作计划为深入贯彻全县城建城管工作大会精神,落实县委、县政府“城区城管会战”工作任务,结合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工作实际,坚持一手抓整治提升、一手抓规范管理,把我县城市管理工作推向更高层次,制订如下2012年重点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全局上下,明确职责,形成合力,攻坚克难,“城管会战”着力解决城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环境卫生“脏”、交通秩序“堵”、市容市貌“乱”等重点问题,坚持规范管理、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推进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强力打造城市环境,促进城区形象进一步提升。

要求局机关各股室迅速进入角色,各司其责,扎实开展各项业务工作,为建设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的文明机关奠定良好基础。

二、工作任务(一)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时间从2012年4月下旬开始至2012年5月下旬,整治责任单位县环卫处。

城区迎宾大道、晋梅大道、黄梅大道、五祖大道、人民大道清扫保洁全面实行“两扫一保”,不得漏扫、漏段,加强垃圾箱周边卫生清理,人流量较大的路段加派保洁人员,严格执行错时值班,确保道路清扫保洁无缝隙、精细化,垃圾日产日清,洒水车一日两次高压冲洗、低压降尘,要见路面本色。

“刷黑”路面实行“人机结合”作业模式,确保机扫到边、人扫到角。

全面排查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等薄弱环节,延长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的清扫保洁时间,配合“城管会战”社区网格清理卫生死角,积存垃圾逐一清除,坚决消除杂草丛生、种菜现象。

按县城区城管会战指挥部要求,督促13个社区网格合理设置240升垃圾桶、小钩臂垃圾箱,解决社区居民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问题,结合各社区网格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配备方案,确定配备数量和安装地点,原则上要求每个社区网格必须配备1个小钩臂垃圾箱。

(二)开展交通秩序整治,时间从2012年6月上旬开始至2012年7月上旬,整治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迅速完善城区交通标志、标线,全面清理现有的车辆停车位,科学规划车辆的停车位和营运车辆停靠点,严肃查处车辆违规停放、停靠行为,启动正街鑫城、黄商黄梅购物中心、西池天下三处地下停车场,发挥城市功能。

黄梅城市发展战略

黄梅城市发展战略

黄县是武汉城市圈、长江经济带和京九经济带、华东经济圈与华中经济圈的结合部。 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给黄梅县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黄梅县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ic Plan for HUangMei City
19
第一部分 发展目标与定位
解读黄梅
产业总值(万元)
450000 400000 350000 300000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0亿元大关,由2006年的3.42亿元增加到 10.56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2.03亿元增
加到5.57亿元。
年 份 19 79 19 81 19 83 19 85 19 87 19 89 19 91 19 93 19 95 19 97 19 99 20 01 20 03 20 05 20 07 20 09
黄梅县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ic Plan for HUangMei City
6
解读黄梅
县域层面
认知黄梅
北山南水连三省
位于鄂、赣、皖三省交界,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东邻安徽宿松县,西接武穴 ,北连蕲春,南与九江市隔江相望,素有“鄂东门户”之称。
东通西联九派分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麻城市 浠水县 黄梅县 蕲春县 武穴市 红安县 罗田县 英山县 黄州区 团风县
黄梅县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ic Plan for HUangMei City

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冈市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冈市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冈市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10.21•【字号】黄政办发〔2022〕45号•【施行日期】2022.10.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冈市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黄政办发〔2022〕4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感湖管理区、黄冈高新区管委会、黄冈市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白莲河示范区管委会,市直相关单位:《黄冈市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2022年10月21日黄冈市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序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的具体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黄冈地处长江中游大别山腹地,自然资源秉赋深厚,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区位重要。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提升管护能力、促进林业发展,是构建我市国土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绿色发展、改善民生福祉和维护生态安全的重大职责,也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美丽黄冈建设的重大使命。

“十四五”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集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实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战略和黄冈市第六次党代会“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战略决策期。

根据湖北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全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和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十四五”行业规划编制的相关要求,在统筹衔接《黄冈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黄冈市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等纲领性文件和规划成果基础上,特编制《黄冈市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03黄梅县经济开发区小池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03黄梅县经济开发区小池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在黄梅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与小池镇总体规划编制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促进黄梅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与开发,保证经济开发区和谐健康发展,科学合理地开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特编制《黄梅经济开发区小池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2条本规划是指导黄梅经济开发区小池工业园区建设和管理的法律性文件,规划范围内的各项建设必须遵守本规划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非经履行法定程序均无权随意更改。

第3条规划范围规划范围西至京九铁路、北至A1号规划道路、南至长江干堤,东至B4号规划道路;规划用地面积500.54公顷。

第4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3、《黄梅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4、《黄梅县小池镇总体规划(2006—2020)》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6、《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08)7、《湖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试行)》8、其他相关的国家、省、市政策和法律文件《湖北省村镇规划技术规定》第5条规划原则1、优化园区空间结构整合现有用地布局2、适应弹性发展需要动态生长分步实施3、理顺新区道路骨架提高交通运行效率4、维护生态环境划定建设分区第6条文本中黑体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内容。

第二章规划发展目标与定位第7条规划发展目标更新发展观念,构筑增长平台启动经济引擎,打造产业基地实现双城对接,共建区域中心维护生态环境,营造宜居新区引导新村建设,建设和谐住区第8条规划发展定位鄂赣皖三省交界处,武汉城市圈、昌九工业走廊、皖江经济带接合部,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和物流业为主的临港型产业新区。

第三章产业发展规划第9条主导产业选择按照立足本地基础,合理区域分工、利于产业集聚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区主导产业选择重点发展精细化工、生物医药、仓储物流、农副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和纺织服装业。

第10条重点项目发展现代化的临港物流业,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冈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冈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冈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黄冈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10.25•【字号】黄政发〔2022〕10号•【施行日期】2022.10.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污染防治正文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冈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黄政发〔2022〕1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感湖管理区、黄冈高新区管委会、黄冈市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白莲河示范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现将《黄冈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执行。

2022年10月25日黄冈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一、畜禽污染防治工作基础与形势(一)“十三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成效(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挑战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规划时限与范围(四)规划目标三、重点任务(一)坚持源头管控,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二)坚持分区分类施策,优化畜禽养殖业布局(三)坚持精准治污,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四)坚持多方联动,开展技术示范和推广,完善污染治理体系四、重点工程(一)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建设(二)畜禽粪污集中处理设施建设(三)田间配套设施建设(四)监管体系建设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二)明确责任分工,形成整体合力(三)强化资金落实,加大政策和技术支撑(四)加大宣传引导,营造治理氛围(五)强化监督考核,助推工作实效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黄冈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省人大已批准,拟于2023年1月1日实施)等法律法规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等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全面加强我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动全市畜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依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黄梅小池镇详细规划

黄梅小池镇详细规划

谈讨论。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工作,现提交《小池滨江新区启劢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初步方案供领导和与
家进行评议。
项目概况
规划背景 规划范围 规划原则 规划思路
北到吴楚大道,南至黄广大堤,东到湖北大道,西至飞虹大道,总面积约7.44平斱公里, 占滨江新区面积的1/6。其中一期开发总面积5.36平斱公里。
项目概况
江滩
现状分析
区位分析 自然条件 用地现状 现状问题
自然条件分析
(1)高程分析
起步区属平原地貌,整体地势平缓,南高北低,高程多 位 于 10-15m 之 间 ; 最 高 点 位 于 地 块 南 侧 , 高 程 为 23.12m。
高程分析
(2)地形分析
起步区北侧为农田和水域,地形平坦,基本无高差 (0—15%之间),南侧临江堤区有少量林地,略有起 伏,规划时应注意保护。
中观区位——湖北省两圈一带的东大门、桥头堡、口子镇
小池是中部经济带的交叉点,也是湖北距离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 经济区最近的地斱,是湖北省两圈一地的东大门,是湖北对外开放开发的桥头 堡。
中观区位——两岸一城的融合和共融
一体化的发展策略,有效引导跨江成为九江的新一轮的城市空间拓展斱向, 突显江滩不太子湖的生态经济效益,成为低碳产业增长极。
滨江新区总体规划 滨江新区启动区城市设计 滨江新区沿江景观规划 相关规划梳理整合
功能分区及项目策划
相关规划解读
滨江新区总体规划 滨江新区启动区城市设计 滨江新区沿江景观规划 相关规划梳理整合
重要项目策划
对总规的调整优化: ①调整中轴线位置。 ②增加太子湖区功能用地。
相关规划解读
滨江新区总体规划 滨江新区启动区城市设计 滨江新区沿江景观规划 相关规划梳理整合

澧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与县城总体规划

澧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与县城总体规划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澧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与县城总体规划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澧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澧县县城总体规划第一部分澧县概况澧县,因澧水流经县境而得名。

地处湘鄂边界,常德地区的北部,东临安乡县,南靠临澧,西接石门,北与湖北省松滋市、公安县接壤。

澧县行政区划面积为2107.3平方公里,现辖15个建制镇(包括澧阳镇)、17个乡。

作为澧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的县城位于县域中部的澧阳平原上,南濒澧水,东距津市市8公里。

澧县是位于我国三级经济开发轴线(焦柳铁路线和二广高速)上的节点城市,常德市和荆州市的几何中心。

处于湖南西北部边境,临近中部两大城市群—长株潭“3+5”城市群和武汉“1+8”城市群,处于两大城市群的直接辐射交汇地域的西部。

澧县在湖南自东向西的经济梯度格局中处于第二梯级的位置,并且是环洞庭湖城市群以及我国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东启西的战略位置,必将成为未来湖南省经济开发的重点地区。

澧县经济发展迅速,是个农业大县和资源大县。

20世纪80年代后,澧县的资源优势逐步转化成了经济优势,经济实力迅速增加。

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08902万元,比上年增长13.0%。

其中:一产业增加值321568万元,同比增长6.6%;二产业增加值353176万元,同比增长17.3%;三产业增加值334158万元,同比增长15.3%。

三次产业构成比为31.9:35:33.1。

全县完成财政预算总收入45103万元,增长7.95%。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84315万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69815万元。

澧县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

焦柳铁路由北向南跨过长江进入湖南。

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冈市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冈市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冈市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12.02•【字号】黄政办发〔2022〕50号•【施行日期】2022.12.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冈市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黄政办发〔2022〕5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感湖管理区、黄冈高新区管委会、黄冈市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白莲河示范区管委会,市直相关单位:《黄冈市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5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2年12月2日黄冈市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为加快畅通县乡村商业网络体系和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更好满足城乡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突出重点、补齐短板,以县域为载体,以渠道为主体,加快补齐农村商业设施短板,努力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2025年,全市基本建立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分工合理、布局完善的一体化县域商业网络体系。

各县县域商业网点设施、功能业态、市场主体、消费环境等全面提升,基本实现县县有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乡镇有商贸中心、村村通快递。

城乡生产和消费连接更加紧密,流通渠道更加畅通,实现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提质良性循环。

二、重点任务(一)补齐县域商业基础设施短板。

坚持引育并举,推进每个县(市、区)建设(含改造、升级,下同)1个面积20000平方米左右的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将县城打造成县域消费升级的排头兵。

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德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

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德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

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德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2.29•【字号】常政办发〔2021〕29号•【施行日期】2021.12.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德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常德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2月29日常德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一、“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回顾(一)“十三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十三五”期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方针政策,深入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以农业增产、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基础,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重点,不断壮大区域特色产业规模,大力推广各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全市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常德农业进入飞速发展时代。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十三五”期间,我市农林牧渔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1.0亿元,较2015年增长3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57元,较2015年增长52.9%;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1724万亩,耕地数量、质量全省第一,粮食产量多年来位居全省第一;生猪产值247.42亿元,水产养殖总面积123万亩。

(1)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

一是稳定粮食生产,建成了7个国家级产粮大县,形成了以常德香米绿色稻和有机稻等为主粮,优质玉米、马铃薯、大豆为杂粮的多样化粮食生产体系,粮食作物轻简栽培等先进生产技术覆盖率达85%以上。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黄梅县独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局部调整方案备案的批复-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黄梅县独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局部调整方案备案的批复-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黄梅县独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局部调整方案备案的批复正文:----------------------------------------------------------------------------------------------------------------------------------------------------省自然资源厅关于黄梅县独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局部调整方案备案的批复黄冈市国土资源局:你局《关于〈黄梅县独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局部调整方案〉备案的请示》(黄土资文〔2019〕14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此次规划调整位于黄梅县。

黄梅县国土资源局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方案举行了听证,通过了专家评审。

黄冈市国土资源局以黄土资函〔2019〕19号批准了该规划局部调整方案。

该方案涉及将H50G047033图幅中位于独山镇范围内合计3.3277公顷有条件建设区调整为允许建设区,将H50G046033、H50G046034、H50G047033图幅中位于独山镇范围内合计3.3277公顷允许建设区调整为有条件建设区。

二、此次规划调整符合原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2号)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72号)有关要求,我厅原则同意黄梅县独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局部调整方案备案。

三、你局应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和修改管理工作,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2019年3月8日——结束——。

养在“深闺”天下知黄梅县住建局擘画城市画卷

养在“深闺”天下知黄梅县住建局擘画城市画卷

33建设纪实养在“深闺”天下知黄梅县住建局擘画城市画卷本刊记者 王燕萍 李孟 通讯员 余林一条条宽敞通达的道路,在不断拓展和延伸中拉大了城市框架;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流淌着一串串改革发展的旋律;蓝天、碧水、大道、广厦……路自景中过,车在园中行,人在画中游。

如诗如画,位于鄂赣皖三省交界的黄梅县文化底蕴深厚,是佛教禅宗的发祥地、黄梅戏的发源地。

近年来,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开拓创新,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擘画了一幅绚丽秀美宜居的城市画卷,城虽“小”,养在深山天下知。

全镇上下“一盘棋”提到五祖镇,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垅坪河畔,东山上下。

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是禅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闻名中外的佛教圣地——五祖寺,就座落在五祖镇境内。

历代朝山礼祖者无不以一临此地,瞻仰祖容为幸,文人墨客亦以来此游览为快。

为贯彻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重大决策,营造整洁、优美、文明的人居环境,从2019年3月开始,黄梅县在该镇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攻坚”行动。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涉及面广,镇各线办、各村(社区)、镇直单位谋定而动,高标准、严要求,行动迅速、协调配合,全镇上下形成“一盘棋”,着力构建起全镇“一张网”的治理格局。

通过整治环境卫生、整治城镇秩序、整治村容镇JIAN SHE JI SHI34貌,结合“治危拆违”“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通过镇、村两级联动,全员参与、分级负责、量化考核,在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的前提下,突出重点,加快整治项目建设,加强环境卫生、城镇秩序、街容镇貌管理,让全民共享小城镇整治成果。

小城镇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纽带,就五祖镇而言,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开辟出“五祖模式”?为加快小城镇建设,五祖镇党委把山区居住条件恶劣的村民搬迁到山下,鼓励他们进城创业,改善其生活条件。

五祖镇投入资金1300多万元,全面完成老城区“穿衣戴帽”工程,一条靓丽的旅游古街跃然而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梅县城市防控体系指挥系统规划书深圳市亚奥数码技术有限公司二零零七年十二月目录第1章总体概述 (4)1.1项目背景 (4)1.2系统建设必要性 (5)1.3系统建设目标 (6)第2章系统规划方案 (9)2.1系统整体规划 (9)2.2系统组成 (10)2.3闯红灯电子警察系统 (11)2.3.1设计依据 (11)2.3.2系统总体功能 (11)2.3.3总体技术指标 (12)2.3.4前端子系统 (14)2.3.4.1违章车辆检测 (14)2.3.4.2违章图片抓拍 (15)2.3.4.3前端子系统硬件设备构成 (15)2.3.4.4前端子系统物理结构 (16)2.3.4.5前端系统主要工作任务 (18)2.3.4.6前端子系统的软件功能 (21)2.3.4.7车辆牌照抓拍软件 (21)2.3.5前端子系统与中心的传输 (22)2.3.6中心子系统组成 (23)2.3.6.1数据通信软件 (23)2.3.6.2路口集中管理与控制计算机上的软件系统 (23)2.3.6.3系统自维护软件 (23)2.4车辆超速违法抓拍系统 (24)2.4.1系统总体功能 (24)2.4.2总体技术指标 (25)2.4.3前端子系统组成 (25)2.4.3.1前端子子系统结构 (26)2.4.3.2车辆检测器 (27)2.4.3.3车辆抓拍设备 (27)2.4.3.4辅助照明灯 (27)2.4.3.5检测抓拍主机 (28)2.4.3.6前端子系统与中心的传输 (29)2.5违章停车抓拍系统 (30)2.6城市治安监控系统 (31)2.6.1系统组成 (31)2.6.2前端设备 (31)2.6.3传输部分 (32)2.6.4中心设备 (32)2.6.5系统特点及功能 (34)2.6.5.1系统特点 (34)2.6.5.2系统功能 (36)2.7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39)2.7.1扩频通信系统的组网方式 (40)2.7.1.1点对点网络 (40)2.7.1.2多点对点网络 (41)2.7.1.3带中继的点对点网络 (41)2.7.2有线传输与无线传输的对比 (42)2.8GPS车辆定位系统 (44)2.8.1线路分析 (44)2.8.2系统特点 (45)2.8.3优化处理 (46)2.8.4监控中心功能 (46)2.8.5车载终端功能 (47)2.8.6GPS数据的接入方案 (48)2.8.6.1公安GPS系统的接入 (48)2.8.6.2联动单位GPS系统的接入 (48)2.8.6.3指挥中心GPS应用 (49)第1章总体概述1.1项目背景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人口稠密、流动频繁、管理复杂、各类事件多发的特点。

随着目前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地区的城市化、工业化的特征日益明显。

城市中人流、物流越发密集,公共突发事件类型增长迅速、涉及面广。

从公共卫生、网络攻击到恐怖袭击,从交通安全到生产事故。

影响国家安全、人身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秩安、金融、政治、经济等公共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损失惨重,影响巨大。

美国的9·11事件、北美的大停电、席卷全球的非典疫情都向人们敲起警钟。

人口密集的城市如何才能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将损失减少到最低,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同时也成为政府部门的最重要的课题。

对于公安机关来讲,所面临的社会治安形势也变得日趋复杂起来。

逐年攀升的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犯罪形式也在向多样化、复杂化、智能化、科技化等方面发展,给广大人民群众乃至整个社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

作为肩负着维护社会治安、保证人民安全的神圣职责的公安队伍,如果只是被动地去应对违法犯罪行为,发生案件就去查处,没有案件就坐守在本部门无所适从,长此以往,非但不能有效地降低发案率,反而会使公安工作陷入在各种犯法犯罪活动面前疲于奔命的局面,甚至会顾此失彼,使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职能作用无法显现出来。

由此可见,要想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职能作用,就必须依照“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战略方针,结合各地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构筑起一个打防职能突出、防控部署周密的治安防控体系。

城市防控体系的建设是实现防重于打的观念转变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社会治安控制能力的根本出路。

公安机关是城市防控体系的中坚,社会参与是城市防控体系建设的保障。

城市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只有把握内涵、突出重点、密织防控网络,健全防控机制,才能掌握控制社会治安的主动权,才能实现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1.2系统建设必要性所谓城市防控体系:是公安机关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整合内部警力资源和一切可资利用的社会治安资源,形成以巡警、交警、刑警和派出所民警等诸警种合成为主体,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以社区警务、阵地控制和单位内部防空为基础,以全时空巡逻防控为基础勤务方式,以快速反应机制为保障,统一指挥、互相配合、信息共享、协调运行,集打击、防范、控制管理、教育、改造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能对社会治安实施有效控制是警务工作系统,是警务运行的一种新机制。

概括的讲,城市防控体系是各种防控要素相互耦合热而构成的警务工作系统。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加速了社会一体化,使得公安工作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更加息息相关,从而也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无庸讳言,现行警务运行模式、以户口管理为中心的静态治安管理模式成型于计划经济时期,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日益开放的、动态化的社会治安环境。

另外,重打击轻防范、基层基础工作薄弱是长期困扰公安工作的老大难问题,公安机关在控制社会治安时多年来离不开各种集中统一行动。

经历了多年的“严打”,各地公安机关不断反思,逐步形成了共识:在常态社会治安条件下,必须采取常态的控制手段,即逐步建立起打、防、控一体化的综合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才是有效遏制和预防犯罪,确保社会治安秩序长期稳定的唯一选择。

因此,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政府对紧急事件快速反应和抗风险的能力,对社会治安有效控制的能力,为市民提供更快捷的紧急救助服务,重要性已经日益凸显出来。

党的十六大也明确提出:“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改进社会管理,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

因此,进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一种长效问题的警务运行新机制,不仅是公安工作创新的关键之所在,而且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增强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维护社会问题稳定的根本措施。

去年公安部“二十公”会议也已把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作为今后五年公安工作的一项目标提出。

作为城市治安的守卫者,黄梅公安局此次城市防控系统的规划,可以说达到了因地制宜,符合城市自身特点,真正为群众营造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的目的。

1.3系统建设目标城市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总体目标是: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以公安机关为主体,各种治安保卫力量参与,以社会防控、单位北部防控和阵地防控为基础,全时空巡逻防控为主要形式的责任明确、指挥高效、反应灵敏、警令畅通、组织健全、整体联动、运作规范、体系严密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达到可防性案件大幅度下降,社会面治安明显好转,公众安全感大大增强的目的,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

城市防控系统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体系,有多个系统组成。

同时还需考虑相应的政策制度、警种建设、各警种各部门的配合问题。

整套体系需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由此系统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建立集权的指挥中心建立集权的指挥中心是城市防控体系建设的核心。

指挥中心在公安工作中的指挥调度地位决定其在城市防控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指挥中心的集权化是发挥其在城市防控体系中的作用的基本前提。

这一点在先期的三台合一指挥中心建设中已经初步完成。

(2)建立严密的防控网络建立严密的防控网络是城市防控体系建设的前提。

没有防控网络的支撑,城市防控体系就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建立防控网络必须做到三个落实。

一是落实街面防控。

公安机关要按照"民警回到民间"、"工作回到街面"的要求,通过实行交巡警合并,通过精简机关,保证足够警力,建立一支能覆盖城市主要街道的巡警队伍,提高街面见警率。

巡警按照"有警出警,无警巡逻"的运作模式开展工作,划区巡逻,定岗定人,责任到位,保证全天候巡逻无空档。

二是落实社区防控。

以社区为主、派出所指导,建立社会专职巡逻队或义务巡逻队,按照"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保证巡逻队的经费来源,巡逻队负责对辖区的背街小巷和未纳入小区管理的居民散居区的安全巡逻。

有的地方实行安全承诺制,对出资户的安全作出保证,对遭受的损失承诺赔偿,取得了显著成果,既增强了巡逻队的责任感,又保证了巡逻区的安全。

巡逻队必须实行社区管理为主,经费由社区筹措解决,队伍由社区负责管理,派出所只负责业务指导,由社区民警组织巡逻,避免出现派出所包揽社区巡逻,巡逻队员参与执法等问题。

三是落实单位防控。

社会治安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公安机关不能包揽一切。

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住宅小区要对本单位、本小区的社会治安负首责,社会治安环境是企业发展的首要环境,安全是形象,也是品牌。

落实治安防控措施,保障单位安全是吸引资金、凝聚人才的重要环境。

任何单位都要把自身保卫组织建设好,把自身保卫措施完善好,把单位防控落实好。

当前普遍存在的单位缺乏安全防范责任的问题必须通过立法来解决。

这一点在黄梅地区还有待完善。

(3)建立先进的技术系统建立先进的技术系统是城市防控体系建设的基础。

公安工作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的进步,城市防控体系建设更加离不开先进科技手段的武装。

建立先进的技术防控网络必须从建立三个技术系统着手,一是建立先进的通讯传输系统。

要做到反应灵敏,就离不开便捷的通讯条件。

从指挥中心到处警队、各警种、派出所、单位保卫组织,从指挥中心到巡警、派出所的每一名民警以及警种之间、民警之间都能运用先进通讯手段随时取得联系,为快速反应和合成作战创造条件。

二是建立先进的网络传输系统。

指挥中心必须同公安机关专有信息系统联成一体,公安机关已经建成了治安信息系统、国保信息系统、指纹信息系统、逃犯信息系统、人口信息系统、交管信息系统,并将陆续建成其他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在自身工作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但整体效能还远未发挥,将这些信息系统整合到指挥中心形成更加完善的信息库,既能达到保密的要求,又能更好地为发现、认别违法犯罪提供信息服务,更好地服务现实斗争。

三是建立先进的技术防范系统。

要建立覆盖城市主要区域的道路交通监控系统、电子网报警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使指挥中心能敏锐发现、果断指挥、快速处置街面发生的社会治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