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教案课后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教案课后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教案课后教学反思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教案课后教学反思课题: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教学内容:教材第32页的例5及“做一做”,练习六第1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去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1)谈话: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2)出示教材32页情境图。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他们在画画,其中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探求新知(1)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情境图。
(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谈话:看到这个画面你有什么想问的?学生自由发言。
(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3)小组交流讨论。
①应该怎样计算一共有多少人?②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③选派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男生人数:美术兴趣小组人数:14-5=9(人)9+14=23(人)(5)观察比较两个算式的联系。
明确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必须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6)提问:你能用一个算式直接求出美术小组的人数吗?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4-5+14=23(人)交流:你是怎样想的?(7)小结。
三、巩固应用(1)教材32页“做一做”,让学生说明题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独立列式解答。
《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数学教学反思
《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数学教学反思《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数学教学反思文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而现代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也清楚地告诉我们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参与和参与的多少。
那么,小学数学课堂如何选择合适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呢?本文试以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为例,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
一、当堂汇报——让学生提出问题。
[片段一]课前班级图书角的图书借阅情况,要求管理图书的学生作一些记录。
师:听说大家最近借了许多书,是吗?请我们班图书管理员给大家汇报一下昨天的图书借阅情况。
生:我们班图书角共有图书95本,昨天,上午借出20本,下午借出25本。
师:根据这些情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生:上午比下午多借出多少本?生:下午比上午少借出多少本?师:谁能解决这些问题?(生解答)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生:还剩下多少本?师:奥!前面几个问题我们以前曾经解决过,都学会了。
这几个问题和茄子老师提的一样,真不简单。
(点击出示问题)。
师:还剩下多少本,该怎样求呢?请大家试试看------学生解答多种方法,老师结合课件引导学生说出先算出了什么,并进行了对比。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这个片断利用学生熟悉的借书情境,让学生“当场汇报”借阅图书情况,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永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种呈现方式简单而朴实,从学生身边出发,从经历的事情出发,引出问题,显得自然而无做作之嫌。
二、当场设计——让学生经历过程。
[片段二]师:今天,我把你们的好朋友带来了!(分别出示蓝猫、白雪公主、皮卡丘个卡通人员)师:你们最喜欢哪一个?想一想,告诉小组内同学。
二上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1)教学反思
二上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1)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本节课我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也能够正确地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同时,学生们在合作学习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因此,我认为这堂课的三个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实例和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且通过小组合作和集体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同时,我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质疑,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节课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讲解、示范、小组合作、实例分析等。
我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加减法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和实例分析,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和掌握知识点。
同时,我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工具,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四、学生表现及改进方向在上课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但是,也有个别学生对于加减法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练习和辅导。
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不够积极,需要鼓励他们多参与集体讨论和合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个别辅导和小组合作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同时,在课后我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感受和学习情况。
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较好的掌握和理解,同时也对小组合作和集体讨论的教学方式表示欢迎和肯定。
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与反思
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与反思1、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与反思一、主题背景: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国家统一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实现教材的多样化。
因此作为教师应努力实现从教材使用者向教材开发者、研究者角色的转变,联系生活,整合教材,汇集众家之长,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自信心。
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其中的媒介是课堂。
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理应成为学生学习世界中的亲密朋友,它给学生带来的理应是一种充满感性思考和理性探索的智慧体验,一种才识展示与情趣激发交织而成的成功体验。
作为教师应为之而不懈努力,真正使学生感到宽松、坦然、自由、愉悦,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让他们自由自主地思考、探究,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果断而自主地决策和实践,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和发展。
本文就三年级《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第一课时的教学,以新课标为理念,作了实践尝试,现把教学过程与反思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不足之处,恳请指教。
二、教学实践:教材版本:浙江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五册第23~24页《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
教材分析: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加减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时学习的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是由“求总数”和“求剩余”两个一步计算应用题合并而成的。
教材是由两道有联系的.一步计算应用题过渡到例题。
教学关键是让学生找出先算什么,即中间问题。
学生分析: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分析“求总数”和“求剩余”一步计算简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他们乐于探究、善于合作,对于自己熟悉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而对于纯粹的应用题教学有些反感,不太乐意为了解题而解题,喜欢尝试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生活。
因此将应用题与别的活动课程进行整合,联系生活显得很有必要。
教学目标:1、通过合作探究,使学生初步掌握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解题思路和方法。
解决问题简单两步加减法应用题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强调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善于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35页的练习题1、2、3,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准确识别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的两步加减法运算方法解决问题。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互动中碰撞思维火花,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4.教师适时给予引导和提示,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对数学问题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导入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言,为新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讲授新知
1.在学生初步了解两步加减法问题后,我会正式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首先,详细讲解两步加减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使学生能够准确识别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2.通过具体的实例,演示如何运用所学的加减法运算解决两步问题。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画图、列表等策略,将问题简化,降低解题难度。
(四)课堂练习
1.在学生小组讨论后,进行课堂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在练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解题方法、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3.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课堂最后,组织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两步加减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和策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9课时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9课时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的第9课时——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
这一课时主要围绕教材中的第36页和第37页展开,内容涉及到两步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一、教学内容我们回顾一下这一单元的知识点。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并且了解了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在这节课中,我们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一些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
例如,题目可能会给出两个物品的数量,让我们求出总共有多少个,或者某个物品比另一个物品多几个。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两步加减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同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解决两步加减法应用题,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练习。
难点:对于一些复杂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如何正确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孩子们在游乐园玩耍,他们买了3个冰淇淋,然后又买了2个气球,请问他们一共买了多少个东西?2. 例题讲解:展示教材第36页的例题,讲解如何解决两步加减法应用题。
例如,例题中给出:“小明有10个苹果,他又买了5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解答:小明原来的苹果数量加上新买的苹果数量,即10+5=15。
3. 随堂练习:让孩子们独立解决教材第36页的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
5. 拓展延伸:出示一些有关两步加减法的实际问题,让孩子们尝试解决。
例如:“妈妈买了3斤苹果,又买了2斤香蕉,请问妈妈一共买了多少水果?”六、板书设计板书题目:“小明有10个苹果,他又买了5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板书解答步骤:1. 小明原来的苹果数量 + 新买的苹果数量2. 10 + 5 = 15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第37页的练习题。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学反思(推荐2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学反思(推荐2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学反思第【1】篇〗1、加强直观,凸显过程,培养数感。
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关键是让同学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可直接相加、减”的算理。
为了协助同学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注意充沛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加强直观认识,借助直观图的演示或学具操作,建立表象,理解算理;另一方面要为同学创设参与、探索、概括计算法则的空间,让同学经历观察、操作、猜测、验证的过程,鼓励同学有条理地表达自身的考虑过程,揭示算理,概括法则,培养数感。
2、加强对比,沟通联系,促进迁移。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学反思第【2】篇〗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一点上我觉得处理的还不错,问题出示以后,我没有急着去总结,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在观察之后,学生自己得出了结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以前学过的整数运算顺序是一样,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总结,而我一直处于引导、合作的地位,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主体性,也体现了新课标中所倡导教师的主导性,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顺利的掌握了新知。
二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教学反思13这部分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是学生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因为一年级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放在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中需要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结合情景图例1,先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怎样写就比较简便?简便在什么地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竖式连写比较方便。
在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中,让学生结合连加的竖式写法类推出来。
这样既巩固了前面的知识,又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整节课的效果很不错。
在进行巩固练习时,我采用一贯的.方法,让全班学生每人出一道题,内容可以是连加的、也可以是连减或加减混合的。
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与反思
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与反思一、引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为必学考点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思考问题、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是教学的重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难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这一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反思。
二、教学现状1. 教材难度偏高在小学低年级时,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弱,课本上出现的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难度会相对较高,这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阻碍。
2. 知识点缺乏延伸有的教材只注重教授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知识,忽略了应用题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缺乏对知识点的延伸。
3. 缺乏实践活动教学中缺乏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应用题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学会了应用题的解法,却不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也不能促进其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
三、教学方法1. 分层次讲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我们要将教学内容分层次加以讲解。
首先,引导学生理解应用题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然后再讲解基本的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解法,最后逐步加深难度,提高学生复杂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2. 实际运用训练我们要多开展实际运用训练,将应用题解法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提高其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
3. 注意差异化教学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与解题能力存在差异化,我们要根据学生能力差异进行相应的差异化教学。
针对基础薄弱学生,我们要采用更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简单的示例进行解释,而对于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则要加强实际运用与知识拓展。
四、教学反思1. 需加强对知识点的延伸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应用题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延伸,让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与实际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
2. 课本难度偏高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由于课本难度较高,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积极研究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加强评价反馈我们要加强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反馈,指导学生通过反思和总结,不断优化学习策略,提高解题能力和兴趣。
二年级数学:《用乘法和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用乘法和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页例3、第9页做一做和练习二的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4、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老师听算,学生计算在课堂练习本上。
3×5+4= 5×7+1= 4×9+8=6×8+5= 8×3-6= 9×9-9=指名订正答案,生自己改正。
[设计意图]:通过准备练习,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投影出示教材第8页主题图)(1)谈话引人:师:前两节课我们一起解决了游乐园里看木偶戏的人数和孩子们买面包后,面包师傅还剩多少个面包的问题。
下面我们一起到跷跷板乐园去看看,好吗?引导生观察理解图意和提出问题。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有3组小朋友在玩跷跷板,每一组有4人。
又来了7人,一共有多少人?(2)小组交流讨论a、应该怎样计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b、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反思第【1】篇〗《加减混合》教学反思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算式。
由于有了前面学习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适当提高了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课本提出的问题。
我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解决如下这三个问题:1、课本上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通过这个问题的思考讨论,逐渐条理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有根据地进行思考和表达的习惯和能力.2、你能试着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这个问题吗?在这个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学生课堂上的表现与教师的预设差距比较大。
第一:50%的学生不能用两种方法解答。
第二、解决这个问题的时间比较长。
第三、解答出来的同学也不能很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反思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我认为可能有这几方面:1、与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关。
2、教师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还不够,如:思维的独立性。
3、加减混合时应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困难不大。
对于我们数学课来说,就要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加强对学生进行良好思维品质和独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反思第【2】篇〗本单元中教材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推导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推导,从整数和小数加、减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直至加、减法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推广,无一不体现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中,应充沛利用这种内在联系,注意对比和沟通,利用同学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感悟新旧知识之间的一起点,让同学通过自身的探索学习新知,这样不只省时、突出重点,还培养了同学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类推能力。
重视口算,强化关键,培养能力。
本单元中,分数加、减法中的分子、分母一般都不大,很多计算题可以直接口算出来,因此在计算正确的基础上,提倡能口算的尽量口算,以便提高同学的计算熟练程度和口算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用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用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正确运用。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用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 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用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分析问题、找到正确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 探究新知-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探究用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计算方法。
-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尝试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3. 巩固练习- 出示巩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 集体订正,总结解题规律。
4. 应用拓展- 出示应用拓展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 集体交流,分享解题经验。
5. 课堂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用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 强调分析问题和找到正确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可以用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与家人分享解题过程。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探究新知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主动交流。
2. 在巩固练习和应用拓展环节,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
3. 课后作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分组讨论、巩固练习和应用拓展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用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们的错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两位数加减两位数_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两位数加减两位数_人教新课标《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反思新课改明确指出,运算应该与解决问题紧密相连,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握运算方法,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因此本课中我重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学生能够进行探究的情形,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来感受、体验知识,从而学会学习,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中,我第一创设光明小学二年级学生将要去鸟岛游玩的情形,接着出示交通工具——船,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提出各种问题,这时教师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运算。
2、重视运算方法多样化在合作中学生想出了多种口算方法,其中有个学生提出那个方法:31+ 23先把31分成30和1,在把23分成20和3,然后30+3=33,33+20=53,53+1=54,这时有其他学生提出什么缘故不用20+30=50,1+3=4,然后再算50+4=54如此比较简单。
我适时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这两种方法都行,但第二种方法更优。
3、亲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本节课把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学放在坐船如此一个问题情形下,让学生依照已有的知识体会,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想方法把两位数变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如此两位数加两位数就变成学生都会口算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了,顺利完成了口算技能的迁移。
同时,承诺算法多氧化,表达数学的个性化,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
4、练习形式多氧化爽朗多样的练习形式,使学生在把握和巩固运算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享受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乐趣。
5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在学习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能通过摆小棒来进行口算,并能逐步脱离小棒来说出运算过程,只是速度比较慢。
这节课是学生再次接触竖式,尽管算理相同,运算的难度不大,然而学生显现了许多问题,如,数位对不齐,有的学生把一位数加减两位数中个位上的数对到十位上,造成运算错误,这部分同学出错的缘故依旧关于算理没有明白得透彻,在练习中还要强调。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学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学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学反思第【1】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数学的第五单元学习的混合运算是两级两步混和运算,即乘加、减,除加、减的两步运算和带小括号的两步运算,这部分内容也是以后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是十分重要的知识。
我原以为学生只要掌握运算顺序就可以学的很好了,但通过作业情况来看,并不乐观,学生在做混合运算时出现了以下的几个问题:(1)格式不对,不少的同学总是把等号对齐题目,甚至有几个同学在横式后面加上了得数。
(2)同学知道了运算顺序,但还是习惯于把先算的结果写在前面,没有算的写在后面,导致出错。
或者还是从左往右计算。
(3)计算态度有问题,比较粗心,如抄错数字,减法忘记借位。
看错运算符号。
(4)对于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很迷糊,在列综合算式需要加小括号时总是忘记加。
将以上学生的问题罗列出来,为的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教学时讲解更细致一些。
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同时,在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我打算抓住以下四点进行教学:一、运用数学术语读题意和口述运算顺序。
在复习两步混合式题时,要求学生意读题意。
如:6×4+18读作:6乘4的积再加18,和是多少。
50-35÷5读作:50减去35除以5的商,差是多少。
这样做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差、积、商,乘、除以、除”等数学用语的含义,不但可以减少学生在读题时读错数的现象,也为后面学习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叙述题作了必要的渗透。
二、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解题步骤,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1)观察:观察题目里有几个什么样的数,含有几种运算符号及括号的位置。
(2)分析:分析题目中每个数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运算关系,是否有简算部分,哪些运算可以同步进行。
(3)确定:通过观察、分析,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4)计算:在分析、确定的基础上,根据相应的计算法则和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反思1
《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反思教案:教学内容: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相识含有三个确定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构造。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驾驭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会分步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
3.造就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造就学生举一反三,敏捷解题的实力。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师:谁知道10月1日是什么节?今年的10月1日是我们宏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50岁的生日,为了庆祝这一盛大的节旧,一些同学做了很多漂亮的花朵。
板书:同学们做黄花25朵,做紫花18朵。
依据这两个条件,谁能提出一个问题,使它成为一道完整的应用题呢?怎样列式解答呢?大家细致视察,这是一道几步计算的应用题?〔2〕师:教师也提一个问题——“做了多少朵红花?〔板书〕看能不能解答?为什么?”〔因为题中没有告知红花与黄花、紫花的关系,所以不能解答。
〕假如教师增加一个条件——“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板书〕。
此时此刻红花与黄花、紫花有关系吗?这道题能不能解答了?二、进展新课 1.师:这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例1,谁来把题读一遍。
2.引导理解题意。
这道题告知我们的确定条件有哪些?要求什么问题?红花的朵数跟什么有关系呢?〔总数〕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画线段图。
师: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先画出一条线段表示黄花的朵数,〔边说边画〕黄花有多少朵?接着画线段表示紫花的朵数,表示紫花的线段应当比表示黄花的线段长呢?还是短呢?为什么短9画完后问:哪一条线段表示的是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呢?〔指名上台指出〕再画表示红花的线段〔师存心把表示红花的线段画得和总数一样长〕。
提问:是这样吗?为什么不对?应当怎样改?这条线段就表示红花的朵数,也就是这道题要求的问题。
4.分析、解答。
〔1〕师:请大家想一想,求红花的朵数用一步计算可以吗?为什么不能?要求做了多少朵红花,必需先算什么?〔2〕师:每一步怎样算呢?求出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就可以求出什么了?请你在练习本上试着列式解答,谁最先做完,就上来把答案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做完后看书自检。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学反思推荐(3)篇2024年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学反思推荐(3)篇2024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学反思第【1】篇〗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一点上我觉得处理的还不错,问题出示以后,我没有急着去总结,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在观察之后,学生自己得出了结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以前学过的整数运算顺序是一样,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总结,而我一直处于引导、合作的地位,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主体性,也体现了新课标中所倡导教师的主导性,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顺利的掌握了新知。
二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教学反思13这部分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是学生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因为一年级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放在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中需要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结合情景图例1,先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怎样写就比较简便?简便在什么地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竖式连写比较方便。
在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中,让学生结合连加的竖式写法类推出来。
这样既巩固了前面的知识,又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整节课的效果很不错。
在进行巩固练习时,我采用一贯的.方法,让全班学生每人出一道题,内容可以是连加的、也可以是连减或加减混合的。
然后全班一起计算,教师强调书写格式和进位、退位的计算。
这样感觉学生计算自己出的题兴趣很高,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思考能力。
在本节课中发现不足的地方是学生在自己出题时考虑不是很周全,有的题最后的结果可能超出了100,这样就给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加了难度。
另外还有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进位和退位容易出现错误,审题不是很清。
需老师在以后的练习中注意这方面的指导,让学生认真审题,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教案课后教学反思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教案课后教学反思课题: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教学内容:教材第32页的例5及“做一做”,练习六第1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去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1)谈话: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2)出示教材32页情境图。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他们在画画,其中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探求新知(1)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情境图。
(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谈话:看到这个画面你有什么想问的?学生自由发言。
(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3)小组交流讨论。
①应该怎样计算一共有多少人?②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③选派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男生人数:美术兴趣小组人数:14-5=9(人)9+14=23(人)(5)观察比较两个算式的联系。
明确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必须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6)提问:你能用一个算式直接求出美术小组的人数吗?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4-5+14=23(人)交流:你是怎样想的?(7)小结。
三、巩固应用(1)教材32页“做一做”,让学生说明题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独立列式解答。
(2)练习六的第1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3)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
全课总结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男生人数:美术兴趣小组人数:14-5=9(人)9+14=23(人)14-5+14=23(人)答:男生有9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23人。
课后反思这节课使我认识到:要信任学生。
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学;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讲。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重组与激活教学内容、设计弹性化教学结构、组织动态化教学过程、实施激励性教学评价,旨在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性教学时空,实现教学开放性;旨在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沟通与对话,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教案课后教学反思课题: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教学内容:教材第32页的例5及“做一做”,练习六第1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去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1)谈话: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2)出示教材32页情境图。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他们在画画,其中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探求新知(1)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情境图。
(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谈话:看到这个画面你有什么想问的?学生自由发言。
(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3)小组交流讨论。
①应该怎样计算一共有多少人?②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③选派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男生人数:美术兴趣小组人数:14-5=9(人)9+14=23(人)(5)观察比较两个算式的联系。
明确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必须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6)提问:你能用一个算式直接求出美术小组的人数吗?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4-5+14=23(人)交流:你是怎样想的?(7)小结。
三、巩固应用(1)教材32页“做一做”,让学生说明题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独立列式解答。
(2)练习六的第1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3)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
全课总结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男生人数:美术兴趣小组人数:14-5=9(人)9+14=23(人)14-5+14=23(人)答:男生有9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23人。
课后反思这节课使我认识到:要信任学生。
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学;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讲。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重组与激活教学内容、设计弹性化教学结构、组织动态化教学过程、实施激励性教学评价,旨在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性教学时空,实现教学开放性;旨在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沟通与对话,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教案课后教学反思课题: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教学内容:教材第32页的例5及“做一做”,练习六第1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去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1)谈话: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2)出示教材32页情境图。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他们在画画,其中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探求新知(1)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情境图。
(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谈话:看到这个画面你有什么想问的?学生自由发言。
(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3)小组交流讨论。
①应该怎样计算一共有多少人?②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③选派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男生人数:美术兴趣小组人数:14-5=9(人)9+14=23(人)(5)观察比较两个算式的联系。
明确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必须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6)提问:你能用一个算式直接求出美术小组的人数吗?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4-5+14=23(人)交流:你是怎样想的?(7)小结。
三、巩固应用(1)教材32页“做一做”,让学生说明题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独立列式解答。
(2)练习六的第1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3)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
全课总结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男生人数:美术兴趣小组人数:14-5=9(人)9+14=23(人)14-5+14=23(人)答:男生有9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23人。
课后反思这节课使我认识到:要信任学生。
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学;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讲。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重组与激活教学内容、设计弹性化教学结构、组织动态化教学过程、实施激励性教学评价,旨在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性教学时空,实现教学开放性;旨在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沟通与对话,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