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天命观天命观
《三国演义》天命空间叙事
6*0 )7&2.&’ 8&$$&2."% "( 9"+"1 :.’’1 .% !"# $%&’()# %* !"+## ,-(./%&0
81 9-:;)<=
( !"#$%&% ’%()*+,%$+,-)#&")$ !.//%0%,-)#&")$,1")$2.$0 #!"$$$ ,!"#$))
;<12$&42:>?<.< -.< )(@A (B C<D=E@=(:A -F(G@ H(C"A I=)) =: -"% 3.,)$4% .5 -"*%% 6#$02.,&7 >?<J E(K< =:@( F<=:L @?< AD-E< (B I?=E? E(K<A B.(K @?< M?=:<A< -:E=<:@ N=<I (B E(AK()(LJ -:C C<A@=:J/ >?< AD-E< (B H(C H(C"A I=))A (B -"% 3.,)$4% .5 -"*%% 6#$02.,&, A I=))A E(KD.=A<A B(G. -CK=:=A@.-@=N< )<N<)A , I?=E? E(:@.()A @?< :-..-@=(: (B >?< O(K-:E< (B >?.<< P=:LC(KA/ " =03 >"$+1:-"% 3.,)$4% .5 -"*%% 6#$02.,&;AD-E< (B H(C"A I=));:-..-@=(:
《三国演义》天命与人事观照下的悲剧和颂诗
《三国演义》天命与⼈事观照下的悲剧和颂诗《三国演义》:天命与⼈事观照下的悲剧和颂诗摘要:本⽂依据《三国演义》⽂本,参考学界先辈的相关论述,着⼒从天命与⼈事的⽭盾冲突中考察我们民族的这部杰出的历史⼩说,挖掘其隐藏在政治权谋、军事策略等表象背后的深切的悲剧内涵和颂诗意义。
关键词:天命;⼈事;悲剧;颂诗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学界有拥刘反曹说、⼈才说、悲剧说、乱世英雄颂歌说、天命说等⼗五种观点。
笔者则认为,《三国演义》既是⼀幕理想幻灭的⼈间悲剧,也是⼀曲意⽓扬厉的英雄颂诗,⽽这看似背道⽽驰的“悲”与“颂”正是在天命和⼈事的观照下集中展现的。
《三国演义》的悲剧性在于天命与⼈事的激烈⽭盾的结果:⼈在操纵⼀切、不可逆转的天数⾯前的渺⼩、软弱。
这⼀点在作品最后引⽤的古风中有着明显的流露:“纷纷世事⽆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魏、蜀、吴三国其实都是失败者,相对弱⼩的蜀汉、孙吴固然破灭,强⼤的曹魏也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
《三国演义》中最为深切感愤的悲剧在于诸葛亮北伐事业的失败。
诸葛亮是⼩说中作者倾注了极⼤的笔⼒、寄托了深刻的思想情感与理想追求的⼈物形象,⽽北伐事业则代表着复兴汉室的正义努⼒。
⼩说中的诸葛亮不是⼀个简单的个⼈,也不是历史上蜀汉贤相的民间化、通俗化,他代表的是斡旋天地、补缀乾坤的⼈事之极致。
如果说刘备关⽻⾝上都存在着⾜以致其败亡的性格缺陷,那么⼩说中的诸葛亮则近乎完⼈,在作者的理想上、在⼤众的⼼⽬中,这样的⼈物是应该⽽且必然能够完成⾃⼰的事业、实现“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图⼤志的。
然⽽现实却与之正相反对,他的事业固然有过多次的辉煌,甚⾄是接近成功的境地,然⽽最终还是失败的结局,这也就给六出祁⼭的故事情节打上了浓厚的悲剧⾊彩。
⼀出祁⼭时,“戎阵整齐,赏罚肃⽽号令明,南安、天⽔、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进展迅速,然⽽终因误⽤马谡、丢失街亭,不得不⽆功⽽返。
⼩说第⼀百回“汉兵劫寨破曹真,武侯⽃阵辱仲达”中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开始取得重⼤胜利,但是后主却听信谗⾔下诏班师,他再⼀次在遗憾中退兵。
《三国演义》的天命观
《三国演义》的天命观《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中的天命观即对人类命运的看法,是中国文化自古以来的重要思想,也是《三国演义》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天命观在《三国演义》中反映出了危机充满的时代背景,表达出作者对天命的信仰与追求。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阐述《三国演义》的天命观。
一、社会矛盾和天命在《三国演义》中,各个势力之间的社会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矛盾与文化传统中的天命理论相互作用,构成了《三国演义》中独特的天命观。
作者通过天命这一神秘的力量来说明天下大势的变迁和人事不由天定的宿命。
在小说中,天命不仅代表了气运以及人之所当为的职责和作为,更体现出了历史的必然性。
例如,在三国时期刘备为了统一四方而成了“蜀汉之主”,此时的天命应运而生,因为时代需要一个英明果敢的人物,这时候诸葛亮便开始为他效命。
相反,当时期过去之后,大势已定,刘备的天命也就消失了。
二、人物选择和天命在《三国演义》中,人物的选择也与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描述,表现了他们天命的不同,从而形成大势走向的必然性。
例如,关羽等英雄人物都有着很高的智慧与勇气,有天命所赋予的力量,而董卓、曹操等反面人物却被描述为妄心狂妄、邪恶狡猾。
这种对人物的不同选择,反映了作者对天命力量的信仰和追求。
另外,作者还通过描绘人物的行动来表现天命。
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战争和政治斗争,但并非所有的人物都是成功的,很多英雄在历史洪流中消失了。
对于那些成功者,他们是因为天命赋予了他们成功的机会,而失败者,则是因为天命已经不再选择他们。
三、政治决策和天命在《三国演义》中,天命也成为了决策的参考因素。
天命所代表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因此在决策中,如果能够抓住天命所赋予的机会,就能够获得成功。
例如刘备在攻占益州之后没有立刻攻打荆州,而是在得到诸葛亮的建议之后才攻打荆州,最终成功统一了三分天下。
这个决策的好坏就是基于他对天命的把握和信仰。
四、分析和评价总的来说,天命观是《三国演义》中重要的思想元素之一,它是中国历史文化中形成的一个深刻的认识,它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
论《三国演义》中的“天命”之美
这些悲剧 多数是天命所归 , 并 南方术等神秘 的艺术
形式展现在读者 面前 ,为我们 呈现出 “ 命 由天定 , 天命 难违”天命观 。 《 三国演义 》 为我们塑造 了许多奸猾险恶 的人 物形象 ,如残暴无道 的董卓、见利忘义的 吕 、 外 仁 内暴的曹操 等等 , 这些人物形象刻画最丰满最深
夺取荆州 ,截杀关羽 。其战略 目的不是称霸j 国,
展过程 。而 《 三国演义 》中的天命观在这一过程 中
起 到 了极 为重要 的过 渡作用 。近年来一些 学者对
而是偏 安 自保 。 如果说 以上观点有所牵强 , 那么说 《 三国演义 》 中着墨更多 的是以刘 备 、 诸葛亮为首 施行 王道 的蜀汉集 团和 以曹操 、 司马懿 为首施行霸 道的曹魏集 团的争衡 当无大错 。 凌者大多支持施行 王道的蜀汉集 团 , 而蜀汉集团人物的身死 、 战争 的
第2 2卷 第 2期 2 O 1 3 年 2月
文 章编 号 : 1 0 0 8 . 8 7 1 7( 2 0 1 3 )0 2 . 0 0 3 0 . 0 3
牡丹 江 大学学报
M u d a n j i a n g O n i v e t s i t y
V o1 . 22 No . 2
复汉室 , 在情感上未获得 民众 的支持 ,因此其亡国 亦算不得悲剧 。 只有蜀汉王朝 的灭亡才是彻头彻尾 的悲剧 。 蜀汉王朝君主贤明 , 丞相智诚 , 将军骁勇 , 本是百姓心 中最完美 、 最理想的君 臣组合 , 如果蜀 汉王朝能统一 中国,国泰 民安 、国富民足将不是期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1 . 3 0 科研项 目: 2 0 1 2年度辽宁省教 育厅人 文社会科学研 究项 目: 辽金元时期北方民族 审美意识研究—— 以 文学为中心。( 项 目编 号 :W 2 0 1 2 1 4 3 ) 作 者 简 介 :周 哲 达 ( 1 9 8 8 一) ,男 , 辽 宁锦 州人 ,研 究 生 , 研 究方 向 : 元 明清 文学 。
浅析《三国演义》的天道观
是 不 可知 的
而 是 可 以 相契 合 的
,
。
但 孔 子 的天 依 然继
,
这 也正 是儒 家 天 道 观 的特 点 所在
《 三 国演
承着人 格神 的 传统
天 与人 之 间 存在 着 一定 的张 力
。
义 》 在 其塑 造 的 人物 形 象 以 及 一些 叙 述情 节里 都充 分
所 以 《 论语 》 中不 乏对 天 的 慨 叹
。
的同时 开 辟 了 下 学上 达 的 心 学 道路
他 比 孔子 的 天命
小 说一 方 面 肯 定 了 天 命 决定 论 的思 想
,
,
另一 方 面
观更 为 具体 径
。
,
为 天 人 关 系的 贯 通 找到 了 一 条具 体 的 路
“
也 不放 弃人 为 的 努 力
积 极人 世精 神
。
传 达 了作 者 知其 不可 而 为 之 的
,
天 人合 一 的 天
,
人 们 以 巫 现 的 歌 舞娱 神 以 及 祭祀来 进 行 天
。
。
。
这 时 的 天 人关 系 表 现 为神 与人 的 关 系
, ,
殷周 数
”
综 上 所 述 儒 家 的 天 道 观在殷 周传 统 天 命 决 定论 的 基 础上
,
“
”
“
天
每逢 国 事
。
则 必 要 占 卜 可 以 看 出 天 命 的 决定
孟 子 主张
尽心
,
知性
,
,
知天
”
,
人 只有 不 断 内
。
省 来 提 高 自 己 的 德行 修养
天命与人力:《三国演义》中的宿命观探讨
政治斗争中的人心与策略
政治斗争中的人心:通过政治手段和谋略来争取人心,是《三国演义》中展现人力作用的重要方面。
政治斗争中的策略:在《三国演义》中,各种政治斗争的策略层出不穷,如连环计、空城计等,展现了人 力的智慧和力量。
政治斗争中的人心与策略的结合:在政治斗争中,通过人心和策略的结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 一步突显人力的作用。
象征手法:通过象征性的事 物或符号来表现宿命观念
对比手法:通过对不同人物 命运的对比,突出宿命观念
在作品中的影响
叙述手法:通过叙述者的语 言和视角,让读者感受到宿
命观念的存在和影响
宿命观的叙事结构
线性叙事:按照时间顺序,展现宿命的发展和影响 倒叙:通过回忆、闪回等方式,揭示宿命的根源和影响 插叙:在主线叙事中穿插其他相关事件,丰富宿命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多线索叙事:通过多个人物、多个角度来展现宿命的交织和影响
宿命观在《三国 演义》中的体现: 英雄人物的命运 与历史进程的交 织
命运共同体的概 念:不同势力间 的相互依存和影 响
宿命观对人物关 系的影响:英雄 人物在命运面前 的无奈与抗争
宿命观对历史进 程的影响:历史 进程中的必然与 偶然因素的相互 作用
宿命观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宿命观在《三国演义》中的体现:探讨命运、天命与个人努力的关系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正确看待命运与个人努力,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宿命观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的融合: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 和人类的命运 宿命观在当代的意义:引导人们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得失与成败,珍惜当下, 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05
宿命观在《三国演义》中的艺术表 现
宿命观的文学手法
隐喻手法:将宿命观念与现 实生活进行类比,使读者更 加深刻地理解宿命观念
浅议《三国演义》-天命与人事观照下的悲剧和颂诗
浅议《三国演义》:天命与人事观照下的悲剧和颂诗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学界有刘反曹说、人才说、悲剧说乱世英雄颂歌说、命说等十五种观点笔者则认为,《三国演义》既一幕理想幻灭的人间悲剧,也是一意气扬厉的英雄颂诗,而看似背道而驰的“悲”与“颂”正在天命和人事的观照下集中展现。
《三演义》的悲剧性在于天命与人事激烈矛盾的结果:人在操纵一、不可逆转的天数前的渺小、软弱。
这一点作品最后引用的古风中有着显的流露:“纷纷世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魏、蜀、吴三国实都是失败者,相弱小的蜀汉、孙吴固破灭,强大的曹魏也有取得最后的胜利。
《三国演义》最为深切感愤的悲剧在于诸亮北伐事业的失败。
诸葛亮是说中作者倾注了极大的笔、寄托了深刻的思想情感与理想追的人物形象,而北伐事则代表着复兴汉室正义努力。
小说中的诸葛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也不是历史上蜀汉贤相的民间化通俗化,他代表的是斡天地、补缀乾坤的事之极致。
如果说备关羽身上都存在着足以其败亡的性格缺陷,那么小说的诸葛亮则近乎完人,在作者的理上、在大众的心目中,样的人物是应该而必然能够完成自己事业、实现“北定中原,兴复室”的宏图大志的。
然现实却与之正相反对,他的事业固有过多次的辉煌,甚是接近成功的境地,然而终还是失败的结局,这也就给六出山的故事情节打上了浓厚的悲色彩。
一出祁山时,“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魏应亮,关中响震”,进展速,然而终因误用马谡、丢失街,不得不无功而返。
小说第百回“汉兵劫寨破曹真,武侯斗阵仲达”中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开始得重大胜利,但是后主听信谗言下诏班师,他再一次在遗中退兵。
最富于戏剧和象征意味的是第一百零三回“上谷司马受困五丈原诸葛禳”中诸葛亮本已将司马懿诱入葫谷却突因“天降大雨,火不能”而让这个最大的对手里逃生,他只得慨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不可强!”这里作者借孔明之表达了对冥冥中主宰一切的天的无奈心理。
接下来“陨星汉丞相归天”中秋风五丈一节更是将这幕悲剧向了高潮。
三国演义中的天命之美
第22卷 第2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2 No.2 2013年2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Feb. 201330 文章编号:1008-8717(2013)02-0030-03论《三国演义》中的“天命”之美周 哲 达(渤海大学文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00)摘 要:《三国演义》中作者着力描绘的人物身死、战争失利、王朝灭亡的悲剧图景为我们呈现了“命由天定,天命难违”的天命观。
而此天命观蕴含着“朝代更迭,分合有数”的规律之美,“明主贤相,忠臣良将”的遗憾之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抗争之美。
《三国演义》中的天命观在展现以上美学意味的同时,也推进了传统天命观由“天行有常”向“人定胜天”的过渡演变。
关键词:《三国演义》;天命观;美学意味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天命观是人们在探索自然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以对天意认知为中心的观照世界、把握世界的哲学方式。
我们民族对天命观的理解大致经历了由“天行有常”到“人定胜天”的发展过程。
而《三国演义》中的天命观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过渡作用。
近年来一些学者对《三国演义》中的天命观进行了研究,黄霖先生更将天命观列为《三国演义》的主题之一,可见《三国演义》中的天命观已经得到学者的研究和重视,但关于《三国演义》中天命观美学层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笔者认为,《三国演义》中的天命观可概括为八个字:“命由天定,天命难违”。
而此天命观蕴含着“朝代更迭,分合有数”的规律之美,“明主贤相,忠臣良将”的遗憾之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抗争之美。
一、《三国演义》中的定命悲剧展现的天命观 在三国演义中,表面上,魏、蜀、吴三国鼎立,相互争锋,实则是,魏蜀争锋,吴的志意只在平衡双方势力,以求偏安一隅。
三国集团政权的三位代表人物分别是曹操、刘备、孙权。
孙权正如其兄孙策所说,是持家守成的能人,但是却不善于攻城略地、开疆扩土。
浅析《三国演义》的天道观
浅析《三国演义》的天道观作者:杨婧来源:《牡丹》2016年第09期《三国演义》以生动的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及巧妙的细节设计诠释着天人关系的人生哲学。
小说一方面肯定了天命决定论的思想,另一方面也不放弃人为的努力,传达了作者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精神。
《三国演义》以其非凡的叙述、全景式的战争描写和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向人们描述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
它是一座极为丰富的精神宝库,也是一部大众文化的百科全书。
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三国演义》浸染着先秦儒家的种种历史观、政治观和价值观,在其所描绘的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和精彩纷呈的故事情节特别是一些征兆梦魇的细节中,天人关系不断得以体现和暗示。
一、天道观的形成与发展天道观念在儒家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儒学对人道的思考向来和天道密切联系在一起。
它的形成经历着一定的发展过程。
早在原始初年,人们就对天充满敬畏,认为一切福祸均是天意,天具有人格神的特征,人们以巫觋的歌舞娱神以及祭祀来进行天人沟通。
这时的天人关系表现为神与人的关系。
殷周之际,每逢国事,则必要占卜,可以看出天命的决定性作用。
直到儒家的开创者孔子出现,天命逐渐与人事靠拢。
孔子将原始先民以及殷周之际以来人们对天的一切祭祀礼仪内化为仁,将对天的信仰融入整个生命中,使天与人具有一种相通性和亲和力,天不再是不可知的,而是可以相契合的。
但孔子的天依然继承着人格神的传统,天与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张力,所以《论语》中不乏对天的慨叹。
孔子虽然承认天命的决定性,但他也主张人为的重要作用,相信通过人的努力以及自身的不断修养可以达到“知天命”的境地。
将天命进一步内化的是继孔子之后的孟子,孟子与孔子的天命观一脉相承,他在承认天命主宰者身份的同时开辟了下学上达的心学道路。
他比孔子的天命观更为具体,为天人关系的贯通找到了一条具体的路径。
孟子主张“尽心,知性,知天”,人只有不断内省来提高自己的德行修养,才可以和天命一致。
三国演义的天命观简单概括
《三国演义》中的天命观可以简单概括为:
天命所归:小说中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其天命所归,如汉朝的刘氏天命所归,而曹操则因为窃取了汉朝的天命而被称为曹贼。
天命难违:小说中描绘了许多英雄人物,如刘备、曹操等,他们虽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取得了成功,但最终还是难逃天命的安排,如刘备最终未能复兴汉室,曹操也未能实现自己的野心。
天命可变:小说中还描绘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表明各个国家的天命并非一成不变,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和智慧进行改变,如孙权的东吴在初期并不被看好,但最终通过孙权的努力和智慧实现了东吴的繁荣。
《三国演义》中的天命观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政治的深刻思考和认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三国演义》的历史观
《三国演义》的历史观1天命观隐含的矛盾《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带有强烈悲剧性的历史小说,其悲剧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就是小说中始终贯穿的天命思想。
毛本开篇第一句便指出了历史发展的循环性规律: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末七国分争,并人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阐释出的正是一种在天命指导下历史运行的循环轨迹,以这种规律性的解释为小说中三国历史的大势运行奠定了理论的基础。
毛本篇末又写道:自此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为一统之基矣。
此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者也。
再一次印证了开篇的天命循环观念。
全书结束时又通过一首古风总括这段历史: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毛宗岗将《三国演义》展现的历史大势的发展趋势的总结为分合之说,基本上展现了汉末三国时代中国由大一统走向大分裂的历史趋势。
在这种分合之说的统率下,三国历史的车轮在天命的指导下循环轮转。
但是,《三国演义》中的展现出的天命观并非完全统一在分合之说的框架之内,而是展现出一些矛盾的。
本文认为主要矛盾有二。
2天命的道德属性在《三国演义》中,天命的最主要的表现方式便是以汉代流行的俄纬神学作为理论指导下的灾异事件得以体现。
在小说文本中,大量有关天命的描写都是通过托梦、截纬、灾异等方式来加以表现的。
比如,帝王出生时因为应天而生而颇有异兆,这些神异的天命征兆在《三国演义》中是极其常见的。
如后主刘禅是真命天子,是故甘夫人孕育他时也梦北斗入怀;及至其诞生,白鹤来临,高鸣四十余声,暗示后主四十余年太平天子之运;在天子之运的保护下,即使身履险地仍可以转危为安。
长坂坡赵云怀抱极概之中的刘禅,遭遇张都追击时连人带马堕于土坑,但忽然一道红光,从土坑中滚起,那匹马平空一跃,跳出坑外,从此转危为安,毛宗岗在此用诗指出救赵云于危难之中的正是刘禅真命天子的天命:红光罩体困龙飞,征马冲开长坂围。
《三国演义》天命空间叙事
《三国演义》天命空间叙事
李艳蕾
【期刊名称】《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5(007)001
【摘要】<三国演义>中约有120次的天命描写,这形成了<三国演义>空间叙事的天命空间叙事部分.天命空间的存在源于中国古人的宇宙观、天命观,它由四个层次构成.天命空间对<三国演义>的整体叙事起到了掌控的作用.
【总页数】4页(P86-89)
【作者】李艳蕾
【作者单位】泰山学院,中文系,山东,泰安,2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13
【相关文献】
1.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论《三国演义》的天命观 [J], 黎红霞
2.天命观与《三国演义》孔明形象塑造 [J], 符丽平
3.论《三国演义》中的天命观 [J], 李培健;曾良
4.论《三国演义》中的“天命”之美 [J], 周哲达
5.试论《三国演义》在“天命”和“人事”之间的两难抉择 [J], 戴承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命观与《三国演义》孔明形象塑造
天命观与《三国演义》孔明形象塑造
符丽平
【期刊名称】《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00)006
【摘要】《三国演义》里,诸葛孔明这个人物形象从刘备耳闻其名到其离世一直都有天命笼罩.罗贯中设置这个情节,除了阐明他的历史观和对孔明失败原因的看法,还对孔明形象的塑造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它是孔明成为悲剧性人物和中华民族智慧象征必不可少的因素.
【总页数】4页(P53-56)
【作者】符丽平
【作者单位】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四川,成都,61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论《三国演义》的天命观 [J], 黎红霞
2.论《三国演义》中的天命观 [J], 李培健;曾良
3.论《三国演义》孔明形象塑造的价值取向 [J], 张金亮
4.孔明禳星失败之谜——《三国演义》阅读联想 [J], 姚懿轩
5.《三国演义》的天命观 [J], 刘孝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国演义》的天命观
三国演义》的天命观(一)内容提要】《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全书立意在于叙史存义,但在情节铺排中,却搀杂着许多有关天命星象、卦兆灾异等的内容。
这些内容,不仅是《三国演义》思想内容的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而且相当全面地反映了《三国演义》的天命观。
《三国演义》的天命观及书中有关天文星象、卦兆灾异等的描写,主要是受了中国古代“天人感应”神秘学说的影响。
西汉经学家董仲舒是“天人感应”学说的始创者。
他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是“万物之祖”;认为“理”,即“天理”或“天道”,是宇宙的本体,是万物的本原(董仲舒《遗书》)。
是最高范畴。
他将“天道”与人事相比附,认为天人相应。
认为天能干预人事,自然界的灾异和祥瑞是天表示对人的谴责和嘉奖的兆示。
他认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天心”是“仁爱人君”的,“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异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董仲舒《对贤良策一》)同时,董仲舒又认为人君的政治措施和行为,人们的某些宗教仪式等也能感动上天,促使上天改变天意对人事的安排。
他的这种“天人感应”学说,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吸收了法家及先秦各家学派的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其本质和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所宣扬的“君权神授”制造“理论”根据。
孟子、朱熹等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天”是“理”的本原,人所具有的观念(理)是出自于天”的。
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孟子尽心上》)朱熹为孟子所言注云: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也。
”《三国演义》对于天”的认识与孟子、朱熹的认识是一脉相通的。
书中并没有关于灵霄殿、冥府、龙宫等神仙机构场所的描写,也没有出现玉皇上帝、菩萨、龙王等神仙人物,但却大量谈及天数”、天命”、天运”、天理”、天道”等。
书中人物并不是通过天”的艺术形象来认识天”的,而是从对于天”的崇拜观念出发来认识天”的,他们对天”的认识基本上是抽象化、理念化的,是唯心主义的。
论《三国演义》中的“天命”之美
作者: 周哲达
作者机构: 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出版物刊名: 牡丹江大学学报
页码: 30-32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2期
主题词:�三国演义》 天命观 美学意味
摘要:�三国演义》中作者着力描绘的人物身死、战争失利、王朝灭亡的悲剧图景为我们呈现了"命由天定,天命难违"的天命观。
而此天命观蕴含着"朝代更迭,分合有数"的规律之美,"明主贤相,忠臣良将"的遗憾之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抗争之美。
《三国演义》中的天命观在展现以上美学意味的同时,也推进了传统天命观由"天行有常"向"人定胜天"的过渡演变。
论《三国演义》中的天命观
On the Destiny View in The Legend of the Three
Kingdoms
作者: 李培健[1];曾良[2]
作者机构: [1]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9;[2]内江师范学院,四川内江641100出版物刊名: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21-25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3期
主题词:�三国演义》;命由天定;天命不可违;天人合一;天命转移
摘要:殷周人的天命观经历代儒者的相继阐发,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它的内涵,使之成为具有深刻社会内容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天命观作为小说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三国演义》全书,成为推动情节发展,决定人物命运,解释历史演变规律的重要因素。
论《三国演义》中的天命观
论《三国演义》中的天命观李培健;曾良【期刊名称】《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7)003【摘要】殷周人的天命观经历代儒者的相继阐发,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它的内涵,使之成为具有深刻社会内容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天命观作为小说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三国演义》全书,成为推动情节发展,决定人物命运,解释历史演变规律的重要因素。
%The destiny view started by the people of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had undergone various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generations of Confucian scholars and had acquired more connotations, and had become the idealist thought with the profound social conten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novelist thoughts, such view runs through the whole TheLegend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leading the plot of the whole novel, determining various figures' destiny, and interpreting the rul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总页数】5页(P21-25)【作者】李培健;曾良【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9;内江师范学院,四川内江64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41【相关文献】1.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论《三国演义》的天命观 [J], 黎红霞2.天命观与《三国演义》孔明形象塑造 [J], 符丽平3.浅谈《三国演义》中刘蜀集团的生命曲线——兼论《三国演义》结构艺术之美[J], 刘福智4.《三国演义》泰勒译本中中国特色文化的缺失——以《三国演义》第一回为例[J], 张志龙5.《三国演义》的天命观 [J], 刘孝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的天命观【内容提要】《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全书立意在于叙史存义,但在情节铺排中,却搀杂着许多有关天命星象、卦兆灾异等的内容。
这些内容,不仅是《三国演义》思想内容的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而且相当全面地反映了《三国演义》的天命观。
《三国演义》的天命观及书中有关天文星象、卦兆灾异等的描写,主要是受了中国古代“天人感应”神秘学说的影响。
西汉经学家董仲舒是“天人感应”学说的始创者。
他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是“万物之祖”;认为“理”,即“天理”或“天道”,是宇宙的本体,是万物的本原(董仲舒《遗书》)。
是最高范畴。
他将“天道”与人事相比附,认为天人相应。
认为天能干预人事,自然界的灾异和祥瑞是天表示对人的谴责和嘉奖的兆示。
他认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天心”是“仁爱人君”的,“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异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董仲舒《对贤良策一》)同时,董仲舒又认为人君的政治措施和行为,人们的某些宗教仪式等也能感动上天,促使上天改变天意对人事的安排。
他的这种“天人感应”学说,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吸收了法家及先秦各家学派的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其本质和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所宣扬的“君权神授”制造“理论”根据。
孟子、朱熹等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天”是“理”的本原,人所具有的观念(理)是出自于“天”的。
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孟子•尽心上》)朱熹为孟子所言注云:“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也。
”《三国演义》对于“天”的认识与孟子、朱熹的认识是一脉相通的。
书中并没有关于灵霄殿、冥府、龙宫等神仙机构场所的描写,也没有出现玉皇上帝、菩萨、龙王等神仙人物,但却大量谈及“天数”、“天命”、“天运”、“天理”、“天道”等。
书中人物并不是通过“天”的艺术形象来认识“天”的,而是从对于“天”的崇拜观念出发来认识“天”的,他们对“天”的认识基本上是抽象化、理念化的,是唯心主义的。
《三国演义》第8 6回中,写蜀国的学士秦宓向吴国的使臣张温言天之理,说:“昔混沌既分,阴阳剖判;轻清者上浮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
所言之“天”似当为由物质所构成,但他仍不知“轻清之外”“还是何物”,而自称“无所不通”、“无所不览”的张温也“无言可对”。
他们对于“天”的认识相对是肤浅的,唯物的观点很抹糊,而更多的人物对“天”的认识则是唯心的,认为天是有“天命”、“天理”、“天道”、“天运”和“天数”的。
《三国演义》认为“天”有“天数”,而地上国家则有“气数”,“天”的“天数”决定人间国家的“气数”。
国家存亡系于天命。
书中写汉朝的传国玉玺上镌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汉家气数”是由“天数”决定的。
书中虽然也说汉末“致乱之由”是“桓灵二帝”的政治腐败,但同时也强调:“汉朝天数当桓灵”(4回)、“汉家气数已尽”(8回);作为对汉末三国晋初历史变化的归结,书中借后人之诗说:“魏吞汉室晋吞曹,天运循环不可逃”(119回);“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12 0 回)。
点明“天下大势”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由“天运循环”决定的。
正是认为“天数”决定国家“气数”命运,三国时期政要人物都注重以“天数”、“天意”为自己的政治行为辩护。
曹丕为夺取政权,让他的心腹王朗逼迫汉献帝禅位,就强调汉室“气数已尽”,而“天之历数”己在曹氏(8 0 回);蜀汉为建立封建割据政权,也借“天意”制造舆论,诸葛亮劝刘备做皇帝时称:“天与弗取,反受其咎”,刘备登基自称是“天命不可以不答”,也是借“天命”为自己做皇帝加以遮饰。
他们都称自己的“君权”是“天意”神授的。
《三国演义》认为“天”是变化着的精神本体。
“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1 4回),书中许多有影响的人物都有这种思想。
曹丕逼汉献帝禅位时册曰:“天命不丁•常”(8 0回);诸葛亮北伐前说:“天道变易不常”(9 1回);王朗与诸葛亮争论时说:“天数有变”(9 3回);司马师也说:“天道三十年一变。
”(1 0 8回)但是《三国演义》中所表述的天数的变化并非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是没有质变的量变过程,是一种“天数”的循环。
由这种天数的循环导致的天下大势分合的循环,自然也是一种量变过程而非是一种质变过程。
《三国演义》认为“天”是有意志和情感的。
所谓“天心”、“天意”、“天威”、“天怒”的说法书中随处可见。
董卓死后迁葬,“天降大雨,平地水深数尺,霹雳震开其棺,尸首提出棺外,”以至“三次改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为雷火消灭”,书中说:“天之怒卓,可谓甚矣!”(1 0回)《三国演义》中人物也深信有“天意”。
庞统、法正等劝说刘备谋杀刘璋,夺取益州,刘备便深恐“上天不容”,而法正则认为是“顺天命”,是“天与(天意赞许)”(6 0回);诸葛亮擒获孟获,蜀军历遭“哑泉、灭泉、黑泉、柔泉如此之毒”而能无恙,诸葛亮也以为“岂非天意乎?”( 8 9回);诸葛亮与王朗论辩,也说:“今幸天意不绝炎汉”(9 3回);而诸葛亮临终为自己未能完成“恢复中原,重兴汉室”的大业而遗憾之时,仍认为不是自己不“竭忠尽力”,而是“天意如此”(1 0 4回)。
可见刘备、诸葛亮都认为“天”是有意志的,而且这种“天意”主宰着人事,令人警惧。
在《三国演义》中许多人物都认为“天”不仅主宰着无穷世事和人的命运,而且还能区别善恶而给人以佐助或惩罚。
书中人物得助或成功之时,多言“天佑”、“天助”、“天授”、“天赐”一类的话语,而乏助或失败之时,则多言“天灭”、“天亡”、“天丧”、“天败”一类话语。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祭过天地,有客人来投,并献良马金银等相助,刘备就认为这是“天佑”(1回);汉少帝被常侍张让劫持,迷路,“正无可奈何”之际,“忽有流萤千百成群,光芒照耀,只在帝前飞转”,陈留王便认为这是“天助”(3回);官渡战败,袁绍身处绝境,自己便以为是“天丧”(3 1回);刘备身处危境,“前有伏兵,后有追兵”,便自认为是“天亡我也!”(64回)。
其实书中这些人物并非真的受到“天”的佐助或惩罚,而是他们从自己的理念心态出发,将自己在现实中的处境以“天意”加以解释。
《三国演义》认为行德政者和有德者是天命之所归,“天命不于常,唯归有德”(8 0回);“天数有变,神气更易,而归有德之人”(9 3回)。
书中以蜀汉体现德政,故蜀汉人物多得“天佑”和“天助”。
《三国演义》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主宰,而且“天”又是公正的,“天意无私曲”(9回),所以书中便十分强调“顺天命”。
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对刘备说:“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3 7回),他强调“人”不能与“命”争,“理”不得违“数”,就是说人不能与天数、命运相对抗,而应顺从天命。
曹丕心腹王朗与诸葛亮论辩时,更借古人之言提出“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的观点(9 3回),肯定“天”是决定国家昌盛和败亡命运的主宰者。
诸葛亮与王朗论争,不仅不否认天意,而且也以“天意”立论,说“不绝炎汉”也是“天意”。
司马懿指出诸葛亮勉强攻打中原是“自负才智,逆天而行”,因此结局必然是“自取败亡也”(1 0 2回);诸葛亮自己也承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10 3回);他得知自己“命在旦夕”后,曾设法祈禳避灾,但终于没有成功,便深有感慨地说:“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
”(1 0 3回)。
诸葛亮本是一位胸怀大志,富于才智,而又欲有所作为的人物,他都无奈于天意,难逃定数,其他凡夫俗子就更应顺从天命了。
人的生死成败系于天命,人的才智在天数天意之下是难有作为的,这种消极的思想使《三国演义》中许多人物的思想性格都染上了悲剧的色彩。
《三国演义》在强调顺天命的同时,还强调天人合一,认为只有顺人应天,政权冰能巩固,功业方能成功,所以书中许多政要人物都大谈“顺人应天”。
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策文就说这是所谓“应天顺人”(4回);王允假意劝董卓效“禹之继舜”的方式即帝位,也说是“正合天心人意”(8回);谋士郭图劝袁绍联结刘备剿灭曹操,说是“上合天意,下合民情”(22回);阚泽至曹营下诈降书时对曹操说:“某等非为爵禄而来,实应天顺人耳。
”(4 7回);孔明等人劝刘备即帝位,也说是“应天顺人”(7 3回);孙权劝曹操“早正大位”,也说是“应天顺人”(7 8回)。
书中三国重要人物在不同的场合环境中,一再强调“天与人归”、“天人之应”、“应天合人”、“天心人意”,强调“上合天心,下顺民情”、“上合天意,下合民情”。
这种把“天道”与“人道”合一的思想正是汉儒和宋儒颇为提倡的,董仲舒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程颢说:“天人本无二”(《二程全书•语录》);朱熹说:“天人一物,内外一理”(《朱子类语》),《三国演义》中的顺天应人的天人合一说显然是受汉儒和宋儒思想影响的结果。
在《三国演义》中,所谓“天意”是通过天文乾象、吉凶预兆、星卦谣谶、感应梦幻等一套完整的预示体系显现出来的。
书中认为预兆吉凶,星辰明晦,天文乾象变化,谣谶梦幻暗示等都是“天意”的表现,故此书中非常重视各种预言、预兆等的描写。
《三国演义》言及“夜观乾象”、“仰观天文”、“夜观星象”之事约有二十余处。
多以星象天文预应政事大局和将帅杰出人物的吉凶。
如太史令王立“仰观天文”,便预言“大汉气数将终,魏晋之地,必有兴者。
”(1 4回)暗应曹魏立国乃天意所定。
又如官渡之战前夕,谋士沮授仰观天象,预言“恐有贼兵劫掠之害”,袁绍不听其言,就被曹操烧了乌巢粮草。
曹操见“南方旺气灿然”,心中就想到东吴孙权”恐未可图也”(3 3回)。
燋周见“北方旺气正盛”,就劝诸葛亮不要勉强伐魏(9 1回)。
至于描写孙坚、周瑜、庞统、关羽、张飞等人之死,天上都有将星陨落,诸葛亮见“三台星中,客星倍明,主星幽隐”便知自己“命在旦夕”等,均是强调天人相应,而人则据天象揣知所谓“天意”。
《三国演义》中善观天象、预测吉凶的人物并不多,以诸葛亮为最善,其他如谯周、殷馗、沮授,以至曹操、刘备、司马懿等也都程度不同地通晓天文星象。
《三国演义》描绘吉凶之兆的地方约三十余处。
孙坚、董卓、张飞、赵云、曹丕、孙权、诸葛恪等人之死均有凶兆,或“狂风骤起”、或“城门无故自崩”,或“江海涌涛”,非止一端。
董卓将死,其母感到“肉颤心惊” (9回);关羽被害,刘备“自觉混身肉颤,行坐不安”(7 7回);张飞遇难,刘备也是“心惊肉颤,寝卧不安”(8 1回)。
这种相关人物感官心态的反应,也是一种兆示。
一般说来,《三国演义》言及国家、人物凶难幽微之时,往往都有凶兆。
汉代桓灵失政,国柞将终,书中便言有狂风、青蛇、地震、海水泛溢、雌鸡化雄、黑气飞入温德殿等“种种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