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中知识转移情境模型的研究
项目团队知识转移过程的研究——一个模型
1 4
企业 家天 地 ・ 论版 /.0 / i 理 2 7 i 0
项目 队知识转移过 研究 —一个模型 团 程的 —
曾智莲
过程中写出经验教训报告。在行动( ) A 阶段, 在这个项目中所 获取的知厌波重新用到将来的项目中。 由于 PS 循环的行动阶段与o D DA o A循环的观察阶段是相 型结合形成项目团队知识转移的双循环; 基于项目 生命周期, 对 项目团队知识转移进行了阶段划分, 具体分析在新的模型下项 似的, o D 模型中的第一个 0阶段是将以前项目中有用的 即,o A 目团队知识转移的特点; 最后分析和总结了项目团队知识转移 知识用到现在的项 目中来, Ps 模型的 A阶段将在这个项 与 DA 目中所获取的知识重新用到将来的项 目中,DA可以改名为 PS 的途径。 PS , Do这样,DO可以与 o D PS o A相联结了。下文将具体分析 关键词: 团队; 项目 知识转移;O AP S O D ;DA 中图分类号:1 . 文献标识码: F 31 2 6 A O D 与 PS O A DO相联结的知识转移模型运行机理。 文章编号:N3 1 7F2 ) 1— 1— 2 C 4 — 0 / (I )1 0 0 2 (7 4 二 、 O A与 P S OD D O联结模型下项 目团 队知 识转移 作 者: 中南大学商学院; 湖南, 长沙,1 8 40 3 0 的机理 摘 要: 本文通过;用项 目 l 管理中的 o D o A模型和 PS 模型, DA
一
图 lO D : 0 A与 P d Er 环关 于知 识转 移 和知 识 复用 的联 接 O循
上图中左边第一个 0是观察阶段(b r tn, o eao)右边的0是 s vi 定位阶段(rn tn, oeao)D是决策阶段(esn, it i d i )A是行动/ ci o 执行 阶段 ai ) co tn 1o D PS 联结的知识转移循环 .o A与 Do 在当项目开始启动的时候, 知识开始从 o D o A循环的行动 阶段流动到 PS DO循环的计划() P 阶段, 项目知识, 目经理 即项 或团队成员所带来的特殊知识, DO的定位( ) 从P S O 阶段转移到 PS Do的计划阶段。一旦一个项目完成, 知识就从 PS DO循环的 定位阶段流动到 o D 循环的观察阶段。项目内部的学习、 oA 知
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是指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将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传递给项目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
在实践中,知识转移往往面临着许多挑战,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发现影响其成功的因素。
该研究旨在对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对多个项目管理团队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研究者发现了以下几个主要影响因素:1. 团队氛围团队氛围是指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沟通方式。
良好的团队氛围可以促进知识的分享和转移,从而提高项目执行的效率和成功率。
反之,如果团队氛围较差,成员之间缺乏信任和合作精神,那么知识转移很容易受到阻碍。
2. 知识管理机制知识管理机制是指团队中使用的工具、技术和流程,用于支持知识的收集、存储、分享和应用。
在设计知识管理机制时,应考虑团队的特点和项目的需求,以确保其与团队的文化和价值观相一致。
此外,应定期评估知识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
3. 领导风格领导风格对团队中的知识转移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鼓励知识转移时,领导者应该展现出开放的态度,充分听取团队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其纳入到决策中。
此外,领导者应该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作,以促进知识的分享和传递。
4. 经验多样性团队成员的经验多样性可以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分享。
多样性可以涉及不同的职业背景、教育程度、国籍和文化经验等方面。
通过将不同的经验融合在一起,团队成员可以从彼此的经验中学习,并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综上所述,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团队氛围、知识管理机制、领导风格和经验多样性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因此,在进行知识转移时,应该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知识的顺利传递与应用。
基于MOA模型的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研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基于moa模型的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机制 • 基于moa模型的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影响因
素分析
目录
• 基于moa模型的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促进策 略研究
• 基于moa模型的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效果评 价研究
•供培训和发展机会
为团队成员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他们提高技能和知识水 平。
鼓励自主学习
鼓励团队成员自主学习,通过读书、参加研讨会等方式,提高 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提供专家指导
为团队成员提供专家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和困惑 。
制定激励措施和奖励机制
设立奖励制度
设立奖励制度,对在知识转移中表现优秀的团队成员给 予奖励。
建立定期的团队会议 制度
通过定期召开团队会议,让团队成员 有机会分享各自的工作进展、遇到的 问题和需要协助的事项。
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 交流
通过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工作坊等方 式,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分享 经验和知识。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方式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以便团队成 员可以随时进行交流。
工程项目团队是否具备有利于知识转 移的环境,如团队文化、激励机制等 。
03
基于moa模型的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 移影响因素分析
个人层面影响因素
01
个人能力与动机
02
个人知识储备
个人对于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学习能 力和学习意愿是决定知识转移效果的 重要因素。
个体的知识背景和经验对于理解新知 识有着重要影响。
知识转移方式
包括正式的知识转移培训、非正式的日常交流、项目任务分 配等。
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是指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将项目经验和知识从一个项目转移到
另一个项目的过程。
它是实现项目管理知识的传承和共享,提高项目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
之一。
本文将从组织文化、组织结构和个体因素三个方面探讨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影响
因素的实证研究。
组织文化是影响项目管理中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组织文化对知识转移的态度和
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组织强调开放、协作和共享的文化价值观,员工更愿意分享自己
的经验和知识,从而促进知识转移的进行。
相反,如果组织文化倾向于保守、封闭和竞争,员工可能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从而抑制知识转移的发生。
组织文化对项目管理
中知识转移的影响是显著的。
组织结构也是影响项目管理中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组织结构决定了信息和知识
的流动路径和渠道。
如果组织的结构是垂直和分散的,信息流动受到限制,知识转移的效
率相对较低。
相反,如果组织的结构是水平和扁平的,信息流动畅通,知识转移的效率会
大大提高。
组织结构对项目管理中知识转移的影响是显著的。
组织文化、组织结构和个体因素是影响项目管理中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项目
管理中,我们应该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来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促进知识转移的发生和共享,提高项目管理的效能。
项目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关 键 词 - 目团 队 项
一
内部 知 识 转 移 影 响 瞬素
- 指 知 识 受 体 在 多 大 程 度 上 乐 于 接受 知识 源 传 授 的 知识 . 是 知 识 它
、
引 言
随 着 知 识 经 济 的 发 展 . 识 正 逐 步 取 代 资 本 、 动 、 地 等 受 体 的一 种 主 观 感 受 . 映 了知 识 受 体 的 学 习 意愿 和 意 识 。假 设 知 劳 土 反 传 统 的 生 产 要 素 . 为市 场 经 济 竞 争 的 核 心 资 源 项 目管 理 团 队 6为 : 成 知识 受体 的学 习动 机 和 知 识转 移 的绩 效 正 相 关 。 ‘ 作 为 企 业 构 筑竞 争 优 势 的 重 要 载 体 . 该 充 分 利 用 知 识 的作 用 . 应 知 识 受 体 的理 解 和 吸 收 能 力 越 强 . 识 转 移 过 程 越 顺 畅 . 知 转 有 效 实 现 团 队 内 的 知 识 共 享 和 知 识 转 移 。 知 识 转 移 是 项 目团 队 移 绩 效 越 高 。 因此 , 设 7表 述 为 : 识受 体 的 吸 收 能力 和 知 识 假 知 提 高 效 率 和 成 员 成 长 进 步 的 重 要 手 段 本 文 从 项 目团 队 内部 成 转 移 的绩 效 正 相 关 员 的个 体 层 面研 究 知 识 转 移 的 问题 .主 要 研 究 目的 是探 讨 项 目 4知 识 转 移 的情 境 . 团 队 内部 影 响 知 识 转 移 的 主 要 因 素 .以 及 各 因 素 与 知 识 转 移 绩
效 的关 系 。 二 、 究假 设 研 ( ) 一 因变 量 本 文 将 知 识 转 移 的 情 境 因素 分 为 知识 转 移 双 方 的关 系 和 知 识 转 移 双 方 的 差异 两 个 方 面 . 识 转 移 双 方 的 , 果 双 方 的关 系 融 洽 、 如 和谐 , 此 相 互 信 任 , 彼 则 转 移 效 果 会 比较 好 。 因 此 , 文 假 设 8表 述 为 : 识 转 移 双 方 本 知
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项目管理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知识转移的定义与意义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不同因素对知识转移产生不同影响,从而提出了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的启示。
在总结了研究结论,同时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提出了相关的管理实践建议,以促进项目管理中知识转移的有效实施。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项目管理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为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组织绩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项目管理、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定义与意义、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结果分析、启示、结论总结、局限性、展望、管理实践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是指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通过交流、分享和学习等方式将知识和经验进行传递和共享的过程。
在项目管理实践中,知识转移的有效性对团队绩效和项目成功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项目团队之间存在着知识转移的差异,有些团队能够高效地进行知识转移,而有些团队却存在知识孤岛的问题,导致项目执行效率低下,甚至失败。
了解项目管理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团队绩效和项目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的项目管理实践中,尽管有许多理论和模型对知识转移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在实际项目中的影响因素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有必要对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实证研究,以提供更为直观和实用的指导原则。
本研究旨在探讨项目管理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为项目团队提供有效的管理策略和实践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项目管理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可以为提高团队绩效、推动项目成功和组织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意义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对于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环境下知识转移机理与策略研究
bsdo rj t i u s ne u t nodrod vl eme o poetepo e maae n vl n r ae npo c c cm t cs s i.I re eeo t t dt i r r et ngmetee a dpo e r a ib l t ph h om v h j l —
(c ol f ngm n,Sa ga U i ri ,S aga 2 0 4 ,C ia Sho o ae et hnh i nv sy hnhi 0 44 hn ) Ma e t
Ab t a t T ec mp e c a i o n w e g a se n lz d fo df r n n ls h d l f n wld e t n f r sr c : h o l xme h n s f o ld e t n fri a ay e r m i e e t ge .T e mo e o e g r se m k r s f a ok a
l 项 目环 境下知 识转移 的机 理分 析
项 目
乏
.
项 目。
图 1 项 目环 境 下 知 识 多维 转 移 框 架
1 1 单项 目内的知识 转移 .
( ) 不 同阶段 问的 知识 转 移 。一 个 项 目全 生 命 1 周期 包括 项 目启动 、规划 、执 行 、结 束 等不 同阶段 , 项 目的实施 过 程 就是 知识 的运 作 过程 ,知识 在 项 目 各 阶段 的转 移过 程模 型如 图 2所 示 。
科技 管理 研究
S inc nd Te h oo y M a a e n s a c ce e a c n lg n g me tRe e r h
文章 编 号 :10 7 9 ( 0 )0 00— 65 2 1 1 7—0 5 O 13一 4
需求工程的知识转移模型与策略研究
需求工程的知识转移模型与策略研究需求工程已受到国内外软件项目管理的重视,并已成为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近几年知识工程的兴起,为需求工程注入新的理论基础,本文正是以需求工程为背景,研究这一特殊背景下知识转移的特点和模型,以及提出有利于供需双方知识转移的实施策略。
需求工程的实质就是一个供需双方实施知识转移的过程。
为此,论文首先剖析供需双方的知识分类,提出转移知识的类型结构和认知结构,并对供需双方的知识构成进行论述,这为知识转移模型的建立和实施策略的提出奠定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我们首先从宏观角度建立需求工程知识转移的总体概念模型,从而形成论文的论述架构。
论文继而从微观的角度分别论述需求开发的知识转移模型和需求管理的知识转移模型,这两类模型的建立揭示了需求工程的关键环节和内在机理,从理论上为需求工程的知识转移提供动力。
需求开发知识转移程式可以分为知识获取、知识分析、知识描述和知识验证,论文在对这四个程式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分析和归纳得出需求开发的知识转移模型。
根据模型,论文创新地提出需求知识的转移具有双向性的特点,并据此对需求开发知识转移模型给予细化。
需求管理知识转移的主要构架有知识变更的纳入管理、知识凝聚的版本管理、知识转移的跟踪管理和知识状态的信息管理,论文在对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和归纳得出需求管理的知识转移模型。
根据模型,论文创新地提出需求知识的正向转移和反向回溯,以及需求知识的迭代和学习,并据此对需求管理知识转移模型给予细化。
针对上述模型,论文提出有效的实施策略,从实践上为需求工程的知识转移提供方法。
提出知识转移的知识分类策略,对于不同类型的知识转移和不同认知结构的知识转移策略分别给予论述;提出基于本体的知识转移实施策略,利用本体建立需求工程供需双方都可以识别的语言环境,从而扩充语言领域,减少沟通鸿沟,缩短需求断裂带;提出基于队列的优先级调度策略,在分析某些需求优先级的设定原则后,论文论述了基于队列调度策略的实施处理,以保证软件开发的顺利进行;提出了需求不确定性策略,保证了需求转移的高质和有效。
基于MOA模型的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研究
基于MOA模型的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研究基于MOA模型的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研究摘要:工程项目的成功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与知识分享。
本研究以MOA(Motivation-Opportunity-Ability)模型为理论基础,探究团队内知识转移的途径、影响因素及其对项目绩效的影响。
研究发现,团队成员的动机、机会和能力是知识转移的重要条件,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是动机。
此外,团队内的沟通渠道和知识共享文化也对知识转移产生重要影响。
研究结果对提高工程项目绩效、促进团队协作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MOA模型,工程项目,团队内知识转移,动机,机会,能力,沟通渠道,知识共享文化,项目绩效1. 研究背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工程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任务变得越来越复杂。
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的团队成为了工程项目成功的关键之一。
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转移可以增强彼此的专业技能,提高协作效率,最终实现项目目标。
因此,研究团队内知识转移对于提高工程项目绩效至关重要。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团队内知识转移的途径、影响因素及其对项目绩效的影响。
采用MOA模型从动机、机会、能力的角度分析团队成员知识转移行为,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搜集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提供针对性的建议,以促进团队内知识转移。
3. 研究方法3.1 研究框架本研究采用MOA模型,该模型认为,在知识转移过程中,个体的动机(Motivation)、机会(Opportunity)和能力(Ability)是重要的决定因素。
其中,动机指的是个体的“意愿”或者“目的”,机会是指个体获得知识转移的环境和资源,能力是指个体的专业技能和经验。
3.2 研究设计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数据搜集,对工程项目的团队成员进行抽样,选取涉及知识转移的相关事项进行调查,通过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3.3 研究变量本研究主要研究变量包括动机、机会、能力、沟通渠道、知识共享文化和项目绩效等。
ERP项目实施中的知识转移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
转移却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 研究成果也不是很多, 但这却是一个独特 的研究视角。姜南、 朱国华从委 托代理理论 的角度 , 对E R P项 目实施过程 中 E R P
产 品供 应 商 、 咨 询公 司、 监 理机 构 向 E R P实 施 企 业
的知识转移进行分析, 并建立 E R P知识转移的委托
移 分 析
( 一) 存在 的主体 及 委托代 理关 系
在E R P项 目实 施 过程 中 , 不仅 存 在 E RP软 件
厂
E R 2  ̄ e . 至 兰
供应商向 E R P实施企业进行知识转移 , 而且还存在 专业 的管理咨 询公 司 , 这 从 理 论 和实 践 上 讲都 是 必 然 存在 的 。因此 , 在 这 个代 理 关 系 中 , E R P实 施 企
化; 吕丹( 1 9 8 7 一) , 女, 湖北襄 阳人 , 西安财经学院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为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研究 。
4 0
Hale Waihona Puke 康萍, 吕 丹: E RP项 目实施 中的知识转移研究
托代 理最 优合 约更 高的 经济效 益 。
一
、
在 E R P项 目实施 过 程 中 的知 识 转
J a n .2 0 1 3
E R P项 目实施中的知识转移研究
— —
基 于 委托 代理 理论 的视 角
康 萍 , 吕 丹
( 西安财经学院 ,陕西 西安 7 1 0 1 O O )
摘
要: 文章通过分析现有委托代理理论对 E RP项 目实施 中知识转移的影 响, 发现其理性人的假设存在一定
中图分类号: 1 : ' 2 0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2 8 1 7 I 2 0 1 3 ) O 1 一o 0 4 O —O 5
“飞地”项目中的知识转移和管理模式研究
“飞地”项目中的知识转移和管理模式研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其中,跨国公司对于在本土市场的销售和服务需求日益增长,需要建立本土化的业务运营模式。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地市场,跨国公司经常会选择在本地建立“飞地”项目,即在本地建立专门的团队或分支机构,负责本地市场的业务开展。
在“飞地”项目中,知识转移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跨国公司在本地市场的业务运营。
一、“飞地”项目中的知识转移1.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跨国公司在建立“飞地”项目时,通常会派遣一部分内部人员作为项目团队的核心成员。
这些内部人员拥有丰富的公司内部知识和经验,在“飞地”项目中扮演着知识传递者的角色。
他们可以通过培训、会议、文档等形式,将公司内部关键知识和经验传递给“飞地”项目团队成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公司的业务运作模式和文化。
2.本地员工知识转移:除了内部人员的知识传递,本地员工在“飞地”项目中的知识转移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地员工通常具有丰富的本土市场知识和人脉资源,可以帮助“飞地”项目团队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
跨国公司在建立“飞地”项目时,应该重视本地员工的知识转移,建立完善的培训计划和知识共享机制,使本地员工能够快速融入团队,并为团队提供宝贵的本地市场信息和建议。
3.跨地区知识转移:在“飞地”项目中,跨地区知识转移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跨国公司通常会在不同地区设立多个“飞地”项目,这些“飞地”项目可能属于不同的市场部门或业务部门。
在这种情况下,跨地区知识转移需要通过跨地区沟通和协作来实现,确保各“飞地”项目之间的业务运作协调一致。
二、“飞地”项目中的知识管理模式1.建立知识分享平台:跨国公司在建立“飞地”项目时,应该建立知识分享平台,为团队成员提供一个共享知识和经验的平台。
这样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加强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知识分享平台可以采用内部文档库、在线论坛、视频会议等形式来实现,为团队成员提供各种便捷的知识分享渠道。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与沉淀研究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与沉淀研究引言: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领域,涉及到各种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项目的不同阶段,项目团队需要共享和传递知识,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
知识转移和沉淀是工程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将探讨这一主题,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一、知识转移的重要性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知识转移是指将项目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传递给其他成员,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知识转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协作和合作,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知识转移还可以避免重复工作和错误,节省时间和资源。
二、知识转移的挑战尽管知识转移在理论上看起来很简单,但在实践中却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能力可能存在差异,导致知识传递的困难。
其次,项目团队成员的工作任务繁忙,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知识转移。
此外,知识的本质是非结构化的,难以形式化和传递。
三、有效的知识转移方法为了克服知识转移的挑战,项目团队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项目团队成员应该定期举行会议和讨论,分享他们的经验和知识。
此外,团队成员之间还可以利用技术工具,如在线协作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知识共享和交流。
其次,项目团队可以建立一个知识库或文档库,用于存储和分享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这个知识库可以包括项目计划、风险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文档和模板。
通过建立一个集中的知识存储库,项目团队成员可以随时查阅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此外,项目团队还可以利用培训和培训计划来促进知识转移。
通过组织培训课程和研讨会,项目团队成员可以学习和分享最新的项目管理知识和技能。
培训还可以提供一个互动和合作的平台,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流和合作。
四、知识沉淀的重要性知识沉淀是指将项目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记录下来,形成可复用和可访问的文档和工具。
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摘要:知识转移对于项目管理的成功至关重要,然而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却很多。
本文将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项目管理实践提供更深入的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
研究内容将包括影响知识转移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以及如何在项目管理实践中应用这些因素来提高知识转移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为项目管理实践提供一些可行的策略和方法,以促进知识的有效转移和利用。
一、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项目管理已成为管理者们重要的工具之一。
而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知识转移则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它对于项目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知识转移的过程并非总是顺利的,很多时候会出现知识无法有效转移的情况。
了解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对于项目管理者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关于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实证研究的数量更是稀少。
本文将尝试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项目管理实践提供更深入的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
1.内部影响因素在项目管理中,内部因素对于知识转移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组织文化是一个重要因素。
组织文化能够影响员工对知识转移的态度和行为,以及知识转移的途径和方式。
良好的组织文化能够促进知识转移的发生,而不利的组织文化则可能会阻碍知识的转移。
员工的心理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内部影响因素。
员工的态度、动机和能力都会影响他们是否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并帮助他人进行知识转移。
另一个内部影响因素是组织结构和沟通渠道。
组织结构是否扁平化、灵活,以及沟通渠道是否畅通都会对知识转移产生影响。
如果组织结构过于复杂,沟通渠道不畅通,就会影响知识转移的效率和质量。
除了内部因素,外部环境对知识转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产业环境、市场竞争、外部合作伙伴等因素都会影响项目团队内部的知识转移。
产业环境的快速变化和激烈竞争会促使项目团队内部加强知识转移,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知识转移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3
三、管理项目中的知识转移
项目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研究
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和项目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模型
14
汇报提纲
一、论文研究概况 二、知识转移概述 三、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 四、项目管理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五、改善项目知识转移的对策与建议 六、结论与认识 七、致谢
15
四、项目管理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3
研究目的
一、论文研究概况
பைடு நூலகம்
正确认识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与一般知识转移异同,研究项目管 理中知识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提出提高项目知识转移的效率的建议, 有效解决项目中知识转移困难,项目“健忘症”等问题,以达到提高项 目知识转移效率,知识管理水平,最终提高项目成功率就成为本文的研 究目的。
研究思路
目前,项目的成功率虽然大幅提高,项目浪费大幅减少,但是项目实 施的总体情况仍旧不容乐观,项目失败和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
事实上“项目健忘症”经常出现,同样的错误在不同项目中先后出现,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项目团队间的知识不能有效与完整的转移。有价 值的智力资本就会丧失或者贬值,导致项目的重复工作或者失去商机。所 以,对项目管理中的知识转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9
五、改善项目知识转移的对策与建议
选择合适的知识转移方法,提高知识转移效率
信息系统项目中的知识转移与技术传承研究
信息系统项目中的知识转移与技术传承研究信息系统项目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和利润。
然而,随着技术的快速更新和新人员的进入,如何实现知识的传承和技术的转移成为了项目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知识转移的重要性知识转移在信息系统项目中至关重要,它可以确保项目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通过知识转移,企业可以将过去积累的经验传承给新人员,避免重复犯错,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效率。
二、技术传承的难点技术传承是知识转移中的重要环节,但也是最具挑战性的环节之一。
在信息系统项目中,技术更新换代迅速,旧技术很快就会被新技术取代,如何将旧技术传承给新一代技术人员成为了一个严峻的考验。
三、有效的知识转移与技术传承方法为了实现信息系统项目中的知识转移与技术传承,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
首先,建立完善的知识库和文档体系,及时记录和更新项目中的知识和经验,以便新人员能够及时学习和吸收。
其次,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知识分享会议,让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经验,促进知识的传承和技术的转移。
同时,采用导师制度,让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指导新人员,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项目和团队。
四、结论信息系统项目中的知识转移与技术传承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需要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和企业的重视。
只有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机制,才能实现知识的持续传承和技术的顺利转移,从而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和持续发展。
希望各企业能够重视知识转移与技术传承的重要性,为信息系统项目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IT项目管理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模型研究
ba e n SEM c o d n o fr rrs ac s Usn h de n h t d o EM ,t p ra ay e nd tse h sdo a c r i g t o me e e r he . i g te mo la d t e meho fS hepa e n lz d a e td t e ef cie e s o h n u n e fc os a d t e p ro fe tv n s ft e i f e c a tr n h e rma e o n wld e ta fr l f nc fk o e g r nse .
( r ut U i ri f hns cdm f c ne ,B in 00 9 hn ) G a a nv syo i eA ae yo i cs eig10 4 ,C ia d e e t C e Se j A src:T eppr i usdtef t saet gk o l g a s r nI rj t aae et n s b se o e b t t h ae ds se h c r f c n n we et nf poe ngm n adet lhdam dl a c ao f i d r ei T cm ai
E i cl d l eerho a t s f c n n w eg rnf T P oet n gmet mpr a Mo e R sac nF co et gK o l eT a s ri I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j i rA i d e n c Ma ae n
项目环境下知识转移机理与策略研究
项目环境下知识转移机理与策略研究程敏;余艳【摘要】The complex mechanism of knowledge transfer is analyzed from different angles. The model of knowledge transfer based on project circumstances is built.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method to improve the project management level and promote knowledge transfer, concret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echnology, culture, mechanism and system.%从多维角度分析项目环境下知识转移的复杂机理,建立项目环境下知识转移模型,并从技术层面、文化层面、机制与制度层面、组织层面提出项目环境下知识转移的策略,以探寻促进项目环境下知识转移的途径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方法.【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11(031)007【总页数】4页(P153-156)【关键词】项目;知识转移;知识;知识管理【作者】程敏;余艳【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44;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302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项目规模越来越大,体系越来越复杂,其包含的知识量也越来越丰富。
但是,现代项目中不乏存在由于不能有效合理的管理知识所带来的项目风险、项目失败、决策失误、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项目基于知识而存在,其实施是知识集成、创新和运用的过程。
项目的各阶段之间、各参与方之间、参与项目的个体与团队及企业之间、不同项目之间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知识的转移。
情境领导模型在项目团队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应用
2012年第6期/一个项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团队可以增强项目组织凝聚力,发挥个人不可能实现的团队效能。
在项目管理中,作为领导者的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组织、计划及实施的全部过程,负责项目团队的建设和管理,带领项目成员攻克难关,以保证项目目标的成功实现。
因此,项目经理如何领导项目团队、采取何种方式管理团队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项目团队生命周期的相关理论生命周期理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F·莫迪利安尼等人提出的,起初主要应用于经济领域,随后逐渐向其他领域扩展。
对于项目团队生命周期的研究,B.W 塔克曼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小型团队的发展阶段”模型。
他在该模型中将团队生命周期划分为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阶段和执行阶段。
国外学者罗伯特·K ·威索基认为,团队的生命周期是四个相互依赖的组织部分,即评估、形成、开发和部署。
彼得·凯普泽奥将项目团队分为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解散期等五个时期。
Katzenbach 和Smith 从团队绩效的角度出发,认为项目团队从孕育至发展成熟需要经历五个阶段:工作组、为团队、潜在的团队、真正的团队以及绩优团队。
吴其伦等人则将项目团队分为组建期、激荡期、规范期、执行期和体态期。
结合以上项目团队生命周期的相关理论研究,本文认为:项目团队的生命周期,就是项目团队随着项目的发展,从建立到结束而解散的整个生命过程。
在项目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上,采用塔克曼的四阶段论,即形成阶段、磨合阶段、规范阶段和执行阶段。
项目团队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对于项目经理来说,如何在动态的环境中,也就是在项目团队发展的各个阶段中管理好项目团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情境领导模型运用于项目团队的生命周期管理中,具体分析了项目经理在项目团队各个发展阶段的领导方式及管理措施,以实现有效管理。
图1:项目团队发展阶段运用于项目团队生命周期的情景领导模型情境领导模型,是由保罗·赫塞和肯尼斯·布兰查德提出的一个重视下属的领导权变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管理中知识转移情境模型的研究程铁信,陈美,王红芹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384)E-mail:tiexincheng@摘要:本文从项目管理的资源、技术、文化、战略、组织关系等五个方面来分析影响项目知识转移的情境因素,建立了适合项目管理知识转移的情境模型。
在模型中,把将要进行转移的知识分为三种知识形态,随后用基于主情境模型树的评估方法来评估知识转移过程中主客情境模式的相似程度,用知识转移成功率衡量知识转移的结果,最后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转移,项目管理中图分类号:C93-01.引言1984年,PMI开始着手开发项目管理标准与知识体系,经过十几年10000多个PMI的成员和20多个其他的专业组织的努力,1996年PMI出版了PMBOK。
在PMBOK(2004版)中,明确指出为了有效的完成项目管理的工作,项目管理团队需要的五类专业知识领域: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标准和规则;项目环境的知识;一般管理知识和技能;软件技能或人际交往技能。
IPMA同样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即:IPMA的知识体系ICB(国际项目管理资质标准)。
2005年,PMRC出版了《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对于项目管理也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1]。
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KM),90年代初进入中国。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知识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与组织加入到了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
相关研究表明,目前知识管理的瓶颈主要存在于知识转移阶段,大量的资源花费在效果欠佳的知识转移活动中[2]。
而关于知识转移,不同的学者存在不同的理解。
一些学者认为知识转移是技术或技能在不同组织部门之间的流动[3],以及组织内部最佳实践的转移[4]。
Gilbert和Cordey-Hayes[5]认为知识转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组织持续学习过程的一部分。
Wiig[6]以系统化的观点来定义知识转移,他认为知识转移包括知识的获得、组织、重构、储存、记忆、重新包装等活动,而要做好这些活动,组织需要提供支持知识转移的基础设施能力与设计激励制度去激发员工、团队、部门、或企业单位一起为同一个目标而合作。
O'Dell和Grayson[7]认为知识转移是一个循环的流程,组织通常会把焦点放在创造、辨识、搜集和组织最佳实践与内部知识上,这些活动可以让组织了解现在有什么知识以及知识位于何处,但了解组织最佳实践或知识的存在并不足以确保知识的转移,所以还要进行后续的活动,去分享、修正和使用这些最佳实践或知识于新的情境,甚至创造新的知识,只有这样知识转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疏礼兵[8]在总结了十几位学者对知识转移的定义后,归结如下:当知识接收者认知到缺乏某种知识时,通过与知识提供者的互动和各种媒介取得所需知识,并加以吸收、应用、发展与创新的过程。
在知识转移阶段中对于知识转移模型的研究主要有:Szulanski等人用交流模型来研究组织内的知识转移,他们认为知识转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是从知识的源单元到接受单元的信息传播过程,并将知识转移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初始阶段、实施阶段、调整阶段和整合阶段[4];Nonaka根据知识创新活动的特点,提出了著名的“知识螺旋”(SECI)模型,将知识转移划分为四个阶段,他认为从隐性到隐性这个阶段,是知识创新活动最为关键的阶段[9-10];在国内,耿新基于知识创新的研究,提出了具有创新观点的“IDE-SECI”模型,他认为Nonaka的SECI模型虽然对知识在企业内的动态演化作了很好的解释,但忽略了外部环境的力量。
因此,他从知识的分类与分布角度出发,以SECI模型为基础,引入了外部知识输入的因素,提出了知识创造的IDE—SECI模型[11];徐金发,许强等人对企业知识的转移进行研究时,发现企业知识的发展与转移依赖于企业特定的情境,并从文化、战略、组织结构和过程、环境、技术和运营五方面构建了知识的情境维度,分析情境与企业知识转移的互动关系,提出企业知识转移的情境模型和相应的两种情景模式[12];王开明对知识的转移与扩散过程和机理进行了研究,他从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知识转移的成本(发送成本、接收成本、管理成本)和知识转移的动力和激励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无论是隐性知识还是显性知识,在转移过程中都有成本发生,成本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知识本身,而且还取决于接收者的天赋和后天的知识积累,知识的转移能否实际发生,关键在于接收者能否获得足够的动力和激励,而动力和激励最终来源于产出的增加及其分配[13];张雄林,和金生等人也在Nonaka的SECI模型基础上提出“知识发酵”模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群体成员大量的个人思维活动,相互反复激发、评价、修正,逐渐形成新的知识[14]。
以上对知识转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企业组织内,而对项目管理知识转移的研究还相对欠缺。
在研究知识转移过程时,对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也只是从理论上界定,并未对各影响因素进行验证,因此无法得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无法决定它们对于特定转移过程的作用,缺乏实际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对项目管理知识的特点得出影响项目管理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然后提出适合项目管理知识情境的知识转移模型,并采用基于主情境模型树的相似性评估方法(HCMT)来定量分析模型中的情境因素,采用知识转移效率衡量知识转移的结果,最后结合案例进行了讨论。
2.基于情境的项目管理知识转移模型2.1 项目管理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Davenport和Prusak指出,不管有没有对知识转移进行管理,知识转移永远都存在[15]。
随着对知识转移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的学者在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常荔从知识链的角度来分析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16];王开明从成本的角度出发,分析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13];林莉通过对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进行分析,提出知识转移的障碍因素[17];还有一些学者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将知识转移看作是一个类似信息发送的过程。
从现有的研究文献以及项目管理知识的特点来看,本文认为在项目管理中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有:资源、技术、文化、战略、组织关系等五方面,如表1所示。
表1 影响项目管理知识转移的因素影响因素主要变量参考学者资源设备资源、知识存储量、知识传递方式nin(1999);Szulanski(1996);Grant(1996)能力团队成员的专业技术、经验、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能力Buckley&Carter(1999);Hansen(1996); Grant(1996);Szulanski(1996);Simonin(1999)文化知识与文化的匹配性、社会文化和制度的距离AKostova(1999);O’Dell&Gayson(1998);Simonin(1999);Baum &Ingram(1998); Dixon(2002)战略国家宏观政策、领导对项目的重视程度、成员对项目的个人态度Tan(1996);Kostova(1997);杨君琦(2000);徐芳(2003)组织关系组织结构、组织角色、组织之间的关系和交流Hansen(1999);Sabherwal(1999);Simonin(1999);Schjulz(2000); Szulandki(2000);Gupta&Govindarajan(2000)2.2 项目管理知识转移的情境模型情境是与知识、知识活动等相关的条件、背景和环境等,既包括相关的物理、社会等外部环境,也包括知识主体的认知、经验、心理等内部因素,它是客观、普遍存在,但与知识和知识过程紧密相关。
通过以上研究和分析,本文认为以上影响项目管理知识的主要五个因素构成了项目管理的知识情境,称为项目知识的情境范围,它主要影响着项目管理团队的行为、决策和技能,进一步影响团队成员有效的使用和发挥知识的能力,最终决定项目所拥有的知识,但项目的知识并不是以项目的边界为边界,知识的嵌入性,意味着项目的知识情境决定项目可以运用的知识范围,如果把以上五个因素看成五个情境维度,则它是由上述五个情境维度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
本文就基于以上五个情境维度来建立基于项目管理情境的知识转移模型。
图1中的五边形构成了项目知识的情境范围,其中每条边代表一个情境维度。
处于项目情境范围内的知识,既包括项目现在拥有和运用的知识,也包括将来可以接受和使用的知识,而项目情境范围外的知识转化为项目知识的可能性不大。
由此,我们划分出知识的三种形态。
资源图1 知识的情境模型和三种知识形态第一种形态是处于项目的知识包内,这种形态是很容易被识别和运用的知识,并且可以成为项目的能力;第二种形态是处于知识包之外,情境范围之内,这种形态的知识,虽然目前没有被识别和发现,但具有转化为项目能力的可能性,如果能成功的转化并正确的使用这种形态的知识,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项目的竞争优势;第三种形态是处于知识的情境范围之外,这种形态的知识与项目目前所拥有的知识不相符合,转化为项目的知识的可能性不大。
2.3 知识转移情境模型的相似性评估情境具有差异性,同样的知识活动在不同的情境下,其特点和结果会不同,不同的管理组织团队拥有不同的情境模式,若能把情境模型中情境维度定义为一些具体、明确的要素,对解决在知识转移中遇到的一些特定问题具有实际意义。
本文采用基于主情境模型树的相似性评估方法(similarity measurement method based on Host Context Model Tree,记为HCMT方法)[18],来评价两个情境模型的相似性,即计算两个情境模型间的相似度。
假设知识接受者的情境模型为主情境模式KC1,比较对象为知识拥有者的客情境模式KC2。
基于项目管理情境的知识转移模型中的主情境模式的模型树C1如图2所示。
图2 情境模型树结构图在情境模型树中情境模型的不同要素之间所构成树状层次结构,在情境模型树中,没有父结点的情境要素称为该模型树的根节点,没有子节点的情境要素称为该模型树的叶结点。
HCMT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将主情境模式KC1与客情境模式KC2转化为树状结构形式,通过计算KC1中各节点与KC2中对应叶节点间的相似度,最后得到KC1根节点与KC2中对应节点间的相似度就是KC1和KC2之间的相似度。
如图2所示,C1为根节点,C11、C12、C13、C14、C15为叶结点,即为以上五个情境维度(资源、能力、文化、战略、组织关系)。
情境模型树的叶结点由若干属性确定,如图中C11叶结点(资源)由P111、P112和P113(设备资源、知识存储量、知识传递方式)三个属性来确定,而叶节点属性的属性值可以看作是该属性在此节点中的重要程度,即在此节点中所占权重,可以用德尔菲(专家打分法)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