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化学教学大纲-河北师范大学生物学教学中心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内吞和外排作用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意义
03
通过调节膜受体的数量和分布,影响细胞对信号的响应和传递
。
信号传导异常与疾病关系
01
信号传导异常与肿瘤发生
肿瘤细胞中常出现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激活或抑制,导致细胞增殖失控
和凋亡受阻。
02
信号传导异常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元内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导致神经
脂类代谢及调控机制
01
脂类的消化吸收
探讨食物中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过程,以及脂类在体内的运输
和分布。
02
脂肪酸氧化
详细阐述脂肪酸氧化的过程、 关键酶和调控机制,以及脂肪 酸氧化在能量供应中的作用。
03
脂肪合成
介绍脂肪合成的途径、关键酶 和调控机制,以及脂肪在能量
储存和释放中的意义。
04
胆固醇代谢
阐述胆固醇的合成、转运、转 化和排泄过程,以及胆固醇在 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作用。
检查中的转氨酶测定。
代谢物检测
通过检测体液中代谢产物的异常变 化来推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血 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的检测。
免疫学诊断
应用生物化学技术检测体内特异性 抗体或抗原,以诊断感染性疾病、 自身免疫病等,如ELISA、Western blot等方法。
生物化学技术在药物研发中应用
药物设计与合成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糖代谢及调控机制
糖的消化吸收
探讨食物中糖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以及糖在体内的运输和分布。
糖酵解
详细阐述糖酵解的过程、关键酶和 调控机制,以及糖酵解在能量供应
中的作用。
糖异生
介绍糖异生的途径、关键酶和调控 机制,以及糖异生在维持血糖平衡 中的意义。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的一门科学。
它是生物学、医学、农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有关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代谢以及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机制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三、课程内容(一)蛋白质化学1、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和性质肽键的形成和肽链的结构蛋白质的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2、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的酸碱性质、胶体性质和沉淀反应蛋白质的变性、复性和水解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含量测定(二)核酸化学1、核酸的组成和结构核苷酸的结构和种类DNA 和 RNA 的结构特点和功能2、核酸的性质核酸的酸碱性质和紫外吸收特性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三)酶学1、酶的基本概念酶的定义、分类和命名酶的活性中心和催化机制2、酶促反应动力学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米氏方程和酶的动力学常数3、酶的调节酶活性的调节方式酶含量的调节机制(四)生物氧化1、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特点生物氧化的定义和与体外氧化的区别呼吸链的组成和电子传递过程2、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的机制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五)糖代谢1、糖的分解代谢糖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2、糖的合成代谢糖原的合成糖异生途径(六)脂代谢1、脂肪的分解代谢脂肪的动员脂肪酸的β氧化2、脂肪的合成代谢脂肪酸的合成甘油三酯的合成(七)氨基酸代谢1、氨基酸的一般代谢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氨的代谢α酮酸的代谢2、个别氨基酸的代谢一碳单位的代谢含硫氨基酸的代谢(八)核苷酸代谢1、嘌呤核苷酸的代谢嘌呤核苷酸的合成途径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2、嘧啶核苷酸的代谢嘧啶核苷酸的合成途径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九)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1、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糖、脂、蛋白质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核酸与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2、代谢调节细胞水平的调节激素水平的调节整体水平的调节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系统传授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体系。
10化学《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英语译名:Biochemistry课程性质:限选课适用学生层次:本科先修课程:有机化学适用专业:化学专业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生物化学是本科非生物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它是化学与生物的交叉学科,是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的一门科学。
不仅研究生物的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作用和变化(物质代谢),还要研究能量变化(能量代谢),乃至信息变化,生物化学研究的重大成果对工业、农业、畜牧业、医疗卫生等行业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广的影响,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
二.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生物化学的任务是使化学系的学生系统掌握具有活性的大分子物质的性质、结构、合成、代谢和生理意义,使我们更能从生物的观点来了解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1)生物体重要组成成分,生命活动很稳定的物质基础—蛋白质化学;(2)生物体遗传的物质基础—核酸化学;(3)生物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催化剂—酶化学;以及了解人体内的糖类、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等,同时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人体内的一些合成等。
通过教授,应达到以下教学目的:(1)了解糖、脂类等的分类(2)了解糖、脂类、氨基酸和核酸的代谢(3)掌握核酸、蛋白质的生物合成(4)认识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调节控制根据高分子专业特点,本课程着重介绍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四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组成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对于合成、代谢及核酸部分仅做简要介绍。
三. 各章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 2学时第二章聚糖的化学 4学时第三章脂类和生物膜 4学时第四章蛋白质化学 4学时第五章酶和维生素 4学时第六章核酸化学 4学时第七章代谢 4学时第八章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调节控制 2学时考试 2学时讲课大纲第一章绪论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生物化学的概念2、了解生物体的化学组成3、了解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4、了解水在生物体内的特殊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生物化学的特点难点: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纲要目录:一、生物化学的概念二、生命现象中的化学问题与现代化学发展的关系三、生物体的元素组成四、生物分子五、生物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六、分子识别和超分子七、水的结构和特性八、水分子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影响九、缓冲溶液及生物体的缓冲体系第二章聚糖化学教学基本要求:1、初步了解糖类的概念与分类2、掌握单糖的构型、结构和构象3、了解一些多糖教学重、难点:重点:单糖的结构难点:单糖的结构、糖复合物纲要目录:一、糖类的概念与分类二、单糖的构型、结构、构象三、自然界存在的重要单糖及其衍生物四、寡糖五、多糖六、多糖代表物的简要介绍七、糖复合物第三章脂类和生物膜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生物膜的组成2、了解生物膜的功能教学重、难点:重点: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难点:生物膜的功能纲要目录:一、生物膜的组成二、生物膜的结构三、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四、生物膜的功能第四章蛋白质化学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蛋白质的生物学意义、分类2.掌握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及其一些性质3.了解蛋白质的分类4.了解几种肽教学重、难点:重点: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和性质难点:蛋白质的四级结构纲要目录:一、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二、氨基酸三、多肽四、蛋白质五、蛋白质的结构六、多肽的化学合成第五章酶和维生素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酶的概念、分类、命名、制备、应用2.理解酶的专一性和酶的活性作用3.掌握酶的催化作用过程4.掌握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教学重、难点:重点:酶催化作用过程和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难点:酶催化作用过程纲要目录:一、酶是生物催化剂二、辅酶和金属离子三、酶促反应的速率和影响因素四、酶的结构和酶的催化作用机制五、酶的抑制作用和抑制剂六、人工合成酶的新进展七、酶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八、非水溶剂中的酶促反应九、酶工程第六章核酸化学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核酸的概念和在生物体内所发挥的重要作用2.掌握核酸中的DNA的三级结构和RNA的几种结构及其功能3.了解核酸的组成和性质4.了解有关基因教学重、难点:重点:DNA三级结构、RNA的结构难点:DNA和RNA的结构纲要目录:一、核酸与生命遗传二、核酸的分类和组成三、核酸的结构四、核酸的性质五、核酸碱基序列的测定六、核酸的生物学功能七、核酸的体外生物合成方法八、多聚核苷酸的化学合成九、核酸化学中的几种重要新技术第七章代谢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研究方法、能量代谢2.掌握生物氧化的特点和过程3.掌握糖、脂、蛋白质、核酸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教学重、难点:重点:糖、脂、蛋白质、核酸在体内的代谢过程难点:糖、脂、蛋白质、核酸在体内的代谢过程纲要目录:一、生物氧化的方式和特点二、线粒体呼吸链和ATP的合成三、糖的代谢四、光合作用五、脂类代谢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七、核酸和核苷酸的代谢第八章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调节控制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生物界在4个不同水平进行的代谢调节2、掌握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教学重、难点: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纲要目录:一、生物调控的概念二、生物调控的基本物质三、细胞-酶水平的调控四、化学调控与生物活性分子的设计四. 使用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录1.教材:《生物化学》古练权主编;2000年7月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教学参考书:[1]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罗纪盛等编;2006年4月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 《生物化学》王镜岩等主编;2002年9月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五、教学方法建议1、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生物化学是在生物学和化学交叉领域的一门学科,研究生物系统中的化学成分、反应和过程。
生物化学知识是生命科学、医学和农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对于深入理解生物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教授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术,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理解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类)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生物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动力学参数。
3. 了解常见的生物能量转化及代谢途径。
4. 掌握分离、纯化和检测生物大分子的实验技术。
5. 培养科学研究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分类- 核酸的结构、功能和分类- 多糖的结构、功能和分类- 脂类的结构、功能和分类2. 生物化学反应和酶动力学-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 酶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酶的动力学参数和催化机制3. 生物能量转化和代谢途径- ATP的合成和能量耗散-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脂类和糖类代谢途径4. 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和检测技术- 蛋白质的电泳和柱色谱分离技术- 核酸的电泳和纯化技术- 多糖的色谱检测和纯化技术- 脂类的层析和柱色谱分离技术5. 科学研究思维与实验操作- 科学研究思维方法介绍- 生物化学实验常用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实验操作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具体教学方法包括:1. 课堂讲授:通过授课讲解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验技术。
2. 实验操作:开展相关的生物化学实验,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 讨论:讨论课上遇到的问题、理解生物化学原理及实验结果的解读。
4. 学生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科学写作能力。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以期末考试、实验报告和平时表现为主,具体分配比例如下:1.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2. 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30%3. 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20%六、参考教材1. 《生物化学》(作者:李娟),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总学时数:90实验学时:30先修课程:普通生物学后续课程:微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专业主干课。
一、说明部分•课程性质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现象的科学,是四年制生物工程专业及生物技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专业必修课)。
•课程教学的目的及意义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有关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和生物学功能,以及蛋白质、酶、核酸等重要物质的分离、纯化和测定技术的原理及方法。
要求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有关物质的主流代谢途径,调控及相互联系,一般了解次要的代谢途径。
生物化学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现象的能力与技术,通过生物化学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现代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学的有关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生物化学知识,并为以后从事与生命科学有关的教学、科研与生产打下基础。
3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 包括蛋白质、核酸、酶、多糖、蛋白聚糖、脂类) ;物质代谢及其调控(糖代谢、三羧酸循环、脂肪代谢、类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生物氧化、物质代谢联系与调节);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等生命科学内容。
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了解生物化学的产生、发展过程,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内容。
掌握组成生命结构的生物大分子如糖、脂肪、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在生命机体中的新陈代谢途径和最终的代谢产物。
掌握维生素、激素、抗生素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掌握酶的本质和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酶反应动力学和酶的催化作用机理。
了解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与细胞的物质吸收和转运作用。
为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着重阐述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反映近期生物化学中比较成熟的新进展,注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生物化学》课程学习教学大纲纲要
《生物化学》课程教课纲领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英文名称:Biochemistry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64理论学时:48实践学时:0合用专业:食质量量与安全、制药工程、药物制剂、药学、中药学、中药学(国际沟通)先修课程:化学(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基础)肩负院部:基础医学院;组学分:4实验学时:16指导自学学时:0合用层次:本科学科组:生物化学与生物工程学科二、课程介绍(一)课程目标及地位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是从分子水平说明生物体化学构成及其在体内的化学变化的一门基础课,是生命科学的前沿课程。
经过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验技术训练,使学生具备较系统和扎实的生物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验着手能力,以及必定的创新思想,为学习后续的药学、中药学基础课程确立必需的基础,为未来开展中医药学现代化供给必需的支撑。
(二)教课基本要求在教课内容上,侧重增强基础、突出要点,由浅入深地介绍本课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注意联系生物化学国内外科学研究新理论和新成就在药学、中药学的应用;注意各章节知识连接协调、防止与其余课程知识重复或许脱节。
在教课方法上,踊跃运用多媒体讲堂教课设备,采纳启迪式、议论式、事例教课法,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教课内能够正确理解并掌握生物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并充足利用已有的实验室条件,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术,提升学生解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侧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
(三)课程的要点和难点本课程的解说一般安排在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二年级第一个学期,本课程要点是静态生物化学、动向生物化学和遗传信息传达转接三篇章的内容;掌握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培育学生现代科学的生命思想和必定的创新思想。
要点章节是教材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难点章节是教材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Biochemistry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生物化学是生命的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其任务主要是应用化学、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分子水平来阐明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其在生命活动中所进行的化学变化(即代谢反应)及其调控变化规律等生命现象的本质,是一门生物学与化学相结合的科学。
生物化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医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药理学、生理学、病理学等课程的基础课程,在护理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知识要求: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能力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常用量度法,基本实验技能,如分光光度法和离心机使用;某些代谢物的定性、定量测定。
熟悉电泳、层析分离原理和方法。
(三)课程教学改革生物化学的教学主要是通过理论讲授方式进行。
在讲授中要体现专业特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注重启发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化学在本专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明确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性,培养严格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发展很快,在讲授中应适当加以介绍当前生物化学的最新发展动态。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课程理论教学绪论 1学时知识点:生物化学的定义;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生物化学的发展;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节;基因信息的传递及其调控;生物化学与医学。
本章小结重点: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难点:物质代谢及其调节。
思考题:举例说明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式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2学时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0.5学时知识点:氨基酸的分类;氨基酸的重要理化性质;肽;生物活性肽:GSH、多肽类激素。
第二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0.5学时知识点: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概念及意义;肽单元;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卷曲;三级结构的概念和稳定三级结构的次级键;结构域;分子伴侣;四级结构概念、亚基的概念;蛋白质的分类。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生物化学是生物科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生物体内生物分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本课程通过系统化学的方法,介绍生物体中主要的生物分子、代谢途径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
二、教学目标1. 熟悉生物体内主要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生物化学代谢途径的基本原理;3. 理解酶的作用机制和调节方式;4. 了解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5.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内容1. 生物分子1.1 蛋白质:结构、功能、合成和降解1.2 核酸:DNA、RNA的结构和功能1.3 糖类:单糖、双糖、多糖的分类及代谢1.4 脂类:脂肪酸、甘油三酯、磷脂的合成和代谢2. 代谢途径2.1 糖代谢:糖原、糖异生、糖酵解2.2 脂类代谢:脂肪酸合成、β氧化、胆固醇代谢2.3 氨基酸代谢:氨基酸降解、尿素循环、氨基酸合成2.4 核苷酸代谢:核苷酸的合成和降解途径3. 酶的作用和调节3.1 酶的结构和功能3.2 酶促反应的动力学特点3.3 酶的催化机制及调节方式4. 疾病的发生机制4.1 代谢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4.2 酶缺陷病:遗传代谢病4.3 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五、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讲授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代谢途径的原理及与疾病的关联;2. 实验教学:进行生物化学相关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3. 论文研讨:组织学生针对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生物化学实验过程和结果。
六、考核评价1. 平时表现:出勤、作业完成情况;2. 实验报告:实验过程、结果记录及分析;3. 期中考试:理论知识问答和简答题;4.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生物化学》(上、下册)2. 参考书:《生化学导论》、《生物化学》3. 实验器材:pH计、分光光度计等4. 实验物质:氨基酸、酶类等生物化学试剂八、总结展望生物化学是现代生物科学的重要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认识到生物体内生化反应的精妙机制,为深入学习生物学、医学和相关专业课程奠定扎实基础。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精)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代码: 1030220912.课程中文名称:生物化学3.课程英文名称:Biochemistry4.课程总学时数:545.课程学分数: 36.授课对象:生物科学(师范)7.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其任务主要是从分子水平阐明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所进行的化学变化与其调控规律等生命现象的本质。
生物化学是生物科学师范四年制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由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生物化学既是新世纪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学科,又是新世纪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因此它是生命科学中各学科的共同语言,被誉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世界语”,对工农业的发展也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生物化学课程的设置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生命现象的本质,它的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到现代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并为今后从事与生命科学有关的教学、科研与生产打下基础。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控;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
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不断发展与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的实际考虑,参考现行学时数,本课程主要介绍以下几方面内容:(1) 生物大分子的分子结构、主要理化性质,并在分子水平上阐述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 物质的代谢变化重点阐述主要代谢途径、生物氧化与能量转换、代谢途径间的联系以及代谢调节原理及规律;(3) 阐明遗传学中心法则所揭示的信息流向包括DNA复制、RNA转录、翻译及基因表达调控;(4) 在相关内容的地方概要地介绍重组DNA和基因工程技术及其在工农业及各相关学科中的应用。
采用多媒体课堂讲授教学和实验室操作技能训练。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供本科药学专业使用)课程编号:学时:80 其中实验学时:32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生物化学》是以化学的原理和方法为主要手段来研究生物体内基本物质的化学成分、分子结构及其与生物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生物化学是生命的化学,内容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及生命的概念,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一切生化过程及其规律,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以及药物和机体代谢之间的关系等,从而阐明生命现象的本质,并把这些基础理论、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有关科学领域和生产实践,已达到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
本课程是基础药学专业的必修课,它的理论和技术已经渗透到其它基础医学和药学的各个领域,使之产生了许多新兴的交叉学科,因此生物化学对医药学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成为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和前沿学科。
学习和掌握生物化学知识,除了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与人体正常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外,更重要的是为进一步学习药学其它各课程打下扎实的生物化学基础。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生物化学是现代药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是药学专业学生学好专业课、从事新药研究、新药开发、药物生产、药物使用与药政管理的必要基础学科。
因此学好生物化学的前期基础课主要是生物遗传学、细胞生物学、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等;而掌握生物化学又为学好后续课程——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病理生理学、免疫学等课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生物化学在药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了解现代生物化学在医药科学中的新进展。
生物化学实验除为验证理论和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外,要求掌握最基本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
了解最新的生化技术。
四、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教学方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应用的原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课堂讲授为主,运用启发式教学,配合实验教学和各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按教学计划针对重点内容和疑难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讨论,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3)《生物化学》教学大纲红河学院《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与说明(一)课程代码:1313400044(二)课程英文名称:Biochemistry(三)课程中文名称:生物化学(四)授课对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五)开课单位: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六)教材:《生物化学》,杨志敏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七)参考书目[1] 《Lihninger生物化学原理》(第三版中文版),周海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生物化学》(上下册)(第三版),王镜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 《Lehninger’s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4th)》David L. NELSON主编,美国W.H.Freeman出版社,2004。
(八)课程性质“生物化学”是大学为生物类、农学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生物专业基础课程,是生物类、农学类学生入学后开设比较早的专业课基础教育。
课程内容涉及组成生物体各组分特别是糖、脂肪、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质的结构、功能及它们在生物体内的相互转变及代谢,还包括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等部分分子生物学内容。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全面认识生物体的宏观组成及微观组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看到的生命现象由宏观向微观、具体向抽象转变,为学生在以后的专业必修课程如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等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在学习本课程前学生需认真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普通生物学等课程。
(九)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同学们了解生物化学发展的历史,掌握生命活动中重要组成成分—糖、脂、蛋白质、酶、核酸的结构和性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在核酸、蛋白质生物体内的合成过程,了解维生素、抗生素、激素和生物膜组成、种类、性质和功能,从而为学习其它高等生物学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十)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一门抽象性、微观性很强的一门课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即集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为一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生物化学实验是生命科学中探索生命奥秘的重要实验方法之一,主要是通过实验方法了解组成生物体的大分子物质氨基酸、蛋白质、酶、核酸、维生素、脂类等的组成、结构、性质、功能。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生物化学中的基本原理在实验中的应用及验证。
3、熟悉并掌握基本生化技术色谱、电泳、离心等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技术。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5、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严谨的思维能力。
6、使学生了解生物化学在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习惯。
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建立良好的友谊。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重点:实验中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实际中简单及综合应用。
2、难点:某些较抽象的原理的理解及阐述。
四、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专业课之一,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开设,目的是为以后开设与之密切相关的专业课如动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学时、学分学时:30学分:3六、实验内容实验一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一)目的通过氨基酸的分离,学习层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主要教学内容1、分配层析的原理。
2、基本操作。
(三)注意事项1、点样点直径不要超过3毫米。
2、一定用铅笔做标记。
3、手不要摸滤纸4、原点不能浸如展层剂5、以组为单位作出层析图谱。
实验二蛋白质性质实验一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呈色反应(一)目的学习呈色反应原理,掌握鉴定蛋白定性鉴定的方法。
(二)主要内容双缩脲反应、印三酮反应、黄色反应、考马司亮兰反应实验三蛋白质性质实验二蛋白质的等电点测定和沉淀反应(一)目的学习蛋白质的等电点测定,了解沉淀与变性关系。
(二)主要内容1、蛋白质的等电点,蛋白质在等电点时的特性,测定原理2、沉淀不一定变性,变性不一定沉淀。
了解变性与降解关系。
实验四血清蛋白的醋酸纤维薄膜电泳(一)目的学习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操作,了解电泳技术的一般原理。
(二)主要内容1、电泳的一般原理2、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操作(三)注意事项1、点样一定要细且均匀。
2、调整好电压和电流。
实验五、六总氮量的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一)目的学习凯氏定氮法的原理和操作技术(二)主要内容1、原理:蛋白质系数。
2、操作:样品的处理及消化;蒸馏;滴定;数据处理(三)注意事项1、一定消化完全。
2、消除所有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的误差。
实验七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一)目的了解核酸的组成,掌握鉴定核酸组成的方法(二)主要内容1、原理2、操作匀浆的制备;抽提;沉淀;水解;鉴定(三)注意事项1、离心时一定要平衡。
2、研磨一定彻底,否则量少鉴定现象不明显。
实验八酶的特性(一)目的加深对酶的催化特性及专一性的认识(二)主要内容1、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2、pH对酶活力的影响3、激活剂、抑制剂对酶活力的影响4、酶的专一性(三)注意事项1、pH值配制一定准确。
2、酶量、底物的量一定合适。
实验九V C的定量测定(一)目的1、学习V C定量测定法的原理和方法2、进一步掌握熟悉微量滴定法的操作技术(二)主要内容1、样品提取液的制备2、标准VC的滴定3、样品的滴定4、数据的处理(三)注意事项滴定要迅速。
实验十谷丙转氨酶的活性鉴定(一)目的学习应用纸层析法鉴定移换反应(二)主要内容1、肌肉糜的制备2、氨基移换反应3、层析4、数据处理(三)注意事项一定用铅笔,药品不要弄混,注意酶反应的合适pH值。
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是生物技术专业重要专业课之一。
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生化技术的基本原理,训练学生基本生化技术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1、理论部分:熟悉现代生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2、实验部分:独立完成典型生化技术的基本操作,包括试剂配制、仪器使用、结果分析。
三、重点及难点:1、重点:生化技术的四大部分,包括:分光光度技术、色谱技术、离心技术、电泳技术。
2、难点:色谱技术及电泳技术的原理及操作。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与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都有密切关系。
五、学时学分1、学时:722、学分:4实验部分实验一、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Bradford法)一、原理考马斯亮蓝G-250染料在酸性溶液中与蛋白质结合,溶液的颜色由棕黑转为蓝色,595nm比色,做出标准曲线。
在一定的蛋白浓度范围内,A595与蛋白浓度成正比。
二、试剂及仪器试剂:考马斯亮蓝G-250,BSA,95%乙醇,85%磷酸,二蒸水。
仪器:容量瓶,722分光光度计,试管,混合器。
三、实验操作1、配试剂:100mg考马斯亮蓝G-250 + 50mL95%乙醇+120 mL85%磷酸+水,共计1 L。
2、制备标准曲线:方法一,配置母液,按照教材各取一定量母液得到一个浓度梯度进行检测。
方法二,配置母液,用系列稀释方法得到浓度梯度进行检测。
各取0.1 mL蛋白液加5 mL考马斯亮蓝G-250,2min-1hr 595nm比色,绘标准曲线。
以标准蛋白浓度为横坐标,用吸光度值A595为纵坐标,得一直线。
3、样品测定:鸡蛋清蛋白液。
4、结果及分析。
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二、凝胶层析法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一、目的学习凝胶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二、原理凝胶层析也叫分子筛层析。
凝胶颗粒是具有多孔网状结构的珠子,对不同半径的蛋白质分子具有不同的排阻效应。
大分子流程短,小分子流程长,这样使不同分子大小的蛋白按大小不同依次流出,达到分离目的。
1、几个重要概念(1)固定相:指层析基质部分,包括固体物质如吸附剂、离子交换剂和液体物质如固定在纤维素或硅胶上的溶液。
(2)流动相:在层析过程中推动固定相上的物质向一定方向移动的液体或气体。
柱层析时,称为洗脱剂或洗涤剂;薄层层析时称为展层剂。
(3)床体积(Vt)指膨胀后的基质在层析柱中所占有的体积。
是基质的外水体积(Vo)和内水体积(Vi)以及自身体积(Vg)的总和。
即Vt= Vo+ Vi+ Vg(4)外水体积(Vo):指基质颗粒之间体积的总和。
(5)内水体积(Vi):指基质颗粒内部体积的总和。
(6)自身体积(Vg):指基质自身所具有的体积。
(7)洗脱体积(Ve):指某一成分从柱顶部到底部的洗脱液中出现浓度达到最大时的流动相体积。
(8)膨胀度:在一定溶液中,单位重量的基质充分溶胀后所占有的体积(Vβ)。
即每克溶胀基质具有的体积。
一般亲水性基质得溶胀度比疏水性的大。
(9)分配系数(k):指某一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含量的比值。
(10)迁移率(Rf):指一组分在相同时间内,在固定相移动的距离与流动相移动距离之比值。
K值大,表明该组分与固定相结合力大,迁移率小;反之则结合力小,迁移率大。
2、凝胶的种类及性质(1)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由葡聚糖和环氧丙烷通过醚键交联而成,型号有G-15、50、75、100、200,分别用于分离不同大小的蛋白质。
(2)聚丙烯酰胺凝胶(Bio-Gel P-),是以甲撑双丙烯酰胺作交联剂,需过硫酸铵作催化剂,TEMED作加速剂,将丙烯酰胺单体聚合而成。
型号有P-4、10、60、150、300,分别用于分离不同大小的蛋白质。
(3)交联葡聚糖与丙烯酰胺共聚凝胶(Sephacryl S-),由烯丙烷基葡聚糖和甲撑双丙烯酰胺共聚而成。
型号有S-200、300。
(4)琼脂糖凝胶(Sepharose Bio-Gel A-),由中性琼脂糖交联而成。
型号有AB、A-0.5m、A-50m。
3、葡聚糖凝胶过滤层析技术要点(1)型号选择:据分离的蛋白质大小确定。
(2)凝胶处理:沸水浴煮沸5h,冷却至室温。
装柱前减压抽气10min。
(3)装柱:先在柱内注入1/5的水,在插入一根直径稍小的长玻管至柱底部,灌胶后轻轻搅动。
装好的柱均匀,无纹理或气泡。
可用蓝色葡聚糖-2000验证。
(4)柱的检验和测定外水体积:用蓝色葡聚糖-2000检验。
测定。
(5)加样:分析用量一般为100ml床体积加1~2ml;制备用量一般为100ml床体积加20~30ml左右。
(6)洗脱:洗脱液应与浸泡溶胀凝胶所用液体相同。
流速与洗脱液加在装上的压力有关,一般用恒流泵控制。
(7)部分收集及分析:画出洗脱曲线,收集洗脱峰液分析。
(8)凝胶柱的再生及保存:倒出重装或用水反复逆向冲洗再平衡。
用后的葡聚糖凝胶可用0.02%叠氮钠溶液保存,避免用有机溶剂。
4、进行凝胶层析时,应考率的因素凝胶层析时,凡是影响样品的分离纯化(如分辨率,纯度)及样品活性的因素都必须考虑,主要的有:柱长的影响(影响分辨率和流速);样品体积的影响(影响分辨率);操作压的影响(影响流速和凝胶的性质,超过凝胶允许的静水操作压将破坏凝胶);洗脱液pH(影响样品活性);凝胶的类型等。
三、实验操作1、凝胶的准备2、装柱3、样品的制备4、加样与洗脱,做洗脱曲线四、注意事项1、装柱要均匀2、流速要适当五、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王秀奇,秦淑媛,高天卉等,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参考书:李建武等,生物化学实验方法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实验三、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蛋白质分子量(一)、了解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单体丙烯酰氨(Acr)和交联剂N,N-甲叉双丙烯酰胺(Bis)在加速剂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交联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凝胶,以此胶为支持物的电泳称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PAGE根据其有无浓缩效应,分为连续系统和不连续系统两大类。
前者电泳体系中缓冲液pH值及凝胶浓度相同,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主要靠电荷及分子筛效应;后者电泳体系中由于缓冲液离子成分、pH、凝胶浓度及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带电颗粒在电场中泳动不仅有电荷效应、分子筛效应,还具有浓缩效应,因而其分离条带清晰度及分辨率都较前者佳。
3、SDS-PAGE:为消除净电荷对迁移率的影响,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时,在整个电泳体系中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电泳的迁移率主要依赖于分子量,与所带电荷和形状无关,这种方法称为SDS-PAGE。
4、等电聚焦电泳:在一定抗对流介质(如凝胶)中加入两性电解质载体,当直流电通过时,便形成一个由阳极到阴极pH值逐步上升的梯度。
两性化合物在此电泳过程中,就被浓集在与其等电点相等的pH值区域,从而使不同化合物能按其各自等电点得到分离。
此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等电点测定、纯度分析,以及制备电泳纯样品等,但对在等电点时发生沉淀或变性的样品不合适。
(二)、主要内容1、凝胶的制备2、加样3、电泳4、取胶5、固定6、染色(三)、注意事项1、凝胶配制要准确2、取胶时要小心四、提取植物基因组DNA了解原理,掌握提取植物基因组DNA的方法试剂配制:EB储备液(10mg/mL):1g EB溶于100mL水中,4℃避光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