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断层解剖完整版本
合集下载
人体断面解剖学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人体断层解剖学 之 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Sectional anatomy
人体断面解剖学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人体断层解剖学 之 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Sectional anatomy
大脑颞极层面
关键结构: 前额区、扣带回、眶 颞极、翼腭窝
人体断面解剖学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人体断层解剖学 之 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Sectional anatomy
人体断面解剖学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人体断层解剖学 之 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Sectional anatomy
红核黑质层面
关键结构: 侧脑室、内囊、红核、黑质、
大脑沟、回
侧脑室在本层面切及侧脑室中央部。侧
脑室在冠状断面上以室间孔为界,前为 前角,后为中央部。
人体断面解剖学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人体断层解剖学 之 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人体断面解剖学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人体断层解剖学 之 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Sectional anatomy
垂体层面
关键结构: 垂体、Broca区、隔区
伏隔核、内囊、蝶鞍 、海绵窦
本层面额中回切及后部,为书写中枢; 额下回也切及后部,为岛叶表面的盖部, 盖部连同前一层面的三角部合称Broca区, 为说话中枢。
人体断面解剖学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人体断层解剖学 之 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Sectional anatomy
人体断面解剖学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人体断层解剖学 之 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Sectional anatomy
人体断面解剖学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人体断层解剖学 之 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Sectional anatomy
人体断面解剖学头部冠状断层解剖
头部断层解剖学
*内囊:投射纤维通过尾状核、背侧丘脑和 豆状核之间聚集成宽阔致密的白质带,称 为内囊。分为前肢、后肢、膝部三部分, 各部分之间都有重要的投射纤维。内囊后 肢梗死或出血会出现三偏。
大脑髓质——胼胝体
大脑髓质:联络纤维、连合纤维、投射 纤维。
连合纤维:胼胝体,位于大脑纵裂的底部, 连接两侧大脑半球,
岛叶 藏在 外侧 沟的 深部 。
中央沟 顶枕沟 外侧裂 颞上沟 颞下沟
大脑的分叶-外侧面
额上沟 额下沟
大脑半球内侧面
大脑半球底面
嗅球 外侧裂
三、端脑的内部结构
基底核(nuclei basales)
是大脑半球髓质内四 个灰质团的总称。
*包括尾状核、豆状
核、屏状核和杏仁体 。豆状核与尾状核头 部相连,连接处有神 经纤维形成灰白相间 的条纹,因此尾状核 与豆状核合称纹状体 (corpus striatum)。
眼动脉 后交通动脉 脉络丛前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大脑前动脉的走行
自颈内动脉发出后,向前内走行, 进入大脑纵裂,绕胼胝体向后走 行,分布于顶枕沟以前的大脑半 球内侧面及额叶底面的一部分.
大脑前动脉的分段、分支 分段:A1(水平段)— —交通前段(近侧段)
A2(上行段) A3(膝段) A4(胼周段) A5(终段)
二、蛛网膜下隙与脑池
蛛网膜下隙:位于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 其内充满脑脊液,向下与脊髓的蛛网膜 下隙相通。
脑池:蛛网膜下隙在脑沟、脑裂等处扩 大,形成蛛网膜下池。
*列举脑池:
成对脑池:大脑外侧窝池、环池、脑桥小脑脚池
背侧:帆间池、大脑大静脉池、四叠体池、小脑上
不成对脑池
池、小脑核、间脑 和脑室脉络组织的静脉 先后在胼胝体下方汇合 成大脑大静脉(Galen静脉 ),向后注入直窦。
头部矢状断层解剖
脑正常解剖
断层一 右外侧沟层面
关键结构:外侧沟、中央沟 显示结构:
1、外侧沟、中央沟、中央前沟、中央前回、 额下沟、额中-下回、中央后沟、顶内沟、缘上 回、角回、颞上沟、颞上-中回、颞横回 2、额骨鳞、顶骨、枕鳞、额骨眶部、蝶骨大 翼、下颌头、颞骨岩部 3、外耳道、乙状窦、横窦 4、颞肌、咬肌、翼外肌、颧骨、下颌支
断层六 右丘脑内侧层面
关键结构:丘脑、豆状核、尾状核、脑干、
鼻甲
显示结构:
1、丘脑、丘脑枕、豆状核、尾状核、内囊后 肢、侧脑室、距状沟、舌回、楔叶、楔前叶、 扣带沟-缘支、中央旁小叶、扣带回、额上回、 眶回
2、大脑脚、黑质、四叠体、脑桥、延髓 3、小脑中脚、齿状核 4、额窦、筛窦、蝶窦、上-中-下鼻甲、椎管、 椎间孔、横窦
断层二 右岛叶层面
关键结构:外侧沟、岛叶、中央沟、眼球
显示结构:
1、外侧沟、岛叶、中央沟、中央前沟、中 央前-后回、额中-下回、缘上回、角回、颞 上-中-下回、颞横回 2、小脑水平裂、上-下半月小叶 3、眼球、泪腺、蝶嵴、中耳鼓室、横窦、 乙状窦
4、颞肌、翼外肌、颧骨、下颌支、下颌下 腺
断层三 右岛叶、侧脑室下角层面
断层五 右尾状核、豆状核、外侧膝状体层
面
关键结构: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距状沟 显示结构: 1、尾状核、豆状核(壳、苍白球)、内囊前-后肢、 内囊膝、丘脑、侧脑室三角区-下角、外侧膝状体、海 马旁回、钩 2、距状沟、舌回、枕叶、楔叶、顶枕沟、楔前叶、中 央沟、中央前-后回、额上回、眶回 3、小脑幕、水平裂、上-下半月小叶、方形叶、二腹 小叶 4、眼球、视神经、颈内动脉、椎动脉、上颌窦
关键结构:岛叶、侧脑室下角、中央沟
显示结构:
1、岛叶、外侧沟、侧脑室下角、中央沟、 中央前-后沟、中央前-后回、额上-中回、缘 上回、角回
断层一 右外侧沟层面
关键结构:外侧沟、中央沟 显示结构:
1、外侧沟、中央沟、中央前沟、中央前回、 额下沟、额中-下回、中央后沟、顶内沟、缘上 回、角回、颞上沟、颞上-中回、颞横回 2、额骨鳞、顶骨、枕鳞、额骨眶部、蝶骨大 翼、下颌头、颞骨岩部 3、外耳道、乙状窦、横窦 4、颞肌、咬肌、翼外肌、颧骨、下颌支
断层六 右丘脑内侧层面
关键结构:丘脑、豆状核、尾状核、脑干、
鼻甲
显示结构:
1、丘脑、丘脑枕、豆状核、尾状核、内囊后 肢、侧脑室、距状沟、舌回、楔叶、楔前叶、 扣带沟-缘支、中央旁小叶、扣带回、额上回、 眶回
2、大脑脚、黑质、四叠体、脑桥、延髓 3、小脑中脚、齿状核 4、额窦、筛窦、蝶窦、上-中-下鼻甲、椎管、 椎间孔、横窦
断层二 右岛叶层面
关键结构:外侧沟、岛叶、中央沟、眼球
显示结构:
1、外侧沟、岛叶、中央沟、中央前沟、中 央前-后回、额中-下回、缘上回、角回、颞 上-中-下回、颞横回 2、小脑水平裂、上-下半月小叶 3、眼球、泪腺、蝶嵴、中耳鼓室、横窦、 乙状窦
4、颞肌、翼外肌、颧骨、下颌支、下颌下 腺
断层三 右岛叶、侧脑室下角层面
断层五 右尾状核、豆状核、外侧膝状体层
面
关键结构: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距状沟 显示结构: 1、尾状核、豆状核(壳、苍白球)、内囊前-后肢、 内囊膝、丘脑、侧脑室三角区-下角、外侧膝状体、海 马旁回、钩 2、距状沟、舌回、枕叶、楔叶、顶枕沟、楔前叶、中 央沟、中央前-后回、额上回、眶回 3、小脑幕、水平裂、上-下半月小叶、方形叶、二腹 小叶 4、眼球、视神经、颈内动脉、椎动脉、上颌窦
关键结构:岛叶、侧脑室下角、中央沟
显示结构:
1、岛叶、外侧沟、侧脑室下角、中央沟、 中央前-后沟、中央前-后回、额上-中回、缘 上回、角回
头部断层解剖PPT课件
第1、2水平断面:
正中有:大脑镰、上矢状 窦 两侧有: 中央沟,其前方有 中央前回、中央前沟、额 上回;其后方有中央后沟、 中央后回、顶上小叶 内侧;中央旁小叶
辨认中央沟: (1)中央沟为一不被中断 的沟 (2)中央沟较深,在外缘 中份向后延伸,有一条沟 (中央后沟)或两条沟 (中央前、后沟)与之伴
第5水平断面:
侧脑室出现, 前部:胼胝体以前; 中部:胼胝体; 后部:胼胝体以后 (1)前部: 内侧--扣带回,扣带沟 外侧--额上、中、下回 (2)中部:透明隔、尾 状核、白质--辐射冠; 外侧--中央前、后回 (3)后部: 内侧--大脑镰、扣带回、 沟;楔前叶、顶枕沟、楔 叶 外侧--角回、缘上回
第9冠状断面
经过小脑中脚的断面
(1)上部 1)幕上部:大脑 半球上外侧面、颞叶 底面、纵裂与8类似
胼胝体下方:有侧脑 室、背侧丘脑、第三 脑室、后连合 背侧丘脑外:内囊; 海马、大脑脚、内侧 膝状体、外侧膝状体、 海马旁回 2)幕下部:脑桥、 延髓、小脑 (2)下部:颞骨岩 部、枕骨、寰枕关节、 寰枢关节、腮腺
(2)下部
1)鼻咽部 2)颞下 3)口腔
第6冠状断面
通过视交叉
(1)上部:中线--大脑镰、 上矢状窦、胼胝体干、大脑 前动脉,扣带沟、回 外侧面--额上、中回,中央 前、后回,外侧沟:大脑中 动脉 颞上、中、下回 侧脑室--尾状核头、内囊、 屏状核 鞍上池:视交叉与蝶鞍之间; 有垂体、动眼神经、滑车神 经、上颌神经、展神经 (2)下部: 1 鼻咽部 2 颞下窝 3 口腔
第8冠状断面
中央旁小叶
通过外耳道的断面
顶上小叶
(2) 下部:颞骨岩部、寰枕关节、寰枢关节、 1)颞骨岩部、 2)寰枕关节、寰枢关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发展 时期。
超声、CT、MRI等断面影像技术 的临床应用,开辟了断面解剖学研究的新 纪元,并逐步形成了断面影像解剖学的全 新体系。
断面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冰冻切片技术 塑化切片技术 火棉胶切片技术 激光共聚焦技术 计算机图像三维重建 断面影像技术:超声,光学成像,CT, MRI,
(2)明确该层断面的切制方法及 其在人体中的部位和位置,并 对照相应的影像图片。
(3)重点掌握主要层面上器官 的形态、位置及其比邻关系。 (4)注意观察正常、异常及病 变器官结构在影像学上的断面表 现,提高识别能力。
(5)及时复兴、总结和强化所 学过的内容。
断层解剖学的常用术语 1 . 断层或断面(Section)断层是沿一定方 向所作的具有一定厚度的切片或扫 描,切片所得的结果称断层 标本,扫 描所得的结果称断层图像。断面是指 断层 标本的表面,亦称剖面或切面。 切面或扫描的厚度 越 薄,断层与断面 就越接近,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不作 严格区分。
第二阶段 19世纪~20世纪60年代。
第一、完善了断面解剖方法:Riemer (1818)率先使用冰冻法制备断面标本。 Gerota(1895)用5%福尔马林灌注尸体 再冰冻切片。
第二、出版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图谱:
1852~1859年,俄国 Pirogoff以天然冰冻法制备断面标 本,出 版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体断面解剖学巨著 (796页和213幅断面图)。
特点
原位状态下显示结构及位置关系 可三维重建和定量分析 密切结合医学影像学
与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相比,断层 解剖学有以下特点: 1. 能保持结构于原位; 2. 可由断层重塑整体; 3. 与临床结合密切。
研究范围及其任务
超声成像( Ultrasonography) CT ( Computed Tomography ) 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f MRI PET(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 航空与航天 ✓ 替代真人应对有害的环境 ✓ 汽车撞击试验 ✓ 数字解剖学 ✓ 外科手术 ✓ 基础研究 ✓ 服装
学习方法
➢先修系解和局解 ➢整体与断面结合 ➢标本与影像结合 ➢理论要联系实际
断层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冰冻切片技术 塑化切片技术 火棉胶切片技术 激光共聚焦技术 计算机图像三维重建 断层影像技术:超声,光学成像,
You are
welcome!
人体断层 解剖学
Sectional Anatomy
人体断层解剖 学
Human Sectional Anatomy
绪论
定义和性质 • 人体断面解剖学(human sectional anatomy): • 研究正常人体不同方位断面上的器官的形态、 位置以及相互关系。 • 性质:应用解剖学
按前后方向将人体分成 左 、右两部分,与水
平面垂直。通 过人体正中的矢状面称正中矢 状面(Median plane),分人体为左、右 对称
的两半。 沿矢状面所作的切片或扫描,称矢 状断层标本(Sagittal section)或矢状断层
扫描(Sagittal scan), 一般观测其左表面,
但超声观其右表面。
发展简史
第一阶段 16~18世纪
16世纪初,意 ·da Vinci 绘制了男、女躯 干部的正中矢状断面图。A.Vesalius 研究了脑的 横断面解剖。
17世纪,数位学者作了脑、眼和生殖器的断 面。
18世纪,Camper镌印了盆部的纵断面图, Scarpa则用盆部的断面来表达取石手术途径。
阻碍断面解剖发展的重要因素--使尸体变硬 的方法。
CT, MRI, SPECT, PET等 影像融合技术(image fusion)
在具体内容上,将开展以下六个方 面的研究: 影像断层解剖学研究 显微断层解剖学研究 实验断层解剖学研究 发育断层解剖学研究 介入放射解剖学研究 数字化虚拟人研究
人体断层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1)做好课前预习,(相关的系 解与局解内容)
4. 冠状面(Coronal plane)
• 显微断面解剖学研究
• 实验断面解剖学研究
• 介入放射解剖学研究 • 数字化虚拟人研究 • 发育断面解剖学研究
美国可视人 1995年,Spitzer等将冰冻铣切和当代 信息技术相结合完成了男、女可视人计划,其切片数分 别为1878和5189个,层厚分别为1.0mm和0.33mm, 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SPECT, PET等 影像融合技术(image fusion)
发展前景 从横断面向多维断面、从描述向量化、从
尸体向活体、从厚片向薄层、从宏观向微观、从 真实到虚拟、从正常向结合病理、从断面向三维 和四维、从单纯形态相结合功能和代谢等方向发 展。以数字化、功能化和分子化为特征
• 影像断面解剖学研究
2 .横断面(Transverse Plane)
亦称水平面(Horizontal Plane), 将人体分 成上下两部分。沿横断面所作的切
片或扫描,称横断层标本 (Transverse sectio)或 横断层扫描
(Transverse Scan), 一般观测其下表面。
3. 矢状面(Sagittal plane)
1872年,德国Braune出版了含 有人体三种基本断面的断面解剖学图谱, 译成英文,流传较广。
1885年,美国Dalton出版了 脑的横、矢、冠状断面解剖学图谱,共 三本。
1911年,美国的 Eycleshymer 和Schoemaker经九 年的努力,从50具尸体中选材, 出版了 绘制精美的人体全身横断面解剖学图谱。
韩国可视人 2000年,韩国完成了男性韩国 可视人的预实验工作,层厚为0.2mm,为世界 上第二个实施这一工程的国家。
中国可视人 2002年,第一和第三军医大学相 继完成了男、女数字化可视人体的数据采集 工作,层厚在1.0mm、0.5mm、0.2mm和 0.1mm不等,三维建模工作已部分完成。
数字化虚拟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