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纵深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读是语文学习的入门之径,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构建一种以读为轴心,以读代训、以读代练的阅读教学模式。宋人朱熹说过:“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创造机会,创设情境,以多种方式让学生多读,在读中体味文章的精妙,体味作者的深思妙想。因此,可尝试运用“纵深阅读教学模式”来组织语文教学。

具体步骤如下: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任何有效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充分熟悉和思考的基础上。这一步骤中,包括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欲望,将学生尽快地引入课文。初读包含两个内容,既指对文本仔细认真的整体感知,包括借用工具书消化常识性的语言信息,疏通文句,掌握有关文化文学信息等。也指借助教师的背景性提示、文本前后的“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与思考”或与文本有关的相关资料,边阅读边思考,对文本独特的个性作初步的感知,以形成阅读主体对文本一定的独特的感受,并初步明确学习的基本方向。

二、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在这一阶段,教师给出中心导读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默读、朗读等。中心导读问题实际上是指学生在这个信息源中首先可以很快获得哪些基本信息,以指导学生在读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文章不是无情物,而蕴含在文中深远的意境、高妙的立意、细致的刻画等往往需要反复朗读才能领会。文言文教学中更应注重朗读,有些文章学生初看不懂,讲解会使句子变得浅白、淡而无味,削弱了文章的意境美。只有通过指导后反复朗读,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出作者所表达的意境,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让他们在读中明理,在读中开窍,在读中陶冶情操。

三、跳读课文,品味赏析

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上,教师可以选择文中精彩的字、词、句、段,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或感受最深的内容进行朗读,并阐述其精彩的理由。对于精彩的段落也可以引导学生采取包括分角色朗读在内的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这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欣赏品评的过程。要留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让繁琐冗长的串讲让位给读。有些课文浅显易懂,语言平实,没有必要在“分析”的漩涡里打转。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思考可以完善,甚至代替老师的结论,学生精彩的见解和独特的感受应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精彩的段落

诵读又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融入到作品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学生审美趣味。跳读旨在加深加宽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注重建立语感及适当地对语言难点学习。

四、细读课文,把握中心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归纳中心思想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读懂一篇课文的主要标志。在深入阅读和分析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再读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顺理成章的事。

五、精读课文,感悟升华

这一步骤可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或熟读记诵,或深入赏析,或延伸思考,或即时迁移,这是课堂教学中知识和方法的梳理与归纳,也是学生阅读思想认识的提高与感情升华阶段。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分层布置作业,巩固所学课文内容,拓展知识与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技巧,使学生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收获。把握好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程度、读书能力,才有可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学生“读”的问题,学生才会对读书感兴趣。

当然,以上五个步骤只是教学的大致思路,在具体的教

学活动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灵活处理,五个步骤也允许交叉和渗透出现,也可根据情况增减,切不可一味地拘泥于形式。

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教学内容是动态的,教师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才会有生气,有活力;否则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进行教学,教师会疲乏,学生也会被教死板。教学应该常教常新,永葆活力。只要我们语文教学中坚持人文性和科学性相结合,提倡教学的生活化和个性化,大胆地尝试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大胆地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交换各种形式,就会探索出一种学生喜欢、同行赏识的新教学模式,那么语文教学才会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