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江南 教学设计
《江南》教学设计10篇

《江南》教学设计10篇《江南》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词作者的生平创作。
积累相关名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词曲的朗读及对名句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感和词曲的深刻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中理解诗人所表达的对现实的思考。
教学重点积累相关名句教学难点:理解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感和词曲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课时设计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由词的风格导入词的学习二、简介温庭筠三、读顺全词1、读出节奏。
2、读出重音。
3、示例:“独”“尽”“千帆”“皆不是”“脉脉”“悠悠”“肠断”。
三、读懂大意1、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词的大义。
2、用一句话准确概括全词内容。
四、读出层次建议你再读全诗,从“时间、景物、情感、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说一句话,表示你读懂了课文。
1、从时间来看,全词描绘了一位独处深闺的女子从清晨到黄昏一天的活动。
2、从景物来看,全司的。
景物犹如一个个扫描镜头,从家中→楼头→千帆→江水,最后定格在白频洲。
3、从情感看,全词女主人公从满怀希望到一次一次失望,因而肝肠寸断。
4、从手法看,全词没有粉饰、刻板之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5、从表达方式看,全词第一句叙事,第二句描景,第三句抒情,[叙一笔,描二笔,抒一笔],构成叙→描→抒的模式。
小结模式:叙一笔、描一笔、抒一笔(或事一笔、景二笔、情一笔)五、读出情味“梳洗”一词表现了女主人公满怀信心的期待,她早起梳妆打扮,是相信爱人今天必定会回来。
小结:1、“独”字,说明她是在等候选行爱人的归来,写出了这一个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同时又引出一个悬念:行人到底归来没有?2、“千帆”点明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归舟,作者通过她看遍一艘艘驶过的客船,来写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地体现了她从希望到捻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改变语序“千帆过尽皆不是”)3、“脉脉、悠悠”描绘了夕阳即将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是在表达这一女子的思想情绪,她从清晨到黄昏已等待了一整天,结果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思念的人终究没有回来。
《江南》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江南》教学设计(通用15篇)《江南》教学设计(通用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江南》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江南》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了解孔尚任及《桃花扇》。
2、学习此曲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深挚、强烈的亡国之痛。
教学重点通过对文中写景之语朗读分析,体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方式自学引导式。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要点1、检查先学内容。
2、梳理课文层次。
3、体会曲子的抒情特点,体会课文情感。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学生介绍作者及《桃花扇》2、教师补充补充介绍相关知识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曲阜(今山东曲阜)人,清代戏曲作家、诗人。
《桃花扇》共40出(其中有4出各加1出,实际共44出),写明末复社名士侯方域,寄居南京莫愁湖畔,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相爱。
成亲之日,侯方域赠宫扇给香君作为定情之物。
奸党余孳阮大铖为了拉拢侯方域,出重金置办妆奁,被李香君坚决拒绝。
阮大铖恼羞成怒,对侯、李施加种种迫害。
侯方域只身遣往扬州,投奔爱国将领史可法。
阮大铖仰仗权奸马士英的势力,逼迫李香君嫁给新任漕抚田仰,香君誓死不从,将头撞破,血溅宫扇。
侯方域之友点血在宫扇上画成一枝桃花,所以称为桃花扇。
南明王朝覆灭后,侯方域在栖霞山同李香君相会。
这时,复社文人死的死,散的散,爱国将领史可法也壮烈牺牲了,他们相对嗟叹,百感交集,怀着亡国之恨,割断情根,双双出家。
剧本“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侯、李爱情故事为线索,利用真人真事和大量文献资料,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明末腐朽、动乱的社会现实,谴责了南明王朝昏王当朝,权奸掌柄,争权夺利,置国家危亡于不顾的腐朽政治。
二、出示课堂教学目标1、梳理课文层次。
2、体会曲子的抒情特点,体会课文情感。
《江南》教案(优秀5篇)

《江南》教案〔优秀5篇〕《江南》教案篇一设计理念:《江南》〔苏教版第一册〕是《乐府诗集》中一首古诗。
诗中描写的是江南夏天,碧绿的莲叶,美丽的莲花和采莲女采摘莲蓬的动人场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二年级学生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并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诵读,培养语感,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
2、情感目标: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3、思维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如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展开想象,体验江南水乡的美。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以歌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江南》2 5 3∣ 2 1 6 ∣2 ―∣2 0 ∣江南呀可采莲呀,鱼戏莲叶西呀,2 5 3∣ 2 1 6 ∣5 —∣5 0∣莲叶呀何田田呀,鱼戏莲叶南呀,6 5 6 1∣ 2 5 3∣ 2 ―∣2 0∣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北呀,2 5 2 1∣ 6 5 ∣ 1 2 6 ∣5 —∣5 0‖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东呀。
江南可采莲呀江南可采莲呀。
这首歌好听吗?大家想不想学呢?咱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歌的歌词。
2、这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人们在干什么?〔课件展示江南采莲图〕课件出示:jiāng nán江南指导读音nán。
南教师讲解:江南自古以来就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二、预习检查,初读古诗1、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注意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预习情况。
liɑn yè tiɑn tiɑn kě莲叶田田可yú xì liɑn yè jiān鱼戏莲叶间3、再读课文。
要求:把句子读通顺,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停顿。
江南 《江南》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0篇)

江南《江南》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0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说到句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不同的语气,句未有一个较大停顿的语言单位。
你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称之为经典吗?这里作者为大家分享了10篇《江南》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在江南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江南》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认读重点字词莲叶东西南北。
2、喜欢阅读古诗《江南》,能够理解诗歌内容。
3、通过游戏进一步增强同伴间的感情。
4、阅读江南,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江南的理解。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认读字词莲叶东西南北。
活动难点:掌握诗歌内容。
活动准备:1、字卡:绿色的东、红色的西、橘色的南、白色的北、莲花、莲叶、莲蓬和莲藕。
2、莲花池挂图一幅。
3、江南课件。
活动过程:一、猜谜导入活动。
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猜一种花)引出莲花、莲叶、莲蓬和莲藕,出示图片并配上相应的字卡。
师:你们在哪里看到莲花、莲叶的?(出示挂图,认读江南)二、认识重点字词。
1、出示莲叶师:这两个字叫莲叶,在这首诗里有没有莲叶这两个字。
(请幼儿上来找,并用笔把它圈起来。
)一起认读。
2、认读东西南北。
师:(出示字卡)小朋友认识他们吗?在这首诗里找一找。
如:东诗里哪个字和它一样,把它圈起来,读一读并学组词----东门、东面、东方、东风、东京、东北------如以上的方法学习西南北。
(为了让幼儿能较清楚地区分字,加上色彩,如:西瓜红,出示红色字卡西,并让幼儿跟说;冬瓜绿;南瓜黄;北方冷。
)3、游戏,复习巩固字词莲叶东西南北。
(1)游戏1:鱼儿游得对不对。
游戏玩法:请两个小朋友做莲叶,其他小朋友做小鱼,师扮演鱼妈妈,活动室贴有东南西北的字。
全体幼儿朗诵诗歌,鱼妈妈、鱼宝宝边听诗歌边往莲叶的四个方向游。
(2)游戏2:团结一致躲鳄鱼。
游戏玩法:配班教师扮演大鳄鱼,师生扮演小鱼。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江南》教学设计5篇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江南》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江南》教学设计精选5篇(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江南》,使学生了解江南的地理环境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江南的喜爱、向往之情。
3. 提高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的内容和语言表达。
2. 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和对江南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和对江南的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课文《江南》、图片、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江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出话题:你们知道江南在哪里吗?江南有什么特点?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他们回答问题。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江南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Step 2 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朗读课文《江南》,学生跟读。
2. 分段理解,教师逐段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含义,确保学生理解每一段的内容。
3.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展示自己对江南的感受。
Step 3 听说活动(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文中的图片,让学生围绕图片进行描述,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江南的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介绍。
Step 4 读写活动(15分钟)1. 学生读课文《江南》中的第三段,并找出课文中的形容词。
2.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江南的特点,并短暂写下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3. 学生集体分享自己的描述和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Step 5 小结复习(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习课文内容和所学的语言表达。
2. 教师提问:你们对江南有了更深的认识了吗?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Step 6 作业布置(5分钟)1. 课上完成的读写活动中的描述可以作为课后作业。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江南的特点,并画一幅描绘江南景色的素描。
Step 7 结束(1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激励,鼓励学生多了解和欣赏中国的美丽风景。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江南》教学设计精选5篇(二)教案模板:秋姑娘的信【教学目标】1.了解秋姑娘的形象和特点。
2024年江南教学设计(精选5篇)

2024年江南教学设计(精选5篇)江南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这些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看图导入1、看图图上画了些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人们在干什么/这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
二、分析课题三、初读指导1、范读课文2、自由轻声读课文3、检查自学效果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四、教学生字词语1、练习书空第二题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江:三点水,右边是“工”。
南;下面不是羊。
叶;口字旁,右边是十田鱼西北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第二课时一、复习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二、精读训练1、第一行:江南可采莲(引导学生理解词句义)2、第二行:莲叶何田田(理解莲叶的样子)3、第三至七行: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通过看电视来看鱼儿嬉戏的情景。
指导朗读,读出高兴的语气三、巩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小结五、作业:记住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结:这种让学生自主探索得到的理解相信会比老师灌注给他们的印象要深刻的多。
教学反思《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本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图。
本诗共七行两句,前两行直接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美,介绍了此处是一个可以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写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
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
可谓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
学生通过学习古诗可初步体验到诗中精彩的语言,受到古诗文的熏陶。
可要让刚接触汉字的一年级学生体会到诗的意境,感悟到语言的凝练之美,就有一定的难度。
这就必须由我们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看图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一、揭题激趣,感受美。
新课一开始,我从课题引入江南是一个鱼米之乡,然后凭借多媒体课件出示采莲图给学生看,请小朋友说说江南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二、读诵诗句,感悟美。
一年级课文3:江南教学设计

一年级课文3:江南教学设计《一年级课文 3:江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江、南”等 9 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 2 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 个字和竖钩、竖弯 2 个笔画。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体会采莲的乐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朗读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江南水乡的风光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说说看到了什么。
2、教师引导:同学们,在我国的南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河流众多,物产丰富,被称为江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江南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看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三)识字教学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2、讲解生字的偏旁和结构,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3、用开火车、摘苹果等游戏巩固生字的认读。
(四)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1)出示江南采莲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莲叶的样子,理解“田田”的意思(形容荷叶茂盛的样子)。
(2)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莲叶的茂盛和江南的美丽。
2、学习第二句“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引导学生想象鱼儿在莲叶间嬉戏的情景。
(2)通过动作演示,让学生理解“戏”的意思。
(3)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鱼儿的欢快和自由自在。
(五)朗读指导1、教师再次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语气和节奏。
2、学生模仿教师的朗读,练习朗读课文。
3、分组朗读、男女生比赛朗读,教师进行点评。
(六)背诵课文1、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尝试背诵。
2、同桌互相背诵,互相检查。
(七)书写指导1、出示“可、东、西”三个生字,让学生观察字形和笔画顺序。
3 江南(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3 江南(教案)教学目标:1. 正确认读“可”“田”“田”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可”的发音,会写“田”“田”等4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景。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江南的美景。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 引入话题: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江南吗?江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清澈的河流,有碧绿的荷叶,还有美丽的莲花。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江南,去感受那里的美景。
2.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江南的诗歌,叫做《江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停顿。
2. 教师指名学生朗读,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3.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三、学习生字词1. 学生自读生字词,注意读音和字形。
2.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重点指导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3. 学生齐读生字词,巩固记忆。
四、朗读课文,感受诗意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诗意。
2. 教师指名学生朗读,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3.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五、总结本课时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收获。
2. 学生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谈对江南的印象。
二、深入学习课文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诗意。
2. 教师指名学生朗读,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3.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三、学习生字词1. 学生自读生字词,注意读音和字形。
2.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重点指导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3. 学生齐读生字词,巩固记忆。
四、朗读课文,感受诗意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诗意。
2. 教师指名学生朗读,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3.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自由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教师适时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默写上节课学的生字。
(二)指名读课文。
二、感悟诗意
小朋友要想读好课文,还要先弄懂课文的意思呢!谁学得认真,一定就会读得好,朗读之星就会和你交朋友。
(一)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用自己的话说意思。
2.出示插图,让学生在图中找出荷叶、荷花、莲蓬。 同桌交流,荷叶多么漂亮、碧绿,像一把把撑开的小伞。 何:可以理解为多么, 用你的朗读把荷叶的美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课题
3.江南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会认“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9个生字,认识“氵、艹”2个部首;会写“可、东、西”3个生字,认识“亅、L”2种笔画。
2.理解古诗内容,了解古诗大意,想象劳动人民采莲的情景,体会他们在劳动中快乐的心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尝试背诵全诗。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
板 书 设 计:
教学反思:
(三)学习三至七句。
1.让我们也来做一条快乐的小鱼吧!(放音乐,生做小鱼自由活动)然后师背诗,背到哪一句,生便转向诗句中相应的方向。学生们自读自演小鱼。
2.指导朗读:做小鱼的感觉怎样?
用高兴的心情来读读这几句!要让人听出小鱼游动时的各种姿态,比如你想像鱼游得快时,就读快些,想像鱼在自在地游,就读轻松点。采莲姑娘在采莲时无意中发现塘中还有鱼呢,就兴奋地叫起来了:“看,这儿有一条鱼!看,西边也有一条!”再来惊喜地读读这几句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感悟人们一边采莲一边嬉戏,鱼儿与人同乐的愉悦和谐的快乐氛围。
教法与学法指导
教法:
学法:
法制教育渗透点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教学批注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小朋友,大家喜欢学诗吗?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儿童诗了。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代人写的诗,诗的题目是:江南(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课题,并注音。指名读,齐读课题。)
(三)学生在“写汉字”软件里观察“可、西”的书写顺序,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四)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五)指导书写“东”。
1.教师在黑板范写“东”,学生书空。
2.学生在“写汉字”软件里观察“东”的书写顺序,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六)组内评议,写的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江南是这么的美,河塘里长满了碧绿的荷叶,到了采莲的时节,人们在莲叶和田田的池塘里采莲子。
(二)学习第二句。动画:许多的鱼儿也来凑热闹了,鱼儿在莲叶间游来游去……为什么这里不用游而用戏?鱼儿像小朋友一样呢,和好伙伴在一起高兴地游戏作乐呢!
1.谁能把这种高兴读出来。
2.自由读,小组读,评出朗读能手。这样,边读边想象画面。齐读第二句。
(二)学习“江、南”这两个字。谁能记住这两个字?写字的时候,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地方吗? 在我国的长江以南,有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是中国有名的鱼为之乡。清清的小河从每家每户的门前屋后流过。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你们瞧,(出示图)这儿就是美丽的江南。 多美的地方呀!这儿有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你能读准这些词语吗?自由读、指名读。
(二)提高难度,去掉了拼音你还能读出来吗?
(三)最喜欢哪个词语,用它来说一句话。 江南可真美,小朋友把它说得更美了,书上有一首写江南的小诗呢!愿意去读一读吗?
1.分句指名读,注意正音。
2.齐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
(一)认识笔画“亅、L”,指导书写“可、西”。
(二)教师在黑板范写“亅、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