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声隔声测量资料

合集下载

隔声量的测量方法概述

隔声量的测量方法概述

隔声量的测量方法概述下面内容主要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目前常用的几种隔声量的测试方法,分别包括其测试原理原理、测试装置图及测试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还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利与弊。

主要包括如下几种测量方法:混响室法测隔声量、驻波管法测隔声量,其中在驻波管法测隔声量包含三传感器测量法和四传感器测量法。

1 混响室法测量隔声量1.1 混响室隔声量测量原理图 1-1 测量原理图使用两间紧邻的混响室,一件作声源室,另一间作接受室,两件之间有一个公共墙面,墙面上有一个安装洞孔,用于安装测量材料。

噪声发生器发出白噪声或者粉红噪声,经过滤波器滤波,滤除所需要的频段的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信号,由扬声器将电信号转为声信号,在其中一间混响室内发出声波,待室内声场稳定后,由两间混响室内的传声器对室内声压进行测量,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滤波器滤波出所需要频段的信号。

最后根据混响室隔声量的测量公式计算出所测材料的隔声量。

1.2 混响室隔声量测量要求进行隔声量测量的实验室的侧向传声必须受到抑制,否则无法确定所测得的隔声量能否代表构建本身。

两个混响室之间的传声途径共有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直接透过构件部分,如图1-2中的C,也就是我们希望用以表征构件隔声量的那一部分:另一部分有许多旁路,如图1-2中的A、B、D,他们都有四周的墙壁参与,统称为侧向传声。

后者在实验室测试设备中必须女里排除,或者尽量把他们抑制,知道对所要测试的参数产生不了大的影响为止。

图1-2 传声途径图所以,混响实验室的房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大的房间中,被激发的低频率较多,声场可较为扩散。

也就是说在同样精度要求下,测定频率可以低一些,但室内声程会较长,空气吸收引起的声场不均匀性依序考虑。

故体积大小应选择一个折中数值。

此外,声源室和接受室两个房间的容积和形状要求不完全相同,这是为了避免两室的简正频率通过实践振动方式的耦合而使隔声量降低。

因此,测试房间的体积不应小于50m3,两个房间的体积和形状不应完全相同,其体积相差不应小于10%。

ASTM E90 建筑材料撞击声隔声测试介绍

ASTM E90 建筑材料撞击声隔声测试介绍

建筑材料空气声隔声测试介绍1. 概述:空气声隔声是建筑环境噪音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保证室内环境的私密性,降低外界噪音的影响,建筑物之间的隔声性能非常重要。

隔声测试用于墙体材料,以隔声量来衡量墙体材料的隔声性能,隔声量越大,证明材料的隔声性能越好。

隔声性能跟面密度有关,面密度越大的产品,隔声性能越好。

2. 空气声隔声测试过程试样的安装:对于间隙的安装,洞口尺寸约为10m2,对于楼板,洞口尺寸为10-20m2之间,并且墙和地板的短边不小于2.3m。

门,窗,玻璃和外墙构件这类试件的安装方法和间壁的相同,如果试件小于测试洞口,则需要在测试洞口里增加一个隔声性能足够高的特殊填隙隔墙,将该试件放置于该填隙墙内。

声源室生场的产生:声源室所产生稳态声音,并且在所考虑频谱范围内具有连续频谱。

扬声器放于声源室的一个或者多个位置,各扬声器应同时工作,具有相同的驱动接收室在所有频带上的声压级均应高出背景噪音的15db以上,因此要求所发声音的声功率足够高。

平均升声压级的测量:平均声压级可以通过下列多种方法得到,采用单个传声器在不同位置测量;或采用固定排列的一组传声器;或连续移动单个传声器;或用转动的传声器。

对于所有声源位置,在不同测点测得的声压级应按能量算法进行平均测量频率范围:声压级采用1/3倍频程滤波器测量时,至少包括18个中心频率Hz:100 125 160 200 250 315 400 500 630800 1000 1250 1600 2000 2500 3150 4000 50003. 空气声隔声测试标准ISO 10140-2 建筑构件隔声的实验室测量.第2部分: 空气声隔声的测量ISO 140-3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3部分: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ISO 717-1 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的隔声评级.第1部分: 空气隔声.ASTM E90 实验室测量建筑物隔离物和构件空气中声传输损失的试验方法ASTM E413隔音等级的分类GB/T 19889.3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3部分: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GB/T 50121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4. 结果表达:建材产品检测服务:陶瓷砖,石材,水泥纤维板,硅酸钙板,WPC地板,人造板,铝塑板,架高地板,轻质隔墙板,石膏板,轻钢龙骨,天花吊顶,建筑玻璃,门窗五金,SPC地板……认证服务:法国A+认证,NSF认证,WATERMARK认证,UL认证,CUPC认证,FSC认证,绿色建材认证,COC认证,CE认证,SABER认证……。

声环境学院:隔声测量

声环境学院:隔声测量

维也纳声学院:隔声测量(1)空气声隔声测量空气声隔声测量的试验室由两个相邻的混响室组成,一个是声源室,一个是接收室。

在这两个房间之间有一个安装待测试件的洞口,洞口的标准面积是10m 2,通常为4m ×2.5m 。

为了防止侧向传声的影响,声源室和接收室是相互脱开的,它们之间没有刚性连接。

为了避免基础或地基连接的传声,减少外部振动和噪声的影响,接收室通常支承在弹簧或弹性垫层上。

接收室的门也应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

接收室的体积必须大于50m 3,最好在100m 3左右。

声源室还可稍大一些。

两个房间都要求声场有良好的扩散。

在声源室可以通过尽量少的吸收以达到长混响而建立扩散声场。

在接收室为了能和实际使用情况接近,不希望混响时间太长,最好不大于2s ,这和要求良好的扩散是矛盾的,解决的办法是设置扩散体。

测试仪器的布置见图2.7-7。

信号发生器(通常是白噪声发生器)通过滤波器产生窄带无规噪声——l/3倍频程的白噪声或粉红噪声,也可由正弦信号发生器产生纯音。

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反馈给声源室的扬声器发出声音。

声源室和接收室的传声器分别测出各自的声压级1p L 和2p L ,它们都是时间和空间的平均值。

空间的平均可以通过房间中的多个(3~5个)测点所测值的平均,亦可使传声器在一定的范围内连续运动(转动或移动),而由测量仪器作自动平均。

时间的平均比较简单,因为声源系统是稳定的,只要用慢档就可读出。

图 2.7-7 隔声的实验室测试示意图 除测量1p L 和2p L 外,还要测量接收室的混响时间T ,并根据赛宾公式即式(2.3-1)或式(2.7-2)求得吸声量A 。

TV A 161.0= (m 2) (2.7-2) 式中: 1p L ——声源室(发声室)平均声压级,dB ;2p L ——接受室(受声室)平均声压级,dB ;V ——接受室体积,m 3;S ——试件面积,m 2。

根据1p L ,2p L 和A 以及试件的面积S(通常是10 m 2),就可由式(2.7-3)计算出试件的空气声隔声量R 。

空气噪声测量实验报告(3篇)

空气噪声测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噪声的基本概念和噪声测量原理。

2. 掌握噪声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掌握噪声测量方法,为噪声控制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噪声是指无规律的、令人不愉快的声音。

噪声的测量主要依据声压级,即单位面积上的声压。

声压级的单位为分贝(dB),1dB是人耳刚能听到的最小声压级。

噪声测量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如声级计。

2. 确定测量位置,要求距离声源一定距离,避免障碍物影响。

3. 进行噪声测量,记录声压级。

4. 分析实验数据,评估噪声水平。

三、实验器材1. 声级计2. 麦克风3. 支架4. 记录仪5. 实验场所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声级计连接到支架上,确保支架稳定。

(2)将麦克风插入声级计,并调整麦克风位置,使其指向声源。

(3)打开声级计,设置测量模式(A计权或C计权)。

2. 噪声测量(1)选择测量位置,确保距离声源一定距离,避免障碍物影响。

(2)打开声级计,开始测量。

记录测量数据,包括时间、地点、声压级等。

(3)对实验场所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3. 数据分析(1)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包括时间、地点、声压级等。

(2)根据噪声标准,评估实验场所的噪声水平。

(3)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噪声来源和影响因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实验场所:某工厂车间测量时间:2023年3月15日测量位置:车间门口测量次数:5次声压级(dB):- 第一次:85- 第二次:84- 第三次:86- 第四次:85- 第五次:832.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该工厂车间的平均声压级为84.6dB。

根据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 12348-2008),该车间噪声水平属于中等水平。

3. 噪声来源及影响因素(1)噪声来源:工厂车间内机械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

(2)影响因素:车间内设备布局、车间内人员活动、车间外环境等。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测量工厂车间的噪声水平,掌握了噪声测量方法,为噪声控制提供了依据。

解读空气声隔声的相关参数

解读空气声隔声的相关参数

【Abstr act】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performance of sound
insulation of the rooms,particularly to the partition wall of two apartments. Airborne sound insulation is separation
!"# 电声技术 2008年第 32 卷第 3 期
响,接收室支承在弹簧减振系统上;接收室的门具有 良好的隔声性能,防止外界漏声干扰,接收室内的背 景噪声应足够低。声源室和接收室要求声场具有良好 的扩散。实验室剖面图如图 1 所示。
待测构件
接收室
传声器 扬声器
声源室
扬声器
传声器
接收室
传声器 扬声器
图 1 实验室剖面图
其中,V 为接收室体积。
范围通常是 100~3 150 Hz,共计 16 个 1/3 oct 中心频
根据 Lp1和 Lp2和 A 以及试件的面积 S(通常是 10 m2), 试件空气声隔声值的计算公式为
率,得到该试件的空气声隔声曲线,并可求得计权隔声 量 Rw。图 2 为空气声隔声评价标准曲线和实际隔声频
准》中在对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特性进行表述时,应同
时给出单值评价量和 2 个频谱修正量,具体形式是在
单值评价量后的括号中示明 2 个频谱修正量,用分号
隔开,如 Rw(C;Ctr)=41(- 1;- 5)(单位:dB)。
频谱修正量 Cj的计算方法为
! Cj=- 10 lg
10 - X (Lij- Xi)/10 w

建筑声学实验报告格式

建筑声学实验报告格式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建筑声学实验学院(系):建筑与艺术学院专业:建筑学班级:建筑1102班学号:201155014学生姓名:马新程2014年6 月25 日实验一: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一、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初步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和测试方法,掌握空气声隔声基本原理及影响隔声量的有关因素,了解空气声单一值评价的计算方法,增强对环境量化的认识,从而指导建筑设计。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在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中,我们用标准化声压级差来表达:21lg10T TL L D nT +-=D nT ——标准化声压级差(适用于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L 1 ——发声室某倍频带的平均声压级,是该室各测点声压级能量平均值(dB)(注意按频率测)L 2 ——受声室某倍频带的平均声压级,是该室各测点声压级能量平均值(dB)(注意按频率测) T ——受声室内的混响时间 T 0 ——参考混响时间;对于住宅,T 0=0.5S三、主要仪器设备我们采用爱华6270C 精密声级计作为测量两室声压级的仪器,它兼作频率分析仪和记录仪(表头指示)。

使用方法如下:1、测量前的准备将电池放入电池盒中(或接好外接电源),按下仪器面板上的“开/复位”按键,约 1秒后放开,仪器上的液晶显示器全部点亮,接着显示型号“6270”,2 秒后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如果显示不正常可再按一下“开/复位”键。

的测量2、A声(压)级LA按一下“开/复位”键或按中心频率上下移动键使液晶显示器的左右两边箭头不显示,仪器上显示的数值就是A声级,液晶显示器每秒刷新一次,声(压)级实际指的是一秒内的最大声级。

3、声压级(全通)Lp 的测量按中心频率上下移动键使液晶显示器的左右两边箭头不显示,并且液晶显示器的左边出现“—”。

此时仪器上显示的数值就是声压级Lp。

测量声压级时滤波器为全通状态。

5、倍频带声压级的测量按中心频率上下移动键使液晶显示器的左边箭头指向“125Hz”,此时仪器上显示的数值就是125 Hz中心频率倍频带的声压级。

测量声测实验报告

测量声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声速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使用声速测量仪进行声速测量的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实验原理声速是指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其大小取决于介质的性质。

本实验采用声速测量仪,通过测量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根据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公式计算出声速。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声速测量仪2. 秒表3. 卷尺4. 实验场地:开阔的空地四、实验步骤1. 选择实验场地:选择开阔的空地作为实验场地,以确保声波传播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2. 安装声速测量仪:将声速测量仪放置在实验场地的起点处,并确保其稳定。

3. 测量距离:使用卷尺测量声速测量仪与终点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

4. 测量时间:启动声速测量仪,记录声波从起点传播到终点的时间,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5. 计算声速:根据声速测量仪提供的声速公式,计算声速。

五、实验数据记录实验场地:开阔的空地测量距离(m):100测量时间(s):第一次:0.25第二次:0.26第三次:0.27平均时间(s):0.26六、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声速测量仪提供的声速公式,计算声速:声速(m/s)= 测量距离(m)/ 平均时间(s)声速(m/s)= 100 / 0.26 ≈ 384.62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条件下,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84.62m/s。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成功测量了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验证了声速测量原理的正确性。

2. 学生掌握了使用声速测量仪进行声速测量的操作技能,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3. 实验过程中,学生培养了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

八、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中,由于测量距离和时间的误差,导致计算出的声速存在一定的偏差。

2.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声速测量仪的稳定性,以减少实验误差。

3. 在今后的实验中,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测量方法,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空气声隔声测量资料

空气声隔声测量资料

空气声隔声测量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如何减少外界的声音传入室内,或者室内的噪声传入邻室形成干扰。

通过实验加强对墙体、楼板、和门窗等构件的隔声性能的认识,有利于合理的进行隔声设计和施工。

二、实验内容测试办公室隔墙的空气声隔声性能。

三、测试原理根据建筑声学原理,判断隔墙降低房间噪声实际效果的最终指标是:隔墙一边的噪声发声室的声压级与另一边受声室的声压级差D (21p p L L D -=)。

因此,对隔墙空气声隔绝量的测试就归结为测量隔墙一边的噪声发声室与另一边的受声室的声压级差。

再根据空气声隔声量 R :A S D A S L L R p p lg 10lg 1021+=+-= 计算出各频率的隔声量。

最后绘出隔墙的空气声隔声量的频率特性曲线,并按国家标准《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50121-2005求得计权隔声R w 。

A :受声室吸声量 60161.0T VA =(T 60 :混响时间,实验(6) 室内混响时间测定中测得) 1P L :声源室的平均声压级2P L :受声室的平均声压级D :声源室与受声室平均声压级差四、测试设备实验室(声源室、受声室)、噪声信号源、滤波器、GZ021-A 功率放大器、全指向声源、 JT121声学分析仪、HS5671A 型噪声频谱分析仪、卷尺五、实验步骤1、测试对象:由于测试环境限制,因此选择墙体两侧的房间,一为声源室,另一为受声室,两 房间中间隔墙为测试试件。

2、按要求布置好声源和测点位置,关闭好门窗,接好仪器设备。

仪器应事先做好核对工作,并 作必要的预热。

3、将传声器放在规定的测点处,声源室和受声室的测点数都不少于3个。

4、调整信号源,发出100—3150HZ中心频率的1/3倍频程的白噪声。

5、测量并计算平均声压级L p1和L p2,每一个测点的每一频率直接读取其声压级平均值或读取几个值后再求其平均值。

最后再求每一频率几个测点的平均声压级值,则为该频率的声压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声隔声测量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如何减少外界的声音传入室内,或者室内的噪声传入邻室形成干扰。

通过实验加强对墙体、楼板、和门窗等构件的隔声性能的认识,有利于合理的进行隔声设计和施工。

二、实验内容
测试办公室隔墙的空气声隔声性能。

三、测试原理
根据建筑声学原理,判断隔墙降低房间噪声实际效果的最终指标是:隔墙一边的噪声发声室的声压级与另一边受声室的声压级差D (21p p L L D -=)。

因此,对隔墙空气声隔绝量的测试就归结为测量隔墙一边的噪声发声室与另一边的受声室的声压级差。

再根据空气声隔声量 R :
A S D A S L L R p p lg 10lg 1021+=+-= 计算出各频率的隔声量。

最后绘出隔墙的空气声隔声量的频率特性曲线,并按国家标准《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50121-2005求得计权隔声R w 。

A :受声室吸声量 60
161.0T V
A =
(T 60 :混响时间,实验(6) 室内混响时间测定中测得) 1P L :声源室的平均声压级
2P L :受声室的平均声压级
D :声源室与受声室平均声压级差
四、测试设备
实验室(声源室、受声室)、噪声信号源、滤波器、GZ021-A 功率放大器、全指向声源、 JT121声学分析仪、HS5671A 型噪声频谱分析仪、卷尺
五、实验步骤
1、测试对象:由于测试环境限制,因此选择墙体两侧的房间,一为声源室,另一为受声室,两 房间中间隔墙为测试试件。

2、按要求布置好声源和测点位置,关闭好门窗,接好仪器设备。

仪器应事先做好核对工作,并 作必要的预热。

3、将传声器放在规定的测点处,声源室和受声室的测点数都不少于3个。

4、调整信号源,发出100—3150HZ中心频率的1/3倍频程的白噪声。

5、测量并计算平均声压级L p1和L p2,每一个测点的每一频率直接读取其声压级平均值或读取几个值后再求其平均值。

最后再求每一频率几个测点的平均声压级值,则为该频率的声压级。

6、受声室吸声量的测量,该数据已由“实验(6) 室内混响时间测定”中测得其混响时间而算出了。

六、注意事项
1、声源系统应稳定,在测量的频率范围内具有连续的频率。

2、声源应具有足够的声功率,保证受声室内任何一频带的声压级比环境噪声声压级至少高10dB。

3、受声室的混响时间不能太长,最好不大于2s。

4、传声器放置高度应距地面1.5m以上,各测点之间距离不小于1.5m。

5、HS5671A型噪声频谱分析仪在测量之前应进行校准。

6、测量时房间的门窗必须关闭,防止外界的噪音干扰。

七、实验数据及处理
接收室:容积V:4.1×5.5×6.9=155.595m2 试件面积S:(2+1.5)×5.5=19.25m2
八、实验结果分析
结果显示:空气声计权隔声R w =46dB 比实际的隔声量偏低(隔墙为24砖墙,隔声量为54dB ) 分析原因:
1、吸声量A 的数据采用的是“实验(6) 室内混响时间测定”中测得其混响时间而得出的数据,因实验(6)所得的各频率混响时间存在误差而导致所算出的相应的隔声量也存在着误差,导致结
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2、受声室与声源室未互相脱开,存在刚性连接,存在侧向传声的影响。

同时也存在基础和地基连接的传声,外部走廊人员活动的震动与噪声等的影响,使得受声室的声压级相对实际偏高,导致最终测得的隔墙的隔声量偏低。

简言之,受声室除被测试件外其它部分未做隔声处理,使得外部的噪声通过除被测试件外的其它部分绕射进入受声室内,使得受声室声压级偏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