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测产方案

合集下载

粮食测产实施方案

粮食测产实施方案

粮食测产实施方案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制定科学合理的粮食测产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粮食测产是指通过对农田进行实地调查和测量,对粮食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准确评估,从而为粮食产量的预测和统计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将就粮食测产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建立健全的测产工作组织体系。

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

2.建立测产工作专班,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测产设备。

3.加强与农业部门、科研机构和农民合作,形成合力,确保测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科学确定测产方法。

1.选择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测产方法,如样地法、遥感法等。

2.结合气象、土壤、作物生理特性等因素,科学确定测产指标和测产技术路线。

3.制定详细的测产方案,包括测量时间、测量区域、测量方法等内容。

三、加强测产技术培训和指导。

1.组织测产技术培训班,提高测产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2.制定测产技术操作规范,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定期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测产中的问题。

四、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和分析系统。

1.建立统一的测产数据管理平台,确保测产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加强对测产数据的统计分析,及时发布测产结果和预测信息。

3.结合测产数据,制定粮食生产管理政策,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和管理作物。

五、加强测产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1.建立健全的测产工作考核制度,对测产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

2.加强对测产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测产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及时总结测产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不断完善测产实施方案。

六、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

1.利用各类媒体,宣传测产工作的重要性和成果,提高社会对测产工作的关注度。

2.组织粮农技术推广活动,向农民普及测产知识和技术,提高他们的测产意识和参与度。

3.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合作,共同推动测产工作的开展和提高。

综上所述,粮食测产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粮食测产实施方案

粮食测产实施方案

粮食测产实施方案一、前言。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而粮食测产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和有效实施。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粮食测产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总体思路。

1. 制定粮食测产实施方案的目的在于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确保粮食产量的准确统计,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2. 粮食测产实施方案应当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测产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具体措施。

1. 引入现代科技手段。

采用遥感技术、卫星导航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农田进行高精度的测绘和监测,实现对粮食生长情况的实时监控,提高粮食产量的准确统计。

2. 加强粮食生产管理。

建立健全的粮食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对农田的管理和保护,提高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确保粮食产量的准确测算。

3. 加强人员培训。

加强对粮食测产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他们的测产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确保粮食测产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 完善数据统计体系。

建立健全的粮食产量统计体系,确保粮食产量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四、保障措施。

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加大对粮食测产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为粮食测产工作提供充足的经费和技术支持,确保粮食测产工作的顺利实施。

2. 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的粮食测产工作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粮食测产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粮食测产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完善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的粮食测产工作激励机制,对粮食测产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荣誉,激励他们投身于粮食测产工作。

五、结语。

粮食测产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和严格执行粮食测产实施方案,才能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确保粮食产量的准确统计,最终实现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小麦测产方法和步骤

小麦测产方法和步骤

小麦测产方法和步骤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

因此,科学准确地测算小麦的产量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小麦测产的方法和步骤。

一、小麦测产的方法1. 样方法样方法是小麦测产的常用方法之一。

它是通过在田间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对每个样方内的小麦进行收获和称重,然后计算出每亩小麦的产量。

样方的大小一般为10米×10米或20米×20米。

2.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指在小麦成熟后,直接对整个田块进行收获和称重,然后计算出每亩小麦的产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麦田块比较规整、面积较小的情况。

3.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对小麦田块进行测量。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小麦田块的面积和产量,但需要专业的遥感技术人员进行处理和分析。

二、小麦测产的步骤1. 选择测产方法根据小麦田块的大小、形状和地形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测产方法。

一般情况下,样方法适用于小麦田块比较大、不规则的情况,直接测量法适用于小麦田块比较规整、面积较小的情况,遥感技术适用于小麦田块比较大、地形复杂的情况。

2. 制定测产计划根据测产方法和小麦田块的实际情况,制定测产计划。

包括选取样方的位置和数量、测量时间、测量工具和人员等。

3. 进行田间测量根据测产计划,进入小麦田块进行田间测量。

对于样方法和直接测量法,需要在田间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对每个样方内的小麦进行收获和称重。

对于遥感技术,需要获取卫星遥感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4. 计算小麦产量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每亩小麦的产量。

对于样方法和直接测量法,可以通过求平均值的方法计算出每亩小麦的产量。

对于遥感技术,可以通过遥感数据处理软件计算出每亩小麦的产量。

5. 分析测量结果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小麦产量的高低和产量分布的情况。

对于产量较低的田块,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产量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

小麦测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

玉米测产实施方案

玉米测产实施方案

玉米测产实施方案一、引言。

玉米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而测产是指对玉米产量进行准确测算的过程。

科学、准确的测产工作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玉米测产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测产前的准备工作。

1. 地块选择,选择代表性好的地块进行测产,地块应该具有一定的规模,能够代表整个玉米种植区的生长状况。

2. 样方设置,在选定的地块内设置样方,样方的大小和数量要根据地块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每个样方的大小为10m×10m,样方的设置要尽量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3. 样本收集,在每个样方内随机收集玉米植株,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和结实情况,进行样本的收集和记录。

三、测产实施步骤。

1. 样本处理,对收集到的样本进行处理,包括清洗、晾干等工作,确保样本的质量。

2. 产量估算,通过对样本的处理和测量,得出每个样方内玉米的产量情况,可以通过重量法或者数粒法来进行产量的估算。

3. 数据统计,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每个样方的平均产量,并计算出整个地块的玉米产量。

4. 结果汇总,将统计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形成测产报告,对地块的玉米产量进行准确的测算。

四、测产实施注意事项。

1. 测产过程中要注意样本的随机性和代表性,避免因为样本选择不当而导致产量测算的不准确。

2. 测产过程中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数据进行严格的统计和分析,确保测产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 测产过程中要注意对外界因素的控制,避免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测产结果的偏差。

五、结论。

制定科学合理的玉米测产实施方案,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谨的测产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确保玉米产量测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持。

六、参考文献。

1. 玉米产量测算技术手册,XX出版社,XXXX年。

2. 农业统计学,XX教育出版社,XXXX年。

以上就是玉米测产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玉米种植生产工作有所帮助。

玉米测产实施方案

玉米测产实施方案

玉米测产实施方案一、引言。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测算对于粮食生产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玉米测产实施方案,对于提高玉米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测产前的准备工作。

1. 确定测产区域,根据玉米种植面积和地理位置,确定测产的具体区域范围,包括不同地形、土壤类型的玉米种植区域。

2. 选派专业人员,组织专业人员对测产区域进行调研,包括农业专家、土壤专家和气象专家等,确保测产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确定测产时间,根据玉米生长周期和气候条件,确定测产的最佳时间段,以保证测产数据的准确性。

三、测产实施方案。

1. 采用样方法进行测产,在测产区域内设置多个样方,每个样方面积为一定大小,根据玉米种植密度和地形条件确定样方的设置方式。

2. 采集样方数据,对每个样方内的玉米植株进行抽样调查,包括植株高度、叶片数量、穗粒数等数据的采集,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 统计分析数据,对采集到的样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每个样方的玉米产量,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测产区域的玉米平均产量。

4. 制定测产报告,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编制测产报告,对测产区域的玉米产量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产量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四、测产后的工作。

1. 结果公布和宣传,将测产结果向社会公布,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性,引导农民科学种植。

2. 提出改进建议,根据测产结果,提出改进玉米种植管理的建议,包括土壤改良、种植密度调整、施肥技术改进等,以提高玉米产量。

3. 指导种植管理,组织农民学习测产报告中的改进建议,并进行实际操作指导,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实施。

五、结语。

科学合理的玉米测产实施方案,对于提高玉米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测产,才能为玉米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促进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本次测产工作,能够为玉米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持,为农业生产做出积极贡献。

大豆测产实施方案

大豆测产实施方案

大豆测产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科学合理地制定大豆测产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测产前的准备工作。

1. 土壤检测,在大豆生长前,对种植地的土壤进行检测,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pH值,为后续的施肥提供依据。

2. 种子选择,选择优质的大豆种子进行播种,确保种子的质量和生长潜力。

3. 地块准备,在播种前对地块进行整地和平整,保证大豆的生长环境良好。

三、测产实施方案。

1. 施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科学施肥,合理搭配氮、磷、钾等养分,满足大豆生长的需要。

2. 合理密植,在大豆生长期间,进行合理的密植,控制每亩播种量,避免过密或过疏的情况发生。

3. 病虫害防治,定期对大豆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确保大豆生长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4. 科学灌溉,根据大豆的生长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保证大豆生长期间水分的充足。

5. 及时采摘,在大豆成熟期,及时进行采摘,避免大豆过度成熟或脱粒。

四、测产实施方案的效果评估。

1. 产量测定,对测产实施方案进行实施后,对大豆的产量进行测定,以评估测产实施方案的效果。

2. 质量检测,除了产量外,还需要对大豆的质量进行检测,包括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等指标。

3. 经济效益评估,对测产实施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包括成本投入和产出效益的比较。

五、总结。

通过科学合理地制定大豆测产实施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同时,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够认真执行测产实施方案,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方案(2篇)

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方案(2篇)

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方案一、背景与目标:____年是粮食产量提高的关键年份,为了推进粮油作物高产创建工作,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增加,特制定了本工作方案。

本方案旨在组织开展粮油作物高产创建的测产验收工作,通过检验和评估,确认所提高产量的真实性和稳定性。

二、工作内容:1. 制定测产验收计划:根据田间作物生长情况和农民申报产量,制定测产验收计划,并通知相关农户参与测产验收工作。

2. 组织测产验收队伍:成立测产验收队伍,包括相关技术人员、农技人员和相关行政人员,确保测产验收工作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3. 开展田间测产工作:根据测产验收计划,进入农户的田间作业区进行实地测产,记录下每个农户的实际产量数据,包括每亩产量、总产量等。

4. 技术指导与培训:在测产验收过程中,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教授农业科学知识和先进种植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水平。

5. 数据分析和评估:对测产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评估不同地区、不同农户的粮食产量提高情况,并得出结论和建议。

6. 验收结论和宣传推广:根据测产结果,向农民公布验收结论,并积极宣传、推广粮油作物高产创建的经验和成果。

三、工作流程:1. 制定测产验收计划:根据粮食产量提高的目标和实际情况,制定测产验收计划,确定测产区域和农户参与范围。

2. 组织测产验收队伍:成立测产验收队伍,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制定测产验收工作的操作规范。

3. 开展田间测产工作:按照测产计划,进入农户的田间作业区,结合农户的实际种植情况和管理措施,准确记录下每个农户的产量数据。

4. 技术指导与培训:在测产过程中,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传授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户的技术水平。

5. 数据分析和评估:将收集到的测产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比较各地区、各农户之间的差异,找出影响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6. 验收结论和宣传推广:根据测产结果,形成验收结论,并向农户公布,同时积极宣传和推广粮油作物高产创建的经验和成果。

玉米测产实施方案

玉米测产实施方案

玉米测产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玉米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也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需求量。

玉米的产量对于农民的经济收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通过实施玉米测产实施方案,能够准确评估玉米的产量,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技术支持,提高玉米种植的效率和收益。

二、目标1. 开展玉米测产实施方案,通过科学方法评估玉米的产量。

2. 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技术建议,帮助其优化种植管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3. 推广测产实施方案,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玉米产业的竞争力。

三、实施步骤1. 选址: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玉米种植区域,确保测产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样本划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样本划定的大小和位置,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3. 数据收集:在玉米生长成熟期,对选定的样本进行细致的调查记录。

包括玉米株高、穗长、穗粒数等关键生长指标的测量。

4. 数据统计: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得出玉米的平均产量。

5. 结果分析和反馈:根据测量得出的结果,对农民的种植技术进行评估和改进建议,并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

6. 方案推广:将测产实施方案在其他玉米种植区域推广,为更多的农民提供产量评估和技术支持。

四、实施保障1. 资金保障:在实施过程中,确保拨付足够的资金用于选址、样本划定、数据收集和统计等环节的开支。

2. 人力支持:组建专业团队,包括农业专家、技术人员和测产人员,确保测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数据的准确收集。

3. 培训和指导:针对农民和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和指导工作,提高其对测产实施方案的认知和操作能力。

4. 宣传推广:利用各种宣传策略和手段,推广玉米测产实施方案,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和认可度。

五、预期效果1. 实施玉米测产实施方案,能够提供准确的产量评估结果。

2. 农民通过获得准确的测量数据,能够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3. 推广测产实施方案,能够全面提升玉米种植领域的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方案

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方案

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方案根据农业部高产创建实施方案和高产创建测产验收的有关办法和要求,依照“科学规范、公开透明、严格程序、逐级把关”的原则,为真实掌握各地大春粮食作物高产创建项目任务落实情况及单位面积产量等指标完成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测产验收范围及作物品种农业部整县、整乡、万亩高产创建项目和四川省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的高产创建万亩片。

涉及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大豆、油菜、花生、高粱及荞麦九个目标作物。

整县、整乡推进的高产创建,主推模式涉及到的作物都要测产验收。

二、测产验收内容(一)实施成效。

包括高产创建示范面积、万亩示范片建设数量、平均亩产、增产增收、辐射带动等。

(二)主要工作。

重点检查验收各地对省上有关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的落实情况,包括组织领导、责任落实、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材料档案、规范标牌、技术指导、专业化服务、观摩交流、宣传发动、考核激励等。

三、测产验收程序(一)项目县自查自测。

各项目县农业局要按照验收测产内容要求,对项目实施情况逐项自查。

同时,县农业局、统计局对水稻、玉米、大豆、高粱、小麦、油菜、花生高产创建示范片在成熟前15~20天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理论测产,马铃薯、荞麦在收获前15~20天进行产量预估,并将测产和预估结果及时上报市州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市州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将有望获得全国、全省高产纪录的上报省农业厅。

(二)项目验收及实收测产。

1、组建专家库。

省、市、县均要成立包括粮油作物生产管理、育种栽培、农技推广及统计部门的专家参与的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专家库。

2、组建验收测产专家组。

整县高产创建成立由省外专家和省、市(州)专家库专家为成员的专家组,人数11人,其中,省外专家5人以上;整乡高产创建成立省、市(州)内专家库专家为成员的专家组,人数9人,其中,省专家库专家不少于2人以上,市州专家库5人以上;万亩片高产创建成立省、市(州)、县专家库专家为成员的专家组,专家人数7人,其中,省专家库专家不少于1人,市专家库专家不少于2人。

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方案(二篇)

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方案(二篇)

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方案___年___省粮油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为确保全省粮油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科学规范、客观公正,并具有可操作性,按照农业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全国油料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花生、绿豆、向日葵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田测产验收工作。

二、工作原则(一)逐级测产。

省农委统一___测产验收工作,市县、省、部三级分时段、分层次进行测产,并对测产结果负责。

(二)科学选点。

选择有代表性地块和样点进行测产。

测产样点要覆盖到参加高产创建的乡镇和村,根据作物长势按好、中、差和所占比例等比确定,gps定位。

对于受灾较重的万亩高产创建田,可根据实际适当增加测产样点。

(三)百(千)粒重的确定。

理论测产时,玉米、水稻、大豆、花生、绿豆、向日葵百(千)粒重以品种公告为准。

三、测产程序(一)市县自测。

由市(州)农委___本行政区域内高产创建县(市、区)对万亩示范田进行理论测产(马铃薯进行产量预1估),有整建制任务的县(市)、乡(镇),要与统计部门共同搞好测产(或测产结果与统计部门进行会商)。

测产(预估)结果(附表1)在___月___日前,由市(州)农委统一上报省农委农业处。

(二)省级复测。

省农委在___月15—___日,___专家组(与中期检查分组相同)根据县(市、区)提供的自测产量结果(附表2),对县(市、区)高产示范田进行随机抽检复测。

(三)部级抽测。

各县(市、区)根据自测产量情况自行选定___个万亩示范田参加部级抽测,并向市(州)申报,市(州)综合评定筛选后,于___月___日前向省农委推荐1—___个万亩示范片参加部级抽检。

省农委根据各地推荐情况向农业部申请,农业部___专家采取实收实测的办法进行抽测。

(四)结果确认。

市县自测产量结果低于省专家组测产结果的,以市县测产结果为准;市县自测产量高于省专家组测产结果的,以省专家组测产结果为基准等比缩减。

小麦测产实施方案

小麦测产实施方案

小麦测产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小麦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入。

因此,对小麦的产量进行准确测产,对于科学种植、合理施肥、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方案。

1. 选址确定。

在小麦生长季节中,选择代表性的小麦田地进行测产。

选址时要考虑到地理位置、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确保选址的代表性和可行性。

2. 采样方法。

采样是测产工作的关键环节,采样方法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测产结果的可靠性。

一般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根据小麦田地的实际情况确定采样点,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3. 样品处理。

采集到的小麦样品需要进行处理,一般采用晒干、研磨等方法将样品处理成适合进行测产分析的状态,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4. 测产分析。

测产分析是测产工作的核心环节,一般采用化学分析、光谱分析等方法对小麦样品进行分析,得出小麦产量的预测值。

5. 结果评估。

测产结果的评估是保证测产准确性的重要环节,一般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测产结果进行评估,确定小麦的实际产量。

6. 结果应用。

测产结果的应用是测产工作的最终目的,根据测产结果,科学制定小麦的种植、施肥、管理等方案,提高小麦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三、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上述测产方案,可以准确预测小麦产量,为科学种植、合理施肥、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提高小麦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四、结语。

小麦测产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小麦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和农民朋友们能够认真贯彻执行,确保实施效果。

农作物大田测产实施方案

农作物大田测产实施方案

农作物大田测产实施方案一、引言农作物大田测产是指通过对农田中作物生长情况、产量等进行实地测量和统计,以便科学合理地制定种植计划、施肥方案和管理措施,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套科学可行的农作物大田测产实施方案,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

二、实施步骤1. 选择测产区域根据农作物种植情况和土地利用状况,选择代表性好、种植面积大的区域作为测产区域。

同时考虑到地形、土壤类型、水肥条件等因素,确保测产区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2. 制定测产方案根据测产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测产方案,包括测量方法、测量工具、测量时间等内容。

要确保测量方法科学、准确,测量工具准确可靠,测量时间选择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阶段进行。

3. 实地测量按照制定的测产方案,组织测产人员进行实地测量。

测量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作物株高、穗长、穗粒数、叶面积指数等指标的测量和记录。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数据统计与分析对测量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算出农作物的平均产量和产量分布情况。

同时结合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产量预测和分析,为后续的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5. 结果应用根据测产结果,制定种植计划、施肥方案和管理措施,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同时对测产结果进行总结和反馈,为今后的农作物大田测产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三、注意事项1. 在测产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和保护环境,确保测产人员和农田的安全。

2. 测产工作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对测产数据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排除干扰因素,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结论农作物大田测产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实施农作物大田测产方案,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实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档提出的农作物大田测产实施方案能够得到广泛应用,为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小麦玉米测产方法

小麦玉米测产方法

小麦玉米测产方法小麦和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农业生产者需要测算和评估其产量。

本文将介绍小麦和玉米的测产方法。

一、小麦的测产方法1.田间评估法:这是最常用的小麦测产方法之一,也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

在田地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方,统计每个样方中小麦穗数的平均值,并乘以有效穗数的比例,即可得到小麦的预测产量。

2.样方法:在小麦田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方,统计每个样方中小麦穗数的平均值,并与每穗的粒数相乘,最后乘以有效穗数的比例,即可得到小麦的产量。

3.穗长法:对小麦田中的一定数量的小区的小麦穗长度进行测量,然后根据穗长的平均值和有效穗数的比例来预测小麦的产量。

4.株龄法:根据小麦植株的株高、茎粗和株龄等指标,结合历年生产经验,通过统计自然养分、病虫害情况等,预测小麦的产量。

5.室内测产法:通过将小麦收割下来后,室内进行筛选和测量,评估小麦的产量。

二、玉米的测产方法1.田间评估法:这也是最常用的玉米测产方法之一、在田地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方,统计每个样方中玉米穗数的平均值,并乘以有效穗数的比例,即可得到玉米的预测产量。

2.样方法:在玉米田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方,统计每个样方中玉米穗数的平均值,并与每穗的粒数相乘,最后乘以有效穗数的比例,即可得到玉米的产量。

3.万株计数法:在玉米田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点,每个样点根据玉米植株数量进行计数,然后乘以亩数,最后统计所有样点得出的结果,即可得到玉米的产量。

4.株高法:通过测量玉米植株的株高和茎粗等指标,结合历年生产经验,预测玉米的产量。

5.株龄法:根据玉米植株的株高、茎粗和株龄等指标,结合历年生产经验,通过统计自然养分、病虫害情况等,预测玉米的产量。

总结:小麦和玉米的测产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田间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算和评估。

这些方法都需要在田地中进行样方的选择、植株参数的测量和数据的统计等工作。

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测产,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满足人民对粮食的需求。

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方案

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方案

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方案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粮油作物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因此,推进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成为了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评估粮油作物高产创建的效果,而测产验收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如何制定一份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方案展开讨论。

一、工作目标1. 评估粮油作物高产创建的效果。

2. 探索新的高产创建技术,推动农业的发展。

3. 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技术和更好的经济收益。

二、工作内容1. 制定测产时间和地点1.1 确定测产时间。

应在作物成熟时选择合适的测产时间,以尽可能准确地评估产量。

同时,也要注意留出足够的时间为测产工作做准备和组织。

1.2 确定测产地点。

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田块作为测产地点,同时要注意遵循科学的测量方法和标准。

2. 确定测产方法2.1 确定测产工具。

根据作物不同,选择合适的测产工具,例如衡量装置、支撑结构等,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2 确定测量方法。

根据作物不同,制定相应的测量方法,例如重量测量、计数测量、面积测量等。

2.3 确定测量标准。

根据作物不同,制定相应的测量标准,例如粮食的收割时间,油料作物的提油率等。

3. 组织测产验收人员3.1 确定测产验收人员。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产验收人员,确保验收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2 实施培训和指导。

为测产验收人员提供合适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4. 制定评估标准4.1 确定评估指标。

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评估指标,例如产量、品质、经济效益等。

4.2 确定评估标准。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例如粮食的质量标准、油料作物的压榨率等。

5. 实施测产验收工作5.1 准备工作。

在测产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工具、测量仪器的准备、验收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等工作。

5.2 实施测量工作。

按照制定的测量方法和测量标准进行测量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024年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方案范文合集(3篇)

2024年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方案范文合集(3篇)

2024年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方案范文合集____年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方案一、背景与目标:____年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任务。

本工作方案旨在确保粮油作物高产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高质量的产量测试和验收目标。

二、工作内容:1. 组织实施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

根据各地粮油作物高产创建的任务和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 组织培训工作人员。

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

3. 编制测产验收方案。

根据高产创建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测产验收方案,明确测产指标和验收标准。

4. 实施田间试验和测产工作。

根据测产验收方案,组织开展田间试验和测产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组织验收工作。

根据测产数据和验收标准,组织开展验收工作,对高产创建的成果进行评价和认定。

6. 交流和推广。

组织开展交流和推广工作,分享高产创建的经验和成果。

三、工作计划:1. 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实施方案,确保高产创建工作有序进行。

2. 组织培训。

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

3. 制定测产验收方案。

根据高产创建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测产验收方案,明确测产指标和验收标准。

4. 开展田间试验和测产工作。

根据测产验收方案,组织开展田间试验和测产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组织验收工作。

根据测产数据和验收标准,组织开展验收工作,对高产创建的成果进行评价和认定。

6. 开展交流和推广。

组织开展交流和推广活动,分享高产创建的经验和成果。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工作,确保高产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2. 加强培训工作。

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

3. 加强统计数据管理。

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方案(四篇)

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方案(四篇)

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方案____年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人口的增加和需求的增长,粮油作物的生产已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提高粮油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需要进行高产创建工作,以实现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

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耕作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粮油作物的种植效益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内容和方法1.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2. 加强对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供种植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3. 落实好农业政策,加大对农民的资金和物质支持,鼓励他们参与高产创建工作。

4. 加强对粮油作物病虫害的防治,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减少损失,提高产量。

5. 加强对水、土壤和肥料的管理,调节土壤酸碱度和肥力,提高作物的吸收利用率。

6. 组织开展粮油作物的生产试验和示范,借鉴和推广有效的耕作模式,提高生产效益。

7. 建立粮油作物的生产统计和测产验收体系,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进行准确测定和评估。

三、工作计划与安排1. 第一阶段:确定工作目标和任务,组建工作小组,开展前期调研和技术培训。

2. 第二阶段: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和操作指南,组织开展粮油作物的示范和试验。

3. 第三阶段: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认可度。

4. 第四阶段:开展测产验收工作,对粮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进行准确评估。

四、工作流程与步骤1. 成立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和安排。

2. 组织开展前期调研和技术培训,了解作物的种植特点和现有问题。

3. 制定操作指南和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流程和操作步骤。

4. 开展粮油作物的示范和试验,推广科学的耕作管理和技术创新。

5.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认可度。

6. 开展测产验收工作,对粮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进行准确评估。

7. 汇总测产验收数据,分析和评估工作成效,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水稻测产方案-实收测产

水稻测产方案-实收测产

水稻测产方案
试验方法
说明:
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是由每666.7m2有效穗数,每穗平均实粒数和千粒重构成。

理论产量:每666.7m2产量(kg)=每666.7m2穗数(万/ 666.7m2 )×每穗实粒数(粒/穗)×千粒重(g)/1000×1000
估计产量(公斤/亩)= 理论产量×0.90
产量测量方法
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在理论测产的单元中随机选取3亩以
上地块进行实收称重。

如果用水稻收割机收获,收割前由专
家组对收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粒不计算重量。

(二)测产含水率和空瘪率:随机抽取实收数量的1/10
左右进行称重、去杂,测定杂质率(%);取去杂后的稻谷1
公斤测定水分和空瘪率,烘干到含水量20%以下,剔出空瘪
粒,测定空瘪率(%);用谷物水分速测仪测定含水率,重
复10次取平均值(%)。

(三)计算公式:
实收产量(公斤)=亩鲜稻谷重(公斤)×(1-杂质率)×(1-空瘪率)×(1-含水率)÷(1-14.5%)
(三)试验材料
水稻收割机、谷物水分速测仪、装水稻的蛇皮袋、秤等等
(四)试验要求
1、严格按照要求规范进行操作
2、试验避开下雨天气,在晴朗天气下午进行测产。

3、避免选点在田埂田边、避免在出水口选点测产、避免选择倒伏的稻谷。

4、确保所测水稻是否是同一个品种,相同的生长周期、统一的管理方式等等。

试验结果分析
测产结束后,进行结果分析,总结分析得出报告。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青稞测产实施方案

青稞测产实施方案

青稞测产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青稞是我国西北地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耐旱、耐寒、适应性强等特点,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种植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青稞的产量和质量,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测产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测产前准备。

在实施青稞测产之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

农民需要对土地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施肥、翻耕、排灌等工作,确保土壤肥沃、通透,有利于青稞的生长。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必要的测产工具和设备,例如测量仪器、收割机械等,以保证测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测产实施步骤。

1. 土地测量,在青稞生长期间,需要对种植地进行测量,包括土壤肥力、水分含量、光照强度等指标的测定,以便及时调整种植管理措施。

2. 生长情况观察,密切观察青稞的生长情况,包括植株生长状况、叶片颜色、茎秆高度等,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等问题。

3. 产量测算,在青稞成熟收割前,进行产量测算工作,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不同地块的青稞进行产量测算,得出平均产量。

4. 数据统计分析,将产量测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平均产量、最大产量、最小产量等指标,为后续的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测产实施注意事项。

1. 保证测量准确性,在进行土地测量和产量测算时,要确保测量工具的准确性,避免因测量误差导致数据不准确。

2.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一旦发现青稞生长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如病虫害、水浸等,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产量和质量。

3. 数据分析科学性,在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时,要保证统计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因统计方法不当导致分析结果失真。

五、测产实施效果评估。

通过实施测产方案后,需要对产量和质量进行评估,以验证测产方案的实施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测产方案,以提高青稞的产量和质量。

六、结语。

青稞测产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青稞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农民的经济收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测产方案,才能有效地提高青稞的种植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垦区主要农作物产品产量实割实测抽样调查工作方案(修改稿)黑龙江垦区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农业是垦区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农作物产品产量统计是农业生产统计中最重要的统计工作,是直接反映垦区生产经营成果、效益好坏的关键性指标。

搞准农作物产量,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规划垦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合垦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农作物产品产量实割实测抽样调查工作方案。

一、垦区农作物产量抽样调查的特点:1、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即以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也就是说用被抽中地块的产量来推断作业区、管理区产量,逐级汇总到农场及总局,以此科学推算垦区的农作物产量。

2、抽样调查在抽选样本单位时要遵守随机的原则,使样本单位有均等的被抽中的机会。

3、农产量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相比较,能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并提高资料的时效性,要比全面调查取得的产量提前三个月左右。

4、抽样调查需要调查的单位少,可以减少登记误差、计算并控制抽样误差,提高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二、调查范围、时间垦区所有种植农作物的基层生产单位(作业区)都要实行农作物产量抽样调查方法即实割实测。

以作业区为总体,按抽样调查规则抽选若干个地块为样本,进行实割实测调查,各分局、农场统计部门负责部署、监督检查,由作业区统计及农业技术员组织具体实施。

遵照抽样调查方案要求,测出各作物样本地块产品产量,推算出作业区各农作物产量。

总局统计局要对通过抽样调查取得的主要农作物产量进行复查。

验证的方法,一是把总局所有作业区按当年实割实测产量排队,再等距抽样,按1 %的比例抽选一部分作业区和部分职工住户,进行全部产品检斤过秤取得总产量,再与作业区抽样调查产量相比较,来验证误差大小;二是要求按1%被抽中作业区在上报农场的粮食产量实割实测推算表同时抄报总局一份,总局进行超级汇总,以取得农作物总产量,与抽样调查产量相比较,以验证抽样误差,误差不超过±2%为有代表性。

实割实测作物主要是粮食作物小麦、大麦、大豆、玉米、水稻、谷子、高粱、杂豆和薯类等。

实割实测时间选在作物大面积收获(联合)前5 天左右进行,怎样掌握这个时点,就要根据各农作物成熟期和各作物品种的早、中、晚熟类型而定,不能一刀切进行(早熟与晚熟品种成熟期相差一个星期左右)。

麦类、水稻作物在蜡熟期进行实割实测,就是用手掐籽粒时没有白浆呈白蜡状;大豆作物在底荚呈褐色,有四分之三串(落)叶后,大豆摇玲前进行;玉米作物在籽粒蜡熟期手掐玉米粒发硬感觉,籽粒变黄时进行实割实测。

要严格掌握实割实测时间,过早,农产品不成熟,籽粒瘦条,测得产量偏低,抽样产量与实收产量误差过大;过晚,作物落粒,实割实测损失大,产量不真实。

三、逐块作物估测产量估产的目的是为抽选有代表性地块做依据。

在作物成熟期(大约在收获前一周左右)深入田间进行逐块估测产量,以取得比较接近实际的预计单产资料,作为抽选地块的排队依据。

所以认真做好逐块估测产量工作对实割实测结果来说,是很重要的。

估测形式根据农业生产实际情况采取要素测产法(查株数粒测产法)进行。

要素测产法(查株数粒测产法):应用于农作物接近成熟阶段,穗、粒定型后,根据作物产量的构成要素推算出产量。

在实践中,先在地块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几个样本,每个样本为一平方米或较大一些面积,查出各样本的株数,求出每个样本的平均穗数,然后测定平均每穗的籽粒数目和每粒的平均重量。

这在未成熟和晒干前不好计算,因此,预测时可用前几年同样品种千(百)粒重或预计千(百)粒重,一般计算产量公式为:农作物公顷单产(公斤)=每公斤该品种籽粒数平方米平均每株(穗)粒数数平均每平方米株(穗)10000⨯⨯每公斤粒数=⨯千粒重粒10001000克如用千粒重或百粒重代替每公斤籽粒重则公式为:农作物公顷单产(公斤)=1000平方米10000百)粒重(克)(千株(穗)平均株(穗)平⨯⨯⨯数每均每平方米 在运用要素测产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2)要测量地块面积,得出标准单产,统一计量单位:公斤/公顷,吨。

(3)要尽量争取准确的要素数据。

(4)要设置完整的测产记录。

(5)要按实际收获中的损失率,扣除损耗。

这种方法估测产量比较科学,误差较小,要素测产法也是农场农业部门和作业区对作物的测产方法,每年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已形成常规,作业区统计和农业技术员对此很熟悉并相当有经验。

四、核实与丈量面积将调查作物全部播种面积和地块进行登记,以耕地面积、播种面积、收获面积、家庭农场及种植户种植作物的底帐等有关资料为依据,逐一对照核实,在地块内核实面积时,可根据地块形状而定,一般采用米尺测或数垄等方法进行,再根据面积公式计算面积。

在掌握面积基础上,对计划外面积做重点了解。

保证收获面积准确,避免重、漏、瞒等现象,其目的是为计算总产量提供准确的依据。

此项工作应在逐块估产和割取作物样本时进行。

五、抽选样本地块的方法如何抽选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样本是搞好农作物产量调查的中心问题。

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别,各地块农作物长势也不同,为便于提高抽样调查的准确性,要对作业区各作物地块进行抽样。

抽样调查以作业区为总体,要求种植粮豆作物的地块全部进行实割实测,若地块较多,超过5个地块,各地块间隔又远,为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可选部分有代表性的地块,原则是按40%的比例抽选地块。

地块面积较大,作物生长整齐的作业区抽地块,反之则多抽些地块,方法有两种:1 、代表水平选点(等距抽选)凡自然条件如地形、气温、降水量比较一致,农作物平均单产水平差异不是很大的作业区,宜采用这种方法。

它是按作业区各地块作物的估测单产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排队,播种面积依次累计。

按一定播种面积间距,等距抽选样本地块进行实割实测。

具体步骤如下:(1)按有关标志排队。

将作业区地块的调查作物估测单产按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队,为方便抽选地块,作业区可通过填制“排队抽样表”(定报5-3)解决。

(2)累计播种面积。

把播种面积填制在排队抽选表中,填表时,只要依据编号顺序逐块累计播种面积。

(3)计算抽样距离。

计算公式如下:累计播种面积(公顷)抽样距离(公顷)=样本地块数抽样半距(公顷)=2抽样距离 (4)抽选样本。

根据抽样距离,计算出每个应抽选样本的播种面积累计数字。

应按组中值抽样方法,第一个样本所在的播种面积累计数应为抽样距离的一半,与排列累计播种面积对比,以其中最接近者抽选为样本地块,以后每隔一个抽样距离抽一个样本,按计算好的每个应抽选样本的累计播种面积数,在排队一览表的累计播种面积列中找出接近面积所在地块,在表上作好记号,该地块就是应抽选的样本地块,直到抽完为止。

(5)计算抽样误差。

由于用等距抽样方法按播种面积累计抽取调查样本,每个样本代表的播种面积是相同的;加之样本是从各组的组中值处抽取的,因此,各调查样本的总平均单产就能比较接近总体的平均单产。

公式:代表性误差=%100⨯总平均单产平均单产调查样本平均单产-总 代表性误差不超过±2%,为有代表性,可以进行实割实测调查。

例如:某作业区大豆作物种植520公顷,有9个大小不等的地块,有关资料如图表(1-l ),按要求应抽5个地块进行实割实测。

这5个地块确定的方法是:根据表上资料抽样距离为:抽选距离=5520=104公顷 抽选第一个样本地块的距离为抽选距离的一半104÷2=52(公顷),与52公顷接近的是4号地块,第二样本地块52+104=156(公顷)即为15号地,同理可推算出其他三个样本地块,第三个样本:156+104=260(公顷)即第6号地,第四个样本:260+104=364(公顷)即9 号地,第五个样本:364+104=468(公顷)即11号地,在表中做好记号,5个样本地块抽选完毕。

抽样误差验证:5个地块单产为898200÷388=2315公斤( 898200为5个作业区总产量,388为五个地块合计大豆面积),作业区平均大豆单产为1209880÷520=2326.7公斤,代表性误差为23152326.7100%=0.5%2326.7-⨯-,误差为-0.5%即有代表性,可以进行实割实测。

2 、分类抽样凡是自然条件复杂,农作物单产差别较大,地块又较多的作业区,可根据每种作物生长的好坏,将地块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然后从每个等级中选出有代表性地块作为调查点,方法与代表水平选点相同。

按作业区作物地块多少抽选地块数目大致如下表(1-2)。

(1-2) 根据作业区作物地块多少选地块表六、实割实测实割实测是在作物成熟后大面积收获前5天左右,作业区通过对样本地块的农作物进行实际收割,单晒、单打、扬场,单独过秤所取得产量的一种方法。

(一)实割实测准备工作1、各级要成立实割实测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实施。

作业区调查工作必须有专人负责,一般以作业区综合统计或农业技术员为主,组织作业区负责人、农业技术人员、家庭农场场长和有经验的人员参加。

2、做好种植户的思想工作,讲清抽样调查意义,讲明做法和要求,以便争取他们的配合与支持,搞好调查工作。

3 、搜集取得有关标志资料,如作物播种面积、作物种植比例、地块分布、地形和近几年产量数字。

4 、准备测产工具。

如表格、皮尺、米尺、测框、测竿、标签、秤、镰刀、样品袋、计算器、运输车辆等。

有条件的可准备GPS 测量仪。

按实割实测情况,可分为全部地块割测和抽样割测两种方法。

前者适用于极小地块割测不足1 公顷地块,后者适用于大面积地块割测。

(二)样本单位数目的选定首先要确定各地块放样数目。

中选的实测地块放置样本数目多少,由调查地块面积的大小和作物长势等情况来定,地块面积大或作物长势不均匀,可适当多取,反之应少取,样本越多越有代表性。

按地块面积大小所应抽取的样本个数大致如下表(1-3)(三)实割实测取样方法1、框测法。

框测法是利用一定内径面积的正方形测框作为割取样本的面积标准。

一个测框面积就是一个样本单位面积,每收割一个测框作物的产量,就是一个样本单位产量,利用框测法测产计算地块单产的公式为:()()=⨯同一地块样本单位籽粒重量之和公斤测产作物单产公斤单位面积该地块样本单位个数10000()()=⨯平方米各样本产量之和公斤或测产作物单产公斤单位测框面积样本个数框测法一般只适用于平播、窄行、株行距较小的作物,如小麦、水稻、平播油菜等。

测框一般为1 平方米(即其边长为1米正方形),可用木制或钢筋制作。

实际测产时,如果作物行距较准,也可用卷尺量出1平方米面积来代替框测。

2 、长度样本(竿测法)。

长度样本割测法是利用一定长度的测杆,作为割测样本的长度标准,每收割一个测量长度的产量,就是一个样本产量,每个样本长度乘以作物的平均行距,就构成一个样本单位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