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引渡法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释义:第五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释义:第五十条

第五⼗条被请求国就准予引渡附加条件的,对于不损害中华⼈民共和国主权、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可以由外交部代表中华⼈民共和国政府向被请求国作出。

对于限制追诉的,由⼈民检察院决定;对于量刑的,由⼈民法院决定。

在对被引渡⼈追究刑事责任时,司法机关应当受所作出的的约束。

【释义】本条是关于引渡的规定。

本条规定共有三层含义: ⼀、对被请求国就准予引渡附加条件的,可由外交部代表中华⼈民共和国政府向被请求国作出。

实践中的引渡案件往往⾮常复杂,⽽且案情各不相同,对于我国的引渡请求,有时被请求国可能会就该引渡请求附加⼀定的条件,要求我国作出相应的。

对于这种情况,如果我国事先不作出⼀定的,就⽆法引渡,犯罪分⼦可能就逍遥法外。

在制定本法时,对于这种情况进⾏了反复研究,⼤多数意见认为,引渡案件往往是个案解决的,案情各不相同,被请求引渡国就准予引渡提出的附加条件也不尽相同,这是国际上经常遇到的情况。

即使双⽅签订了引渡条约,但被请求国经常会提出超出引渡条约约定的条件。

如有的被请求国废除了死刑,其对于引渡请求往往会提出要求请求引渡国作出保证被请求引渡⼈不判处死刑的,也有的对请求国的引渡请求的数罪中,要求禁⽌追究某项罪,等等。

考虑到作出⼀定并将这些罪犯引渡回国追究其刑事责任,有利于打击犯罪,保护国家和⼈民的利益,因此,被请求国就准予引渡附加条件的,可由外交部代表我国政府向被请求国作出。

⼆、的作出。

根据本条的规定,的作出必须符合以下⼏个条件:(1)的作出以不损害中华⼈民共和国主权、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为前提。

主权是国家的统治权,是国家的最重要属性,是国家固有的⼀项权⼒,不容许任何外来的侵犯和⼲涉。

如果对⽅以损害我国的主权为条件要我⽅作出,则必须坚决予以拒绝。

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是我国各项法律制度的基本出发点,是我国法律制度存在的基础,对于任何侵犯我国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附加条件,我国是不能允诺的。

(2)外交部代表我国政府向被请求国作出。

国际引渡案件的法律规定(3篇)

国际引渡案件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引渡是指一个国家根据另一个国家的请求,将处于其境内的被请求引渡人移交给请求国,以便追究其刑事责任或执行刑事判决的法律制度。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国犯罪日益增多,国际引渡成为打击跨国犯罪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国际引渡案件的法律规定,分析引渡的法律依据、条件、程序以及我国在国际引渡领域的法律实践。

二、引渡的法律依据1. 国际条约国际引渡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国际条约:(1)《联合国引渡公约》(1903年)(2)《关于引渡的欧洲公约》(1957年)(3)《美洲国家间引渡公约》(1981年)(4)《联合国反腐败公约》(2003年)2. 国内法律各国根据国际条约的规定,制定了相应的国内引渡法律。

例如,我国《引渡法》于2000年12月28日通过,并于2001年2月1日起施行。

三、引渡的条件1. 双方有引渡条约引渡的前提是请求国与被请求国之间存在有效的引渡条约。

如果双方没有签订引渡条约,则一般不予引渡。

2. 请求引渡的犯罪符合条件根据国际惯例,引渡的犯罪应满足以下条件:(1)请求引渡的犯罪在请求国和被请求国均为犯罪;(2)犯罪行为发生在请求国境内或涉及请求国利益;(3)犯罪行为在请求国和被请求国均有追诉时效。

3. 请求国承诺不引渡用于政治目的引渡请求国承诺,在被请求引渡人引渡后,不得将其用于政治目的或引渡给第三国。

四、引渡的程序1. 请求和答复请求国向被请求国提出引渡请求,并提供必要的证据。

被请求国收到请求后,应在一定期限内答复。

2. 调查和决定被请求国对请求引渡的犯罪进行审查,调查被请求引渡人的身份和犯罪事实。

经审查,被请求国决定是否引渡。

3. 交付引渡被请求国决定引渡后,将被请求引渡人移交给请求国。

4. 临时引渡在引渡过程中,如果被请求引渡人的健康或安全存在风险,被请求国可以决定临时引渡。

五、我国在国际引渡领域的法律实践1. 签订和实施引渡条约我国已与多个国家签订引渡条约,为打击跨国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释义主编:胡康生(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副主编:郎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主任)王尚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副主任)黄太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副主任)撰稿人:滕炜王爱立李再顺汤卫平臧铁伟张春萍刘海涛李寿伟卜范城雷建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请求引渡第一节引渡的条件第二节引渡请求的提出第三节对引渡请求的审查第四节为引渡而采取的强制措施第五节引渡的执行第六节暂缓引渡和临时引渡第七节引渡的过境第三章向外国请求引渡第四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引渡的正常进行,加强惩罚犯罪方面的国际合作,保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释义】本条是关于引渡法的立法目的的规定。

引渡是指一国向另一国提出请求,要求另一国将在其境内的某一刑事逃犯移交给请求国,以便请求国对其提起刑事诉讼或执行刑罚的活动。

引渡是国家之间开展打击犯罪的一种刑事司法协助活动,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过签订双边或者多边引渡条约等形式,确定了打击犯罪的国际合作,如原欧洲委员会成员国签订的欧洲引渡公约,美洲国家之间签订的美洲国家间引渡公约等,还有许多国家签订了两国之间的引渡条约。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多,涉外刑事案件也日益增多,一些犯罪分子携巨款潜逃境外,有的境内外犯罪组织相互勾结进行洗钱、贩毒等,为了有效地打击这些犯罪活动,我国在引渡法颁布前已先后与12个国家签订了双边引渡条约,其中有7个条约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开始生效。

随着国际社会对打击严重危害人类共同利益的犯罪活动的日益重视,为了有效地加强国际合作,2000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国际公约》,我国已经签署了该公约,该公约对引渡的有关问题也作了规定。

从各国引渡实践情况看,引渡已成为打击严重犯罪活动、尤其是打击某些国际性犯罪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使犯罪分子不因国家在地域管辖上的限制而逃脱法网,对维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引渡是指将犯罪嫌疑人或者已判决罪犯从一个国家移交到另一个国家的法律程序。

在国际社会中,引渡规章的存在是为了加强国际合作,使犯罪份子无处可逃,确保正义得以实现。

本文将详细介绍国际法上引渡规章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引渡的基本原则1. 互惠原则:引渡应基于相互合作和互惠原则,即一个国家有权要求另一个国家引渡犯罪嫌疑人或者罪犯,同时也应对另一个国家提出的引渡请求作出积极回应。

2. 双重犯罪原则:引渡请求应基于双重犯罪原则,即引渡国家应认定涉嫌犯罪在引渡请求国家和引渡国家都构成犯罪,且该犯罪行为在引渡请求国家和引渡国家都应受到刑事追究。

3. 不可引渡原则:根据国际人权法的规定,引渡不得涉及到对被引渡人的歧视、迫害或者虐待。

对于可能面临死刑或者酷刑的引渡请求,引渡国家有权拒绝引渡。

二、引渡的程序和要求1. 引渡请求的提出:引渡请求应由引渡请求国家的司法机关向引渡国家的司法机关提出。

引渡请求应包含引渡人的身份信息、犯罪事实、相关证据和引渡的法律依据等。

2. 引渡决定的审查:引渡国家的司法机关应对引渡请求进行审查,确保请求的合法性和符合引渡规章的要求。

审查过程中,引渡国家可能要求补充证据或者信息。

3. 引渡决定的作出:引渡国家的司法机关将根据审查结果作出引渡决定。

如果决定允许引渡,将通知引渡请求国家,并制定引渡具体安排。

4. 引渡程序的执行:引渡程序的执行应符合国际法和引渡规章的要求。

引渡国家应确保引渡人的人权和基本权利受到保护,同时遵守引渡请求国家的要求。

5. 引渡拒绝的情况:引渡国家有权拒绝引渡请求,如果引渡请求不符合引渡规章的要求,或者存在引渡人权利受到侵犯的风险,或者引渡请求与引渡国家的法律原则相冲突等情况。

三、国际引渡合作机制1. 引渡条约:国际引渡合作通常通过引渡条约来规范。

引渡条约是两个或者多个国家之间达成的协议,明确了引渡程序、条件和要求等内容。

2. 国际组织的协助: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刑警组织等在国际引渡合作中起到重要的协调和协助作用,促进各国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引渡是指一个国家将犯罪嫌疑人或已被判刑的罪犯移交给另一个国家的法律程序。

国际法上的引渡规章是为了促进国际合作打击犯罪,确保犯罪嫌疑人或罪犯无处可逃,同时保护个人权利和国家主权。

一、引渡的法律基础引渡的法律基础主要有国际条约和双边协定两种形式。

国际条约是多个国家之间订立的协定,而双边协定则是两个国家之间达成的协议。

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条约是1984年通过的《联合国禁止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和1999年通过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这些条约规定了引渡的程序和条件,以及对引渡请求的审查标准。

二、引渡的程序引渡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引渡请求: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提出引渡请求,通常需要提供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犯罪事实和相关证据。

2. 引渡请求的审查:接受引渡请求的国家会对请求进行审查,包括判断是否符合引渡条约的规定,以及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引渡。

3. 引渡听证会:如果引渡请求符合要求,接受引渡请求的国家会组织听证会,听取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及其律师的陈述和辩护意见。

4. 引渡决定:根据听证会的结果和相关法律规定,接受引渡请求的国家会作出引渡决定,决定是否将犯罪嫌疑人或罪犯移交给请求方。

5. 引渡的实施:一旦引渡决定生效,接受引渡请求的国家会将犯罪嫌疑人或罪犯移交给请求方,并确保其安全抵达。

三、引渡的条件引渡的条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双重犯罪原则:引渡请求方和接受引渡请求方的犯罪行为必须在双方的法律上都构成犯罪。

2. 最低刑期要求:引渡请求方通常需要提供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可能面临的最低刑期,以确保引渡请求符合引渡条约的规定。

3. 人权保护:接受引渡请求的国家会审查引渡请求是否符合人权标准,如是否存在死刑风险、是否可能受到酷刑或不公正对待等。

4. 政治犯原则:根据国际法的原则,引渡不适用于政治犯。

然而,政治犯的定义和适用范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

四、引渡的限制引渡的限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国家主权:引渡是一种国家主权行为,每个国家都有权决定是否接受引渡请求。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引渡是指将一名犯罪嫌疑人或已判决罪犯从一个国家移交到另一个国家的法律程序。

国际引渡规章旨在确保国际间犯罪的追诉和惩罚,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以维护全球安全和公正。

一、引渡的定义和原则引渡是国家之间的合作机制,旨在将犯罪嫌疑人或已判决罪犯移交到要求引渡的国家。

引渡的原则包括:1. 双重犯罪原则:引渡只适用于在要求引渡国家和引渡国家之间都构成犯罪的行为。

2. 合法性原则:引渡只能基于法律程序和国际法的规定。

3. 互惠原则:引渡应该是相互的,即如果一个国家要求引渡,另一个国家也可以要求引渡。

二、引渡的程序和要求引渡的程序和要求因国家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提交引渡请求:要求引渡的国家向引渡国提出正式的引渡请求,并提供相关证据和文件。

2. 审查引渡请求:引渡国对请求进行审查,包括验证双重犯罪原则和合法性原则。

3. 逮捕和拘留:如果引渡请求被接受,引渡国可以逮捕和拘留犯罪嫌疑人或已判决罪犯。

4. 引渡听证会:引渡国举行听证会,以决定是否同意引渡。

在听证会上,犯罪嫌疑人或已判决罪犯有权提供辩护和反驳证据。

5. 引渡决定:引渡国根据听证会的结果和相关法律规定,决定是否同意引渡。

6. 移交和执行:如果引渡被批准,引渡国将移交犯罪嫌疑人或已判决罪犯给要求引渡的国家。

三、国际引渡的法律框架国际引渡的法律框架主要包括国际公约和双边引渡协定。

一些重要的国际公约和协定包括:1. 《联合国禁止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该公约旨在打击有组织犯罪,并要求各国加强引渡合作。

2. 《联合国禁止腐败公约》:该公约旨在打击腐败行为,并要求各国加强引渡涉及腐败的犯罪嫌疑人。

3. 《欧洲引渡公约》:该公约旨在加强欧洲国家之间的引渡合作,并规定了引渡的程序和要求。

4. 双边引渡协定:许多国家之间签订了双边引渡协定,以进一步加强引渡合作。

四、引渡的限制和例外情况虽然引渡是国际间合作的重要机制,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和例外情况,包括:1. 政治犯例外:一些国家不会引渡被认为是政治犯的人。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引言概述:国际法上的引渡规章是指各国之间就引渡犯罪嫌疑人或逃犯的交流与合作所制定的法律规定。

引渡规章的目的是为了打击跨国犯罪,保护社会安全,促进国际合作。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国际法上的引渡规章。

一、引渡的概念和原则1.1 引渡的定义:引渡是指一国将在其领土上犯罪的嫌疑人或逃犯交付给另一国的行为。

1.2 引渡的基本原则:引渡的基本原则包括互惠性原则、双重犯罪原则、合法性原则和不可引渡原则。

1.3 引渡的程序和条件:引渡程序包括引渡请求、审查程序、决定程序和交付程序。

引渡的条件通常包括犯罪行为的双重性、引渡请求的合法性和引渡对人权的尊重。

二、国际引渡的主要条约2.1 1957年《联合国引渡公约》:该公约是国际引渡领域最重要的条约之一,规定了引渡的范围、条件和程序。

2.2 1990年《欧洲引渡公约》:该公约是欧洲地区引渡合作的基础,强调了引渡的快速和有效。

2.3 1996年《南非开普敦引渡公约》:该公约是非洲地区引渡合作的基础,规定了引渡的程序和条件。

三、引渡的限制和例外情况3.1 引渡的限制:引渡可能受到一些限制,如政治犯、军事犯和人权保护等。

3.2 引渡的例外情况:引渡可能存在一些例外情况,如国内法律的限制、引渡国家的国家安全和引渡请求的政治性。

3.3 引渡的关键问题:引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包括双重犯罪性的认定、引渡国家对引渡请求的审查和引渡后的法律保障等。

四、国际引渡的挑战和前景展望4.1 挑战:国际引渡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不同国家法律体系的差异、引渡程序的复杂性和引渡国家的政治因素等。

4.2 前景展望:随着国际合作的加强和引渡规章的不断完善,国际引渡将更加高效和便捷,有助于打击跨国犯罪和维护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结语:综上所述,国际法上的引渡规章是各国间合作打击犯罪的重要法律基础。

引渡的概念、原则、程序和条件是引渡规章的核心内容。

国际引渡的主要条约为各国提供了引渡合作的法律依据。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引言概述:国际法上引渡规章是指国家之间为了打击跨国犯罪而建立的一套法律规定。

引渡规章的制定旨在加强国际合作,提高犯罪打击效率,保护社会安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国际法上引渡规章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引渡的定义与原则1.1 引渡的定义:引渡是指一个国家将犯罪嫌疑人或已判刑的罪犯交给另一个国家的行为。

1.2 引渡的原则:引渡原则包括互惠原则、双重犯罪原则、非政治性原则和法定犯罪原则等。

2. 引渡的程序与要求2.1 引渡的程序:引渡程序包括引渡申请、审查、决定和执行等步骤。

2.2 引渡的要求:引渡要求包括递交逮捕证、提供犯罪事实证据、保证人权和避免死刑等。

3. 引渡的限制与拒绝3.1 引渡的限制:引渡限制包括政治犯罪、国籍原则、刑事处罚原则等。

3.2 引渡的拒绝:引渡可以被拒绝的情况包括双重犯罪原则不满足、引渡请求不符合法定要求等。

4. 引渡与国际合作4.1 引渡的国际合作:引渡需要国际合作,包括签订引渡条约、共享情报、提供协助等。

4.2 引渡的国际组织: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刑警组织等在引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5. 引渡的意义与挑战5.1 引渡的意义:引渡有助于打击跨国犯罪,维护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5.2 引渡的挑战:引渡面临的挑战包括法律制度的差异、政治因素的干扰、人权保障等。

总结:综上所述,国际法上的引渡规章是为了打击跨国犯罪而制定的法律规定。

引渡涉及的内容包括定义与原则、程序与要求、限制与拒绝、国际合作以及意义与挑战等。

引渡的实施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同时也面临着法律差异、政治因素和人权保障等挑战。

通过加强引渡规章的实施,国际社会可以更好地合作打击跨国犯罪,维护社会安全。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引渡是指将犯罪嫌疑人或已判决的罪犯从一个国家移交到另一个国家的过程。

国际法上的引渡规章旨在协调各国之间的引渡程序,以便有效打击跨国犯罪并保护全球社会的安全。

一、引渡的基本原则1. 互惠原则:引渡应基于相互合作和互惠原则,各国应根据国际法和双边或多边协议的规定,在合法和合理的情况下相互引渡犯罪嫌疑人或罪犯。

2. 双重犯罪原则:引渡通常要求双方国家对涉及引渡的犯罪行为都认定为犯罪。

这意味着引渡请求国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被引渡人在引渡请求国和引渡接受国都犯下了犯罪。

3. 人权保护原则:引渡过程中应确保被引渡人的基本人权不受侵犯。

引渡请求国和引渡接受国都有责任确保被引渡人不会受到酷刑、残忍或不人道的待遇。

二、引渡程序1. 引渡请求:引渡请求通常由引渡请求国的执法机关向引渡接受国的执法机关提出。

请求应包括被引渡人的身份信息、犯罪事实和证据、引渡罪名以及引渡请求国对被引渡人的处罚。

2. 引渡审查:引渡接受国的法院或相关机构将对引渡请求进行审查。

审查程序应确保遵循公正、透明和合法的原则。

引渡接受国的法院将评估引渡请求是否符合国际法和双边或多边协议的规定。

3. 引渡决定:引渡接受国的法院将根据审查结果做出引渡决定。

如果决定同意引渡,引渡接受国将向引渡请求国通知决定,并安排引渡程序。

4. 引渡程序:引渡程序包括将被引渡人从引渡接受国移交到引渡请求国的各个环节。

引渡程序应确保被引渡人的安全和人权得到保护。

三、国际合作和协助1. 双边和多边协议:各国可以通过签订双边或多边协议来规范引渡程序。

这些协议可以包括引渡的条件、程序、拒绝引渡的情况以及引渡后的处理等内容。

2. 互助关系: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犯罪。

引渡是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各国应积极提供必要的协助,包括提供证据、协助调查和追捕逃犯等。

3. 国际组织的作用: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和国际刑警组织在促进国际引渡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引渡是指一国将犯罪嫌疑人或者已判决的罪犯移交给另一国的法律程序。

在国际法上,引渡规章是为了促进国际合作打击犯罪而制定的法律框架。

下面将详细介绍国际法上引渡规章的相关内容。

一、引渡的定义和原则引渡是指根据国际法和双边或者多边协议,一国将犯罪嫌疑人或者已判决的罪犯移交给另一国的法律程序。

引渡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双重犯罪原则:引渡只适合于涉及双方国家都认定为犯罪的行为。

2. 无政治犯原则:引渡不适合于政治犯罪。

3. 不可引渡原则:引渡不适合于已经在请求国被判刑或者正在执行刑罚的人。

4. 人权保护原则:引渡不得违反引渡人的基本人权。

二、引渡的程序和要求引渡的程序和要求在国际法上有一定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引渡请求:引渡请求应以书面形式提交给请求国,并包括引渡人的身份信息、犯罪事实、相关证据等。

2. 受理和审查:请求国应受理引渡请求,并对请求的合法性和证据的充分性进行审查。

3. 引渡决定:请求国根据审查结果决定是否允许引渡,并以书面形式通知请求国。

4. 引渡程序:引渡程序包括逮捕、听证、判决等环节,双方国家应根据协议约定的程序进行。

5. 引渡交接:引渡交接应在双方国家之间进行,引渡人应在合法程序下移交给请求国。

三、国际引渡协定和机构为了加强国际合作打击犯罪,各国之间签署了许多双边或者多边引渡协定,并建立了一些国际机构来协助引渡事务。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国际引渡协定和机构:1. 联合国刑事司法互助公约:该公约为联合国会员国提供了一种合作机制,以协助彼此进行引渡和其他刑事司法事务。

2. 欧洲引渡公约:该公约旨在促进欧洲国家之间的引渡合作,并确保引渡程序的公正和迅速。

3. 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国际刑警组织是一个全球性的警务合作组织,致力于打击跨国犯罪,包括引渡事务的协助和协调。

4. 美洲国家组织引渡条约:该条约为美洲国家之间的引渡提供了法律框架和机制。

四、引渡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引渡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法律和司法制度之间的差异,因此在实践中往往面临一些挑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释义:第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释义:第八条

第⼋条外国向中华⼈民共和国提出的引渡请求,有下列情形之⼀的,应当拒绝引渡: (⼀)根据中华⼈民共和国法律,被请求引渡⼈具有中华⼈民共和国国籍的; (⼆)在收到引渡请求时,中华⼈民共和国的司法机关对于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已经作出⽣效判决,或者已经终⽌刑事诉讼程序的; (三)因政治犯罪⽽请求引渡的,或者中华⼈民共和国已经给予被请求引渡⼈受庇护权利的; (四)被请求引渡⼈可能因其种族、宗教、国籍、性别、政治见解或者⾝份等⽅⾯的原因⽽被提起刑事诉讼或者执⾏刑罚,或者被请求引渡⼈在司法程序中可能由于上述原因受到不公正待遇的; (五)根据中华⼈民共和国或者请求国法律,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纯属军事犯罪的; (六)根据中华⼈民共和国或者请求国法律,在收到引渡请求时,由于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或者被请求引渡⼈已被赦免等原因,不应当追究被请求引渡⼈的刑事责任的; (七)被请求引渡⼈在请求国曾经遭受或者可能遭受酷刑或者其他残忍、不⼈道或者有辱⼈格的待遇或者处罚的; (⼋)请求国根据缺席判决提出引渡请求的。

但请求国在引渡后对被请求引渡⼈给予在其出庭的情况下进⾏重新审判机会的除外。

【释义】本条是关于应当拒绝引渡的情形的规定。

拒绝引渡的情形包括应当拒绝引渡的情形和可以拒绝引渡的情形。

规定拒绝引渡的情形,主要体现了国家的主权原则、政治主张和⼈道主义等。

本条是关于应当拒绝引渡的情形的规定。

根据本条的规定,外国向中华⼈民共和国提出的引渡请求,具有本条规定的情形之⼀的,应当拒绝引渡。

也就是说,凡具有本条规定的应当拒绝引渡的情形之⼀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引渡。

因此,应当拒绝引渡的情形有时也被称为“绝对不引渡”的条件或者“拒绝引渡的强制性理由”。

根据本条规定,应当拒绝引渡的情形包括以下⼋项情形: (⼀)根据中华⼈民共和国法律,被请求引渡⼈具有中华⼈民共和国国籍的,应当拒绝引渡。

这⼀规定也被称为“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

规定不引渡中国公民,即具有中华⼈民共和国国籍的⼈,主要基于两点考虑:⼀是为了更有利于维护我国刑法规定的属⼈管辖权。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引渡是指将一名犯罪嫌疑人或已被定罪的罪犯移交给另一个国家的行为。

国际法上的引渡规章是为了促进国际合作打击犯罪,并确保犯罪嫌疑人或罪犯能够得到公正审判。

一、引渡的基本原则1. 互惠原则:引渡应基于相互协议和互惠原则进行,即一个国家同意引渡另一个国家的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前提是该国家也同意引渡本国的犯罪嫌疑人或罪犯。

2. 双重犯罪原则:引渡只适用于涉及双重犯罪的情况,即被引渡的行为在引渡国和请求国都构成犯罪。

3. 人权保护原则:引渡不应违反引渡人的基本人权,如不受酷刑、残忍或不人道待遇的保护。

二、引渡程序1. 引渡请求:请求国应向引渡国提供正式的引渡请求,包括犯罪嫌疑人或罪犯的身份信息、犯罪事实、相关证据和引渡的法律依据。

2. 引渡审查:引渡国应对引渡请求进行审查,包括验证双重犯罪、请求国的证据是否充分以及是否存在引渡的法律障碍等。

3. 引渡决定:引渡国根据审查结果决定是否同意引渡。

如果同意引渡,将签发引渡令,并通知请求国。

4. 引渡程序的时间限制:引渡程序应在合理的时间内进行,以确保引渡的效率。

三、拒绝引渡的情况1. 政治犯:引渡国可以拒绝引渡政治犯,即因政治观点或政治活动而被追捕或定罪的人。

2. 国家安全:引渡国可以拒绝引渡威胁其国家安全的犯罪嫌疑人或罪犯。

3. 双重犯罪原则不适用:如果引渡国认为双重犯罪原则不适用于特定案件,可以拒绝引渡。

四、引渡后的程序1. 引渡人的权利保护:引渡人在引渡后应享有基本的人权保护,包括得到公正审判、不受酷刑、残忍或不人道待遇的保护。

2. 引渡人的处理:引渡人可以被引渡国起诉并接受审判,或者被引渡到请求国接受审判。

3. 引渡人的再引渡:引渡人在一国被引渡后,另一国也可以提出引渡请求,前提是该国同意予以再引渡。

五、国际合作与引渡1. 双边协议:国际引渡通常基于双边协议进行,各国通过协议约定引渡的具体程序和条件。

2. 多边协定:各国也可以通过多边协定,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进引渡合作。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引渡是指一国将犯罪嫌疑人或者已被定罪的犯人移交给另一国的法律程序。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是为了促进国际合作,打击跨国犯罪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规定。

以下是关于国际法上引渡规章的详细内容。

一、引渡的定义和目的引渡是指根据国际法和双边或者多边协定,一国将犯罪嫌疑人或者已被定罪的犯人移交给另一国的法律程序。

引渡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打击犯罪活动,以及促进国际合作和司法互助。

二、引渡的基本原则1. 双重犯罪原则:引渡只适合于在引渡请求国和引渡执行国都构成犯罪的情况下。

2. 双重可追诉原则:引渡只适合于引渡请求国和引渡执行国都有权对犯罪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

3. 不可引渡原则:某些情况下,引渡可能被禁止,例如政治犯、种族迫害等。

三、引渡的程序1. 引渡请求:引渡请求应以书面形式提交给引渡执行国,并包含相关证据和信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者已被定罪的犯人的身份和罪行。

2. 引渡决定:引渡执行国将根据国内法律和国际协定的规定,对引渡请求进行审查,并作出引渡决定。

3. 引渡程序:一旦引渡决定被批准,引渡执行国将与引渡请求国合作,安排犯罪嫌疑人或者已被定罪的犯人的移交事宜。

4. 引渡交接:引渡执行国将犯罪嫌疑人或者已被定罪的犯人移交给引渡请求国,并确保其安全抵达。

四、引渡的条件和限制1. 合法性:引渡请求必须符合国际法和双边或者多边协定的规定。

2. 证据充分:引渡请求应提供充分的证据,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者已被定罪的犯人的身份和罪行。

3. 人权保护:引渡执行国应确保被引渡人的人权和基本自由不受侵犯。

4. 死刑限制:一些国家对引渡的条件之一是,引渡请求国不得对被引渡人执行死刑。

五、国际引渡协定和组织1. 联合国:联合国通过《国际刑事警察组织章程》和《联合国禁止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等文件,促进国际引渡合作。

2. 双边协定:许多国家之间签署了双边引渡协定,以规范引渡程序和条件。

3. 欧洲引渡公约:欧洲国家通过欧洲引渡公约加强了引渡合作,建立了引渡程序和条件的统一标准。

引渡案件的法律规定(3篇)

引渡案件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渡案件概述引渡是指一个国家根据另一个国家的请求,将处于本国境内但被请求国指控为犯罪的人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

引渡案件涉及国家主权、国际关系、司法管辖权等多个法律领域,因此其法律规定十分复杂。

本文将从引渡案件的法律规定入手,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二、引渡案件的法律依据1. 国际法层面(1)国际公约:《联合国引渡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关于引渡问题的国际公约,于1957年生效。

我国于1997年加入《公约》,成为其成员国。

(2)双边条约:我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双边引渡条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引渡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引渡条约》等,也是引渡案件的法律依据。

2. 国内法层面(1)刑法:我国刑法规定了引渡案件的实体法问题,如引渡的条件、程序等。

(2)引渡法:2000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对引渡案件的法律程序、机构设置、权利义务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三、引渡案件的法律规定1. 引渡条件根据《公约》和我国《引渡法》,引渡的条件包括:(1)双重犯罪原则:请求国和被请求国均认为被请求引渡人的行为构成犯罪。

(2)可引渡性:被请求引渡人的行为在我国法律和请求国法律中均被规定为犯罪。

(3)被请求国同意:被请求国同意将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引渡。

2. 引渡程序(1)请求:请求国向被请求国提出引渡请求,并提供相关证据。

(2)审查:被请求国对请求进行审查,包括是否符合引渡条件、是否存在政治犯或人道主义理由等。

(3)决定:被请求国根据审查结果,决定是否同意引渡。

(4)执行:被请求国在同意引渡后,将被请求引渡人移交给请求国。

3. 引渡机构的设置(1)外交部:负责引渡事务的对外联系和协调。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引渡案件的审判和检察工作。

(3)公安机关:负责引渡案件的侦查和执行工作。

4. 引渡案件的权利义务(1)请求国权利:请求国有权要求被请求国引渡犯罪嫌疑人或罪犯。

(2)被请求国权利:被请求国有权决定是否引渡犯罪嫌疑人或罪犯。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

国际法上引渡规章引渡是指将犯罪嫌疑人或已判决犯罪的人从一个国家移交到另一个国家的法律程序。

在国际法上,引渡规章是为了促进国际合作打击犯罪,确保犯罪嫌疑人得到公正审判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规定和程序。

引渡规章的目的是确保犯罪嫌疑人或已判决犯罪的人不能逃避法律责任,同时保护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根据国际法,引渡可以涉及各种犯罪,包括但不限于恐怖主义、贩毒、腐败、金融犯罪等。

引渡规章的适用范围和程序在不同国家之间可能存在差异,但通常遵循以下一般原则:1. 双边或多边协定:引渡通常依据双边或多边协定进行。

这些协定规定了引渡的条件和程序,包括双方对引渡请求的接受和拒绝条件,以及适用的犯罪类型和刑事程序保障。

2. 双重犯罪原则:引渡通常要求犯罪行为在引渡国和请求国都构成犯罪。

这意味着引渡请求国只能引渡那些在其国家也构成犯罪的嫌疑人。

3. 证据要求:引渡请求通常需要提供足够的证据来支持对犯罪嫌疑人的指控。

这些证据可能包括逮捕令、刑事起诉文件、证人证言等。

4. 双方审查程序:引渡请求通常需要在引渡国和请求国的法院进行审查。

引渡国的法院会审查引渡请求的合法性和证据的可信度,以决定是否同意引渡。

5. 引渡决定和程序保障:引渡决定通常由引渡国的政府或法院作出。

引渡决定可能会受到一些程序保障的限制,例如对死刑的保护、人权的尊重等。

6. 引渡后的程序:一旦引渡决定生效,引渡程序将由引渡国负责。

引渡国将把犯罪嫌疑人移交给请求国,并确保其得到公正审判和适当对待。

总之,国际法上的引渡规章是为了加强国际合作打击犯罪,确保犯罪嫌疑人得到公正审判而制定的法律规定和程序。

引渡规章的目的是确保犯罪嫌疑人不能逃避法律责任,同时保护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引渡规章通常根据双边或多边协定进行,并遵循双重犯罪原则、证据要求、双方审查程序、引渡决定和程序保障等原则。

引渡后的程序由引渡国负责,确保犯罪嫌疑人得到公正审判和适当对待。

国际引渡案件法律规定(3篇)

国际引渡案件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引渡是指一个国家将处于其境内的被请求国指控为犯罪的人,根据被请求国的请求,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的法律行为。

国际引渡是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重要方式,对于打击跨国犯罪、维护国际社会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国际引渡案件的法律规定,包括引渡的法律依据、引渡的条件、引渡的程序以及引渡的法律效力等方面。

二、引渡的法律依据1. 国际条约国际引渡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国际条约,如《联合国引渡公约》、《欧洲引渡公约》等。

这些公约规定了引渡的原则、条件和程序,为各国开展引渡合作提供了法律基础。

2. 国内法各国根据本国的法律体系,制定了相应的引渡法律和法规。

例如,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是我国开展引渡工作的国内法依据。

三、引渡的条件1. 双方存在引渡条约引渡的前提是请求国和被请求国之间存在有效的引渡条约。

在没有引渡条约的情况下,两国原则上不得进行引渡。

2. 请求引渡的犯罪行为构成犯罪请求引渡的犯罪行为必须构成请求国和被请求国均可处罚的犯罪。

具体而言,犯罪行为应满足以下条件:(1)在请求国,犯罪行为构成犯罪;(2)在被请求国,犯罪行为构成犯罪;(3)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符合引渡条约的规定。

3. 被请求人同意引渡被请求国在决定是否引渡时,应考虑被请求人的意愿。

如果被请求人同意引渡,则引渡程序可以顺利进行。

4. 请求国对被请求人提供保障请求国在引渡被请求人后,应对其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如确保其获得公正审判、避免双重处罚等。

四、引渡的程序1. 请求引渡请求国向被请求国提出引渡请求,应提交以下材料:(1)引渡请求书;(2)被请求人的身份证明;(3)犯罪事实的证明材料;(4)其他有关证据。

2. 被请求国的审查被请求国在收到引渡请求后,应对请求进行审查,包括:(1)是否存在有效的引渡条约;(2)请求引渡的犯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3)被请求人是否同意引渡;(4)请求国对被请求人提供的法律保障是否充分。

3. 引渡决定被请求国在审查完毕后,应根据引渡条件作出是否引渡的决定。

引渡国际法律规定(3篇)

引渡国际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渡概述引渡是指一个国家根据另一个国家的请求,将处于本国境内的被请求引渡人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的国际司法协助行为。

引渡是国际司法合作的重要形式,对于打击跨国犯罪、维护国际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引渡国际法律规定的角度,对引渡制度进行探讨。

二、引渡的法律依据1. 国际公约国际公约是引渡法律依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部:(1)1961年《联合国引渡示范条约》:该条约是联合国制定的第一部关于引渡的专门公约,为各国引渡立法提供了参考。

(2)1973年《欧洲引渡公约》:该公约是欧洲国家间引渡合作的基石,对引渡程序、条件、法律适用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3)1984年《美洲引渡公约》:该公约是美洲国家间引渡合作的框架,规定了引渡的适用范围、条件、程序等。

2. 国内法各国国内法是引渡法律依据的基础,主要包括引渡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

例如,我国《引渡法》规定了引渡的条件、程序、法律适用等内容。

三、引渡的条件1. 双方存在引渡条约或协定引渡的前提是双方存在引渡条约或协定,这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如果双方没有签订引渡条约或协定,一般不能进行引渡。

2. 请求引渡的行为构成犯罪请求引渡的行为必须构成请求国或被请求国的犯罪。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被请求引渡人的行为在请求国构成犯罪;(2)被请求引渡人的行为在被请求国构成犯罪;(3)被请求引渡人的行为在请求国和被请求国均构成犯罪。

3. 请求国和被请求国均有管辖权请求国和被请求国对被请求引渡人的犯罪行为均有管辖权。

这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犯罪地管辖:被请求引渡人的犯罪行为发生在请求国或被请求国境内;(2)国籍管辖:被请求引渡人具有请求国或被请求国的国籍;(3)保护性管辖:被请求引渡人的犯罪行为侵犯了请求国或被请求国的利益。

4. 被请求引渡人未受过刑事处罚被请求引渡人未受过刑事处罚是引渡的必要条件之一。

如果被请求引渡人在被请求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一般不能再次引渡。

美国引渡法律规定(3篇)

美国引渡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渡概述引渡是指一个国家根据另一个国家的请求,将处于本国境内的被请求引渡人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的行为。

引渡是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打击跨国犯罪,维护国际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美国作为世界大国,其引渡法律规定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二、美国引渡法律体系美国引渡法律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层次组成:1. 国际条约美国参与签订了一系列国际引渡条约,如《联合国引渡公约》、《美洲国家组织引渡公约》等。

这些条约规定了引渡的基本原则、程序和条件,为美国引渡法律体系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2. 国内立法美国国内立法主要包括《引渡法》(Extradition Treaty)和《引渡修正法》(Extradition Treaty Amendments Act)等。

这些法律明确了引渡的原则、程序、条件和限制,为美国引渡提供了国内法依据。

3. 司法判例美国引渡法律体系还包括大量的司法判例,这些判例对引渡法律的具体适用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三、美国引渡法律规定1. 引渡原则(1)双重犯罪原则:被请求引渡人被指控的犯罪行为在美国和请求国均构成犯罪,且被请求引渡人未因该犯罪行为在请求国受过处罚。

(2)政治犯不引渡原则:被请求引渡人因政治犯罪或政治活动被请求引渡时,美国不予引渡。

(3)人权原则:被请求引渡人在请求国可能遭受酷刑、非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时,美国不予引渡。

2. 引渡程序(1)请求国提出引渡请求:请求国应向美国司法部提出引渡请求,并附具相关证据。

(2)美国司法部审查:美国司法部对请求国的引渡请求进行审查,包括核实被请求引渡人的身份、犯罪事实、引渡依据等。

(3)美国司法部提交审查报告:审查报告包括对引渡请求的批准或拒绝意见,提交给美国司法部长。

(4)美国司法部长决定:美国司法部长根据审查报告,决定是否批准引渡请求。

(5)联邦法院审理:美国司法部长批准引渡请求后,被请求引渡人将被移交给联邦法院,由法院审理是否引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引渡法
导读:本文解读引渡法,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本报记者刘海琦
2000年12月28日,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

这是二十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国颁布实施的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也是将深刻影响二十一世纪的一部重要的法律。

这部法律的颁行,对于我国加强与外国的司法协助与合作,对于加强中外开展打击犯罪的合作,以及我国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都将起到非常深远的影响。

引渡:一个国际性的难题
2000年,智利、西班牙与英国政府就智利前领导人皮诺切特引渡问题发生了严重矛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皮诺切特于1998年10月在伦敦一家医院治病时被英国警方逮捕。

西班牙一家法院指控他犯有虐待、屠杀等多项罪名并要求引渡他到西班牙接受审判。

英国认为,皮诺切特不适宜再接受审判,也不宜被引渡到第三国受审,英国政府不同意西班牙等国提出的关于引渡他的要求,且停止进行有关引渡皮诺切特的法律程序。

不久前,俄国传媒大亨古辛斯基因涉嫌犯罪也在引渡问题上与西班牙产生了争议。

俄联邦总检察院宣布对古辛斯基实行全球通缉。

古辛斯基被指控非法获取3亿美元贷款和50亿卢布的借款。

后古辛
斯基作为被告被正式传讯,但他在指定时间没有到场,其律师又拒绝透露古辛斯基人在何处,俄总检察院随即于次日宣布对其全国通缉。

鉴于古辛斯基已在国外,于是决定对他实行全球通缉。

古辛斯基最终在西班牙落入法网。

西班牙检察部门认为,逮捕古辛斯基与国际刑警组织发出的指令相符合,古辛斯基被控犯有经济罪行。

古辛斯基称自己是受俄政府政治迫害的受害者,要求西班牙予以政治庇护,从而给西班牙当局出了一道难题。

引渡问题因为司法制度的不同,同时往往涉及到国家政治、军事等方面,因而在一些个案引渡问题上困难重重,这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引渡问题上求同存异,加强合作,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所谓引渡是指一个国家把在该国境内被他国追捕、通缉或判刑的人,根据有关国家的请求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

引渡是国家间的司法协助行为。

在国际法上,国家没有必须引渡的义务,除非有条约另有规定。

国内立法、国家间的引渡条约以及国际公约中的引渡条款为引渡的法律依据。

引渡这项国际法制度产生于18世纪末期,随后逐渐形成一套为各国所普遍接受的原则及程序。

1793年法国宪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法国给予为了争取自由而从其本国流亡到法国的外国人以庇护。

从此,法国确立了庇护政治犯的制度。

这为建立政治犯不引渡原则奠定了基础。

最早的国内立法是1833年的《比利时引渡法》。

比利时引渡法也明确规定禁止引渡政治犯,并于1834年与法国缔结引渡条约时把禁止引渡政治犯罪规定在
其中。

“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逐渐演变成各国普遍接受的适用于引渡的一个基本原则。

为了防止这一原则被滥用,有关国际条约通常将一些罪行明确排除在“政治犯不引渡原则”的适用范围之外,如战争罪、劫机罪等等。

与政治无关的刑事犯罪都应予以引渡。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间的交往日益增多,引渡问题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许多国家纷纷通过签署有关引渡问题的条约解决这一问题,如1933年《美洲国家间引渡公约》,1957年《欧洲引渡公约》等。

在各国引渡的国内立法和国家间的引渡条约以及国际实践基础上,199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引渡示范条约》,从而确定了有关引渡问题的一般规则。

我国为什么要制定引渡法
建国后,因为种种原因我国一直没有制定引渡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涉外的刑事案件越来越多,很多都涉及到引渡问题。

为了对一些犯罪活动实施有效的制裁,1992年由外交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颁布了《关于办理引渡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和人员往来日益增多,我国境内的一些刑事案件也呈现了国际性和跨国性的特点。

有些人犯罪后潜逃国外,其中有的人还携有巨额赃款;也有一些人在外国犯罪后逃来我国。

同时,贩毒、劫机、恐怖主义等跨国犯罪时有发生。

2000年在公安部和加拿大警方的密切配合下,涉嫌贪污人民币166万余元,且携巨款潜逃国外达9年的犯罪嫌疑人方勇,在加拿大被抓获之后被引渡回国。

浙江省瑞安市
的两起涉案金额达二千六百多万元的特大经济犯罪案告破,潜逃到柬埔寨的两名犯罪嫌疑人张维立和金立成日前被引渡回国,押往温州接受审讯。

最近有报道说,中国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的主犯赖昌星在加拿大落网。

他是因为在加拿大逾期居留从而涉嫌违反移民条例而遭加拿大警方拘留。

中国外交部与加拿大方面进行交涉,要求将赖昌星引渡回中国进行审判。

所有这些直接涉及到国际法上引渡程序。

这些犯罪活动给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带来了巨大危害,也影响了国际社会的安定。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加强国家间的刑事司法合作特别是引渡合作,制定我国的引渡法非常必要和迫切。

引渡什么人
根据引渡的一般规则,引渡的对象是双方当事人国同意移交的罪犯。

通常,各国都拒绝引渡本国国民,这就是“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所引渡的犯罪,一般是普通刑事犯罪,而且必须是请求国与被请求国双方法律都认定为是犯罪的行为,即“双重犯罪原则”或“相同原则”。

我国的引渡法吸收了各国立法的优秀成果。

此次颁行的引渡法充分考虑到了国际通行的一些基本原则,引渡法第二章规定了外国向我国请求,包括引渡的条件,引渡的提出,对引渡的审查等,第三章规定了我国向外国请求引渡。

引渡法明确规定了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双重犯罪等原则以及政治犯不引渡原则。

在引渡法条文中,引渡法第八条的规定引人注目。

有专家认为该条在理论上有很多突破与进步。

引渡法第八条规定了外国向我国提出的引渡请求我国应当拒绝
的情况,其中,被请求引渡的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因政治犯罪而请求引渡的,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给予被请求引渡人受庇护权利的;被请求引渡人可能因种族、宗教、国籍、性别、政治见解或者身份等方面的原因而被提出刑事诉讼或者执行刑罚,或者被请求引渡人在司法程序中可能由于受到上述原因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者请求国法律,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纯属军事犯罪等情况。

引渡法还充分体现了人权以及人道主义原则。

引渡法第八条规定,被请求引渡人在请求国曾经遭受或者可能遭受酷刑或者其他残忍、不人道或者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者处罚的,应当予以拒绝。

第九条规定,由于被引渡人的年龄、健康等原因,根据人道主义原则不宜引渡的,我国可以拒绝引渡。

加强国际合作联合打击犯罪
我国自1986年起开始同一些国家谈判签订司法协助协定,1993年开始同一些国家签订引渡条约。

除双边条约外,我国还积极加入一些有司法合作内容的国际公约,承担了相应的司法协助和引渡的国际义务。

引渡法的颁布,使我国在加强国际间的司法协助与引渡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也更加充分地说明了我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积极态度。

引渡法的颁布实施必将使我国在加强国际司法合作,打击国际犯罪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